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問70後80後90後哪一代人最幸福
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幸福與不幸要是硬要說哪代人最幸福我覺得是70一74之間出生的人因為他(她)們既沒有像前輩生活太苦也沒有像後輩壓力太大
㈡ 70後、80後、90後那個年代的童兒、和上學時代最幸福
當然是90後比較幸福了,
70後那年代的兒童,
生活比較艱苦,
吃穿都沒辦法保障,
80後相對好一點,
但科技太落後,
90後物質生活豐富,
是生活在最幸福的年代。
㈢ 70,80,90後的生活態度差別有多大
隨著越來越多的90後步入職場,70後、80後、90後「三代同堂」也越來越普遍。而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是:發完工資後,70.80.90後會如何對待這筆錢?
總體來說,70後最看重的是家庭,穩定安康的生活,井條有序的工作,互相陪伴的家人,再配上一部適合出行的車,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幸福生活,所以他們才會整天想著如何存錢。
而80後很多人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或者剛結婚打算要孩子,這個階段需要的是如何掙更多的錢,所以他們必須時刻都在拼搏著。空閑的時候,他們則會去回想過去童年時的記憶,因為那是獨屬於他們的快樂。
相較於70後和80後,90後更嚮往的是自由和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想法,朝氣蓬勃的狀態,無所畏懼的干勁,對於他們來說,未來的每一天都值得期許,走過的每一天都是在朝夢想前進!
絕大多數的90後都會在略有存款的時候,買一輛足夠時尚且性價比高的車,比如說一汽豐田vios威馳,這款車以輕量化、低重心設計實現百公里5.1L的超凡節油表現,讓你隨時隨地能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真正做到暢行不凡之路,輕享美好生活!
因為理財觀念形成的時代背景不同,對每代人的消費觀造成了差異,那麼你是哪一種呢?月光族?還是透支?又或者早已存款百萬走上了人生巔峰?趕緊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一下吧~
㈣ 假如你是80後的,你覺得你現在和70後、90後相比,你過得幸福嗎
第一我不是80後我也無法想像,
第二90後並不一定比80後幸福,第三如果你真正幸福是不分8090的
㈤ 70後跟90後的男女在一起會幸福嗎
唉,我在網路知道上看到了太多年齡差距很大的男女朋友。不過最後能在一起的真是寥寥無幾。因為年齡大,也證明你們之間會有代溝。一個正處於青春階段,一個正處於中年快步入老年階段。你們兩個需要磨合的可不是5+5等於10這么簡單。 如果你要真想在一起。一定要提前想好,無論以後結果如何都不要為今天所做的決定而後悔。因為在你做決定的時候,沒人攬住你。
㈥ 70後、80後、90後、00後,你覺得哪一代最辛苦,哪一代最幸福為什麼
我覺得我們生活在現代 社會 已經很幸福了,像我爺爺奶奶最辛苦,爸爸媽媽很辛苦,小時候常聽奶奶講他們的故事,雖然那時候我懂得少,但還是聽得眼淚打轉,覺得他們非常可憐……地主真可惡。
爸爸媽媽在我們小時候非常的辛苦,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活,日曬雨淋,經常看到爸媽額頭上大顆大顆的汗珠以及汗濕的衣服。我那時候除了分擔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卻不能體會更多生活的艱辛,我們就是在大樹底下乘涼的孩子。每次看爸媽為生活焦頭難額,我卻在一邊一副無以為事的樣子。有時候還不懂事讓他們生氣。
這些也是在慢慢成長中明白,懂事中理會。現在必然會好好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教育好孩子。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我覺得生活在現在已經很幸福了,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管70、80更別說90、00了只要你踏實肯干,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八O後最辛苦!作為父輩,我應該站出來為他們說句公道話。
也許,您認為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己經吹遍祖國大地,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這一點我不否認,他們再也不像六O後那樣有著忍飢挨餓,衣不蔽體的經歷,然而,機遇與挑戰並存,他們面臨的壓力更是前所未有!
他們大多數來到這個世界時都帶著「獨生子女」的標簽,這就意味著,除了父母,他們再也沒有直系血緣關系的親屬,當他們步入中年後,面臨的是夫妻倆贍養四個老人,或隔輩年齡更大的祖輩,同樣,他們也有自己的子女需要教育撫養;假如他們不是「獨生子女」,而有兄弟姐妹陪伴,但實際情況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輕松如意!他們僥幸地來到這個世界,大多數父母都付出了違反相關規定的代價。這一點,不能不傳導給他們,而他們的父母大多都是六O後,這一代人正好從物質高度缺乏的年代走來,除了生活,除了交納相應的罰款,而用於多子女教育與生活上的費用少之又少。可是,八十年代正是 科技 與教育進入飛速發展期的重要轉拆年代,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早己深入人心,八O後不得不上學,也不能不上學!
可是,令他們悲崔的是,他們沒有趕上九年義務教育,卻撞上了大學的收費!他們沒有再順理成章地接父母的「班」,或通過「內招」,享受「鐵飯碗」的快樂,而是在「不包分配」的求職海洋中感受自主擇業的不易!
於是,千軍萬馬擠上了「公考」的獨木橋,其壯觀甚至不亞於當年的高考;或者簡歷投了兩袋子,求職信寫了滿滿一籮筐,為的是要找到實現自我價值,報效父母的地方!以上提及過,他們這一代人,很多家庭並不寬裕,父母不僅需要為他們爭來面子上的光,更要反哺自己的真金白銀!
好歹有了工作,好歹結了婚,結婚的酸甜苦辣就此省略,因為九O後更有同感!剛剛松下一口氣,房貸又令人不安和緊張,可以說,「房奴」大軍中,從司令到小兵主要來自八0後!他們或二十年,或三十年,至少需要十年的功夫才能推翻本應讓他們安居樂業的住房大山!我是做父親的,我的孩子都是八O後,過中滋味我最清楚!於是,正如當年我們把生活的壓力傳導給他們一樣,他們現在的壓力同樣令我們不安!這就是為什麼建築工地上,地攤上,街道環衛工的人群中,六O後甚至五O後充斥其中的原因!他們不敢停下來,知子莫如父呀!
眼下,八O後行將步入中年,攀上了事業與人生的頂端,然而,「高處不勝寒」呀,悠著點,我親愛的孩子們!
好在祖國在日新月異地發展,物質己極大的豐富,各種利民的 社會 保障正在不斷地健全完善,不怕,孩子們,你們身後有強大的祖國,更有理解你們,支持你們的父母們!
謹以此文獻給不甘寂寞的八O後們!
嘻!這還用說。當然是70後最辛苦,00後最幸福了。因為歲數越大,吃的苦越多,受的累越重。反之!這就不用我說了吧!不信!你可做一項民事調查,我想大多數同意我這一意見與看法的。在這里我就不多說了。謝謝。
㈦ 70後,80後,90後的區別有多大
70後;說真的,是3個年代最無奈也是最不幸的。70年代末改革開放,換句話說就是中國大變之時。陳舊的過去,新的到來。但是改變之初,社會具有慣性,也就是說,舊的難以退去,新的也難以到來,拖泥帶水。那時候人們的思想還很保守,也很膽小。其實中國經濟真正開放是90年代左右,這個大家都有感覺吧。也就是說70後的整個童年,少年時代都是在這種年代度過的。很保守,平穩,安分。等到經濟全面復甦,進去信息時代,社會快速發展的時候。70後已經將近30歲了。大家都知道,70後大多思想安分,結婚的大多都很早。所以這批人就只想好好找分工作,養家。我這里不是看不起70後。相反我更喜愛這些人。這些人更象我們的父輩。是很可愛的。這里我只是說說大多的情況。當然70後也有出色的,同時也有混的。我發現70後混混痞子的要比其他2個年代更多,更差。這個很自然,大家想像,90年代初期,中國經濟大為改善,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文化的發展出現斷層,民眾進入道德真空時代。90年代初,正處在年輕氣盛的70後,能安分嗎?況且,當時中國的基礎教育不夠發達,多大都是初中畢業,稍微好的也就是上個中專,高職什麼的。所以這個年代成就了很多痞子流氓。當然這些社會負有很大的責任。想想,當這些70後,玩夠了,痞夠了,想好好找個工作,娶妻生子的時候,面對他們的是,失業下崗,和滿天下的大學生。對於那些初中,中專畢業的70後,他們能得到什麼。很多都是無奈,被逼上樑山。
80後;要比70後幸福的多了。出生後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基本沒有溫飽危機。在相對平穩的80年代中長大。等開始上學的時候,也就是90年代初,經濟大發展,信息時代來臨,全球化經濟浪潮等等的新鮮事物的紛紛出現。想想這代表著什麼?70後大多已經畢業了,工作了。人生基本定型。而90後最大的還在托兒所里。所以80後是最先接觸這些事物和運用這些的一代。我覺得90年代初才是中國真正的改革開放。80後完完整整的跨越了這個變革,了解變革之前,也體會變革之後。這也讓80後更好的處理人生觀,世界觀和社會觀。80後也是豐富的一代,可謂什麼都見過,小時候的黑白電視機,到現在的等離子純平彩電。從最早的世嘉8位插卡游戲機到現在的XBOX,PSP。從小時候吃的酸梅粉到現在的樂事。從小時候看的葫蘆娃、黑貓警長到現在的高達SEED,死神。太多太多的經典。雖說80後沒吃過苦,但是80後也在默默的奮斗。高考.中考,80後不都是在奮斗嗎?現在的高科技行業,80後漸漸相成主流。而且這些高科技行業已經不是過去了,按資歷排,現在按實力。誰有見識有能力誰上。不管你是不是來的早混的早。80後適應了這個市場規律。
90後;這個時代的不大好整體的說,大多還都是中學生,小學生。性格,觀念還尚未定型。不過最大的也有17.18歲了。他們早早的擠進了社會大潮。說真的現在的90後真的很早熟。前些日子去初中母校看望老師。看到那些初中生,言行舉止和現在的大學生沒多大區別。想想我們那個時候,只知道上重點,考大學。
離開初中多年,現在也不知道是個什麼狀況。是不是還是當年的題海戰術,還是當年的瘋狂學習,沒日沒夜。但是我周圍的2個90後。一個玩非主流,化妝化的比舞廳小姐還濃,衣服款式新奇,色彩極度鮮艷,不是大紅就是大綠。頭發弄的能有多怪就多怪,平時帶個增大瞳孔的隱形眼鏡。看了就覺得眼大無光。我不知道她怎麼去上課的。要是我們當年弄成這樣,校門都別想進。我想起碼還是個初中生,還沒到瀟灑的時候吧。另外個呢?今年初三,我早上9點上班,8點30起床。我起來的時候他剛洗澡出門。想想我們當年初三8點半的時候在干嗎?是在拚命的迎戰中考吧!這些自以為是的非主流,口口聲聲的說80後老土。
其實呢,看看那些非主流的衣服,我還特地去淘寶看了下。從頭到腳全套加起來,不超過100塊錢。二幾塊錢的衣服。十幾塊的褲子。這就是不老土。不是看不起你們,我一雙鞋子就頂你們2套非主流衣服。還有你們哪裡來的錢。說個真事,還是我那個現在上初三的鄰居。他和他媽說要買書,要100塊錢。給了之後。他媽走了,他馬上打電話聯系朋友:我有100塊錢,我請你們吃東西,你把某某MM約出來。也許這只是特例。不過我認識的2個90後就是這個樣子。其實90後才是最幸福的一代。單指物質上。他們生來,不僅沒溫飽問題,而且是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懂事後就泡進了信息時代,沒有緩沖。我覺得太猛。感覺很多都被沖混了頭了。整天勁舞團,火星文字。就是八個方向鍵加個空格鍵,反復來回敲。女孩子玩圖個什麼,醜女平日沒人理,游戲里滿足個虛榮心是吧?男的玩圖個什麼?男孩子喜歡玩游戲正常,有本事玩魔獸,玩CS,玩wow。那些還是體現你們技術和水平甚至智商的游戲。勁舞團是什麼。無非就是個反應速度,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就是是個有智力問題的去玩勁舞團,玩個幾年,也是個高手,完全是個條件反射的游戲。前幾天在網吧和朋友聯機打3C,網吧有個初中生模樣的玩
㈧ 70、80、90後,那個年代的人比較幸福
當然是九零後的啦!現在的生活比八零過得還要好了,幾乎都過上了小康生活了!
㈨ 60後、70後、80後和90後不同年代人對於愛情、婚姻、事業和家庭的理解和現實有多大差異
60後的人大多經歷過物質上的苦難和磨礪,對愛情的想法是壓抑的,或者說那時候的年輕男女出於各種社會道德規范而趨於保守,或者說不敢談愛情,大多是通過相親和朋友介紹的方式認識對方,然後覺得還算合眼緣的話就慢慢步入婚姻的殿堂了,對於家庭、婚姻更是看重「責任」二字,默默付出,對家庭非常珍惜,事業方面趨於選擇穩定,幾乎工作在一個崗位就是一輩子了;
70後的人思想相對60後較為開放一些,有自己的想法,敢於突破,也能吃苦,對於愛情應該是有自己的見解,相對比較尊重愛情和婚姻,一般會選擇自己心中理想的伴侶,然後一同打拚事業,也比較珍視家庭,但是不會把自己一輩子桎梏在不合適的婚姻中,對於事業,70後的開拓精神是值得稱贊的;
80後是糾結的一代人,受到60後父輩們的影響比較深,同時又受到改革開放大潮的沖擊,思想上呈現出保守與開放兼容的狀態,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但是不如70後能吃苦有闖進,對於愛情,年輕人會追求彼此心動的感覺與浪漫,遇到生活中現實問題時便容易向現實妥協,所謂「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對愛情極度渴望卻又沒有膽量或者沒有能力去捍衛,對於婚姻的看法也是比較現實,大多數人會遵從60後父輩們的一些意見,但是對於家庭卻沒有父輩們的容納度,事業方面有些人能夠突破60後父輩們「穩定大於一切」的傳統觀念而去闖盪自己的事業,另外一部分人則會屈從於自己的惰性或者一切求穩;
90後相對於80後更加開放一些,保守的思想比較少,追崇個性與創新,不願隨波逐流,敢於挑戰自己,容易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面,想法較為理想化,大多數人會追求愛情,尤其是受到歐美日韓大潮的侵染,對於愛情婚姻的看法比較開放,家庭觀念稍稍淡薄一些,想要開創自己的事業但有時想法不夠成熟,但是這一代人還是充滿希望的。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點愚見,權作茶餘飯後的調味~~所談及到的是一種趨勢,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的生長環境和家庭環境也會影響一代人的各種觀念與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