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幸福是什麼的作者簡介
李春雷,男,1968年2月生,河北成安縣人,國家一級作家。畢業於邯鄲學院英語系和河北大學中文系。主要作品: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歲》,長篇報告文學《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寶山》、《搖著輪椅上北大》和《木棉花開》等,曾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蟬聯三屆)、首屆全國五一文化獎、冰心兒童文學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蟬聯三屆)和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蟬聯五屆)等。2007年12月,當選河北省作協副主席。
Ⅱ 幸福是什麼誰寫的
埃林·彼林(1877~1949) 保加利亞現代著名作家.
Ⅲ 《幸福是什麼》是誰寫的
圖書名稱:《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
作者:李春雷著
出版單位: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
參考資料:網路
望採納和賞金 O(∩_∩)O謝謝
Ⅳ 幸福是什麼這篇文章的作者和文章簡介
作者:李春雷
"雷鋒傳人"——郭明義:
郭明義,男,1958年12月生,遼寧鞍山人,1982年復員到齊大山鐵礦工作。1996年至今,任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
入黨30年來,他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從1996年開始擔任采場公路管理員以來,他每天都提前2個小時上班,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於多幹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們稱他是"郭菩薩"、"活雷鋒",礦業公司領導則稱因郭明義使整個"礦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華。
他20年獻血6萬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義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2006年,郭明義成為鞍山市第一批遺體和眼角膜自願捐獻者。
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還住在鞍山市千山區齊大山鎮,一個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里。
郭明義曾先後獲部隊學雷鋒標兵、鞍鋼勞動模範、鞍山市特等勞動模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是鞍山市無償獻血形象代言人。
內容簡介
《幸福是什麼》共八章四十一小節,用凝練的語言和鮮活感人的細節和大量的圖片,為讀者展示了一個真實感人的郭明義。作者從郭明義的個人成歷程、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工作精神和堅持20年無償獻血,16年捐資助學,15年每天提前兩小時上班的點點滴滴事跡,積小善而成無疆大愛,並帶動更多的人傳遞愛心和溫暖,成為當代學習雷鋒精神的楷模。他的事跡既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生動詮釋。
報告文學《幸福是什麼》是春風文藝出版社2012年重點項目,並准備報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按照省委宣傳部的要求,經多方邀請和溝通,最後我們請河北省作協副主席李春雷擔綱創作「當代雷鋒郭明義」的報告文學。作者兩次奔赴鞍鋼齊大山礦,采訪了相關人員,獲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翻閱了大量的有關郭明義先進事跡的材料,經過近一年的創作和修改,完成了報告文學《幸福是什麼》的創作。
郭明義,外表朴樸拙拙,像一塊粗糙的鐵礦石,內心卻十分靈秀和豐滿。他會寫詩,愛唱歌,是一個優秀的英語翻譯,還是一個出色的崗位能手,更是一個奉獻熱血和真情的愛心使者,一個致力於新時期道德建設的現代公民。他用自己的生命在詮釋著一個時代命題——幸福是什麼?
作者簡介
李春雷,男,1968年2月生,河北成安縣人,國家一級作家。畢業於邯鄲學院英語系和河北大學中文系。主要作品: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歲》,長篇報告文學《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寶山》、《搖著輪椅上北大》和《木棉花開》等,曾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蟬聯三屆)、首屆全國五一文化獎、冰心兒童文學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蟬聯三屆)和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蟬聯五屆)等。2007年12月,當選河北省作協副主席。
本書亮點:
用傳記形式原汁原味還原雷鋒,並給予雷鋒精神准確解讀的一個優秀文本
文摘
2007年2月,鞍山市臨床用血告急!
血源不夠,就意味著有些患者的手術要推遲,緊急搶救的患者會因血源不足而喪失生命。
郭明義決定發動一次大規模的無償獻血活動。
回到家,他把原來的獻血倡議書又修改了一遍,加入了中心血站臨床用血告急,患者的生命等待救援之類的內容,還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啟發大家,假如亟待輸血的病人就是我們的親人,我們該怎麼辦?之後,他再次印製1000份,馬不停蹄地穿梭於礦業公司機關和各車間的辦公室和食堂,面對面地宣讀。
老郭噪音吵啞,濃濃的鞍山味兒,但他念得真誠,投入,聲淚俱下。念完了,抹抹臉上的淚,又開始唱歌了,還是那一首著名的《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唱著唱著,他的淚再次下來了。
大家喊,老郭,你快別唱了,我們都跟你去獻血!
3月2日,是一個星期天。在郭明義的召集下,齊大山鐵礦和礦業設備公司等單位的100多名幹部職工,30多名社區居民,齊聚中心血站。
一隻只粗粗細細、黑黑白白的胳膊,伸向了采血車。
鞍山血荒,瞬間告破!
2010年2月1日,鞍山中心血站再次告急。
第二天,郭明義就向礦業公司的廣大職工和社會志願者發出了獻血倡議。
2月9日,大隊人馬再次奔向鞍山市中心血站。
那一天,正是臘月二十六,天降大雪,寒風襲人。一輛白色的采血車,通紅的十字閃耀著亮光,近百人的隊伍排在車前,陸續還有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人流。 郭明義的工友來了,他常去匯款的郵局職工來了,常去復印打字門市的店員也來了,甚至還有社區那些泡棋牌室的「麻婆」和基督教徒,100人,200人,500人,600人………
鞍山市紅十字協會的工作人員驚呆了,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龐大的獻血隊伍。沒辦法,只好臨時再調用3台采血車。
這時候,老郭來了。隊伍一陣騷動。
「老郭,你好!」大家紛紛向他打著招呼。
「大家好,排好隊,一個一個來。」郭明義笑呵呵地擠過人群,跟大家頻頻拱手。大家也紛紛給他讓開一條路。他擠上采血車,急切地與工作人員商量方案。
由於血站庫存根本容納不下600多人同時獻血,這些隊員中,只有138名志願者完成了捐獻。
這一次,共採集血液32000毫升,不僅保證了鞍山市春節假期的用血安全,還為臨近城市儲備了充足的血源。
目前,郭明義獻血志願者已超過4000人,這是全國最大的一支人數固定的獻血隊伍,這是全國最大的一個流動血庫。國家隨時需要,隨時取用。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上海、南京、昆明、深圳等大城市的血站門口冷冷清清,不時出現血荒,而鞍山市中心血站的門前總是熱熱鬧鬧,熱血沸騰。
鞍山無血荒,因為郭明義!
Ⅳ 幸福是什麼 報告文學 李春雷 文庫
ilin Bilin
埃林·彼林
Елин Пелин (1877~1949)
保加利亞作家。原名迪米特爾·伊萬諾夫,生於富裕農民家庭。從小受到進步文藝的影響。中學時加入「瓦西爾·列夫斯基」文藝小組,並開始發表作品。後輟學在故鄉當教師。
1902至1903年創辦《鄉村漫談》雜志。曾擔任《保加利亞人》、《向日葵》等幽默雜志的編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應征入伍,成為軍事記者。1926至1944年任伊萬·伐佐夫博物館館長。1940年成為保加利亞科學院院士。1945年保加利亞解放後主要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和主編兒童刊物《九月兒童》。
他的創作以中短篇小說見長,比較重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第1集1909,第2集1911),幽默作品集《我的煙灰》(1905),中篇小說《格拉克一家》(1911)、《土地》(1922),短篇小說集《修道院坡下的葡萄園》(1936)、《我,你,他》(1936)等。
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寫的兩部短篇小說集和中篇小說《格拉克一家》。這些作品以90年代以後的農村生活為題材。短篇小說《安得列什科》(1903)寫一個法庭執事去農村懲辦漏稅者,反遭青年農民安得列什科懲罰的故事,譴責了資產階級政府的竭澤而漁,歌頌了農民的友愛與機智。《在另一個世界裡》(1901)寫貧苦老農馬特科死後進入天國的見聞,揭露了人世間的黑暗和農民的苦難。
《天災》(1901)描寫鄉村神甫的詐騙行為,歌頌了青年教師為民除害的精神。《未收的麥田》(1904)表現了青年農婦拉扎琳卡對凌辱和迫害她一家的統治者所進行的反抗。
在《罪行》(1904)中,這種反抗採取了更激烈的形式:青年農民利波憤然殺死危害他的家庭的財主。但他筆下人物的反抗,只是單槍匹馬的自發斗爭。中篇小說《格拉克一家》描寫格拉克一家由尊長愛幼、勤勞和睦而分崩離析,反映了19世紀末保加利亞農村在資本主義勢力侵蝕下封建宗法制的解體,揭露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手段的野蠻和新生資產者的道德淪喪。
(1877~1949)是保加利亞著名作家。他以寫農村題材的中短篇小說著稱。埃林·彼林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曾作過多年的鄉村教師,在1945年保加利亞解放前任過博物館館長、保加利亞科學院院士。從1909年開始,在近四十年時間里,他為兒童寫了許多書,有童話、寓言和短篇小說。
《揚·比比揚歷險記》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描寫一個頑劣的、不聽教導的男孩,幹了許多壞事,最後還在小魔鬼阿噓的誘惑下,被換掉了腦袋,騙入魔鬼王國。在魔鬼王國中,他的智慧和善良慢慢蘇醒了,終於戰勝了惡魔米里萊萊,沖出了魔鬼王國並找到了自己的腦袋,成了一個好孩子。後來作家還寫過一部《月亮上的揚·比比揚》,同樣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埃林·彼林(1877~1949)是保加利亞著名作家。他以寫農村題材的中短篇小說著稱。埃林·彼林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曾作過多年的鄉村教師,在1945年保加利亞解放前任過博物館館長、保加利亞科學院院士。從1909年開始,在近四十年時間里,他為兒童寫了許多書,有童話、寓言和短篇小說。
埃林·彼林生前以寫農村題材的中短篇小說而著稱於世。俄羅斯偉大作家高爾基曾評價說:「有埃林·彼林這樣的作家,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可引以為自豪的。」埃林·彼林在藝術上達到爐火純青之後,開始「用自己最好的時間和最好的創作心境」為孩子們寫作。他主要寫童話、寓言和短篇小說。他的兒童文學作品中,最有代表性並且成就最高的就是寫於1933年的《比比揚奇遇記》,它被稱為東歐兒童文學的一塊寶璧。
Ⅵ 幸福是什麼
幸福就是自己的慾望得到滿足,切和同齡人比較我活的更好!
Ⅶ 幸福是什麼的社會影響
逼近現實、刻畫現實人物的報告文學寫作難度很高。作者李春雷很好地抓住了刻畫人物這一報告文學寫作要訣,從人物的一言一行、細微小事入手,將人物捏塑得有血有肉、豐滿充盈,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Ⅷ 【幸福是什麼】是誰寫的
圖書名稱:《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
作者:李春雷著
出版單位: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
參考資料:網路
望採納和賞金 O(∩_∩)O謝謝
Ⅸ 《幸福是什麼》詩歌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
我問過別人
別人也問過我
像小孩子那樣
願望很容易滿足
就是幸福
幸福是什麼
一百個人話說幸福
就有一百個對幸福的
不同感受
對於一個身患絕症的人來說
活著就是幸福
幸福是什麼
對一個乾渴難耐的人來說
心中的幸福
就是盼望能有一杯水
來為自己解渴
而另外一個不渴的人
就是擁有整條河
都無法讓他感到幸福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人
追求著大大小小的幸福
在生命的旅途中
你羨慕我的幸福
我崇尚你的幸福
就是不知到珍惜
自己早已擁有的幸福
在幸福中最容易忽略的
是自己的幸福時間
有時我們
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道什麼是幸福
幸福——究竟是什麼
只要你學會用心靈去感受
幸福就是你生活里的全部
酸甜苦辣中
伴有真情實感的味道
讓美好和幸福
回歸我們平凡真實的生活
在隨遇而安的快樂中
你會看到幸福笑的是那麼燦爛
究竟是什麼——幸福
一次進步,一次收獲
一個小小心願的滿足
還有對他人的幫助……
這都是我們的幸福
其實我們真的生活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