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發布了
是的,11月18日,「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在杭州發布,青島成為10座入選城市之一。其他同青島一起入選的省會及計劃單列市還有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西安9個城市。
據了解,「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14年。活動以「人民城市,幸福小康」為主題,由瞭望東方周刊牽頭成立中國幸福城市實驗室,推出《基於大數據的城市幸福感指標體系》。
包括就業指數、居民收入指數、生活品質指數、生態環境指數、城市吸引力指數、公共安全指數、教育指數、交通指數、醫療健康指數9個一級指標及上百個二級細分指標,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城市調查推選活動。
(1)銀川市幸福指數怎麼樣擴展閱讀:
歷年榜單:
2018-2019年
央視網消息: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了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數最高的1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榜單——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上榜。
2017-2018年
2018年3月7日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美好生活數據發布之夜發布2017-2018年度中國美好生活指數為102.44。在全面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的開局之年,這是中國媒體首次以科學、系統、全面的民生指標體系,來量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感受。
根據大調查面向中國10萬家庭的問卷調查結果,2017年幸福感排名前十位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分別是:武漢、西寧、南昌、呼和浩特、長沙、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海口。這是武漢連續第三次當選「中國十大幸福城市」。
Ⅱ 幸福感的歷年排名
經濟增長與否、經濟增長快慢並不能完全代表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程度,我們應該更加關注社會總體幸福感的增長。我國最近幾年由《瞭望東方周刊》發起了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調查活動採用著名學者奚愷元主持研究的幸福學評價體系,內容涉及自然環境、交通狀況、經濟發展速度、文明程度、文化娛樂、醫療衛生水平、教育水平、房價、人情味、治安狀況、就業環境、生活便利等12類具體指標。
2012年度
「201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冠、亞、季軍桂冠分別被廣州、南京、大連摘得:
201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
1、廣州市
2、南京市
3、大連市
4、蘇州市
5、廈門市
6、長沙市
7、南寧市
8、青島市
9、新余市
10、濟源市
11、榆樹市
12、滕州市
13、新民市
14、上饒市
15、江門市
16、麗江市
17、牡丹江市
18、銀川市
19、呼和浩特市
20、秦皇島市…………
Ⅲ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城市研究院
2012年7月30日上午,在廣州召開的「第三屆中國上市公司與城市發展投資交流會」上,發布了2012「中國最佳投資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排行結果。此次活動由權威第三方機構中國上市公司發展研究院、中國城市研究院主辦。獲得「201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冠、亞、季軍桂冠分別被廣州、南京、大連摘得。
2012年中國最具幸福感20大城市排行榜:
1、廣州市 2、南京市 3、大連市 4、蘇州市 5、廈門市
6、長沙市 7、南寧市 8、青島市 9、新余市 10、濟源市
11、榆樹市 12、滕州市 13、新民市 14、上饒市 15、江門市
16、麗江市 17、牡丹江市 18、銀川市 19、呼和浩特市 20、秦皇島市
由《瞭望東方周刊》、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聯合發起的,以「民生幸福,成就中國」為主題的「201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於2012年12月30日在京揭曉。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是《瞭望東方周刊》和中國市長協會首創的「幸福感城市」活動,迄今已舉辦六屆,也是目前我國最有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城市幸福感調查推選活動。
經活動組委會評審確定,獲評「201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是,十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杭州、成都、寧波、南京、天津、長春、無錫、長沙、西安、南通;十個縣級城市——江蘇張家港、江蘇太倉、浙江餘姚、重慶永川、浙江慈溪、浙江富陽、遼寧海城、湖南長沙縣、四川雙流縣、河南鞏義。
Ⅳ 怎麼形容幸福感強的城市
2018年幸福感排名前十位的直轄市和會城市分別是: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
2019年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了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數最高的1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榜單——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上榜。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China's Happiest City)是以市民的幸福感指數為評選標準的活動,由國家統計局與中央電視台聯合主辦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所評出。
(4)銀川市幸福指數怎麼樣擴展閱讀
「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啟動
本次調查推選活動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與瞭望智庫共同主辦。該活動已連續舉辦十年。
本年度調查推選活動通過把「中國城市幸福感評價體系」的權重指標向「體現人民獲得感」方向調整,突出「砥礪奮進·城市中國」的主題。組委會將根據新的指標體系對過去5年間的城市調查數據進行梳理,全面盤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城市的發展成就和人民的生活改善狀況。
自7月份起,組委會將委託專業調查機構開展入戶抽樣調查和利用主流新型媒體進行公眾調查、大數據採集以及材料申報等工作。調查結果以公眾主觀調查與客觀數據調查相結合,專業評價機構和評審委員會共同確認的方式產生。最終產生的「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單將在年底前舉辦的「中國城市幸福論壇」活動上發布。
Ⅳ 中國城市幸福感排名的排名分析
本次調查顯示,在我國現階段,幸福感主要由收入決定,同時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休閑時間、健康狀態、婚姻質量等)。
根據調查,休閑時間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休閑之城)是:貴陽、海口、廣州、杭州、拉薩、成都、重慶、太原、福州和長沙。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幸福之城)是:拉薩、太原、合肥、天津、長沙、呼和浩特、石家莊、濟南、銀川、重慶。
可以看出,休閑時間多進而幸福感也強的城市佔了四席:拉薩、重慶、太原、長沙。這四座城市,幸福感之所以躋身前十,除了由其市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決定外,市民擁有較為充分的閑暇也是理由之一。
另外六座休閑充裕的城市沒有進入幸福十強,主要的原因是收入水平和個體因素(健康狀況、情感質量等)拉了後腿。
在此,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十大休閑城市中南方城市佔了八席,這些城市環境優美、服務業繁榮,展現出很好的休閑經濟特點,未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潛力大。二是,十大幸福城市中北方城市佔了七席,這些城市最近幾年GDP增速顯著,收入帶動幸福,實現了短期內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幸福互相促進。在一定時期內,北方城市市民的幸福感將緊密和收入提高掛鉤,但是,幸福感提升的幅度將越來越受休閑、健康、情感質量等因素的影響。
本次調查顯示,在感覺「很不幸福」的受訪者中,有19.31%的人沒有休閑時間,而在感覺比較幸福的受訪者中,這一比例為4.52%。同時,引領經濟增長的產業也需要向服務業調整,方能保證增長的平衡和質量。
Ⅵ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經濟生活大調查
2012年9月19日,「2012幸福城市市長論壇」在拉薩舉辦,來自拉薩、銀川、太原等十個城市的市長和經濟、社會學者會聚一堂。一同探討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如何開掘各自的「幸福增長點」。
本屆論壇由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和拉薩市政府共同主辦。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分別就「幸福感究竟和城市發展的哪些因素關聯度更高?如何有效提升百姓幸福感?」「2012後的中國城市化,將面臨哪些現實問題和現實挑戰?」等議題展開研討。
根據央視的調查,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幸福之城)是:拉薩、太原、棗庄、天津、長沙、呼和浩特、石家莊、濟南、銀川、重慶。
休閑時間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休閑之城)是:貴陽、海口、廣州、杭州、拉薩、成都、重慶、太原、福州和長沙。
這一數據來自央視財經頻道「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深入全國104個城市、300個縣、10萬戶中國家庭,圍繞「全國城鎮居民的幸福感」等項目展開的調查。財經頻道聯合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等多家專業機構參與問卷設計和數據挖掘,自2006年起連續對全國城鎮居民的幸福感進行跟蹤調查,被稱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民意調查和媒體調查。 2013年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主題為「美麗中國·幸福民生」。除了繼續沿用《瞭望東方周刊》首創的城市幸福感評價體系外,在具體的指標設計中,對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國際化程度、城市法制建設、城市政務信息公開、城市行政效率、城市公務員廉潔程度、城市文化生活、城市個性和特色、城市市民素質、城市社會治安、城市幸福感、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環境與資源節約等13個一級指標進行了全面考量。希望通過調查和推選,總結和推廣城市中外互動、融入世界的成功範例,更好地在國際上樹立中國城市的良好形象。
經過組委會評審確定,獲得「201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榮譽的是杭州、成都、南京、西安、天津、長沙、寧波、長春、廈門、海口;獲得「2013中國形象最佳城市」榮譽的是成都、南京、杭州、西安、天津、長沙、寧波、長春、上海、北京;獲得「201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城市是:南陽市,宣城市,亳州市,伊春市,赤峰市,秦皇島市,臨沂市,新余市,煙台市、長治市。 2015年10月31日,「2015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單在京發布,成都、寧波、杭州、南京、西安、長春、長沙、蘇州、上海、北京十座城市榮獲「2015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榮譽稱號。杭州獲得「2015中國幸福城市政府貢獻大獎」 。
本屆推選活動與「小康社會建設示範城市」評價活動同時進行。集中展示一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有突出貢獻的幸福城市形象,推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就與經驗。最終,南京、成都、西安、杭州、寧波、長春、長沙、上海、北京、蘇州十座城市榮獲「2015中國小康社會建設示範獎」。成都同時榮獲「2015中國小康社會建設政府貢獻獎」。
Ⅶ 中國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10個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溫州、徐州、銅川、台州、泰州、珠海、佛山、威海、無錫、營口十個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江蘇省太倉市、浙江省慈溪市、湖南省長沙縣、江蘇省張家港市、浙江省餘姚市、浙江省瑞安市、河南省鞏義市、江蘇省邳州市、江蘇省崑山市、山東省肥城市十個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廣州市天河區、佛山市南海區、深圳市南山區、寧波市鄞州區、杭州市富陽區、溫州市鹿城區、廣州市黃埔區、寧波市鎮海區、舟山市普陀區、成都市雙流區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都、杭州、寧波、西安、廣州、長沙、溫州、台州、銅川、徐州十座城市被推選為「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佛山市南海區、廣州市天河區、廣州市黃埔區、寧波市鄞州區、深圳市南山區、江蘇省太倉市、廣州市南沙區、湖南省長沙縣、舟山市普陀區、浙江省慈溪市十座縣級城市(區)被推選為「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杭州作為唯一連續13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城市,被組委會授予「幸福示範標桿城市」榮譽。
2018-2019年
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了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數最高的1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榜單——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上榜。
2017-2018年
2018年3月7日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美好生活數據發布之夜發布2017-2018年度中國美好生活指數為102.44。在全面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的開局之年,這是中國媒體首次以科學、系統、全面的民生指標體系,來量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感受。
根據大調查面向中國10萬家庭的問卷調查結果,2017年幸福感排名前十位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分別是:武漢、西寧、南昌、呼和浩特、長沙、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海口 。這是武漢連續第三次當選「中國十大幸福城市」。
此次上榜的10大幸福城市,大部分在「消費升級「、」休閑經濟「、」城市軟環境建設「、」創意創新業態「方面表現突出。這樣的幸福城市調查結果,折射出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清晰脈絡——GDP不再是城市競爭力的決定性指標,而「美好生活」目標成為城市發展的全新引擎。
2016-2017年
2016年,中國哪裡的人最幸福呢?通過對十萬個家庭的入戶調查及互聯網大數據分析,「2016年度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名單是:拉薩、成都、長春、銀川、天津、合肥、長沙、武漢、海口。
2015-2016年
2016年3月7日,央視財經頻道首發《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國民大數據。 [5]
大調查幸福感城市十強出爐,在調查走進的省會城市中,湖南長沙、湖北武漢、安徽合肥、河南鄭州、甘肅蘭州、內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烏魯木齊、河北石家莊、廣西南寧和江蘇南京上榜。
2014-2015年
2015年3月,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發布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數據報告中,新鮮出爐了在大調查104個樣本城市中的十大幸福城市,他們分別是:安徽省合肥市、山西省太原市、海南省海口市 、湖南省長沙市、河北省石家莊市、山東省泰安市、遼寧省遼陽市、江蘇省連雲港市、河北省衡水市、安徽省黃山市。
2013-2014年
2014年3月,央視聯合國家統計局等發布了《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3-2014》報告,排出了「中國幸福城市二十強」。
這20個城市分別是:海口、長沙、太原、南京、天津、合肥、重慶、呼和浩特、杭州、西寧、拉薩、秦皇島、永州、伊春、黃山、湖州、滁州、綿陽、上饒和亳州。
2012-2013年
2013年3月,《CCTV2012-2013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
《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0萬公眾進行了調查統計,問卷發放到了全國104個城市,居民幸福感較強的城市有合肥、拉薩、哈爾濱、長春、天津、伊春、赤峰市。其中拉薩市已經連續五年位於幸福城市前三位。
2011-2012年
2012年3月,《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2011-2012)》發布。
《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連續六年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0萬公眾進行了調查統計,過去三年裡,以下十個省區選擇幸福的受訪者比例最高,它們分別是西藏、內蒙古、山東、天津、安徽、遼寧、黑龍江、江西、吉林、河南。
本次調查問卷送達104個城市300個縣,其中選擇幸福比例較高的前三個城市是:拉薩、太原、合肥。
2010-2011年
2010年,全國有45%的受訪者感覺幸福,在選擇幸福比例較高的前十個省市自治區中,以下十個城市選擇幸福比例最高,它們分別是四川南充市、山東萊蕪市、江西南昌市、西藏拉薩市、內蒙古赤峰市、廣東陽江市、天津市、河北衡水市、黑龍江綏化市、吉林通化市。值得關注的是,整整五年,西藏的居民都位列最具幸福感的前三位,並且其中四年都是全國第一(2006、2008、2009、2010)。
2009-2010年
2010年2月,《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以「記憶2009」、「 趨勢2010」、「 我的經濟主張」、「 難念的經」、「 幸福的理由」為主題,發布了多項調查數據。 [13]
西藏拉薩、遼寧遼陽、山東棗庄、安徽亳州、內蒙古赤峰、江西上饒、江蘇揚州、河南周口、黑龍江綏化、湖南邵陽成為十大幸福省份中各自排名第一的城市。
Ⅷ 銀川是什麼級別的城市它的經濟狀況怎麼樣
銀川市原來人口不多,是一個新型移民城市,也是一個沙漠邊緣化入侵的城市,但是在自治區成立的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在加上賀蘭山脈的天然頻障和黃河的沖積形成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稱。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快車當中,銀川市的發展進入快車道,無論從環境,道路,經濟和整個城市健設來看還是有成就感的,雖然比不上沿海城市的發展,但是作為一個內陸城市來說,未來的發展還是有很大內在替力的,加上外來因素補充,銀川的明天會更好。
近年來銀川的發展有些依靠重工業和能源,帶來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污染,希望政府從長遠考慮要適當發展能源產業並控制好污染問題,沒有青山綠水,發展再好也是枉然。
Ⅸ 去銀川生活發展怎麼樣
銀川整體經濟沒有其他城市發達,物價在全國也是比較高的。
銀川的生活節奏慢,宜居,城市感覺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