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深圳幸福感來自哪裡

深圳幸福感來自哪裡

發布時間:2022-09-11 01:49:58

㈠ 中國幸福感最強的一線城市是哪一座城市了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座城市被稱之為一線城市,而且不管哪方面的實力,都會發現該四座城市,實力都是很高的。而且,根據調查的數據發現,上海、北京的GDP數據已經是超過了有3.5萬億數字,就算廣州稍微差點,其GDP也達到2萬億了。

比如,廣州的風景很美麗,而且曾經有媒體對外采訪過當地人,覺得自己在這里生活幸福感爆棚,而且當地人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也相對是比較滿意的,而且來到廣州的外地人也不願離開。這幾年廣州也有很多不錯的稱號,比如登上了“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榜單,而且還是四個一線城市中唯一一個上榜的。所以綜上所述,發現廣東的發展,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實力,朋友們,你來過廣東嗎?大家互動留言快來談談,您對廣東這座美麗城市的印象吧!

㈡ 深圳,一個容易讓人產生「幸福感」的城市

這一次的廣東旅行,又到了深圳,卻意外地發現了一件「大事兒」。

這個位列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的改革開放「窗口」城市,有一個重要事物,正在悄悄地「消失」。

老規矩,我們先說重點。

1

出了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叫了一輛計程車,不到十分鍾,一輛貼有某網約平台標識的白色小轎車「嘎吱」一聲停在我面前,司機從駕駛室下來幫我裝好行李,上車、安全帶、穩穩當當,一路藍天白雲。司機專心地開著車,我就看窗外的風景。

就在這會兒,我突然間發現,深圳馬路上的很多車,都變成了「綠牌」。

計程車是綠牌,公交車是綠牌,道路清潔車是綠牌,就連拉貨搬家的車,很多都是綠牌。

我問司機:這個綠色的車牌子是「深圳特有」的牌嗎?

司機回答說,那是「電動汽車」專用的車牌,深圳的公共車輛已經「基本都換成這種牌子了」。

司機還告訴我說:現在(2019年10月),深圳的計程車基本都已經換成綠色車牌的電動車了,「汽油計程車」在全深圳也「僅剩幾百輛」了。

下之車後,我特地站在路口上觀察了幾分鍾,真的,深圳的街頭,幾乎是看不到使用汽油的「藍牌」計程車的存在了。

我忽然意識到,這很有可能會成為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兒:深圳,或許會成為中國第一批「汽油計程車」消失的城市!

2

日新月異這個詞兒,用在深圳這樣的城市身上,真的是再恰當不過了。

深圳發展得太快。我忽想起幾年前,鄰居阿姨有一次很自豪地「炫耀」她在深圳工作的兒子:他工作可忙啦,一周只休息一天,周六都上班呢!

若干年後我明白了:不是不允許休息,是休息不起,這個城市的一切都蒸蒸日上,稍不留意,就會被同行「幹掉」,被時代拋棄。

說回這次旅行。還是那輛計程車。

半路上我把目光從窗外收回,使勁兒咂摸著各種「革新」背後的意義,感慨萬千。司機也很感慨,話也多了起來。

但他始終坐得筆直,一條絲光順滑的領帶直「勒」到嗓子眼兒,干凈的白襯衫綳得緊緊,連一絲絲褶皺都沒有,襯得臉色平和溫存。我問他:你們一定要穿成這樣嗎?

他笑了笑,張張嘴想說什麼,忽然間又收住,大概是想到了車上有隨程錄音:對呀,公司規定的,必須這么穿,習慣就好。

你會發現,深圳是一個特別「規矩」的城市。

至少在我走過的這么多城市裡,要論對「規則」的重視和遵守,深圳的執行力名列前茅。

坐地鐵,大家會安安靜靜地列兩側等待,很少跟下車的乘客搶「上」;

買東西,大家會自覺地排隊。也遇到過有人插隊,立即遭到「全員抵制」,大家同力協契團結起來把插隊的人「塞」去隊尾;

馬路上,各種車輛在「八丈遠」的距離開外,就已准備好了禮讓行人;

哪怕是一個郊區的冷冷清清的電影院,都不允許把味道很「沖」的食物帶進放映廳里……

3

這個城市很新。如同「一張白紙」,幾十年來,幾代年輕人在這里身體力行地「完整」著這些規矩。它讓人覺得舒服,便民。

深圳的公園基本上都是免費的,公園里有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身影,他們各自帶著家鄉的不同民俗習慣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形形色色的文化和語言交互碰撞,形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新深圳。

這是一個比較「開通」的城市,這里不會「限制」網約車,這里的街道從來不會「幾十年如一日」,每次出門都有可能見識到一些「眼前一亮」的新東西。

求同存異的深圳,也讓人很安心,無論早班晚班,想吃一口熱飯的時候,永遠都有路邊小店為你開著一扇門。

深圳的公交車會運行到很晚很晚,夜班車通宵達旦。當你坐上凌晨兩點鍾的巴士,你會發現和你一起走夜路的,是那些帶著折疊車、頂著頭盔出門的代駕司機們。

而公交車師傅並不會責怪他們的裝備「佔地方」,只會很客氣的提醒一句:往裡收一下,不要擋住客人。

同是都市夜歸人,誰憐蕭瑟知秋風。

4

在深圳生活一段時間之後,換了別的城市,可能會不習慣。

這個城市的很多東西都是「超前」的,各種新生事物往往會在這里做「試點」推行。

比如說深圳的地鐵里這兩節獨一無二的「女性專用車廂」,就很是人性化。

雖然目前看來這車廂不遇突發狀況它就如同虛設,但深圳從不缺乏勇於嘗試的精神。

還有一些通常意義上「不可能做到」的事,在深圳如魚得水。

比如我就在某一個滂沱的雨夜,發現了放在站牌旁邊的「共享雨傘」——這種隨手都有可能被「順」走的日常用具,在深圳卻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服服帖帖。

這個城市裡的面孔大都很年輕,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深圳才有了坂上走丸的今天。

5

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沒有所謂的地域歧視,也不存在「排外」,在國內一線城市中,深圳是最容易落戶的一個,只要努力,這里永遠保留你的一席之地,它很「公平」,它也很容易讓人獲得小小的「幸福感」:

全國各地的美食,這里都找得見。哪怕你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在深圳,只要搜一搜,依然有可能尋得到你從小到大吃慣的那一口獨屬於你家鄉味道的小店。

當你懷著激動的心情進了那個小館子,就會發現那裡的老闆真的是你的老家人,說著只有你們倆人聽得懂的方言,互相一打招呼,原來大家的祖輩是舊相識。

在深圳,「他鄉遇故知」的概率真的很大。

……

雖然深圳並不是很完美,也有很多缺點,但是這並不妨礙它在很多方面的「全國領先」。

深圳是一個很容易讓人產生幸福感的城市,關於它更多的故事,且聽我下次分解。

(註:本文圖片來自近幾次深圳旅行途中隨手拍攝。)

我是大紅姐姐,旅遊FM主播,環球旅行體驗師,專注小眾目的地,分享冷門秘境。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

㈢ 幸福感來自於哪裡

幸福感來自於對生活的熱情和嚮往美好的追求。

幸福是個人由於理想的實現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種內心滿足。幸福不僅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個人幸福來自於集體幸福(國家太平,社會和諧,家庭幸福)。 集體幸福高於個人幸福;幸福不僅在於享受,而主要在於勞動和創造。

(3)深圳幸福感來自哪裡擴展閱讀: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感覺幸福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美好。

有人說幸福的要素是:幸福的基礎是物質和金錢,幸福的關鍵是心態和智慧。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在最痛苦、最艱苦的環境里,仍然感覺到自己是很幸福的人,這樣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

㈣ 廣東省最具幸福感的四座城市,分別是什麼呢

我們的廣東省,省內代表城市就是 廣州,深圳,然後是佛山,東莞等地,這些城市一般都是經濟發達,建設比較完善,薪資水平也比較高的城市。但是最新的“城市幸福感統計表”上可不是這樣說的,在廣州,深圳等城市生活的人普遍是幸福感不高的,那廣東哪些城市是讓大家感到幸福的呢?

㈤ 什麼是幸福感如何提升幸福感

幸福感是個人對自己的生活素質或狀況的滿意程度。當前學界關於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採用實驗或實證的方式,例如國民幸福指數、社會幸福感、主觀幸福感及心理幸福感的研究都以其方法的科學性和實證性而得到認可。什麼是幸福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什麼是幸福感,歡迎閱讀。

什麼是幸福感

幸福感是指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

滿足對於幸福的追求方式,從前現代時期主要表現為哲學家的思辨和人們個體生活方式的選擇,到現代時期出現了付諸社會運動和制度建構,這體現了一種歷史性的進步。 現代化給人類帶來的一個重要成就無疑是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然而,現代化又是一個充滿悖論的進程,與客觀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觀幸福並沒有呈現相應程度的上升,這無疑構成了現代化的一種困境。

幸福感影響因素

簡介

對於人的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在20世紀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為心理學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心理學家對於主觀幸福感的探討更多地來自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老年學三個學科領域。由於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豐富內涵和表現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應該說,作為社會心理體系一個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

此外,對主觀幸福的理解還涉及許多分析層面,主要包括認知與情感、個體與群體、橫向與縱向、時點與時段,等等。在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體系諸多因素和層面之間的密切聯系中,以下幾點是十分獨特而重要的:

心理參照系

就社會層面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將受到他們心理參照系的重大影響。例如在一個封閉社會中,由於缺乏與其他社會之間的比照,盡管這個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不高,但由於心理守常和習慣定勢的作用,其成員便可能知足常樂,表現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個處在開放之初的社會,面對外來發達社會的各種沖擊,開始了外在參照,此時其成員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現下降之勢,因為此時他們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創傷。

成就動機程度

人們的成就需要決定他們的成就動機程度,成就動機程度又決定其預期抱負目標。其中人們對於自身成就的意識水平是一個重要環節,因為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便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則不會有幸福感可言。

本體安全感

它指的是,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對於所生活其中的社會環境表現出的信心。這種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對於形成個體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而對於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個體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個體抵禦焦慮並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基礎。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時與其經濟狀況或收入水平之間並未呈現出簡單的正相關關系,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經濟狀況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卻不低,而有些百萬富翁卻整日憂心忡忡。

因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人的幸福感在過去10年中先升後降,表現出與經濟發展軌跡之間的非同步性。其中主要原因在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初期,物質發展成效明顯地呈現出來,那時社會分化程度還不大,社會成員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縱向比較,與過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較容易產生滿足感。隨著社會結構轉型加速,各個領域的體制改革日益全面觸及深層利益,社會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貧富差距凸顯;在社會心理方面,隨著生活條件逐漸改善,人們需求層次日益提升,且呈現出多樣化態勢,因此,需求能被滿足的標准相對提高了;而由於資源相對短缺和競爭加劇以及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各種壓力感大大增加,這一切都強有力地影響了人們的幸福感。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一些調查結果表明,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心更傾向於與民生有關的領域,民生問題成為大多數社會成員最關切的社會問題。這種關注重點的變化,反映了人們對於社會發展態勢的判斷。而對於民生問題關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體制改革與社會發展正在對人們的生存條件和生活質量產生最強有力的影響。這一切極其深刻地影響人們的本體安全感,即具體表現為對社會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強,從而影響到人們的幸福感。

幸福感誤解

“幸福指數”成為我國學術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同時也成為一些政府部門的實踐課題。

幸福指數就是指把主觀幸福感作為一項指標,通過運用專門的測量工具去獲得人們主觀幸福感的數量化結果。然而,如果幸福指數將在生活質量指標體系中甚至將在一個地方或國家的發展規劃中扮演一種重要而合理的角色的話,那麼,對於幸福指數尋求一種充分的理解,並且避免各種誤讀,無疑成為一項最基本的前提。

將幸福指數簡單化的傾向

對於幸福的理解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這說明了社會心理體系的高度復雜性,而這種復雜的主觀世界要用數量化的工具來加以測量和說明,無疑是對現代社會科學的局限性提出一個重大挑戰。因此,關於幸福指數一種可能的誤讀就是,將幸福指數簡單化的傾向。典型表現之一是,希望通過一份調查問卷就能達成對主觀幸福感全面而准確的把握。而幸福感在測量上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在進行測量的時間之點上人們所表達的生活感受,是否能夠代表他們在一個時期里的總體生活感受。

認為幸福指數能夠作為一個絕對性指標

幸福指數是社會發展狀況及其問題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如果說社會心理體系包含理性層面的認知評價和感性層面的情緒感受,那麼,在幸福感中情緒感受這一感性層面常常占據主導地位,幸福感有時是一種很個體化的主觀領域。因此,在實踐領域中,幸福指數可以成為生活質量指標體系中一個重要方面,但並非唯一方面。在這里,關於幸福指數一種可能的誤讀就在於,認為幸福指數能夠作為體現個人生活質量和衡量社會進步程度的一個絕對性指標,從而忽視了對於社會發展內涵和人的精神領域的豐富性的考慮。

將幸福指數誇大化、片面化、偏激化

作為制定發展規劃和社會政策一種重要參考因素的幸福指數,與GDP之間的關系應該是辯證的。GDP是硬指標,幸福指數是軟指標,兩者在發展規劃和社會政策中各具獨特的地位與作用。能夠關懷幸福,說明發展理論與發展實踐上升了一個層次,發展的內涵更加豐富了。但決非要在GDP與幸福指數之間做一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因此,關於幸福指數又一種可能的誤讀就在於,產生“幸福指數崇拜”,即將幸福指數的意義無條件地誇大化、片面化、偏激化。

幸福感測量

對於幸福感的測量,西方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等已經探索了幾十年,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積累。既便如此,尚未有任何一種幸福感測量工具能夠得到普遍認同,許多量表仍處在不斷改進之中。中國與西方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其反映形式之一的社會心理都存在差異,從而對於幸福的理解不會完全相同,感受幸福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我們若要研製出一套既體現國際水平又符合中國國情的幸福感測量工具,尤其是獲得可以作為發展規劃和社會政策參考的幸福指數,尚有待進行高水準、創新性的多學科合作研究。

幸福感相關調查

簡介

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省市幸福感指數最低,2009年紅火的地產業帶來的房價飆升令很多家庭感到痛苦。此外,健康、情商、財商、家庭責任以及社會環境被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是影響家庭幸福最重要的因素,且這五者相互關聯,缺一不可。

幸福感指數如何翻譯為英語?請看新華社的相關報道:

The happiness index of people in Jiangsu, Sichuan, Fujian provinces and Chongqing municipality was found to be high, with half of families saying they were satisfied with family life, while people living in big cities like Beijing, Shanghai and Shenzhen were not so lucky.

調查發現,江蘇、四川、福建和重慶四個省市居民的幸福感指數較高,有一半的家庭表示他們對家庭生活感到滿意,而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人卻不這么認為。

在上面的報道中,happiness index就是現在很受關注的幸福感指數。幸福感指數是衡量幸福感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幸福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economic factors(經濟因素)、population factor(人口因素)、cultural factor(文化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心理因素)和political factor(政治因素)等。

如今五花八門的指數特別多,幸福感指數也和其中一些指數息息相關。例如:consumer price index(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employment index(就業指數)或net employment outlook(凈就業前景指數),life satisfaction index(生活滿意度指數)等。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曾對中國國民的幸福感進行了3次調查,其中,1990年國民幸福指數6.64(1-10標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卻下降到6.60。到了2009年12月,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調查顯示,中國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如今的中國人沒有以前快樂了。

現狀

錢多了,幸福少了

32歲的李琳(化名)在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在旁人看來,她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工作穩定、收入豐厚,在北京靠自己的打拚有了房、買了車,不久前還嫁人組建了自己的家。但李琳卻經常愁眉不展,她告訴記者,自己常不知道整日忙碌為了什麼。“快樂、幸福好像離我越來越遠了。記得上學時,去校門口吃個麻辣燙,在地攤上買條牛仔褲都會高興很久,但這兩年,已經很少能找到那種幸福的感覺了。”

生活中,像李琳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事實上,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並沒有保證國民幸福感的持續增長。美國“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在2005—2009年間,訪問了來自155個國家及地區的數千名民眾,讓他們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評價,並對“是否有足夠的休息、能否受到尊重、健康狀況是否良好、是否有有益的休閑”等問題進行了回答。研究者據此進行“幸福排名”,結果顯示,中國大陸位列125位,香港排名81。

國內與幸福感相關的調查近些年也層出不窮。今年8月10日,在首屆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上發布的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6.9萬參與者中,90%的被調查者有孤獨感,46.9%的受訪者對生活滿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對生活非常不滿意。種種數據還表明,越是生活在大城市,越感到不幸福。

原因

七大原因偷走幸福

“幸福感是一種長久的、內在的、堅定的心理狀態,並非短暫的情緒體驗。”蘇州榮格心理咨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幸福與否並不是賺錢時的快樂,花錢時的痛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很多和財富無關的因素,例如身體健康、工作穩定、婚姻狀況以及人際關系等,這與個人對生活的認識、社會的發展也有很大關系。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伯克利加州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社會及人格心理學專業主任彭凱平表示,經濟發展與幸福感提升形成的“幸福悖論”,有著深層次的心理學原因。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們也對現代中國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總體來看,有以下幾點原因。

老愛比較。現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競爭中,比職位、比房子、比財富……比來比去,人們的心裡只剩下慾望,沒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麼比別人幸福時,幸福也就離你遠去了。

缺乏信念。在經過20多年沖刺般的財富賽跑後,一些人除了賺錢,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標與追求到底是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這種缺乏信念與理想的狀態,難以產生長久、快樂的幸福感。

不善於發現陽光面。生活中有許多積極的、好的方面,但許多人卻忽略了它們,“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放大了別人的幸福,縮小了自己的快樂”是其真實寫照。一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也對生活中的負面事件大肆宣傳報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但同時也削弱了人們的積極心態。

不知道奉獻。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曾顯示,在生活中多去幫助他人,能讓自己感到更快樂。但現代社會中,樂於無私奉獻的人越來越少,斤斤計較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你總算計著“我能從中得到什麼”、“做這件事值不值得”,就會生活的很累。

不知足。俗話說“知足者常樂”,但能知足的人越來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換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換更好的,有了錢想賺得更多……這些慾望,指使著人無休止地奔波勞碌,硬撐著去爭取登上那“輝煌”的頂峰。

相互不信任。社會雖然通訊高度發達,但人們的心靈卻漸漸疏遠了。如今的人越來越傾向於“右腦”思維模式,而右腦掌管個體、權力、地位等,對於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來自於左腦的感受,很多時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們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過於焦慮。購房、子女養育、家庭養老負擔等問題;因為職場晉升空間感到擔憂而產生的工作壓力;朋友同事之間人際關系的處理等都成為了中國人的“壓力源”。在大城市中,無論老人、年輕人還是孩子,多處於一種煩躁不安的焦慮狀態,這讓人們無法從心底感受到幸福。

解決之道

想幸福先要知足

“不幸福的生活會讓人生病,也會讓人壽命縮短。”美國作家、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客座教授貝內克指出,研究已經證實,身體健康和主觀的幸福感緊密相連。如果感到幸福,能減少中風、心血管疾病和過敏性反應等疾病,讓人的壽命增加7.5歲。因此,中國人一定要學會尋找幸福。

王國榮認為,要想獲得幸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降低自己的慾望。不要盲目攀比、追逐虛榮,要以知足的心態面對生活,明白每個人的幸福各不相同:也許,你沒有華麗的大別墅,卻有溫馨整潔的家和關心愛護你的家人;也許你沒有一呼百應的權力,卻有很多和睦相處、親如手足的好友;也許你沒有奢華珠寶、萬貫家產,卻有千金買不來的健康身體……

致力於“幸福學”研究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萊恩博士指出,經濟發展越快,非物質因素對幸福的影響就越大。因此,中國人想要追求幸福,一定要改變一些陳舊的觀念,從情感、健康、心態等方面找尋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

愛情中的幸福感

當求愛對象初次收到求愛情書時,只要求愛者不是自己非常討厭的人,總會由於自己被人追求,傾慕而產生一種幸福感。所以寫求愛情書必須有感情色彩,要用自己的純真的愛去撥開求愛對象的愛情之扉,點燃對方的情愛之火。這樣,只要求愛者的主要條件大體符合對方的要求,由於雙方感情上的溝通,共鳴,也容易築起愛情大廈。某單位有個漂亮的打字員,別人給她介紹了好幾個對象,她看了一眼便搖頭,於是人們背後叫她"驕傲的公主"。但有一個相貌平平的小夥子,斗膽地給她寫了一封求愛情書。信中寫道:"您的美貌固然使我傾心,但最使我愛慕的,還是您的聰穎,好學和開朗性格。美色會隨時光而黯淡,感情卻會在時光中閃光。"有描繪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後,小夥子又如實地介紹了自己的情況:"我長相一般,收入不高,家有負擔,又是個普通工人。但我好學,能吃苦,我堅信這兩件"法寶"可以給您築起幸福大廈。"這感人肺腑的字字句句打動了"驕傲的公主"的心,她心中掀起軒然大波,感到無比的幸福,最後出人意料地接受了這個普通工人的求愛。

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經歷了大半輩子的辛苦奔波之後,老人理應過一個舒服、快樂、幸福的晚年。怎樣才能幫助老年人提高幸福感呢?

1、享受瞬間

要生活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把孩子的微笑當成珠寶,在幫助朋友們中得到滿意感,與好書里的人物共歡樂。

2、控制你的時間

幸福的人確定大的目標,然後落實在每天的行動中。一天寫300頁書是件很難的事,然而每天寫兩頁則非常容易辦到。

這樣堅持150天,你就可以寫成一本書,這個原則可適應於任何工作。 3、增強積極情緒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消極的情緒使人沮喪,而積極的情緒催人奮進。幸福的人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消除消極情緒。

4、優待身邊的人

人們要學會很好地對待親近的朋友、配偶,能夠一下數出5個親密朋友的人,有60%的人比不能數出任何朋友更感幸福。

5、面帶幸福感

實驗表明真正面帶幸福感的人,他們更感到幸福。

研究表明,經常歡笑更能在大腦中引起幸福的感覺。

6、告別枯燥的生活

不要無所事事,不要把自己困在電視機前,要沉浸於能用你的技能的事情。

7、多活動

室外活動是對付壓力和焦慮的良葯。向感到一定壓力的大學生的調查表明:經常在室外鍛煉的學生情況要明顯好於不參加者。

8、好好休息

幸福的人精力充沛,但他們仍然留出一定的時間睡眠和享受孤獨。

最具幸福感的國家

絕大多數人來說,擁有充足的儲蓄是幸福的前提。有錢,你才可以隨心所欲,想買就買:豪宅,美食,華服,靚車,娛樂,合理即可消費。但幸福的構成元素不只是金錢。幸福是健康,幸福是無病無災,幸福是好好的待自己。幸福是和朋友、家人相聚的美好時光。

幸福意味著擁有平等的機會 —— 獲得教育的機會,成為企業家的機會。突發妙想,就馬上付諸於實踐,使之欣欣向榮,你知道越努力工作,回報就越多,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心滿意足的呢?

根據上述要求,列格坦研究所(Legatum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於五年前就甄選出了世界上最具幸福感的國家。列格坦研究所是總部設在倫敦的英國智庫。但“快樂”的含義如魚飲水,冷暖因人各異,所以他們用“繁榮”替換“快樂”一詞。

第1名:挪威

上榜理由:世界上最高的人均GDP為53,000元一年。醫療保健支出居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無與倫比的74%的挪威人表示,其他人可以信任,94%是與他們的環境美開心,和非常高的93%的人認為他們的努力獲得成功將有助於在生活。有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很多幫助。

第2名:丹麥

上榜理由:創業成本世界最低,教育好,公民自由不受限制。丹麥人對他們的政府很有信心,並且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是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

第3名:芬蘭

上榜理由:教育良好,醫保普及,個人自由大,政府可信,社會安定。大量的研究開發和低廉的啟動成本是芬蘭經濟發展的基石。但處在社會財富再分配程度最高的國家,只有75%的芬蘭人相信努力工作會獲得成功。

第4名:澳大利亞

上榜理由:教育極好,崇尚個人自由,社會凝聚力強。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以原材料出口為主導,同時也是淘金的寶地:因為澳大利亞有著豐富的互聯網連接的商機,並且創業啟動成本低廉。澳大利亞人相信他們的政府。

第5名:紐西蘭

上榜理由:社會凝聚力級強,教育水平一流,紐西蘭人互信互助。公民自由名列第一。 94%的人在紐西蘭找到了身體與環境相適應之美。

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權威旅遊叢書《孤星旅遊指南》評出全球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1.萬那杜(大洋洲)

上榜理由:海風輕拂白色沙灘,悠閑懸盪在樹邊的吊床,幸福的生活不過如此

2.加拿大蒙特利爾

上榜理由:干凈、好客、令人耳目一新的多元文化,蒙特利爾全年彌漫著快樂的氣氛。

達拉斯

3.美國得克薩斯州

上榜理由:坦白地說,得州網狀的街道和直來直往的小巷有些令人失望。但是得州最好的部分也就在門前這塊景地。

4.不丹(亞洲)

上榜理由:提高“國民幸福指數”是這個喜馬拉雅香格里拉小地的官方措施。

5.哥倫比亞(南美洲)

上榜理由:無論從咖啡豆,還是嘉年華聚會的歡快氣氛,哥倫比亞都充滿了拉丁美洲歡快的高昂情緒。[page]

武夷山

6.中國武夷山

上榜理由:瀑布、山洞、岩石、茶樹、竹林和水簾洞,不是桃花源勝似桃花源。

7.馬拉維(非洲)

上榜理由:如果你想追求那咯咯的笑聲,請來馬拉維。即便生活貧困,但這里的人卻給你最熱情洋溢的笑容。

8.安道爾(歐洲)

上榜理由:這里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壽星,人口平均年齡在83.5歲。

9.日本Hidakagwa

上榜理由:每年這里都有重大的花車活動,這里的人們自然而純朴

10.丹麥

㈥ 幸福感來自哪裡

追求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目標,學習需要的知識,了解實際,獲得提高,有自己見解,有自己思考感悟,分析處理好問題,履行好自己責任,有自己朋友,有自己家庭,生活得開心快樂。

㈦ 中國最有幸福感的城市名單出爐,你認為有哪些原因讓在這些城市生活的人充滿了幸福感

2019年中國最有幸福感城市的榜單已經出爐,在榜單中的城市,我們並沒有看到經濟最發達的北上廣深,更多的反而是一些比較出名的旅遊城市、新一線城市以及二線城市。是什麼讓生活在這些城市的人充滿幸福感呢?



3.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好。像青島、岳陽、蘇州還有成都等都在榜單上面,這些城市往往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文化悠久的旅遊城市。這些城市的地域文化還有人文歷史豐富,是一座有人情味的城市,能夠給居民歸屬感和認同感。而生態環境更是讓居民覺得這座城市宜居宜業。


除此之外,還有社會福利以及保障好也會讓居民幸福感更足。

㈧ 你的幸福感來源於哪裡呢

如果是小孩子,她的幸福感可能來自於爸爸媽媽的愛和喜歡吃的零食和玩具,而在學習階段,幸福感來自於自己的成績和爸爸媽媽的關心,在談戀愛,結婚成家之後,幸福感來自於兩個人和諧的感情以及家庭的溫馨氛圍

㈨ 幸福感來源於什麼

幸福感來於哪?生活中經常有人說感到不幸福,那麼幸福感到底是什麼?幸福感是指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和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原來是人類的主觀感受,這些主觀的感受會從合計防而產生幸福呢?是金錢還是房子?獵獲釋這兩者都不是先來看看金錢,重復觀察來看,金錢對幸福感的影響很大,今天能夠實現你的豬豬要求得到滿足,幸福感悠然而生,這真的是幸福嗎?恐怕要打個問號,這種更多的是一種快速滿足,得到的快,消失的也快,再敢消費,n次後即缺乏了就沒有意思,其實重點不在於本身,而在於你的認知,擁有金錢,不斷的輸送給幸福,才能17開出不敗的幸福吧,再來看看房子,對於每個人來說,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人大是有了房子就有了家的感覺,9了歸宿,但在大城市沒那麼美好,辛辛苦苦賺的錢終於攢夠首付先銀行貸款建房奴大眾回頭一看,但是謝謝松一口氣一,顧不上體會幸福的感覺,所以買了房,現在代表幸福嗎?我沒多少,房價成本是降下來,但上下班的路程加長兩三小時是最基本的高處,晚會不疲憊,那是假的,更何況有貸款的房子每月還要上供銀行生活,這樣直線下降,試問,這樣的生活幸福嗎?人們常說知足者常樂,糟看來幸福感更多的是一種自我的心裡感覺,託管外部的條件有多好,如果無法繼續內心的共鳴呢,都是白費,幸福來源於工作,愛自己,節日核心的事關於幸福感,大千世界的每個人心,朋友自己的店,這些無所謂對錯,一切取決於內心的感受,同時也不用做,因為卸貨的可能是欒城的,很可能是面條糟糕,我就會覺得很幸福,因為找到了真實的狀態,睡覺吧!

㈩ 深圳幸福指數高嗎

站在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
深圳生活是苦中作樂,但大部份的人在深圳生活過了的話,能選擇還是選擇深圳,
缺點:晚上很活躍,因工作節奏、生活的周邊環境導致晚睡,使身體太勞累。(這是我認為的最大的不好的因素)
優點:城市新,各方面文明建設領先於內地各城市。規劃、精神覺悟都很領先。如:服務行業都做得很到位,內地各城市的素質明顯就差多了。消費者的保障也明顯較大。
如果你有錢,累一點也值得,那麼其它方面來說,應該幸福指數高。

閱讀全文

與深圳幸福感來自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國一生電影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瀏覽:279
用毛筆寫幸福倆字怎麼寫 瀏覽:409
廣東和河南經濟哪個發達 瀏覽:149
青州兩個健康是指什麼內容 瀏覽:581
vivos9怎麼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200
獲得什麼會幸福 瀏覽:263
鄭州健康體檢去哪裡 瀏覽:894
談婚姻費用多少錢 瀏覽:762
處在後疫情時代對幸福有什麼感覺 瀏覽:23
愛情在發酵下一句是什麼 瀏覽:251
達州發生了哪些紅色故事 瀏覽:389
教師的事業編制一般怎麼查 瀏覽:378
出省後健康碼如何出示 瀏覽:535
哪些城市單身美女多 瀏覽:233
中核地礦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219
中國投資多少錢給體育事業 瀏覽:1002
事業單位中人過渡退休金怎麼算 瀏覽:84
三國美女有多少人 瀏覽:660
如何健康增胖增高 瀏覽:939
幸福樹的枝條發軟怎麼辦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