『壹』 怎樣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幸福是什麼?有人說,小時候,幸福是一樣東西,得到了便幸福 ,長大後幸福是一個目標,達到了就幸福,成熟後幸福是一種心態,領悟了就幸福!所以說,幸福是一種生活狀態,是一種人們對生活經驗的感受,也是一種生活價值的體現。擁有職業幸福感是教育者最基本的職業素養,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各種各樣問題、困難和矛盾出現,會有煩惱和不快產生。只有自己去尋找工作的樂趣,感悟幼兒教師職業的幸福,才能在工作中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就像有人說的一樣,如果你把孩子看作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麼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孩子看做是可愛的天使,那麼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因此,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要調適自己的心態,注意自身的心理保健,充滿愛心,樂觀陽光,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幾點:一、用欣賞的眼光獲得幸福感幼兒教師工作,沒有豐厚的待遇,沒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沒有優越的工作環境,幼兒教師如何獲得職業的幸福感呢?只有靠自己去體味、尋找工作中的樂趣。像一個慈母一樣,在孩子的童聲憧憬未來,在孩子繪畫中放飛理想,在孩子的哭笑中尋覓真愛。在工作中,我們應該以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幼兒身上的優點,而不是帶著自己的有色眼鏡來審視他們。在與幼兒的交往中教師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實的自我與幼兒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會發現幸福和快樂就在自己身邊。和孩子平等、真誠的交往,一起體驗成長的足跡,會令老師體驗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幸福,你會發現幸福和快樂就在身邊,你將獲得滿滿的幸福感。二、用創造和愛來體驗幸福感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還曾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於完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該引導每一位老師走上從事教育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更要以研究者的姿態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狀態中去,用我們的創造熱情和激情給孩子們創造舒適的環境和溫馨的氛圍,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地獲得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而幼兒們面對我們的創造性工作所反映出來的意識,也常常給我們帶來以外的驚喜。師幼交往中,當教師給與孩子愛時,孩子也以一份真誠的愛來回報老師。《假如給我三天陽光》,作者海倫、凱勒受盲、聾、啞三重殘障,七歲以前一直生活在無聲無息、沒有光明的混沌世界,直到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師沙利文。沙利文用了畢生的時間,將這個無知、粗魯、暴躁的孩子變成了勇敢、博愛的偉大作家。當有人問沙利文什麼最幸福時,沙利文老師說:「愛!因為有愛,才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殘缺的軀體上播種健康,也才能收獲久久縈繞心靈的真實幸福」。所以,作為教師,愛童真爛漫的一舉一動、愛天真無瑕的稚言稚語,愛每一個頑劣的童心,愛張張小臉笑,那將是無予倫比的樂事,同時,也享受著「桃李滿天下,百花吐芬芳」的幸福,這是其它任何一種職業都沒有的收獲;作為女人,愛父母、愛子女、愛家庭的同時,也收獲著親情的溫柔、友情的溫暖、愛情的浪漫,在博愛的心境里其樂融融,幸福的感受將美不勝收。 三、用一種平常心態來得到教師的幸福感「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就是我們幼兒教師的人生寫照。是的,甘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而對大千世界,我們心懷淡泊,像春蠶、像蠟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譜寫無怨無悔的人生,雖然平凡,但我們卻背負著祖國未來的希望;雖然清貧,我們卻托舉著明天的太陽。我們幼兒教師過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日子,沒有與日俱增的存款,沒有一步一個台階的升遷,但我們心裡有一個追求:「為了孩子的一切,奉獻一生我們無怨無悔」!因為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們的事業是常青的,我們的生命在孩子身上得以延續,我們的價值在教育工作中得以體現。做一名快樂幸福的幼兒教師,用自己的幸福感染周圍人,使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對人、對已,對社會都有益的。
『貳』 我怎麼樣才能成為幸福的教師
成為幸福的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心態,保持平衡的心理素質,對事業要有責任心,對工作要有熱心,對學生要有愛心,去掉妒忌心,去掉煩心,樹立信心,保持微笑,面對童心,得到學生的歡心,得到家長的滿心,
『叄』 如何做好一名幸福的教師
如何做有幸福感的教師?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
多年來,教師一直被尊為春蠶、紅燭、太陽,然而這贊美的背後,教師的青燈黃卷,似乎離幸福很遠。在枯燥單調的工作環境中,教師遠離了創新;過重的工作負荷下,教師喪失了激情;如影隨形的精神壓力,讓教師身心疲憊;微薄的薪金使教師的社會地位難以真正提升。
素質教育更加關注師生的共同成長與人生幸福,但是,素質教育和教育的素質是互為條件的,從一定意義上講素質教育就是有素質的教師所引導未成年個體精神世界的生長生成,啟迪他們對世界和人生的美好情懷,給他們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礎的教育。教育過程須使學生獲得幸福。
只要我們用激情、愛心、智慧、感恩和追求對待工作與生活,就會發現,我們是幸福的。
1、滿懷愛心。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在於為人師表,師愛是教育的核心。一個學生如果生活在關愛、信任、鼓勵、認可、高期望環境之中,他就會自信、自強、自立。擁有愛心的教師會從學生的調皮中看到童趣, 從一塊石頭裡面發現一道風景,從一粒沙子中感受靈魂的律動,會為每個孩子而感到驕傲與自豪,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老師會從學生點滴的進步中感受自我價值實現,畢業時、多年後,學生一句謝謝老師的真誠的問候,教師詮釋了幸福最豐富而深刻的內涵,教育也就要少一些功利,實現了其根本的價值與功能。
2、滿懷激情。教師只有用自己旺盛的生命之火,才能點燃學生那旺盛的生命之火;教師只有以自己充沛的生命激情,才能喚醒學生那充沛的生命激情:教師只有以自己遠大的生命理想,才能培植出學生那遠大而輝煌的生命理想!教師只有用高雅的人格才能熏陶、浸潤學生高尚的人格,教師只有擁有了激情,才能更好地把學習的快樂傳播給學生,才能讓課堂充滿活力,才會讓教育教學演奏出一首首流暢、和諧、動人的樂章。
3、滿懷智慧 。當我們的心靈被分數禁錮,當我們的靈魂被成績束縛,很多教師便在掙扎,更在迷茫與痛苦。幸福的教師,要滿懷智慧。怎樣才可以讓學生快樂學習,怎樣才能讓學生最清晰地掌握方法,怎樣使學生的記憶力提升,怎樣讓學生學會做人,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凡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的教師,則最有可能變成教育工作的能手。是的,如果我們用心地研究,盡快地發展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成熟的,具有豐富學科素養的智慧教師,教育的道路會輕松許多。
4、滿懷感恩。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每個人都只能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合作和討論,可以使我們們相互了解彼此的觀點,增進我們的友誼。我們的成長,是因為有團隊很多人對我們的幫助與指導。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當我們成熟的時候,把所有的知識、能力與經驗無私地與其他老師交流研討。因為水漲才能船高,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提高的也是自己。
滿懷感恩,我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承接,學會了付出,學會了感動,懂得了回報。用微笑去對待每一天,用微笑去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對待朋友,對待困難。與學校、與學生共同成長,在他人的微笑中尋找生命的意義,幸福便油然而生。
5、滿懷追求。業精於勤,學習是一種精神的探索和漫遊,它可以幫助我們採摘美麗的知識之花,幫助我們擷取璀璨的智慧之果;學習又是艱苦的,它需要我們付出汗水和心血,需要我們持之以恆,不斷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學習與工作有了契合點時,振衣千仞崗,濯足萬古流的生涯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過去, 但我們有機會選擇以何種態度度過每一天;也許我們不能改變結局,但是我們能改變過程;我們不能改變世界,卻可以改變另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大道不器,行者無疆!我們要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肆』 如何做一名幸福的幼兒教師
近年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大,對職業產生倦怠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導致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指數也陡然下降。一個沒有幸福感,沒有積極向上的心態的教師,不僅不利於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不能培養出具有積極心態的陽光學生,甚至還能誤導孩子走向不利的方向。
想要做一名幸福的老師,首先要做一個幸福的人,要學會陽光、快樂、自信要學會知足常樂。
作為幼兒園老師首先要對自己的職業有清楚的認識和了解,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我們就選擇了付出,就要把自己的職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去熱愛這個無比高尚的職業,用心經營自己的事業,那樣才會感受到其中的快樂與幸福。
其次要學會傳遞微笑、傳遞關愛、分享快樂。
當孩子們帶著陽光的微笑時,作為老師應該感到快樂、幸福。孩子是最純真的,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發自內心最真實的東西,那種幸福,那種快樂,是世間最無比珍貴的。
同時,作為幼兒園老師要具有發現美的眼光,要去多關注、多挖掘孩子身上的優點,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表揚他們,鼓勵他們,這樣孩子幸福快樂,老師也會被帶動幸福。
學習調節自己的心態,也是關鍵重要的,幼兒老師的工作很繁瑣,孩子多,調皮、哭鬧的孩子也多,每次發生不開心的事情,或糟糕的事情,這就需要老師要很快調整好心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身體,快速調整心態,轉移注意力,讓孩子和自己變得開心快樂。
孩子就像一片沃土,需要我們包括全世界給予陽光、雨露、水和空氣。不要吝嗇,讓我們一起給予和幫助孩子們,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伍』 如何做一個有良好心態的老師
好的心態可以讓我們心情舒暢;好的心態可以讓我們身體健康;好的心態會能讓我們淡然面對一切;好的心態能讓我們正視一切困難與挫折,並很好的將其一一打盡;好的心態可以讓我們笑口常開;好的心態可以讓我們結識更多的朋友;好的心態可以讓我們每天活在快樂幸福的陽光中。如果你擁有了一個好的心態,那看周圍的一切那都將會是非常的美妙,生活在這樣一個美妙的世界裡,你的一切將會更加的燦爛。若不能保持一個好的心態,整天抱怨,那隻會一直不停的惡性循環,產生一系列不良的效果,不僅不能享受到快樂,而且可能會影響工作,影響身邊的人的情緒。 如何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呢?我覺得首先要把一切看淡。有的人對於凡事都很執著,適度的執著是好事,但若是太過於執著的話往往會適得其反。這樣子往往會給自己的心理造成太大的負擔。古人的話說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若能做到淡然面對一切,我們就可以省去很多很多的困擾。 第二: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學生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 。這是我們教育學生的最高理念,一個學生再調皮,我們只要轉換視角就會看到他很多閃光點,用發現優點的眼光來關注學生,為學生打開一扇門,打開一扇心靈的窗口,用慧眼發現這個學生的身上有其他學生沒有的東西,作教師就要像一個地質勘探員一樣去尋找寶藏。在遇到調皮學生或者說品德、學習、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我們就要多一點理解,少一份沖動;多一份微笑;少一份憤怒;多一份關懷,少一份冷漠。寬容就是面向全體 ,就是尊重差異,容納多元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觀點。我們的學生肯定是形形色色的,做老師的應該用一顆寬容的心態對待學生,學生才能發揮獨立人格和自主意識,才能充分發揮個性、潛能,才能充分地思維、創造。因此寬容就是最好的教育靈丹。 第三以尊重的心態對待學生 學生同樣是人,他同樣也和成年人一樣有人格權、生命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等。我們要研究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虛心聽取學生的心聲,不要一味地光談學習成績,要正確地引導他愛他所愛,做他所做 ,時刻鼓勵他,你期望他將來會成為什麼,也許將來他會成為什麼,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期望效應 。因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心靈、和意見, 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 。 第四以陽光心態對待學生 陽光帶著溫暖,陽光帶來光明,陽光是人類亘古長存的巨大能量。陽光心態是積極向上的心態,教師應該是陽光,用溫暖去解凍塵封的冰,用光明去驅散彌漫的陰雲,用陽光般的微笑感染學生的樂觀,讓自身的輻射帶給學生情緒的體驗。用陽光般的心態面對學生,帶給學生純美的精神享受,幫助他們發現潛能、完善自我。現代教育觀提倡以人為核心,實質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以開發人的潛能為核心。學生的學習重點不僅是掌握知識,而是學會學習,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別人共同生存。這就必須打破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課堂應該是生命的課堂,生活的課堂,游戲的課堂,交流的課堂,對話的課堂,快樂的課堂,思想的課堂,和諧的課堂,真誠的課堂,走出封閉的課堂,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加大實踐環節,在實踐中,在與人交往中,解決困難中,動手動腦,增長見識,身體力行,從而提高能力和修養,學會分辨。 教師的心態應該是陽光般的。陽光普照大地,溫暖每一個人,也是平等的。教師的心態也要像陽光那樣,是平常的、寬容的、感恩的、積極向上的。我們只有擁有這樣的陽光心態,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讓我感動不已: 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就會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 記得有一位聖人曾經說過: 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其實不管是平常心、寬容心、還是感恩的心,只要你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就會少一些煩惱多一些快樂,將教育視為一種藝術,那麼你就能夠擁抱幸福! 第五以期望的心態對待學生 花不是不想開,而是時機未到啊!時機已到它自然會開放的。我們面對的學生不就是這樣的嗎?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強,領悟速度快,就像那枝早開的荷花一樣;而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強,領悟速度慢,就像那支晚開的荷花一樣。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總是希望每個學生都想第一名那樣聰明,只要老師一點撥他們就能心領神會,還會舉一反三。如果有的學生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就會很難接受之一點,甚至因此忿忿不平,大動肝火,千方百計的讓孩子快速的想第一靠攏,於是,就整天生活在抱怨中,抑鬱中和硝煙彌漫中。 教師應努力培養自己的花苞心態,相信那些接受知識慢的孩子就是那枝還沒開放的花苞 ,它不是不開,而是在積蓄能量,是在等待時機,他一旦開放就會讓你大吃一驚。古語說: 甘羅早,子牙遲 。盡管他們都做了丞相,可拜相時的年齡實在是相差太懸殊了,照現在的觀點看,我們當然喜歡乳臭未乾就坐上相位的甘羅,可姜子牙在歷史上的貢獻更大,只不過開放的晚,因此,作為澆灌和培育花苞的園丁----教師,就要抱定花苞心態 ,相信那些接受能力弱的孩子就是‘姜子牙’ ,就是那個‘花苞’ ,他們是未來,是希望,這樣一想,你還會整天心情抑鬱嗎? 第六以流水的心態對待學生 天下至柔莫過於水,水能隨遇而安,水能以弱勝強,自己流動,並能推動他物流動,水亦有滋潤萬物之恩德。作為教師當有流水心態,用自己的發展帶動學生的發展,要象水那樣,遇到阻礙要找尋前進的方向,在知識的世界遨遊,在真理的世界探求,心懷感激之心,心懷敬畏之意,回饋社會,回饋教師的職業理想,面對利益紛爭,要淡定,在評優晉職方面要看得開,想得透。要保持一顆朴實的平常心,冷靜看待別人頭上的光環,客觀評價自己的工作,在事業上的兢兢業業,終會換來桃李滿園。 第七要有小草的心態 小草無人贊美,小草並不高大,小草滿山遍野,小草一年一發,小草是那樣的安平樂道,他們不因自己的矮小而消失在廣闊的原野,他們不因無人歌唱而忘記帶給大地綠意濃濃,教師要像小草那樣,承認自己,悅納自己,並帶給他人人生的啟迪和向上的動力. 好的心態對每個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心態可以促成很多人的成功!讓我們一起努力,積極努力的讓自己擁有一個好的心態吧!
『陸』 如何做一個有幸福感的老師
幸福是一種心境,幸福是一種體驗。真實的幸福來自於真是獨特的自我,保持心靈的寧靜。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若把學生當成天使時,我們就會生活在天堂里;若把學生當成魔鬼時,我們就天天生活在地獄里。所以,作為教師要學會在繁雜的工作中尋找幸福的基因密碼,尋找幸福的點點滴滴,尋找天天開心的理由,在日常的工作中克服職業倦怠,從學生和班級的成長中獲得成就感,尋找自己作為教師的幸福感。 那麼,如何做一個有幸福感的教師呢?下面,我提五方面的建議: 第一,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首先要有一個良好心態。一位教育家曾說過「無論你的孩子怎樣,你都要張開雙臂地擁抱他,告訴他你是最棒的。」如果生命沒有了贊美,那就會失去原有的許多光彩。教師工作不同與一般的工作,我們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拋開煩惱,把自己真誠的贊美和寬容送給學生,於是我們就收獲到了幸福。平時,我們要誇獎和表揚孩子們多一些,即使是調皮的孩子,我們也要樂於與他們做朋友,了解他們在生活中的煩心事,只要有進步就給予極大的肯定和表揚。 第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要學會創設一個和諧的氛圍。要營造和諧的氛圍,關鍵還是調適好自己與學生的關系。班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人與人心靈的直接的對話,為什麼要讓學生覺得遠呢?遠就意味著高高在上,意味著權威。身為教師要成為學生活動的平等的參與者,把班級作為和學生平等交流的地方:交流對班級發展的見解,交流對班級工作的有效落實,交流彼此的思想情感。就像和朋友交流一樣自然。寬容不是放縱,親密不一定無間,在紀律、制度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把他們當作朋友,更何況我們的學生聰明懂事的,完全可以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第三,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就要學會自我調控情緒。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使人心情開朗,輕松穩定,精力充沛,對生活充滿熱情與信心。學會自我調控情緒,讓自己在愉快的環境中度過每一天。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與學生劍拔弩張的情況,此刻,我們要做的就是自我情緒的調控。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深吸幾口氣,告訴自己首先要冷靜,想說的話也先壓在舌根下,思忖一會兒再說。心情煩悶時,和同事聊聊天,和朋友談談心或者適當的休閑娛樂、放鬆放鬆,這都是調節情緒的好辦法! 第四,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就得學會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盡可能地將自己的工作輕松化。我們可以嘗試實行「民主自治班級」,這種管理模式為學生們提供了鍛煉的平台,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促進了他們在鍛煉中提高了自信心和責任心,增強了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民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人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增長了才幹。這正應了哈佛大學校長說的那句話: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養了6位總統,3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最重要的是給予每個人以充分的選擇機會和發展空間,讓每一顆金子都閃閃發光。要做好教師工作,而且要讓自己輕松一點,其實還要想方法得到更多的人的幫助,比如學校領導,同事,學生的家長等,集思廣益必能使工作事半功倍。 第五,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就要擁有一顆容易感動的心,盡情體驗成功的喜悅。幸福、快樂都是一種很自我的感覺,感動的心是滋生快樂的溫床,也許在常人眼裡看來很尋常的小事,在易感動的人看來就是一種幸福,從中可以品出快樂的滋味。當早晨走進教室,聽到琅琅的讀書聲,你應該高興;當你看到學校常規評比活動,班級獲得流動紅旗,你應該高興;當你看到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被評為「五星級文明班級」是,你應該高興;當你看到頑劣異常的學生也認識到要好好讀書時,你應該高興;當看到學生在隨筆中對你的一句稱贊,你應該高興…… 最後,我相信老師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以更積極的心態,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從中體會到工作的幸福,做一個智慧型的具有幸福感的教師。
『柒』 如何做一名幸福教師心得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1
1、愛崗敬業的更深體會。
很多團隊工作的地方都能看到「愛崗敬業「的口號,而真正體會其含義還是在這次學習中,當我們不是迫於其他外來因素,而是真正發自內心地去愛教育這份工作時,我們便真正的是愛崗了,而此時我們所要做的一切都是來源於內心,自然便會用心去愛學生,愛工作,愛所有與之有關的一切,再也不會覺得這些是負擔,孩子天真的笑容、一節成功的課堂,家長一句由衷的感謝都是我們幸福的來源,這時我們已經很好地做到了敬業。而這句號召就會具體起來,那些具體的工作也變成一種了與學生交流的工具,於是所有的教學工作都由原來的被要求做變成了我要去做。
2、對「教育愛是一種行為能力」的折服。
同樣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關愛學生」,張紅老師提出的「教育愛是一種行為能力」讓我耳目一新並為之深深折服。當今教育都讓我們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難教,為什麼不像當初的我們那樣聽話?張紅老師便解開了這個問題的關鍵:傳統教育是一種權利教育,而現代教育則是一種能力教育,這就要求做為現代教師的我們不僅要提高教授知識水平的能力,還要學會用愛去教育學生以及去教育愛。
教育愛的偉大之處是愛的永遠是別人的孩子,我們尊重每一個孩子,不放棄不拋棄每一個孩子,學生到學校需求的是關心,需要的是約束,正因為他們在一天天的成長,是不斷發展中的人,所以一切皆有可能,我們贊賞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也會因他們所犯的錯誤而著急,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教師因為深愛,所以厚望,因為厚望,而不允許學生犯錯。而恰恰此時,做為老師的我一定要學會冷靜地去傾聽孩子的心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一切,並引領孩子的精神成長,讓我們都越來越理性。從而去逐步達到教育的高標,實現幸福的人生目標。
3、終身學習,堅定一生的追求。
活到老,學到老,教師的職業更是如此,社會不斷變化便要求知識的不斷更新,學生的不斷成長便提出了更高的智慧要求,因此終身學習便是一門必修課,而這種學習則具有個性化和自由化,多樣性和靈活性。我們對
中國論文聯盟學生發自內心的愛和道德情感要求我們要更多地了解他們,不僅是知識的接收,而更多的則是情感的溝通,將這種學習轉化為自身的主觀意願,我們則會獲得積極的體驗。我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選擇了終身學習。
以上是我的幾點深刻體會,在以的工作,我要將這種體會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做好每一個細節,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從教育中獲得快樂,從而充實生活的快樂。
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2
人生就是為幸福而來。一個人來到世間,沒有哪個人不想讓生活過得幸福、快樂、美滿。從這個意義上講,獲得職業生活的幸福,是人生的價值和歸宿。
我們做教育、當老師,每位教師中都有一個幸福指數,幸福感越來越影響到教師的工作態度、心理狀態、價值取向和精神歸屬。由於學校是教書育人場所,其責任大、紀律嚴、任務重、工作忙,常常量超負荷、節假日加班加點、很難照顧家庭、時常面臨社會、學生、家長等各方面對教育不理解的問題,因而許多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不明顯。
教師的幸福是一種心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的感悟。學校教育,是傳播人類文明的地方,也是創新和發展人類文明的地方,分享學校文化創新的幸福、分享人的生命成長的快樂、分享人類發展規律的成果,這本身就是一種別人難以體會的幸福。當我們走進學校、教室,來到學生中,與學生在一起,分享著人的生命成長的快樂、享人類文化創新的成果和人類發展規律的成果,這個得天獨厚的職業生活就是教師職業獨有的幸福之源。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師,我以為就是用心做教育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教師這份職業。只有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為擁有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教師,用心做教育,做好自己教育教學的事,才能自我提高幸福感。心理研究表明,常做五件事可提升自我幸福感。
一是經常聯系周圍的人。你的家庭、朋友、同事、鄰居。特別是您的學生,把這些人當作你生活的基礎,並且用心呵護。
二是經營好自己的個人生活空間。把節假日、雙休日、晚自習還給學生和自己。一個人的職業生活圖景,往往決定於你個人的生活態度、生活樣式、生活情趣。經營好你自己的個人生活空間,既是個人生活幸福的需要,更是職業生活幸福的重要源泉。
三是留心周圍。留心那些不經意的美麗,留心季節的更替,留心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四是愛心奉獻、與人為善。感恩的心態對待你生活中的人和事。與感恩相伴相生,學會寬容。感恩於學生、感恩於生活中、工作中,給予自己笑臉的每一個人,給予自己各種各樣的服務的每一個人,給予自己各種各樣的幫助的每一個人。同時無論對教育、對教學、對世事、對同事、對學生,都要寬容。有了寬容,就有了對話的空間;有了寬容,就有了調適的空間;有了寬容,就有了喚醒對方的空間;有了寬容,就有了等待對方轉變的空間……
其實,幸福就是這么簡單。
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3
幸福是人生的主題,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總是快樂與陽光的。
作為一名教師、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你感覺自己幸福嗎?據有關調查表明,近60%的中小學教師覺得在工作中煩惱多於快樂,70%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教師中較普遍存在著煩躁、憂郁等不良情緒,教師的幸福指數普遍較低。沒有幸福感的教師,不可能教出有幸福感的學生,教師應努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
自我調適,淡看各種榮譽。「榮譽」是好東西,我們都想得到它。對「榮譽」,我們可以去爭取,但如果沒有爭取到,就不妨想開點。調整目標,保持恰當的期望值。教師既要高期望地要求自己,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冷靜地分析社會、學校、學生和教師自身的情況,實事求是地確立工作目標,把目標建立在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程度上。大目標確定之後,還要進行目標分解,設立每個階段各方面的具體目標,經過努力,逐步完成各具體目標,不斷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這樣自信心就會增強。還可以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興趣廣泛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較容易轉移注意力,短暫的不快容易被其他高興的事所代替。
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教師要在這個舞台上努力演好自己,認真上好每堂課,用智慧的語言點燃學生的求知之燈。
熱愛學生。教師日常交往、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學會欣賞學生、包容學生、享受學生。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變換角度看待學生,要相信絕大多數學生是能教好的。同時,也要明白學生是成長中的孩子,有時犯些錯誤是難免的。教師應寬容學生的錯誤,努力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提升自己。善於學習的人內心比較充實,教師要做一個善於學習的人,用各種有益的知識信息和先進的理念武裝自己。通過不斷學習,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教師才能更好地享受課堂、享受學生。
【做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1.《做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
2.《做個幸福的教師》教師讀後感
3.關於《做個幸福的教師》讀書筆記
4.做個幸福的教師個人學習心得
5.有關幸福的散文《做個幸福的人》
6.做個幸福的班主任
7.《做個幸福的教師》教師讀後感範文
8.做個幸福的讀書人作文
『捌』 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怎樣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師呢
做老師應該不忘初心,平時應該注重對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培養,不僅要讓孩子成績優秀,還要讓孩子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多與學生進行交流,知道學生內心中的真實想法,這樣就能夠成為一名幸福感的教師。
『玖』 如何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蘇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
讓每一個學生終生都擁有幸福的精神生活。
因為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和發展
,換句話說,沒有教師的幸福感覺,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受。
一·加強自身修養,塑造師德,是一個老師必須具有的素。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應把師德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因為這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個道理古今皆然。我們應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力爭做一個有高尚師德的人。為了給自己的學生一個好的表率,教師除了要加強自身修養外,最重要的是把熱愛學生放在第一位,如果有了這種心境,那麼師生之間就能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熱愛學生包括尊重信任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只要是學生,無論成績好壞,都要一視同仁。對性格孤僻和單親離異的學生,要更多給以熱情幫助。教師的真誠學生是能感受到的。我們要堅持與學生平等相處,鼓勵他們談自己的想法,盡量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交流的習慣。我們堅信:只有當學生接受了你這個人,才可能以主動的態度接受你的教育。記得我帶過的一個五年級,班裡有一個叫龐學亮的孩子,他的前一個班主任對我說,這個孩子特別麻煩,上課搗亂不說,還老是愛往游戲機鋪里跑,怎麼說也不聽,都抓到校長室好多次,家長都無可奈何的。當時我聽了心裡挺害怕的,擔心自己管不好他。接了班後發現他果然很頑皮,上課老是愛打鬧,不是拉前面女同學的辮子,就是扔同桌的課本。說了他幾次都沒有什麼效果,後來我想他做在後面太鬧了就想如果我把他調到第一桌來,我上課也好管一些。不知道怎麼的至從我把他調到第一桌他反倒上課沒有那麼打鬧了,也認真聽課了。感到好奇有一次我把他叫到我的辦公室去和他談了好久,他才告訴我說其實他的眼睛已經有點看不清黑板,以前一直跟老是說換座位,而因為他常常上課坐不穩愛打鬧。老師怕影響到其他的同學所以一直都沒有掉成。我又問他為什麼你不說你的眼睛看不清呢?他說怕別人說他學習那麼差,眼睛還近視,多丟臉。
再後來我通過家訪弄清楚他老愛去游戲廳的原因是他的父母中午都要忙著在山上幹活根本就不回來,他的午飯都是自己在街上解決的,有時候父母忘了給錢他就只能餓一頓飽一頓的。我就跟他的父母商量中午讓他住校,午餐在學校里解決,有時候我要是做了好吃的還會把他叫到自己的宿舍一起來吃。
二·走進課堂,研究課堂
,我會在課堂教學中感受到一個教師幸福成長的滋味;打開自己的博客,記錄自己真實的教學過程、教育案例,分析提煉其中呈現的教學規律,積累一些有價值的教學經驗,並與好友互相切磋,互相學習,用彼此案例的真實來互相感染,用彼此分析的理性來互相啟迪,以彼此的互惠共商來達到共同富有。那時,我自己教育的智慧會被多倍放大,教學研究的能力會得到快速增長,教育敘事帶給我的教學研究的幸福感會越來越多。每天再給自己留一點時間閱讀,此時的我會歸於平靜,與偉人、名人對話,會穿越歲月的迷霧,錘煉教育的智慧,在閱讀中尋找無窮的幸福。幸福教師應同學生一起分享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個懂得享受課堂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激情與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思考、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焦慮和煩惱。上課之前如果你認真而又細致地備好課,微笑著走進教室,投入而又熟練地傳播知識,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們也很投入,精力集中、思維活躍,個個都想表現自己,而這正是生命與生命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學會有教無類地接納身邊的每一個學生,對孩子多一份寬容,讓學生學會做自己人生舞台上的主角,從學生幸福成長中獲得幸福!
三·善待自己做一個身心和諧,健康的人
在教育遠未普及、教育從業人員不多的年代裡,教師作為少數擁有知識的社會人員時,往往被人們視為先知而備受尊崇,一度被抬到與天地君親並列的高度。對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甚至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而今科技發達、教育普及,知識不僅再由教師等少數人所獨享,而且教師中的大多數中小學教師還處於知識分子的基礎階層。往日視同父子的師生關系早已失去存在的理由,取而代之的是民主的師生關系,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夥伴式的師生關系。因此,在教師的社會角色定位上,我們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調整心態:1、
放下因巨大的歷史文化慣性而留在我們心中的師道尊嚴的架子,學會以平等、平和、公正的方式與人相處,與人交流。事實上,一些最終釀成悲劇的教師與學生及其家長的人際沖突,很多都是因為我們的教師沒有放下高高在上的威嚴,不敢承認自己的過錯,自視高人一等,盛氣凌人,不給學生、家長解釋的機會,用語言暴力傷害學生、家長。高高在上的態度儼然變成了進攻性的武器。2、
如果准備以教師為終生職業的話,那麼我們就應該放棄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於從自己的職業優勢中尋找人生的樂趣。不與經商者比財富你財源茂盛達三江,我桃李繽紛滿天下;不與從政者比地位居廟堂之高,高處不勝寒,的苦惱,我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有寒暑假);不與他人花天酒地,任憑你黃洋街上炮聲隆,我自然不動,做自己該做的工作。我們要適時調整好心態,使心理在迅速變化的社會中保持平衡,這是我們維護身心健康的基礎,掌握了心理平衡術,就相當於掌握了開啟健康與幸福之門的金鑰匙。
作為教師,要獲得生活的幸福,還應在以下兩方面調整個人的工作生活方式:1、自覺執行兩規。即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不要輕易地透支生命去做於己不利,於人未必有力的所謂奉獻。2、積極適度休閑。要善於利用雙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緊張工作之餘的閑暇時間進行自我保健、游戲、娛樂、健身等活動,以調整身心、保持精神與身體的健康狀態。沒有健康的身體,去談幸福是不可能的,脫離生存環境談師德問題是沒有意義的,脫離事業發展進行師德修養是不起作用的。保持心理的平衡和身體的健康只是善待自己最基本的要素,在專業知識上不斷獲得發展,在教學技能上不斷取得進步,在道德層次上不斷求得升華,使自己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永不落伍,才是真正善待自己。
當我們從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教學生涯中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樂趣的時候,當我們的內心的幸福溢於言表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用自己美好的心境,去創設學生的美好心境,用自己的幸福去營造學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