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不一定,但是從理論上來講中產階級的確比低產階級更容易獲得幸福,而且婚姻生活也比較美滿。但是這也要因人而異,如果這對中產階級的夫妻知足常樂,對生活沒有更多的要求的話,我覺得他們的生活肯定會比較幸福美滿。之所以這么說,是與以下原因有關。
因此個人覺得中產階級與低產階級相比,兩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因為經濟的緣故。所以相對而言中產階級的幸福指數的幾率要比低產階級幸福指數高。
⑵ 現代「中產夫婦」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在這個社會中,我們人生活的界別也是有所不同的,就拿生活條件來說,有的人生活比較窮,只能算是普通人,而有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能夠算作一個中產階級,當然了還有很少一部分人上人,生活條件非常的好,過著大家都非常羨慕的生活。在我國中產夫婦的生活狀態大概就是如此吧。
一:兩個人都有比較固定並且令人滿意的事業。
你要想有生活過得好,肯定需要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才行,作為中產家庭,家裡面兩個人的工作肯定不差,雖然不是上百萬,上千萬的掙,但是日子依舊非常的瀟灑。兩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對於五險一金,還有各種保險都會有,這也是為自己提供一個保障。
可能這就是大家都非常羨慕的生活,我們不需要大富大貴,但是起碼不需要為了生計發愁,也不需要去背負房貸,車貸等東西,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就好了。
⑶ 為何窮人成生二胎的主力,而中產階層卻說生不起
隨著我們國家的二胎政策不斷開放,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家庭有二胎。很多80後在家裡就是獨生子,他們不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也面對自己遇到的困難,希望孩子以後能有個照應,於是紛紛加入了生二胎的行列。
但是我們慢慢就會發現一個非常神奇的現象,窮人的家庭往往對生二胎這件事情更加積極,而中產階級的家庭反而對這件事情積極性不高。養孩子從小到大包括孩子的教育、醫療等,都需要很大的開銷。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反而中產階層直呼”生不起”呢?
家庭的經濟條件並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重要的是家長要如何教育孩子,把孩子培養成為有道德、有思想的人。同時也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陪伴,讓孩子在有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這樣才是培養一個優秀孩子的重要前提。
⑷ 窮人為什麼偏愛生二胎,而中產家庭堅持「獨生」
隨著二胎的開放,對於很多夫妻來說,是一大福音。因為在計劃生育期間,很多想要生二胎的夫妻,被政策限制。而如今二胎開放了,對於這些曾經想要多生一個的夫妻來說,可以幫助他們圓夢。但是,也並不是所有夫妻都會考慮生二胎。
如今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孩子成年,甚至是成家立業,父母都要操不少心。更重要的是,父母需要付出的財力不是一小數目。小時候孩子的奶粉錢、尿布錢,孩子長大了要讀書,要想栽培出優秀孩子,家長還要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好不容易孩子要成家立業了,彩禮、嫁妝更是一筆巨資。所以,並不是所有夫妻都會選擇生二胎 。不過,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窮人成為了生二胎的主力軍,而那些條件比較好的中產家庭反而堅持“獨生”,這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每個家庭對於生二胎都有自己的想法,現在沒有限制,想生就可以生,但是在生二胎之前,夫妻倆應該對自己的綜合條件進行考量。不要盲目跟風去生二胎,這樣不僅對孩子不好,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⑸ 身為中產家庭是怎樣一種體驗呢
2017年,按照世界銀行「人均年收入2.5-25萬元」的標准,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3億人。雖然不少網友戲稱「被中產」,但有房有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確已成為相當一部分中國人的日常。同年,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046元,位列滬京之後,居各省第一。攝影師走訪了這個最富裕省的數十個中產家庭,記錄了他們背後的故事。
雖然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中產階級人口,但比上不足,又背負教育、醫療、養老等壓力,中產家庭的焦慮感和危機意識一直如影隨形。正如從湖州到北京打拚的CINDY HIN,如今,她已經在北京全款買房,但仍覺得要不斷努力,才能同這個城市更加融洽,「有一定生活質量,並且財務自由才可以算中產家庭吧。」
⑹ 中產階級的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單純按照擁有財富的多少對社會成員進行劃分,我認為大致可以分為下面這些不同的階層:富豪階層、中產階層、一般收入階層、低收入階層、無產者等。
根據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按人平均計算,一般收入階層年收入應在20萬左右,以此為參照,中產階層的人平均年收入應在20-50萬。那麼,在我們國家,中產階級各方面的狀況會是怎樣的呢?
以上應該是中產階級各方面生活的大致情境,比不上富豪,但也是眾多普通家庭的可望而暫時不可及的追求目標。
⑺ 有些人工資只有2000元,為什麼他們卻認為自己的活得很幸福
首先我覺得不能夠單從2000元錢來直接的評判,這個工資是高還是低,因為其實所處的工作領域不同,工作環境不同以及工作城市不同,那麼這2000元的意義其實也就不同,可能對於一二線城市的人來說,2000元的工資其實是相對比較低的,因為除了一些基礎的房租水電,然後吃飯,交通等等這些支出之外,那可能一些其他方面娛樂性的支出就已經所剩無幾了,但是可能對於三四線的人來說,或者說對於農民工人這類型職業的人來說,2000元或許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一筆,可以自由支配的,並且可以有很多自由操作度的一筆金額,所以我覺得單從2000元來看它其實無所謂多與少的這種概念。
所以我覺得不管是掙2000元錢還是掙2萬元錢,還是掙20萬元錢,這些人的生活他都有自己的困難所在,也都有自己的幸福感的來源所在。並且我覺得可能收入低的人,他們的滿足度也會比較低,所以可能會更容易獲得幸福,他們的幸福感可能會比那些收入高的人會來的更開心,更讓人期待和更讓人振奮。
所以無所謂金錢多少,只要能為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達成了這個目標,那麼我覺得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