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對幸福程度影響最大的是什麼

對幸福程度影響最大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7 22:22:24

1. 外界因素對於人的辛福感的影響

幸福感影響最大的因素:
1、家庭關系
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每年都對一些家庭進行回訪。這家機構在回訪的時候發現,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結連理之前的兩三年中感覺很幸福,結婚之後就覺得更幸福了。可以這樣講,新婚第一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可是時間一長,夫妻二人覺得生活不那麼令人滿意。盡管如此,若是跟婚前相比,即便是絲婚到來之時,夫妻倆還是頗有一種幸福感。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的斯蒂芬·約瑟夫教授這樣說:「心理學文獻證明,人際關系可使人們產生幸福感。」他還說,「當一種關系使人們產生歸屬感的時候,那種關系就是一種很好的關系。」孩子出生的時候,幸福感驟然上升,可是兩年之後這種感覺就減弱了。研究表明,婚姻生活的一個好處就是,夫妻倆可以擁有一種經常性的令人滿意的性生活。可以這樣講,已婚之人身體比較健康,壽命也比較長。

2、工作
專家說,失業不僅會使一個人收入銳減,而且還會破壞他的自尊心,幸福感也就無從談起。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的研究告訴人們,失業給某些人造成的「痛苦」遠比丟錢強烈得多。德國研究人員雷納·溫克爾曼說,失業使人產生一種恥辱感,而且是一種很嚴重的恥辱感。這種感覺會持續很長時間,兩三年都可能消失不了。失業率增加的時候,社會中每個成員的幸福指數都會下降——不僅失業者的幸福指數大大下降,就連那些有工作的人也感覺大不如前。除了失業,工作不順心、學非所用以及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同樣會影響人們的幸福感。

3、社區與朋友
人們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家度過的,而家就是組成一個社區的最小元素。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社區的建設。原因很簡單,社區建設得好有助於人們廣泛交往,也使人們的生活有一種安全感。萊亞德教授說,如果你住的地方盡是一些你信任的鄰居,你會有一種什麼感覺?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員把社區質量稱作「社會資本」。科學家在若干個國家進行過「撿錢包」的試驗,結果發現歸還率高低與一個國家的信任感有關。我們時不常聽到某些居住小區發生刑事案件。一個案件造成的損失有時候並不大,可是它給人們的影響卻不可小覷,有時候會讓成千上萬的人寢食不安。在我們的城市裡,人們大多住在封閉的高樓里,鄰居間來往很少,長此以往,人們的交往就不全面了,這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影響相當大的。

2.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1、家庭關系

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每年都對一些家庭進行回訪。這家機構在回訪的時候發現,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結連理之前的兩三年中感覺很幸福,結婚之後就覺得更幸福了。

2、工作

專家說,失業不僅會使一個人收入銳減,而且還會破壞他的自尊心,幸福感也就無從談起。

3、社區與朋友

人們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家度過的,而家就是組成一個社區的最小元素。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社區的建設。

4、整體健康

英國在2002年對腎透析病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應對日常生活發出的挑戰方面,人們的適應能力很強。

5、飲食

大腦中有一種化學物質影響著我們的感覺、心情、胃口和動作,那是一種叫做蛋白質片段的氨基酸,其基本來源是食物。

6、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是心理學的一個理論術語,通俗的講,所謂人格特質就是一個人的人格特點,即我們平常講的個性,它包括氣質、性格和能力等要素。積極心理學認為,幸福感高的人,一般都具有性格外向、樂觀、高自尊和內控等人格特質,而且情緒指數(個體情緒波動的變化指數)相對穩定。

7、環境

個體的積極情緒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人們在有植被、水和樹木綠蔭的地方積極情緒更多;好的天氣能帶來積極情緒;房屋質量與幸福也有關聯。

8、職業

有職業的個體比沒有職業的個體更幸福,而且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比那些從事非技術工作的人更幸福。因為職業與角色定位、人際交往、成就、社會地位、價值觀和經濟保障有關。

9、休閑

休息、放鬆、美食和業余活動都對幸福有積極的影響。個體在休閑、放鬆情境下有更多的積極情緒、更少的焦躁,而且在這些活動中還可以活動社會支持,滿足興趣的需要。

10、消極的對比

個體的幸福程度受到個體對自己當前處境的評價的影響,這種評價既包括與個體自己的近期處境相比較,也包括與別人的處境相比較。

3. 影響幸福的因素

影響生活有七大因素

一. 愛比較

現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競爭中,比職位、比房子、比財富……比來比去,人們的心裡只剩下慾望,沒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麼比別人幸福時,幸福也就離你遠去了。

二. 缺乏信念

在經過20多年沖刺般的財富賽跑後,一些人除了賺錢,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標與追求到底是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這種缺乏信念與理想的狀態,難以產生長久、快樂的幸福感。

三. 不善於發現陽光面

生活中有許多積極的、好的方面,但許多人卻忽略了它們,「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放大了別人的幸福,縮 小了自己的快樂」是其真實寫照。一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也對生活中的負面事件大肆宣傳報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但同時也削弱了人們的積 極心態。

四. 不知道奉獻

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曾顯示,在生活中多去幫助他人,能讓自己感到更快樂。但現代社會中,樂於無私奉獻的人越來越少,斤斤計較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你總算計著「我能從中得到什麼」、「做這件事值不值得」,就會生活的很累。

五. 不知足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但能知足的人越來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換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換更好的,有了錢想賺得更多……這些慾望,指使著人無休止地奔波勞碌,硬撐著去爭取登上那「輝煌」的頂峰。

六. 不信任

社會雖然通訊高度發達,但人們的心靈卻漸漸疏遠了。現在的人越來越傾向於「右腦」思維模式(Borod認為負性情緒更多是在右腦進行,積極情緒更多是左側半球的任務。),而右腦掌管個體、權力、地位等,對於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來自於左腦的感受,很多時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們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七. 過於焦慮

購房、子女養育、家庭養老負擔等問題;因為職場晉升空間感到擔憂而產生的工作壓力;朋友同事之間人際關系的處理等都成為了中國人的「壓力源」。在大城市中,無論老人、年輕人還是孩子,多處於一種煩躁不安的焦慮狀態,這讓人們無法從心底感受到幸福。

4. 不管男性還是女性,對幸福影響最大的是婚姻還是健康

婚姻幸福究竟由什麼決定?著名心理學家萊溫斯基說,婚姻的幸福程度主要被個人意志、性格成熟等內心的因素影響。假設決定我們幸福的條件為100分,那麼性格佔50分,為了幸福而付出的努力和個人意志佔40分,周圍的環境佔10分。

婚姻的幸福度中,性格成熟佔大很大比例。婚姻中最可怕的是,一個女人愛上一個不成熟的男人,付出非常多,另一個卻完全不懂風險,男人和女人不在婚姻同一條線上。

你的男人成熟OR不成熟?看看這四點!

1. 責任感

成熟男人:勇於承擔責任,照顧家裡老小,關愛女人。給妻子最美的生活,最好的關懷,對女人所做一切表示感恩,將女人寵上天。

不成熟男人:想方設法逃避責任,認為婚姻就是讓另一個女人來照顧自己,妻子代替媽媽的角色,自己仍是逍遙快活,不願意分擔生活各種瑣碎事和家務活。

2. 自律性

成熟男人:懂得自律,願意改變自己、糾正壞習慣、充實自己,讓婚姻更牢固,讓身體更健康,讓自己更有智慧,成為更優秀的男人。

不成熟男人:心態幼稚,放任自己,不求上進,不願意為婚姻改變自己。不是養成抽煙喝酒的壞習慣,就是躲在房間里看電腦打游戲。

3. 情商

成熟男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不讓情緒影響到婚姻和另一半。喜怒不形於色是成熟男人的象徵,這正是諸多經歷的歷練出來的,讓成熟男人對各種場景應對自如,充分顧及女人的感受。

不成熟男人:經常發脾氣、苛責女人,婚姻中戰火不斷,硝煙彌漫。男人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女人爭吵,有時還動手打女人,家暴不斷,這種婚姻一點都不幸福。

4. 眼光

成熟男人:眼光放得很長遠,無論是婚姻還是事業,都有所規劃,一步一個腳印,永不放棄,直至到成功。

不成熟男人:眼光短淺,剛剛付出就想著要索取回報,吃不了一點虧。這種男人在婚姻中,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女人爭吵。

男人的成熟度決定了婚姻的幸福程度,當然,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女人,男人也不喜歡玻璃心、公主病的女人,這也是女人不成熟的表現。女人們想讓婚姻幸福度更高,記得要選擇一個成熟的男人過日子喲!

5. 影響家庭幸福的十大因素

第一個,家庭中有一個過度嚴厲的父親

中國人常說,嚴父慈母,這實在是對父親功能的一個限制,因為父親也可以很溫柔的,我理想化的一個父親,是這樣一個狀態,他跟他人有一個非常清晰的邊界,但是他也有溫柔的能力,因為很多父親,他的人格沒有真正成長到一個男人的狀態,所以他需要用過度嚴厲來裝模作樣的來像一個男人,實際上,是在拚命掩蓋自己沒有長大的這一部分,如果大家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歡的女孩兒面前如何的裝模作樣,你就可以理解已經有了女兒或兒子的男人,在孩子們面前那麼嚴肅,是在干什麼。

第二個,過分嘮叨的媽媽

就是對家庭里的事情過分控制,有可能指責,有可能嘮叨,總是對孩子說很多很多話,這樣實際上就是在通過她的嘴巴滿足她的幸福,簡單說,她就是還停留在口欲期,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嬰兒他跟這個世界的鏈接就是嘴巴,那麼一個到了媽媽級別的人,那麼多的攻擊性和情緒都是通過嘴巴出來的話,那就說明她正在用她的嘴巴對她的老公和孩子施虐,這樣的現象在中國的家庭其實非常常見,如果以上兩個方面畫面化一下,可以想像,一個家庭,爸爸是在這個裝模作樣的嚴肅,然後媽媽在那裡嘮叨,然後孩子就在那裡備受虐待。

第三個,家庭里的話題被限制

在中國的家庭里,最容易被談起,也最容易掩蓋事實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大家會不會覺得這個有點耳熟,爸爸媽媽跟孩子沒有任何的話題,只能夠談學習,這是被中國家庭最高談論的事情,大家都躲在學習的後面,感覺比較安全,但是,當父親開口談學習的時候,就是他們掩蓋他們內心的恐懼和不安,而他們自己也沒有能力處理,所以就拿學習這塊遮羞布來擋住。

第四個,過度象徵化

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對中國目前的一個印象是,全世界華人的孩子都在學鋼琴,鋼琴在這個就是一個高度象徵化的一個代表,人民在它上面賦予了很多的意義,比如,高貴,優雅,階層等等,有靠近此物,來滿足自己的一些需要,另一方面,這個也隱含著一些攻擊性的需要,比如,帶著孩子區考級,看我孩子把別人打敗了,但是呢,我有的時候有個矛盾的心理,就是看到現在孩子參加很多藝術,或其他能力方面的培訓班,而我那個時候呢,什麼都沒有,但是,反過來想,他們應該羨慕我們,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玩的是更加原始的東西,比如說,象徵化低的東西,如泥巴、棍子,或一些小動物,但是,大家知道,現在的孩子沒有機會如此的親近大自然,這也是現在孩子們比較悲哀的一面,過度象徵化會導致虛偽,還有導致一個人實際的生活能力的降低,還可以導致,過度的情感隔離,因為,在可以直接對一個人說,我愛你的時候,他 不說,我給你彈一首曲子,這個時候也可以看到,心與心之間遙遠的距離,這裡麵包含著害怕,害怕跟另一個人親近,就已經表明那種安全感的缺乏和擺脫孤獨感的之間,強烈的內耗,這種內在的硝煙密布,只有一條彈鋼琴,這一條蜿蜒曲折的通道可以散發,大家可以想像得到這個人的內心狀態的樣子么?

第五個,過度背景化

現在社會上,很常見的一個詞「拼爹」,無論是大學,還是中學,現在甚至在幼兒園,在入學前,老師先要調查的是,孩子父母是做什麼工作的,好像現在這個被教育部明文禁止了,但是很多老師還潛伏地在做,而孩子們之間,談論的也是,我爹是做什麼的,我媽是做什麼的,拋開社會道德的大旗來說,我仔細體會了一下,這種言論的心理動機是什麼,一個人的背景已經把這個人本身給掩蓋,對於父母來說,過度在孩子面前證明自己的社會背景,說明他心裡很虛,害怕自己在孩子心中不是一個好父母,所以需要這些背景來擋住前面,來隔離孩子跟真實的自己靠近,說到底,就是父母自己心裡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父母,而他們又害怕孩子們看到這一點,所以,就努力地編制了一副宏偉的背景,來擋住孩子的視線。

6. 什麼因素影響人們的幸福感

1、家庭關系
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每年都對一些家庭進行回訪。這家機構在回訪的時候發現,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結連理之前的兩三年中感覺很幸福,結婚之後就覺得更幸福了。可以這樣講,新婚第一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可是時間一長,夫妻二人覺得生活不那麼令人滿意。盡管如此,若是跟婚前相比,即便是絲婚到來之時,夫妻倆還是頗有一種幸福感。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的斯蒂芬·約瑟夫教授這樣說:「心理學文獻證明,人際關系可使人們產生幸福感。」他還說,「當一種關系使人們產生歸屬感的時候,那種關系就是一種很好的關系。」孩子出生的時候,幸福感驟然上升,可是兩年之後這種感覺就減弱了。研究表明,婚姻生活的一個好處就是,夫妻倆可以擁有一種經常性的令人滿意的性生活。可以這樣講,已婚之人身體比較健康,壽命也比較長。



3、社區與朋友
人們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家度過的,而家就是組成一個社區的最小元素。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社區的建設。原因很簡單,社區建設得好有助於人們廣泛交往,也使人們的生活有一種安全感。萊亞德教授說,如果你住的地方盡是一些你信任的鄰居,你會有一種什麼感覺?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員把社區質量稱作「社會資本」。

7. 最能影響人類幸福的因素是

1.物質生活。馬斯洛需求層次中,影響人生活的最基本的就是物質生活。當然物質生活又有不同的水平,可以是溫飽,可以是小康,也可以是非常富裕的狀態。所以說,財富不可以和物...
2.
性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也可以說成是性格色彩的不同。紅黃藍綠四種性格色彩...
3.
年齡閱歷以及認知的變化。小時候一顆糖就是幸福,長大了再多的金錢可能也不會幸福。不...
4.
人的權利慾望,好勝心,容易得到滿足的程度。利慾熏心,人的權利越大,好勝心越強,愛

8. 哪些因素影響幸福感

【對幸福感影響最大的六個因素】:
1、家庭關系
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每年都對一些家庭進行回訪。這家機構在回訪的時候發現,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結連理之前的兩三年中感覺很幸福,結婚之後就覺得更幸福了。可以這樣講,新婚第一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可是時間一長,夫妻二人覺得生活不那麼令人滿意。盡管如此,若是跟婚前相比,即便是絲婚到來之時,夫妻倆還是頗有一種幸福感。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的斯蒂芬·約瑟夫教授這樣說:「心理學文獻證明,人際關系可使人們產生幸福感。」他還說,「當一種關系使人們產生歸屬感的時候,那種關系就是一種很好的關系。」孩子出生的時候,幸福感驟然上升,可是兩年之後這種感覺就減弱了。研究表明,婚姻生活的一個好處就是,夫妻倆可以擁有一種經常性的令人滿意的性生活。可以這樣講,已婚之人身體比較健康,壽命也比較長。

2、工作
專家說,失業不僅會使一個人收入銳減,而且還會破壞他的自尊心,幸福感也就無從談起。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的研究告訴人們,失業給某些人造成的「痛苦」遠比丟錢強烈得多。德國研究人員雷納·溫克爾曼說,失業使人產生一種恥辱感,而且是一種很嚴重的恥辱感。這種感覺會持續很長時間,兩三年都可能消失不了。失業率增加的時候,社會中每個成員的幸福指數都會下降——不僅失業者的幸福指數大大下降,就連那些有工作的人也感覺大不如前。除了失業,工作不順心、學非所用以及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同樣會影響人們的幸福感。

3、社區與朋友
人們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家度過的,而家就是組成一個社區的最小元素。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社區的建設。原因很簡單,社區建設得好有助於人們廣泛交往,也使人們的生活有一種安全感。萊亞德教授說,如果你住的地方盡是一些你信任的鄰居,你會有一種什麼感覺?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員把社區質量稱作「社會資本」。科學家在若干個國家進行過「撿錢包」的試驗,結果發現歸還率高低與一個國家的信任感有關。我們時不常聽到某些居住小區發生刑事案件。一個案件造成的損失有時候並不大,可是它給人們的影響卻不可小覷,有時候會讓成千上萬的人寢食不安。在我們的城市裡,人們大多住在封閉的高樓里,鄰居間來往很少,長此以往,人們的交往就不全面了,這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影響相當大的。

4、整體健康
英國在二○○二年對腎透析病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應對日常生活發出的挑戰方面,人們的適應能力很強。我們常常過高地估計嚴重疾病對幸福造成的損害,可是卻不太理會慢性病或者心理疾患對人們的影響。萊亞德說:「就幸福而言,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更重要」。《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抑鬱對健康的影響比心絞痛和糖尿病還要嚴重。令人不解的是,患心絞痛和糖尿病的人會去看專家,可是患抑鬱症尋求專家幫助的人卻寥寥無幾。

5、飲食
大腦中有一種化學物質影響著我們的感覺、心情、胃口和動作,那是一種叫做蛋白質片段的氨基酸,其基本來源是食物。還有一種叫血清胺的神經遞質,源自色氨酸,它與滿足和幸福感息息相關。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香蕉、牛奶、鷹嘴豆、花生和雞肉。另一種神經遞質叫氨基丁酸,豆子和乾果中都有,對心情放鬆好處多多。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研究主任艾恩·萊里說,人們對飲食與心理健康兩者的關系知之甚少。

6、個人自由
影響幸福感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一個人是否覺得自己擁有一定的自由。我們國家有一個很受歡迎的小品,其中有一句台詞大概意思是,年輕的時候受妻子領導,年紀大了受孩子領導。雖說是一種調侃,反應的卻是一種現實。生活中,自由相對較少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未成年的小孩。當然並不是父母不給其自由,而是這種拒絕被罩上了一層合理的外衣。媒體上已經報道過不止一次,說小孩子自我感覺並不幸福。多年以前,北京一家重點中學的學生接受記者采訪,就有學生反映他們並不像父母說的那樣幸福。還有一種人是老年人。人上了年紀,在很多情況下就失去了自由,不僅身體不能自由活動,有時候心理上也不允許—-因為有子女限制。要是細論起來,還有很多人在某個階段因為受到種種限制而不快樂,比如結婚之後,夫妻之間失去各自的心理空間,比如工作人員在單位不論做什麼工作每一道程序都要經過領導批准,這是缺少「自由」的另一種表現。缺少合理的個人空間首先要影響的是身體健康。一旦身體不好,何來幸福可講?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9. 幸福指數受哪種因素影響最大

影響因素
對於人的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在20世紀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為心理學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心理學家對於主觀幸福感的探討更多地來自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老年學三個學科領域。由於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豐富內涵和表現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應該說,作為社會心理體系一個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
此外,對主觀幸福的理解還涉及許多分析層面,主要包括認知與情感、個體與群體、橫向與縱向、時點與時段,等等。在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體系諸多因素和層面之間的密切聯系中,以下幾點是十分獨特而重要的:
第一,心理參照系。就社會層面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將受到他們心理參照系的重大影響,例如在一個封閉社會中,由於缺乏與其他社會之間的比照,盡管這個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不高,但由於心理守常和習慣定勢的作用,其成員便可能知足常樂,表現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個處在開放之初的社會,面對外來發達社會的各種沖擊,開始了外在參照,因此,其成員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現下降之勢,因為此時他們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創傷。
第二,成就動機程度。人們的成就需要決定他們的成就動機程度,成就動機程度又決定其預期抱負目標。其中人們對於自身成就的意識水平是一個重要環節,因為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便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則不會有幸福感可言。
第三,本體安全感。它指的是,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對於所生活其中的社會環境表現出的信心。這種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對於形成個體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而對於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個體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個體抵禦焦慮並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基礎。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時與其經濟狀況或收入水平之間並未呈現出簡單的正相關系,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經濟狀況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卻不低,而有些百萬富翁卻整日憂心忡忡。
因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人的幸福感在過去10年中先升後降,表現出與經濟發展軌跡之間的非同步性。其中主要原因在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初期,物質發展成效明顯地呈現出來,那時社會分化程度還不大,社會成員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縱向比較,與過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較容易產生滿足感。21世紀以來,社會結構轉型加速,各個領域的體制改革日益全面觸及深層利益,社會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貧富差距凸顯;在社會心理方面,隨著生活條件逐漸改善,人們需求層次日益提升,且呈現出多樣化態勢,因此,需求能被滿足的標准相對提高了;而由於資源相對短缺和競爭加劇以及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各種壓力感大大增加,這一切都強有力地影響了人們的幸福感。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一些調查結果表明,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心更傾向於與民生有關的領域,民生問題成為大多數社會成員最關切的社會問題。這種關注重點的變化,反映了人們對於社會發展態勢的判斷。而對於民生問題關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體制改革與社會發展正在對人們的生存條件和生活質量產生最強有力的影響。這一切極其深刻地影響人們的本體安全感,即具體表現為對社會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強,從而影響到人們的幸福感。

閱讀全文

與對幸福程度影響最大的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處理故事 瀏覽:604
怎麼教育嗯哼愛情觀 瀏覽:934
數字1423表達愛情什麼意思 瀏覽:43
什麼叫愛情真實內涵 瀏覽:656
龍男狗女婚姻怎麼樣 瀏覽:689
黃驊港買海鮮哪裡經濟實惠 瀏覽:595
婚姻的委身是什麼意思 瀏覽:175
愛情觀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640
王羲之寫書法故事有哪些 瀏覽:177
美女怎麼拍背影好看 瀏覽:920
雷影兄弟和水門有什麼故事 瀏覽:314
美國故事書有什麼 瀏覽:431
現代說祝你幸福古代怎麼說 瀏覽:295
愛情和彩禮哪個劃算 瀏覽:714
台北和上海哪個地方美女多 瀏覽:46
如何把健康app添加到蘋果手錶 瀏覽:238
什麼叫幸福加油 瀏覽:754
淮南大通怎麼辦健康證 瀏覽:495
小縣城美女老師工資多少 瀏覽:478
現在的女人怎麼幸福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