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期間,哪家小區物業做得好些
我們小區的時代物業做得就挺不錯的,在疫情的時候,他們每天會對業主們進行測體溫,對於訪客,也會進行相關的詢問,並查看粵康碼、行程碼等等
2. 物業人員要在防疫期上班嗎
疫情期間,物業人員也要上班,只要做好防護工作就行
3. 小區物業在疫情期間未安排保安人員怎麼處理
建議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通過法律途徑訴訟解決。
這次物業私自撤銷安保人員值守,是典型侵犯業主權益和利益。
小區保安履行職責,完全正確。疫情期間,人命關天。小區安全,保安有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這個特別,那個特殊,不自覺的人都鑽空子,安保就形同虛設,小區絕無安全可言。
4. 因疫情物業封樓一般幾天
具體如下:
如果沒有新增病例出現,一般是14天就可以解封,而具體要看封閉小區是否有新增病例。若是出現1例陽性病例之後,14天之內核酸檢測都是陰性,就可以解封。
但這14天期間陸續的有新增病例出現,解封時間就會重新開始計算。解除封閉後會進入7天的過渡期,而這七天採取的是居家健康監測的模式,如果到了最後第7天的時候所有核酸檢測是陰性的話,就進入到常態化的防控階段,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5. 疫情期間小區封控,物業沒有得到通知,讓外賣或快遞人員進入小區,打什麼電話舉報
疫情期間小區封控,物業沒有得到通知擅自做主讓外賣快遞人員進入小區,這是嚴重違反疫情相關政策的做法,建議直接報警處理,或者是撥打市民熱線,會有相關部門介入的。
6. 疫情期做物業工作有風險嗎
風險是有的,物業接觸人雜,並且疫情期間工作量很大,主要看你所在城市疫情感染者多不多,看你小區有沒有,如果小區沒有還比較好,如果小區有的話,你們必須加強防護自己,我也是物業公司的,不過我們這邊沒有,戴口罩就行了。
7. 物業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負有哪些義務
法律分析:1、督導各物業服務企業切實加強物業服務區域和從業人員的疫情防控;門衛、保潔等崗位人員必須佩戴口罩,身體不適的要立即停崗隔離觀察;2、認真做好小區出入口、樓棟大堂、箱式電梯等人員流動場所的環境清潔和衛生消毒工作,增加清潔消毒頻次,切實減少交叉感染風險;3、加強物業管理區域秩序維護,完善外地車輛、人員進出小區管理制度,做到防控無盲區;配合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做好重點觀察人群的登記和報告工作;4、督促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暫停舉辦集中宣傳、促銷等公眾聚集活動。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全防範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時,物業服務企業在採取應急措施的同時,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協助做好救助工作。物業服務企業雇請保安人員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保安人員在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秩序時,應當履行職責,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
8. 疫情期間,小區的出入管理怎麼實現安全保證
疫情期間,很多住戶擔心小區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其實物業可以去用馬克水印相機,來訪登記、健康碼識別水印和AI識別車牌什麼的都比較方便⌄我也是用的不錯才來告訴你!
9. 疫情防控期間,物業公司負有哪些義務
法律分析:一是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可以關閉部分小區出口。根據中國物業管理協會《住宅物業管理區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試行)》、北京市住建委《關於物業企業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住宅區出入管理的通知》的規定,物業服務企業在疫情期間有權對所管理小區進行區域封閉管理,關閉無秩序維護員值守的出入大門、部分分散的小區出入口,為方便管理可以僅開一個出入口供出入。
二是對從疫情高發區歸來人員重點跟進監測,發現體溫異常、有重點疫區接觸史等人員要及時向所在社區、區疾控等部門報告,積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發熱和症狀監測,追蹤、督促其居家醫學觀察14天。有條件的城鄉社區可在社區、小區出入路口對外來車輛、人員進行登記。
三是小區出入人員體溫檢測。對非本住宅區車輛、訪客、新租房入住人員等進入住宅區要逐一進行體溫測量,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小區,並做好登記。
四是原則上禁止快遞、外賣等人員進入住宅區,但物業服務企業應做好最大限度便民工作,設置特定區域存取快遞,採取非接觸方式交接,防止交叉感染。
五是物業有權關閉小區會所及兒童區域、老年人活動站等特定場所。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全防範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時,物業服務企業在採取應急措施的同時,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協助做好救助工作。
物業服務企業雇請保安人員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保安人員在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秩序時,應當履行職責,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
10. 已經回到小區,物業通知回辦公室集中隔離需要過去嗎
需要的。
疫情期間還是需要注意的,物業社區的工作人員不會無緣無故讓你隔離,還是要配合工作的。
疫情期間我們要樂觀面對隔離生活,積極響應國家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