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智力和幸福有什麼關系

智力和幸福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9-02 02:16:57

Ⅰ 人的智力水平和哪些因素有關~

智力的取決因素很多,48%取決於遺傳,由於人們尚且無法直接解讀智力水平,必須藉助其外在表現按照某種方式在特定時間內參考智力發展程度和狀況。 智商只是智力評估的一種方法。

心理學研究發現,
人與人之間的智力是存在差異的,這種差異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智力類型上的差異。所謂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智力的類型差異就是指人在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類型差異。在記憶方面,有的人善於運用聽覺記憶,有的人善於運用視覺記憶,有的人善於運用運動記憶。第二,智力發展水平上的差異。有的人從小聰明過人,有的人20多歲還呆頭呆腦,這就是智力高低的不同。第三,智力的差異也表現為有些人早熟,有些人晚成。如我國唐代詩人白居易6歲開始學詩,9歲能識詩韻,10歲便寫出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樣富有哲理的詩句。而英國的火車發明者斯蒂芬遜在17歲時還是個文盲,18歲才開始念書,到44歲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火車。第四,智力由於性別差異也有所不同,但無高低之分。有人認為男孩比女孩聰明,這實際上是一種偏見。心理學家大量研究證明:男生的成績偏於優秀和差兩端,女孩成績以中等居多。就平均成績來看,男女沒有明顯差異。女性嗅覺靈敏,在聲音定位、色彩辨別方面優於男性,男性在視覺和辨別方位能力方面較強。女性敘述事情常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長於形象思維,擅長文學、藝術、語言、醫學、史地等學科;男生思維具有廣泛性、靈活性和創造性特點,長於抽象思維,擅長數學、物理、哲學、天文等學科。智力差異產生的原因是很復雜的。先天的;遺傳素質、後天的環境教育條件和個人的主觀努力都是影響智力發展的重要因素,智力的發展是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把智力看作是人的一種潛能是比較合適的,智力發展就是這種潛能得到發揮的過程。智力無疑與人的先天稟賦有關,但每個人在有利的環境下都可能使自己的潛能發展到最高度。因而從先天稟賦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來看,智力問題是一個差異的問題。智力差異可以分為個體差異和群體差異。智力的個體差異是指不同個體之間所表現出來的智力差異。我們平時說某人聰明,某人遲鈍;某人擅長形象思維,某人擅長抽象思維,都屬於智力的個體差異。智力的個體差異有多種表現形式,它可以表現在水平的高低上,又可以表現在結構的不同上,還可以表現在發展與成熟的早晚上。智力的群體差異是指不同群體之間的智力智力差異,它包括智力的性別差異、年齡差異、種族差異、社會階層差異等。

Ⅱ 智商和情商高低和未來生活過得好不好有沒有關系

是有一定關系的,因為智商決定了自己工作的高低,而情商決定了自己平時對待工作以及生活的態度,這與自己未來生活有很大的關系。

Ⅲ 智力是什麼

智力的本質是什麼?目前心理學界並沒有達成共識。自20世紀初,心理學家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人的智力提出假設,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形成了眾多不同的理論,但從總體上看,我們可以把這些智力理論基本上分為智力的因素理論和智力的認知理論兩大派別。在這兩大派別中,吉爾福特的智力結構理論、斯騰伯格的智力成功智力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和戴斯德PASS理論都較具代表性。下面我們向大家做一些介紹。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的「智力結構理論」是因素理論中的重要理論。智力因素理論又稱智力的測量理論,是以因素分析方法為基礎建立的,即分析出組成智力的因素,關注各個因素的發展,從而使智力的測量和找出個別差異成為可能,為個性化實施教育提供依據。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於1967年提出智力是由120個獨立的因素組成。吉爾福特按三個維度組織這些因素,以這三個維度的相互作用來決定不同的人的智力能力。
(三維智力結構模型)
吉爾福特「智力結構理論」不僅為我們今天的智力訓練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據,國內外現有很多根據這一理論開展的各種思維訓練教材和課程;而且,它對創造力的闡述也為後人提供了重要的測量和訓練的基礎。吉爾福特認為創造性包括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等,這幾種能力在他的「三維智力結構模型」中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智力因素,對這些因素進行相應的教育訓練,則可以促進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20世紀下半葉認知心理學興起後,人們對智力的研究出現了另一條研究途徑,即信息加工途徑。智力認知理論主要受認知心理學的信息加工理論及神經生物學(腦科學)的影響,它們對智力的因素組成不再斤斤計較,而是關注信息加工的過程。他們探討的問題是:為了解答某種智力任務,必須經歷哪些心理操作,測驗成績的哪些方面取決於過去的學習,哪些方面取決於注意、短時記憶或信息加工速度等。
斯騰伯格是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他從信息加工心理學的角度,於1986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論,認為智力包括成分智力、經驗智力和情境智力。十幾年後,他再次發展了智力理論,提出智力的新概念——成功智力(successful intelligence)。所謂成功智力是用以達到人生中主要目標的智力,它能導致個體以目標為導向並採取相應的行動,是對個體的現實生活起到舉足輕重影響的智力。斯騰伯格認為,成功智力是認識並充分發揮個人優勢的能力,是認識並彌補或改正個人弱點的能力,是適應、塑造和選擇環境的能力,它包含分析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分析能力是個體進行分析、評價、比較或對比時所需要的能力。創造能力是人進行創造、發明或發現時所需的能力。而實踐能力是人進行實踐、運用或使用他所學習的知識時所需的能力。在人生中取得成功不僅需要具備這三種能力,更需要在這三種能力間取得平衡。成功智力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只有在分析、創造和實踐能力三方面協調、平衡時才最為有效。」
斯騰伯格的智力理論對我國素質教育改革,打破傳統的為分數而學的應試教育模式,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將知識應用於實踐,並在實踐中有所創造,培養會學、會用、會創造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於1983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論」。該理論認為,智力「是在某種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價值標准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某種產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的內涵是多元的,由七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所構成。每種智力都是一個單獨的功能系統,這些系統可以相互作用,產生外顯的智力行為。這七種智力是:
(1)言語智力,滲透在所有語言能力之中,包括閱讀、寫文章以及日常會話能力。
(2)邏輯一數學智力,包括數學運算與邏輯思維能力,如做數學證明題及邏輯推理。
(3)空間智力,包括導航、認識環境、辨別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閱地圖和繪畫等。
(4)音樂智力,包括對聲音的辨別與韻律表達的能力,比如拉小提琴或作曲等。
(5)身體運動智力,包括支配肢體完成精密作業的能力,比如打籃球、跳舞等。
(6)人際智力,包括與人交往且能和睦相處的能力,比如理解別人的行為、動機或情緒。
(7)內省智力,對自身內部世界的狀態和能力具有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認識自己並選擇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相對獨立的上述七種智力。這七種智力在個體身上的不同組合使得每個人的智力都有獨特的表現方式和特點,所以我們很難找到一個適用於任何人的統一的評價標准來評價一個人的聰明與否、成功與否。正如我們無法指出如丘吉爾、莫扎特、愛因斯坦、畢加索、邁克爾喬丹、柏拉圖和馬丁路德金誰更聰明、誰最成功,我們只能說他們各自在哪個方面聰明、在哪個方面成功,以及他們各自怎樣聰明、怎樣成功。因為我們不能說上述七種智力哪一種重要、哪一種不重要。它們在個體的智力結構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只不過表現的程度和方面不一樣而已。
運用多元智力理論分析我國的教育問題,對於我們樹立積極樂觀的學生觀、「對症下葯」的教學觀和靈活多樣的教育評價觀,促進我國的教育改革和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加拿大心理學家戴斯及他人於1990年提出PASS智力模型。他們把信息加工理論、認知研究的新方法與智力研究的因素分析方法相結合,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探討了智力活動中的信息加工過程,並以前蘇聯心理學家魯利亞的大腦三級功能區學說為理論基礎,提出了人類智能活動的三級認知功能系統的智力模型,即計劃—注意—同時—繼時加工模型,即PASS模型。
戴斯認為,智力有三個認知功能系統:1、注意-喚醒系統,該系統在智力活動中起激活和喚醒的作用。2、同時——繼時編碼加工系統。該系統負責對外界刺激信息的接收、解釋、轉換、再編碼和存儲,是智力活動中主要的信息操作系統。3、計劃系統,負責認知過程的計劃性工作,確定目標、制定和選擇策略,對操作過程進行控制和調節,對注意—喚醒系統和編碼系統起監控和調節作用。計劃系統是整個認知功能系統的核心。
戴斯等人從PASS模型的理論出發,編制了標准化的測驗,稱為戴斯-納格利爾里:認知評估系統(簡稱DN:CAS)。此測驗目前已出版。量表分別對計劃、注意、同時性加工和繼時性加工進行測量。戴斯等人運用這一量表對三類特殊(學習困難)兒童進行評估研究,研究表明:計劃過程是智力落後的最嚴重的缺陷。注意力缺陷障礙的個體在幾個過程上會有缺陷,最顯著的是注意缺陷,而學習困難個體的缺陷可能在計劃、同時性或繼時性加工的環節上。
PASS模型不僅具有堅實的神經心理學和認知心理研究的基礎,能從認知過程的角度來評估和鑒別各種類型的特殊群體,而且它提供了一個能夠對特殊群體的缺陷進行補救的框架和計劃。從某種程度上說,特殊兒童的異質性要遠遠大於正常的兒童。正確評估是實現「因材施教」思想的前提。基於目前對智力落後、學習困難和注意力缺陷障礙個體的評估中存在的問題、PASS評估系統的有效性以及PASS補救計劃實施的成果,可以嘗試在我們中國引進PASS理論。
從20世紀初,人們從未停止過對智力的爭論,各種理論有其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理論背景,我們很難去評估那個理論的好與壞。作為家長,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找到一種基於某種理論之上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得我們的孩子們學有所成,幸福成長。
作者:楊一樂
北京東方之星幼兒教育機構文章引用自:東方之星幼兒思維網

Ⅳ 孩子智商取決於家庭的哪些因素

百分之20取決於父母,後天的生活環境,教育佔80%,宋朝的仲永,先天智力非常高,但是他的父母卻沒注意後天培養,漸漸智力下降甚至低於普通人!

Ⅳ 人格與幸福感的關系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幸福是人類個體認識到自己需要得到滿足以及理想得到實現時產生的一種情緒狀態,是由需要(包括動機、慾望、興趣)、認知、情感等心理因素與外部誘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種復雜的、多層次的心理狀態。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簡稱SWB),作為心理學專門術語,指評價者根據自定的標准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主觀幸福感是一種主觀的、整體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值,它是評估相當長一段時期的情感反應和生活滿意度主觀幸福感具有一些基本的特點:(1)主觀性:主觀幸福感的評定主要依賴個體本人設定的標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標准,一個人幸福與否只有他自己體驗的最真實准確,因此幸福感具有很強的主觀性,研究中多採用主觀報告法進行評定;(2)整體性:主觀幸福感包括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三方面,反映的是個體整體的主觀生活質量,是一種綜合性的心理指標,具有整體性、綜合性的特性。另外一些學者還增補了第三個特點,即相對穩定性:盡管人的心境會受新事件的影響,但瞬間快樂的心境不一定能夠導致長期的幸福感。主觀幸福感並不隨時間的流失或環境的一般性改變而發生重大變化。從長期看,主觀幸福感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量值。
人格作為影響主觀幸福感的一個重要主觀因素,一直受到研究者的熱切關注。縱觀幾十年來國內外對主觀幸福感相關因素的研究, 人格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一些研究者認為, 如果說人格因素不是主觀幸福感最好的預測指標, 至少也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預測指標之一。另一些研究人員還總結了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 也認為主觀幸福感主要依賴人格特質, 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導致不同的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及生活滿意度。動力平衡模型的倡導者Headey和Wearing 提出人們情感上愉悅與否主要是由人格決定的。他們認為某些事件和環境雖然會影響主觀幸福感, 但對主觀幸福感真正產生長期影響的仍然是人格。人格缺陷是家庭暴力、社會危害的重要源頭和成因之一,可見一個健全的人格無論是對於個人的發展,個人的幸福感還是社會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到底什麼是人格?有一句格言:人與人之間無差別很多,卻差別很大。這句話幾乎總結了人格心理學家的觀點,但對於什麼是人格,卻至今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但也正是這種種的不同觀點提供了一個探討人的復雜性的豐富而令人興奮的框架。彭聃齡主編的《普通心理學》定義人格為: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這個獨特的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美國心理學家jerryM,burger編著的《人格心理學》則將人格定義為源於個體身上的穩定行為方式和內部過程;一方面,他強調人格是穩定的;另一方面,內部過程和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過程不同,它是從人的內心發生,影響著怎樣行為,怎樣感覺的所有情緒、動機和認知過程;而按佛洛伊德的理論,人格是一個整體,這整體包括了三部份,分別稱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中的三個部分,彼此交互影響,在不同時間內,對個體產生不同的作用……人格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種本質特徵。

閱讀全文

與智力和幸福有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慶余年有什麼美女 瀏覽:809
萬科美女在哪裡 瀏覽:250
房產視頻為什麼要掛幸福里app 瀏覽:670
二十四節氣寫了哪些故事 瀏覽:781
美女寫字時頭發怎麼畫 瀏覽:890
吉大數量經濟招多少 瀏覽:66
交警大隊的事業編是什麼編制 瀏覽:582
塔羅看事業用什麼牌陣 瀏覽:411
旅行經濟能帶動什麼 瀏覽:894
國內哪個省盛產美女 瀏覽:720
男女對現在婚姻怎麼看 瀏覽:409
企鵝婚姻制度是什麼樣的 瀏覽:575
天蠍女跟著哪個星座男會幸福 瀏覽:106
鼠和牛愛情怎麼樣 瀏覽:454
婚姻夾雜背叛怎麼挽留 瀏覽:474
惠州教育局事業編制考什麼 瀏覽:828
愛國愛家有關故事有哪些 瀏覽:689
女生說我愛情不靠譜怎麼回答 瀏覽:567
無證婚姻起訴狀怎麼寫 瀏覽:142
車管所事業編是什麼崗位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