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在鎮江一工地幹活工地結束了但沒拿到錢,公司在上海,該找哪裡勞動局
鎮江市的勞動部門。
鎮江14部門將聯手預防和解決欠薪問題
12月25日,市政府召開預防和解決欠薪問題工作會議,專題部署我市預防和解決欠薪問題,保障春節前農民工工資支付。市委副書記、市長市領導作出專門批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洪水出席會議並作工作部署。副市長雷志強主持會議。
受經濟下行和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企業和建築工程領域欠薪問題突出。今年,全市共查處欠薪案件1236起,涉及職工2.07萬人,追繳拖欠工資9201萬元。40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查處,抓獲逃匿犯罪嫌疑人26人,有力打擊了惡意欠薪行為。針對當前欠薪案件高發態勢,為根本上解決欠薪問題和農民工工資及時兌付問題,讓農民工兄弟能夠度過一個幸福歡樂的春節,緩解因工資拖欠引發的社會矛盾,市政府決定推動14個部門聯動、綜合施策,合力打響打好一場預防解決欠薪問題的「攻堅戰」。
會議指出,工資收入是農民工家庭生活的主要來源,保障農民工拿到合理的勞動報酬關乎民生幸福和社會穩定。目前,我市50多萬農民工分布在全市建築、交通建設、礦山、生產製造、城市衛生、餐飲服務等多個行業領域,為全市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讓他們能夠按時足額領取勞動報酬,關繫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會議要求,各有關部門要以建築、交通、水利、加工製造和餐飲服務為重點行業,以施工工地、開發區、工作園為重點區域,以欠費企業、租賃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企業為重點單位,加強監控和排查;要按照「誰用工、誰負責」、「總承包、總負責」、「誰欠薪、誰償還」、「誰出資、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工資支付主體責任;要建立健全群體性糾紛應急處置預案、工資應急周轉金制度、信息直報和重大案件聯辦制度,完善應急處置機制;要對惡性欠薪案件實施從重從快處理,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依法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出重拳、下猛葯,形成高壓打擊態勢。
會上,市政府辦公室轉發了市人社、住建、公安等14個部門《關於建立預防和解決欠薪問題聯席會議的通知》,明確了各地、各部門的屬地管理職責。市政府還成立了聯合督查組,近期將組織赴部分地區和行業進行重點督查。
《通知》要求,用人單位對職工工資支付直接負責。總承包企業對所承包建設工程的職工工資支付負責,總承包企業所承接的工程發生欠薪事件的,由總承包企業先行墊付職工工資,嚴禁將職工工資發放給「包工頭」或其他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和個人。拖欠工程款而發生欠薪事件的由建設方負責,建設方未按規定支付工程款的,由建設單位先行墊付職工工資。對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勞動者已經付出勞動的,該單位或出資人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賠償金。
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負責定期巡查企業工資發放情況,依法督促欠薪企業及時上報欠薪情況,對連續欠薪兩個月或累計欠薪三個月以上的企業落實負責人跟蹤督查。建設工程領域企業違反工資支付規定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有關部門限制其市場准入。發生群體性欠薪問題,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進行交涉,用人單位拒不改正的,可向同級人社部門提出處理建議。各地要設立工資應急周轉金制度,落實不少於200萬元的資金,切實解決企業欠薪造成職工臨時生活困難。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對用人單位破產、撤銷或者解散的,優先安排償還所欠的勞動者工資、社會保險費和經濟補償金;對不及時支付工資造成勞動者生活困難的,先予支付勞動者部分工資;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不履行的,勞動者可持調解協議書向人民法院申請發出支付令。人社、住建、公安、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建立快速通道,對經營者通過轉移財產、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從重從嚴從快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