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陰麗華馬皇後長孫皇後哪個最幸福

陰麗華馬皇後長孫皇後哪個最幸福

發布時間:2022-08-28 12:39:22

⑴ 中國歷史上最具賢德的皇後到底是誰

在漫長的歷史之中,我國的朝代更迭,推動歷史發展,帝王可以說是一國之主,決定著國家的走向和發展,而皇後則為國母,負責帝王後宮的大小事務和教導子女成才。在封建王朝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之中,皇後人選繁多,但是能夠稱為賢德的卻不多,那麼中國歷史上最具賢德的皇後到底是誰呢?在我心中,一共有三位皇後可以說是最具賢德的,她們分別是李世民的長孫皇後、東漢最著名的皇後陰麗華和明朝開國帝王朱元璋的發妻馬大腳。

三、開國皇後馬大腳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乞丐帝王,在其未成為帝王之前,曾經甚至做過乞丐,也是因為在其岳父之下謀得的帶兵之職才逐步的走上開國之路。馬大腳可以說是一路陪著朱元璋走上皇位的女人,在這之中用自己的財產換來了丈夫和養父的關系緩和,更是在朱元璋被關之時偷偷的送糧食給他充飢。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冊封了跟隨他戎馬一生的皇後。馬大腳由於從民間而來,具有民間婦女勤儉持家的美德,更是有著多年行軍所積累下的眼界與心胸,無論是管理後宮還是輔助朱元璋都是一把好手。

⑵ 古代有十大恩愛帝後都是哪十位

1. 明孝宗與張皇後

獨孤皇後不僅出身名門望族,而且知書達理、見解不凡,很有政治才幹。北周時,楊堅害怕被皇帝誅殺長年帶兵在外。留居京城的獨孤伽羅在各派勢力之間周旋,拉攏了一大批王公大臣,建立了盤根錯節的關系。因此,每次楊堅遇險,朝廷中總有人幫助他,直到他廢周建隋。獨孤皇後對於隋朝的建立可以說功不可沒。

⑶ 誰是千古第一賢後我要證據的。是長孫陰麗華馬皇後還是孝賢純皇後

孝賢純皇後
名門淑女,中宮賢後
孝賢皇後,富察氏,生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二日,滿洲鑲黃旗。滿洲鑲黃旗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親統,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後中,真正出身於滿洲鑲黃旗的並不多。孝賢皇後不僅旗籍高,而且出身於名門宦家,世代簪纓。富察氏為滿洲八大姓之一,從太祖到世宗時期,富察氏家族人才濟濟,名臣輩出,為大清多建功勛。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她的祖先旺吉努就率族眾歸附了後金,在統一東北、創建帝國的多年征戰中,屢建戰功。她的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軍功官至禮部副理事官,至順治年間,累官至內大臣,加太子太保。她的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間任議政大臣,當過7年的戶部尚書,掌管國家的財政大權,曾經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哈什屯和米思翰均於乾隆十三年(1748)五月被追贈為一等承恩公。孝賢皇後的父親李榮保是米思翰的第四子,官至察哈爾總管。她的伯父馬齊在康、雍、乾三朝任保和殿大學士達23年之久,時間之長,在有清一代是罕見的。她的另一位伯父馬武任過都統、領侍衛內大臣,官居一品,位極人臣,多年報效朝廷,深受皇帝的倚重。孝賢皇後出身於這樣一個累世高官的家庭,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統教育,嫻於禮法,深明大義,並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加之天生的端莊文靜,可以說是一位標準的名門淑女、大家閨秀。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選秀女中,16歲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選中。雍正帝決定將這位名門之女指配給早已秘定為皇儲的皇四子弘歷為嫡福晉。雍正帝以其獨有的犀利眼光似乎已經看出了這位端莊秀美文靜的少女,具備成為大清一代賢後的素質。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歷即位後改名為重華宮)為皇四子弘歷和富察氏舉行了隆重的結婚典禮。婚後,這對小夫妻相敬如賓,感情篤摯,十分恩愛。富察氏不僅聰明美麗,還非常溫柔賢惠,她盡心盡意孝敬公婆,每日殷勤地問安侍膳,恪盡兒媳本分,與公婆的關系十分融洽,深受公婆的喜愛。乾隆在當皇子時,就已經娶了福晉、側福晉、格格等十人。做了皇帝之後,又納了不少妃嬪。在乾隆的眾多後妃中,孝賢皇後是和乾隆感情最好的,備受乾隆寵愛。因皇後富察氏謚號為孝賢,故又被稱為孝賢皇後。 乾隆曾盛贊孝賢皇後「歷觀古之賢後。蓋實無以加茲」。雖是對她的私心偏愛,也反映了在極度挑剔的完美主義者乾隆心目中,孝賢皇後是完美賢淑、不可超越的典範。同時他認為他能夠專心地處理國家政務,閑暇時間查閱典籍,全部是孝賢皇後的功勞:「朕躬攬萬機,勤勞宵盰,宮闈內政,全資孝賢皇後綜理…….. .十餘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後之助也」。 孝賢皇後雖出身名門望族,但並不是驕奢任性的女子,相反,她生性節儉,不喜奢華,平時在宮中的裝飾打扮用品不是金玉珠翠,而是簡簡單單的通草絨花。有一次,乾隆對孝賢皇後談起關外舊俗,提及祖上剛剛創建帝業的時候,生活條件比較艱苦,衣物的裝飾都是用鹿尾絨毛搓成線縫在袖口,而不是像現在皇宮中那樣用金線銀線精工細綉而成。乾隆當時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但孝賢皇後卻將乾隆的一席話深深記在心裡,後來還特地做了一個用鹿尾絨毛搓成線縫制而成的燧囊獻給乾隆,以示不忘滿洲本色。乾隆非常珍愛孝賢皇後親手縫制的燧囊,一直帶在身邊。孝賢皇後的節儉之風和不忘本色之心,深受乾隆的敬佩和尊重。 除了生性節儉之外,孝賢皇後對乾隆感情至深,愛護有加。一次,乾隆帝患上了嚴重的癤瘡,經過多方醫治,才漸漸初愈了,但御醫一再叮囑將養百日之後才能完全康復。孝賢皇後聽說後,雖然每日要侍奉皇太後,處理六宮的繁雜事務,同時還要照顧教育子女,已經十分勞累了,但為了保證乾隆的絕對休養,不受外界的干擾,她就搬到了乾隆寢宮的外屋居住,隨時端茶倒水,親自喂湯喂葯,精心服侍了乾隆一百多天,直到看到乾隆確實康復如初,才搬回到自己的寢宮居住。乾隆病癒後,看到消瘦了許多的孝賢皇後,既心疼又感動,他覺得有孝賢皇後這樣的賢妻,是他最大的福氣。 孝賢皇後辦事很有條理,主持後宮不偏不妒,對待太監宮女寬和仁慈,還把乾隆各位妃子所生的子女都視為己出,因而深得其他妃嬪的敬重,後宮上下都盛贊她的美德。有這樣的賢後與和諧的宮闈環境,乾隆毫無內顧之憂,可以專心地處理國家政務。乾隆認為這一切都是孝賢皇後的功勞,對她十分感激,把她視為難得的賢內助。除了對孝賢皇後的賢惠美德比較欣賞外,乾隆對她最滿意的地方就是她非常孝敬自己的生母崇慶皇太後。乾隆是個大孝子,對母親的孝順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崇慶皇太後鈕祜祿氏出身滿洲大族,與康熙朝四大輔臣遏必隆同族,其曾祖父是滿洲開國五大臣之一、後金第一將巴圖魯額亦都的從兄弟額亦騰,但其父凌柱官位不高,僅為四品典儀,所以她出身不若孝賢皇後顯赫,入侍雍王潛邸時位份不高,僅為格格。然而孝賢皇後生性純孝,把皇太後侍候得十分周到,總是想方設法讓老太太高興,婆媳關系相處得十分融洽,宛如親生母女一般。由此,乾隆對孝賢皇後十分感激,也更加愛護和敬重。 在史料中我們發現,馬齊之女,孝賢皇後堂姐是康熙第十二子胤裪的嫡福晉富察氏,巧合的是,這位富察氏的兩個嫡子也分別於4歲和3歲夭折。孝賢皇後還有一個妹妹嫁給了太宗十子韜塞之孫。乾隆皇帝在孝賢皇後生前和故去之後都格外恩厚皇後母家,孝賢皇後侄福隆安(傅恆子)娶和碩和嘉公主,永瑢娶孝賢皇後侄女(傅謙女)富察氏為嫡福晉,永瑆同樣娶孝賢皇後侄女(傅恆女)為嫡福晉,後來這位嫡福晉的一個兒子還過繼給了胤裪,另一個兒子綿懿過繼給永璋,綿懿的嫡福晉是富察氏明興(孝賢皇後侄)女。永瑆子綿儐次子奕霈娶富察氏博啟圖(皇後侄明瑞子)之女為嫡福晉。綜上所述,富察氏家族已經和皇室結成了親密的姻親關系了。

長孫皇後
一代賢後

編輯本段汗青明文,溯古追風
皇後列傳
《舊唐書》 太宗文德順聖皇後長孫氏,長安人,隋右驍衛將軍晟之女也。晟妻,隋揚州刺史高敬德女,生後。少 好
讀書,造次必循禮則。年十三,嬪於太宗。隋大業中,常歸寧於永興里,後舅高士廉媵張氏,於後所宿舍外見大馬,高二丈,鞍勒皆具,以告士廉。命筮之,遇《坤》之《泰》,筮者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牝馬地類,行地無疆。變而之《泰》,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象》曰:後以輔相天地之宜而左右人也。龍,《乾》之象也。馬,《坤》之象也。變而為《泰》,天地交也。繇協於《歸妹》,婦人之兆也。女處尊位,履中居順也。此女貴不可言。」武德元年,冊為秦王妃。時太宗功業既高,隱太子猜忌滋甚。後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盡力彌縫,以存內助。及難作,太宗在玄武門,方引將士入宮授甲,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九年,冊拜皇太子妃。 太宗即位,立為皇後。贈後父晟司空、齊獻公。後性尤儉約,凡所服御,取給而已。太宗彌加禮待,常與後論及賞罰之事,對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婦人,豈敢豫聞政事?」太宗固與之言,竟不之答。時後兄無忌,夙與太宗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勛,委以腹心,出入卧內,將任之朝政。後固言不可,每乘間奏曰:「妾既託身紫宮,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之呂、霍可為切骨之誡,特願聖朝勿以妾兄為宰執。」太宗不聽,竟用無忌為左武候大將軍、吏部尚書、右僕射。後又密遣無忌苦求遜職,太宗不獲已而許焉,改授開府儀同三司,後意乃懌。有異母兄安業,好酒無賴。獻公之薨也,後及無忌並幼,安業斥還舅氏,後殊不以介意,每請太宗厚加恩禮,位至監門將軍。及預劉德裕逆謀,太宗將殺之,後叩頭流涕為請命曰:「安業之罪,萬死無赦。然不慈於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極刑,人必謂妾恃寵以復其兄,無乃為聖朝累乎!」遂得減死。 後所生長樂公主,太宗特所鍾愛,及將出降,敕所司資送倍於長公主。魏徵諫曰:「昔漢明帝時,將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於先帝子乎!』然謂長主者,良以尊於公主也,情雖有差,義無等別。若令公主之禮有過長主,理恐不可,願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後,後嘆曰:「嘗聞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聞其諫,實乃能以義制主之情,可謂正直社稷之臣矣。妾與陛下結發為夫婦,曲蒙禮待,情義深重,每言必候顏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故韓非為之說難,東方稱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有國有家者急務,納之則俗寧,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後因請遣中使齎帛五百匹,詣徵宅以賜之。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後曰:「東宮器用闕少,欲有奏請。」後不聽,曰:「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憂少於器物也!」 八年,從幸九成宮,染疾危惙,太子承乾入侍,密啟後曰:「醫葯備盡,尊體不瘳,請奏赦囚徒,並度人入道,冀蒙福助。」後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為惡。若行善無效,何福可求?赦者,國之大事;佛道者,示存異方之教耳,非惟政體靡弊,又是上所不為,豈以吾一婦人而亂天下法?」承乾不敢奏,以告左僕射房玄齡,玄齡以聞,太宗及侍臣莫不噓唏。朝臣咸請肆赦,太宗從之;後聞之,固爭,乃止。將大漸,與太宗辭訣,時玄齡以譴歸第,後固言:「玄齡事陛下最久,小心謹慎,奇謀秘計,皆所預聞,竟無一言漏泄,非有大故,願勿棄之。又妾之本宗,幸緣姻戚,既非德舉,易履危機,其保全永久,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則為幸矣。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於立政殿,時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於昭陵。 後嘗撰古婦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則》,自為之序。又著論駁漢明德馬皇後,以為不能抑退外戚,令其當朝貴盛,乃戒其龍馬水車,此乃開其禍源而防其末事耳。且戒主守者曰:「此吾以自防閑耳。婦人著述無條貫,不欲至尊見之,慎勿言。」崩後,宮司以聞,太宗覽而增慟,以示近臣曰:「皇後此書,足可垂於後代。我豈不達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規諫,補朕之闕,今不復聞善言,是內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號曰文德順聖皇後。 《新唐書》 太宗文德順聖皇後長孫氏,河南洛陽人。其先魏拓跋氏,後為宗室長,因號長孫。高祖稚,大丞相、馮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將軍。父晟,字季,涉書史,趫〗鷙曉兵,仕隋為右驍衛將軍。 後喜圖傳,視古善惡以自鑒,矜尚禮法。晟兄熾,為周通道館學士。嘗聞太穆勸撫突厥女,心志之。每語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圖昏。」故晟以女太宗。後歸寧,舅高士廉妾見大馬二丈立後舍外,懼,占之,遇《坤》之《泰》。卜者曰:「《坤》順承天,載物無疆;馬,地類也;之《泰》,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又以輔相天地之宜。繇協《歸妹》,婦人事也。女處尊位,履中而居順,後妃象也。」時隱太子釁鬩已構,後內盡孝事高祖,謹承諸妃,消釋嫌猜。及帝授甲宮中,後親慰勉,士皆感奮。尋為皇太子妃,俄為皇後。 性約素,服御取給則止。益觀書,雖容櫛不少廢。與帝言,或及天下事,辭曰:「牝雞司晨,家之窮也,可乎?」帝固要之,訖不對。後廷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請繩治,俟意解,徐為開治,終不令有冤;下嬪生豫章公主而死,後視如所生;媵侍疾病,輟所御飲葯資之。下懷其仁。兄無忌,於帝本布衣交,以佐命為元功,出入卧內,帝將引以輔政,後固謂不可,乘間曰:「妾托體紫宮,尊貴已極,不願私親更據權於朝。漢之呂、霍,可以為誡。」帝不聽,自用無忌為尚書僕射。後密諭令牢讓,帝不獲已,乃聽,後喜見顏間。異母兄安業無行,父喪,逐後、無忌還外家。後貴,未嘗以為言。擢位將軍。後與李孝常等謀反,將誅,後叩頭曰:「安業罪死無赦。然向遇妾不以慈,戶知之;今論如法,人必謂妾釋憾於兄,無乃為帝累乎!」遂得減流越巂。太子承乾乳媼請增東宮什器,後曰:「太子患無德與名,器何請為?」 從幸九成宮,方屬疾,會柴紹等急變聞,帝甲而起,後輿疾以從,宮司諫止,後曰:「上震驚,吾可自安?」疾稍亟,太子欲請大赦,泛度道人,祓塞災會。後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支。若修福可延,吾不為惡;使善無效,我尚何求?且赦令,國大事,佛、老異方教耳,皆上所不為,豈宜以吾亂天下法!」太子不敢奏,以告房玄齡,玄齡以聞,帝嗟美。而群臣請遂赦,帝既許,後固爭止。及大漸,與帝決,時玄齡小譴就第,後曰:「玄齡久事陛下,預奇計秘謀,非大故,願勿置也。妾家以恩澤進,無德而祿,易以取禍,無屬樞柄,以外戚奉朝請足矣。妾生無益於時,死不可以厚葬,願因山為壠,無起墳,無用棺槨,器以瓦木,約費送終,是妾不見忘也。」又請帝納忠容諫,勿受讒,省游畋作役,死無恨。崩,年三十六。 後嘗采古婦人事著《女則》十篇,又為論斥漢之馬後不能檢抑外家,使與政事,乃戒其車馬之侈,此謂開本源,恤末事。常誡守者:「吾以自檢,故書無條理,勿令至尊見之。」及崩,宮司以聞,帝為之慟,示近臣曰:「後此書可用垂後,我豈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顧內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謚曰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後志。帝自著表序始末,揭陵左。上元中,益謚文德聖皇後。 《資治通鑒》 長孫皇後性仁孝儉素,好讀書,常與上從容商略古事,因而獻替,裨益弘多。上或以非罪譴怒宮人,後亦陽怒,請自推鞫,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為申理,由是宮壺之中,刑無枉濫。豫章公主早喪其母,後收養之,慈愛逾於所生。妃嬪以下有疾,後親撫視,輟己之葯膳以資之,宮中無不愛戴。訓諸子,常以謙儉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嘗白後,以東宮器用少,請奏益之。後不許,曰:「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揚,何患無器用邪!」 上得疾,累年不愈,後侍奉,晝夜不離側。常系毒葯於衣帶,曰:「若有不諱,義不獨生!」後素有氣疾,前年從上幸九成宮,柴紹等中夕告變,上擐甲出閣問狀,後扶疾以從,左右止之,後曰:「上既震驚,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太子言於後曰:「醫葯備盡而疾不瘳,請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獲冥福。」後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為善有福,則吾不為惡;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國之大事,不可數下。道、釋異端之教,蠹國病民,皆上素所不為,奈何以吾一婦人使上為所不為乎?必行汝言,吾不如速死!」太子不敢奏,私以語房玄齡,玄齡白上,上哀之,欲為之赦,後固止之。 及疾篤,與上訣。時房玄齡以譴歸第,後言於上曰:「玄齡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謀秘計,未嘗宣洩,苟無大故,願勿棄之。妾之本宗,因緣葭莩,以致祿位,既非德舉,易致顛危,欲使其子孫保全,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足矣。妾生無益於人,不可以死害人,願勿以丘壟勞費天下,但因山為墳,器用瓦木而已。仍願陛下親君子,遠小人,納忠諫,屏讒慝,省作役,止游畋,妾雖沒於九泉,誠無所恨!兒女輩不必令來,見其悲哀,徒亂人意。」因取衣中毒葯以示上曰:「妾於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從乘輿,不能當呂後之地耳。」己卯,崩於立政殿。 後嘗采自古婦人得失事,為《女則》三十卷,又嘗著論駁漢明德馬後以不能抑退外親,使當朝貴盛,徒戒其車如流水馬如龍,是開其禍敗之源而防其末流也。及崩,宮司並《女則》奏之,上覽之悲慟,以示近臣曰:「皇後此書,足以垂範百世!朕非不知天命而為無益之悲,但入宮不復聞規諫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懷耳!」乃召房玄齡,使復其位。 十一月,庚午,葬文德皇後於昭陵。將軍段志玄、宇文士及分統士眾出肅章門。帝夜使宮官至二人所,士及開營內之;志玄閉門不納,曰:「軍門不可夜開。」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辨真偽。」竟留使者至明。帝聞而嘆曰:「真將軍也!」 帝復為文刻之石,稱「皇後節儉,遺言薄葬,以為『盜賊之心,止求珍貨,既無珍貨,復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復如此。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餘人,數十日而畢。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當使百世子孫奉以為法。」 上念後不已,於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嘗引魏徵同登,使視之。征熟視之曰:「臣昏眊,不能見。」上指示之,征曰:「臣以為陛下望獻陵若昭陵,則臣固見之矣。」上泣,為之毀觀。 《唐會要》 至二十三年八月十八日,山陵畢。陵在醴泉縣,因九嵕層峰,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為元宮。緣山傍岩,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仞,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頂上亦起游殿。[16]文德皇後即元宮後,有五重石門,其門外於雙棧道上起舍,宮人供養如平常。及太宗山陵畢,宮人慾依故事留棧道,惟舊山陵使閻立德奏曰:「元宮棧道,本留擬有今日,今既始終永畢,與前事不同。謹按故事,惟有寢宮安供養奉之法,而無陵上侍衛之儀,望除棧道,固同山嶽。」上嗚咽不許,長孫無忌等援引禮經,重有表請,乃依奏。 《貞觀政要》 太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恆於宮中養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馬宮人,將殺之。皇後諫曰:「昔齊景公以馬死殺人,晏子請數其罪雲:『爾養馬而死,爾罪一也。使公以馬殺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爾罪二也。諸侯聞之,必輕吾國,爾罪三也。』公乃釋罪。陛下嘗讀書見此事,豈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謂房玄齡曰:「皇後庶事相啟沃,極有利益爾。」 《九成宮醴泉銘》 [17]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澗,宮城之內,本無水源。求而無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聖心懷之不忘。粵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上及中宮,歷覽台觀,閑步西城之陰,躊躇高閣之下,俯察厥土,微覺有潤,因而以杖導之,有泉隨而湧出,乃承以石檻,引為一渠。 《魏鄭公諫錄》 ①長樂公主將出降,太宗謂房玄齡等曰:「長樂公主,皇後所生,朕及皇後並所鍾愛。今將出降,禮數欲有所加。」房玄齡等咸曰:「陛下所愛,欲少加之,何為不得請倍永嘉公主。」然永嘉公主即太宗之妹也。公曰:「不可。昔漢明帝欲封其子,雲:『我子豈得與先帝子等,可半楚淮陽。』前史以為美談。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主,既加長字,即是禮有尊崇,或可情有淺深,無容禮相逾越。」太宗然其言,入謂文德皇後曰:「我欲加長樂公主禮數,魏徵不肯。」文德皇後聞之,大喜,遣中使齎錢二十萬,絹四百匹,詣公宅,宣令謂公曰:「比者常聞公中正而不能得見,今論長樂公主禮事,不許增加,始驗従來所聞,信非虛妄。願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聞公言,故令將物相賞。公有事即道,勿為形跡也。」 ②魏王,文德皇後所生,太宗特所寵異。貴要言:三品以上多輕蔑王者。意欲誣毀公等以激怒太宗。太宗大怒,御齊政殿,引三品以上入,作色而言曰:「我有一口語,欲向卿等道:往前天子是天子,今時天子即非天子邪?往前天子兒是天子兒,今天子兒即非天子兒邪?我見隋家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躓頓,我自不許兒子縱橫,卿等何為蔑我兒邪?我若教之,豈不能折辱卿等?」房玄齡以下,戰栗流汗,拜謝。公正色而進曰:「當今群臣,必無敢輕魏王者。然在禮,臣子一也。傳稱:王人雖微,列諸侯之上,諸王用之為公卿,若不為公卿,則下土之諸侯也。今三品以上列為公卿,並天子大臣,陛下之所敬異。如其小小不是,魏王何得折辱?若國家綱紀替壞,臣所不知。以當今聖明,魏王豈得如此?且隋高祖不知禮義,寵縱諸子,使行無禮,尋皆罪黜,不可為法,亦何足道?」太宗聞之,喜形於色,謂群臣曰:「凡語理到,不可不服。朕之所言,身之私愛;魏徵所言,國家大法。朕向者忿怒,謂理在不疑;見魏徵所論,方始覺屈也。人君發言,亦何容易。」 《歐陽修集》 唐岑文本三龕記(貞觀十五年)。右《三龕記》,唐兼中書侍郎岑文本撰,起居郎褚遂良書,字畫尤奇偉。在河南龍門山,山夾伊水,東西可愛,俗謂其東曰香山,其西曰龍門。龍門山壁間鑿石為佛像,大小數百,多後魏及唐時所造。惟此三龕像最大,乃魏王泰為長孫皇後造也。

陰麗華
史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皇後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後。

馬皇後,名秀英(1327年一1382年)安徽宿州人。她,是仁慈、善良、儉朴、愛民的一代賢後;她敢於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時進行勸諫,保全了許多忠臣良將的性命;她善待後宮嬪妃,不為娘家謀私利開創了明朝後宮和外戚不幹政的風氣。她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結發妻子馬秀英??馬皇後。本書通過梳理各類零散史料,圍繞馬皇後及其身邊相關的人與事,勾勒出一位個性鮮明的皇後形象。
《明史》贊揚馬皇後,「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⑷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之間的感情很好,歷史上有哪些夫妻恩愛的帝後

古代的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皇帝可以三宮六院,但是歷史上恩愛的皇帝和皇後並不在少數,也有皇帝雖然娶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但是和皇後還是很相愛的。歷史上恩愛的皇帝除了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之外,還有漢宣帝和許皇後,明太祖和馬皇後,隋文帝和獨孤皇後,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後,都是歷史上比較恩愛的皇帝和皇後。

三、明太祖和馬皇後。

朱元璋雖然是一個殘暴的人,但是在馬皇後的面前,卻非常謙和。馬皇後死後,朱元璋並沒有冊立新的皇後,可見馬皇後的地位是無人可以取代的。朱元璋對其他的妃子都非常嚴厲,但是對馬皇後卻非常深情。馬皇後死後,朱元璋悲痛不已,可見馬皇後和朱元璋兩個人的感情是很深的。

⑸ 中國三大賢後都是誰她們分別是哪個朝代的皇後呢

中國的古代歷史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我國古代有賢君亦有賢後,俗話說得好,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賢內助,那麼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那中國古代的三大賢後分別是誰,分別來自哪個朝代呢?就讓我來揭曉吧。

一:長孫皇後

第一位當然少不了她,唐朝長孫皇後是李世民的妻子,賢良淑德,高貴典雅,生性簡約,她十三歲便嫁給李世民為妻,當時李世民還是秦王,長孫皇後便一直輔佐李世民當上皇位,而她也被冊封為皇後,冊封為皇後之後,她便嚴格的教導自己的兒女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節約,還經常反對自己的親族委任朝廷高官,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李世民,當李世民想殺了魏忠賢的時候,她還阻止了李世民殺掉人才,並讓魏忠賢當賢臣輔佐李世民,讓李世民多了一面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這一切都少不了長孫皇後這個賢內助的輔助。

上述幾位古代的皇後,都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後,大家最喜歡哪個呢?




⑹ 誰是歷史上最幸福的皇後

第一名:唐太宗——長孫皇後

關於這對夫妻的恩愛,好象史書上還寫得比較多,長孫皇後也有一代賢後的美名。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後的輔佐是分不開的。長孫皇後是隋朝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母親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揚州刺史;長孫皇後生長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統的教育,形成了知書達禮、賢淑溫柔、正直善良的品性。在她年幼時,一位卜卦先生為她測生辰八字時就說她「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履中居順,貴不可言。」長孫皇後以她的賢淑的品性和無私的行為,不僅贏得了唐太宗及宮內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為後世樹立了賢妻良後的典範,到了高宗時,尊號她為「文心順聖皇後。」

第二名:明孝宗——張皇後

這對夫妻獲得金牌實在是當之無愧,不為別的,你能想像一個皇帝能夠一輩子只有一個妻子嗎?別說皇帝了,也別說古代,現在閣下突然買彩票中獎了,馬上拋妻棄子可能不至於,在外麵包包二奶您可別說您不會動那念頭,就算您不動那念頭,人家送貨上門您也不一定就趕人家走!不然現在有點錢,有點權的人包二奶的怎那麼多?可是,一夫一妻,明孝宗——一個皇帝,他居然做到了!

在那個年代,講究的是多子多孫,而皇帝的子孫多少,更是關繫到國家的大事!這對夫妻只有一個兒子,正因為此,當時的大臣多次上奏要求皇帝多置內寵,可以想像,明孝宗和張皇後,他們之間只要有一點點不和睦,他大可以順水推舟,而他,沒有這樣做!這對夫妻的恩愛之情,明明白白,無可爭議。。老天是公平的,這位張皇後獲得她皇帝丈夫獨一無二的愛情,晚年卻過得很不舒坦1505年愛她的丈夫孝宗去世,她唯一成年的寶貝兒子厚照(武宗)即位,在劉瑾的指導下,武宗在宮廷和民間後肆意妄為,張皇後卻拿這個寶貝兒子沒有一點辦法。

1521年的一天,武宗親自駕著漁船在江上打魚,玩得興起,不慎跌入江中,差一點被溺死,左右將他救起,由於當時已經是九月天氣,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經被女色掏空了身體,自此開始生病,這一病就再也沒有好起來。武宗匆匆回到京城之後仍不收斂,照舊縱情荒淫,身體日益虛虧,雖然太醫們盡心治療,可還是沒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數月之後,武宗病死於豹房,結束了他荒唐的一生。由於武宗沒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於皇室旁系之手,孝宗一脈從此結束。張皇後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驄弟繼承皇位。

朱厚驄生母蔣氏入宮後,張後仍以對待藩妃的禮節對待蔣氏,於是引起朱厚驄的不滿。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張皇後在紫禁城惟我獨尊了多少年,怎麼可能把一個藩妃放在眼裡呢?可是正是這不在意讓張氏吃到了苦果,先是朱厚驄的長子哀沖太子出生,作為嫡祖母的張氏想去祝賀,卻遭到朱厚驄的拒絕,接著張氏的弟弟張延齡被人誣陷謀逆,皇帝想處死延齡,因為大臣張孚敬的諫言才作罷,後來另一個弟弟張鶴齡又被人揭發謀反,於是鶴齡也被逮捕。張皇後,特地穿破爛衣服坐在襦席上裝成瘋婆子為弟弟求情,而皇帝竟然不許。那時絕望的張皇後必定後悔自己不應該讓這個白眼狼繼承皇位吧。不知何年無依無靠的張皇後最終「憂死」在宮中。她死後不久皇帝就把她弟弟殺了。

第三名:隋文帝——獨孤皇後

同金牌獲得者一樣,這對夫妻也是帝王之中罕見的一夫一妻,之所以屈居亞軍,主要是因為男方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無奈,而不是自願。隋文帝曾有一次和宮女鬼混的行為,被獨孤皇後知道了,她毫不猶豫的把情敵從肉體上消滅了,為此隋文帝大怒,奮力爭取包二奶的權力,可是由於大臣們都知道隋文帝怕老婆,再加上他們的幾個兒子都已成年且手握重兵,他終於打消了包二奶的念頭。盡管如此,他畢竟完成了這個高難度的動作——一夫一妻。

第四名:漢宣帝——許皇後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開國皇帝以外,很少有先貧賤,而後富貴的君主。漢宣帝就是這樣一位,他的祖父是漢武帝的長子,因為兵變自殺了,他的父親也一起死了。所以,漢宣帝從小就是孤兒,完全是以一個平民的身份長大的,娶了同樣是平民的許平君小姐做妻子。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漢昭帝死後,昌邑王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趕下台了。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時的權臣霍光挑來挑去,就挑中了這個平民。平民一下子做了皇帝,自然對恩人霍光是感恩戴德,霍光就說了,你把你家裡的那個黃臉婆換了吧,我女兒如花似玉的,送給你做老婆啊!這要換了我小人家,您老人家有權有勢的,一不高興把我的彩票收回去了可怎麼得了?家裡的那黃臉婆我早煩了,正想換換呢。可人家不,漢宣帝下了一道詔書,說我以前有一把劍不見了,你們誰看見了給我呀!

這對夫妻有一個兒子,漢宣帝為了兒子的健康成長也費了不少心思,最重要的就是挑選繼母,他為兒子挑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做繼任皇後(她之所以被選中,就是自已沒有兒子,之所以沒有兒子,當然是因為皇帝不喜歡她),子以母貴,漢宣帝能這樣做,主要的還是夫妻之情吧。這些,是死後的恩愛。訪求故劍,雪恨滅恩,擇母育子,漢宣帝 。

第五名:明太祖——馬皇後

電視劇《大腳馬皇後》裡面的一些情節實在不敢相信是真的,但明太祖與馬皇後的夫妻深情,應該是沒有疑問的。需要強調的有兩點,第一,馬皇後先死,在她死後明太祖並未為她選擇繼任人——冊立新的皇後,這說明,在明太祖心裡,馬皇後的地位無人取代,夫妻深情,可見一斑。

第二,明太祖是一個相當殘暴的人,對自己身邊的女人也是如此,他的任何一個妃子,只要在他面前犯了一點小錯,下場就是死。對於明太祖來說,他的妃子除了給他生小孩以外,再沒有其他的作用,所以他死時命令所有的妃子殉葬。明太祖對其他的女人殘暴得有點……,毫無感情可言,是否也反襯出馬皇後帶走了他全部的深情?

第六名:宋光宗——李皇後

中國人對於孝道一向是相當看重的,孝的地位,一直等同於忠。所以,一個人如果不孝敬父母,那等同於犯了「謀逆大罪」。電視劇上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台詞「朕以孝治天下……」,所以,一個人,一個帝王,不講孝道,簡直是不可想像的。宋光宗的父親宋孝宗,年紀大了,圖清閑,就把皇位傳給了他。他呢,一開始倒也孝順,隔幾天就去看看老爸。可是沒曾想,他那老婆——李皇後一直就跟公公不太對勁,於是天天在他面前嚼舌根,再加上耍點小手段,一來二去的,宋光宗就不去看他老爸了。

這下子,群臣激動了,紛紛說他的不是,他呢,一慨不理,不孝就不孝,我只要我的妻子。於是,群臣也不幹了,接著發動了一場政變,把他兒子扶上皇位,讓他也嘗嘗太上皇的滋味。置孝道於不顧,宋光宗雖然比前面幾位相差太遠,但夫妻深情,由此可明。其實,早在年輕的時候,宋光宗曾寵愛黃貴妃,但是李皇後從肉體上消滅了她。宋光宗知道後也無可奈何,只因「怕老婆」,怕之深,只因愛之深也。

第七名:金世宗——烏林氏

金朝完顏亮是一個典型的惡棍型君主,他在位期間,幾乎是淫遍國中,連自己的親姐妹都不能倖免,當時的金國貴族女性,是人人自危。完顏亮看上了烏林氏,於是命令她到他那兒去。烏林氏知道,去了以後必被污辱,於是選擇了自殺。後來,金世宗發動政變,推翻了完顏亮,自己做了皇帝。為了紀念他的愛妻,終身不立皇後。這對夫妻,排名為何落於最後?只因「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我要說「一對夫妻一時恩愛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恩愛」。自殺殉情,雖然轟轟烈烈,比起一輩子相親相愛,只怕要容易得多。

第八名:乾隆與孝賢純皇後富察氏

乾隆是出鏡率很高的皇帝,在電視劇的影響下,許多人都認為他是風流型的皇帝,實際上他與他的皇後的情誼非常深厚。孝賢在雍正五年為乾隆嫡福晉,當時年齡大約十四歲。孝賢以樸素為美,得到乾隆的贊許。她所生的兩個兒子永璉永琮先後秘密立為太子,但都不幸夭折。喪子的哀痛沉重地打擊了孝賢。乾隆十三年孝賢隨乾隆南巡,在山東德州去世,年僅三十七歲。乾隆帝十分悲痛並制述悲賦:「易何以首乾坤?詩何以首關睢?惟人倫之伊始,固天儷之與齊。念懿後之作配,廿二年而於斯。痛一旦之永訣,隔陰陽而莫知。

昔皇考之命偶,用掄德於名門。俾逑予而屍藻,定嘉禮於渭濱。在青宮而養德,即治錐淑身。縱糟糠之未歷,實同甘而共辛。乃其正位坤寧,克贊乾清。奉慈闈之溫醯為九卿之儀型。克儉於家,爰始繅品而育繭;克勤於邦,亦知較雨而課晴。嗟予命之不辰兮,痛元嫡之連棄。致黯然以內傷兮,遂邈爾而長逝。撫諸子如一出兮,豈彼此之分視?值乖舛之疊遘兮,誰不增夫怨封心?況顧予之傷悼兮,更U而切意。尚強歡以相慰兮,每禁情而制淚。制淚兮淚滴襟勞,促歸程兮變故遭。登畫強歡兮歡匪心。聿當春而啟轡,隨予駕以東臨。抱輕疾兮念舫兮陳翟,由潞河兮還內朝。去內朝兮時未幾,致邂逅兮怨無已。切自尤兮不可追,論生平兮定於此。影與形兮難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對嬪嬙兮想芳型,顧和敬兮憐弱質。

望湘浦兮何先徂,求北海兮乏神術。循喪儀兮愴徒然,例展禽兮謚孝賢。思遺徽之莫盡兮,詎兩新昌而增字之能宣。包四德而首出兮,謂庶幾其可傳。驚時序之代謝兮,屆十旬而迅如。慟兮,陳舊物而憶初。亦有時而暫弭兮,旋觸緒而欷[。信人生之如夢兮,了萬事之皆虛。嗚呼,悲莫悲兮生別離,失內位兮孰予隨?入淑房兮闃寂,披鳳幄兮空垂。春風秋月兮盡於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復何時?」皇長子永璜在喪中因為悲哀不夠,被盛怒的乾隆斥為不孝,連同其師傅、諳達都受罰。

⑺ 歷史上最賢惠的皇後有哪些,清朝沒有一個上榜

我認為歷史上的賢後有李世民的長孫皇後,朱元璋的馬皇後,大清也不是沒有賢後,比如說乾隆的富察皇後也是一代賢後。古往今來,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個女人支持,而李世民,朱元璋和弘歷之所以那麼成功,和他們背後的女人也是分不開的。

說完了長孫皇後和馬皇後,我們接下來再說說富察皇後吧!富察皇後是大家閨秀,她是雍正為自己繼承人欽定的妻子,不得不說雍正看人那是相當的准。富察皇後一直以來就是後宮妃嬪的表率,她崇尚簡朴,總是帶一些絨花絨草。可惜她紅顏薄命,讓乾隆懷念了她一生。

⑻ 歷史上最賢惠的皇後有哪些

歷史上最賢惠大度的皇後如下:
一、獨孤皇後
獨孤皇後是隋朝楊堅的皇後,楊堅對於這位皇後非常的寵愛和尊重,為了討好獨孤皇後,楊堅甚至讓獨孤皇後一同參與朝政,和她一同分享皇權。可是獨孤皇後堅決不同意楊堅的做法,因為她覺得在歷史上很多女人因為參與了朝政而使得國家滅亡,所以為了江山穩固她堅決不參與朝政。
二、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是李世民的皇後,對於長孫一家李世民都很信任,甚至為了皇後想要給長孫家更高的權利和地位,只是長孫皇後極力的阻止,她並不想要家族成為能朝堂上最有實力的一族,這樣會讓家族勢力大增,會讓有異心的人對皇權產生威脅,所以她極力的控制自己家族的勢力。
三、劉娥
劉娥是宋真宗的皇後,劉娥是一位博覽群書,聰明善良的女人,在宋真宗晚年多病的時候,劉娥就幫助他處理朝堂政事。在宋真宗死後,她繼續協助11歲的新皇帝,在這期間一直是兢兢業業,為國為民的。曾經有人畫了一幅畫給她,稱她為當代武則天,而劉娥聽到此話之後大怒,說自己絕不會做第二個女皇帝,在不久之後,就慢慢的將政權還給了新皇帝,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四、馮皇後
馮皇後是北魏文成帝之妻,
馮皇後當上皇後的第二個月,文成帝的兒子拓跋弘被立為太子。按照當時北魏的規定,當皇子被立為太子後,他的生母要被賜死,防止其生母以子為貴專擅朝政。拓跋弘的生母李氏被賜死後,馮皇後就全力承擔撫養拓跋弘的責任,一點都沒把自己當外人。因此,宮內外都誇她了不起。
五、隋煬帝皇後蕭氏
楊廣這人在歷史上爭議很大,而簫皇後卻是標準的賢良女人。楊廣做皇帝後,在處理朝政上頗有失德之處,別人都不敢勸諫,唯獨簫皇後屢屢勸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楊廣每次到江南去巡遊,簫皇後務必跟隨身邊。她不是前去遊玩享樂,而是不讓楊廣干太多壞事。
六、馬皇後
馬皇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朱元璋的脾氣不大好,有時候責備宮女,要懲罰她們。馬皇後也假裝生氣的樣子,把她們交給宮正司處理。朱元璋覺得奇怪,詢問原因。馬皇後道出原委,說:「皇帝不能因喜怒而隨意賞罰。你生氣的時候,懲罰會很重。交付到宮正司,就能判定的比較合理了。」朱元璋恍然大悟,從此不再輕易責備宮女。
七、東漢光烈皇後
陰麗華是光武帝劉秀原配妻子。劉秀當皇帝後,打算立陰麗華為皇後。萬萬沒想到的是,陰麗華竟然堅辭不受,認為自己不夠資格,力薦為劉秀生了兒子的貴人郭聖通做皇後。女人誰不想母儀天下?陰麗華卻將這個機會主動放棄了。
以上供參考。

⑼ 古代史中幸福的女人有哪些,劉秀妻子陰麗華排第三,誰是首位

無論是道聽途說,還是從影視劇上看的歷史劇,古代幸福的女人有很多,如果說劉秀妻子能排第三,那麼排第一的就要屬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了。

第1位就是我們要說的黃月英了。提到黃月英,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是誰,但是他的丈夫大家都知道。就是三國有名的丞相諸葛亮,傳說諸葛亮和黃月英過著幸福的生活,她跟隨諸葛亮細心的教導,他們的兒子南征北戰,對諸葛亮的幫助很大。在黃月英死後,後世人也為她修建了一座寺廟,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才堪相配吧。

閱讀全文

與陰麗華馬皇後長孫皇後哪個最幸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主播用的是什麼拍攝軟體 瀏覽:564
如何查詢外地他人健康碼 瀏覽:161
廊坊經濟開發區怎麼樣 瀏覽:33
杞子別名有哪些好看的電影愛情 瀏覽:697
愛情公寓一個女人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911
pes在經濟裡面是什麼 瀏覽:136
有情人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622
花市買回來的幸福樹怎麼養 瀏覽:660
內部情節重復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215
全球經濟衰退應該如何避免大蕭條 瀏覽:246
概括宋代經濟發展有哪些表現 瀏覽:146
事業單位社保交費比例是多少 瀏覽:938
健康碼上的時間倒計時是什麼意思 瀏覽:780
猴人牛年干什麼事業最合適 瀏覽:427
婚姻沒味怎麼挽回 瀏覽:939
fate的起源故事在哪裡看 瀏覽:536
龍貓動畫故事梗概怎麼寫 瀏覽:343
自相矛盾小故事怎麼講 瀏覽:568
校園健康碼未啟用怎麼回事 瀏覽:599
我國哪個縣都是美女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