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安的創始人是誰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 ,「平安保險」,「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平安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經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像平安這類大型保險公司,有些產品價格昂貴也可以理解。一來,規模大意味著參保人數多,保險公司風險保障成本就高,所以需要收更多保費來覆蓋風險;二來,平安這類靠業務員驅動的大公司,運營成本也不少,這筆錢也得從投保人身上來。
2. 華夏幸福會破產倒閉嗎
文 葉書利
這個問題是一個疑問嗎?難道不是一個疑問嗎?
或許這是一個不是疑問的疑問。
華夏幸福遭遇「不幸福」挑戰
坦白說,這是一個意料之中的問題,畢竟其大本營環京樓市的受壓和華夏幸福本身高負債的商業模式,都決定了這一點。不過,意料之外的是,2020年年末央府出台的「三道紅線」政策加劇了華夏幸福的不幸福程度。
在壹書生看來,目前的華夏幸福,確實是全身上下都不太幸福。
A,2017年以來,華夏幸福股價下跌近80%。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來說,在一定程度上,股價確實是一家上市公司生存狀況的縮影。
2017年1月1日至今的過去四年,華夏幸福股價最高點是2017年4月12日時的48.3元,而在2021年1月26日的今天,其股價已下跌至10.05元,下跌幅度高達八成。
值得注意的是,即時到了2018年2月2日,其股價還維持過46.88元的高位,也就是說,華夏幸福的股價是在過去三年呈水銀瀉地般地狂跌的。
B,「三道紅線」下,三線全踩著了,無一遺漏。
2020年8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住建部對外發布了對房企資金鏈進行管控的「三道紅線」,即要求境內所有房企,在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
而國盛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3季度末,華夏幸福踩中了「三道紅線」中的所有三條線:公司剔除預收款後資產負債率為76.5%,超過三道紅線要求中的「不得大於70%」;凈負債率為190.4%,嚴重超過「三道紅線」要求中的「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為0.41,嚴重低於三道紅線要求中的「小於1」。
根據「三道紅線」的踩線規定,如果一家房企觸碰了三道紅線,那麼這家房企將不得新增有息負債,這將對接下來華夏幸福的融資帶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融資面受限,且融資成本必然上升。
C,商票出現違約。
近日,市場層面傳出華夏幸福相關商票出現逾期違約之事。
大致的消息是這樣的:華夏幸福旗下廊坊市孔雀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對外開立的商票,該票據到期日為1月15日,但在該日期到期後,已有持票人提示付款後被拒付。
此後,該消息被證實,華夏幸福相關商票確實出現了到期違約情況。
D,債務壓頂。
根據華夏幸福2020年三季度財報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華夏幸福賬上存在有息負債額合計2226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負債額高達1177億元。可謂債務壓頂,氣喘吁吁,2021年還債壓力巨大。
E,業績對堵恐失敗。
處於資金壓力需求,2018年7月10日,華夏幸福的控股股東華夏控股不得不委身向平安系旗下的平安資管轉讓19.70%股份,轉讓價格為23.655元/股,轉讓價款共計137.7億元。在這份股權轉讓協議中包含著一份業績對賭協議:華夏控股承諾,以華夏幸福2017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7.81億元為基數,在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30%、65%、105%,即分別不低於114.15億元、144.88億元、180億元。否則,華夏控股將對平安資管進行現金補償。
如今這份對賭協議該到兌現的時候了,但可惜結果並不是喜事。
根據公開財務數據顯示,華夏幸福2018年凈利潤117.46億元,2019年凈利潤146.12億元,皆剛好超過對賭協議所要求的114.15億元、144.88億元,但是2020年前三季度華夏幸福實現的凈利潤僅為72.8億,相當於對賭協議要求的180億元的約40.44%,所以2020年華夏幸福完成對賭協議要求的凈利潤額的可能性接近於零。
這對於已處於油鍋中的華夏幸福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華夏幸福會倒閉嗎?
在債務重壓之下,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王文學,擺在其面前的路主要有四條:
A,擴大融資面和融資力度,以解眼前的危機。
事實上,在此方面,華夏幸福已開始行動了。
2020年12月以來,華夏幸福至少已進行過兩筆大規模的融資,以緩解現金流壓力。
此外,近日,華夏幸福獲得河北省政府承諾為其提供高達95億元的有條件財政支持。
B,賣家產,以換取現金流。
賣家產以換現金流的方式,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手上有值錢的家產。
在這方面,客觀上說,華夏幸福坐擁京津冀、長三角等都市圈大量的優質地產,如果出手甩賣,基本上不愁接盤者,如固安、大廠、香河、永清、霸州、嘉善等地。
事實上,2018年,華夏幸福把涿州、大廠、廊坊和霸州等地一些地塊打包賣給萬科,以換取現金流,便是前車之行。
此前做過,如果到了不得已,這一次也可以做,最主要的是,華夏幸福有能力這么做,因為手上既有不少土地資產,且其中的不少土地資產還是優質資產,不愁賣不出去。
C,賣股權,以換取現金流。
2018年後,華夏幸福分二次向平安系出售股權,以換取現金流和戰略融資資源。目前平安系已是華夏幸福第二大股東。
1月24日,華夏幸福對外透露,對目前在公開市場再融資遇到的困難,其控股股東華夏幸福基業控股股份公司和第二大股東中國平安正討論方案,預計在春節前後能有所披露,但目前因上市公司需符合監管要求,在未最終確定前還無法披露更多信息。
也就是說,不缺錢的平安,會眼睜睜地看著華夏幸福死去嗎?不可能,因此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華夏幸福可能與平安系之間還會繼續進行股權交易 游戲 。
D,抱著巨額家產倒閉死去。
還有一種最壞的結果:王文學抱著巨額資產,既不賣值錢的家產,又不出售股權,只是在融資 游戲 中繼續掙扎,然後在掙扎中抱著巨額家產,壯烈死去,以殉樓市調控,這樣的可能性有多大?接近於零。
所以說,華夏幸福會在倒閉中死去嗎?概率真的不大。大概率的劇本是:擴大融資面+甩賣家產+出售股權,然後在輿論包圍中活下去。
還記得萬達王健林的例子嗎?如果手中的優質資產足夠多,最壞的結果就是賣多些資產而已,然後王健林們在中國富豪排行榜上的位置向下挪動一些。
3. 華夏幸福瀕臨破產,環京的房子還能買嗎
1
當泰禾還在天台要死要活的,在旁邊一直不吭聲的大塊頭華夏幸福突然先跳樓了。
「環京之王」華夏幸福2月1日晚間公告稱, 發生債務逾期涉及的本息金額為52.55億元,但公司的可動用資金僅為8億。
「環京之王」已經大到不能倒,至少對於廊坊來說不能倒。有監管部門排除了公司破產的可能性,要求其償還其債務,除非該公司無力償債。
華夏幸福面臨流動性問題,上周開了第一次債委會會議,陣容超級豪華。
平安集團和工行 作為債委會主席和副主席,參會人員包括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銀保監會創新部副主任黃晉波、證監會債券部主任陳飛、河北省委常委、人行金融穩定局、銀保監會、廊坊市長、河北銀監證監、王文學及230多家金融機構代表,監管機構、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債權人、債務人悉數到場,還有金杜律師事務所。
中國平安和工商銀行是華夏幸福最大的兩個債主,金杜律師事務所是破產重組專家。
華夏幸福的股票已經停牌,股價不到2018年峰值的1/3。
據華夏幸福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華夏幸福 計息負債超過2000億元 ,自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華夏幸福 到期需償還融資本息金額559億元。
2
華夏幸福到底是環京經濟的必然結果還是房地產調控的犧牲品?
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總結華夏幸福的危機原因主要有: 一是錯誤研判環京形勢,環京住宅量價齊跌,四年累計影響公司回款超1000億元 ;二是新拓展區域尚在培育,效果不及預期(長三角大灣區);三是前期擴張激進,管理不精細,公司計劃超越實際能力,經營不效率,考核機制不健全,抓規模不重效益。
這並非華夏幸福第一次危機,兩年之前,環京開始房地產調控之後,華夏幸福就遇到了巨大的問題。2018年7月和2019年2月,平安資管斥資180億元,兩次入股華夏幸福,並以25%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二大股東。靠著平安爸爸,華夏幸福又撐了兩年。
努力「自救」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對華夏幸福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根據報道為最高95億元人民幣(15億美元)的有條件的財務援助。
華夏幸福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 房地產儲備主要集中在固安區域、霸州區域 、涿州區域 、大廠區域、香河區域等環京區域。
2016年,華夏幸福創造了1200多億銷售額的神話,頭一次成功躋身房企TOP10榜單,以第8名超過綠城、華潤、龍湖的排名。
華夏幸福的經典IP是「孔雀城」,筆者看過幾個環京的「孔雀城」,大多位置偏僻,並不在縣市的中心,有的甚至道路還沒通。這些小區品質尚可,綠化優美,但密度較大,別墅樓盤像是略帶土味的歐式小鎮。
2017年樓市見頂之後,北京開始強有力的調控房地產市場,環京各城市也逐步全面限購,環京樓市立刻進入冰凍期。 華夏幸福用「分期付款,三年網簽」的方式來促進銷售,到期不能網簽可以選擇退款 。寄希望與三年之後限購放鬆,購房者可以網簽,如果政策不放鬆,那也可以佔用客戶資金三年。在「房住不炒」基調下和環京疲弱的樓市中,這樣的 游戲 終於玩不下去。
跟環滬和環深完全不一樣,北京周邊都是一群窮親戚,環京都是三四五線城市,北三縣也就是小縣城水平。環京的房地產市場,如果不靠外地人,根本撐不起來,除了燕郊還有點活力,其他城市的樓市都死氣沉沉。
沒有了投資客和外地的購房人,孔雀城根本賣不出去。
「環京之王」的救贖看起來困難重重,除非放開限購。但從今年的房地產調控基調來看,放開限購根本不可能;放開落戶也沒什麼吸引力,還不如去天津落戶。
當北京自豪的成為第一個「減量發展」的城市,卻發現四周的親戚都快餓死了,本來預期環京應該承接北京減掉的產業和人口,結果大部分去了南方。
3
「鬼城之王」
跟所有其他的開發商都不同,華夏幸福創造了獨特的模式,華夏幸福從來不說自己是房地產開發商,而是「 產業新城運營商 」。
華夏幸福一直走「住宅+產業新城」路線,深度捆綁地方政府。華夏幸福提供規劃設計、產業發展、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配套建設、綜合運營服務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地方政府則主要提供土地,並對項目進行監督和審批。
產業新城模式的好處是,華夏幸福能夠以極低成本拿到園區周邊大量土地,依靠賣房獲得較高的毛利率 ; 壞處是投入時間太長、需要巨額墊資、回報周期遙遠,使得公司現金流長期緊張。
華夏幸福在環京區域開發運營多個「孔雀城」時,住宅獲得的現金流投入到產業園區建設中。銷售額持續高增長時這種運營模式沒有問題,但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2017年起環京樓市因限購加碼迅速降溫,其商品房銷售遭受重挫,現金流驟然緊張,風險就這樣埋下了。
華夏幸福號稱為城市導入產業集群,對地方政府吸引力很大,然而大多數產業園都是掛著牌子的空城。雪球上有人專門去探訪華夏幸福在全國各地的產業園,大部分是空城,入駐的公司僅僅掛個牌子的比比皆是。在華夏幸福最為成功的固安產業園,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有人放出無人機觀察,本該18:20下班高峰期的固安航空產業園,漆黑一片。
固安產業園和孔雀城的住宅距離天安門僅僅50公里,比北京的很多地方距離天安門都更近,如果僅看地圖,真是「性感無比」。
華夏幸福號稱「產業新城運營商」,既然是「新城」,自然是遠離成熟城區的,在荒野之上開展「造城運動」,披著產業的外衣做房地產,建造了一個個鬼城。跟激進的泰禾不同,泰禾的土地儲備基本都在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地段,土地價值極高,而華夏幸福很多樓盤都建在荒郊野嶺。
過去幾年,我們從來沒有推薦過環京的房產,哪怕環京樓市每年都在固定傳播謠言,比如並入北京,比如放開限購等等,我們從未動心過。 只要一天不真正放開限購,環京房產就毫無投資(投機)價值。
當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誰在裸泳。
華夏幸福還有人來解救和買單,但買了華夏幸福樓盤的新業主們,還能幸福嗎?
4. 中國平安為什麼入股華夏幸福
華夏幸福是2021年2月,起用中性名「河北隊"。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340)創立於1998年,是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
公司堅持產業新城及相關業務、商業辦公及相關業務雙輪驅動,截至2019年 6月底,公司資產規模超4500億元。
公司簡介: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340)創立於1998年,是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截至2018年底,公司總資產4097.11億元。
華夏幸福擁有專業的團隊及高效的組織體系。截至2018年底擁有主營業務員工約10000名 ,平均年齡34歲 ,碩士及以上學歷近3100人,高管團隊有多位來自世界500強企業。
華夏幸福致力於成為全球產業新城的引領者,堅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理念,確立以產業新城為核心產品的業務模式。
5. 華夏幸福應收賬款逾640億元,該如何化解風險
要想化解華夏幸福的風險,大股東中國平安必須和華夏幸福達成一致意見,提出解決方案。根據華夏幸福公布的一季度財報,公司營收和利潤雙雙下降,一季度利潤只有36億元人民幣。而華夏幸福的債務也已經爆雷,根據財報顯示,截止目前,公司已經逾期的債務就超過了600億,未來到期的債務更多,華夏幸福能不能度過難關,關鍵在於這些債務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不過還好的就是,此前入股的中國平安已經表示,將和華夏幸福一起提出債務重組方案。
6. 9547909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平安」 ,「平安保險」,「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平安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已經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中國平安公布2020年業績:新業務價值下降了34.7% 退保金增長了38.5%。
一、經營范圍
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開展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准開展國內、國際保險業務;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二、發展合作
2018年9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為戰略協同企業,在產業新城、綜合金融服務和新興實業協同發展等領域加強合作。
2019年3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中國平安)與基於以太坊(ETH)的去中心化人工智慧(AI)初創公司SingularityNET達成合作。雙方的合作將首先關注光學字元識別(OCR)、計算機視覺(CV)和模型培訓。
三、品牌標識
平安旨在創造一個融中國傳統文化及現代品牌理念為一體的標識,字標設計採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外圓內方」的哲學思想,結合明快、簡潔的國際品牌設計潮流,既有傳統特色,更顯現代時尚風范。
A字的等邊三角造形,令人聯想起中西方的各式小屋,寓意呵護、關愛及家的形象。綠色方塊中的綠色象徵著生命、生機、活力,方塊形象契合家庭,也暗合中國傳統「孔方」錢幣造型,有財富、瑰寶的象徵。將生命、財富、瑰寶藏於家中,是一種安心的感覺,一種可以安坐家中,幸福平安的感覺。
通過品牌名稱、字標的設計,以及在文字和視覺上的體現,「中國平安」希望表達對股東、客戶、員工及社會負責之企業使命,凸現中國平安努力成為現代中國人首選的綜合金融集團,融保險、銀行、投資服務於一身的品牌形象。
7. 平安擬500億重整方正集團,因何市場反應冷淡
最近,平安宣布其平安人壽保險將形成一個重組的投資者一起珠海華發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深圳特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出售重組和整體經營”的方式收購方正新集團作為一個整體。平安人壽將以370.5億元人民幣至507.5億元人民幣的自有資本,將新方正集團51.1%至70%的股份轉讓,並獲得絕對控制權。平安對新方正集團的估值約為人民幣725億元。根據新聞報道,方正集團是由北京大學於1986年投資創立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2018年底,方正集團資產總額3606億元,凈資產655億元。2019年,方正集團深陷債務泥潭,走上了重組之路。
隨著上述重組消息的公布,中國平安股價在5月6日和7日連續下降。截至5月7日收盤,最新股價為70.10元/股。主要原因是重組可能會讓業內人士想起平安對華夏幸福和匯豐的投資接連失敗,以及對參與方正集團重組缺乏信心。IPG首席經濟分析師柏文喜告訴時代財經。他還表示,盡管方正集團負債超過2000億元,但其主營業務更具競爭力,如果債務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公司前景看好。
8. 中國平安如何對華夏幸福收購定價的
摘要 本次轉讓的標的股份為甲方所持有的華夏幸福582 ,124,502股股份(無限售流通股,占華夏幸福股份總數的19.7%)
9. 傳華夏幸福擬債務重組,2000億有息負債,華夏幸福未來如何
華夏幸福死定了,很難有奇跡發生。
主要原因有2個:1.債台高築,現金短缺,資金鏈已經斷裂;2.經營模式是死結,無法解開了。
華夏幸福欠下了天量債務,其中有息負債就高達2000多億,資產負債率高達83%。
欠債還錢,僅僅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公司需要償還的本息金額,就高達559億元。
然而,公司已經沒錢了,截至2021年1月31日,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為236億元,可動用資金僅有8億元,各類受限資金為228億元,這些受限資金無法用於還債。
公司目前已經資金鏈斷裂,有52.55億元債務發生逾期,接下來的債務違約還會不斷發生。
華夏幸福為什麼會發生危機?我個人認為,它的經營模式出了問題。
公司的主營是打造產業新城,說白了就是到郊區便宜拿地,幾乎從零開始造城,等小城打造好了,再蓋房子賣房子。
我個人認為,造城這種地產模式是違背客觀經濟規律的。 歷史 上大多數城市,都是人們自發聚集形成,城裡的各種配套設施,也是逐步完善的,俗話說得好: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造城這種地產發展模式,是想用幾年時間打造一個城市,你覺得可能嗎?我個人認為,造城這種模式簡單粗放,後遺症非常明顯,房子缺乏必要的配套,沒有增值前景。
隨著人們的財商不斷提高,你覺得他們會持續買這種房子嗎?公司在造城上投入巨額資金,將來這些房子賣給誰呢?造城會不會最終成為空城呢?
現實生活中,造城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海景房, 旅遊 地產,民宿等。
惠州大亞灣就是在造城,目前大亞灣缺乏各種配套,房子供大於求,增值前景堪憂,買房人普遍被套牢。
造城成功的案例,我個人認為,只有深圳一個案例,但深圳不是某個開發商造就的,而是全國人民造就的。
由於公司的經營模式違背客觀經濟規律,且債台高築,現金短缺,資金鏈已經斷裂,華夏幸福難以起死回生了。
短期華夏幸福會非常困難,河北政府會出手救華夏幸福,平安大概率未來會掌握華夏幸福的控制權。
近3年來環京的嚴格的限購政策加上環京的房地產形勢大跌,使得銷量大幅的下降,近四年的銷售額影響在1000億左右。
新拓展的長三角大灣區的效果遠不如預期。
16年以前瘋狂的銷售業績使得華夏幸福飄了,投資戰略過於激進,好高騖遠,管理粗放不夠精細。
國家出台最嚴房地產調控三道紅線,華夏幸福三道紅線全部踩中,融資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2020年的疫情使得華夏幸福雪上加霜,到2021年到期應付金額1000多億,華夏幸福的200多億貨幣基金全部受限,資金山窮水盡。
到2021年2月1日,公司及下屬 公司52.55億元債務逾期,公司股票停牌,華夏幸福陷入四面楚歌。
短期的華夏幸福一定非常的困難。
華夏幸福的未來河北政府一定會救華夏幸福 ,華夏幸福牽扯的面太廣了,華夏幸福超千億的房企如果徹底死了,環京的地產界將陷入無底的深淵,投資者、員工、購房業主、合作供應商、建築工人、債主等將是一個很大的 社會 問題。
1月15日,據媒體稱,河北政府承諾為華夏幸福提供95億的有條件的財政支持,雖然華夏幸福沒有對外確認。
1月19日,彭博社稱華夏幸福將1期的債務轉入中證登。該社認為這筆資金來源於省政府的援助。
但華夏幸福的虧空仍然巨大,政府其實態度很明顯了,會全力救華夏幸福,華夏幸福跟河北政府關系這一塊一直是沒得說的。
平安會全力搶救華夏幸福,平安系是華夏幸福的第二、第三、第四大股東。 2018年中國平安入股華夏幸福,給華夏幸福輸血近300億,同時簽訂對賭協議,如果完不成將向平安進行現金補償,2018、2019都是擦邊完成,2020受疫情影響,華夏幸福銷售受到很大影響,沒有完成的可能。
平安會全力救助華夏幸福的債務問題,如果華夏幸福沒有轉機,平安的投資將會虧損嚴重。
華夏幸福是有轉機的希望的
華夏幸福有許多跟政府長期合作的項目,這些投資的周期是很長的,平安一定會在救華夏幸福的過程中獲得華夏幸福的控制權,畢竟這些項目未來的回報是可觀的。
1.首先不要指望河北政府救,因為政府是河北人民政府,華夏幸福涉及人民但不是人民的。
2.地產洗牌期,擬債務重組就證明現在很不好,被洗掉也是歸宿之一
3.未來跟規劃相關,不清楚華夏幸福老闆們腦子想法和規劃,還設計運營能力,外人也談不上分析他的未來,且行且珍惜,倒是有一點負重前行不如支持年輕一代的新銳技術公司發展,生生不息的商業生態才能逐漸形成中華商業文明,最終實現中華的偉大復興!
開會研究,還肯定華夏幸福產業造城模式,僅此一點,就不看好。
其問題不僅僅是因為政策變化,環京地產低迷,這只是誘因,或至多是部分原因。根本上是由於其盲目粗放的發展模式造成的。到處圈地,搞產業新城;到處挖人,簡單粗暴招商。以貸款支撐發展,負債不計後果。如此模式,怎能持續?
當你欠債2000億時,你就根本不用擔心未來。
企業自有資金和資產都不夠還利息的,這種企業必須清算,歸還所有債務,國家主持公道。嚴查資金外流!
一句話房賣不出去問題就解決不了
多米諾骨牌開始倒了。他只是前面幾張!
華夏幸福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反應出我國房地產業整體面臨的問題。房住不炒,推動房屋租賃這是所有房地產公司繞不開的國家大政,這個大政逼迫所有房地產公司整體改革,以獲得生存權。
華夏幸福目前突出的問題不是效率低下,不是嚴重虧損,而是債務巨大,同時應收賬款巨大。如果應收賬款及時回籠,公司便可准時付息償債,正常經營。應收賬款無法回籠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較大原因在於當地政府的政策導向,比如環京開發等等,但更大原因在於大政。至於2020年營業收入縮水不是華夏和其它房地產公司的死結問題,只是疫情下所有產業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華夏幸福面臨的問題較大,但前景並不灰暗。從目前來看,各級政府、金融機構、各類債權人、大小股權人都不想看到華夏垮掉,都有擔當地准備為華夏站台。掏出真金白銀也好,債務延期也好,問題很快會得到解決,不需要極度悲觀。
近期媒體透露出的華夏幸福掌舵人王文學的四點自身剖析可以看出華夏的董事會是務實的,是有擔當的,是有信心度過難關的。十幾萬華夏幸福的大小股東們沒必要跳樓,挺一挺一定會過去。老股民哪個沒遇見過由於政策或突發事件導致的板塊低迷,但不都雲開霧散了嗎。塑化劑導致的白酒低迷都抗過去了,環京板塊建設遲滯還能解決不了嗎。
2021.2.2
華夏幸福是河北開發商老大,也是環京一哥,所涉及的產業新城,地產項目牽扯的各級各類政府部門,小區業主不計其數,合作銀行,公募,私募機構,信託,數量之多,必須的通力合作全力救治,才能避免區域系統銀行金融風險,才是保證 社會 的穩定團結,人民安居樂業,才能保障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