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中國有多少結婚的婦女感到幸福呢

中國有多少結婚的婦女感到幸福呢

發布時間:2022-09-20 04:10:37

Ⅰ 中國婚後幸福率是多少

D.70%以下理由如下:上海離婚率上升38.9% 平均每天有75對夫妻離婚
離婚,曾經讓人倍感忌諱,而如今,正逐步走到了陽光下,越來越多的夫婦選擇以和平的方式告別曾經的那份情感。根據上海19個區縣婚姻登記中心的調查,記者了解到,去年滬上有27374對夫婦辦理了協議離婚登記,平均每天75對,比前年增長38.9%。
其中,令人關注的是,短婚夫婦在增加,結婚不滿1年就離婚的夫婦佔了7.2%。
離婚風向標

7.2%婚姻不滿一年「猝死」

沖動離婚夫婦增多,是此次調查最令人關注的問題。去年,滬上19個區縣,結婚不滿1年就離婚的夫婦佔了7.2%。

崇明婚姻登記中心統計顯示,去年有45對夫婦結婚不滿1年離婚,其中18對夫婦結婚不滿半年離婚,甚至有6對夫婦結婚不滿17天,婚齡最短的夫婦,婚齡只有14天。今年,短婚的夫婦仍在增加;普陀區婚姻登記中心負責人黃靜英告訴記者,今年5月至8月的三個月時間內,就有9對夫婦結束了短暫的婚姻。

結婚容易,離婚更容易。去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後,新人們只要拿著身份證和戶口本,在幾分鍾內就可領到離婚證。手續簡便,直接導致了離婚人數的大幅上升。一周婚姻、一月婚姻、半年婚姻現在已不少見。而這些離婚的原因多數都是由於沖動。

登記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短命」結婚史的一對男女主人公是在結婚當天的下午就來辦理離婚手續的,早上還喜氣洋洋的小夫婦下午便「晴轉暴雨」,堅持勞燕分飛。

王玲和孫建平是「一周夫妻」,結婚登記時給登記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當時兩人從頭至尾一直牽著手,一臉的幸福。沒想到,事隔五日,兩人就來婚姻登記處辦離婚了。原來,甜蜜的愛情過後,碰到現實問題卻屢屢受挫,特別是兩人在操辦婚事的過程中產生了分歧。王玲想要一場完美的婚禮,孫建平則想低調進行,隨便請朋友吃頓飯慶祝一下;王玲想買一套三室兩廳的大房子,而孫建平覺得兩人共同承擔一室戶的小房子比較輕松。

於是,每次談到房子和婚事,兩個人就吵得不歡而散。每次吵架,王玲都會將離婚提到議事日程。考慮再三,孫建平覺得兩人確實有性格上的沖突,答應分道揚鑣。

另外,越來越多閃婚族的出現,也使得離婚人數有所增加。很多年輕人認識幾個月甚至幾天就匆匆結婚,這樣的婚姻就難以牢固。此外,一些再婚老人怕引來各方議論,不願因再婚而到原所在單位或居住的社區開證明,於是以往一直選擇只同居不登記。新《條例》實施後,不少老人匆匆領證,結果因婚前沒搞定子女、財產分割等現實問題,無奈之下,只好選擇離婚。

心態風向標

帶著喜糖來辦離婚

離婚率的提高由多方面因素造成。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不少夫婦的眼中,離婚似乎不是悲劇,而是尋找下一個幸福。婚姻專家們普遍感到,在對待離婚問題上,年輕夫婦不再受傳統觀念太多束縛,很少把離婚視為不愉快或難堪的事情,而是把它當成新生活的開始。

普陀區婚姻登記中心負責人黃靜英告訴記者:「有的當事人剛辦完手續,一方就嬉皮笑臉地纏著另一方,要來第二次戀愛;有的當事人甚至還帶著喜糖來辦離婚……」

近日,一對年輕男女手牽著手走進某區縣的婚姻登記中心,他們掏出結婚證書,平靜地對登記員說:「我們想離婚!請為我們辦一下手續吧!」看著兩個年輕人的那股親密勁,在場的工作人員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兩個年輕人是去年初相識的,婚前相處還不錯,去年年底登記結婚後,反而找不到感覺了,盡管不吵不鬧,可在一起總覺得別扭,於是他們商量,好合好散。因為沒有什麼共同財產,離婚手續很快就辦完了。拿到離婚證書後,兩個人又手牽手走出法庭。女方邊走邊問:「今天晚上我們到哪裡去吃飯?」她的前夫則爽快地說:「隨你,還是老地方吧。」

地域風向標

上海男娶外地女最穩定

生活習慣,地域差異。曾幾何時,兩地婚姻一直被很多人打著問號。隨著越來越多的新上海人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異地婚姻。婚姻登記中心裡,異地婚姻的夫婦逐年增加,卻很少看到他們走進離婚登記中心,協議離婚率一直處在較低的狀態。

根據對去年兩萬多對離婚夫婦的統計,有24691對夫婦是本地婚姻,其中只有7%的夫婦是異地婚姻,男方為上海人,女方為外地人的家庭最穩定。在異地離婚家庭中,該類組合的夫婦去年只有20對分手,而女方為上海人,男方為外地人的離婚家庭有673個。

長期從事離婚登記的浦東婚姻登記中心朱鳳告訴記者,異地婚姻的夫婦更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彼此更懂得呵護那份情緣。相對於本地婚姻,異地婚姻更來之不易,很多年輕人頂著父母的壓力,跨過了地理位置的相隔走到一起。因此,他們在碰到問題時,會用寬容和容忍的方式去面對。

理由風向標

千對離婚夫妻坦言婚外戀

離婚調查顯示,去年協議離婚夫婦中,有56.1%的夫婦在離婚理由欄中寫著性格不合,也就是說去年有15365對夫婦因為性格不合分道揚鑣。另有9234對夫婦離婚的理由是感情破裂。

現在離婚理由越來越多元化。記者了解到,除了感情破裂、性格不合以外,567對夫婦因經濟原因,82對夫婦因不忍惡習說再見。而更加引起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夫婦願意直接面對婚外戀的問題。有1079對夫婦坦承因為婚外戀分手。

專家指出,隨著社會環境的寬松,社會的交往擴大,夫妻雙方自我選擇更自由,夫妻雙方缺乏溝通後,矛盾和沖突越來越早地顯現出來,更願意在婚姻之外去尋找傾訴的對象。

還有954對夫婦還因為其他各種各樣原因分手,如網路、受傳言影響、社會環境等。

丁民和張雅去年7月領了結婚證,然而,張雅並沒有沉浸在新婚的快樂之中,卻迷上了網路,頻繁出入網吧,和虛擬的朋友聊天,有時甚至通宵達旦不回家。幾個月後,為了方便上網,張雅「離家出走」,和女性朋友合租房子。雖然合租房離家僅有5分鍾的路程,但是張雅沒有回家一次。為了挽救她的家庭,張雅母親屢次到網吧勸她回家,80多歲的老奶奶也跑到網吧去找她,卻都無濟於事。

深愛著妻子的丁民仍然一直盼著她能回歸家庭。「你喜歡上網,我可以買電腦在家裡裝寬頻。」但是網吧對於張雅有一股巨大的磁力,張雅最終還是放棄了婚姻,選擇了上網。丁民眼看著妻子一步步地遠離自己,也無奈地同意結束婚姻。

在離婚協議書上,兩人的離婚理由是:網路。

事業風向標

7年之癢延遲到11年

調查現實,31歲到40歲的夫婦組成的家庭是離婚的最高峰年齡段,結婚11年到20年成為了婚姻的瓶頸期。去年有9869對夫婦離婚的年齡在31歲-40歲。

另外,文化程度越低,離婚率越高。調查顯示,離婚夫婦中,初中學歷的佔38%,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佔37%。大學本科學歷的只有19.1%,而研究生學歷的僅為1.4%。

專家指出,去年,七成離婚者在30歲到50歲中間,這部分人群處於事業的黃金時期,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生活壓力成為離婚的導火索。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年輕人在結婚之前對情感的期望值往往很高,而感情卻是最容易變化的。如果結婚後夫妻沒有責任感約束,一旦失望,婚姻就很容易迅速解體。除了情感因素的變化,不諳夫妻之道也是導致現代年輕人婚姻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國榮和王絢輝都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出生的。王絢輝是個很要強的女人,一心想干一番大事業,她看到李國榮很有事業心,便暗暗高興找到了一個合自己心意的對象。

兩人去年2月結婚。婚後,王絢輝打算大幹一場,甚至賣掉了自己的房子來籌集資本。兩人有了同樣的目標,齊心協力幹事業,工作上都有了小小的成績。但是,婚後一起生活的日子裡,兩人並沒有好好經營感情。因為王絢輝剛強的性格,李國榮覺得很受氣,李國榮想到的事情王絢輝總是反對,而王絢輝也越來越看不順眼日常生活中的李國榮。兩個人摩擦不斷,他們這才認識到雙方的性格、脾氣不合,根本無法生活在一起。於是,結婚剛半年,兩個人便選擇了平靜地分手。

Ⅱ 中國有多少人口,男女比例多少結婚的有多少

目前,中國人口的男女性別比已經達到了116.9:100,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的20年內,平均每年處於結婚年齡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萬人左右。我國政府正在考慮通過刑法來遏止人口性別比例失調的問題。

雖然計劃生育使我國的人口增長速度逐漸放緩,可「養兒防老」的觀念卻使得男性出生比例大幅上升。正常的人口性別比例應該在103~107:100之間,我國現在已經高出了正常值10個百分點

還有人說119.86:100 中國男女比例超出正常值

Ⅲ 中國有多少適婚女性

中國目前共有8億多女性,其中適婚女性佔4億左右。
附帶:
世界主要國家法定結婚年齡附經濟學分析

世界主要國家法定結婚年齡如下:伊朗法定結婚年齡9歲;荷蘭法定結婚年齡12歲;俄羅斯法定結婚年齡14歲;法國法定結婚年齡15歲;菲律賓法定結婚年齡16歲;韓國法定結婚年齡16歲;日本男18歲、女16歲;巴西16歲;中國香港16歲;中國台灣16歲;美國各州不一,部分州規定,如雙方未滿成年人年齡,須經父母同意方可結婚,有的州規定男子不滿18歲、女子不滿16歲者,即使父母同意也不能結婚。愛達荷、密西西比、新澤西和華盛頓等州則允許年滿14歲的男孩、年滿12歲的女孩結婚;

法定結婚年齡的經濟學分析

前兩天跟一個日本朋友聊天,由於年紀相仿,難免談到哪國女孩比較漂亮之類的話題。朋友問我中國人幾歲可以結婚,我告訴他:男,22歲;女,20歲。他「啊」的一聲,很驚訝地說日本人:男,18歲;女,16歲。不過要經父母同意。當時我們共同的想法,就是日本人比較開放。雖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總覺得婚嫁問題由政府決定,有點怪怪的。後來從經濟學角度想想,也無可厚非。

現在試著從經濟學角度對政府規定的法定婚齡作一分析:

一、政治經濟學分析:

首先,經濟學的產生是由於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慾望的無窮性之間的矛盾。雖說中國地大物博,物質豐富,但是中國的人口也是世界第一,很多資源的人均排名都靠後。怎樣用有限的資源滿足我們十三億人口的生存和消費?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由一個自給自足的國家變為能源和資源的進口大國,中國的石油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三分之一。所以當資源供給不能有效增加時,控制人口的增長,就是緩解這種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而日本的這種矛盾就比中國要小得多,反正日本的自產資源很有限,主要靠進口。中國的法定婚齡你日本晚四歲,對緩解資源有限性矛盾作用非常之大。據統計,100年內,法定婚齡為20歲與法定婚齡為25歲,要差一代人,也就是說,可以消減人類五分之一的慾望。

其次,經濟學很重要的一種分析方法就是成本——受益分析法。

國家法定結婚年齡的成本是什麼?就是國家制定相關法律,執行法律及其中間費用。由於國家立法是一種低成本過程,只要人大通過,立法成本幾乎為零。(中國立法幾乎全部通過。)而中國人通常又是願意遵守法律的(人們的違法成本太高),所以政府的執行成本也幾乎為零。而這項立法的收益,就是相對於日本人來說,中國人將近分之一的慾望的消減及其人口增加帶來的生存、就業、醫療,教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沉沒。所以從成本——收益來分析,中國的這項政策是最劃得來的。

二、制度經濟學分析

制度經濟學強調「制度是重要的」。其核心就是科斯定理:產權明晰的情況下,交易費用越低,經濟就越發達。

如果把結婚當作一種產權,那麼法律作為一種制度,就約定了不同年齡段的人的產權劃分:22歲以下的人群就不具有這種產權。可是這種產權不具有交易性,這一點我還在思考。另外,相對於公民來說,政府制定婚齡法律,與他們的權力讓渡是一種交易行為。立法機關制定法律的成本,是公民權利的減少,人民通過契約讓渡一部分權力給立法機關。而立法的收益就是法律的產生和法律的公信力。相對於政府來說,交易成本就是制定法律的成本,如上所述,這種成本是非常低的。政府規定法定婚齡(為:男,22歲,女,20歲)的成本,比起政府於各個年齡段的公民談判決定結婚年齡的成本低得多。而受益就是法律得到大家的認可和遵守。所以從效率的角度講,法定婚齡是一種高效率的手段。

三、福利經濟學分析

福利經濟學的一個重點,就是社會福利在不同的人群和階層之間的分配問題。例如,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福利分配。在社會總福利一定的條件下,社會福利在不同群體和階層之間的分配是否公平,關繫到社會秩序的穩定。

我國法律規定:男,22歲;女,20歲,可以結婚。如果把結婚當作一種福利,那麼這種福利被給與了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青壯年。他們是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對社會的貢獻最大,獲得這種福利就相當於他們建設社會的成本的回報和收益。從社會學角度來看,青壯年是爆發力最強的群體,如果他們的這種福利被剝奪的話,則勢必會造成社會的動亂。

此外,福利經濟學的另一個觀點:當社會總福利一定的條件下,參與福利分配的人越多,人均福利就越少。如果我國的法律跟日本一樣,規定:男,18歲;女,16歲可以結婚的話,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結婚群體中來,結婚人群的人均福利就會相對減少,如醫療,衛生等等。而且,結婚勢必會生子,導致人口增加,社會必然會動員更多的資源來養活這些新增人口,勢必會形象到非婚年齡人群的福利,如18歲以下人的福利會減少,例如,生存空間,就業,醫療,和教育福利的縮減。社會上所有人的社會福利都會減少。

再一個,就是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問題。日本處於老齡化階段,社會需要加速人口的新舊更替,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養活老年人,解決老齡化問題,所以鼓勵人民結婚生育,以改善老年人的社會福利。而中國本身人口眾多,人口老齡化程度比日本低,所以規定的法定婚齡比日本晚四年,有一定的合理性。或許等到中國發展到一定程度,老齡化問題更嚴重時,中國的法定婚齡也會改到:男,18歲;女,16歲。

Ⅳ 我在想每年中國有幾千萬的性服務女性都嫁給了誰她們婚後真的幸福嗎

現在又有多少結婚有家的婦女在坐著這些服務,為這些人可悲。。。。。。

Ⅳ 中國已婚婦女占總人口比例的多少

從中國13億人口來看,男女按照1比0.98計算,
按女子平均壽命80歲計算
按女子年齡分布平均計算
按女子平均25歲結婚計算
得0.98*(80-25)/80/2=33.6875%
得中國已婚婦女占總人口比例的33.6875%;共計4.37935億人口。

Ⅵ 中國女人是不是全世界最幸福的

中國大部分家庭的模式——男人是賺錢的耙子,女人是裝錢的匣子。在這種模式下,女人的權力就相對比較大一些,怎麼說也是個財政部長級的,總經理再有本事,財政部長不點頭,也休想拿到錢哈。所以這樣相比一下,是不是感覺要幸福很多呢?
人身非常自由
很多人都會說,看這個問題提的,現在誰還不自由了,還不是想幹嘛幹嘛,想去哪去哪,只要不犯法。但是我指的自由是指思想上。嫁給中國男人的女人,大多數是想聚會就聚會,想K歌就K歌,想會朋友就會朋友,老公一般情況下沒有什麼意見,更不用說上班工作了,女人賺錢多,男人也會樂開花。但是在中東國家就不一樣,雖然表面上也沒有什麼不妥,但那裡的女人上班就不怎麼自由了,比如沙特,阿聯酋等國是不允許女人上班的,在家帶孩子就是女人的職業,伊朗是允許女人出去上班的,但大部分女人是要聽老公的,如果上班的環境老公不認可,比如辦公室里男人多等,女人就要放棄上班回家伺候老公和家人,如果女人想出去放鬆也是要經過老公首肯的,那麼相比中國,是不是我們就更自由一些呢?但我們比不上歐美國家在這方面自由,但是有沒有感覺到,中國女人,其實從骨子裡並不是太放縱自己,可能我們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底蘊的熏陶吧,對於開放這一點,適可而止是最好的,太放縱反而令我們不爽,所以我們中國女人的自由非常恰到好處。
精神相對愉悅
中國女人嫁給中國男人在精神上是相對輕松愉快的,看看現在大街上的男女,得有一大半是男人在給女人拎包吧,得有一大半是女人說了算吧,得有一大半是女人當家的吧。這樣的環境造就了中國女人精神生活相對愉快。雖然也許他們會產生很多矛盾,但是男人的順從與遷就會使女人在精神上有一種愉悅感。這樣總好過那些大男子主義的國家吧。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講,經常的罵罵老公是女人排毒養顏的重要環節,比去美容院都靈哇,可其它國家的男人都不那麼容易接受被罵哦,再說了,用外語罵人是無法到位的,不但不能排毒,還有可能憋出毛病。所以,中國老公在這一點上從來也不會煞風景。
看看我們在家裡當家作主,支配著老公的工資,還能隨意的放縱一下自己,這難道還不是幸福嗎?其實幸福是怎麼來的,不是求來的,不是曬出來的,幸福只是自己心底里的一種滿足感。好好珍惜自己身邊的點滴幸福,最終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享受身邊的點滴幸福,永不知滿足,那麼我相信幸福也不會光臨到你頭上的。

Ⅶ 中國結婚率是多少

截止2021年底中國結婚率是5.41‰。

民政部最新發布的統計季報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結婚登記數據為763.6萬對,是2019年以來連續三年結婚登記人數破1000萬對大關,連續兩年跌破900萬對大關,結婚登記數據再次跌破800萬大關,創下了1986年以來民政部結婚登記新低,僅為2013年最高峰的56.6%。

從各季度來看2021年一季度,中國結婚登記人數213.2萬對,較2020年同期增加57.5萬對;截止二季度中國結婚登記人數416.6萬對,較2020年同期增加28.7萬對;截止三季度中國結婚登記人數588.6萬對,較2020年同期減少0.8萬對。



2021年中國離婚登記

從各省市來看,2021年中國離婚登記超過10萬對的省份分別是河南、四川、廣東、江蘇、山東、安徽和河北。其中戶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以15.2萬對位居第一,四川14.7萬對位居第二,廣東14.5萬對位居第三。

可以看出全國各地結婚、離婚登記人數與各地的人口總量尤其是戶籍人口總量有較大關聯。河南戶籍人口最多,因此結婚、離婚登記人數都是全國第一,中國的離婚率一直在上升。2021年全國的平均離婚率已經接近4‰,達到3.93‰,較2020年增長8.3個千分點。

Ⅷ 中國有多少家庭婦女

肯定沒人統計過,也無法統計,只能估計。婦女=13億/2=6.5億,去掉未成年人1.5億和在工作的2.5億,所以,家庭婦女=2.5億。

Ⅸ 有多少女人結婚後是幸福的

還好吧。我覺得很多特別幸福的感覺是未婚的無法體驗到的:孩子的笑,老公的暖,小家的溫馨等等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多少結婚的婦女感到幸福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你長這么大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 瀏覽:910
李現的故事是什麼 瀏覽:881
如何判斷婚姻衰敗 瀏覽:336
有沒有哪些純潔愛情的故事 瀏覽:646
事業單位半年獎績效怎麼回事 瀏覽:950
什麼事業最出息 瀏覽:421
信成健康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802
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是什麼 瀏覽:375
無懈可擊之美女如雲什麼時候播 瀏覽:881
幸福觸手可及去哪裡能看到 瀏覽:186
為什麼喜歡美女的腳 瀏覽:410
教資面試防控健康卡是什麼 瀏覽:793
為什麼感覺一直被婚姻消耗 瀏覽:712
農林牧副漁有什麼事業編 瀏覽:158
幸福在望老妹現在哪裡發展啊 瀏覽:418
明日之後生存手冊怎麼切故事手冊 瀏覽:491
講故事的網站哪裡下載 瀏覽:657
江海濤是做什麼事業的 瀏覽:389
經濟學碩士都讀哪些書 瀏覽:95
婚姻憂慮怎麼辦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