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大學生幸福感
如果永遠和別人攀比,那麼就永遠不會產生幸福感,因為總有人在某些地方比你好,總有人比你快樂,幸福感來源於艱苦奮斗,努力之後得到的收獲,不論收獲是大是小,都是自己從失敗和挫折當中獲取的,因此,只要我們確定自己的目標,不斷的進步,我們就能不斷地獲得真正的幸福感
❷ 大學生如何得到幸福
大學不能有什麼幸福,要制定更好的規劃,要學習為主多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以後出來了才有所謂的幸福,規劃大學的畢業去向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了解一下不同的選擇對應的生活。我從四種不同的選擇說下如何規劃大學生活。
一.對於有保研想法的同學
1. 績點
從大一到大三最重要的事情無疑就是提高自己的績點,保證自己的保研資格是根本,在這個基礎上再提高自己的保研競爭力,例如發表論文、參與課題等等。
要提高自己的績點,絕對不能忽視的,或者說和以往的考試顯著不同的,那就是大學課程的平時成績。大多數學校課程的平時分設置比重都不低,在30-40%之間,有的甚至佔到50%,而平時成績的依據就是——課堂互動、作業。課堂互動是最提高平時成績最有效的途徑,也就是印象分,在課堂上給老師一個積極的印象對自己的成績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回答問題,爭當課代表等等。尤其是回答問題,大學回答問題的同學不像初中高中那麼多,一般來說老師對於回答問題都是有比較高的獎勵分的。
其次是作業方面也要認真對待,如果是需要組隊完成的作業,盡量和水平跟自己相似的同學組隊,以免遇到劃水的同學拉低小組成績。
2. 學術研究能力
從哪些途徑來提高自己的學術能力呢,一個很好的渠道就是多和自己的本科導師聯系,參與導師的課題,不要以為只有研究生階段才需要和導師聯系!本科階段,尤其是對於有保研,又尤其是想保研學碩甚至是直博的大學生而言,有突出的科研經歷是非常非常加分的!至於課外活動、學生幹部經歷,對於想要走學術研究的同學來說這都不是最重要的。
3. 競賽保研
如果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比較突出的能力,可以嘗試競賽保研,類似於高中時期的競賽保送。有這個想法的同學要盡早去弄清楚自己學校可以保研的競賽,以及要求。在這里個人比較推薦的是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首先它是單人競賽,准備起來比較自由,其次學習英語本來就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即使沒有英語競賽也是需要學習英語的,所以相對來說,大英競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次是互聯網+創新創業競賽,這個耗時比較長,但是對於創新能力比較強的同學來說,或許也是一個好的途徑,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這個項目的保研資格,需要自己根據情況去了解。
二.對於有考研的想法同學
1. 專業課
在平時專業課的學習中,可以結合自己目標學校的考研教材配套學習(每個學校都有自己指定的考研教材,一般可以在學校官網上找到),這樣可以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之後在考研復習時也會相對輕松一些。
2. 公共課
這里的公共課主要是指政治、數學、英語。其實政治課可以在正式備戰考研時再開始復習,因為這是屬於記憶的學科。而數學和英語就不同了,這兩門課在於平時的積累,大學的考試由於不是選拔性的考試,因此對於期末考試的要求肯定是不及考研的要求高的,那麼在數學、英語的學習中,不能以期末考試為目標,也不能只以平時學習的難度為標准,還是要參考目標學校的要求,適度地提高自己學習的難度,打好基礎以後復習起來才會不那麼困難。
3. 課外活動
在大一大二,適當地參加比較有意義的課外活動也是可以的,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也提高了自己的綜合能力,但是一定要建立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
4. 學術能力
其實無論是考研還是保研的同學,想要提高自己的學術能力最好的辦法都是跟著導師做課題,和自己的導師聊一聊自己的想法,我身邊很多同學都是在和導師共同做課題的過程中發表了論文,這對於考研的同學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加分項。
三.對於想要出國深造的同學
1. 成績
語言成績無疑是重中之重,無論是雅思還是托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地提分,很多學校在篩選時會直接卡語言成績,在這里提一個小方法,對於一些遇到語言成績瓶頸的同學,可以試試去東南亞一些國家去考雅思,相對來說分數會容易考高一些,不少雅思培訓機構都有這樣的團隊,可以去了解。其次是其他的一些考試成績,例如GMAT、GRE等等,對於出國的同學也是一樣,要先定好自己的目標學校,了解目標學校的要求。
2. 實習
國外的大學對於研究生申請的選擇,實習也是比較看重的,要確保自己有2-3段的實習,高質量的實習更好。
四.對於想要就業的同學
1. 綜合能力
綜合能力是就業競爭的根本,不僅要有較好的專業基礎,同時還要有較好的綜合素質,可以通過做學工幹部、參加課外活動等等來提高自己,拓寬自己的人際圈,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自己的專業成績更為重要。
2. 考證
考一些高含金量的證也是職場的敲門磚,以商科同學為例,CFA、CPA、ACCA等等,都可以作為自己的備選。
3. 實習
實習對找工作的同學非常重要,有一份高質量的實習為自己背書,可以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此外,申請實習遠比申請全職容易,很多大公司都在招實習生,甚至還會有留用的資格。
總的來說,定好自己未來的大方向以後,規劃其實就不難了,希望這篇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❸ 作為當代大學生,該如何找到人生的幸福感
作為當代大學生,有著很多的迷茫、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也不知道該怎麼找到自己的人生幸福,只讀書又會覺得已經讀了十二年了,還要死讀書嗎,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呢,除了讀書以外的事情;相信很多的大學生都還不知道什麼是人生幸福,可能會以為大學談一個戀愛,與朋友們出去“瞎混”就可以說是“幸福”了,但其實那並不是,人生幸福不該那麼被定義。這句話讓我們就是要勇敢去嘗試,而不是唯唯諾諾,而人生的幸福感也很簡單,就是大膽去嘗試,不要做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拋掉懶惰、失落這些不好的情緒,帶上一些好的情緒,帶上它們一起走向前方的路。
❹ 怎樣提高大學生的幸福感
如何提高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摘要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優秀群體,近年來呈現心理健康問題逐年增多的趨勢。這些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歸根結底與大學生幸福感的缺失有關。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標準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幸福感強的人有四項共同點:高自尊、強烈的控制感、樂觀和良好的社會支持。本文將針對這四項共同點提出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歸因以增強控制感,營造積極的自我概念、積極樂觀的應對挫折和健康人際關系的養成五個方面,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增強其主觀幸福感。(黃希庭,鄭涌, 2009 )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引言國內有調查顯示大學生總體幸福感水平不容樂觀,某高校調查顯示:只有 12% 的學生感到「非常幸福」,37% 的人「很幸福」,42% 的人認為「比較幸福」,9% 的人認為「不幸福」。這些數據顯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擔憂的一面。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在不同層次上和程度上的差異是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主觀因素起著重要作用,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呢? 1什麼是主觀幸福感美國心理學家狄納比較全面的概括了主觀幸福感的三個特點:第一,它存在與個體的體驗之中,具有主觀性。個體是否幸福主要依賴於個體自己定的標准, 而不是依賴他人或外界的標准。第二,主觀幸福感不僅指個體沒有消極的情緒體驗,更指主體能體驗到積極地情緒。第三,主觀幸福感,不是指個體對其某一個單獨的生活領域評估後體驗,而是指個體對整個生活評價後的總體驗(任俊, 2006 )。具有主觀幸福感的人有五項共同點:(1)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2)高自尊, 幸福的人都懂得欣賞自己、悅納自己,他們認為自己又不同於其他人的地方,並肯定其優點。(3)強烈的控制感。幸福感強的人能很考的控制生活事件。(4)樂觀。幸福感強的人能從積極的角度理解問題,樂觀能使他們持之以恆,並最終獲得成就。(5)社會支持良好。幸福的人有屬於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較強的社會支持。(黃希庭,鄭涌, 2009 ) 2如何提高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針對主觀幸福感的含義和具有主觀幸福感的人的共同點,本模塊主要通過以下五個方面來提高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
❺ 哪些事情或物品可以提高大學生活幸福感
努力學習,拿到高績點和獎學金
大學主要還是以學業為重,當你拿到了高績點那個滋味是真的爽啊,如果你再能拿到獎學金那真的就是幸福感爆棚了。
大學的獎學金還是很多的,國家獎學金, 國家勵志獎學金, 校級獎學金以及其他方面的獎學金,如果能拿到過年回家在爸媽面前說話都要硬氣一點
2.處理好和室友的關系
大學的室友來自天南地北,大家難免會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在宿捨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大家要學會相互包容互相理解
大學的宿舍關系無非分為三種,友好,決裂,一般
友好型:當然如果你和你的室友剛好興趣性格相同,那麼你很幸運,珍惜這種朋友因為這可能是你大學學習生活甚至未來事業上的夥伴
決裂型:這就是比較極端的一種了,我一個同學他們大學宿舍就已經到了決裂的地步,他們宿舍由於生活習慣不同經常大吵甚至大打出手已經鬧到了輔導員那裡,這種關系是非常不建議的但是如果真的相處不來可以和輔導員協商換寢室等解決方法
一般型:這可能是目前大多數宿舍的關系,這種關系就驗證了網上所說的「大學有些室友就真的只能是室友」
室友是與你共同度過大學四年的人,能成為朋友當然好,如果不能那也要看開,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❻ 大學生如何增強幸福感
要想幸福,你必須有好的交際技巧和專業性強的能力。交際在生活中,工作中比能力更重要。好的交際就讓別人更好的了解自己,更好地溝通,更好地做事。而在工作中交際佔了百分之六十,能力佔了百分之四十。多鍛煉自己的表達技巧和傾聽技巧會對你終生受益。而能力卻影響在工作的水平,在這個社會永遠需要的是高尖端人才,你學的越精就更好地生存。不過現在你的人品素質很重要,因為生活在當今關系的社會如果你沒朋友,同事會活的很不順,很痛苦的。如果你做人不行,你活的就太失敗了。一般人交朋友不在乎你錢多少,只在乎你人如何。平常老老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相信投機取巧只能成一時之利,踏踏實實能成一世之力。生活 是由一個個問題堆積而成的,不要苦惱要從中找到快樂。當你真心實意對人,只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就行別管別人說什麼。當你對有些人好卻反咬一口時,請記著這個教訓,你應感謝他,他讓你認清某些人,懂得如何對待某些人。當你幫別人別人不幫你時不要悲傷,記著別人幫你。
❼ 你感覺大學生的幸福感來源是什麼
現在的大學學生都是自己努力學習才能考上大學,他們會因為現在的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而感到幸福的,現在的大學條件那麼好,所以當一名重點大學生會感覺更幸福的,這都來源自己平時努力刻苦學習的結果。
❽ 大學期間,你做過哪些讓自己充滿幸福感的事情
1. 鞏固好所學的專業知識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肯定是最主要的任務。首先就是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如今的社會,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是在這個社會立足的根本,學校開設的專業課程是為我們步入社會搭建起一座堅實的橋梁。在步入社會之後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從而更好適應社會。2.樹立正確的「三觀」
所謂「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大學這個復雜多元的小社會中,會出現很多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社會現象,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3.樹立堅定的理想和信念
樹立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並為了自己的理想做出努力。為自己列出一份目標清單,一個個完成,一步步走,腳踏實地,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為自己的理想付諸於實踐。所謂「言必出,行必果」。
❾ 當代大學生如何提升幸福感
幸福是一種內心體驗,教育的一個基本的目標就是使學生愉悅,產生美好的心理體驗。心靈的發展要求心與心的交融,而心與心的交融則是以愉悅的情境為依託的,唯有在師生雙方都能夠體驗幸福的氛圍中,心與心方能敞開、溝通。因此,教師應該既是幸福的創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在幸福的教育中,實現創造幸福和享受幸福是有機統一體。
在生活中,我堅持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和善良的人,力所能及地去幫助別人。每次走進教室,我都保持微笑,時不時跟學生聊聊發生在自己生活當中有趣的事,拉近我們心理上的距離。當教師的內部幸福體驗外化為表情時,教師的幸福就變成一種可被觀察的對象了。學生能夠通過識別教師的表情,在自己內心激起同構的心理體驗,這種體驗又會外化成學生的表情,教師又通過學生表情的反饋強化了自己的幸福體驗,學生的幸福感也因此漸次強烈。在幸福上,師生雙方相互感應,不斷激盪,獲得了共同的幸福感。
❿ 大學生的幸福是什麼
大學生的幸福為:合理安排時間、認真做好規劃,不要做無用社交、放下手機遠離宿舍。
1、合理安排時間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感覺自己每天都很忙,但是問及忙了什麼,我們卻無法准備回答。那是因為,我們忙得沒有計劃。要知道,大學生活不僅僅包括學習,還有各種紛雜的事情。
這些小事情不僅考驗的是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它是對時間管理能力的鍛煉。如何合理安排時間,讓自己活得游刃有餘才是大學最應該要學習的。
2、認真做好規劃,不要做無用社交
人最難得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去往何方。每個學校在大一的時候都會讓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很多學生不是很理解,隨意敷衍了事。
實際上,大學最重要的一節課就是職業生涯規劃,它是大學四年的指路明燈,是內心的天平,幫助走出重重迷霧。
3、放下手機遠離宿舍
手機和宿舍是青春的墳墓,如果想真正幸福的話,就去圖書館充實自己。與其天天抱著手機炫耀自己吃的美食,不如多發幾篇書評,多學幾個有用的技能。真正的炫耀和幸福是舉手投足間的高貴氣質。
幸福要素:
1、安全感
(1)情感的安全感:和所愛的人在一起,彼此深愛。
(2)身體的安全感:不得病、不傷殘。
(3)社會關系的安全感:不被人傷害。
(4)法律的安全感:不犯法。
(5)收入的安全感:夠用、穩定。
(6)福利的安全感: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
(7)房子的安全感:擁有自己的房子。
(8)生活環境的安全感:家的周圍有購物的地方、公交車站等生活配套機構。
(9)心裡的安全感:和親人在一起。
2、舒適感
(1)降低精神的舒適感的因素:憂慮、恐懼、悲傷、煩躁、慌亂、抑鬱、心理不平衡、心理負擔重、心裡負擔多等因素。
(2)降低身體的舒適感的因素:勞累、睏倦、疼痛、發癢、炎熱出汗、寒冷發抖等因素。
3、生活環境
安全、美觀、干凈、舒適、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