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魔法師的帽子》讀後感500字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魔法師的帽子》讀後感5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著《魔法師的帽子》就被魔幻、溫馨的氣氛所吸引,彷彿我也跟著進入了美好的夢境中,一起和姆咪們把每一次冒險,經歷並闖過。
《魔法師的帽子》講述了一個一個「姆咪」的故事,裡面有一個個像人但不是人的小姆咪。他們在姆咪谷找到了一頂神通廣大的高筒黑禮帽,當他們把帽子當紙簍時,扔進去的蛋殼變成了小雲彩;小姆咪鑽進帽子「躲貓貓」,出來就變成了妖怪;流進帽子里的水變成了木莓汁……就是這頂魔帽讓姆咪谷的居民們體驗了許多聞所未聞的冒險經歷。
魔帽太神奇了,不管什麼,一放到帽子里,就會變成意想不到的結果。我也想鑽進魔帽,變成勇士去拯救被茂密的植物藤蔓裹了個嚴實的姆咪的家,然後小姆咪他們邀請我吃美味燒烤魚;當斯諾爾克小妞的頭發被燒光後,我急切的想變成魔發師,用章光101讓他的頭發快快生長,變得跟白雪公主一樣美;我還想把魔帽帶進我們班,讓不愛學習的同學鑽進帽子,出來就愛上學習;把調皮搗蛋的「四大張」引進去,出來就變成老師的得力助手;哈哈!讓魔帽把我班的成績提升到全級第一。哈哈!只要大家團結起來沒有跨越不了的困難,是不是我親愛的同學們。
《魔法師的帽子》太好看了,值得我們去拜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一次的讀書,都會讓我的心靈得到了滿足和安慰。讀了揚松的童話故事,讓我成長,讓我學會團結並善待身邊的人,讓我擁有面對困難接受生活挑戰的決心。讀《魔法師的帽子》就像輕松愉悅的夢境旅程,所以我喜歡讀書,更喜歡做有詩意的夢。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的作者是托芙·楊松,這也是她最出色的童話作品。
書中寫的是以生活在自由天地里的矮子精「木民」為主人公,這部童話的主人公姆咪特羅爾是根據北歐民間童話傳說中一種林中精怪、小矮人創造出來的。活躍在這本童話里的木民實際上是想我一樣的一群孩子,故事主要講述了一頂魔法師帽子的神奇故事。這是一頂木民在姆咪谷找到的高筒黑禮帽,他們撿回來的時候沒想到帽子是魔法師的,不知其中有魔氣,能產生魔力。但是帽子的奇跡使他們不能不相信,這是一頂神通廣大的帽子:當他們把它倒過來當字紙簍時,扔進去的蛋殼盡然變成五朵雲彩,小夥伴們就駕著雲彩飛了起來,到處飛來飛去;姆咪特羅爾鑽進帽子「躲貓貓」,出來就成了誰也認不出的怪物;魔帽能把一隻被姆咪特羅爾誘捕來的蟻獅變成一隻小小的刺蝟;流進帽子里的水會變成木莓汁;姆咪媽媽無意中把幾株植物標本扔進了魔帽,枝條就以神奇的速度在媽媽睡覺時生長起來,最後像厚厚的綠毯子把姆咪家的房子裹了個嚴實。於是,姆咪家沒門沒窗,只是密密一大片野草野花。這些綠色的藤條把木民頭上的帽子給捲起來,舉到高處……
看完這本童話書之後,我感覺到已經走進了童話故事裡的美麗世界,給愛熱鬧、愛冒險的我們以一個表現樂天性格和歷險精神的天地。
《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的作者是托芙。揚松,他創作的「姆咪谷系列圖書」收到大家的歡迎,並於1966年獲得兒童文學界的諾貝爾獎——安徒生獎。
這本書主要講了姆咪谷中下了一場雪之後,姆咪一家人開始冬眠了。一個春天的早晨,姆咪一家人醒了,小嗅嗅、小吸吸和姆咪從山頂上找到了一個帽子,姆咪爸爸戴上了這頂帽子,有點大,就讓這頂帽子做了學紙簍。
夏天的一天,姆咪他們在玩捉迷藏的時候,躲到了那頂帽子的下面。等他出來的時候,大家都認不出他來了,大家就此知道這是一頂能人變形的帽子。在渡河的時候,他們發現帽子可以把河水變成木莓汁。
姆咪一家人出發去哈蒂法特納島,在哈蒂法特納敲了敲哈蒂特納人的晴雨表,險些喪命。當天晚上,下起了暴雨,哈蒂法特納人奪回了晴雨表。
姆咪媽媽的手提箱找不到了,最後被某甲、某乙兩位老鼠找到了。為此,姆咪媽媽特地舉辦一場慶祝會。就在這時,從遠處走來一個自稱是魔法師的人,要求某甲某乙交出手提箱,某甲謀乙當然不同意了,魔法師就用寶石山來交換,他們還不情願,魔法師對他們說了實話:「手提箱中有寶石之王,你們給了我,我可以給你們每人實現一個願望。」
魔法師給姆咪一家人實現願望之後,便拿著寶石之王,走了。
這本書是一本童話,全文結合起來看只有一個字:「奇」如不可能有一頂把一切都能變形的帽子,這是奇,不可能實現任何願望的魔法師,這也是「奇」。
這本書非常好看,期待大家也能拿來看一看。
《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引起我的注意,於是,我認真地看起來。
木民一家和其他人物,雖是妖精,其實他們具有「人」的特點。他們是些淘氣的孩子,具有樂天的、愛冒險的孩子的特點。
文章主要講一個魔法師趕路的時候不小心掉了一頂帽子,掉在一個名叫木民谷的地方,木民在木民谷找到撿回來的時候,沒想到這是魔法師的帽子,這是一頂神通廣大的帽子。自從那有了這頂帽子,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
有一次,它們把它當做垃圾桶,把它倒過來。扔進一些費紙,令人奇怪的是,突然變成了許多五彩雲。夥伴們坐上去飛來飛去,猶如八方飄游那種感覺。還有一次小木民在帽子里捉迷藏,……
我喜歡他們這個家庭,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們懂得互相幫助、是個十分喜歡熱鬧的家庭、他們的幽默和他們的愛心。在童話里有一句話叫:讓我們把尾巴纏在一起吧!這句話顯示出了他們團結互助、熱愛生活、關心別人的精神。我們以前的社會,打日本鬼子時,日本鬼子在我們的八路軍中安排了許多奸細。就像有眼睛在監視我們的一舉一動,在八路軍中一點都不團結,怎麼能打好仗呢?要是我們不學習他們團結互助的精神,連家裡人都可能不團結呢!
所以,讓我們把尾巴纏在一起吧!學習他們團結互助、熱愛生活、關心別人的品質。
那天,我翻起了這本書,奇妙又神秘的有事讓我一讀起就停不下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世界著名兒童文學大師,女畫家:托芙.揚松。她出生於1914年,她創作的「姆咪谷」系列故事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充滿真誠、善良和美麗的新奇世界。她作品裡那些鮮活可愛的姆咪們住在森林裡,樣子像直立的微型小河馬,胖胖的,很羞澀,熱愛陽光。他們同自己生活的森林環境形成了一個統一、和諧的世界。揚松筆下的這些故事現在已拍成了卡通片在世界各地上映。因此,姆咪特羅爾在世界各國也成了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形象。由於其文學藝術活動為世界兒童文學做出的巨大貢獻,揚松於1966年榮獲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作家獎。
《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不得不用欣賞、贊嘆的眼光去面對,裡面的姆咪和他的朋友們都 個個生動有趣,和人一樣,童話故事雖然是幻想出來的,但是卻和我們的生活處處有關。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就等著你用大大的眼睛去觀察它、發現它。姆咪世界裡的故事,個個都像一點正燃燒的火焰,溫暖在我的心中。
盛夏八月的夜晚,姆咪一家正與小動物們在森林中舉行盛大的慶祝晚會,神秘的魔法師騎著黑豹從天空中降臨到姆咪谷,他來到這里要干什麼呢?想知道答案,就自已去看吧!
帽子有遮陽、裝飾、防護等很多作用。不僅如此,顏色也五彩斑斕,式樣更是形態各異。我特別喜歡帽子。有一天,我來到圖書館,發現了一頂神秘的&ldqu;帽子&rdqu;‐‐《魔術師的帽子》。
這本書是芬蘭世界著名兒童文學大師托芙楊松寫的。她出生於1914年,榮獲了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作家獎。這個故事描述了一群天真可愛的小姆咪和魔術師的帽子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它告訴我們:要禮貌地待人待事;要克服自私自利、改掉壞思想;抵制生活中的誘惑、別被誘惑左右;從自已開始,讓生活變得真誠、善良,這樣就能讓世界統一、和諧。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道理是‐從自已開始,讓生活變得真誠、善良。書中是這樣描寫的:在一次宴會上,大家發現某甲和某乙的手提箱里藏著一塊耀眼的紅寶石。魔術師為了得到這塊紅寶石,無怨無悔地實現了大家的願望。這說明,魔術師是一個善良的人。接著大家都為別人真誠地許了願。最後,某甲和某乙為魔術師許了一個願,魔術師如願以償得到了一塊和某甲和某乙一模一樣的耀眼的紅寶石。這真是一個真誠、善良的和諧世界啊!
世界上的帽子千奇百怪,各人有各人的喜愛。唯有圖書館里的那頂《魔術師的帽子》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
《魔法師的帽子》是芬蘭著名女作家托芙·楊松創作的童話故事。故事講述的是小木民矮子精和他的朋友小嗅嗅和小吸吸找到的一頂魔法師的帽子。不管什麼東西到了這頂帽子里就會變成誰也想像不到的別的東西,他們把蛋殼放進了帽子里,結果變成了小彩雲;木民矮子精被魔法師的帽子變成了一隻怪物,還把一隻蟻獅變成了一隻刺蝟……
最精採的要數結尾,魔法師在月亮上發現了寶石之王,於是黑豹便馱著主人來到木民谷,他們成了黑貓和白鼠,來到木民媽媽為工人開個晚會上,魔法師說明來意,但某甲、某乙不同意交換寶石之王。魔法師答應為在坐的每一個人變出想得的東西。某乙希望得到和寶石之王一樣的寶石。魔法師變出了寶石之後,某乙便把寶石之王送給了魔法師,魔法師拿著寶石走了。從此木民谷的谷民都過著快樂的生活。
這個故事裡魔法師有能力得到寶石,但他沒有利用魔法奪取寶石之王。他採用滿足大家願望的方法,最後每個人都得到了滿足。同時,魔法師也得到了想得到的東西。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以理服人,不能專橫武斷,應該克服自私自利的壞思想,從小培養人與人之間相互合作的好思想。一定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自己不願別人對自己做的事情,自己首先應該不對別人做這種事。
暑假,我讀了一本非常有趣童話書,名叫《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是芬蘭世界著名兒童文學大師托芙楊松寫的,主人公是系列故事的人物,直到現在還深受世界兒童喜愛。
《魔法師的帽子》講述了米姆和小溴溴在山頂上撿到了一定黑色的帽子,它們都以為是普通的帽子而已。可是有一次玩捉迷藏,米姆躲進了帽子里,就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小怪物;又有一次,米姆媽媽將一粒種子扔到里頭,沒想到,不一會,米姆的家就變成了一座大森林……就這樣這頂神奇的帽子給米姆和他的家人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冒險經歷。
這本書除了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外,語言也特別生動。令我印象最深刻是:米姆的媽媽將一粒種子放進了帽子里後的描寫, 「屋子裡充滿了輕柔的簌簌聲:有時候聽見豆芽爆炸的聲音,有時候聽見果子成熟落在地毯上的聲音。」這樣的描寫,頓時讓我身臨其境,彷彿親眼看見這些植物發芽、開花和結果,置身在這美麗的大森林中。讀到這里,我非常的為小主人公米姆感到開心,它如此的幸運,可以獲得魔法師的帽子,能擁有這樣神奇的魔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每一個都心存善良,那麼世界將會和平,所以我們都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像某甲和某乙為魔術師許了一個願,魔術師如願以償得到了一塊和某甲和某乙一模一樣的耀眼的紅寶石。
讀完這本書,一個個像人但不是人的人物有浮現在我眼前,小姆咪和朋友們在山頂上找到了神奇的魔法師帽子,將帽子帶回家裡,大家決定把帽子當紙簍,小姆咪把早飯的'蛋殼被放進了帽子里,蛋殼變成了五朵雲彩,小姆咪他們坐在雲上幫赫木倫想出了新花樣。第二天下雨,小姆咪和朋友玩捉迷藏時藏在了帽子下面,變成了一個怪物,最後又變回來了,他們還對蟻獅進行了報復,把蟻獅變成了刺蝟,小姆咪的爸爸媽媽經歷了這些事後把帽子扔到了小河裡,晚上小姆咪和小嗅嗅進行了一次冒險,把帽子拿回了山洞,第二天麝鼠經歷了可怕的事,姆米一家在島上遇到了暴風雪和哈蒂法特納人,回來後把房子給變成了森林還掉到了大馬梅盧克魚,他們在房子里玩人猿泰山的游戲,最後某甲某乙帶著紅寶石來到姆咪谷,還招來了格羅克,某甲某乙還找到了姆咪媽媽的手提包,使姆咪媽媽在姆咪谷開了一個聚會,某甲某乙還讓大家看到了紅寶石並引來了魔法師某甲某乙最後同意了把紅寶石送給魔法師。
這個故事情節豐富、有哭有笑,生動的描寫了一個個像人但不是人的「童話人」和一頂魔帽的故事,他們是非真假、眾說紛紜、胡說八道,給童話屆增添了許多光彩。
書是開啟智慧的大門,讓我們一起讀書發現新的智慧的大門。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讓我至今難以忘記裡面有趣的情節。
一個春天的早上,姆咪特羅從冬眠慢慢蘇醒,他和小吸吸和小嗅嗅在山上找到了一頂神奇的帽子——魔法師的帽子。這頂帽子可以把大海變成甜甜的莓汁;把雞蛋變成一朵朵白色的小雲……盛夏八月的夜晚,它們在森林裡舉行晚會……
讀完這本書,我對主人公產生了無限的嚮往和好奇,它們樂觀、羞澀、熱愛光明,他們快樂的在姆咪谷和諧的生活,我想,如果讓我擁有一頂神奇的帽子——魔術帽,我會為大家做許多有意義的事。
假如我擁有一頂神奇的魔術帽,我要變出許多大大小小的帽子和手套。我要送給窮人們,更要送給那賣火柴的小女孩,讓他們變得溫暖起來。我還要送給農夫們一些太陽帽,讓他們夏天在田裡幹活時,曬不到太陽。
假如我擁有一頂神奇的魔術帽,我要變出香噴噴的大米飯、麵包等食物。我要送給世界上所有的災民們,讓他們從此不再挨餓了。
假如我擁有一頂神奇的魔術帽,我要變出課本、書包等文具用品。我要送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讓他們和我們一起走進知識的殿堂,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假如我擁有一頂神奇的魔術帽,我要變出五顏六色的鮮花,種在花園里,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美;九月十日教師節那天,我要把鮮花獻給親愛的老師,感謝他們為我們付出的辛勤勞動。
這本書一共講述了三件事第一件講述了姆咪特羅爾和他的小夥伴:小吸吸、小嗅嗅一起從東面中醒來後,在山頂上找到了一頂帽子——魔法師的帽子。這頂帽子可以把雞蛋皮變成五朵小雲彩,把河水變成木梅汁,把蟻獅變成世界上最小的刺蝟,還把姆咪家變成了一片大森林,等等令人瞠目結舌的一些有趣事情,接二連三的發生。
第二件講述了姆咪一家和姆咪的夥伴們一起去航海的一些精彩冒險,和赫木倫遇到了哈蒂法特納人,因為這次別哈蒂法特納人的夜襲的遭遇,因此斯諾爾克小妞還是去了她一頭如海浪般彎曲美麗的頭發。
第三件事講述了某甲和某乙像格羅克光明正大的買下了世界上最大的寶石,他們還幫姆咪媽媽找到她的手提袋,因此在盛夏八月底余萬,姆咪一家正與小動物們在森林中舉行生的大慶祝晚會,為了感謝大家的好意某甲和某乙。他們把世界上做大的紅寶石給山谷里所有的動物看,正好陪被魔法是給看見了,最後某甲和某乙還是把那璀璨的紅寶石送給了魔法師。
我對整片故事的感想是,這個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有很多新奇的東西等著你去發現,比如,故事中魔法師的帽子就是一件非常新奇的東西也給姆咪谷帶來了很多變化,其次我認為世界這么的大就應該出去闖一闖,快闊視野。就應該像故事裡的姆咪一家一樣駕駛著冒險號去海上航行,最後我想說這本書真是太好看了!
托芙。揚松寫的《魔法師的帽子》。是一個嶄新的世界。童話里的人物的心靈都很童真呢!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物的模樣也很特別。
《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的人物很有創意,是一種叫做「姆咪」的物種,而故事卻恰好發生在這一個個像人卻又不是人的身上。讀完這本書以後,在我的潛意識里,好像真的有一個「姆咪谷」,在「姆咪谷」裡面,有一個「姆咪」們住的大房子,打開門來的是一個個可愛的小「姆咪」,在房子里住著快樂而可愛的「姆咪」們過著屬於他們的幸福生活。其實整個故事想要向我們大家表達的事情很少,也很簡單,就是:「姆咪」們撿到了魔法師的帽子,後來,「姆咪」們用魔法師的帽子換得了一個名叫「寶石之王」的東西,最後,魔法師騎著他的黑豹,到「姆咪谷」,拿走了「寶石之王」。
在整個故事中,有些人物和事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小吸吸平時很自傲,他以為他什麼事自己都會,都能做得很好很好。但是,當他給大家幫忙的時候,他卻把事情弄得一團糟。所以,我們決不能學小吸吸這樣自以為是,到處亂逞能!到最後發現自己一無是處。我們應該謙虛,友善,不要總是以我為中心,要勇於接受別人的建議和批評,在成長中不斷學習,在學習中慢慢成長。
還有一件事就是某甲和某乙為魔法師許下了一個讓魔法師開心的願望。在這件事中某甲和某乙對魔法師很有同情心,我們也要學習他們,要多幫助多關心他人,但是,千萬要記住,不要把同情心放在那些面部看似善良內心卻十分險惡的人身上,防止自己上當受騙。
《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閱讀它,宣傳它。
這本書主要講了:姆咪谷剛過完冬天,在春天的時候小吸吸和小嗅嗅找到了一頂魔術帽,那是魔法師的帽子,而小吸吸和小嗅嗅不知道。
魔術帽第一個變的東西是:雞蛋,因為小嗅嗅無意間把雞蛋掉進了魔法師的帽子里,你才變成了什麼?——是好幾朵雲!第二個變的是:姆咪特羅爾,因為在捉迷藏的時候,姆咪特羅爾沒有地方藏,就藏在了魔法師的帽子里邊,結果變成了一個怪物,還好最後媽媽認出了姆咪特羅爾,他才變了回來!第三個變的是:他們的敵人——蟻獅,因為蟻獅是他們的敵人,所以他們把蟻獅故意引到了瓶子里,把瓶子放在帽子里,最後跟上頭的結過一樣,也變成了怪物,可是比他們弱得多而且沒變回來。有一天他們發現了一個小島,在晚上被人襲擊,斯諾爾克小妞因為丟掉了頭發而沮喪,但是他們有在這個小島上找到了不少好東西。過了幾天回了家,小嗅嗅離家出走,某甲某乙,住在了姆咪谷,並且讓大家看了手提箱了的東西,是一塊紅寶石,魔法師正好在月球上,看見了地球上有一快閃著紅光換的地方,魔法師就騎著黑豹飛到了閃著紅光的地方,那是世界上最大的紅寶石!魔法師非常想要,與時尚大家都需一個願望,最後魔法師不但拿到帽子了,還拿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紅寶石了。
我感覺魔法師的帽子真的特別、特別的神奇、好玩!能把這個東西變成那個東西,我也好想要一個!
在這個暑假裡,我看了一本十分有趣的童話書叫《魔法師的帽子》。
你們聽說過大名鼎鼎的小木民矮子精嗎?他可是《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中的小主角。這本書寫了小木民矮子精和小嗅嗅在山頂上撿到一頂魔法師的帽子之後發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絕倫的句子、段落。讀了以後,讓我如同來到了這些鮮活可愛的木民矮子精們居住的森林裡,和他們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快樂感受到一個充滿真誠、善良和美麗的新奇世界。這本書雖然講的是一個虛幻的故事,但從中我卻看到了做人的基本准則:真誠、善良。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多一份真誠,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平和,那麼世界上就不會再有戰爭、飢餓、貧窮,人類就會生活得更加幸福!
一頂魔術師的帽子失落在木民谷,木民小吸吸在無意中發現了魔法師的帽子。他們不知道是魔帽,而且也不知道有魔氣,能產生奇異的事情。後來,他們玩「躲貓貓」,一個小木民——木民矮子精被魔法師的帽子變成了一隻怪物,還把一隻蟻獅變成了一隻刺蝟。他們把蛋殼放進了帽子里,結果變成了小彩雲。有一次,他們遇到了哈蒂法斯特納人。因為小木民不聽話,拿走了哈蒂斯特納人的晴雨表。
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哈蒂斯特納人竟把斯爾克小妞的頭發被燒了。早上起來,經過家人的安慰,振作起來。他們還在海里找到不少好東西……
讀完這本書,使我懂得了什麼是人間的友情,只要團結有愛、關心集體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魔法師的帽子》。書的內容大概為: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小吸吸和小嗅嗅發現了一頂魔法師的帽子,這頂帽子給它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這頂帽子十分神奇,只要把雞蛋殼放進帽子里就能變成雲朵,把水放進帽子里,就能變出木莓汁......書中比較有趣的情節是:有一次姆米媽媽把一個有毒的植物放進了帽子里,然後就去睡覺了。過了一會,家的里外變得花團錦簇,鮮花綠草到處都是,整個家就好像個小花園似的,奼紫嫣紅。姆米媽媽以為是姆米爸爸給她的驚喜,於是就去找姆米爸爸。只見姆米爸爸正在吃力的開門,一邊叫姆米媽媽。原來家裡的植物過多,並且生長得很快,已經把它們都托到空中了,鎖在屋裡。所以,這頂帽子不僅給它們帶來了樂趣,還給它們帶來了一些困擾。
後來魔法師找到姆米一家,並且把帽子送給了姆米一家。並且送給它們一顆寶石,能夠實現除了魔法師他本身以外所有人的願望。魔法師這個人鍾愛寶石,希望能夠得到世界上最大的寶石。姆米媽媽它們知道了就許了一個願望,變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寶石,送給了魔法師。
讀完了這本書,我有很多感觸。我懂得了: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樂觀的看待,對待事情要認真,不能疏忽,也不能輕易放棄,做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學生。並且,當你願意與別人分享美好的事物時,也會得到別人的回報。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貳』 奇怪的帽子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奇怪的帽子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假期里我讀了《奇怪的帽子》這本書,故事的第一篇講了森林裡住著一位白頭發的老奶奶,老奶奶非常有愛心,常常撒些麥粒喂小鳥。冬天到了,老奶奶戴上了絨線帽,好奇的小鳥們發現老奶奶的白頭發不見了,就想一探究竟。有一天老奶奶在聽著小鳥優美的叫聲時睡著了,於是趁老奶奶睡著了就把帽子取了下來往森林飛去了。結果,絨線帽的線掛在了樹枝上,拉了好長好長的線,把老奶奶戴的絨線帽拆壞了。一隻紅嘴鳥想出了好辦法,用它們的羽毛編了頂帽子,戴在了老奶奶的頭上,老奶奶醒了很驚訝她很喜歡,躲在屋檐下的小鳥們笑了。結果老奶奶戴著這頂長著羽毛的怪帽子,整個冬天連個噴嚏都沒打。
讀完這個故事,我心想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畫出許多頂奇怪的帽子,送給身邊所有的人,讓他們可以在寒冷的冬天擺脫感冒的困擾,永遠擁有健康快樂。
第一次拿到《奇怪的帽子》這本書,粉色的書皮,奇怪的名字,我立刻對它產生了強烈的`好奇。一篇篇暖人心的小故事,讀著讀著我的心也被融化啦!
書中的第一篇正是《奇怪的帽子》一文,我靜下心來細細品讀,一頂溫暖而又賦予愛的帽子在我的腦海里漸漸勾勒出來!白頭發的老奶奶住在森林深處,她天天喂「喳喳」唱歌的小鳥們,彼此之間感情很深厚。當老奶奶戴上厚厚的黑色絨線帽過冬時,小鳥們擔心地啄開黑帽子找熟悉的白頭發。好奇的他們不小心弄壞了絨線帽,卻又害怕老奶奶沒了帽子會著涼感冒而難過。最終在小紅鳥的帶領下,每個小鳥奉獻出自己身上最漂亮、最柔軟的羽毛為老奶奶織了一頂奇怪的帽子。這頂帽子像鳥窩一樣布滿了各色漂亮的羽毛,老奶奶戴上後整個冬天從未生病。
這是一頂什麼樣的帽子呢?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我認為,它是一頂匯聚了愛和關懷的帽子,一頂表達了小鳥們對老奶奶愛的帽子。小鳥們為了這頂帽子不怕疼痛,不吝嗇自己的愛,老奶奶也真心待小鳥們好,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和身上承受的親情,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源於家人的愛嗎?真心付出愛才會享有真摯的人間親情。就像老師常說的那句話,「只有你讓身邊的人感到幸福,你才是最幸福的那個!」是啊,愛如此簡單、純凈、默默無聲,這也正是它打動人心的地方。
『叄』 格林童話里的小紅帽讀後感是什麼
格林童話《小紅帽》讀後感]
《小紅帽》讀後感
讀了格林童話後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小紅帽》,格林童話《小紅帽》讀後感。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媽媽叫小紅帽去看生病的奶奶。她走時媽媽告訴她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小紅帽走著走著,遇到了大灰狼,大灰狼問「你去哪裡」她說:「我去奶奶家」狼便騙她說:「森林的小路上有許多許多漂亮的鮮花,給你奶奶摘一些來。她一定會很高興的。」小紅帽覺得狼的提議很好,就離開大路到森林裡去採花了,於是狼便裝扮成小紅帽,悄悄地來到奶奶家,想方設法的把小紅帽的奶奶吃了,讀後感《格林童話《小紅帽》讀後感》。
讀了這個故事,它提醒了我:在現實生活當中,經常會有「小紅帽」這樣的故事,老師和家長經常告訴我們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要輕易將自己家的住址告訴陌生人。有些壞人用引誘和欺騙的手段拐賣兒童,使很多原本幸福的家庭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所以我們要提高警惕,遇事要多動腦筋,不要輕易地相信陌生人。不要接受誘惑,才能避免不該發生的事情。
周稚桓
〔格林童話《小紅帽》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肆』 奇怪的帽子故事讀後感300字第一篇奇怪的帽子
奇怪的帽子故事的讀後感種知了
童話——純潔、美好.就像一顆甜甜的糖果,充滿特別、幸福的味道.淡淡墨香的書頁在我指間翻動著,一個個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躍入我的眼簾,紙張偶爾會濕,故事中,當薔薇花最後一片花瓣落下時,我似乎也明白了什麼,是那麼傷感.一個美好的童話故事總是充滿作者所有的情感.我想,或許擁有童真的人永遠不會老吧?
童話,一個美麗的夢.在童話世界中,一切都附有生命:會到處演講的黑貓;擁有長長的鬍子的蘿卜先生;在圖書館里閱讀的狗熊;想要發明洗衣機的黑色鼴鼠米加翻開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薔薇別墅的老鼠》:有一隻不受歡迎在外流浪的老鼠班米被薔薇小姐好心收留了,薔薇小姐不計較班米的缺點,還為它而流淚.當薔薇小姐在收留黑貓皮拉的時候,它離開了薔薇小姐.當班米再回到薔薇別墅時,只看見黑貓拉皮靜靜坐在薔薇花瓣下.花落了,班米流淚了,就像當年薔薇小姐為它流淚一樣我想,薔薇小姐一定有一顆善良、純潔的心,而正是那份純潔、那份包容在悄悄地感動著我.雖然故事的結果是悲傷的,但忽然間,我發現不知不覺沉靜在了於作者筆下一個個童話故事,隨著故事的情節我的心也在顫抖著,薔薇花輕輕地凋落了,滿天飛舞著,淚水打濕了紙張
童話,像一杯濃濃的咖啡,充滿著幸福、溫暖的濃香,需要你去細細地品味,愛童話吧,擁有童真的人永遠不會老
『伍』 小學生讀後感怎麼寫
小學生讀後感的寫法
一、什麼是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或看完一部電視劇,聽完一首歌以後,它們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會給你留
下深刻的印象,讓你感動,而且也讓你想到很多很多自己聽到的、看到的、經歷過的事情。
閱讀時,往往會
由此及彼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從而產生頗多感觸、聯想和體會,這就是讀後的感覺,記錄下這些
感受的文章就是讀後感。
二、怎樣選書目?
選擇你感興趣的書文,
有人喜歡選能從中明白一個道理或學到文中人物的精神的文章;
有人喜歡選寫景
狀物的。哪些文章比較適合小學生寫讀後感呢?我認為選擇寓言故事、童話故事、富有哲理的文章比較好。
因為這一類的文章都寓意深刻,含有很深的教育意義,說明的道理就藏在文章中,很容易提煉出中心。
三、怎樣定標題?
讀後感的標題一般有正、副兩個。正標題寫明觀點,副標題寫讀的什麼書。
讀後感可簡單歸納為三段法。
第一部分、由讀而引出感。
這一部分就象一個帽子或引子一樣,交待清楚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感想。這一部分一般來說要簡明扼要、
開門見出,不要繞圈子。只要概括性說出感受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具體的感受過程。
我們讀書看報看電影是視劇等都有一個過程,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點接受的。這第二
部分就是要說這個過程。
寫法應採用邊敘邊議的方法,
敘就是敘述所看的書報電影電視劇的感人的情節,
議就是抒發我們的感受。
要有層次有順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頂點。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要照抄原文。議論要真實得體,這樣才
能感人。這其實就是議論文的論述部分。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
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感就沒有意義了。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現實生活結合起
來,把感受落到實處。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同書報電影電視劇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比較,找出差別,
提出改進的方法或建議。這其實就是議論文的結論部分。
介紹主要內容時只要把文章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清楚,抓住文章所說明的道理來介紹就可以了。但
在寫感受時,就應該針對文章所說明的道理寫出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實例;也可以針對文章的一句或幾句重
點的話來寫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根據文章中某些含義深刻的句子,來寫出自己的想法。建議大家寫讀後感時
可以盡量用上一些名人名言、諺語、成語或名人成功的經歷,這樣會使你的文章內容更豐富,更具說服力。
要結合自己的感想,事情(最好是自己和他人的各一件)再加聯想。
- 2 -
提醒大家注意一種常見的問題:有些同學選的文章不適合寫讀後感,讀完後因為沒有太多的感受可寫,
為了湊字數就把內容介紹得非常詳細。因此,事先一定要先選好文章。
讀後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體,如果給它歸類的話,大體應分在議論文中。對於小學生來說,議論文太
難了不必撐握,讀後感比議論文要簡單的多。讀後感就是在你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寫出你的感受來。
小學生怎樣寫好讀後感
一、通讀全文
只有掌握了全文,才能談得上寫讀後感,是不是?這其中,特別是精華段落,要重點的多讀幾次。其次,
要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寫作本文的背景。
第二、掌握寫作的目的和背景
作者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呢?他當時處於怎樣的環境?他想通過文章表達一種怎樣的思想和意思?理順
了這些問題,讀後感就醞釀的差不多了
第三、你讀了這篇文章,有什麼收獲?
讀文章只是途徑和方法,讀的目的並不單純為了欣賞,讀後感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讀後,你有什麼收
獲?欣賞完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悟?會對你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幫助?總結好這部分,就可以完成讀後
感了。
小學生怎樣寫讀後感
讀後感,是指看了某篇(部)作品後,根據自己的感想所寫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戲劇後所寫
的感想,叫「觀後感」
,與「讀後感」的性質性同)
,屬議論文的范疇,但又不同於一般的議論文。一般性議
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典型,論證嚴密;而讀後感最突出的特點是「讀」和「感」的緊密結合。
「讀」
,是指在文章開頭交代讀了何人何文,有何感發點;
「感」
,是在「讀」的基礎上,通過聯想談自己
的感受。寫讀後感,一般採用兩種形式:一是邊述讀(交代所讀內容)邊發感;二是先述讀後發感。原則上
講,先述讀後發感的形式比較好把握,適合初學寫讀後感的同學選用。要寫好讀後感,除掌握以上基本的文
體知識外,還必須把握以下幾個寫作步驟:
第一,要研讀原文。只有研讀好原文,才能對原文的內容主旨有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從中
有所感悟。這是寫好讀後感的基礎。
第二,確立感發點。既是文章的理論基礎或中心論點,又是寫文章的「入手處」
,千萬馬虎不得。選好了
這一「入手處」
,文章寫起來就會象打開閘門的水,一瀉而出,使文章一氣呵成,前後貫通。不僅感動自己,
也能感動別人。否則,會在文章一開頭就給自己人為地設立障礙,使文章不能順暢表達。一篇文,一本書,
一部影視片,一出戲劇,內容有簡有繁,線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觀點有深有淺,寫讀後感不可能面
- 3 -
面俱到。那麼,怎樣確立感發點呢?方法很簡單。我們研讀某篇作品後,必然會受到啟發,有所感悟,而我
們受啟發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點(或幾點)
,就可以確立為「感發點」
。例如: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感發
點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品德等特點、最有價值的言論行動。
第三,述讀與發感。述讀,包括所讀文章的出處、篇名及作者的交代,用簡潔的話概括有關文章內容和
總體感受,也可提出明確的感發點,也有開頭交代一下所讀作品寫作背景的。目的是使讀者明白這篇讀後感
的由來,要發什麼感。這些交代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就會讓讀者不明白你的「感」由何而發。發感,是在
述讀和感發點的基礎上,展開聯想與引申,聯系實際進行發揮,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聯想與引申的原則是,
要圍繞感發點,要與原文材料有密切的聯系。對聯系的內容和實際還要進行必要的分析、議論或抒情,這樣
「感」才會深刻。這也是展開讀後感主體部分最主要的方法。另外,在論證感發點的過程中,要注意把兩種
論據緊密結合起來,一是所讀原文的材料,二是從現實中聯想引申到的材料,缺一不可,而且應自然融和。
第四、讀後感的結尾,結尾可概括中心,總結全文,或提出問題,發表看法,發人深思。
「文無定則」
。
內容決定形式。根據不同類型的讀後感可採用不同的結尾形式。
例文
讀《皇帝的新裝》有感
今天我讀了《皇帝的新裝》這篇故事
,
他來自小朋友耳熟能詳的《格林童話》
.
這篇文章講了皇帝愛穿新衣服
.
一天來了兩個騙子
,
自稱織出的衣服不但漂亮
,
而且能看出哪些大臣是苯
或不稱職
.
為了表示自己聰明
,
稱職大臣都裝做看見了
.
皇帝給了騙子好處
,
穿上』
衣服』
出去了
.
百姓都誇耀皇
帝的新衣
,
一個孩子的一句話讓皇帝明白自己被騙了
.
讀完這篇童話
,
我不禁問自己
,
作為一國之君怎麼會被騙呢
?
毫無疑問全是因為虛榮心
,
全天下的百姓
.
大
臣甚至皇帝都心甘情願地被別人騙
,
也心安理得地騙別人
.
騙子之所以得逞
,
是因為他們看清了人們心中的弱
點
---
甘願被別人利用
,
為的只是滿足他們可憐的虛榮心
.
實際上虛榮心是與生俱來的
,
但是孩子的心是單純的
,
隨著長大虛榮心也會越來越深
.
讀了童話後
,
我想提
醒人們
:
保持一顆真誠的心
.
不要為了虛榮
.
放棄那顆真誠的心
.
想想自己其實也這樣
.
看見別人拿出很貴的溜溜球玩真羨慕
,
怕爸爸媽媽不同意買
,
只能看著人家玩
,
可真
正買了又覺得別人的更好
,
總覺得永遠滿足不了自己的虛榮心
.
當我讀完文章後
,
我明白了虛榮心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
,
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虛榮心
,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
從
今天起我要做一個知足的人
.
讀《釣魚的啟示》
讀完《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之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 4 -
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和父親在小島上釣魚,在離鱸魚捕撈的時間僅剩兩個小時的時間,作者釣到了一條
又漂亮、又肥美的大鱸魚,他又興奮、又得意。可父親看了看時間,豪無商量地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裡去。
「我」只好依依不捨地跟大鱸魚道別。但是,這件事使「我」受益匪淺,因為這是一份金錢買不到的人生財
富。
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次,因為一個男孩在學校走廊上玩耍,在進行跳遠的動作時,口袋裡突
然跑出五元錢,他還沒有發現,就上課了。我撿起五元錢,得意地想著,這五元錢,對於我來說可不少啊!
我可以用它買五十根棒棒糖或是五十支鉛筆,我的文具盒就都要塞滿了!可是我又想,用這五元錢,我會很
快樂嗎?不知什麼力量鼓勵著我,讓我迅速地把錢還給那個男孩。雖然我再也沒有見過那個男孩,也沒有得
到一句表揚,可我,為自己的所做所為感到自豪。
現在的社會五彩斑斕,令人眼花繚亂。只要剋制自己,就不會被物質財富所誘惑。要從小受到嚴格的訓
練,才能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讀《地震中的父與子》有感
如果你的兒子已被昔日充滿孩子歡聲笑語的學校的廢墟所埋,你會不斷挖掘,救出自己的孩子嗎?如果
你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會讓別人先脫險嗎?就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我找到了答案。
這篇課文我一口氣讀了三遍。文章寫了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失去了孩子極度悲痛的情況下去兒子昔日的學
校不停的挖掘。在他挖掘的過程中,不斷有孩子的父母來到這里,痛苦的喊「我的兒子!
」
「我的女兒!
」喊完
後便絕望的離開。也有許多好心人來勸他,但都被他拒絕。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我!
在他不停的挖掘了
38
個小時後,聽見了孩子的聲音,並最終開辟了一個出口,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兒子的
14
個同學,表達了這位父親對兒子多有責任心啊!而他的兒子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讓同學們先脫險,
這個兒子又又是多麼無私啊!
我讀後心潮澎湃。這位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兒子為了救同學,讓他們先脫
離危險。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啊!如果這位父親僅是來到這片廢墟絕望的大喊「我的兒子!
」那他的兒
子和
14
個同學就只有長眠於地下了;如果這位這個兒子畏懼死神而先上去了的話,那他的
14
個同學就有可
能升入天堂了。如果人人都能像這對了不起父子那樣,成千上萬的孩子或許就能得救。記得我小時候,只知
道讓大人給我買玩具,而不顧大人的重重困難,大人們也無可奈何,只好給我買。自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
子》後,我絕不會在像小時候那樣做了。
如果大家能把文章中那對父子的精神用在學習和生活上,我們一定會天天向上,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