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快遞離開雲縣到幸福鎮要多久久中通快遞
摘要 您好,中通同城快遞一般是當天可到達,但是需要看發車時間,如果是上午,下午肯定可以到,如果是下午那就需要第二天早晨才能到了,因為您是十二點半郵寄出去的,這個不能保證下午一定能到!如果是趕在發車前,那麼下午有可能可以到,如果十二點已經發車,拿可能下午就到不了了呢!
2. 雲縣的行政區劃
1997年,雲縣轄3個鎮、11個鄉:愛華鎮、漫灣鎮、大朝山西鎮、茂蘭彝族布朗族鄉、忙懷彝族布朗族鄉、後箐彝族鄉、栗樹彝族傣族鄉、涌寶彝族鄉、糯灑彝族傣族鄉、茶房鄉、大寨鄉、曉街鄉、頭道水鄉、幸福彝族拉祜族傣族鄉。縣政府駐愛華鎮。
2002年,茂蘭彝族布朗族鄉、涌寶彝族鄉、幸福彝族拉祜族傣族鄉、大寨鄉撤鄉設鎮。
2005年,雲縣撤銷頭道水鄉,其行政區域並入愛華鎮,愛華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糯灑彝族傣族鄉,其行政區域並入涌寶鎮,涌寶鎮政府駐地不變。 截至2012年,雲縣轄7個鎮、5個鄉:愛華鎮、漫灣鎮、大朝山西鎮、涌寶鎮、茂蘭鎮、幸福鎮、大寨鎮、忙懷彝族布朗族鄉、曉街鄉、茶房鄉、栗樹彝族傣族鄉、後箐彝族鄉。共有4個社區、190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愛華鎮。
3. 雲縣有哪些城市
雲縣就是一個縣級的城市。
雲縣位於雲南省的西南地區,隸屬於臨滄市,位於大理、普洱、臨滄3個州市的交界處。總面積3760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雲縣轄7個鎮、5個鄉:愛華鎮、漫灣鎮、大朝山西鎮、涌寶鎮、茂蘭鎮、幸福鎮、大寨鎮、忙懷彝族布朗族鄉、曉街鄉、茶房鄉、栗樹彝族傣族鄉、後箐彝族鄉。共有4個社區、190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愛華鎮。
4. 雲縣各鄉鎮人口概況
截至2019年,雲縣轄7個鎮(愛華鎮、漫灣鎮、大朝山西鎮、涌寶鎮、茂蘭鎮、幸福鎮、大寨鎮),5個鄉(忙懷彝族布朗族鄉、曉街鄉、茶房鄉、栗樹彝族傣族鄉、後箐彝族鄉)。縣政府駐愛華鎮。
1、愛華鎮:113171人(截至2019年)
愛華鎮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城西北部,東接曉街鄉,南與頭道水鄉接壤,西鄰鳳慶縣洛黨鄉、雪山鄉,北接茂蘭鄉。總面積500.88平方千米。為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政府駐延平街,海拔1063米。
全鎮下設19個村民委員會和2個社區管理委員會(2000年10月以前稱辦事處),共有210個村民小組。有19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駐地和145個村民小組,有人口113171人(2019年)。
2、漫灣鎮:19812人(截至2019年)
漫灣鎮位於滇西南中部,普洱市西北端,景東縣西邊,最高海拔2888.6米,最低海拔885米。國家二級水電站—漫灣電站,建在轄區內。全鎮總面積306.23平方千米,轄區內設有8個村民委員會,136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9812人(2019年),共有彝、漢、回、白、布朗等16個民族。
3、大朝山西鎮:17795人(截至2019年)
大朝山西鎮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東南部,東臨瀾滄江與普洱市景東縣隔江相望,西南與臨翔區邦東鄉毗鄰,東北與栗樹鄉接壤,北與大寨鎮相連,西靠大雪山。全鎮轄10個建制村,80個村民小組,124個自然村。行政區域面積208.2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795人(2019年)。
4、涌寶鎮:43940人(截至2019年)
距縣城56公里,是雲縣東南片區的交通要道和農產品集散中心。東接栗樹鄉,連後箐鄉,南與大朝山西鎮接壤,西與大寨鎮、茶房鄉毗鄰,北與曉街鄉、忙懷鄉相連。轄20個村民委員會,25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3940人(2019年),林地面積227286.5畝,森林覆蓋率45%。
5、茂蘭鎮:43190人(截至2019年)
茂蘭鎮位於雲南省雲縣城東北部,是該縣的一個鄉鎮,茂蘭鎮位於雲縣城東北部。全鎮轄15個村民委員會,即茂蘭、馬四、多依、忙卓、牛圈箐、溫平、凈石、嶺磨、安樂、撥還河、哨街、後山、舊村、轉水河、丙令,235個村民小組。
6、幸福鎮:46283人(截至2019年)
幸福鎮位於雲縣西南部,總面積631.9平方千米,是全縣14個鄉鎮中面積最大的一個鎮。下轄18個村委會,有194個村民小組,178個自然村。全鎮共有20多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6.28%,主體民族為彝族、傣族、拉祜族等。
7、大寨鎮:36894人(截至2019年)
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大寨鎮位於雲南雲縣城東南部,東與涌寶鎮接壤,東南與糯灑鄉相連,南鄰大朝山西鎮,西毗臨翔區螞蟻堆鄉,北接雲縣茶房鄉。全鎮總面積218.53平方千米,轄13個村民委員會,176個村民小組。
8、忙懷彝族布朗族鄉:18880人(截至2019年)
忙懷彝族布朗族鄉位於瀾滄江中游橫斷山區的雲縣東北部。截至2019年,全鄉轄區面積238.7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全鄉下轄11個村民委員會,129個村民小組,275個自然村,共4566戶農戶,18880人,居住著彝、布朗、回、傣、白、傈僳、苗、景頗、獨龍、漢等13個少數民族。
9、曉街鄉:41242人(截至2019年)
曉街鄉位於縣城東部,東毗涌寶鎮,西鄰愛華鎮,南與茶房鄉連壤,北與茂蘭鎮隔河相望。東西最大寬度15千米,南北最大長度22.5千米,總面積252.99平方千米。全鄉共有20個村民委員會,232個自然村。
10、茶房鄉36126人(截至2019年)
茶房鄉位於雲縣城的南部,東與涌寶鄉相鄰,南與大寨鄉接壤,西與頭道水鄉及臨滄縣螞蟻堆鄉毗鄰,北與曉街鄉、愛華鎮相連。鄉政府駐地在大朝山公路32千米處附近,海拔1600米,距縣城45千米。全鄉總面積179.72平方千米。全鄉下轄16個村民委員會,共169個自然村,210個村民小組。
11、栗樹彝族傣族鄉:21528人(截至2019年)
栗樹彝族傣族鄉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東南部,東面、南面隔瀾滄江與景東縣慢等、永秀鄉相望,西面與大朝山西鎮、涌寶鎮相鄰,北面與後箐鄉接壤。截止2008年10月,全鄉總人口21528人。境內居住著彝、漢、傣、白、布朗、回、拉祜、佤、哈尼等民族。全鄉轄16個村民委員會,135個村民小組,177個自然村。
12、後箐彝族鄉:19696人(截至2019年)
後箐彝族鄉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東南部,距縣城駐地96公里, 最低海拔899米,國土總面積187.5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委員會,134個村民小組,全鄉共有耕地面積33400畝,人均1.7畝,其中水田5500畝,旱地27900.00畝。
5. 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幸福鎮猛底村委會安太組的郵編是多少
雲南省 臨滄市 雲縣 幸福鎮 勐底村(猛底村委會安太組)
【郵編】675801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滿意請採納哦!
6. 雲縣幸福鎮戶口所在地編碼是多少
郵政編碼:675801
街道:幸福鎮
地址: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幸福鎮
雲南省 臨滄市 雲縣 幸福鎮
行政區劃代碼:530922106000
7. 雲南臨滄雲縣幸福鎮
葉子ewDP83NY05 這條GOU剽竊了我的答案。
8. 雲縣有哪些鎮
截至2018年底,雲縣有愛華鎮、漫灣鎮、大朝山西鎮、涌寶鎮、茂蘭鎮、幸福鎮、大寨鎮等7個鎮,和忙懷彝族布朗族鄉、曉街鄉、茶房鄉、栗樹彝族傣族鄉、後箐彝族鄉等5個鄉。
1、愛華鎮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城西北部,東接曉街鄉,南與頭道水鄉接壤,西鄰鳳慶縣洛黨鄉、雪山鄉,北接茂蘭鄉。總面積383平方千米,為縣城所在地。
2、漫灣鎮
位於滇西南中部,地理坐標北緯24°30′44″—24°44′,東經100°24′—24°37′之間。地處無量山西坡,瀾滄江東岸,北與大理洲南澗縣毗鄰,西以瀾滄江為界同臨滄市雲縣隔江相望。
3、大朝山西鎮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東南部,東臨瀾滄江與普洱市景東縣隔江相望,西南與臨翔區邦東鄉毗鄰,東北與栗樹鄉接壤,北與大寨鎮相連,西靠大雪山。
4、涌寶鎮
位於東經100°15′—100°25′,北緯24°26′—24°07′之間。距縣城56公里,是雲縣東南片區的交通要道和農產品集散中心。
5、茂蘭鎮
位於雲縣城東北部,茂蘭是一個擁有3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歷史上曾是重要的茶馬古道驛站,也是雲縣、臨滄、雙江、鎮康、耿馬、滄源等地北上大理、拉薩,東入內地各省的第一馬站。
6、幸福鎮
位於雲縣西南部,東至幫穀梁子與臨滄縣螞蟻堆鄉為鄰,南與耿馬縣勐永鄉相鄰,西與永德縣、鳳慶縣相接,北與頭道水鄉相鄰,總面積662.3平方千米,是全縣14個鄉鎮中面積最大的一個鎮。
7、大寨鎮
位於雲南雲縣城東南部,東與涌寶鎮接壤,東南與糯灑鄉相連,南鄰大朝山西鎮,西毗臨翔區螞蟻堆鄉,北接雲縣茶房鄉。此外,同名的還有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雲南昭通市巧家縣大寨鎮。
8、忙懷彝族布朗族鄉
位於瀾滄江中游橫斷山區的雲縣東北部。境內群山起伏連綿,山高坡陡,是一個以彝族為主,布朗族為特色,以傳統的種植和養殖為主的典型的民族山區農業鄉。
9、曉街鄉
位於縣城東部,東毗涌寶鎮,西鄰愛華鎮,南與茶房鄉連壤,北與茂蘭鎮隔河相望。屬於亞熱帶高氣壓帶,地形復雜、海拔差異(最高點2485米,最低點 1030米),立體型氣候突出。適宜多種作物種植。
10、茶房鄉
位於雲縣城的南部,東與涌寶鄉相鄰,南與大寨鄉接壤,西與頭道水鄉及臨滄縣螞蟻堆鄉毗鄰,北與曉街鄉、愛華鎮相連。鄉政府駐地在大朝山公路32千米處附近,海拔1600米,距縣城45千米。
11、栗樹彝族傣族鄉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東南部,東面、南面隔瀾滄江與景東縣慢等、永秀鄉相望,西面與大朝山西鎮、涌寶鎮相鄰,北面與後箐鄉接壤。境內居住著彝、漢、傣、白、布朗、回、拉祜、佤、哈尼等民族。
12、後箐彝族鄉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東南部,國土總面積187.5平方公里。境內繁衍生息著以彝族為主的多種民族,為滄江明珠雲縣增添了別樣的風采。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
9. 有誰喝過臨滄舊寨古樹茶,舊寨是什麼地方
舊寨是臨滄的一個原始村落的舊址,隸屬鎮康縣鳳尾鎮大柏樹紅樹林村,因舊社會時候這里曾是個村寨,故被後人稱為「舊寨」,海拔1990米,常年溫度保持在18℃,年降水量1700毫米。離緬甸直線距離不到10km,距離村委會11km,鄉(鎮)政府20km,是難得的茶樹生長的聖地。茶,是舊寨人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
舊寨茶,一個外界從未觸及過的茶山,一塊茶界的凈土。沒有外界干擾,不奢求人們對它付出太多,卻跟它的主人相依為命,它特有一份原始的味道和自然的清甜,這是幾百年來這片土地對它的默默奉獻。它是山中瑰寶,更是大自然的饋贈。
舊寨茶有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舊寨人當時在房前屋後人種下的,茶齡在400年以上;另外一部分是由劉家搬到紅木林村後陸陸續續種的,茶齡在80-200年不等。
舊寨茶的茶種都為大葉茶種,高達5米,樹圍多數在60-110cm,葉特大,葉形長橢圓。葉色綠稍黃,富光澤,葉面微隆起,葉質軟。嫩芽黃綠色,茸毛特多。索條粗壯且長,色澤油亮,除芽頭顯白毫外,芽葉色澤墨綠,油亮。由於茶齡大,茶氣足,茶湯口感飽滿,分布均勻,生津快,回甘長,很有厚度和剛度,入口即能明顯感覺到茶湯的勁度和力度。苦澀味很協調,化得快,只停留在口腔上顎,至舌底、喉部一帶時,已明顯轉化為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