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軍官職業化真的假的,哪年能實施啊
【關於軍官職業化,公務員,事業編的政策分析】: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最重要的解讀便是改革,經濟改革,體制改革,軍人職業化也寫到紙上。很多人不明白何為軍人職業化? 思考點一:軍人職業化意味著什麼? 軍人職業化意味著作為一名軍官,不必再擔憂轉業的問題,不必再擔憂二次就業的問題,只要不是犯了錯誤而被從崗位上撤職,一個崗位就能幹一輩子,由於部隊干休所取消已是必然,所以退休後,移交至地方干休所,這就是軍人職業化。 所以軍人職業化其實意味著軍官的生長周期,任職周期變長,即打破了部隊軍人年輕化的年齡結構,以後軍人年輕化,只是對於士官戰士而言,而軍官則勢必走向老齡化。 思考點二:軍人職業化政策給軍官個人帶來的影響。 1裁軍。 部隊,特別是政治機關,非戰斗機關臃腫,是目前飽受詬病所在,這也是前幾天清退機關人員,被清退的機關人員重返院校學習業務的原因。 推行軍人職業化,不可能將非戰斗人員,閑散機關人員養一輩子,肯定一個蘿卜一個坑,多餘的走人,至少政策實行的初期如此。 確實需要的,招收非現役,合同制度。 2政治前途很,非常渺茫,這點是讓人最受傷的 所謂的政治前途,大家都懂,無非是行政級別 隨著軍官老齡化的落實,三年一提的行政制度將取消,完全同目前公務員的體制相同,即機關的幹事,就有可能幹一輩子,而且升職的空間絕對微乎其微。 便宜了目前的營團職幹部,比如說本來一名團政委干不上去了,他就可以在政委的職位上幹上一輩子,不用想轉業的問題。 想想這種後果哈,會被人壓人壓成什麼樣,你想晉升,必須等你的領導升職或者退休了。而軍隊的崗位本來比之於公務員就少之又少,全軍軍人才220萬,軍官數量更少了,裁軍再裁掉20多萬的軍官後,(關於取消整合軍區單位,屬於其它政策,帶來的影響暫時不做考慮)軍官的崗位還能有多少?而且目前的軍隊有很年輕化,多數人只能熬著。 可想而知,晉升的空間甚至幾乎為零,你可以選擇離開,因為有很多人想進。當然,在部隊相對於非常封閉以及非常講政治的地方,有關系的人除外。將軍的兒子永遠都是能力非常突出,表現極其優異,可以提前調職。 3人員流動小進小出,軍隊院校的改革。 由於取消了轉業,著實給國家和地方政府減輕了壓力,幾乎每個軍官給部隊效力都是一輩子,這就決定了人員絕對的小進小出。近兩天人民網也發布了軍官小進小出的相關文章,大家可以瀏覽。這勢必引發軍隊院校的變革,比如對機械師而言,十幾年之內,也許不用招收多少人了,高考招生勢必減少。 現在某航空學院已經不再招收高考學員,專職於部隊培訓。從這點改革已經可見一斑了。 4軍官等級變革 軍官老齡化,與士兵,士官年齡拉開,同時地位高低將完全看職位高低,這將帶來官兵等級更加分明,軍銜的作用將十分明顯,許多人一輩子都會是一毛二。 5兩地分居 雖然不多,但依然存在,尤其是邊遠艱苦地區,駐地邊遠的,妻子為了工作而在市裡或者老家工作,兩地分居將是一輩子。所以廣大戰友們,婚姻慎重啊,在駐地附近找個妻子,會少去很多麻煩,也會增加很多幸福指數。 5軍人工資的變革 是的,這是很多人最想看到的消息了,看到前面的種種變化似乎除了穩定,沒有好的方面了。 是的,軍官工資將會提高。至於提高多少,我也查閱了相關資料,比之於國外中尉的工資水準就已經過萬,對中國而言,不太現實。因為中國永遠不缺兵源,而且太高的工資,必然引起民意的不適應。所以像俄羅斯直接把軍官的工資直接翻三倍的傳奇在中國不會實現。 但軍人作為一個危險性,辛苦性比較強的職業,工資肯定會長。我個人認為,對於最初層的中尉軍官應該會從目前的4000增長至6000左右.當然對於技術軍種的補助,肯定另算。我認為像機械師,應該是7000至7500左右,加上其他的伙食,房補補助,比之於地方的各種費用,還要交五險一金,軍人工資的優勢絕對的存在,這個水準絕對相當於地方上10000的工資水平,而且同時我們的物價消費多數是在三線城市。 但同時你要清楚,機械師,一干可能就是一輩子。 當然你可以成長為一名技術專家,工資隨著你的技術等級的提高而增加。這肯定是很振奮人心的消息了。 部隊戰友們比公務員辛苦多了,公務員80%是市內,而軍人80%是艱苦地區。漲工資真的太正常了。 6退休的改變 很多人想的是工資,其實我覺得,退休後的生活質量才更為重要。 可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這一點。最近在看《老有所依》,看的各種心酸。人到老必須靠自己,兒女神馬的都是浮雲。軍官職業化以後,只要不犯錯誤,都能幹到退休。這就意味著,從部隊出來,部隊的工資能把你養到死,工資水準當然同你的職位不同而有所改變,至於多少,這從目前的國內的退休政策,以及國外的政策都可以分析的出,本文不做深入討論。 也就是說,作為即將步入老齡化,而到我們老的時候步入老齡高峰的中國,老有所依對軍人而言,是有很大的優越性的。 目前,國家剛剛出台了男人65,女性60的近乎滅絕人寰的退休制度意味著,今天上班一族交的養老金神馬的都是浮雲,都被政府拿來養今天的老人,而你自己到65歲(女60)才能拿到養老金而且每月只有1-2000,當然這和你上班時交的多少成比例了,比之於軍人的退休金,那簡直是微乎其微。所以,稀少的軍官是可以做到老有所依的。 這點無疑撫慰了我們勞苦一輩子的心靈。 軍人的優勢 就職業而言,一推出軍人職業化,軍官職業將成為,且幾十年內不會再取消的鐵飯碗,這勢必會得到比公務員職業更甚的瘋搶。 軍人的工作更加穩定。而且你什麼時候想出部隊,絕對是打了報告就能走,因為有很多人想來。 軍人的劣勢 上面已經說明的很多了,還是想說,苦了軍嫂。 因為好多好多的部隊單位都離城市偏遠,為了工作,和丈夫兩地分居。美軍軍官的工資絕對的高工資,一個人可以養活20人,如果中國也是如此,軍嫂就不必如此辛勞了,向軍嫂致敬。 寫的太多,不想寫了,隨便說說公務員和事業編人員 公務員和軍人的不同在於,公務員為老百姓辦事,受人民監督。軍人為國家安全奮斗,不受人民監督,而是受黨的指揮。 所以隨著民聲,公務員的鐵飯碗將不復存在,公務員將改為應聘制,個人感覺,改動其實不是很大。只不過,你在崗位上不作為,民意測評,讓你隨時走人的可能性將會很大。 個人認為,幾年之內,公務員將會出現末尾淘汰制,這就意味,養老的,喝茶的人肯定減少了。然而,公務員的退休將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事業編人員 全會上,事業編人員被取消了行政級別,其實這還意味著,很短的時間內國家會出台取消和企業編的退休雙軌制,大家拭目以待,屆時,事業編基本上和企業編沒有區別。
2. 大部分中國人的幸福指數是多少這個數字怎麼計算出來的
現代人越來越關注幸福感,許久不見的老朋友,見面後問的常常就是:這些年過得幸福嗎?我們都希望獲得幸福,然而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一個創業的人,事業有成就覺得幸福;學者認為能出成果就是幸福;老年人身體沒大病、不孤獨,就覺得挺幸福。因此,找到自己的幸福,是一門生活的藝術,也是一門學問。
什麼是幸福
8月2日,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博士後邢占軍先生,他在幸福感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告訴記者,幸福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體驗,可以通過心理測量來把握。
邢占軍說,幸福感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加以把握。首先是滿意感:個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滿足,最基本的是身心健康,衣食無憂。其次是快樂感:許多事情都能帶給人快樂,一句心理學上的諺語這樣說道:如果你想快樂一小時,打個盹;如果你想快樂一天,去釣魚;如果你想快樂一個月,去結婚;如果你想快樂一生,幫助別人。而幸福感的較高表現是價值感,它是在滿意感與快樂感同時具備的基礎上,增加了個人發展的因素,比如目標價值、成長進步等,從而使個人潛能得到發揮。真正意義上的幸福感,與西方的享樂主義不同,享樂只追求享樂的過程,缺少更有價值的目標。
一個人要想弄清自己的幸福感是強還是弱,可以通過科學的測量來加以考察。例如邢占軍提供的《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就從知足充裕體驗、心理健康體驗、社會信心體驗、成長進步體驗、目標價值體驗、自我接受體驗、身體健康體驗、心態平衡體驗、人際適應體驗、家庭氛圍體驗10個方面對我國居民的幸福感加以度量。得分越高,表明幸福感越強。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感
邢占軍做過一個關於不同人群幸福感的調查,結果發現,在所調查人群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幸福感最強,35—45歲的中年人幸福感最弱。因為這部分人群處於社會各個領域的最前沿,相對於老年人和青年人來說,他們的工作壓力最大,是各種變動的直接沖擊對象。在家庭中,他們是頂樑柱。這些都造成中年人的幸福感指數下降。
不同職業的人,幸福感也不一樣。邢占軍調查了8個群體後發現,幸福感最強的是國家幹部,其次是知識分子和新興階層(包括私營企業主、外企管理人員、自由職業者等),排第三的是工人、農民和國企管理者,接下來是大學生,幸福感最弱的是城市貧困群體。在這項調查中,國有企業管理者幸福感偏低是比較出人意料的。邢占軍說,這裡面有社會原因。他舉了一個例子:某專門製造大型機械的國企近期進行了改革,45歲的大李跟其他許多中層管理者一樣,被免去了享受20多年的幹部待遇,收入與部門整體收益掛鉤。結果由於市場等因素的影響,他的收入大大降低,有時還不如一線的職工掙得多,這使他很尷尬,對社會的發展趨勢出現了懷疑,更談不上幸福了。
研究還發現,每個人衡量幸福感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別人都覺得一個人應該很幸福,他自己未必覺得。有一位40多歲的職業女性,在石油公司做財務,收入可觀,愛人事業有成,孩子即將上大學,周圍的人都很羨慕她。但她覺得並不幸福。原來,她總愛防範別人,也沒有知心朋友,生活沒有目標,整天感覺不舒服。邢占軍說,外人看她什麼都有,應該很幸福,但這位女性看重的卻是人際關系和價值實現,這說明每個人衡量幸福感的標准存在巨大差異。有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感到幸福,就應該反思一下目前的狀況,這有利於重新認識自己,發現幸福。
財富和幸福沒有太大關系
2004年中,芝加哥大學教授奚愷元對中國6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武漢、西安、成都進行了幸福指數測試。測試表明,6城市的幸福指數從大到小依次是: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漢;但在同一城市裡,富人比窮人幸福。經濟更為發達的北京、上海的居民,其幸福感比杭州、成都的居民低——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財富對幸福的影響是相對的:只有可以進行直接的比較時,富裕的一方才會表現出更強的幸福感。這說明,幸福與財富的確有關聯,但是相關程度比人們想像的要小得多。
這樣的調查結果與我們的生活經驗是相符的。回想小時候的無憂無慮,再看看現在城市裡快節奏的生活,雖然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娛樂的東西也多了,但我們並不覺得比小時候幸福。這與當前人們的生活壓力大、慾望過度擴張、身心失衡有密切關系。
學會追求自己的幸福
邢占軍說,要找到自己的幸福,首先要懷著真誠的心,熱愛生活,珍惜生活。其次,要建立符合實際的目標和期望標准。人活著要有目標,目標要高於現實,但又不可過高。能夠激勵自己,而不構成巨大壓力的生活目標才是合適的。最後,要有平和的心態,要能正確對待挫折、正確對待他人。現代社會流動性大,人們的發展目標多元化,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對此要平心靜氣地看待,把握好現在,不必去忌妒別人。
對一些社會問題,我們也要平和地看待。對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腐敗、污染等,要理性對待,要認清這些問題是伴隨著社會發展而來的,也需要靠社會發展來解決。邢占軍說:「這樣,心態才會好,看這個世界的時候,才會覺得亮堂,生活才會充滿陽光,充滿幸福。」
3. 在找另一半時,你對另一半的職業有什麼要求嗎
談戀愛的時候,無憂無慮,可以什麼都不考慮,只要有愛情就可以。
而一旦戀愛,套上了婚姻的外衣,我們就要考慮很多很多!
當你把對象領回家,親朋好友第一反應問的莫過於:他是從事什麼行業啊?
正如大家關心的一樣,你的另一半除了我們所在乎的各種「心」,例如,包容心,耐心,孝心,愛心……之外,他的職業也同樣重要!
那麼,什麼職業的男人,女人嫁了最幸福呢?另一半是什麼職業,幸福指數往往更高呢?
【自由創業者】幸福指數:**或*****
如果你的另一半是自由創業者,那麼恭喜你,你的另一半一定非常有闖勁,也非常有膽識!
自由創業者,代表著不安於只是每個月拿著工資,自由創業者往往更有追求!如果你的他是自由創業者,往往代表著,他是一個十分能吃苦,有著不服輸的精神的人!你的另一半有著這么優良的品質,你的下一代也一定不會太差!
自由創業者,往往比較外向開朗,思維活躍這也就代表著你的婚姻生活也一定不會太沉悶!和他在一起的生活總是有趣且快樂的!
自由創業者的幸福指數往往與創業的趨勢有關,越成功,越幸福!
4. 現在問人就是「你幸福嗎」而且還要幸福指數。想問一下幸福最高指數是多少最低指數是多少
幸福指數=收入的遞增率/(吉尼系數×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可見理論上最低是負數,最高不封頂,但實際應該在1左右,數字越大幸福指數越高。
5. 人民幸福指數最高的朝代
北宋 其實那個年代的老百姓生活指數真的是歷史上最好的了 最起碼老百姓都吃得起肉 沒怎麼挨餓過 而且那個時代的國民收入和人均GDP也是中國所有朝代最高的 甚至現在都比不上 要知道其他朝代所蓄養的軍隊最多100萬左右 而宋朝就算到了最弱的南宋時期都要200萬大軍 而且是職業軍人 而不是像其他年代的那種屯田兵 光這一點就沒有哪個國家能比得上了
6. 中國人幸福指數是多少
中國人幸福指數是69.84分。在來自156個國家的調查數據排名第94位。幸福指數評分標准從所有國家的人均實際GDP、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自由度等多方面進行評選,滿分是10分。此次報告中,芬蘭依然穩居榜首的位置,幸福指數為7.809,而丹麥、瑞士、冰島緊跟其後,幸福指數都在7.5以上。
中國人幸福指數標准
中國的幸福家庭標准指數應該就是有車有房有存款。父母身體健康,兒女不一定成才,但一定會懂事。經常一家人出去外面旅遊,見見世面。過著小康的生活。活得沒那麼疲憊,每天都比較輕松。一家人和和睦睦倖幸福福。幾乎不怎麼吵架。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7. 我是一個部隊的軍人,請問我要結婚的對象能是離過婚的嗎
這個不是什麼問題?主要是還是你自己,是否准備好接納這個女人了。
如果准備好,那就不是問題;
如果沒有準備好,還是等准備好再結婚吧,別讓這個女人的心靈第二次受到傷害。
女人離了婚難道就不是女人了嗎?你喜歡她又有什麼錯呢?
我想你是太過在意別人的想法了!你要清楚和你過日子的人是她,不是你周圍的人,如果他是那種值得你去愛的人,就算周圍的人一開始有想法,但是過段時間就沒事了,你的事情最多是別人飯後的談資,過得怎麼樣,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你決定了就去做吧!
祝你們幸福^^
補充:那就更加問題不大了,你們以前就是大學同學,說明感情是有一定的基礎的,不是盲目草率的愛上一個離婚女人,所以幸福指數是不低的。不過你仍要慎重考慮彼此感情的深淺,是否真的能夠齊心面對以後家庭的、朋友對你們婚姻的指指點點。不要因為自己暫時沒有女朋友這個理由做選擇。其實緣分這個東西,你能感覺到...相信你的直覺吧...
最後,還是祝你幸福…
8. 我國人民的幸福指數是多少
幸福指數5.1242020年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聯合國發布了2020年《全球幸福報告》,從該報告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人民的幸福指數是5.124,在來自156個國家的調查數據排名第94位。幸福指數評分標准從所有國家的人均實際GDP、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自由度等多方面進行評選,滿分是10分。此次報告中,芬蘭依然穩居榜首的位置,幸福指數為7.809,而丹麥、瑞士、冰島緊跟其後,幸福指數都在7.5以上。
2、就業壓力大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很多生產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都在實行改革,採用先進的技術或者引起先進的設備,這樣可以大大節省人工的投入,可以節省成本,而中國每年步入社會就業的人不斷增加,尤其大學畢業生不斷增多,面對的就業壓力就非常大。
3、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假期少
中國人民吃苦耐勞的精神世界聞名,這是因為中國勞動者在工作時間上是很長的,很多人一個月只有兩天休息,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每天都在上班,而且平均每天的上班時間在10小時。很多人雖說是雙休的工作,但經常在加班加點,工作強度很大。這樣一年下來,中國人的假期真的少得可憐,別說出去旅遊放鬆心情了,連回老家陪伴家人的時間都少得可憐,幸福感自然高不了。
4、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
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是中國人民幸福指數偏低的一個原因。在中國,每逢節假日,火車、高鐵一票難求,而自駕回家又堵成長龍,生活在城市裡,平常上下班也都是堵得多。另外,在醫療、公共環境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很多人不能安居樂業,幸福指數一直無法提高。
9. 中國人的幸福指數是多少
中國內地的幸福指數是51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於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而幸福感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幸福感指數」的概念起源於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國王提出並付諸實踐的。20多年來,在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