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上說農民有田有地,比城裡的工人過得更好,你認同嗎
我不認同。如果真是這樣,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農民工背井離家,拋家棄子進城去打工呢?大多數農民工乾的都是又苦又累,工作時間長,報酬並不高的工作,這樣的工作,一般的城市青壯年是不願乾的。當然正是有了這樣的工作機會,農民工才能掙上比務農多的多的收入,賴以贍養父母,養活妻兒。農村之所以也能過上了小康生活,主要還是取決於其務工收入。
城裡的普通工人,活得確實是壓力挺大,尤其是對那些沒有自己的住房、還要租房的人來說,生活、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壓力就更大了。但即便如此,你叫一個城裡的普通工人回到鄉下去生活,他也並不一定願意的。他們可能寧願在城裡挨著、苦著、受累著,也不一定願意到鄉下去悠閑著。這種狀況,應該是多數城裡普通工人的真實寫照。
既然大多數城裡的普通工人都不願意去農村生活,那通常來說,就是不太認可和接受農村的生活狀態和方式。所以,題主你說,農民有田有地,他們應該比城裡的普通工人活得更好,那就不太對了。
⑵ 你認為農民的生活好還是城裡的普通工人生活好
這個答案應該有不同的人回答是不一樣的。一個人的生活應該由他長期生活習慣來決定。
農民生活在農村裡,習慣了農村的生活,感覺到悠然自在,而城市裡的普通工人生活也是由於他長期生活的習慣認為正常上班下班很有規律。
農民的生活方式和城裡的普通工人生活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生活規律所來決定的。生活都有各自的好。
⑶ 有人說現在的農民有田有地,比城裡的普通工人更好,你認同嗎
對這個問題,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要從城鄉各方面實際情況來分析。對此提問,我可以肯定的說,按目前的現狀,即使現在的農民有田有地,也不會比城裡的普通工人生活的更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問題。
一是從農村人均土地佔有量和種糧收入來看。各地區千差萬別,土地多的地區人均有幾畝,少的地區人均僅有二三分。按目前在正常年景下,平均畝產一千二百斤,每斤糧價1.4元計算,每畝毛收入為1680元,除去漲價的農資、機耕等成本費用每畝約在1000元左右,即使不計算自家人工,每畝純收入也只有700元左右。也就是說種上10畝地糧食,一年總收入也只有7000元左右。人均只有幾分地的地區,收入更少的可憐!像這些有田有地的農民,怎麼可能比城裡普通工人更好!
綜上所述,我認為,農民有田有地,只有在吃糧吃蔬菜上占點優勢,其他連葷菜食品和各種生活消費開支,基本上同城市差不多。因此,我不認同有人說現在農民有田有地,比城裡普通工人更好!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有些有田有地,在外打工發展較好,有兒女大學畢業後、分配在月工資較高單位的農民家庭,或者從城裡到齡退休回鄉,每月拿大幾千或上萬養老金的家庭,他們可能比城裡普通工人更好。除此,從城鄉總體全面比較而言,有田有地的農民,目前不會比城裡普通工人更好。我想,隨著國家經濟社會建設迅速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城鄉窮富差距將會逐步縮小,國家定能實現全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生活!
⑷ 解放後為什麼農民苦而工人卻相對更好
解放後,經過了土地革命,我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社會,其實農民不一定比工人苦或差,因為有了私有田地,勤勞的農民甚至會好一點。
農民變得苦這個現象主要因為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後,農民失去了土地,又不被允許去城市,束縛在農村變成了國家的佃農。國內,當時國外反華勢力猖獗,中國孤立於世界,得不到西方的資本輸入,又失去了蘇聯的資本借貸;國內,中國失去了資本原始積累的歷史契機,一個世紀的半殖民地社會的中國經歷了抗日戰爭與國內戰爭,使得社會財富耗費所剩無幾,以蔣介石為首的官僚資產階級將中國大陸的本就不多的資本轉移台灣。國家以窮二白,中國要發展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老百姓需要什麼,社會引導資本發展什麼,退回社會主義小農經濟與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一步步實現資本積累走向共產主義;另一個是國家想要什麼,國家就命令資本發展什麼,走大躍進與人民公社之路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歷史表明,為了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了國家安全,當時中國政府選擇了後一條路。然而資本從哪兒來?因為當時中國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農民,因此資本主要從農民的勞動中來。資本主要流向了哪兒?因為當時中國國家安全有很大威脅,國防建設是首要的,而國防建設又是以重工業建設為基礎的,因此資本流入了工業,當時中國的國防開支佔了總開支的一半以上。造成了中國工業發展速度快於農業發展,而農村人口並沒有流入城市。從國家層面來講是發展失衡,城鄉分配不均;從社會角度來看,是城市掠奪了農村財富。
⑸ 嫁給農民好 工人好,還是公務員好
第一 選農民 有房產、有土地 巨大潛力股
第二 選公務員 生活基本無憂,薪資中上游
第三 選工人 有碗飯吃,總比沒有強
⑹ 嫁給農民好 工人好,還是公務員好
一、農民工即將成為中國主力生產大軍,這一主力軍指的是80後出生、16歲以上的青年農民。目前,我國這個群體的人數已超過1億人。所以說他們個個年輕有活力,前(錢)途無量。
二、80後新生代農民工大都有著較高的文化水平,良好的心理狀態,有著熱烈的嚮往。他們身上有很多優點值得白領MM學習,除了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精神外,還有專業技術熟練、專長突出、知識全面、富有思想、善於鑽研、敢於創新,總之一句話農民工全身都是寶。
三、告子曰,食色性也。子亦雲,君子好色,勞逸結合。通俗的說:一個男人,身為家庭的頂樑柱,不能整天在床上與女人打混戰,健康的性生活要有節制。農民工勤勞樸素,他們整天只會專注於工作、賺錢養家,不屑於風花雪月,他們不會像城市小男人一樣,手上有點錢就吃喝玩樂、夜夜旌歌。白領MM嫁給農民工最具幸福感。
四、所謂「丑夫是個寶」這話說得有理,晚上幹活,黑燈瞎火,帥鍋也一樣。人不在帥,能幹就行。只要能賺錢,身體健康,男人長丑一點沒關系。老婆好管理,一年到頭讓他在外打拚,也不怕被其扣上綠帽子。像貌醜陋一點、不修邊幅、黝黑黝黑的農民工出軌、偷情指數要低於城裡白面書生好幾倍。在這物慾橫流、且到處充滿誘惑的社會,白領MM嫁個農民工最有安全感。
五、小資白領大都不會做飯,留住女人的心,先要留住女人的胃,這話一點都沒錯。白領MM上班之餘只會逛街、上網玩游戲,大都最基本的家常飯也不會做。正好農民工有這方面的天賦,他們來自農村、從小幫家人做慣家務,會一手好廚藝是理所當然。農民工是新世紀的好男人:在外賺得票子,在家做得廚子!
六、處男價更高:說實話,對於女人來講,處男就是一個最有力的純潔印證。農民工從小生長在農村,都捎帶著傳統的保守思想,對於婚前性行為尤其反感。他們不會像那些思想開放的城裡男人那樣,亂交、濫情。相對城裡小白臉來說,憨厚的農民工更純潔,至少比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白天教授夜晚禽獸的偽君子純潔。
七、現如今,自家男人能掙錢會讓女人驕傲無比。農民工不但會掙錢而且會疼老婆。而聰明的白領MM不會去疼男人,會讓男人來疼自己,給他們無事獻殷勤的機會,增進夫妻間情感交流。基於以上六點充分說明,小資白領配農民工才是做一對模範夫妻的基本標准。因此,小資白領說:我們愛的是男人,與其結婚的也是男人。挑老公只選對的,不買貴的。
摘自《愛人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