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選擇結婚對象時,是找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好還是性格互補的好
我認為性格是不是相投或者是性格互補,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不論性格是怎樣的人,走到一起之後都會為了對方而改變,這才是難能可貴的。愛情不是那麼簡單,你一條一條試錯就行了,如果你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很直接的告訴你,下一段感情還會失敗。這次找了性格一樣的,發現不合適,那下次就找一個性格互補的,就萬事大吉了嗎?不是的。性格互補或是相似,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性格只是一個標簽,給你一手好牌,你也要會打呀!
有營養的愛情就像一面鏡子,能互相照進彼此,即使對方不在身邊,只要想到那個人,就會感到幸福,哪怕正處於悲傷之中,也會變得堅強,在那個人的面前,我們不必隱藏,不必掩飾,永遠都是最真實的自我。
② [愛情疑問]找另一半,是志趣相投還是性格互補重要
志趣相投比較重要,這樣的感情更長久
③ 對於婚姻 志趣相投好還是性格互補好
志趣相投,這樣兩人有所話題,生活才不會無趣觀念也會相差不大,性格互補就不一樣了,不能說不好,只是性格互補,可能會出現一個付出一個壓抑,時間長了可能會出問題。
④ 對於婚姻,到底是性格互補的人還是性格相似的人在一起
心理導讀:在分手的時候總能聽到各種奇葩的理由,但「性格不合」這一條絕對是眾多理由中出鏡率最高的NO.1。那麼,戀愛到底要找性格相似還是互補的好?愛情維持下去又或消退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性格不合」常常作為男女分手時的經典台詞。痴男怨女們初聽這條理由時仍會垂死掙扎,「當初在一起時還情意綿綿地說什麼志趣相投,性格互補,怎麼一到分手就成了性格不合?」別急,其實分手理由中還有一條那就是「性格太相似」時間久了好像在和另一個自己談戀愛,沒激情;更因為深知對方底細,吵起架來能分分鍾戳中對方的痛處,刀刀斃命,死無全屍!
乍聽之下,性格互補不行,相似也不行,這簡直就是一道無解的死命題啊!廣大的痴男怨女們估計要一邊淚眼婆娑一邊咆哮:難道要註定單身到死了嗎?!
一、性格相似和性格互補都有助於愛情的發展
心理學上認為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性格是個性心理特徵中最重要的方面,它通過人對事物的傾向性態度、意志、活動、言語、外貌等方面表現出來。
不可否認,兩個陌生人若能意識到彼此的相似性,則容易容易相互吸引,兩者越相似越能相互吸引,產生親密感。社會心理學家柯爾等人研究發現,一個人最好的朋友,與他們在教育水平、經濟條件、社會價值等方面都很相似,即所謂門當戶對。這種相互交融、相互吸納、相處共生的感覺會讓人們更加欣賞自己,起到正面強化的作用。相似的人容易共同組成一個群體,人們生活在這個團體中,能獲得更強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為了證實「相似性原則」的效用,美國心理學家紐加姆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他讓17名互不相識的大學生同住在一間宿舍中,對他們之間的情感變化過程,進行了長達4個月的跟蹤調查。實驗結果表明:在相識之初,空間距離的遠近決定了彼此的親疏程度;然而在實驗的後期,那些在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結束時都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與「相似性」不同,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認為「互補定律」也極大地影響著人際交往。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顯性」與「隱性」(影子)兩種不同的人格,也就是說,一個很活潑的人實際潛藏著抑鬱的一面;而一個很安靜的人也可能變得躁動不安。因此,當遇見一個有我們「影子性格」的人時,我們內心會湧起興奮的愉悅感,因為對方體現出我們所缺乏或壓抑著的特質。這種心理被稱為互補定律,指人在需求、性格、興趣、能力、思想觀念等方面存在差異,當雙方的需要和滿足途徑又正好成為互補關系時,彼此更會有吸引力。體現在親密關系中會常見這樣的戀人搭配如:支配型的人和服從型的人、熱情健談的人與憂郁沉靜的人、脾氣暴躁的人與穩重恬靜的人。研究表明,互補因素增進人際吸引,使雙方的關系更為協調,滿足彼此的需求。
二、愛情的消退並不完全因為性格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原來性格相似和性格互補都有助於愛情的發展,因此「性格問題」的分手理由純粹是無稽之談嗎?也不是。
性格相似的人,起初雙方因為「心有靈犀」的契合感而產生的熟悉認同,在時間久了之後就會產生審美疲勞,退去激情。性格互補的人,相處時間久了雙方的差異性越來越明顯,一旦一方不再滿足對方的互補需要,就會暴露原先就存在只是雙方沒有意識到的問題,爭吵、矛盾日漸增多,彼此之間傷害也就越大。
很明顯,性格問題與戀愛長久之間並不是充分必要條件,也就是說你可能因為一個人的性格而愛上他,也可能在後來的相處過程中,因為他的性格而討厭他。所以你看,愛情雖然不完全是盲目的,但卻足夠沒道理。
既然不完全因為性格,那麼究竟還有什麼會讓愛情漸漸消退呢?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愛情是源於人體自然分泌的一種物質我們把它稱為「愛情物質」,如苯基乙胺、多巴胺,內啡肽等。研究表明,這些愛情物質的分泌能使男女之間產生愛慕之情。比如多巴胺,在熱戀期時能噴發而出,傳遞情慾、迷戀、興奮及愉悅等信息,使人產生快感並上癮,但它們不是源源不斷的,通常會持續一年半到3年。隨著多巴胺的減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變為平靜。
當多巴胺風平浪靜的時候,我們該如何維持自己的愛情呢?
三、雙方的愛情需求匹配才能支撐戀情長久
選擇一個與自己性格相似還是互補的人並不重要,因為選擇一個人只是愛情的開始,在以後的日子中還需要不斷地磨合與調整。生理學也告訴我們,沒有永遠激情不散的愛情,一切都是浮雲,找准對方的愛情需求是王道,匹配才能支撐戀情長久。
男女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機體,他們對愛的理解和需求也各不相同。美國心理學家認為男性和女性分別有6種基本的愛情需求——男性的包括信任、接受、感激、贊美、認可、鼓勵;女性的包括關心、理解、尊重、忠誠、體貼,安慰。這並不是說,男女只各自需要這6種,女人基本的愛情需求對於男人也同樣重要,只不過對於女人而言她的基本需求能帶來更大的快樂。換句話說每一個男女都需要以上這12種形式的愛。
舉個例子:當女人深愛著男人,就可能事無巨細,處處為他著想,過問他的大小事情。女人以為這樣就是關心,但是對男人來說,他覺得自己不被信任,被女人時刻控制,失去了自由,於是憤而反抗。再如:在情人節、生日或周年紀念日時,男人為女人精心挑選禮物,這無疑能極大地滿足女性對被尊重被認可的需要,她會感到來自男人的體貼溫柔;當女人對男人的這一舉動表示感激時,男人也能從中獲得快樂,從而強化這種行為模式,使男人樂意討好女人。
因此,言歸正傳,我們發現「戀愛要找性格相似還是互補的」這並不是多大的問題,關鍵還是你決定開啟一段怎樣的感情,以及以後能接受什麼樣的戀愛生活,雙方將如何滿足對方的戀愛需求。性格相似的人相對來說會有比較穩定的戀情和生活狀態,可能從今天起就能看到未來五年或十年的發展趨勢,而不會有太大的變故或說驚喜;但有的人可能無法接受這種平淡似水的狀態,他們更願意挑戰反差,需要不確定性的刺激,從而確保感情能始終保持新鮮度,哪怕白發蒼蒼的時候還能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准備隨時收拾東西離家出走。
同樣的,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愛情模式,就算雙方都相親相愛,這份愛情也不是高枕無憂的,愛情是一個過程,雙方都要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增進了解,拉近距離,彼此融合在對方的生命里。畢竟於千千萬萬的人海里,遇到一個相愛的人,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就是一份奇跡。愛他,是在用你的行動和生命延續這份神奇。
預祝你找到適合的另一半
望採納!
⑤ 戀人性格互補比較好還是志趣相投比較好
性格相投好,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只有志同道合才是真正的知音。
就像經典故事——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鍾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岩石之下,心裡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鍾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鍾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二人於是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鍾子期時,得知鍾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當然這也不一定一定是性格相投比較好,戀愛有時候互補也是不錯的~
⑥ 相似的人和互補的人,在愛情里誰更適合相伴到老
結婚適合互補 互補能走更遠 談戀愛適合相似 兩個相似的人總能了解對方所喜所愛 脾氣相似性格相似 這就是不好的了 如果你倔我也倔你愛面子我也愛面子 那我們終將會走遠 因為我們都放不下彼此的驕傲 而互補則相反 你靜我動 你耐心我急躁
互補的人會更容易引起彼此的吸引力,但同時也最容易起爭端,因為互補的人很多觀點各不同,就會導致很多問題的分歧,分歧多了自然就會有很多矛盾的發生。
所謂的「智齒」式愛情,就如同《前任3》里孟雲和林佳一樣,「他覺得她不會走,她覺得他會挽留」。分手後其實更多的是心有不甘,唯有成全彼此真正放下才能各自幸福。
其實智齒就像逝去的愛情,根本沒有存在的意義卻總是害你疼的徹夜難眠,那不如就舍棄吧,反正本來也是不該存在。唯有拔下它,短痛之後的幸福才是永久。
⑦ 幸福的婚姻,要靠這6點來磨合
小平的婚姻磨合是痛苦的,漫長的。
大家都知道,婚姻經過戀愛的激情期,婚後的蜜月期,慢慢就進入磨合期了。磨合期的怎麼樣,影響整體婚姻質量。有的人時間長,有的人時間短;有的人代價大,有的人代價小。有的人婚姻繼續,有的人婚姻解體。
我說婚姻幸福取決於「二性」,性愛和性格。有的夫妻性愛和諧,性格不和諧,有的夫妻性格和諧,性愛不和諧。有的夫妻都和諧,有的夫妻都不和諧。而且性愛和諧與否,與性格和諧與否,相互影響,彼此關聯。大家一說婚姻磨合,就想到性格磨合,其實性愛也是需要一個磨合過程。
兩個人結婚,性格摩擦很正常,好理解,性愛也是需要摩擦,磨合的。因為,婚姻男女雙方的性快樂模式都是不同的。簡單說,生殖器的大小,長短,深淺,寬窄是否配套。復雜說,性快樂的敏感點,性高潮的方式,就需要婚姻男女去一起共同探討,形成雙方共樂的模式,才能算性生活和諧。如果加上文化對性的影響,如性暗示,性溝通,性語言等,不一而足。
我們還是重點探討婚姻男女的性格磨合,這比性愛磨合更困難,影響因素更多。
5、愛情婚姻潤滑
婚姻磨合是痛苦的,新設備需要磨合,新齒輪需要磨合,最好來一些潤滑油。潤滑油可以減少摩擦痛苦,加速磨合過程。那就是愛情和性愛。人是願意為了愛情,犧牲自己的,或者犧牲自己一部分,包括金錢,性格。婚姻經濟學看,如果得到的愛情,超過了犧牲的成本,人還是願意付出的。如果男女愛情很深,那磨合比較容易,或者經得起更強烈的磨合。如果男女愛情一般,沒有基礎,磨合困難,離婚就成為家常便飯。
即使愛情很深,如果長期摩擦,同時缺少智慧,愛情資源不斷消耗,磨合的潤滑油越來越少,離婚就不遠了。同時,性愛也是潤滑油,性愛本身就是感情基礎的。如果性愛也是受到影響,磨合就困難了。所以,女性如果把性作為婚姻懲罰,是愚蠢的。正確的做法是,不斷給愛情添磚加瓦,使性格磨合成本降低。
6、婚姻積極磨合
絕大多數婚姻摩擦,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擠牙膏從前面開始,還是後面開始,就是最小的摩擦。除了原則性的沖突,直接導致婚姻解體,如吸毒,家庭暴力,外遇等。大部分的婚姻摩擦都是生活鎖事,但是如果處理不好,日積月累,量變質變。
婚姻摩擦,婚姻沖突有兩種,破壞性沖突,建設性沖突,建設性沖突越來越婚姻質量的改善,破壞性沖突對婚姻產生明顯消極影響。所謂破壞性沖突,就是惡語相加,人格侮辱,家庭暴力,離婚威脅,性愛懲罰,往事重提,陷入冷戰,總情緒化等,這樣的沖突,發生一次,離離婚就近一點。所謂建設性沖突,就是避免沖突升級,不斷自我反思,嘗試理性溝通,努力情感修復。如果不想離婚,那就看你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