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做到幼兒教師職業幸福
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
上大學時期老師就對我們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而我帶著對教育的熱情從事了教育行業。我們幼兒教師要注意加強自身的心理保健,努力避免走進職業的倦怠狀態,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幼兒教師。
一、從孩子身上獲得幸福感。
任何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困難和矛盾出現,會有煩惱和不快產生。只有自己去尋找工作的樂趣,形成幼兒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就像有人說的一樣,如果你把孩子看作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麼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孩子當可愛的天使,那麼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如何才能從孩子身上獲得幸福感呢?
方法一:在工作中,以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幼兒。長時間和幼兒在一起教師有時會不自覺的以一種居高臨下的眼光看幼兒或者把幼兒僅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對象。我們應該以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幼兒身上的優點,把幼兒看成活生生的富有靈性的個體,完全的接納他,而不是帶著自己的有色眼鏡來審視他。完全的接納幼兒,教育意味著教師所持的是一種寬容的態度,意味著教師對兒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這種尊重和理解本身也會給教師帶來幸福。
方法二: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幼兒交往。教師常習慣於帶幼兒做著做那,在與幼兒的交往中使用命令的口吻較多。也就是說這種師幼交往,更多的時候是建立在工作關繫上的,這種交往是不平等的、沒有感情,有著明確目的就是完成預定的教育任務。長此以往,幼兒就會對老師產生幾分畏懼,對老師敬而遠之,並封閉自己的心靈,不敢言說自己的所思所想。這等於是教師親手剝奪了讓自己感受另一個心靈的機會。因為缺少與幼兒心與心的交流,教師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最終也會變得乾涸,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幸福可言了。因此,在與幼兒的交往中教師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實的自我與幼兒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會發現幸福和快樂就在自己身邊。和孩子平等、真誠的交往,還會令老師體驗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幸福。自從踏進幼兒教育這一行,整日與孩子為伴,心中時常為孩子而感動,為他們的純真、為他們的熱情。和孩子相處,不需要偽裝,只需 要用自己最自然的一面。你付出了,自然會有回報;你愛孩子,他們自然也會愛你;你尊重他們,他們也會尊重你。
二、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對幼兒教師來說,教學中的成就感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二是幼兒的成長和進步,尤其是後者更能給教師帶來滿足和幸福。看著幼兒的成長和進步,教師就會感到自己有用,自己的工作有價值,伴隨著價值觀的實現自己的目標。
❷ 如何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感
一、重視教師的心理問題,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學生的心理問題已引起全社會和學校的重視,而教師的心理問題未引起足夠和重視。加強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開展教師心理咨詢,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增強其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迫在眉睫,創設安靜、舒適、安全的工作環境十分必要。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的工作,不過分強調用考試成績作為教師晉級,評聘的依據,以使教師心理「松綁」、「減壓」。從源頭上解決教師心理問題。讓教師帶著良好的情緒投入工作,進入課堂。
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作為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學生觀,只有這樣才能客觀評價自我,接受自己的優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這樣由已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如人意之處才能泰然處之。
三、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關注並不斷增強教師群體的幸福感,將會為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注入巨大動力。作為承擔教育使命的教師,他們的精神狀態,生活狀態,健康狀態,情感生活狀態,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著直接而深刻的影響。社會和學校要建立教師身心健康機制,定期體檢,休假和學業進修,關注教師的休閑生活,鼓勵教師擁有個有興趣愛好。提高教師待遇,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四、學會情緒控制。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消極情結和挫折帶進教室,更不能發泄在學生身上,否則,傷害了學生,也破壞了自己的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控制消極有不良情緒,對於提高教師的影響力和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教師應該掌握一些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緒的方法。首先,客觀分析造成不良情緒的原因,看自己的反應是否合理、適度;其次,要能變換角度看問題。對於學生頑皮,成績差,應該看到這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共性問題,特別是小學生,活潑好動是他們的本性,應給予循循引導;再次,與人相處心理換位。生活中難免與他人發生矛盾,這時,試著心理換位,即把自己置身於對方的立場去思考、感受,會發現本不該互相對立,這樣有利於及時化解不良情緒。
五、適時調節,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在工作重壓下,教師要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合理安排調控好工作、學習和生活之間的關系,盡量在制定工作計劃和目標時適當留有餘地,讓精神上綳緊的弦有鬆弛的機會。適當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如琴棋書畫、寫作、旅遊等都能有效地調節改善大腦相關中樞的興奮與抑制過程,進而緩解壓力,消除疲勞。
六、適當參加運動,學會放鬆。體育運動是健心和良葯,能有效排解不良情緒和消除心理疲勞。教師要學會百忙抽閑,在活動課上與學生打打球,在既健身心又增進師生間的感情。與同事打打球或進行一些其它體育活動,也能排解煩惱增進同事間的友情。越是繁忙,越是要安排一定的時間放鬆心態,在和同事、親的、朋友的溝通交流中,調整心態,放鬆自己;在和學生的交談中,探討教育學和有效途徑。把煩惱與汗水一起揮發出去,每天晚上羅列一下自己在這一天的「閃光點」,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等。放鬆心態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靜坐、聽音樂、打球、書法、爬山等。總之,從健康的活動中心理得到調節,思慮得以澄清,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疏瀉了心中的煩惱與不快。
❸ 如何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1、熱愛自己的職業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祖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英才。看著自己桃李滿天下,我們應當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感到自豪和驕傲,並熱愛自己的職業。對職業長久抱持熱愛之心,並從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以讓我們從中更好地獲得幸福感。
2、寓教於樂
雖然面對調皮搗蛋不聽話的孩子時,我們偶爾會感到心煩,但是我們依然要熱情地去面對他們,為他們指引正確的人生之路。當看到孩子取得進步時,我們會發自內心的感到欣慰和歡喜。這就是我們平時寓教於樂結出的美好果實。
3、享受播種的過程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我們怎樣去為他們添磚加瓦,為他們的人生加上絢麗的七彩之色,這就需要我們去努力了。當我們把愛和知識一點點撒入他們的心田,我們會從中感到由衷的歡樂。享受這個播種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職業幸福感。
4、培養樂觀的心態
生活是一面鏡子,如果老師每天都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學生,遭遇事情時也不將煩惱的情緒給發泄到學生、同事、家人的身上,那麼他們也會善意的對待你,讓你感覺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5、學會適當減壓
一個人若是承擔的壓力太大,長期積累下來,會讓人身心疲憊。如果此時能夠找到別人幫忙分擔一部分,則能夠讓自己緩一緩,而且也能夠從這些辛苦中慢慢地轉化為快樂。多與人交往和分擔,可以讓我們從憂轉喜喲。
❹ 淺談如何提升幼兒教師幸
幼兒教師要如何提升幸福感?
幼兒教師要注意加強自身的心理保健,努力避免走進職業的倦怠狀態,做一個健康、快樂、幸福的幼兒教師。
一、調整心態,感悟幸福
幸福其實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感受。自己認為幸福,你就幸福。世上從來沒有救世主。要想擁有幸福,需要自己去努力。教師要學會因為點點滴滴的小成績而欣喜不已,比如家長一句肯定的話語,領導一個贊揚的微笑,幼兒一個會意的眼神……會適時調整目標,會進行換位思考,會不斷獎勵自己;這樣才能擁有淡定從容的心態,擁有較高的效能感和成就感,要學會自己感動自己。
二、專業引領,品味幸福
幼兒園的班級是由三位老師組合在一起的,這就要求老師團結互助,和諧相處。日常工作分工管理,家長工作協調分擔,相互配合,目標一致地做好班級工作。遵守園內的各項制度,處處為班級利益著想,從大局出發。每年的9月份都要面臨換班,這就要求三位老師齊心合力,早早動手,規劃設計適合幼兒的班級環境、區域游戲,反復斟酌適宜的游戲材料。創設一個安全、溫馨、趣味性強的、軟、暖,有家的感覺的環境。讓孩子們喜歡,並且把區域游戲真正做到常態化,讓幼兒每天在其中玩得不亦樂乎。老師在每天的觀察、思考、討論中,不斷改進完善豐富游戲內容、游戲規則、游戲材料。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老師間的團結協作、相處愉快,遇到問題,共同商量,開心、幸福的笑容也會影響著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家長。
三、欣賞幼兒,感受幸福
老師要以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幼兒身上的優點,把幼兒看成活生生的富有靈性的個體,完全地接納他,而不是戴著有色眼鏡來審視他。幼兒的天真無邪也會使教師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體驗到一種幸福。
當幼兒教師用心靈真真切切地愛著幼兒,在身體上、生活上、感情上去細心關心、體貼每一個孩子。而孩子們也用他們最童真最純潔的愛回報老師:「老師,提這么多飯,你累嗎?」「老師,拖這么久的地,你腰疼嗎?」「老師,我要自己疊被子,好讓你多休息呀!」「老師,你老是叫我們多喝水,你也要喝水呀!」「老師,站這么高擦玻璃,你要小心呀!」「老師,天冷了,出去你也要穿上外套呀!」「有你們,我們好幸福呀!」老師間能每天互相交流、傳遞著孩子們的進步、他們的驚人話語、他們的可愛動作……這樣,班級氣氛就會非常和諧,每天上班都會很開心的。
四、尊重家長,體驗幸福
家長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著相信教師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對幼兒教師辛勤勞動的認可和回報。這種被承認、認可的體驗是一種幸福的體驗。有幸福感的老師都是這樣的心態:「工作這么辛苦,有幸福感,因為家長對我們特別的尊重。尤其是我們搞半日開放活動,家長看到我們的工作後,提出了贊揚和各種建議。老師做出什麼事,家長都記在心裡,家長見到老師很客氣。家長願意跟老師交流,把我們看做是可以信賴的人,一位真正的老師。」
五、良好的班級管理,是幸福感的保證
在班裡,如果孩子們知道什麼時候是游戲時間,什麼時候是午飯時間,什麼時候是午睡時間。他們對一些是非標准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哪些事情做了會得到老師與同伴的贊許等等。而良好的班級管理,也是幸福感的強大屏障。
六、良好的班風能使班級幸福感形成良性循環
有了班長良好的帶頭作用,一定能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而良好的班風又能使班級幸福感形成良性循環,在一個大家都很講道理,又能遵守各類游戲規則的班級里,孩子們好學向上的氛圍濃,精神面貌好,家長的滿意度就高,班級在幼兒園的知名度也相應的高。而伴隨著知名度的,便是老師的幸福感,教師的幸福也意味著幼兒的幸福。
❺ 如何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近幾年幼教領域掀起改制熱潮,對幼兒教師沖擊頗大。在這一轉軌時期,社會的發展及對幼兒教師要求的提高,幼兒教師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我們幼兒教師要注意加強自身的心理保健,努力避免走進職業的倦怠狀態,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幼兒教師。
一、從孩子身上獲得幸福感。
任何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困難和矛盾出現,會有煩惱和不快產生。只有自己去尋找工作的樂趣,形成幼兒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就像有人說的一樣,如果你把孩子看作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麼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孩子看做是可愛的天使,那麼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如何才能從孩子身上獲得幸福感呢?
方法一:在工作中,以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幼兒。長時間和幼兒在一起教師有時會不自覺的以一種居高臨下的眼光看幼兒或者把幼兒僅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對象。我們應該以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幼兒身上的優點,把幼兒看成活生生的富有靈性的個體,完全的接納他,而不是帶著自己的有色眼鏡來審視他。完全的接納幼兒,教育意味著教師所持的是一種寬容的態度,意味著教師對兒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這種尊重和理解本身也會給教師帶來幸福。天真無邪是兒童身上最寶貴的品質,是拯救異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劑良葯。幼兒的天真無邪使教師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體驗到一種幸福。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幼兒內心生活時刻給我們帶來滿意和不滿意、高興和苦惱、憂愁和歡樂、疑惑和差異、寬慰和憤怒。在兒童世界給我們帶來的極廣闊的情感領域內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興的和傷心的曲調。善於認識這種和諧的樂聲,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飽滿、心情愉悅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條件。」如果你把孩子看作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麼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孩子看做是可愛的天使,那麼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_@我是分割線@_@
方法二: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幼兒交往。教師常習慣於帶幼兒做著做那,在與幼兒的交往中使用命令的口吻較多。也就是說這種師幼交往,更多的時候是建立在工作關繫上的,這種交往是不平等的、沒有感情,有著明確目的就是完成預定的教育任務。長此以往,幼兒就會對老師產生幾分畏懼,對老師敬而遠之,並封閉自己的心靈,不敢言說自己的所思所想。這等於是教師親手剝奪了讓自己感受另一個心靈的機會。因為缺少與幼兒心與心的交流,教師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最終也會變得乾涸,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幸福可言了。因此,在與幼兒的交往中教師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實的自我與幼兒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會發現幸福和快樂就在自己身邊。和孩子平等、真誠的交往,還會令老師體驗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幸福。師幼交往中,當教師給與孩子愛時,孩子也以一份真誠的愛來回報老師。對於老師的付出來說,孩子的愛是最大的安慰和補償,也是她們在工作中體驗到幸福的重要原因。孩子的愛是滿足教師愛的需要的重要途徑。與成人之愛相比,孩子的愛更顯得真摯和純潔,更接近愛的本質。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的愛能有那麼大的魅力的原因。不過,得到孩子的愛的前提是教師對孩子的愛和喜歡,因為孩子們所喜歡的是那些本來就喜歡孩子、離開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幸福的人。慢慢的給孩子的愛多一些,孩子的回報也多一些。自從踏進幼兒教育這一行,整日與孩子為伴,心中時常為孩子而感動,為他們的純真、為他們的熱情。和孩子相處,不需要偽裝,只需要用自己最自然的一面。你付出了,自然會有回報;你愛孩子,他們自然也會愛你;你尊重他們,他們也會尊重你。
二、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對幼兒教師來說,教學中的成就感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二是幼兒的成長和進步,尤其是後者更能給教師帶來滿足和幸福。看著幼兒的成長和進步,教師就會感到自己有用,自己的工作有價值,伴隨著價值觀的實現,教師會體驗到自身力量的增長,而且這種體驗本身伴隨著幸福。弗洛姆曾說:「幸福本身不是結果,而是伴隨著力量增長的體驗。」在孩子的成長與進步中,教師體驗到了「給與」所帶來的幸福。「給與」不是奉獻,「給與是潛能的最高表達。在給與的行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給與本身便是極大的快樂。」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還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讓你的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於完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該引導每一位老師走上從事教育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中要我們去進行研究,就會發現每天的太陽是新的:幼兒的精神面貌是「新」的,孩子的反響是「新」的,每天的收獲是「新」的。這樣的工作當然是其樂無窮的。
@_@我是分割線@_@三、要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
對積極追求進步、工作成績顯著的同事要以欣賞、學習的態度與他們交往,絕不能以嫉妒、輕視不屑一顧的態度遠離他們,應多和這些「先進分子」交流,形成積極健康的職業心理。相反,如果,我們經常與工作中的「落伍者」為伍,久而久之,我們也會被他們那種消極的心態所感染,繼而走進工作的倦怠狀態中。
對領導同事要多交流多溝通。「三人行,必有我師」,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以取他人之長,補已之短。對別人的弱勢要善於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寬容之心對待。
四、幼兒教師還要接受心理保健知識的繼續教育。
新世紀是科技日新月異和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次性的學校「充電」,一輩子的工作「放電」現象已不再成為可能。這給為人師、為人妻、為人母的幼兒老師們帶來了很大的工作壓力。因此,幼兒老師不僅要以不斷進取的精神去進行業務方面的繼續教育,還應接受心理保健方面知識的學習培訓,使自己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里擁有一顆平和的心來適應社會的需求;能擁有一顆堅強的心,去迎接時代的挑戰,並在努力中體驗到不斷進取的快樂與成功。
幼兒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創造性勞動,教師面臨的教育對象、內容和情境是變化的、動態的,只有充分發揮創造性,以研究者的姿態投入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而進行教育研究能給我們帶來成就感、充實感,會使教育工作變得充滿挑戰性和樂趣,對我們幼教事業充滿無比的幸福感、熱愛感。
總之,教師是專門與人的心靈世界打交道的人,是各種職業最直接感受到他人感情的人。正如徐特立所說:「教書是一種很愉快的事業,你越教越愛自己的事業。當你看到你教出來學生一批批走向生活,為社會作出貢獻時,你會多麼高興啊!」,每一位老師都要格外珍惜和不斷積累這種愉快、熱愛的真情實感,使它成為推動我們在道德上日益充實起來、豐富起來、高尚起來的巨大力量。做一個快樂健康的幼兒教師,對人,對已,對社會都是有益的!
❻ 如何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
我覺得想要提升幼兒教師職業的幸福感,首先一定是工資要去提高,然後就是各方面的待遇對他們有一定的提升,他們應該就會有一定的幸福感了。不過還是應該定期去培訓一下,去聽一下心理講座。
❼ 555.提升幼兒教師幸福指數的幾點做法
幸福指數是衡量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即人們的幸福感的一種指數。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不僅關繫到其自身的生活質量,還直接影響到學生一生的發展。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幼兒教師的幸福指數:
一、師德修養,促進教師實現自我價值
1.重塑師德
由於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在當今社會上還不是理想的,加上幼教工作充滿了瑣碎的辛勞,不少教師把教學工作僅僅看作是謀生的手段,常常牢騷滿腹,斤斤計較於付出與報酬間是否平衡,一旦發覺失衡,就動力銳減,做出與教師職業道德格格不入的事來。因此,需要時常告誡自己學校要發展,首先教師的素質要提高,教師的素質不提高,她們就無法從幼教工作中獲得職業快樂與滿足。教師感受不到工作的幸福,就不能深入研究孩子、研究教材,所謂的教學只是淺層次的,這樣教師個人的業務能力也就得不到發展,最終被社會淘汰。
2.無尚幸福
獲得幸福的人當然喜歡精神的寧靜和享受,也注重個人意志的自由和人格的健全,只有作為融入社會的一分子、為社會的不斷進步竭盡全力奮斗的一分子,其存在的完美才能實現,那就是把個體的自我潛能和創造力最大限度地用於社會進步事業的開發和發展。 因此,經過熏陶後的教師工作的熱情很高,事事處處為孩子樹立榜樣,她們眼中的幼兒變得可愛了,教師學會了用審美的眼光看幼兒,為自己拓展出一個無限的發展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教師不僅在不斷提高業務能力,而且在不斷修養高尚的道德,這會使他比任何其他勞動者更自覺地與時俱進,緊跟社會文化科技發展的步伐,緊跟學科發展和教育專業發展的步伐,從而在推動兒童發展的同時,全面實現自我價值,實現高尚的師德之「外得於人,內得於己」的境界。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兒童的內心生活時刻給我們帶來滿意和不滿意、高興和苦惱、憂愁和歡樂、疑惑和詫異、寬慰和憤怒。在兒童世界給我們帶來的極廣闊的情感領域內,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興的和傷心的曲調。善於認識這種和諧的樂聲,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條件。」當教師眼中的孩子很可愛時,教師愛孩子的心情必然會油然而生;當教師眼中的孩子在不斷進步時,教師自己也必然會更加自信,師幼由此都會體驗到幸福。我每天晨間巡視時,總看到我們的教師在愉快地和幼兒一起跳舞,舞姿是那樣的優美,笑容是那樣的燦爛。此時的教師就像快樂的孩子王,在天使的樂園里盡情耕耘。天真無邪是兒童身上最寶貴的品質,在市井生活充斥著浮躁和物慾的時候,它是拯救異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劑良葯。幼兒的天真無邪讓教師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體驗到一種幸福,但這種幸福只屬於有師德高尚的幼兒園教師。
二、心理健康,塑造教師完美人格。
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天真、幼稚、可塑性極大的幼兒,幼兒每天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幼兒園這個環境中,與教師朝夕相處。在幼兒眼中,教師是無所不能的權威。正是由於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對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而兒童時期的心理是否健康,關系著人的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因此,作為園長時刻關注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適時調節教師的情緒,優化教師的心理健康,小編為大家總結如下幾條:
1.人性化的管理思想。
為每位教師創造「自我實現」的機會,讓每位教師獲得成功,獲得自信。面對不同的個體,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用放大鏡看每個人的優點,以鼓勵為主,以建議代替批評,以率先示範代替空洞說教,讓每位教師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建立民主、寬松的管理環境,創造機會讓教師參與幼兒園的民主管理。
2.給教師提供宣洩的機會和場所。
例如為教師專門提供一個宣洩室,心情不爽時,到宣洩室去盡情釋放;為教師專門開通QQ群,在那裡人人平等,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有什麼不滿情緒可以通過QQ群聊天來傾訴,在那裡教師可以撒嬌、和牌,領導可以直奔主題、擊中要害,沒有誰計較誰……
3.引導教師愛生活,愛工作,愛孩子
如果教師對生活充滿積極心態,即使遇到各種壓力和挫折,都能很快化解和調整;如果教師熱愛幼兒教育工作,工作中遇到再多的困難、挫折和壓力,都仍然會心存感恩,充滿希望;如果教師熱愛生活和熱愛工作,就能熱愛孩子。愛心、耐心是檢驗每一位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熱愛幼兒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品質,對孩子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讓孩子從老師的愛中,學會愛自己,愛別人,愛世界,學會感恩,學會有責任感,學會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幼兒的愛,讓老師找回工作的樂趣,讓教師的人格魅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三、換位思考,打開教師幸福之門。
換位思考,就是放到對方的位置,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往往能夠帶來新鮮的感覺,帶來另一種分析結果,甚至改變自己的思維和判斷,讓自己的工作、生活充滿活力。
1.領導換位思考,叩開教師心靈;
2.教師換位思考,嘗到工作的樂趣;
換位思考可以贏得應有威信,可以收獲其他教師的欣賞,讓教師意識到,換位思考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重要手段,工作中遇到事情的時候,特別是遇到阻力和困難的時候,千萬不要鑽牛角尖,要學會換位思考,因為問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往往舊的問題剛剛解決,新的問題也就隨之誕生,我們只有學會了換位思考,遇上問題時,才能迎刃而解,才能化干戈為玉帛。
四、個性化需求,促進教師幸福成長。
1.關注生活的需求
幼兒園管理中非常難做好的就是人的管理。因為人的思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不受我們控制的,我們不可能知道每個老師的大腦里在想些什麼。生活中的幼兒教師擔負著多重角色,在家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媳,在學校一會兒是教師一會兒又是保姆,幼兒教師角色身份的多重性使得她們的工作繁忙、緊張,很可能引發角色沖突,進而影響生活、工作方面的問題,導致教學動機下降。而且她們都來自不同情況的家庭,要想和她們打成一片最好的方法就是關心她們的生活,幫助她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比如,我園曹老師家住姜堰,為了方便電瓶車充電,在車棚里專門裝了安全插座,並在早上上班時間允許延遲10分鍾。有孩子參加高考、中考的家長,學校只要求她們做完自己該做的事,不給她們規定到園時間和離園時間。彈性化的管理方式,讓教師工作、家庭兩不誤,幫助教師排優解難,減輕了教師的壓力。從而輕松、愉快、全身心投入工作。
2.滿足職業需要
由於幼兒教師的工作重點是保育教育,並且是保在前教在後,因此,幼兒教師工作中,很難有成就,教師也難以享受到成就感。一項研究表明幼兒教師與其他行業人員相比,成就感的需要更為強烈。作為管理者的我總是盡力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幫助她們體驗成功、享受成功。如:只要鎮里有什麼演出,我總是主動領任務,聘請知名專家專門為老師量身定製舞蹈節目,多次在我市舉行的農民藝術展演活動中獲一等獎,在小學舉行的各種慶祝活動中,我更是讓教師盡情展示,在小學老師面前展示舞蹈、大合唱、說唱讓我們的教師在同仁們羨慕的眼神中找到自信。每年在我園大班的離園活動演出中,我總是為教師精心安排,讓所有教師都有在家長面前露一手的機會,每當此時教師都能在掌聲中、在贊嘆聲中,享受成功的喜悅……
3.促進專業成長
幼兒教師的工作價值與其專業成長成正向關系。專業發展機會越少,則教育素質就會相對越低,工作價值也就越小,教師在各類比賽中獲得成功機會也就越少,教師的幸福指數也就越少。作為農村幼兒園在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我總是盡量給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受益,我總是請外出學習者帶上攝像機、錄音筆,認真收集資料回來大家一起學習。上級部門組織的每一次活動我都鼓勵教師參加,我到幼兒園做管理的這五年中,我園共有五十多人次獲市、省及以上級別獎勵。作為一所規模不大的農村幼兒園(十四名專任教師)來說,有這樣的收獲我很滿意。雖然不是每次參加都有獲獎的機會,但是讓教師從比賽中弄清學習的方向,讓教師在活動中找到自身的價值。
4.善於運用表揚
愛聽好話是人的本能,作為極其平凡的幼兒教師,更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表揚。我覺得作為一名園長,應該尊重每一位教師的個性,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讓教師在表揚聲中開心工作,從而不斷完善自我。我對園內教師提出跟自己過去比的口號,我只要教師今天比昨天做得好就不吝惜表揚。
幸福只可以接近,不可能完全達到,但追求它卻能使人生更美好。幼兒教師是否擁有職業幸福感非常重要。因為,只有自己幸福了,她們才會以忠誠對待教育,才會以責任對待學校,才會以愛心對待學生,才會以自信對待自己,才會以理解對待同事。所以,園長要為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鋪路搭橋,讓每一位教師都盡情享受職業的幸福愉悅。
❽ 如何做到幼兒教師職業幸福
(一)孩子的成功
教師面對的是一群不一樣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有差別的,在經過你的教育,孩子有變化了,有進步了。比如:幼兒從依賴父母到自己獨立,從不會做事情到能主動幫父母、老師、同伴等;孩子去參加比賽獲獎了等等;都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幫助。看到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感受到學生對自己的喜愛、尊重、感激和祝福,教師的內心都會有油然而生的滿足。這就是做教師的幸福。
(二)家長、社會的理解
家園合作是幼兒園的一項工作,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也要求老師像他們一樣愛他們的孩子,不應該罵、不應該批評。而老師一個人每天都要管三十多個孩子,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教師要觀察對於這個幼兒應是用怎樣的教育方法。回到家,家長應該怎樣配合教育好,當家長說:我們會好好配合老師的工作。或者是幼兒園開展的活動,我們做為家長的都會大力支持而且積極地配合;再者是家長對你說:「老師,我的孩子多勞您費心了,您辛苦了」。「恩,這個老師真不錯。」就這么一句話或幾句話,說明老師的工作得到家長、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家長的支持、配合、理解是老師的付出的回報,這也是教師的幸福所在。
(三)享受生活,體驗幸福
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是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閑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手頭錢是有點緊,但還得學會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個會、泡個吧、旅趟游等等。
三、如何在職業中獲得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內心生活時刻給我們帶來滿意和不滿意、高興和苦惱、憂愁和歡樂、疑惑和詫異、寬慰和憤怒。在兒童世界給我們帶來的極廣闊的情感領域內,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興的和傷心的曲調。善於認識這種和諧的樂聲,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條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麼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愛的天使,那麼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
❾ 如何自我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想要提升教師這一職業的幸福感必須要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來尋找一些辦法,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幸福感。
對於個人而言想要提升教師的這種職業幸福感必須要以實際的行動來改變,無論是從專業技能的提升還是心態上的一種調整都是著眼於實際的辦法也更加的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