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島 大連 丹東這3個城市哪個城市更適合長期居住
當然是大連啦。大連是東北地區氣候最溫和的地方,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冬天還可以看到雪,自然災害幾乎沒有。
大連的海鮮是這三個城市裡最好的,大連產的海參、鮑魚是中國最好的,小海鮮更是鮮美無比。
大連有國際服裝節、中國啤酒節等重要城市節日。足球更是大連人的驕傲。
大連的IT產業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是未來的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
我為我是大連人而驕傲!
B. 在丹東生活是何體驗
如下:
丹東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它和韓國一衣帶水與朝鮮隔江相望,被稱為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是整個亞洲唯一擁有邊境口岸,海港,河港,機場,高鐵和高速公路網的城市,素有東北的蘇杭,北方的江南和紅色東方之城的盛譽。
丹東是個好地方啊,市內縱橫著鴨綠江,渾江,湲河,大洋河,人均用水量是全國的1.5倍。全市山地丘陵面積佔了百分之七十二,森林覆蓋率達到百分之六十六。優良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使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是東北地區最溫暖,最濕潤的地方,一直以來都是被人們公認的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也是中國著名的十大養老勝地之一。
美麗的生態環境造就了這里的琦麗風光,虎山長城,一步跨,鳳凰山,五龍山,天華山,大孤山,天橋溝,玉龍湖,大鹿島等等都是名聞遐邇,朗朗上口的全國聞名景區,丹東還是國家特許的赴朝旅遊城市。
生活在丹東,有吃的,有看的,有玩的,有歷史典故,有人文景觀,加上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物產豐富,物價低廉,交通便利,對人是不是一種誘惑。丹東真是個好地方!
C. 作為丹東人,你如何評價丹東這座城市
在我看來,丹東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而且是全國唯一的沿江沿海又沿邊的城市,素有東北小江南之稱,水土偏弱酸性,很養人,丹東男人很帥,女人漂亮皮膚好,東港的海鮮和大米蔬菜很好吃。總之,是個風光美麗,氣候宜人的小城市。
D. 我想了解丹東人,丹東人有什麼樣的風俗習慣或有沒有特殊的文化等煩請本土丹東人給予答復。非常感謝!
丹東是一個開放而且包容的城市,大約70%以上是山東人的後裔,各方面與山東類似,沒有什麼特別的風俗習慣。感覺上丹東比較安靜、恬淡、悠閑,沒有其他東北城市那麼粗獷。滿族與朝鮮族是主要的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與漢族略有不同,不過說實話,市裡人也都不太了解。
丹東最引以自豪的是:1、海鮮真是鮮呀,尤其是大黃蜆子,那叫一個肥美;2、燒烤真是香呀,傍晚時分,三五好友,著便裝坐在街邊,烤肉烤海鮮,喝著鴨綠江啤酒,爽。滿城皆是燒烤香,建議丹東搞一個燒烤節,絕對有群眾基礎。3、風景真是美呀,鴨綠江大橋及斷橋、江船游中朝兩岸、錦江山公園、抗美援朝紀念館,走出市區,鳳凰山、大鹿島、虎山長城、天華山、青山溝...山山水水、處處風景,一句話——旅遊好地方。
歡迎到丹東來做客。有點跑題,權當是丹東簡介吧。
E. 哪個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度最高
杭州是在各項幸福指標中獲得冠軍最多的城市,分別在總幸福度、環境、文明程度、交通方面獲得第一。
杭州、成都、上海人最願留在自己的城市。
杭州和成都人對自己城市的總幸福度最高,但希望自己或子女去杭州或成都的人比希望自己和子女去上海的人要少。反之,北京人對自己城市的總幸福度僅僅是倒數第四,但願意自己和子女去北京的人卻僅次於上海。
2011年中國十大宜居城市
從票選結果來看,過半入選城市為地理位置優越、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的海濱城市,如廈門、台中、威海、大連、泉州、青島。而作為20個候選城市的北京、上海、廣州,卻獲得的投票寥寥,分別只有1433、1863、1051票,此次評選專家團分析,這些大城市人口已經出現超負荷狀態,其生活和工作環境都發生了變化,已經不符合宜居城市的理念,受到網友冷落也在意料之中……
廈門:低碳宜居第一城
沒有車馬喧嘩和人聲鼎沸,只有久違的鳥叫、環島路沿岸的濤聲、銀發老人聊天時的閩南語、戲台上咿呀的古老南音歌仔戲以及鼓浪嶼小巷深幽的琴聲。這是初次到廈門時給李晨留下的印象,那年他22歲。
10年時間過去了,李晨又去過廈門幾次,留給他的全是美好。一個城市的味道,往往最終停留在記憶深處。鄭成功、李叔同、舒婷,據說鼓浪嶼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有無數故事,可是當真走在其中,李晨也只是覺得走在純粹的平凡生活中而已。「小國寡民」式的生活,「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好像不是人類歷史上的一環,就那樣自在地一代又一代延續下去。
廈門一年四季花木繁盛。由於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清新,棲息著成千上萬的白鷺,形成了廈門獨特的自然景觀,又因為廈門的地形就像一隻白鷺,因此被人稱為「鷺島」。
除了自然風光優美,廈門的城市環境非常整潔。在國家級旅遊景區鼓浪嶼,街區除了環島旅遊電瓶車外見不到任何其他機動車輛,更聽不到車馬的喧囂,因為有嚴格規定,不許任何其他機動車輛上島。
「未來,廈門在出讓土地時,可能將要求開發商必須建設中水回用設施,使小區生活污水達到零排放;建築的屋頂和外立面也將逐步安裝太陽能電板,可再生能源將逐步取代傳統的化石能源。」這些都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國際能源專家白瑞華為廈門作的低碳城市總體規劃。
這預示著廈門將大力發展成為低碳城市。這些設想都是低碳城市所必須具備的眾多條件之一。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於較低水平。
上述規劃計劃通過多種途徑降低廈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並吸引國外組織投資這個計劃,利用國際資金為廈門的節能減排「買單」。這種做法一旦成功,將是目前中國獨一無二的。按照這份規劃,未來廈門的每一棟建築都是低碳的。
良好的自然和城市環境是廈門適宜「養老」的先決條件。這座城市獨特的氣質,決定了其更適合那些「提前」退休的中年一代,因為廈門是充滿發展機會的城市。
廈門是福建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是中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同時也是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並擁有地方立法權。
不僅如此,廈門在交通設施方面的巨大投資也已經進入收獲期,集美大橋、杏林大橋、brt快速通道的通車已將廈門向外延伸,近期,中國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即將通車。未來,一出翔安隧道就能看見翔安新城,而集美新城就介於集美老城區和新城區兩大功能片區之間。
台中市
采訪台中市長胡志強的時候,記者問他:「今後如果大陸開放對台自由行,台中拿什麼來吸引大陸遊客?」
這位當過「外交部長」的市長馬上回答:「生活方式。台中是一個真正讓人感覺從容不迫的城市,度假就應該從容不迫。如果陸客來台進行深度的生活旅遊,台中是最好的選擇。」
在胡志強看來,文化活動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他的任內,現在台中市每年的大型文化活動已經達到34次,鋼琴演奏會都能有上萬人參加,這對於人口不過100萬出頭的城市而言,顯得難能可貴,而台中市民文化活動參與度在亞洲排名數一數二。采訪結束後,他專門推薦記者去樓下的一家珍珠奶茶店,據說是全世界珍珠奶茶店的發源地,而不遠處又是胡志強特別推薦的誠品書店(台中店),書店外面鋪滿了養眼的綠色植被牆。一切都顯得如此安詳,干凈整潔的街道讓人想到日本,空氣很好天很藍,只是安靜在街上走走都很舒服。
台中就是這樣一座城市,這里沒有阿里山、日月潭、101大樓、中正紀念堂、故宮博物院等等對於大陸遊客極富吸引的符號性景點,但這里有眼花繚亂的美食檔口,有相比台北還能被人接受的房價——即便在台北,房價也沒有喪心病狂到「北上廣深」的地步。
台中的經濟也很發達,作為台灣第三大城市,著名的鞋業、電子巨頭寶成集團、自行車巨人巨大集團(捷安特)總部都在台中,並從這里走向了世界。生活在這里,也因此並不缺少工作機會。
2010年底,台中市和台中縣就將合並為新的台中市。在這里有山:太魯閣「國家公園」、雪霸山「國家公園」、大坑風景區。還有海:台中港是台灣重要港口,現在已經開通和大陸直航。
依山傍海,上天的特別眷顧讓這里的天氣都無比舒服,台中被認為是台灣最適宜居住的城市。東側的中央山脈阻斷了寒冷的東北季風,西側離海岸線也有相當距離,山海之間的台中空氣質量極佳,全年平均溫為攝氏22.4度,冬、夏溫差僅10度。
台中正如其名,位於台灣中部,是整個台灣的交通樞紐,南北和東西交通在此會合,從這里不論北上台北,還是南下高雄都不過是一個小時的高鐵車程。想去拜訪各地的老朋友,完全可以實現想到就走。
吃也是台中的標簽。麻葉羹、泡沫紅茶、豐仁冰、蜜豆冰、忠孝夜市、中華路夜市……攤點都不很大,但價格平易近人,也讓台中享有了美食城市的美譽。
吃得好、住得好、天氣舒服、交通方便、文化娛樂活動眾多,這都是台中的名片,但相對「小城之春」里其他城市,台中還有著很多「獨特」的閃光點。
以市政府為例,門口居然沒有衛兵,只是保安,我們大搖大擺就進去了,沒人阻攔。
辦公樓歷史悠久,是日據時期的產物,巴洛克風格很漂亮但也很小,不過4層而已,精緻卻不氣派,辦公室里的傢具也顯得有些陳舊。在台灣,但納稅人至上的意識已經深入民心,一旦被投訴,公務員的職業前途就危險了。至於通過選舉上台的官員以及他們任命的有任期的政務官,考慮到選票,也必須討好選民。
想到這里,沒人能忍住不愛這座城市。
威海
1.歷史
威海價值何在?人們為什麼要到威海來?首先想到的是歷史。「鄧世昌應該是一個原因。」在威海有世昌路,劉公島上有鄧世昌舉著望遠鏡遠眺的巨大雕塑。劉公島是威海的主要景點,而此景點主要講述的是北洋水師的歷史。
劉公島上正在興建高爾夫球場,確切地說,應是重建。島上博物館里的一張黑白照片中,一位留辮子的中國清朝孩童正揮桿打高爾夫球。劉公島上曾有英國人修建的遠東最早的高爾夫球場。英國人不僅帶來了高爾夫球,還有足球,按照梁月昌的考證,中國現代足球的起源地,很可能就在威海除了體育,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曾給威海做出過重要的示範。如今的威海人之所以有講衛生的好習慣,多少是從英國人那裡沿襲的傳統。「你知道嗎,英國人管理劉公島的時候,島上最重要的管理者是什麼人?是大醫官,也就是醫生。」 曾寫下過《紫禁城的黃昏》的庄士敦曾是英國派往威海衛的行政長官。威海衛這個地名也因為英國人而遠播到遙遠的歐洲。1902年的《泰晤士報》曾稱:「如同香港是華南商業中心一樣,威海衛在未來成為華北的商業中心絕非不可能。」但這個設想終沒有成為現實。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而威海衛早在1930年就已經回歸。
2.環境
劉公島上還遺存有英國人留下的老建築,部分仍被駐扎此地的軍隊使用。從劉公島乘船往市區駛去的時候,能看到威海城市的特徵:背山朝海,綠樹紅瓦。天晴的時候,還可以加上「碧海藍天」這一條。從視覺上能給人以色彩奪目、層次豐富的寬闊感受。「除了歷史,自然環境是威海吸引人的另一個地方。」
去過國內的一些城市,覺得不如威海乾凈,有些城市「像垃圾堆似的」。但威海人他們並不認為威海就已經做得多麼好,有去過日本又回到威海的人說,拿日本的街道和威海相比,就像拿威海和中國其他的一些城市相比一樣。
威海人大體來說算是敦厚老實,做什麼事情比較實在,生活得也比較平靜安逸。「一個月1000多塊錢就可以生活下去了。」有一種說法是,威海是「養活窮人的地方」。
在威海,能經常聽到外地口音,比如東北口音。郝大姐從東北來威海十來年了,從老家的工廠下崗後,她就跟著其他老鄉來到威海做事,偶爾回東北,反而已經不習慣。「來威海的外地人大都是兩種人,一種是沒錢的,來這打工,一種是有錢的,來這買房。」
在威海的街頭,各種招牌和指示牌往往有中、英、韓三國文字。市中心還有專營韓國商品的韓國城。威海是離韓國最近的中國城市,這些年到威海來做生意的韓國人不少,去韓國留學的威海人也挺多。
威海街頭的人並不多,若不是下雨天,計程車經常是放空在路上跑。
3. 矛盾
威海就這么安靜地存在著,許多人來,許多人往,許多人心甘情願,許多人心有不甘。按梁月昌的話來說,威海就是一個被山與海所圍住的盆景,是大自然轉了一圈之後的收筆。
僻靜之處有不被打擾的美,也有遠離外界的疏離感。「威海適合養老,不大適合年輕人創業。」
威海的山宛若屏風,屏風的一側是熱鬧的市區,轉過屏風去,是寧靜的後花園。許多漂亮的歐式臨海別墅在這里興建。而住在別墅里的大多是當地的漁民。閆大偉向我們描述了一個經典的場景:半山腰上的一幢白牆紅瓦的別墅,面朝著無敵海景,早上,太陽從海上升起,別墅的門開了,漁民們穿著簡陋的工作服,開著手扶拖拉機就出來了。
外地來此的購房者喜歡海景房,和大城市的房價相比,這里的房價並不貴,售價在每平米六七千塊錢左右。但對於本地人而言,除了住在海邊的漁民,基本上不會有人買海景房。「海景房度假住一下還可以,但長年住在這樣的房子里,被潮濕的海風吹著,關節會受不了。」
在孫家疃,也就是「山後」,連日的雨水停了,藍天呈現,將原本面目不清的海水染成了藍色,海風帶著浪花,輕拂著沙灘。在人跡稀少的沙灘上,一個鐵制的房子模樣的框架立在那裡,透過這個框架,從不同的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這大概就是威海。
大連
大連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氣候,並兼有海洋性特點和優美的環境,構築了適宜人居的生態環境。大連城市空間以山水特色最為突出,形成了「藍天、碧海、青山」的特色風貌和景觀格局,不僅擁有美麗的海岸線、百歲老人聚集的金石灘,還擁有濱海路、星海廣場等著名景觀。
一個面積不到1.3萬平方公里的城市,大手筆建起了56個廣場,包括英特爾在內,近40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於此,是什麼讓這個城市如此有魅力?
大連是中國最為宜居的城市之一,在這座城市的書店,你甚至能找到這樣一本書《我愛大連的100個理由》。生活在這里的人用書籍描繪城市的畫像,飽含著深情與熱愛,今天帶著這本書,懷著對大連的好奇,五個重慶建設萬里行,也開始了大連之旅。
大連,我國北方著名的港口,因其優良的人居環境,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500佳」城市稱號,成為我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在許多人心目中,她是中國最美麗、最浪漫的地方,夏季達沃斯、足球、陽光、沙灘,還有「聯合國人居獎」都是她的標簽。
讓國人來到這里像到了西方,到了一個開放的世界,如果是外人像回到家一樣,這種招商理念或者環境理念成就了和城市文脈相同的廣場文化,或者廣場形態,事實上這種客廳意識或者叫環境意識,生態意識也是讓市民逐漸逐漸的當成一種驕傲了。
在近現代的城市規劃中,大連一直很重視公共交通發展。目前,全市共有公交線路105條。在關於交通方式的調查項中,被調查居民中,有一半以上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車、無軌電車、電鐵和快軌),比重達到49.78%。加上單位班車(准公交車)達54.9%。表明城市的整體交通通達性較好。
成都
成都是天下的「鹽」。是中國「第四城」。2009年成都榮獲「低碳中國貢獻城市」。它最新則擬定了建設世界現代化田園城市目標,分三步走:5至8年實現新三最,中西部第一;20 年步入世界三級城市比肩休斯頓;30至50年躋身世界二級城市向巴黎看齊」。
成都的宜居不僅關乎居住問題,而且還在於有良好發展機遇。盡管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的考驗,成都的樓市依然堅挺,外地人來蓉購房也創了新高。2007年—2009年一季度期間,在成都的購房者中,外地人佔四成左右,約三成左右的外地購房者資產在100萬元以上。
宜居指標
氣候:成都氣候溫潤,山川秀美,水資源豐沛,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19天/年。
地理條件:成都平原面積比重大,達4971.4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1%,
人口:都市區常住人口837萬。
高校資源:有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四川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多所211本科重點大學。
交通資源:成都市區規劃了四條地鐵線,其中1號線將於今年10月開通。
青島
有海的城市,在「宜居」 二字面前,總是容易討人喜的。尤其像青島這樣,那座百多年歷史的歐式火車站,像個句號點在大海面前,每每注視著它與海浪間,那段可以用步子來量的距離,我腦中便浮出宮崎駿式的畫面:和諧號子彈頭列車鳴叫著,穿車站而不停,像馬兒打著響鼻歡奔向大海,才慢慢減速。待你下車,兩腳卻淺淺的、踩在鹹海水中,一雙紅鞋子,便顯得分外明艷。
想像一下在這座城市的生活:人少,走在大街上,清凈得讓人要想起民國。城市好看,歐陸老建築沿著海岸線,扶疏在花木從中。城市不一馬平川,就有小徑分叉的花園般的奇趣。啤酒生鮮、海物生猛,當地人無論喝酒還是啖海貨,一概的山東大漢的豪放熱情。美女多、帥哥多,可由影視劇市場作證,青島已成為明星的重要種庫之一。(文馮超)
宜居指標
交通資源:火車相當便利。山東的高速路網,那是沒的說的。據說要修青島-煙台-威海輕軌了,要修好了,那伸出頭來的一小塊兒山東半島,就都可當日抵達了。
高校資源:近二十所。最有含金量也最漂亮的是海洋大學。
杭州
杭州的美,以「清幽、素樸」為底色,即使改造城市,也是尊崇山水自身的習性,極力摒除人工的痕跡。它已經連續5年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2009年6月,杭州取得了世界休博會的永久落戶權,因此成為世界矚目的中國休閑產業發展匯聚地。
世界銀行連續5年將杭州評為「中國城市總體投資環境最佳城市」第一名,美國《福布斯》雜志連續5年將之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19.34,0.01,0.05%)市排行榜」第一名,經濟總量多年居中國省會城市第2位,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國內地城市第6位。這些數據證明:杭州既是旅遊和生活的天堂,也是投資興業的天堂。
宜居指標
人口:全市常住人口 810萬(2009年末統計)。
購物:世紀聯華、華潤萬家、歐尚、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等多家超市,營業時間一般為 9:30-22:00。
公共交通設施投入:2009年全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601.84億元。
醫院:全市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50個,其中醫院142個。
高校資源: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6所。
綠地覆蓋率:主城區綠地覆蓋率達38%以上;城市森林覆蓋率逾64%,已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
常住名人:作家余華、麥家,畫家潘公凱、吳山明等。音樂家徐沛東,導演賴聲川,劇作家鄒靜之,漫畫家朱德庸,英國經濟學家約翰·霍金斯等12位文化名家入駐西溪創意產業園。
泉州
泉州沉澱太多層歲月,而且它們都還活著,這座城市,因而就像個藏寶之城。你永遠不知道,在泉州,下一刻,你將邂逅到的,是哪一個朝代,甚至哪一個國家的哪一塊碎片
太多人以為到過廈門就了解了閩南,並簡單地認為,閩南就是難懂到有點「異國風情」的閩南語,以及鼓浪嶼的華麗別墅。其實,我一直以為鼓浪嶼只是閩南的一襲霓裳,泉州才藏著閩南真正的魂靈。
廈門的興起源於近代華僑的聚居和外國通商拉動,閩南最早的聚居地還是泉州。泉州居民大都來自幾次中原戰亂,士大夫家族的衣冠南渡——就是帶著最華麗的衣裳和最高雅的傳統,躲到當時這片蠻荒之地。因著地理的偏遠和武夷山脈的隔離,這里殘留著古代中國太多的痕跡——尊神事鬼是來自晉朝的規矩,閩南語保留著唐宋的古音,甚至泉州的兩條江一條叫晉江、一條叫洛江,是為了讓後代人記住,閩南人是在晉朝時候從洛陽來到這里。在我看來,閩南恰恰陰錯陽差地藏著最純粹的傳統中國。
我一直認為,生為泉州人是幸福的,因為泉州人享有中國最正統文化塑造的精神秩序。從出生開始,就有種種儀式,把你確定在某種規矩里。比如你的名字在出生不久就會被寫入族譜,當那代表你的幾個字,放進密密麻麻的眾多名字中,你知道你從哪來——這是與鬼的溝通;出生後掛上各路神仙給的符紙,並認當地鎮境神為契父契媽——這是與神確立關系。
在我看來,泉州的美在於與時間頑抗後留下來的那些古樸的、天然的、鮮活的碎片——晉朝的祠堂粉雕,元朝印度教的某條花紋……它們或許已經無法連貫成一個系統,因此無法統一包裝成某個可以在現代進行簡單推銷的形象。然而也正因為這種「不合身」,泉州躲過了種種粗暴的整頓和梳理,按照自己的脈絡頑固地滋長著。當國人厭倦那些表象的、快餐式的城市,鮮活地藏著中國繁復傳統碎片的泉州,會因其古樸醇厚的魅力而變得更吸引人。
包頭
包頭,源於蒙古語包可圖,蒙古語意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
包頭是內蒙古最大的城市,也是內蒙綠化面積最大的城市。
關於包頭地名來源另外的說法,一是來源於「泊頭」的變音,二是來源於河流名稱「博托河」
包頭市坐落在著名的黃河河套頂端,是連接環渤海經濟帶和西北地區的戰略要地,是自治區戰略布局中腹地開發的關鍵地區。
包頭市地域遼闊,總面積為27691平方公里,2008年底城區建成區面積約為180平方公里,轄9個旗縣區,總人口近250萬,其中城市180多人口萬,是全國23個市區人口超百萬的大城市之一。
包頭市位於陰山----天山縱向成礦帶上,礦產資源豐富,蘊藏有稀土、鐵、煤炭、鋁、金、鈮等54種金屬、非金屬和能源化工原料。其中最為著名的白雲鄂博礦山,是舉世罕見的金屬共生礦山,鐵的探明儲量約為10億多噸,鈮的儲量居全國之首,稀土儲量居世界之最,稀土儲量不僅巨大而且品位高、生產成本低,佔到全國稀土儲量的91.6%,佔世界已探明儲量的54.2%,1999年包頭稀土產量(以氧化稀土計)佔世界總產量的60%,是名副其實的「稀土之鄉」。
包頭是連接中國華北、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中國西部重要的郵電通訊中心,現已基本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綜合交通網路。其中貫通華北、西北地區的大動脈京包、包蘭、包神、包西鐵路在包交匯,東行可連北京,西行可連蘭州,南行可連太原、西安、上海、寧波等地;110、210國道穿越市區、呼包高速公路建成通車,27條公路干線通向全國各地,形成了以丹東----北京-----包頭-----銀川----拉薩為東西南北州縣和北海---西安---包頭---白雲為南北軸線,連接內蒙古自治區和近省、市、自治區的公路網路,密度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現代化的民航機場實現了全國微機聯網售票,機場等級已達到4D級標准,可供大型飛機安全起降,現已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太原、石家莊、蘭州、溫州等地的航班,基本上形成了覆蓋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華南等較為完善支線航空運輸聯絡,為本市人民及外商旅遊或經商提供了方便、迅捷的服務。
位於包頭市中心的賽汗塔拉草原是全國唯一的都市草原,城中有草原,草原中有城市,特色獨具,不能不說是大自然的奇跡。風景區還有:梅力更、九峰山等。地處沙漠邊緣,響沙灣是人們親身體驗滑沙樂趣、感受大漠風情的絕佳去處。
在大漠,成吉思汗的威名可謂家喻戶曉,距包頭市100多公里的成吉思汗陵蔚為壯觀,站在陵前,彷彿又看到「一代天驕」縱橫沙場的雄姿。五當召、美岱召等蒙古族的寺廟建築也不乏可圈可點之處。
今天的包頭,城市街道寬闊整潔、高樓林立、綠樹成蔭,霓虹彩燈交相輝映,風格各異的城市廣場、小區景點比比皆是。到目前為止,全市已建成公園10處,街頭景點80多處,大型綠化廣場17個,一個花園型城市已初具規模。
F. 遼寧丹東最有名的六大特色美食,每種都是丹東人的心頭愛,你都吃過嗎
我並沒有吃過,我覺得這幾種美食對我來說吸引力不是特別大,而且我也不喜歡吃這些辣的東西。
G. 在丹東,月薪多少的生活能有幸福感
我在丹東,我和我愛人現在一個月都是3000,再加上我副業賺點兩個人一個月大概7000左右,我們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生活繳費完全不用我們繳納,我們倆還是不夠花,幾乎沒有存款。年輕人是攢的少,但是也架不住應酬多,朋友領導同事家人過生日結婚生子紅白喜事都需要隨禮
H. 丹東城市特點一
東是一個很適合居住的城市,就像丹東地圖上的廣告語:丹東真好。
對丹東人來說,一切都是虛的,只有生活是最實在的, 看著緩緩流動的鴨綠江水,再吃點黃蜆子、蝦爬子什麼的,很可能會發出這大概就是人生真諦的感慨。
好山好水好
俗語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丹東有山有水,鴨綠江雖不澎湃洶涌但恬靜溫柔養育一方人,丹東的山俊秀瑰麗一年四季皆有景。一方水土一方人,孕育出丹東人獨特的個性,幽默樂觀、實在、愛浪(美)、愛玩、愛生活。
對丹東人來說,一切都是虛的,只有生活是最實在的。
丹東人談的最多的是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哪裡新開了飯店,價格不貴又好吃,哪裡新建了水上樂園,拉幫結伙組團玩,哪裡打折,趕緊去買買買。
丹東人能說
為一個道聽途說的消息爭得臉紅脖子粗,在丹東人看來是難以理解的,不是「彪」,就是「潮乎」。如是有一天你發現他們吵了起來,要麼是因為麻友不講究,要麼是因為棋友不地道。丹東人的嘴皮子溜是出了名的,隨便聽一會兒兩個丹東人聊天抬杠,知道的是聊天,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說相聲,碰上誰能白話(huai輕聲)的,那就跟聽脫口秀一樣,小嘴兒叭叭的,小磕兒一套一套的。語速快講話趕趟兒,全程高能,處處皆有梗,不管是吐槽還是抬杠,嘮的都是硬磕兒,熱情健談的多,木訥語塞的少。說起小嘴兒叭叭的,當下突然想起演話劇小品的馬麗了,還有句號。這倆人絕對是丹東叭叭界的翹楚級人士。輕易不要惹呼丹東人,那嘴皮子不是開了掛,就是開了光。
丹東人愛玩兒
在丹東有一種打撲克叫打腿(tei三聲),打五狼腿不僅是丹東人的共同話題也是共同記憶。好像每個人都和五狼腿有著一段不得不說的故事。愛打牌的人這樣說,打腿能聯絡同學、朋友、鄰居、同事、上下級之間的感情,是一項社交必備技能,打腿還開發智力放鬆身心。甚至還有電視節目做了五狼腿爭霸賽,電視上播出打腿實況的。
丹東人知道,只有身體好了,才能吃麻麻香,於是,丹東人各種年齡段的人們都有著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與其說丹東人願意鍛煉身體,倒不如說丹東人愛玩,他們鍛煉的項目基本上都是娛樂,打太極拳的、跳舞的、做各種健身操的、扭秧歌的、踢毽子的、打羽毛球的、跑步的、游泳的……
丹東人腳上工夫了不得,夏日的傍晚,站前廣場、步行街上、抗美援朝紀念館周圍、居民小區……到處可見毽球高手的身影。丹東也是出了名的籃球之城,全國知名的籃球運動員很多都是來自丹東的小夥子。丹東的排球據說也很牛。還有各種各樣的水上項目,鴨綠江上練個皮劃艇也是常事兒。還有每年冬天丹東市都有冬泳節,參與冬泳的多數是有點年紀的大爺大媽,大冷天,一個猛子扎鴨綠江里暢游面不改色,真是讓年輕人都佩服的豎大拇指。丹東市每年的徒步節、馬拉松,都吸引了大批運動愛好者的參與,丹東市的戶外運動更是群眾基礎深厚,爬山、攀岩、露營……驢友們玩的那叫一個花花。
街道兩邊的銀杏樹是丹東一特色,是丹東市市樹,有200多年樹齡了吧,到了秋天,鋪滿大地的銀杏葉,那一片金黃燦爛、讓人陶醉,這時,許多市民彎下腰來,在樹下揀樹葉,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景觀,據說,用銀杏樹葉熬水喝可以軟化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