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哪些機構會關注幸福指數

哪些機構會關注幸福指數

發布時間:2022-08-08 15:48:04

⑴ 國民幸福總值是如何衡量的

幸福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國民幸福指數」是衡量民眾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

「幸福指數」概念是20級世紀70年代,不丹國王提出並實施「幸福計劃」,在不同的時期,政府推出了不同的國民幸福目標,使人生基本問題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創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指標。在這個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國民生產總值(GDP)是衡量國富的標准, GDP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質量;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社會成本;不能從本質上衡量社會福利水平和人民的幸福程度。在很多情況下,GDP的增長可能隱藏了人們的福利下降,因為健康的身體、愉快的心情很難被體現在一個數字之中。GDP增長模式不能反映社會財富的總積累,也不利於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國民幸福指數」(GNH)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標准,是社會運行狀況和民眾生活狀態的「晴雨表」,是社會發展和民心向背的「風向標」。

近年來,發達國家也開始進行國民幸福指數研究, 「快樂經濟學」的研究方興未艾,發展迅速。快樂經濟學在整體主義價值觀與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支持下融合了行為學、社會學、實驗心理學等其他學科知識,逐漸成為「直面生活現象」的經濟學,進而創設了不同模式的國民幸福指數。美國的世界價值研究機構稱之「幸福指數」,英國則稱之「國民發展指數」(Measure of Domestic Progress,簡稱MDP),日本的「國民生活快樂指數」更強調文化方面的因素(Gross National Cool簡稱GNC),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心理學教授卡爾曼致力於「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簡稱GNH)的研究。總之,普遍認為:衡量人的幸福快樂的「國民幸福指數」與「國民生產總值」相比,國民生產總值與國民幸福指數之間不是互相對立的。發展經濟很大程度上有助於增加幸福感,但人們的幸福感是相對的,國民幸福指數與國民生產總值並不一定同步增長。對人民生活幸福而言,國民幸福指數比國民生產總值更要重要。

2005年,我國兩會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提交了《落實「以人為本」,核算「國民幸福指數」》的提案,建議我國從政治自由、經濟機會、社會機會、安全保障、文化價值觀、環境保護六類構成要素,建構我國的國民幸福核算指標體系,以監控國家經濟社會運行態勢,了解人民的生活滿意度,成為政績考核標準的組成部分。國民幸福指數的一種計算方法是:

國民幸福指數=收入的遞增/吉尼系數×失業率×通貨膨脹

這個公式中的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測量社會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標。

收入的增長與幸福指數的關系並不總是成正比關系的。經濟學家黃有光在其《東亞快樂鴻溝》一文中提出的「幸福鴻溝」概念,就指出:「總體而言,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時候,收入與快樂之間關聯度更為緊密,但盡管如此,在影響個人快樂的所有變數當中,收入決定快樂的比重仍不超過2%」,「多個研究表明,社會的進步程度在一個國家收入水平(以1981年的物價為准,大概在3000美元左右)還很低的時候,二者密不可分,但一旦超過那個水平,這種互連性就會消失。」

2002年,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提出了「前景理論」新方向,特地介紹奚愷元創立的「幸福學」。這個理論提出:吉尼系數所體現的社會比較,基尼系數加大,因為財富增加者為少數人,會使得效用遞減,多數人對於財富的兩極分化更敏感。從社會所有人的幸福著想,應該是把吉尼系數的倒數作為社會幸福指數的組成。社會發展中絕對財富的鴻溝無法填平,但關注弱勢群體,則是花費最小的代價增加全社會的幸福感,這是政府的責任,也應成為社會全體成員的追求。

國民幸福指數的一種計算方法是:因為在國民幸福指數核算體系中,生產總值指數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數。為得到完整的國民幸福指數核算指數體系,就要求得生產總值指數、社會健康指數、社會福利指數、社會文明指數和生態環境指數。根據這些指數可以得出如下的國民幸福指數核算公式:

⑵ 聯合國里哪個機構評估幸福指數

聯合國里哪個機構評估幸福指數?有人說,幸福就是我餓了,看別人手裡拿個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別人穿了一件厚棉襖,他也比我幸福。

看起來,幸福似乎從來都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

但聯合國發布的「全球幸福指數」報告告訴我們,幸福其實也是有標準的。它的評價標准極其復雜。這套標准包括九大領域: 教育、健康、環境、管理、時間、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社區活力、內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等。在每個大領域下,又分別有3-4個分項,比如教育領域下有讀寫能力、學歷、知識、價值觀等,總計33個分項。而財富並非決定性因素。

這套標准會計算 各地公民的預期壽命、對生活的滿意度,也考慮各地人均消耗資源量。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越高,排名就越低。



今天上海知青帶你來看看聯合國公布的2019最幸福國家排名:

2019《世界幸福報告》:芬蘭再奪冠,中國下滑至93!

聯合國發布2019年《世界幸福報告》,在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中,芬蘭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幸福國家」。排名指標包括 收入、自由、社會支持、健康和壽命等。

丹麥、挪威、冰島、荷蘭進入前五名,對比2018年報告,中國從86名下降到93名,中國香港地區則排76名。

最不幸福的國家是南蘇丹,聯合國日前指出 這個國家因血腥內戰造成40萬人喪命後,60%的人口面臨食物短缺。

其他因飽受沖突摧殘的國家,像是 葉門、阿富汗與中非共和國,也在排名中墊底。



下面來看看完整排行名單,你認同這個排行榜嗎?看完後可以在留言里說一說, 你所理解的幸福是什麼?你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幸福嗎?

亞洲國家和地區排名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排名最高(21)

中國台灣(25)

新加坡(34)

泰國(52)

日本(58)

中國香港(76)

中國(93)

全球幸福排名前十位

Finland 芬蘭

Denmark 丹麥

Norway 挪威

Iceland 冰島

Netherlands 荷蘭

Switzerland 瑞士

Sweden 瑞典

New Zealand 紐西蘭

Canada 加拿大

Austria 奧地利

⑶ 哪些學科領域在關注幸福感

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文化學。
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文化學都在關注幸福感。
哲學是對世界基本和普遍的問題研究的學科,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體系。《經濟學(上下)》是1992年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保羅,A,薩繆爾森(美)等。經濟學是現代的一個獨立學科,是關於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從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奠基,現代經濟學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眾多專業方向,並應用於各垂直領域,指導人類財富積累與創造。社會學是系統地研究社會行為與人類群體的社會科學,起源於19世紀三四十年代,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一門現代學科。文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這門學科研究的是文化的起源、演變、傳播、結構、功能與本質,文化的共性與個性、特殊規律與一般規律等問題。

⑷ 政府為什麼高度重視「幸福指數」問題

如果說GDP、GNP是衡量國富、民富的標准,那麼,百姓幸福指數就可以成為一個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標准。百姓幸福指數與GDP一樣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監控經濟社會運行態勢;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眾的生活滿意度。可以說,作為最重要的非經濟因素,它是社會運行狀況和民眾生活狀態的「晴雨表」,也是社會發展和民心向背的「風向標」。 人們也普遍認為:幸福指數,是體現老百姓幸福感的「無須調查統計的」反應:是掛在人民群眾臉上「指數」。
指標分類:A類指標:涉及認知范疇的生活滿意程度,包括生存狀況滿意度(如就業、收入、社會保障等),生活質量滿意度(如居住狀況、醫療狀況、教育狀況等)。B類指標:涉及情感范疇的心態和情緒愉悅程度,包括精神緊張程度、心態等。C類指標:指人際以及個體與社會的和諧。
政府可以通過幸福指數來考量政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民眾的幸福體驗。

⑸ 許多地方政府將「幸福指數」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作為衡量社會和諧與否的重要指標,這說明

BC
首先看答案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幸福指數GNH是衡量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即人們的幸福感的一種指數。
這樣就好理解了。幸福是感受體驗,和生產值就是不會有牽連的。意思是說不會用GNH取代掉GDP,然後也是無法衡量生產力發展水平的

⑹ 居民幸福指數的介紹

在國際社會,這個剛剛出現的標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總值)。 GNH最早是由不丹王國的國王提出的,他認為政策應該關注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他提出,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創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GNH)指標。1970年代不丹提出GNH時並不引人注目,然而20多年的實踐已經引起全世界矚目,世界上不少著名的經濟學家把目光投向這個南亞小國,開始認真研究「不丹模式」。美國的世界價值研究機構開始了「幸福指數」研究,英國則創設了「國民發展指數」(MDP),考慮了社會、環境成本和自然資本。日本也開始採用另一種形式的國民幸福總值(GNC),更強調了文化方面的因素。獲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心理學教授卡爾曼和經濟學家聯手正致力於「國民幸福總值」的研究。 世界銀行主管南亞地區的副總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對不丹的這一創舉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說:「世界上存在著唯一以物質和精神的富有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政策之源,並取得成功的國家。這就是不丹王國,該國所謳歌的『國民幸福總值』遠遠比國民生產總值重要得多。」

⑺ 什麼是居民幸福指數

如果說GDP(國內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國富、民富的標准,那麼我們應該還需要一個衡量人的幸福快樂的標准。在國際社會,這個剛剛出現的標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總值)。

GNH最早是由不丹王國的國王提出的,他認為政策應該關注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他提出,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創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GNH)指標。

1970年代不丹提出GNH時並不引人注目,然而20多年的實踐已經引起全世界矚目,世界上不少著名的經濟學家把目光投向這個南亞小國,開始認真研究「不丹模式」。美國的世界價值研究機構開始了「幸福指數」研究,英國則創設了「國民發展指數」(MDP),考慮了社會、環境成本和自然資本。日本也開始採用另一種形式的國民幸福總值(GNC),更強調了文化方面的因素。獲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心理學教授卡爾曼和經濟學家聯手正致力於「國民幸福總值」的研究。

世界銀行主管南亞地區的副總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對不丹的這一創舉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說:「世界上存在著唯一以物質和精神的富有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政策之源,並取得成功的國家。這就是不丹王國,該國所謳歌的『國民幸福總值』遠遠比國民生產總值重要得多。」

2005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向會議提交了一份題為《落實「以人為本」,核算「國民幸福指數」》的提案。程院士認為,只要人們理解幸福與消費之間沒有直接聯系的觀點,就能改變人們對真正是什麼增加或提高了幸福程度的認識,從而創造一個可持續的社會。並建議從國家層面上構造由政治自由、經濟機會、社會機會、安全保障、文化價值觀、環境保護六類構成要素組成我國的國民幸福核算指標體系。

程國棟院士說:「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國民幸福指數』(GNH)與GDP一樣重要,監控國家經濟社會運行態勢,了解人民的生活滿意度,同時成為科學的政績考核標準的組成部分。」

⑻ 你幸福嗎——幸福指數(1)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一個可靠的方法就是通過控制你的思想來得到幸福。幸福並不依靠於外在的情況,而是依靠於你的內心。
——卡耐基
幸福指數(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是我國最新列入的一項經濟指標,全稱是國民幸福總值,是國際社會剛剛出現的標准,也可以稱作國民幸福指數。幸福指數就是指把主觀幸福感作為一項指標,是反映民眾主觀生活質量的核心,是衡量人們幸福感的一種指數,也是制定發展規劃和社會政策的一種重要參考指數。你的幸福指數有多高,通過下面的測試就可以明了。
A�剛擠出來的鮮牛奶
B�剛泡的老人烏龍茶
C�濃濃的美式熱咖啡
D�熱騰騰的珍珠奶茶
E�一杯純凈的白開水
■解析:
選A:屬於「煞到對方很甘願型」,目前的幸福指數是55%,這類型的人很單純也很善良,他只要喜歡上對方就會覺得自己超幸福。
選B:屬於「你濃我濃分不開型」,目前的幸福指數是80%,這類型的人對幸福的定義就是跟自己最愛的小孩在一起,這種感覺很溫馨。他目前的心境是非常成熟的,不管是工作還是日常生活,他都能很平靜地享受。
選C:屬於「歡喜冤家捶心肝型」,目前的幸福指數是40%,這類型的人非常的自我,可是他和對方彼此卻很相愛,常常會拌嘴,不過心底彼此的分量還是很重的。
選D:屬於「只羨鴛鴦不羨仙型」,目前的幸福指數是99%,這類型的人和另一半在一起已經不需要用言語溝通,兩人的默契不是外人所能了解的,常常只要對方一個眼神就能了解。
資料來源:《北京青年報》
測試之後,你是不是對幸福指數了解了一些呢?不同的人對幸福感的理解和詮釋不同,當問起普通員工時,他們會說:「幸福就是工資再高一點,晚上少加班,能夠正常休息。」而職業經理人則認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能夠把公司做成一個世界品牌。」其實幸福感也可以理解為滿意感、快樂感和價值感的綜合感覺。
最早的國民幸福指數是由南亞的不丹國國王提出的,他認為「政府應該關注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於是,不丹國王提出了「國民幸福總值」這個指標,並帶領全國人民共同朝著這個目標奮斗。剛開始時,該國國民並不理解這個指標,也沒有人會注意這個國家,但之後20多年的實踐證明了不丹國王決策的正確。「國民幸福總值」這個指標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美國的世界價值研究機構開始著手研究「幸福指數」;英國、日本開始模仿這種「不丹幸福指數」;不少經濟學家也開始聯手致力於「國民幸福總值」的研究。2006年,我國國家統計局也把「幸福指數」列為新的統計內容。
GDP與GNH
長期以來,GDP基本上是人們衡量經濟發展的唯一指標,是可以逐一核實的具體數字指標。而「幸福指數」(以下簡稱GNH)則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一個剛性數字,不能像測算GDP一樣去反復計算,對於GNH指標,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衡量標准。關注GNH是對以前只是片面關注GDP的一種反思,正如社會學家所說的那樣,人們過去對GDP過分迷信,現在,經濟發展了,但是人們的生存環境卻變差了,空氣污染、城市噪音、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開始顯現。人們的生活質量在某些方面實際上有所下降,許多人認為自己生活得不夠幸福。
經濟發展不能只理解為經濟增長,而是要秉持綜合經濟、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取向的現代化發展理念,這種發展觀要以「關注人本」為核心,其衡量尺度是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指數或者說是幸福指數。也可以說,GNH就是一種別樣的GDP,想要了解國民經濟的發展就看GDP,想要知道社會的和諧程度就看GNH。
GNH 的研究構成
最早的GNH測量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領域,包括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老年學三個學科領域。後來GNH又被列入社會學和經濟學的研究范疇,幸福感的豐富內涵和表現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作為社會學體系的一部分,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主要研究幸福的6大方面: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其中最重要的幾點如下。

閱讀全文

與哪些機構會關注幸福指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增編多久一次 瀏覽:467
這是一個出車禍的故事英語怎麼說 瀏覽:74
王德順談健身吃什麼都不健康 瀏覽:154
創造故事的人有多少 瀏覽:459
可以維持愛情的東西有哪些 瀏覽:904
婚姻早晚一根香什麼意思 瀏覽:882
皮皮魯沒沒夠治病哪個故事 瀏覽:202
益陽市資陽區有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744
成人高考國際經濟與貿易考哪些課程 瀏覽:342
什麼叫事業編制職員 瀏覽:32
變成了大美女代表什麼生肖 瀏覽:127
編講故事能提升什麼能力 瀏覽:397
健康體檢要多久出結果 瀏覽:474
去祈福有什麼故事 瀏覽:906
什麼屬於生命健康權 瀏覽:770
荒野大鏢客2故事模式怎麼儲存 瀏覽:120
婚姻中什麼叫虛透 瀏覽:830
查84年男與92年婚姻如何 瀏覽:625
事業單位青島哪個崗位好 瀏覽:253
健康卡的行程軌跡怎麼寫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