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哪些是指神性的幸福

哪些是指神性的幸福

發布時間:2022-09-08 00:00:03

❶ 沒有痛苦的純粹幸福屬於什麼幸福A,自我的幸

沒有痛苦的純粹幸福屬於什麼幸福(c)?
A、自我的幸福
B、剛出生時候的幸福
C、神性的幸福
D、人性的幸福

幸福只是一種個人的感覺罷了,看你自己怎麼看待它了。

❷ 青鳥是神話中的幸福鳥嗎

1.青鳥是有三足的神鳥,是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人間既不能相見,唯望在蓬萊仙山可以再見,但是蓬萊無路,只有靠青鳥傳信。

2.傳說西王母駕臨前,總有青鳥先來報信,『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南唐中主山花子),文學上,青鳥是被當作傳遞信息的使者的。

3.青鳥是鳳凰的前身,色澤亮麗,體態輕盈,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本為王母娘娘的信使,後人將它視為傳遞幸福佳音的使者。

4.青鳥的典故出於《山海經》,代表送達書信、消息的鳥,也可以說是信使,這在古詩中常常用來指愛情信使,如李商隱《無題》中 『此去蓬山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的詩句。

5.代表幸福,是一個寓言也被改編為戲劇

❸ 神性的幸福與人性的幸福是按照什麼劃分的

弄清人與神便可知曉。

❹ 1 、 神性的幸福都是以一種痛苦作為前提,來實現的一種幸福。是對還是錯

無法告訴你對錯
道德經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痛苦是幸福的根基,幸福是痛苦結出的果
道德經雲: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❺ 什麼東西是象徵幸福的

幸福,這很簡單。一個微笑,一聲祝福;家人的疼愛,朋友的關心,僅有這些,就足以讓你幸福的了~

❻ 誰有爾雅-追尋幸福的課後答案~啊

追尋幸福:中國倫理史視角 期末考試
選擇題(60分)

1、中國第一個系統化的儒家版本是:(d) (3.00分)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2、關於痛苦與幸福說法不正確的是:(c) (3.00分)

A.幸福以痛苦為前提
B.最後成功方得幸福
C.不經痛苦一定不會幸福
D.過程中要有希望有奮斗

3、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3.00分)

A.佛教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空
B.佛教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C.佛家講究物質上的修煉
D.學佛是為了達到精神上的幸福

4、下面不屬於董仲舒的觀點的是:() (3.00分)

A.人按天的秩序而享受不同層次的幸福
B.人貴於禽獸
C.王接天命以教化中民
D.天地與我並生

5、能造成很積極的社會輿論的儒家版本是:() (3.00分)

A.學術版
B.學術版的理想再現
C.民間版
D.政治病毒版

6、關於功利思想說法不正確的是:() (3.00分)

A.樂有用
B.凡事物必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才有價值
C.凡事必有所用,言論必可以行,才有價值
D.短期可以看到成果

7、關於「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說法不正確的是:() (3.00分)

A.沒有獨立性
B.中國化
C.屬於馬克思主義
D.學術與政治搭配

8、不屬於練習顏真卿的楷體書法需要三種特性的是:() (3.00分)

A.正
B.大氣
C.耐力
D.長壽

9、統治階級利用道家的()思想進行統治: (3.00分)

A.無為
B.刑法
C.科舉
D.愚民

10、幸福的定義不包括:() (3.00分)

A.有感覺
B.清除不合理的慾望
C.跟慾望相關
D.完全聽隨慾望

1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是:() (3.00分)

A.墨家的政治版
B.法家的政治版
C.道家的政治版
D.佛家的政治版

12、關於「倫理與道德」說法不正確的是:() (3.00分)

A.人跟人之間的規則秩序是倫理
B.最大的倫理是世界倫理
C.道德是倫理的具體化
D.道德是個體的規范

13、下面關於墨子說法不正確的是:() (3.00分)

A.通六藝
B.提倡儒家禮制
C.提倡夏制
D.尊禹

14、關於董仲舒說法不正確的是:() (3.00分)

A.封建迷信盛行起來
B.儒家的思想的活力得到發揮
C.理論盛行後產生了很多偽君子
D.使得中醫學被正統化

15、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3.00分)

A.中國信奉道德取得長生
B.中國注重子孫後代的傳承
C.道德至上也會造成「道德綁架」
D.中國以結果論為主

16、屬於幸福的分類的是:() (3.00分)

A.自然的幸福
B.神性的幸福
C.社會的幸福

17、儒道是以()方式進入法家體系的: (3.00分)

A.法
B.勢
C.術
D.治

18、關於漢初董仲舒出現之前的狀況說法不正確的是:() (3.00分)

A.士氣高
B.世俗化
C.黃老
D.市場經濟

19、道家講有意義的生活是滿足()慾望的生活: (3.00分)

A.身體
B.心理
C.家國
D.天下

20、下面與盤古無關的成語是:() (3.00分)

A.戰天斗地
B.開天闢地
C.死而後已
D.頂天立地

判斷題(40分)

1、痛苦必然會導致幸福。 (2.00分)
是 否

2、中國按照哲學的方法安裝秩序,是因為中國的哲學是以抽象思維為主。 (2.00分)
是 否

3、古代的「仕」集財富、社會地位和道德名望於一身,最受人尊敬。 (2.00分)
是 否

4、馬克思主義體系是由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組成的,可以使中國的傳統哲學在它的體系中復活。 (2.00分)
是 否

5、馬克思之所以在中國盛行是因為他有抽象思維能力。 (2.00分)
是 否

6、孟子解決了如果做不了官,平不了天下,是否還有繼續學習儒家思想的需要。 (2.00分)
是 否

7、格律詩因為要押韻、要對仗,這種規則阻礙了人的思維。 (2.00分)
是 否

8、把一些不好的東西扔掉,把一些好的東西留下了,這是這門課期望達到的目的。 (2.00分)
是 否

9、董仲舒作品流傳至今很多。 (2.00分)
是 否

10、老子的思想對中國入仕官員影響大。 (2.00分)
是 否

11、人不節制慾望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長時間的享受。 (2.00分)
是 否

12、信仰佛教的人一般能夠長壽。 (2.00分)
是 否

13、墨子認為人性為素絲,其善惡在「所染」,應以非攻之道染之,使之交相利而不交相害。 (2.00分)
是 否

14、楊朱的幸福觀可使中國的傳統社會整體不至於浮躁不安。 (2.00分)
是 否

15、把那種合理的慾望、高尚的慾望留下來,其他的慾望清掃掉。 (2.00分)
是 否

16、「君為臣綱」是道德要求。 (2.00分)
是 否

17、追求某種幸福,首先意味著要選擇承受相應的痛苦。 (2.00分)
是 否

18、五行相生相剋與中醫中的理論相近。 (2.00分)
是 否

19、莊子與儒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2.00分)
是 否

20、神性的幸福都是以一種痛苦作為前提,來實現的一種幸福。 (2.00分)
是 否是這個嗎?

❼ 形容"給人帶來幸福"的是什麼詞語

青鳥 喜出望外 溢於言表 喜形於色 眉歡眼笑 喜出望外笑逐顏開

❽ 試述西方幾種幸福觀

什麼是幸福?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古希臘人對人生的理解,就主要採取幸福論的看法。我也很認同人生就是要追求幸福這個觀點。西方又是怎麼看待幸福的呢?西方對這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看法,禁慾主義幸福論、縱欲主義幸福論、快樂主義幸福論、功利主義幸福論,流派繁多;感官幸福、精神幸福、個人幸福、群體幸福、天堂幸福、來世幸福等概念比比皆是。本文就從西方幾種幸福觀來試述什麼是幸福。一.幸福就是快樂。1. 昔蘭尼派極力主張,為了追求幸福,人人都要竭盡全力去尋求快樂。追求眼前的快樂才是最實惠、最明智的。為了得到快樂和幸福,無論採取什麼手段都不為過。「快樂即使是從最不光彩的行為中產生的,也是善的。因為即使行為是不合理的,但所產生的快樂卻是人們所希求的,因而是善的。因此,只要能夠產生快樂就可以不必顧及獲得快樂所使用的手段,就是說一切快樂都是合理的。這就導致了享樂主義和縱欲主義的傾向。但這樣就會產生一個問題:每個人都為了自身的快樂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人類社會就會陷入一種無法則、無秩序的一片混亂之中。但偏偏人類社會又不可缺少秩序、法則,秩序、法則是人類正常生活的保障。此外,昔蘭尼派認為肉體的快樂遠遠勝於靈魂的快樂,肉體的痛苦遠遠比靈魂的痛苦難受。他的理由是:犯了過錯的人接受的懲罰都是體罰。對於這一點,我並不認同。我認為之所以人類會使用體罰來懲罰人,人不是使用精神懲罰,是因為我們人類無法保證精神層面的懲罰的實施,而體罰則可以起到一種警嚇的作用,警戒所有人,體罰對於違紀亂法者是一種矯正手法,而體罰對於遵紀守法的人來說,卻是一種心理補償,以此來維持社會的秩序和穩定。因此,昔蘭尼派只是從身體的角度去解釋快樂,它鼓勵人們追求身體的快樂,也就是享樂和縱欲,忽視了靈魂的快樂,把快樂簡單化了。2.伊壁鳩魯繼承和發展了昔蘭尼派的幸福觀,並首次將快樂主義理論化。伊壁鳩魯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樂,快樂時最高的善,快樂是人生的全部歸宿。他認為快樂遵守了感覺主義的准則,符合了快樂為善、痛苦為惡的感覺常識。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都不願意接受苦難和痛苦,而希望得到滿足和快樂。這符合了我們的感官認識。伊壁鳩魯認為快樂是有層次的,動態的幸福是強烈但不能持久的,靜態的幸福好似平靜而長久的,前者是慾望的要求和滿足,如娛樂和高興,後者是痛苦的消除和心靈的寧靜,如無飢無渴、無欲無求的輕松狀態。而最高的快樂就是靜態快樂即身體免遭痛苦和心靈不受干擾,或者說是健康和心靈寧靜,而二者之中尤其以「心靈寧靜」為重要。伊壁鳩魯承認滿足低層次的快樂,但這不代表要無限度的追求,他並不主張享樂,但常常有人將享樂主義或者縱欲主義的帽子強加在他的頭上。實際上是,他認為享樂是無止境的,慾望對快樂的追求和民族是貪得無厭的。他說:「你需要快樂的時候,正是你因缺乏快樂而痛苦的時候。」慾望的追求好滿足總是擺脫不了痛苦,過度的享樂最終導致痛苦。伊壁鳩魯是從肉體和精神兩個方面來說明人生的快樂,比昔蘭尼派只承認肉體的幸福觀更全面,引導人們既要追求肉體的快樂,又要追求身體的快樂。 二.幸福就是有德行。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在幸福問題上均是德行論者,古希臘的犬儒派、斯多葛派也是德行論幸福觀的重要代表。蘇格拉底呼籲雅典公民,人不僅僅追求活著,還要活得好。這里的「好」指的是「美好」、「正當」,與「善」是相同的。他以「善」為最高目的,以「美德」的實現為獲得幸福的手段。他認為德性就是幸福,一切符合德性的活動都可為人生增添快樂、減少痛苦。因此,提出了「善人是幸福的,惡人是不幸的。」的道德命題。另一方面,知識即是德性,他堅信沒有人會有意作惡或無意為善。「德行就是知識」與「認識你自己」相對應。一個人對他自己的認識,就是關於德行的知識。他說明:一個人知道善才能做到善,不能做到善事因為他沒有真正的理解善。對於人來說,即使根本不知道善是什麼,但卻不能因為不知道而放棄對善的追求,因為追求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標志,是人獲得真正幸福的保證。也就是,追求幸福是一個過程,人追求善也是由不完整的善到逐漸完整的善,由不完善的善到完善的善的。蘇格拉底把「認識自己」為人生幸福的重要條件。此外,他還認為只有節制才能使人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健全的心靈從而獲得人生幸福。這便為後來犬儒派、斯多葛派等的禁慾主義幸福論開了先河。犬儒派完全繼承了蘇格拉底的「靈魂安樂」思想,並將其推向極端,提出「無欲是神聖的」。他們主張最簡單的生活才是合乎自然本性的。自然本性就是無求無欲。一切權勢、財富、榮譽等,都是人自己套在脖子上的枷鎖,這些東西束縛人的心靈,使人的靈魂不能自由。他們要求人們過艱苦的生活,甚至折磨自己的肉體,以鍛煉抵制誘惑的精神能力,並認為這種艱苦的道德上的努力就是善。「即使對快樂的蔑視本身也是極快樂的」。斯多葛派接受了犬儒派的精神,把順從自然、棄絕一切情慾,作為人們追求幸福的最高目標。他們提出「幸福寓於德性」,順從自然(本性)的生活,就是道德的行為,也就是幸福的。而「最高的幸福在於精神上的無動於衷」。要達到精神上的無動衷,則需要進行節制、忍耐、寬恕等修養。 三.幸福是最高的善。亞里士多德將幸福和至善作為人類生活的根本目的和倫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故他的倫理學通常被稱為完善論。至善,就是由各個具體善積累而成,並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德行的活動而達到的善,是終極的、完滿的善,因而是「自足」的。柏拉圖也認為「善」就是幸福,但他所說的「善」是一種絕對抽象的「善」,即善理念。亞氏反對柏拉圖關於善理念是人生最高追求從而引導人們放棄現實生活的禁慾主義觀點。亞氏不贊同將快樂直接等同於幸福。因為幸福具有自足性,而快樂是不自足的,它只是幸福的手段。快樂必須由理性加以控制和指導,否則便是低級的。它伴隨著人的美德和相應行為的完善共同構成幸福。亞氏也並沒有把「幸福」等同於「德性」。如果有德性的活動伴隨著痛苦,或最終導致不幸的火鍋,那麼它只能在正常的意義上被認為是悲慘,而不是幸福。相反,他認為幸福包括德性和快樂。一方面,德性是幸福的本質,另一方面,快樂是幸福的外在條件。沒有德性的快樂和沒有快樂的德性都不是幸福,但相比之下,前者比後者離幸福更遠些。德性,是與理性相伴隨的,他區分了「自然德性」和「嚴格意義上的德性」,認為前者只是一種潛在的傾向,後者才是實現道德活動中的德性。要注意的是,德性由潛在到現實的過程與物理運動的自發性或必然性不同:一個人可能永遠實現不了他的自然德性,甚至成為違反德性的惡人。那麼,妨礙自然德性成為現實德性的原因何在?蘇格拉底認為是無人有意作惡,無知是邪惡的原因。亞氏則提出了有意和無意的區分來表示意志的能力或狀態的區分,有意行為是受意志支配的行為,無意行為不受意志支配,但受理性之外的力量支配。無意行為沒有倫理價值,既不善,也不惡。只有有意的行為才有善惡之分。善良行為是理性的有節制的行為;邪惡行為則是相反,是有意讓非理性慾望駕馭理性行為。而實現有理性的德性就需要中道。中道的兩個相反面分別是「過度」與「不及」,就跟我們平常所說的「過猶不及」是相類似的道理。如自信,過度了就會變成驕傲,不及就會變成自卑。 四.幸福是個人與上帝的統一。托馬斯把與亞里士多德一樣把幸福作為至善和人的最終目的,但他並沒有像亞里士多德那樣把幸福作為最終目的本身,人類的至善是以上帝的至善作為原因的結果,幸福只是最終目的的達到、擁有或使用,因此道德活動的終極目的不是幸福而是上帝。幸福與上帝分別代表了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這是托馬斯的雙重幸福觀。托馬斯認為人所追求的道德的直接目的是幸福,而不是上帝。他說,具體的幸福有四等之善:物理至善、倫理之善、時宜之善與終極之善。只有終極之善才是上帝的恩典,其他方面都是屬於人類的幸福。托馬斯認為亞里士多德意義上的最高幸福只是可以在現世中獲得的不完滿的幸福。托馬斯把幸福分為完滿的幸福和不完滿的幸福。完滿的幸福在於在彼岸看到神性本質,完全存在於沉思活動中;不完滿的幸福首先和主要存在於沉思中,其次存在於人的行為和感情的實踐理智活動中。由於把完滿的幸福歸結為在彼岸對神性本質的洞見,所以人僅憑自己的能力無法達到至善,必需依靠神的恩典以及它所帶來的神學德性。托馬斯將德性區分為基本德性和神學德性。基本德性由謹慎、注意、節制和堅韌四種,它們是由理性為標準的意志的習慣,而神學德性又叫賦予的德性或灌注的德性,是意志遵循上帝其實和使徒教導而培養出的好習慣,包括使徒保羅所宣傳的信、望、愛。亞里士多德的幸福是人性的自我完善,托馬斯的幸福也是人性的完善,但這種完善非人力所及,必須依賴神助。托馬斯認為現世的幸福只是不完滿的幸福,只有對神性本質的洞見才是完滿的幸福,現世幸福不管怎樣吸引人,相對於天國的幸福來說總是不足道的。現世只是旅程,來世才是目的。托馬斯區分了完滿的幸福和不完滿幸福以及與此相對應的賦予的德性和後天獲得的德性,首先,對於完滿幸福和不完滿幸福而言,後者是對前者的分有;其次,塵世的幸福生活對於天堂的幸福也不是毫無意義的。塵世的幸福生活是彼岸幸福生活的前提。總而言之,托馬斯在神學目的論的框架下把幸福分為由現世的沉思的活動和合於德性的活動而獲得的不完滿幸福和在天國中由於對上帝本質的洞見而獲得的完滿的幸福。他的幸福觀是一種目的論的客觀的神學幸福觀。五.個人看法我認為,追求幸福是人生而有之的慾望,就是這種慾望推動著我們去行動以獲得更好的生存狀態。追求幸福既是一個目的,也是一個過程。追求幸福不可一蹴而就。那麼,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又需要向哪些方面努力呢?既要尊重基本的慾望,以獲得生存,又要節制自己不必要的慾望,而這兩個問題伊壁鳩魯等哲學家早已論證過了,這里就不細說了。在不幸福的時候要懂得調節自己,回憶動態快樂或者獲得動態快樂以達到靜態的快樂。還有,追求幸福就必然要追求道德以達到自我完善。可以說,道德是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途徑和方法。而道德是有意識的精神狀態下進行的自由選擇,並且是自覺選擇符合我們人類所認同的、人人應該遵守的准則。

❾ 象徵幸福的東西有哪些

1、幸運草

三葉草不是一種植物類別,多是統稱酢漿草、苜蓿、車軸草等通常長有三片葉子的植物。它們偶爾因為基因變異,長出四片葉子,甚至五葉、六葉,越多當然越少見。

因為一般這些植物都只有三片葉子,四片葉子出現的幾率大概是十萬分之一,所以找到四葉草是十分幸運的事,這樣的四葉草就成了「幸運草」。一說真正的四葉草葉是片上帶白色條紋的白車軸草。

有傳說認為亞當和夏娃把幸運草從伊甸園帶到了人間。也有的說,亞當和夏娃被趕出伊甸園後,夏娃決定找回四葉苜蓿,以此紀念失去的天堂的生活,因此,如果發現了這樣的苜蓿,就相當於擁有天堂的一部分。這四片葉子分別代表名譽、財富、愛情和健康。一說三片葉子分別是希望、付出、愛,而第四片是幸福,所以需要尋覓。

2、風鈴

風鈴可謂土生土長的中國吉祥物。唐朝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歧王宮中竹林中,懸碎玉片子,每夜聞碎玉子相觸聲,即知有風,號為至占風鐸。」古人將碎石懸在一起,風吹玉振,叮叮當當發出清脆的聲音,稱為「占風鐸」,目的是測風、知風。這是最早的記錄,「占風鐸」應該是風鈴最早的起源。

中國人的鈴、鍾、鐸,與西洋人的「bell」「chime」,雖然不等於風鈴,但在造型、聽覺和原理上,相差無幾。中國古人懸掛風鈴,是以「風吹玉振」的聲音,達到警示、靜心養性或祈福的目的。而現代人則更欣賞風鈴悅耳清脆的聲音,以及它造型豐富的美感。

❿ 幸福的定義是什麼

幸福只是一種個人的感覺罷了,看你自己怎麼看待它了。很多時候,簡單就是一種幸福。生活本來就太多的誘惑,太多的追求和渴望會讓原來簡單純粹的人生變的迷茫與困惑起來。什麼是幸福?這是個太老套的問題,我想每個人的答案和標准都不同,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活著就是幸福,可以看到早上升起的太陽是一種幸福,可以聽家人在你的餐桌嘮叨個沒完那也是種幸福,可以和好朋友插科打諢也是種幸福,幸福很多很多,多的就如你身邊的空氣,充盈在你的周圍而你懵然不知。。。。
幸福,好比時光老人給每個人每天24小時一樣均等,只是,因每個人的態度不同而使幸福變得不公平,悲觀的人認為,幸福是那遙不可及的地平線,可望而不可及;樂觀的人認為,幸福就在身邊。。。。
幸福是什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開心度過每一天,很輕松;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很滿足;把握時光,不留下遺憾,很充實。這,也許就是一種幸福吧。。。。

什麼是幸福呢?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應該是幸福的。願望實現了,應該是幸福的。一個人在田裡勞動,滿頭大汗,可是他覺得很幸福,他就是幸福的;另一個人在花園里散步,可是他覺得自己很不幸福,他就是不幸福的。其實,你覺得你幸福你就是幸福的,幸福與不幸福都在你自己的心中。
一個幸福的人不是由於他擁有的多,而是由於他計較的少,懂得發現和尋找,且具有博大的胸襟、雍容大雅的風度。很多時候,幸福就是這么簡單,像野草一樣蔓延瘋長,像空氣一樣彌散於每個空間,只要你留意,得到它其實很簡單。人所處的環境不同
,但凡福禍相依,苦樂摻半,只要從容處世,看淡得失,積極努力地發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的感覺就會接踵而來的....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眼前、就在時空的分秒間。。。。

閱讀全文

與哪些是指神性的幸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位數愛情密碼是多少 瀏覽:435
什麼叫非行政事業編 瀏覽:255
故事領域興趣認證怎麼過 瀏覽:234
健康文胸怎麼穿 瀏覽:635
上海跟杭州哪個城市美女多 瀏覽:566
溫州蒼南人才引進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806
怎麼讓愛情幸福下去 瀏覽:344
公安和國門經濟什麼關系 瀏覽:950
一顆椰棗樹出自哪個故事 瀏覽:707
新泰事業編工資怎麼樣 瀏覽:301
婚姻中有了絕望後怎麼過 瀏覽:680
企業編制如何弄成事業編制 瀏覽:641
如何健康増肥 瀏覽:277
永泰幸福庄園門票多少錢啊 瀏覽:920
女人額頭看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946
堵車會影響什麼經濟損失 瀏覽:820
抖音如何打造健康科普 瀏覽:714
去江陰在哪裡申請健康碼 瀏覽:643
故事單詞用英語怎麼讀 瀏覽:171
事業單位領取失業金要多久時間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