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安集團回應華夏幸福債務風波,後續他們會繼續跟進嗎
按照平安集團的說法,公司已經參與其中,並且努力帶領華夏幸福解決問題。在早前平安銀行的財報會議上,有股東就華夏幸福事件,對平安集團提出詢問,平安集團總裁表示,目前平安投入華夏幸福公司的資金並不多,風險敞口大概在五百億左右,平安集團有能力處理好這份風險。同時平安也第一時間,成立了債務處理小組,總裁也參與其中,未來一段時間,平安集團都會重點關注華夏幸福的後續。同時他也明確表示,不會再為華夏幸福追加投資。
⑵ 華夏幸福瀕臨破產,環京的房子還能買嗎
1
當泰禾還在天台要死要活的,在旁邊一直不吭聲的大塊頭華夏幸福突然先跳樓了。
「環京之王」華夏幸福2月1日晚間公告稱, 發生債務逾期涉及的本息金額為52.55億元,但公司的可動用資金僅為8億。
「環京之王」已經大到不能倒,至少對於廊坊來說不能倒。有監管部門排除了公司破產的可能性,要求其償還其債務,除非該公司無力償債。
華夏幸福面臨流動性問題,上周開了第一次債委會會議,陣容超級豪華。
平安集團和工行 作為債委會主席和副主席,參會人員包括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銀保監會創新部副主任黃晉波、證監會債券部主任陳飛、河北省委常委、人行金融穩定局、銀保監會、廊坊市長、河北銀監證監、王文學及230多家金融機構代表,監管機構、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債權人、債務人悉數到場,還有金杜律師事務所。
中國平安和工商銀行是華夏幸福最大的兩個債主,金杜律師事務所是破產重組專家。
華夏幸福的股票已經停牌,股價不到2018年峰值的1/3。
據華夏幸福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華夏幸福 計息負債超過2000億元 ,自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華夏幸福 到期需償還融資本息金額559億元。
2
華夏幸福到底是環京經濟的必然結果還是房地產調控的犧牲品?
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總結華夏幸福的危機原因主要有: 一是錯誤研判環京形勢,環京住宅量價齊跌,四年累計影響公司回款超1000億元 ;二是新拓展區域尚在培育,效果不及預期(長三角大灣區);三是前期擴張激進,管理不精細,公司計劃超越實際能力,經營不效率,考核機制不健全,抓規模不重效益。
這並非華夏幸福第一次危機,兩年之前,環京開始房地產調控之後,華夏幸福就遇到了巨大的問題。2018年7月和2019年2月,平安資管斥資180億元,兩次入股華夏幸福,並以25%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二大股東。靠著平安爸爸,華夏幸福又撐了兩年。
努力「自救」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對華夏幸福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根據報道為最高95億元人民幣(15億美元)的有條件的財務援助。
華夏幸福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 房地產儲備主要集中在固安區域、霸州區域 、涿州區域 、大廠區域、香河區域等環京區域。
2016年,華夏幸福創造了1200多億銷售額的神話,頭一次成功躋身房企TOP10榜單,以第8名超過綠城、華潤、龍湖的排名。
華夏幸福的經典IP是「孔雀城」,筆者看過幾個環京的「孔雀城」,大多位置偏僻,並不在縣市的中心,有的甚至道路還沒通。這些小區品質尚可,綠化優美,但密度較大,別墅樓盤像是略帶土味的歐式小鎮。
2017年樓市見頂之後,北京開始強有力的調控房地產市場,環京各城市也逐步全面限購,環京樓市立刻進入冰凍期。 華夏幸福用「分期付款,三年網簽」的方式來促進銷售,到期不能網簽可以選擇退款 。寄希望與三年之後限購放鬆,購房者可以網簽,如果政策不放鬆,那也可以佔用客戶資金三年。在「房住不炒」基調下和環京疲弱的樓市中,這樣的 游戲 終於玩不下去。
跟環滬和環深完全不一樣,北京周邊都是一群窮親戚,環京都是三四五線城市,北三縣也就是小縣城水平。環京的房地產市場,如果不靠外地人,根本撐不起來,除了燕郊還有點活力,其他城市的樓市都死氣沉沉。
沒有了投資客和外地的購房人,孔雀城根本賣不出去。
「環京之王」的救贖看起來困難重重,除非放開限購。但從今年的房地產調控基調來看,放開限購根本不可能;放開落戶也沒什麼吸引力,還不如去天津落戶。
當北京自豪的成為第一個「減量發展」的城市,卻發現四周的親戚都快餓死了,本來預期環京應該承接北京減掉的產業和人口,結果大部分去了南方。
3
「鬼城之王」
跟所有其他的開發商都不同,華夏幸福創造了獨特的模式,華夏幸福從來不說自己是房地產開發商,而是「 產業新城運營商 」。
華夏幸福一直走「住宅+產業新城」路線,深度捆綁地方政府。華夏幸福提供規劃設計、產業發展、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配套建設、綜合運營服務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地方政府則主要提供土地,並對項目進行監督和審批。
產業新城模式的好處是,華夏幸福能夠以極低成本拿到園區周邊大量土地,依靠賣房獲得較高的毛利率 ; 壞處是投入時間太長、需要巨額墊資、回報周期遙遠,使得公司現金流長期緊張。
華夏幸福在環京區域開發運營多個「孔雀城」時,住宅獲得的現金流投入到產業園區建設中。銷售額持續高增長時這種運營模式沒有問題,但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2017年起環京樓市因限購加碼迅速降溫,其商品房銷售遭受重挫,現金流驟然緊張,風險就這樣埋下了。
華夏幸福號稱為城市導入產業集群,對地方政府吸引力很大,然而大多數產業園都是掛著牌子的空城。雪球上有人專門去探訪華夏幸福在全國各地的產業園,大部分是空城,入駐的公司僅僅掛個牌子的比比皆是。在華夏幸福最為成功的固安產業園,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有人放出無人機觀察,本該18:20下班高峰期的固安航空產業園,漆黑一片。
固安產業園和孔雀城的住宅距離天安門僅僅50公里,比北京的很多地方距離天安門都更近,如果僅看地圖,真是「性感無比」。
華夏幸福號稱「產業新城運營商」,既然是「新城」,自然是遠離成熟城區的,在荒野之上開展「造城運動」,披著產業的外衣做房地產,建造了一個個鬼城。跟激進的泰禾不同,泰禾的土地儲備基本都在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地段,土地價值極高,而華夏幸福很多樓盤都建在荒郊野嶺。
過去幾年,我們從來沒有推薦過環京的房產,哪怕環京樓市每年都在固定傳播謠言,比如並入北京,比如放開限購等等,我們從未動心過。 只要一天不真正放開限購,環京房產就毫無投資(投機)價值。
當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誰在裸泳。
華夏幸福還有人來解救和買單,但買了華夏幸福樓盤的新業主們,還能幸福嗎?
⑶ 平安銀行銷售九通基業永續債 陝國投,華夏幸福,何去何從!投資人怎麼辦!!
平安銀行銷售九通基業永續債, 已經出現了實質性違約,作為投資人,你只能等待九通基業自身進行調整,平安銀行只是一個銷售機構,對於產品的風險是不承擔責任的。
九通基業是華夏幸福的子公司,華夏幸福目前的債務壓力很大,根據數據顯示,華夏幸福存量債券有17隻,債券余額369億元;華夏幸福子公司九通基業有24隻存量債券,債券余額153億元。從可以查到的數據顯示,華夏幸福及其子公司2021年到期的債券接近兩百億元,其中2021年3月到期的就有78億元。2021年,華夏幸福的償債壓力也非常大,從華夏幸福的財務報表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華夏幸福有息負債合計2226億元,其中近一年內到期的負債為1177億元。
隨著房地產行業調控的逐步深入,那些高負債的企業如果不能及時完成債務壓縮,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壓力會越來越大,規模再大的企業也有可能出現資金斷裂的風險。我們在購買房地產相關的股票、債券等產品時一定要對投資標的進行嚴格審核,控制好投資風險。
⑷ 9547909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平安」 ,「平安保險」,「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平安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已經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中國平安公布2020年業績:新業務價值下降了34.7% 退保金增長了38.5%。
一、經營范圍
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開展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准開展國內、國際保險業務;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二、發展合作
2018年9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為戰略協同企業,在產業新城、綜合金融服務和新興實業協同發展等領域加強合作。
2019年3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中國平安)與基於以太坊(ETH)的去中心化人工智慧(AI)初創公司SingularityNET達成合作。雙方的合作將首先關注光學字元識別(OCR)、計算機視覺(CV)和模型培訓。
三、品牌標識
平安旨在創造一個融中國傳統文化及現代品牌理念為一體的標識,字標設計採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外圓內方」的哲學思想,結合明快、簡潔的國際品牌設計潮流,既有傳統特色,更顯現代時尚風范。
A字的等邊三角造形,令人聯想起中西方的各式小屋,寓意呵護、關愛及家的形象。綠色方塊中的綠色象徵著生命、生機、活力,方塊形象契合家庭,也暗合中國傳統「孔方」錢幣造型,有財富、瑰寶的象徵。將生命、財富、瑰寶藏於家中,是一種安心的感覺,一種可以安坐家中,幸福平安的感覺。
通過品牌名稱、字標的設計,以及在文字和視覺上的體現,「中國平安」希望表達對股東、客戶、員工及社會負責之企業使命,凸現中國平安努力成為現代中國人首選的綜合金融集團,融保險、銀行、投資服務於一身的品牌形象。
⑸ 平安銀行銷售九通基業永續債 陝國投,華夏幸福,何去何從!投資人怎麼辦!!
摘要 平安銀行銷售九通基業永續債, 已經出現了實質性違約,作為投資人,你只能等待九通基業自身進行調整,平安銀行只是一個銷售機構,對於產品的風險是不承擔責任的。
⑹ 中國平安為什麼入股華夏幸福
華夏幸福是2021年2月,起用中性名「河北隊"。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340)創立於1998年,是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
公司堅持產業新城及相關業務、商業辦公及相關業務雙輪驅動,截至2019年 6月底,公司資產規模超4500億元。
公司簡介: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340)創立於1998年,是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截至2018年底,公司總資產4097.11億元。
華夏幸福擁有專業的團隊及高效的組織體系。截至2018年底擁有主營業務員工約10000名 ,平均年齡34歲 ,碩士及以上學歷近3100人,高管團隊有多位來自世界500強企業。
華夏幸福致力於成為全球產業新城的引領者,堅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理念,確立以產業新城為核心產品的業務模式。
⑺ 華夏幸福應收賬款逾640億元,該如何化解風險
要想化解華夏幸福的風險,大股東中國平安必須和華夏幸福達成一致意見,提出解決方案。根據華夏幸福公布的一季度財報,公司營收和利潤雙雙下降,一季度利潤只有36億元人民幣。而華夏幸福的債務也已經爆雷,根據財報顯示,截止目前,公司已經逾期的債務就超過了600億,未來到期的債務更多,華夏幸福能不能度過難關,關鍵在於這些債務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不過還好的就是,此前入股的中國平安已經表示,將和華夏幸福一起提出債務重組方案。
⑻ 為什麼那麼機構選擇華夏幸福華夏幸福公司業績怎麼樣華夏幸福同花順圈子社區
國家的政策主基調還是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面對政府對房地產實施的高壓政策和精準調控,那麼房地產未來會向著怎樣的方向發展?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這個房地產行業的優質企業--華夏幸福。
我們開始分析華夏幸福以前,我想分享給大家一份我整理好的房地產行業龍頭股名單,快點進鏈接查看吧:寶藏資料:房地產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華夏幸福現在已經完全地成為了產業新城模式最有榜樣的運營商了。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產業新城及相關業務和商業地產及相關業務。主要產品有產業新城、產業小鎮、房地產開發這幾種。
大概談了一下華夏幸福的公司情況後,再共同來研究一番公司具有什麼優勢?
優勢一、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
公司主要是對產業新城的投資、開發以及建設與運營,眼下已經是在中國前列的產業新城運營商。公司強調以"產業優先"為核心策略,不斷地為所布局區域導入、引領產業集群;同步建設並運營一些城市配套,比如居住、商業、教育、醫療、休閑等,在最終實現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人民的幸福,推動城市高水平生活和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司主要業務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產業新城業務,另一個是房地產開發業務。公司在全國范圍內覆蓋了十五個核心都市圈,實現了"3 3 X"的戰略格局,在80個產業新城打開市場。
優勢二、與華為合作智慧城市
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已經決定在華夏幸福全球范圍內投資運營的產業新城合作,有效推動華夏幸福產業新城中包括社會、園區、社區的智慧華發展,並將以「智慧大廠」項目作為切入點,是為了幫助大廠縣的產業新城能更好更准確的邁入智慧城市。其中,華為將會實施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主要負責與政府對接之後,那些後續項目怎麼實施落地。
優勢三、或受益雄安新區建設
針對《關於整體合作建設經營白洋淀科技城合作協議》已經由公司和保定市政府正式簽訂完畢了,委託區域面積,約為三百平方公里,先期開發建設核心區域約為35平方公里。公司和雄縣人民政府已經簽訂了合作協議並且是那種整體合作發展建設約定的區域的,協議中約定的內容就是雄縣人民政府將會以河北省雄縣行政區劃定內容區域的整體開發各事項,並且與公司進行合作,委託區域面積大約是181.2平方公里。
字數有限,對華夏幸福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更加深入的分析,學姐已經弄到這個研報里了,戳這個鏈接即可領取:【深度研報】華夏幸福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華夏幸福的主要業務在於產業新城,幾乎不怎麼受住房調控的影響。而且在這種嚴格的調控之下房地產行業也給了改革政策的加速,利好企業穩健提升,且市場佔有率也有所提高。在調控加碼的影響下,房地產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速度會變得很快,之前杠桿較高的激進房企融資將會承受各種嚴格限制,退出行業或放緩擴張的可能性非常大。談到華夏幸福這樣的很好的企業,既有順利的融資渠道,還有很低的成本,按照市場的需求來發展空間,以後或許能夠實現產地市場份額的不斷升高。
綜上所述,我覺得華夏幸福公司,其實它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領頭羊,是有可能在行業改革之際迎來高速發展的。可文章沒辦法實時更新,如若你們對華夏幸福未來行情有興趣,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華夏幸福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華夏幸福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2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⑼ 中國平安如何對華夏幸福收購定價的
摘要 本次轉讓的標的股份為甲方所持有的華夏幸福582 ,124,502股股份(無限售流通股,占華夏幸福股份總數的19.7%)
⑽ 平安擬500億重整方正集團,因何市場反應冷淡
最近,平安宣布其平安人壽保險將形成一個重組的投資者一起珠海華發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深圳特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出售重組和整體經營”的方式收購方正新集團作為一個整體。平安人壽將以370.5億元人民幣至507.5億元人民幣的自有資本,將新方正集團51.1%至70%的股份轉讓,並獲得絕對控制權。平安對新方正集團的估值約為人民幣725億元。根據新聞報道,方正集團是由北京大學於1986年投資創立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2018年底,方正集團資產總額3606億元,凈資產655億元。2019年,方正集團深陷債務泥潭,走上了重組之路。
隨著上述重組消息的公布,中國平安股價在5月6日和7日連續下降。截至5月7日收盤,最新股價為70.10元/股。主要原因是重組可能會讓業內人士想起平安對華夏幸福和匯豐的投資接連失敗,以及對參與方正集團重組缺乏信心。IPG首席經濟分析師柏文喜告訴時代財經。他還表示,盡管方正集團負債超過2000億元,但其主營業務更具競爭力,如果債務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公司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