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讀書】孰輕孰重,幸福or優秀
——讀李鎮西《幸福比優秀更重要》有感
捧起這本書時,便不由地想起了若干年前由同一作者所著的《愛心與教育》。其扉頁上還有這么一句話:讓所有人感動流淚的教育故事。
確實,閱讀那本書的過程中我曾數次落淚,也是受益於那書的啟示與影響,我從此開始追尋有意義的教育生活,力爭做一名在學生心中有存在感的老師,同時也踏上了自己的教育閱讀與寫作之路。
因此,當我的目光從一排書籍中掃過時,一下子就停駐在了這本《幸福比優秀更重要》上。
較之過去,李鎮西老師如今的身份已是全國有名的特級教師、校長、教育專家,但在《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該書的封面內側,他對自己的定義仍然是:一位深受孩子喜愛也深深愛著孩子的老師。
猶如成熟的谷穗總是把頭埋得很低,越是著名的大家便越是謙卑。或許,這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初心如一」。
除了將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講述自己執教之初所帶的那屆「未來班」過去與現在的一些故事外,全書剩餘的內容基本都是作者任職校長的一些理念與具體做法,以及從自己幾十年的教育事業中提煉出來的教育認識。
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主要有兩部分內容,一是校長如何幫助自己學校的教師以及班主任成長。二是我們究竟該把教育的重心與核心放在哪裡。
關於第一個部分。作者秉持「教師的成長就是我的成功」。我對此表示十足的震撼,因為在我們的身邊,執有這種念頭的校長實在罕見。事實上,也只有教師成長了,才能有學生的成長,才能有學校的成就。而當下的現實是,校長們治校大都是為了迎合上級領導。他們在執行各種下發的文件精神,在不折不扣地完成局裡布置的各項任務。卻從來沒有想過老師們內心真正的需求。如果一個老師,其班上的學生成績差了,課堂紀律糟了,學生家長來告狀了,校長確實會著急、會憂心,但是又會怎麼做呢?無非是教師會議上口頭說幾句罷了。然後,所有的問題還是要讓老師自己解決。
別忘了,老師也需要有人指導,有人來教,甚至手把手地牽引。李鎮西校長所採用的就是親身示範,定期回訪,售後三包。每年的新生入學,他是一定要去給每個班的學生們上課的。這一節課,不僅是上給學生們聽,更是上給老師們看啊。遇到有班主任被調皮的學生氣哭,他會親自到教室去與全班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幫助修復師生關系。
希望老師們讀書,他便自己先讀。因為學校發給老師們的書總是讀得慢,他就把發書改為借自己的書給老師們讀。不僅規定時間讀完,還要求寫讀書心得。希望老師們寫作,他便主動公開自己的博客,讓大家進去瀏覽他的每日文章。不僅鼓勵老師們寫作,他還幫助修改老師們的文章,並提供發表平台……
就像他寫的那篇《走進孩子,影響老師》的標題一樣,他以自己的實際言行帶領、幫助、促發著老師們的專業成長,也關注、感染與影響著學生們的身心成長。身為一名校長,不是整日周旋於應酬與接待,身為一名專家,不是奔波於外出講座與授課,而是把自己的主要職責鎖定在聚焦校園內的主角——教師與學生。這樣的校長怎不讓人倍感親切?怎能不受到眾人擁戴?
記得當初讀《愛心與教育》時,就被其中那句「我是在還學生的債」深深地擊中過心懷。面對他人的不解與疑惑,李鎮西這樣訴說自己對於學生、對於教育發自肺腑的愛。而這愛,歷經歲月變遷,卻絲毫未曾削弱或減退。時光淘洗,他對教育的理解更為深沉,對教育的闡述更為透徹了。
在《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里,他借蘇霍姆林斯基的言說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成為工程師、醫生、科學家和藝術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為父親和母親、丈夫和妻子。假如學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項教育任務的話,那麼放在首位的是培養人,培養丈夫、妻子、母親、父親,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養未來的工程師或醫生。」這本就是教育的根本與目的。可在我們的現實中,唯分數至上的形勢愈演愈烈,誰還真正記得教育的初衷?我們都在竭盡全力地想要取得成功——達優率、及格率、升學率……
誰關注過學生的心理與品行?往往只是在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件如學生弒師或跳樓或出走之後才會心痛地問一句:這究竟是怎麼了?
請問,得到了成功的人就一定是幸福的嗎?或許有人會反駁:沒有成功,何來幸福?其實,幸福從來不是一種外在的形式如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人羨慕的眼光亦或張貼在光榮榜上的名錄。幸福是一種感受力,對身邊萬物與當下生活的感受、感恩與珍惜。「要培養孩子的善良,尤其要培養孩子一顆柔軟、敏銳而細膩的心。」李鎮西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道。是的,把培養孩子健康的心靈放在教育的首位才是當務之急。
誠如其精神導師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我總是認為,一個重要的教育任務就是要教兒童用心靈去認識世界,用心靈去了解別人——不僅是親友,而且是生活道路上遇到的任何同胞——的處境。把小孩教得會感覺出他所遇到的人內心沉重、有某種悲痛,這是一種最細致的教育本領。」
讀完此書,再想想自己深愛的教育,我多麼希望還有更多的人,不止教師,校長,甚至局長都來讀一讀這本書。
❷ 事業的成功與個人幸福,你會選擇哪一樣
事業的成功與個人幸福,我會選擇事業的成功有了物質基礎,我才能讓自己更優秀也過得很好,也可以報答家人,但是對於個人幸福就不怎麼看重了,沒有誰能一直陪著誰,家人幸福更重要。
❸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每位教師都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的優秀夢想會一次次受冷落。隨著閱歷的加深,我越來越感覺到,優秀與否是別人的評價,幸福與否是自己的感覺。只要能夠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就很不錯了,幸福比優秀更重要。
怎樣才能成為幸福的教師呢?
首先要善待自己,做一個身心健康,快樂陽光的人。
有一次我和兒子走在大街上,孩子對我說:「媽媽,你看前面他們三個可像是一家三口。」我說:「他們就是一家三口啊。」孩子卻說:「不對,他們是母子三人,因為我聽見那個高個兒男的問那個女的媽叫媽。」我仔細一看,真的,大男孩兒長得比媽媽還要高一頭兒,而那個媽還顯得年輕漂亮。
老師們,當我們和同齡人站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是否會感覺到我們會比她們年輕一點點呢?
不知道大家怎樣想,反正我是有點不自信。因為我們當老師的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年近四十就已經兩鬢斑白。我們確實應該利用閑暇之餘進行自我保健,調整身心,愉悅精神了。我記得我讀過一篇文章,題目就是《你的身材決定了你的生活層次》,我們學校里有一部分老師,包括我在內,都已經身體超重,處於亞健康狀況。我們應該運動起來,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自己幸福的人生!
讓身體健康,這只是善待自己一個方面,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不斷學習,豐富自己。根據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覺得閱讀也是教師幸福的秘訣之一。
閱讀是一種自我教育,沒有什麼比自己推動自己,自己提升自己更幸福的事了,而且成本低,方便快捷。很多老師都希望學校能夠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可我們學校人多,外出學習的機會非常難得,閱讀教育名家的著作就可以彌補這一方面的缺憾。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書中精闢的見解和分析、豐富的哲理、風趣幽默的談吐,都會使人精神振奮,耳目一新。邊讀,邊畫重點,邊做筆記,和到現場去聽報告沒什麼區別,都能夠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在閱讀中我們會遇到高人。正如劉禹錫所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遇到高人,向高人取經,充實自己,向高人學習,提升自己,我們也許不可能會成為高人,但一定會在閱讀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其二,善待學生,做一個慈母般的老師.
曾經有人這樣解釋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個或者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本身也是一個不完美的人,那我們為什麼要強求學生完美呢?之前,當我看到學生在課堂上講話,作業中出現錯誤,考試成績不理想,我就會很生氣,對犯錯誤的同學毫不留情面的嚴厲批評,原本不好的心情變得更加糟糕。從教時間長了,脾氣也磨練的沒有稜角了,仔細觀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學習不主動的同學打掃衛生很積極,成績不好的同學跑得快跳得遠,運動會上展風采。課堂上愛搗亂的同學非常熱心,樂於助人。班上後幾名的學生看見老師總是遠遠的打招呼,非常有禮貌。每一個學生都是可愛的。教師節,學生送來了康乃馨,春節時,孩子們打來了電話,發來了微信,想到這些點點滴滴,幸福之感,就像是手中捧了一束鮮花,蘊藏在花心裡,盪漾在花蕊上
自然界中桃紅柳綠,千嬌百媚,每一朵花都有它的動人之處。學生如花草,每一個學生都是可愛的真實自然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生命價值。我們要像欣賞花朵一樣,去欣賞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顆幼小的心靈,允許他們以自己的姿態生長,我們收獲的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其三,善待同事,開辟一方適宜生存發展的樂土。
善待同事,可以多一些情意,少一些糾紛;多一些合作,少一些競爭;多一些贊賞,少一些埋怨;多一些關懷,少一些冷漠。善待同事,不僅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而且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去年孫亞楠老師頭發掉的厲害,出現了斑禿,我就把家裡的皂角送給她;李巧玲老師兩次外出學習,我就一個人擔任兩個班的語文課;看到學生跟陳聰麗老師頂嘴,我就主動上前批評教育。教師這個職業具有勞動的個體性和成果的集體性的特點,學校追求的是綜合的育人效果,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合作的精神和團隊的意識,只有在與同事有效的合作中,才能夠體現出我們的職業價值。所以也只有在教師團隊中,我們才會感覺到工作的快樂。善待同事開辟一方適宜生存發展的樂土,和同事一起去追尋詩和遠方
快樂本是感覺,幸福取決於心情。教師的工作性質更是如此。善待自己,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干好工作的必要條件。皮膚表露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修養體現在我們的身材上,性格掛在我們的臉上,心態,刻在我們的眼睛裡。別人不會透過自己毫不在意的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我們必須對自己好一點。
善待學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多關注後進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我們的眼裡處處有風景。
善待同事。我們的身邊,雖然沒有魏書生,也沒有錢夢龍,可是一初中的老師們每天盡可能的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只管攀登不問高,埋頭耕耘不問收獲,堅持不懈,不斷地向最好的境界靠近。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最後我用一首小詩來表達自己對教師職業的新的理解。
有人說/你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我想說/如果你真的可以發光的話/你應該做一盞白幟燈/照亮別人時/也溫暖了自己
有人說/你是春蠶/生命寂滅時/奉獻才結束/我想說/春蠶吐出綿綿細絲/纏繞成溫暖的房子/在那房子里/它長出翅膀/期待破繭而出的華麗
媒體喜歡表揚你掛著吊瓶上課的憔悴/喜歡渲染你將孩子丟在家裡的無奈/在一些人心裡/你必須對自己無情一些/我想說/如果病了/應該安安靜靜的在家休息
如果放學了/應該好好陪陪自己的孩子/做個幸福的教師/引導學生追求美德與真知/不要讓回報與感恩的沉重/填滿學生美麗的青春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備課、講課、神遊世界/從今天起/關心家人和自己/我有一個願望/群星閃耀時/老師已安然入睡/於是太陽升起時/老師一臉燦爛地走進教室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學生/我們將一起遠航/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那斑斕的星輝/灑在了追夢者的路上
,\"height\":360}},\"modes\":[{\"title\":\"default\",\"orientation\":\"vertical\",\"insets\":{\"left\":0,\"top\":0,\"right\":0,\"bottom\":0}},{\"title\":\"default\",\"orientation\":\"horizontal\",\"insets\":{\"left\":0,\"top\":0,\"right\":0,\"bottom\":0}}],\"show-by-default\":true,\"show\":\"Default\"},{\"title\":\"Samsung Galaxy Note II\",\"type\":\"phone\",\"user-agent\":\"Mozilla/5.0 (Linux; U; Android 4.1; en-us; GT-N7100 Build/JRO03C) AppleWebKit/534.30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4.0 Mobile Safari/534.30\",\"capabilities\":[\"touch\",\"mobile\"],\"screen\":{\"device-pixel-ratio\":2,\"vertical\":{\"width\":360,\"height\":640},\"horizontal\":{\"width\":640,\"height\":360}},\"modes\":[{\"title\":\"default\",\"orientation\":\"vertical\",\"insets\":{\"left\":0,\"top\":0,\"right\":0,\"b
❹ 人的一生成功和幸福哪個重要
成功可以事來物質享受,幸福可以帶來精神享受,說的好. 誰多了 誰少了 都不行,美國人早在幾十年前久說過 中產階級最幸福,, 兩個.一邊多.保持平衡最好!!!
在說了 成功的目的是什麼 不就是幸福嗎? 為了成功要放棄幸福,你進水了呀!!!!
❺ 大家覺得幸福和富有哪個更重要一些呢
我覺得,幸福比富有更重要。因為,相對於富有,幸福會來得更容易一些。人只要心態好,容易滿足,就會活得輕鬆快樂,就算吃鹹菜白粥,也覺得很幸福。而有些一味追求富有的人,無休止的慾望產生無窮的心理壓力,哪來的輕鬆快樂?而且,有些人一旦富有,就會生活腐敗,造至家庭矛盾不斷,哪有幸福可言?當然,人活世上,一定要努力拚一把,就算失敗了,也無愧於人生。奮斗的人生,心裡充滿自信和堅強,每天都有新希望,滿滿的幸福感。所以,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不會失去幸福。關健看心態,因為態度決定一切!
❻ 幸福和成功哪個更重要它們有必然聯系嗎
幸福和成功哪個更重要?它們有必然聯系嗎?這個得看成功的內容是什麼而有不同的答案,也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答案。
有些人,事業成功了,名利雙收了,但他沒必幸福,生前就有多種病,經常失眠,這樣的成功,有幸福嗎?有些人,有了美滿的婚姻家庭,在婚姻方面,他是成功的,但他幸福嗎?幸福不一定要成功,成功一定幸福。幸福沒有固定的標准,標准不一樣,幸福就不一樣,成功在外人眼裡永遠幸福,幸福不幸福只有自己懂得,慾望越小幸福越簡單。
以上是屬於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和想法,如果你們有更好的想法,可以評論在文章的下方,如果我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希望可以點贊收藏和評論哦。
❼ 讀《幸福比優秀更重要》有感
這是一本我喜歡的書,讀起來朗朗上口,淺顯易懂,讀的感受是輕松加愉悅,享受。我是一個看書很挑的人,能讓我靜下心來認真拜讀的書不多,也只有李鎮西老師的書由此吸引力,讓我如飢似渴。這本書引領我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
1.初心還在嗎?
畢業十年啦,還記得讀師范時,如果成了教師,一定要多關注內向的孩子,多鼓勵他,要讓他交到好朋友愛上學習。可是我好像忘了這個初心,每次都只記得成績拔尖的學生,忘了後進生!不過我還是保留了我剛入職時的激情,學生跟我打招呼我依舊會很開心,並且說聲「你好」。上個禮拜周五我還送了七小包冬瓜荷葉茶給我的學生,因為他們說想喝我喝的茶,所以我就送了給他們回家自己泡!李鎮西老師提醒得好,我會時刻保持初心,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2.何謂優秀的老師
畢業這么多年啦,每年都會評優秀的老師,可是我一直不清楚何謂優秀的老師?李鎮西老師說優秀老師的標准就是:課上得好,班帶得好,分考得好。對照自己課上得差強人意,班帶得馬馬虎虎,分考得不怎樣,難怪年年優秀與我無緣,圍繞這個標准努力奮斗吧!達到了這三標准,外加能說會寫就是名師。
3.作為老師要不要謙遜
我是一個內向的女孩從小到大都不懂得推銷自己,當了老師後也不善於吹捧自己,總是說自己不夠優秀,沒教好學生。不知情的都認為我很差勁,而有些老師善於表現自己,她並沒有比我優秀到哪裡去可是自我感覺良好經常誇贊自己久而久之大家都誤以為她很優秀。所以我很納悶作為老師要不要謙遜,李老師您很好的給了我答案!作為老師要謙遜一點,泰戈爾的那句:「瞬間的喧聲,譏笑著永恆的音樂」很好的表達了謙遜的重要性。別做那些讓人貽笑大方的事!
4.小學教師有必要讀書嗎?
我身邊的人說我畢業了還像個學生看書看書看書,考試考試考試,他們表示對此不解?覺得我讀書年代沒好好學習,畢業工作了你讀再多的書也無濟於事?李老師說,一個人的閱讀,應該是近乎本能的內在需求,因為我們是人,人就有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一刻也不可能沒有情感和思想滋養,這些人文養料,主要來自閱讀書籍。正如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我個人就是讀書的受益者,很多成功人士的事例激勵著我,考贛州我曾經不敢想,因為看了書覺得只要肯努力沒啥不可能。看過幾本哲學和心理學後對待生活中的很多事能做到,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所以小學老師讀書是有必要的,不僅僅小學老師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讀書的必要性,不僅僅是飯碗書,人文哲學心理歷史都有必要涉獵。
5.享受教育
教育的四重境界,由低到高為「應付」「飯碗」「事業」「宗教」。李老師說他的境界是事業,使命感以及興趣使然。他享受教育投入其中所以不覺得苦和累。我對此表示欽佩,何年何月我也能把教育當興趣投入其中,享受它!
……
身為名縛,哪來自由?心為形役,何言幸福?望你懂幸福比優秀更重要,畢竟優秀的名額有限,甚至往往和機遇甚至人際有關系。做一個幸福的老師吧!別再一味追求優秀,把教育當作愛好,熱愛它!加油!
❽ 讀《幸福比優秀更重要》有何感悟
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個教育的故事
我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本書,它帶給我幾多感動與思考。此書沒有大談教育教學的高深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朴實、真實的故事向我們再現了李老師平凡而又幸福的教育生活。這些故事是教育的故事,更是生命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李老師對幸福的理解和對好老師的標準的認可外,就是李老師與樂山一中未來班的孩子們三十多年的師生情誼。
李老師也說到了閱讀和寫作對於教師成長的重要性,這應該作為我們每個力求成長的老師們業餘生活的必修之課吧!
❾ 幸福和成功哪個更重要
成功不是幸福的關鍵。幸福是成功的關鍵。如果你熱愛你所做的事,你就會成功。作家楊大俠表達,人生要擁有成功和幸福。
❿ 成功與幸福哪個更重要。
2者的標准都不一樣 也可以混為一談 取決與每個人的價值觀 人生觀
有的人的幸福就是成功
有的人成功了就是幸福
成功的標准有很多 但是在這個社會上 比較大眾的標准就是有錢有權
但是從正確的價值觀來說 就是實現自我價值過完一生
前者很少人能辦到 後者每個人只要努力就可以達成
幸福是一種感覺
你此時此刻可以覺得幸福 也許因為一件小事
如果你的慾望很大 那麼你會活得很痛苦
如果你的慾望很小 那麼你很容易就覺得幸福
我個人覺得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但是其實兩者的關系十分密切
你同時要具備夠花的錢 有穩定的社會地位 和睦的家庭
這些都需要每個人的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