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方衛視的幸福魔方是干什麼的啊
類似於湖南衛視的8090。就是在社會中許多人之間的感情出現不同的危機時,在節目中通過情感分析員,心理學家的分析,以及主持人的調解。使當事人之間化解矛盾的一種情感抒解類的節目。
⑵ 幸福魔方的季軍是干什麼的
這樣的人根本沒辦法成功,因為要成事,首先要會做人,但是我覺得他基本上自私到連人格良知都沒有了,可以說他的世界裡沒有別人,包括他媽媽,他一直是為他自己而活。並且用著非常卑劣的手段在活著.
⑶ 幸福魔方主持人
中文名: 陳蓉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寧波
出生日期: 10 月7日
籍貫:浙江寧海縣
職業: 演藝 電視主持人
畢業院校: 上海戲劇學院 陳蓉主持黃河大合唱(14張)
陳蓉,女,浙江寧波人, 上海東方電視台新娛樂頻道主持人。 陳蓉上海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95級(主持人本科班)畢業,後在上戲藝術系副主任吳洪林老師的引導下取得了碩士學位。
曾接替和晶與程雷一起主持《智力大沖浪》和文化益智欄目《今天誰會贏》,並與馬東一起主持中國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的《挑戰主持人》。
2006年首次擔當製片人策劃並主持談話類節目《今晚嘻唰唰》。
現主持《陳蓉博客·非凡女人》(上海電視界唯一文化訪談欄目),她以沉穩大方的主持風格深受廣大電視迷青睞和喜愛。
個人簡介
最喜歡的作家:錢鍾書
最喜歡的演員:朱麗亞·羅伯茨、費雯麗
最喜歡的電影:《滑動的門》、《Braveheart》、《滾滾紅塵》主持中的陳蓉(11張)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歡的食物:小龍蝦
口頭禪:真的嗎?
最享受的事:一本小說,一杯香茶,一包蜜餞,過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
最尷尬的事:認錯人,把台長認成了航空公司的
最想去的地方:太空、非洲
最失敗的事:特別喜歡看恐怖片,但是永遠戰勝不了恐怖片(和我一起看恐怖片的人說,不是被恐怖片嚇著,而是被我的慘叫聲嚇著)
最成功的事:挑戰極限,連續38小時錄像未合眼
人生格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學專業:電視藝術系主持藝術研究
主演電視連續劇:《麥子》(曾在CCTV-6播出)
愛好:一切年輕人喜愛的我都喜歡
現主持欄目:SMG新娛樂頻道《陳蓉博客·非凡女人》
曾主持欄目
中央電視台:
《挑戰主持人》
《歡聚一堂》陳蓉在各類主持節目中(20張)
東方衛視: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1]
2005年《今天誰會贏》
2006-2007年 全國版《舞林大會》 合作主持人:曹可凡、陳辰
2006-2007年《群星耀東方》 合作主持人:林海、曹可凡
2007年《我型我SHOW》 合作主持人:林海
2007-2008年《勞動最光榮》 合作主持人:曹可凡
2008年《喝彩!北京奧運》 合作主持人:程雷、曹可凡、陳辰
2009年《明星學院》 合作主持人:程雷、朱楨、曹可凡
2009年《加油!東方天使》 合作主持人:曹可凡
(新聞)娛樂頻道:
1997-2005年《智力大沖浪》 合作主持人:程雷、黃浩、王梓
2003-2004年《今天誰會贏》
2006年《天才愛美麗》 合作主持人:黃浩
2006年《今晚嘻唰唰》 合作主持人:貝倩妮、王冠、張怡筠、柯以敏
2007-2010年《陳蓉博客》
2008年《全家都來賽》 合作主持人:林海、朱楨
2008-2009年《年輕幾歲》 合作主持人:黃浩
2008年《全家都來賽·好男VS型秀》 合作主持人:林海、朱楨
文藝頻道(藝術人文頻道):
《文化追追追》
《海上藝壇》
2010年 《幸福魔方》
從業經歷
入行經歷
陳蓉憑借《智力大沖浪》而一炮而紅,現在是東方衛視當家花旦之一。說到成長經歷,陳蓉笑稱曾幾次三番差點與主持人的職業無緣。「如果一個小孩4歲還不會開口說話,誰還會相信她未來的職業會和說話有關呢?我就是那個孩子。」陳蓉如是說,不過好在「開口」後逐漸變得伶牙俐齒。
陳蓉在老師的勸說下考了上海戲劇學院,「那時,我還是老師心目中倪萍式的主持人,周瑾被揣測成兒童節目主持人,喻恩泰是『獨行俠』,吉雪萍在『白雪』的光環下低調地抄筆記,沈傲君還叫趙燕。」直到《智力大沖浪》欄目到上戲物色主持人,陳蓉才真正走上了職業道路,不過經歷同樣頗為曲折,「欄目
陳蓉在幾輪考試後錄取了我,我連策劃會都去開了,但是一個多月後忽然通知被撤下了,領導覺得我話太多,不夠沉穩,所以換了班裡另一位長我4歲的女生。一個月後,我又被叫去試鏡,還有沈傲君。沈傲君往鏡頭前一站,攝像大哥就樂,『呵,一美女啊!』可惜她的東北口音不太適合上海觀眾,於是《智力大沖浪》的話筒兜了一圈還是回到了我手中。」不過,讓她最有挫敗感的不是面試經歷,而是進入節目後編導說的一句玩笑話,「我剛進節目的時候,某編導在背後笑說,怎麼從上戲找來一個紡織女工類型的女孩,讓我很有挫敗感。」
對於31歲的陳蓉來說,「金話筒」是個新起點,她說:「都說綜藝娛樂的女主持吃的是青春飯,但在30歲後,我覺得自己對電視事業的思路更深入,這條路還很長很長。」今年,陳蓉工作量更大,除身兼四檔節目的主持工作外,還要做《陳蓉博客》的製片人,她現在非常渴望自己的節目能得到肯定,「做了製片人後,就像有個『孩子』,別人誇我的節目比說我『漂亮』、『主持出色』更讓我興奮。」新年中陳蓉為工作安排了諸多計劃,說到生活,陳蓉也大方地表示希望也能盡快完成「人生大事」:「SMG的女主持人中,我都成了最後一個懸念了!我時刻准備著把自己嫁出去。」不過陳蓉還是最熱愛她的工作,稱將來即便懷孕生子,也不願意暫別熒屏,「我覺得小S那樣挺好的,有一天我大著肚子主持《陳蓉博客》那才有意思呢!」
主持生涯
1999年從上海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主持人專業本科畢業,進入當時的上海電視台(現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工作。工作中,她堅持邊工作邊學習,又回到母校上海戲劇學院在職攻讀研究生。
2004年獲得了上海戲劇學院的主持藝術研究碩士文憑。其實,她在1997年在讀大學二年級時,就開始了主持當年上海電視台收視率最高的欄目《智力大沖浪》,較早地走上了藝術實踐之路。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在十多年的主持生涯中,她曾主持過上海的《今天誰會贏》、全國版《舞林大會》、《群星耀東方》、《我型我SHOW》、《勞動最光榮》、《喝彩!北京奧運》、《明星學院》、《加油!東方天使》、《智力大沖浪》、《天才愛美麗》、《今晚嘻唰唰》、《全家都來賽》、《年輕幾歲》、《文化追追追》、《海上藝壇》等多個欄目和央視的《挑戰主持人》、《歡聚一堂》等。如今主持的節目,是她自己擔任製片人與主持的《陳蓉博客·非凡女人》。曾主持的《天才愛美麗》、《群星耀東方》也皆為她自己擔任製片人。在這些欄目中,全國版《舞林大會》是2006年全國最高收視的綜藝節目。《智力大沖浪》創辦長達11年之久,長期處於上海本地收視的領銜位置。
2003年-2005年她所主持的《今天誰會贏》,是一檔日播的益智類節目,高強度的工作及良好的主持口碑,為她自己及節目贏得了很多好評及獎項。《今晚喜唰唰》欄目,是陳蓉首次嘗試做製片人與主持人,同樣贏得了上海本地談話節目的最高收視。
在做好自己的欄目之外,陳蓉還擔當了幾乎所有上海的大型晚會和慶典的主持。如每年的元旦春節晚會、節慶晚會、各個電影節、電視節、藝術節、旅遊節的開閉幕式,以及國家和上海重要活動的祝賀演出,比如申博成功、澳門回歸、世博申辦、俄羅斯中國文化年、出訪演出等。
公益活動
工作之餘,陳蓉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公眾人物,是社會的仁義之心,是善念的向導,是輿論的風標。由於多年來在觀眾中建立了良好的公益形象,陳蓉成為了上海市紅十字會「愛心形象大使」,並且是上海市第40001名「中華骨髓庫」的骨髓捐獻志願者。同時她也受邀成為第三屆上海市殘奧會、上海市聾奧會、上海市特奧會愛心形象大使以及倡導環保的上海城市沙灘形象代言人,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榮譽理事等,並榮獲了2006年度的慈善之星稱號。
感情生活
初戀故事
2006年陳蓉推出她的處女作《蓉顏》,這部自傳把她每日24小時的工作實錄和30歲的生歲月向讀者和盤托出。其中,陳蓉還首次露了她長達7年之久,最終卻不得不以分手告終的初戀故事。
陳蓉在書中回憶到,當年在上海戲劇學院主持人班求學的她對校內大多數漂亮的表演系男生都視而不見。她的初戀男友是93屆導演系的男生J。「學校劇院經常放電影,那次正在放映動畫片《獅子王》。我聽到一個男生的名字,一回頭便和他的目對上,我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幾天後,我捧著碗去5號飯店。在回來的路上,碰見了J。
陳蓉與其愛人他徑直接過我手裡的兩只大碗:『下雨天,你拿著不方便,我送你回去吧。』」J是個敦厚老實的男人,戀愛後他常常被陳蓉嗔怪:「當年的開場白一點都不浪漫。」
但是,J會每天送陳蓉一朵玫瑰花;每天都准時打好兩人份的飯,等陳蓉一起去吃午飯;會為陳蓉排戲、找演員、改劇本……在這段感情中,陳蓉已經習慣於被呵護,被寵愛。不料,有一次J卻對她發了火。「我們因為瑣事在路邊發生爭吵,他忽然手裡的杯子往地上一摔。我從沒見他這么沖動,一下子愣住了。事後我才知道他考研究生出了點問題,而對於J這樣的上海人而言,只有考研才能留校,留在上海才能繼續和我在一起。當時我還只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頭,從沒想過他為了我們之間的感情,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後來,J和陳蓉跟隨「大沖浪」劇組一起去青海旅遊,執意為兩人買下一副馬鞍。「回到上海不久,我們就分手了。J把馬鞍留給了我,我們兩個背對背朝兩個方向走。馬鞍像是一個預言,註定只能載著我們其中的一個遠去。我的初戀,七年的光陰,終於以分手告終。」
結婚
2008年5月25日陳蓉在外灘茂悅酒店舉辦了婚禮,陳蓉的先生也姓陳,曾在澳洲留學,回滬後從事風險投資行業。兩人感情發展低調溫馨,「陳先生」還是節目錄制現場最忠實的粉絲,常常不知疲倦地等待陳蓉收工,在同事眼中他們是非常甜蜜的一對。但是,兩人的保密工作也做得相當好,除了節目組相熟的同事、好友,大多數同事也是直到後來才知道有這樣一位「陳先生」的存在。
而陳蓉的婚禮也安排得相當「神速」,才短短20天的准備時間。陳蓉覺得婚禮簡單莊重就好,無需太奢華,所以20天足夠了。那天,整個婚禮也是優雅而低調的。
獲得榮譽
1999年文化部優秀畢業生
2000年第五屆「金話筒」評選全國百優節
陳蓉目主持人
2003年第六屆「金話筒」評選金話筒提名獎
2004年2003---2004年度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文明員工
2004年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新長征突擊手
2004年首屆上海「文廣新人」
2004年全國金鷹獎評選「十佳主持人」
2005年年度最佳娛樂節目主持人
2006年年度上海慈善之星
2007年度電視主持人「金話筒獎」
評價
對於陳蓉的主持風格,有專家點評說:「在十年的主持中,陳蓉逐漸形成了大氣,穩健,知性並具親和的主持風格,在各種主持場合能夠把握節目進程,掌控節目節奏,帶動現場氣氛,並與嘉賓觀眾達到良好溝通,實現最佳演播狀態。」
陳蓉她自己是這樣述說的:「07年新創辦的《陳蓉博客》欄目繼續延續主持人中心制,節目從熱點話題中找尋文化內涵,發揮了自己知性風格,為提升節目、頻道的文化形象做出不懈努力。」
⑷ 東方衛視幸福魔方主持人叫什麼
陳蓉中文名: 陳蓉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寧波 出生日期: 10 月7日 職業: 演藝 電視主持人 畢業院校: 上海戲劇學院 陳蓉,女,浙江寧波人, 上海東方電視台新娛樂頻道主持人。陳蓉上海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95級(主持人本科班)畢業,後在上戲藝術系副主任吳洪林老師的引導下取得了碩士學位。 曾接替和晶與程雷一起主持《智力大沖浪》和文化益智欄目《今天誰會贏》,並與馬東一起主持中國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的《挑戰主持人》。 2006年首次擔當製片人策劃並主持談話類節目《今晚嘻唰唰》。 現主持《陳蓉博客·非凡女人》(上海電視界唯一文化訪談欄目),她以沉穩大方的主持風格深受廣大電視迷青睞和喜愛。
個人簡介
最喜歡的作家:錢鍾書 最喜歡的演員:朱麗亞·羅伯茨、費雯麗 最喜歡的電影:《滑動的門》、《Braveheart》、《滾滾紅塵》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歡的食物:小龍蝦 口頭禪:真的嗎? 最享受的事:一本小說,一杯香茶,一包蜜餞,過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 最尷尬的事:認錯人,把台長認成了航空公司的 最想去的地方:太空、非洲 最失敗的事:特別喜歡看恐怖片,但是永遠戰勝不了恐怖片(和我一起看恐怖片的人說,不是被恐怖片嚇著,而是被我的慘叫聲嚇著) 最成功的事:挑戰極限,連續38小時錄像未合眼 人生格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學專業:電視藝術系主持藝術研究 主演電視連續劇:《麥子》(曾在CCTV-6播出) 愛好:一切年輕人喜愛的我都喜歡 現主持欄目:SMG新娛樂頻道《陳蓉博客·非凡女人》
曾主持欄目
中央電視台: 《挑戰主持人》 《歡聚一堂》 東方衛視: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1] 2005年《今天誰會贏》 2006-2007年 全國版《舞林大會》 合作主持人:曹可凡、陳辰 2006-2007年《群星耀東方》 合作主持人:林海、曹可凡 2007年《我型我SHOW》 合作主持人:林海 2007-2008年《勞動最光榮》 合作主持人:曹可凡 2008年《喝彩!北京奧運》 合作主持人:程雷、曹可凡、陳辰 2009年《明星學院》 合作主持人:程雷、朱楨、曹可凡 2009年《加油!東方天使》 合作主持人:曹可凡 (新聞)娛樂頻道: 1997-2005年《智力大沖浪》 合作主持人:程雷、黃浩、王梓 2003-2004年《今天誰會贏》 2006年《天才愛美麗》 合作主持人:黃浩 2006年《今晚嘻唰唰》 合作主持人:貝倩妮、王冠、張怡筠、柯以敏 2007-2010年《陳蓉博客》 2008年《全家都來賽》 合作主持人:林海、朱楨 2008-2009年《年輕幾歲》 合作主持人:黃浩 2008年《全家都來賽·好男VS型秀》 合作主持人:林海、朱楨 文藝頻道(藝術人文頻道): 《文化追追追》 《海上藝壇》 2010年 《幸福魔方》
從業經歷
入行經歷 陳蓉憑借《智力大沖浪》而一炮而紅,現在是東方衛視當家花旦之一。說到成長經歷,陳蓉笑稱曾幾次三番差點與主持人的職業無緣。「如果一個小孩4歲還不會開口說話,誰還會相信她未來的職業會和說話有關呢?我就是那個孩子。」陳蓉如是說,不過好在「開口」後逐漸變得伶牙俐齒。 陳蓉在老師的勸說下考了上海戲劇學院,「那時,我還是老師心目中倪萍式的主持人,周瑾被揣測成兒童節目主持人,喻恩泰是『獨行俠』,吉雪萍在『白雪』的光環下低調地抄筆記,沈傲君還叫趙燕。」直到《智力大沖浪》欄目到上戲物色主持人,陳蓉才真正走上了職業道路,不過經歷同樣頗為曲折,「欄目 陳蓉在幾輪考試後錄取了我,我連策劃會都去開了,但是一個多月後忽然通知被撤下了,領導覺得我話太多,不夠沉穩,所以換了班裡另一位長我4歲的女生。一個月後,我又被叫去試鏡,還有沈傲君。沈傲君往鏡頭前一站,攝像大哥就樂,『呵,一美女啊!』可惜她的東北口音不太適合上海觀眾,於是《智力大沖浪》的話筒兜了一圈還是回到了我手中。」不過,讓她最有挫敗感的不是面試經歷,而是進入節目後編導說的一句玩笑話,「我剛進節目的時候,某編導在背後笑說,怎麼從上戲找來一個紡織女工類型的女孩,讓我很有挫敗感。」 對於31歲的陳蓉來說,「金話筒」是個新起點,她說:「都說綜藝娛樂的女主持吃的是青春飯,但在30歲後,我覺得自己對電視事業的思路更深入,這條路還很長很長。」今年,陳蓉工作量更大,除身兼四檔節目的主持工作外,還要做《陳蓉博客》的製片人,她現在非常渴望自己的節目能得到肯定,「做了製片人後,就像有個『孩子』,別人誇我的節目比說我『漂亮』、『主持出色』更讓我興奮。」新年中陳蓉為工作安排了諸多計劃,說到生活,陳蓉也大方地表示希望也能盡快完成「人生大事」:「SMG的女主持人中,我都成了最後一個懸念了!我時刻准備著把自己嫁出去。」不過陳蓉還是最熱愛她的工作,稱將來即便懷孕生子,也不願意暫別熒屏,「我覺得小S那樣挺好的,有一天我大著肚子主持《陳蓉博客》那才有意思呢!」
主持生涯
1999年從上海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主持人專業本科畢業,進入當時的上海電視台(現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工作。工作中,她堅持邊工作邊學習,又回到母校上海戲劇學院在職攻讀研究生。 2004年獲得了上海戲劇學院的主持藝術研究碩士文憑。其實,她在1997年在讀大學二年級時,就開始了主持當年上海電視台收視率最高的欄目《智力大沖浪》,較早地走上了藝術實踐之路。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在十多年的主持生涯中,她曾主持過上海的《今天誰會贏》、全國版《舞林大會》、《群星耀東方》、《我型我SHOW》、《勞動最光榮》、《喝彩!北京奧運》、《明星學院》、《加油!東方天使》、《智力大沖浪》、《天才愛美麗》、《今晚嘻唰唰》、《全家都來賽》、《年輕幾歲》、《文化追追追》、《海上藝壇》等多個欄目和央視的《挑戰主持人》、《歡聚一堂》等。如今主持的節目,是她自己擔任製片人與主持的《陳蓉博客·非凡女人》。曾主持的《天才愛美麗》、《群星耀東方》也皆為她自己擔任製片人。在這些欄目中,全國版《舞林大會》是2006年全國最高收視的綜藝節目。《智力大沖浪》創辦長達11年之久,長期處於上海本地收視的領銜位置。 2003年-2005年她所主持的《今天誰會贏》,是一檔日播的益智類節目,高強度的工作及良好的主持口碑,為她自己及節目贏得了很多好評及獎項。《今晚喜唰唰》欄目,是陳蓉首次嘗試做製片人與主持人,同樣贏得了上海本地談話節目的最高收視。 在做好自己的欄目之外,陳蓉還擔當了幾乎所有上海的大型晚會和慶典的主持。如每年的元旦春節晚會、節慶晚會、各個電影節、電視節、藝術節、旅遊節的開閉幕式,以及國家和上海重要活動的祝賀演出,比如申博成功、澳門回歸、世博申辦、俄羅斯中國文化年、出訪演出等。
公益活動
工作之餘,陳蓉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公眾人物,是社會的仁義之心,是善念的向導,是輿論的風標。由於多年來在觀眾中建立了良好的公益形象,陳蓉成為了上海市紅十字會「愛心形象大使」,並且是上海市第40001名「中華骨髓庫」的骨髓捐獻志願者。同時她也受邀成為第三屆上海市殘奧會、上海市聾奧會、上海市特奧會愛心形象大使以及倡導環保的上海城市沙灘形象代言人,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榮譽理事等,並榮獲了2006年度的慈善之星稱號。
感情生活
初戀故事 2006年陳蓉推出她的處女作《蓉顏》,這部自傳把她每日24小時的工作實錄和30歲的生歲月向讀者和盤托出。其中,陳蓉還首次露了她長達7年之久,最終卻不得不以分手告終的初戀故事。 陳蓉在書中回憶到,當年在上海戲劇學院主持人班求學的她對校內大多數漂亮的表演系男生都視而不見。她的初戀男友是93屆導演系的男生J。「學校劇院經常放電影,那次正在放映動畫片《獅子王》。我聽到一個男生的名字,一回頭便和他的目對上,我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幾天後,我捧著碗去5號飯店。在回來的路上,碰見了J。 陳蓉與其愛人他徑直接過我手裡的兩只大碗:『下雨天,你拿著不方便,我送你回去吧。』」J是個敦厚老實的男人,戀愛後他常常被陳蓉嗔怪:「當年的開場白一點都不浪漫。」 但是,J會每天送陳蓉一朵玫瑰花;每天都准時打好兩人份的飯,等陳蓉一起去吃午飯;會為陳蓉排戲、找演員、改劇本……在這段感情中,陳蓉已經習慣於被呵護,被寵愛。不料,有一次J卻對她發了火。「我們因為瑣事在路邊發生爭吵,他忽然手裡的杯子往地上一摔。我從沒見他這么沖動,一下子愣住了。事後我才知道他考研究生出了點問題,而對於J這樣的上海人而言,只有考研才能留校,留在上海才能繼續和我在一起。當時我還只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頭,從沒想過他為了我們之間的感情,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後來,J和陳蓉跟隨「大沖浪」劇組一起去青海旅遊,執意為兩人買下一副馬鞍。「回到上海不久,我們就分手了。J把馬鞍留給了我,我們兩個背對背朝兩個方向走。馬鞍像是一個預言,註定只能載著我們其中的一個遠去。我的初戀,七年的光陰,終於以分手告終。」 結婚 2008年5月25日陳蓉在外灘金茂君悅酒店舉辦了婚禮,陳蓉的先生也姓陳,曾在澳洲留學,回滬後從事風險投資行業。兩人感情發展低調溫馨,「陳先生」還是節目錄制現場最忠實的粉絲,常常不知疲倦地等待陳蓉收工,在同事眼中他們是非常甜蜜的一對。但是,兩人的保密工作也做得相當好,除了節目組相熟的同事、好友,大多數同事也是直到後來才知道有這樣一位「陳先生」的存在。 而陳蓉的婚禮也安排得相當「神速」,才短短20天的准備時間。陳蓉覺得婚禮簡單莊重就好,無需太奢華,所以20天足夠了。那天,整個婚禮也是優雅而低調的。
獲得榮譽
1999年文化部優秀畢業生 2000年第五屆「金話筒」評選全國百優節 陳蓉目主持人 2003年第六屆「金話筒」評選金話筒提名獎 2004年2003---2004年度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文明員工 2004年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新長征突擊手 2004年首屆上海「文廣新人」 2004年全國金鷹獎評選「十佳主持人」 2005年年度最佳娛樂節目主持人 2006年年度上海慈善之星 2007年度電視主持人「金話筒獎」
評價
對於陳蓉的主持風格,有專家點評說:「在十年的主持中,陳蓉逐漸形成了大氣,穩健,知性並具親和的主持風格,在各種主持場合能夠把握節目進程,掌控節目節奏,帶動現場氣氛,並與嘉賓觀眾達到良好溝通,實現最佳演播狀態。」 陳蓉她自己是這樣述說的:「07年新創辦的《陳蓉博客》欄目繼續延續主持人中心制,節目從熱點話題中找尋文化內涵,發揮了自己知性風格,為提升節目、頻道的文化形象做出不懈努力。」
⑸ 情感類節目之一的「幸福魔方」
《非誠勿擾》、《我們約會吧》、《幸福魔方》、《8090》……最近,各衛視推陳出新的多檔情感類綜藝節目在熒屏「火拚」激烈,合力形成一股收視新勢力。然而,伴隨而來的是觀眾的質疑:這些口口聲聲保證為「真人真事」的節目,播出過程中卻被網友「指認」出某些當事人是由演員扮演,有弄虛作假的嫌疑。 盡管節目方一致表示自己是「真實」的,但熒屏「打假」聲頻頻出現,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網路時代的觀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了一雙可以共享的「火眼金睛」,再也沒有那麼容易被愚弄。 觀眾看法:電視節目「托兒」不少 江蘇衛視2010年全新推出的交友類節目《非誠勿擾》,趕超了同時段許多老牌電視綜藝節目的收視率。同時,它也是目前受到觀眾質疑較多的一個。有網友爆料在節目中一夜揚名的「富二代」其實還是一個在校大學生,身上穿的是35元的T恤,所謂「擁有三輛跑車、600萬元存款」全屬虛擬。而節目中的女嘉賓們也被認為是「托兒」,有網友在搜索後表示:「幾乎都是兼職模特、平模、臨演還有表演電視音樂專業的在校生或畢業生,這到底是相親還是選秀?」 湖南衛視的情感調節類節目《8090》,也被觀眾抓住「小辮子」。《男友愛的不是我》一集中,27歲的男主人公的母親被網友認出是杭州一名演員,而生活中她的兒子才上高中;無獨有偶,東方衛視自推出以來就賺取了不少觀眾眼淚的《幸福魔方》,也被網友爆料:「疑血」一集中「那個穿藍色衣服的是我朋友的媽媽。」 無疑,「造假」直接傷害了觀眾原本對節目的全情投入。「節目可以是演員演的,但是你不能本來是演的,還偏說真人真事。」 節目方說法:觀眾挑刺找樂 觀眾指出的節目找「托兒」之說,幾乎都被節目方否認。《非誠勿擾》製片人王剛面對網友對「富二代」男嘉賓身份的質疑,表示私下曾證實過,該嘉賓家境的確殷實。《幸福魔方》製片人陳曄回應:「我們在電視上呈現的案例都是真實的,有時為了更符合電視語言改變了事情發生的順序,除此以外全部真實。因為生活遠比小說、影視劇精彩得多。」對於觀眾找出來的一些疑點,《8090》的製片人陳曉冬認為「有些觀眾是挑刺找樂,因為有人如果發現了節目的紕漏,他會有一種快感。我們每一期節目出來,貼吧里的人都會說這個節目是假的。我都會笑笑而過。」 勿以「真實」之名行「表演」之實 盡管對節目的「真實性」言之鑿鑿,但不可否認的是,情感類電視節目中,找「托兒」出演當事人的例子並不鮮見。業內人士分析此前情感談話類節目《真情》停播的原因之一,認為是談話類節目難在搜集具有沖擊力的素材,造成了話題的短缺以及題材的匱乏,使得某些電視台找群眾演員扮演當事人,以「演節目」的方式試圖弄假成真,但這往往會很快被識破。而滬上一位觀眾更是直言:「在不同頻道推出的不同情感類節目中,有時就能見到同一個人分別在這些不同的故事中出現,有時是主角,有時是配角,有時是路人甲。」 對此,專家指出,情感類節目中選用群眾演員或所謂的「托兒」來重現真實的事例,方式妥當同樣可以被觀眾接受。但若以「真實」之名來行「表演」之實,那就是一種缺乏誠意的愚弄,最終只能是失去觀眾。 短評 最佳測謊儀 一年前,廣電總局下發通知:情感類節目禁止使用測謊儀。 出處是某衛視情感類節目中「拷問」當事人時使用測謊儀。據說,根據測試者回答問題時的心率、皮膚溫度、脈搏等狀態,可確定回答的可信度。隨即有傳聞稱,廣電總局針對情感類節目中使用測謊儀或同類儀器的問題,從探討的角度提出了建議。建議指出,「婚姻、家庭、愛情是一種復雜的情感和社會關系,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婚姻、家庭中的『真話』或『假話』很難以簡單的是與非來判斷,再加上測謊試驗的准確率在最專業的測試條件下也不能達到100%,如果操作不當,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會引起人際關系的緊張」。 如果是輪到「托兒」們上台使用測謊儀,加上其滔滔不絕的語言兼涕淚交加的投入表演,不知會是怎樣一番光景?設定第一個必答題是「我是不是『托』兒」如何?這樣的節目不是電視劇,也不是欄目劇,更不是情景劇,真實是它的生命力。只要是真實的,情節再「狗血」也經得起推敲;只要是「表演」的,劇情再嚴密也只是劇情。用測謊儀,不過噱頭而已。 即便准確率未必能次次精準到100%,觀眾的眼睛依然是辨別真偽的最好測謊儀。而且它們是不會被禁的測謊儀。
⑹ 求一篇上海衛視《幸福魔方》欄目分析
九九歸一的魔方智慧
——淺析情感類談話欄目《幸福魔方》
《幸福魔方》是東方衛視打造的一檔情感類談話節目。該節目由一位知性主持人陳蓉、一位心理咨詢師張怡筠、一個玻璃房子、一面網友九宮格組成。形式新穎獨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獨特的玻璃房子。舞台上最特別的就是那個透明的玻璃房子,房子里有兩個人,一個是主持人陳蓉,另一位是當事人。俗話說:「當局者迷」,當事人就像是這個「當局者」,可能是因為被誤會、被誤解,甚至被誤途的「當局者」,這時候,「當局者」需要一個安全的港灣,需要得到保護,又不能被隔絕視界,還需要一個陪伴者在一旁撫慰不安的心靈,幫其溝通外界各關聯的元素:坐在四方的親人、同學、同事,甚至是專家,還有連線的網友,以其找回全新的幸福之門。在這安全的港灣,迷茫的當局者,自己或者透過主持人,安定地和大家溝通和交流。主持人陳蓉也說過:「,《幸福魔方》的玻璃屋和舞台的光影效果,讓我心裡很平靜,彷佛是我在世界上最隱秘和安靜的角落,一個信任我的人在向我傾訴他的故事。」節目開始時,主持人和當事人看不到攝像機,獨特的燈光效果也讓他們看不到任何人,只看得到玻璃屋內的彼此,這時候,主持人和當事人的表情自然,聲音平靜,有利於他們平和地交流。
二、主持人的魅力。總的說來,陳蓉融入角色快,提問很貼切,並且很感性。她敏銳、沉穩和淡定,引領著節目往善意的地方走,常常讓人感動。在節目中把握節目進程,掌控節目節奏,帶動現場氣氛,並與嘉賓觀眾達到良好溝通。在那個透明的玻璃房子裡面,陳蓉敏銳地捕捉當局者的一點一滴,沉穩地調動各方元素,淡定地將一切娓娓道來,幫助當事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心理咨詢師。心理疏導師張怡筠總是在關鍵時刻,給迷茫的當局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幸福魔方》的這位心理咨詢師並不是在空談理論化的心理問題,而是針對當時的現實情況,將各種晦澀難懂的理論化的東西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給予當事人正確的指導。心理咨詢師張怡筠博士說,巨大的壓力,使中國每年大約有25萬人因心理問題而輕生,人們在熒屏上傾吐內心的不安、矛盾和苦惱,大家一起來幫助他們,不僅當事人受益,觀眾也會從中受到啟發。《幸福魔方》其實就是讓大家化解恩怨彼此開心和親近,這就是一種幸福。主持人陳蓉說,《幸福魔方》現在正在開展名為「幸福計劃」的社會公益活動,走向社會、面向城市,為老百姓的情感困惑排憂解難,這是我們的追求,也是節目的生命力。
四、一面由網友組成的九宮格視頻牆。在節目中,除了心理咨詢師給當事人提供意見和建議,還有場外的網友通過視頻的形式加入進來。節目組會精心挑選9名網友組成一個九宮格,在適當的時候,主持人會讓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也許心理咨詢師的看法是一家之談,但是網友們的參與就讓節目的觀點更加客觀,更加真實。
五、積極的引導作用。《幸福魔方》對自己的定位是一檔都市人的心理談話節目,主要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的生活緊密相連,抓住了在這樣的環境下的青年人群。他們不但具有引領作用,也正處在當前社會矛盾的聚焦點,同時也是社會關注的重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幸福魔方》便不是一個單純的情感類談話節目,更影響到一個人的價值觀,所以,主持人在節目中要做好積極的引導作用,而不能把自己的觀點隨意的強加給當事人,甚至是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