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別人說我的愛人在我幸福搖籃里我該怎麼回答
別人說愛人在你幸福的搖籃里,你可以說是的,我的幸福只給我的愛人,只給我最愛的人。
Ⅱ 為什麼說家庭是幸福的港灣呢
當然了,誰都同意這種說法「家庭是幸福的搖籃」,我們每個人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庭中與家人一起度過的。但就是在這一空間,因為許多原因,問題可能此起彼伏。
我們每一個人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庭中與家人一起度過的。但就是在這一空間,因為許多原因,問題可能此起彼伏。
在我們的「成功學——積極心態的學習班」中,有一位有才能、有進取心、大約24歲的青年。我們問他:「你有什麼問題嗎?」
「有!」他答道,「我的母親……實際上,我已決定在這個周末離開家庭。」
當我們要求這個學生討論此問題時,事情就變得很明顯:他和他母親的關系不大和諧。而問題的關鍵之處似乎是,母親的進取心和好強的性格是和兒子的性格相近的。
我就向全班說:「一個人的性格能夠比作磁力,當兩種同極磁力在一條線上、向同一個方向推或拖時,它們就互相合作。當兩種同極磁力相互作用時,它們就互相抵抗和排斥。」
我直接對那個學生說:「你的行為和你母親的行為好像是十分相似的,根據你對待她的方式,你能斷定她將如何對待你。你或許能通過分析你自己的感情來評價你母親的感情。所以你能夠輕易地解決你的問題!
「當兩種強有力的性格互相反對,而兩個人又希望能和諧地生活在一起的時候,至少有一方必須應用積極心態的力量。
「你在本周的特殊作業就是,當你母親要你去做什麼事時,你就高興地去做。當她提出一個意見時,你就以令人快樂的、誠懇的態度說出自己的意見,或任何話也不說,完全同意她的意見。當你企圖找她的岔子時,你就壓下火氣找出好的話來說。這樣,你將取得令人愉快的效果。」
「這不會起作用的!」這位學生答道,「她的確是頑固得無法相處!」
「你絕對正確。」我答道,「這可能不會起任何作用,但你能夠試試用積極的心態去做。」
一周之後,我問這位青年情況怎樣。他的答復是:「我很高興,在這一周中,我們之間沒有說過一句令人不愉快的話。了解嗎?我已經決定留在家裡了。」
人們有一種傾向,喜歡用他們自己的反應來斷定別人的反應。這個結論對那些像那位曾同母親不合的青年人一樣的人來說,有時或許是正確的。但是許多父母同他們的孩子有矛盾,常是因為他們未能認識到孩子的性格和他們的性格不同。錯誤在於這些父母沒有認識到時間既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他們自己,於是他們沒有去調整自己的心態,以適應孩子和他們本身的變化。
一位律師和他的妻子有五個極好的孩子。但是他們並不快樂,由於他們最大的女兒——一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不能按照他們所規定的方式生活。
「她是一個好女兒,可是我無法理解他。」父親說,「她不高興從事家務勞動,卻辛辛苦苦地花幾個小時去彈鋼琴。夏天我給她在百貨公司找到一個工作,但她不想去做。她只想整天彈鋼琴!」
我們建議他們都做個活動向量分析,這種分析的結果是很能啟發人的。我們發覺這位姑娘有雄心、有能力,並有自己的特點,這些都大大超過了她的父母,使得他們很難理解她對他們的反應。
這對夫婦以為學會彈鋼琴是件好事,但一個女孩子做家務勞動和在商店裡勞動也是很有必要的,想成為鋼琴家的熱情僅是在浪費時間。「總有一天她要結婚的,那時她就要理家。她應當更實際些。」雙親做出這樣的推論。
我們把姑娘的才能和愛好與她的父母作了解釋,並說明了他們為何不能理解女兒的原因。我們也向姑娘說明了為何她父母用一種方式思考,而她自己用另一種方式思考。當他們三人致力於相互了解並用積極的心態去解決這個問題時,他們便得以和睦地相處在一起了。
1.家庭幸福需要相互了解
要幸福,就要了解別人。要認識到別人不會和你完全相同。他不可能和你一樣思考,他所喜歡的東西不一定就是你所喜歡的東西。當你認識到這一點時,你更易於發展積極的心態,更易於做一些事情,使得別人能做出稱心的反應。
磁鐵相反的兩極互相吸引,而具備相反性格特點的人們也是這樣。一個有進取心、樂觀、有雄心、有信心,並且具有巨大的內驅力、能力和毅力的人,與一個易滿足、膽怯、害羞、機智和謙遜,還可能包括缺少自信心的人在一起時,經常會互相吸引,互相補充、加強和完善。他們聯合以後,便可融合他們的性格,這樣,每個人的缺點也就互相抵消了。
假如你同一個性格恰好與你相同的人結了婚,你會感覺幸福和受到鼓舞嗎?你如果做出真實的回答,那也許是「不」。
應當教育孩子們去了解和尊重他們的父母。家庭中許多不幸正是因為孩子們不了解、不尊重他們的父母所造成的。但這是誰的過失呢?是孩子的?還是父母的?或者是雙方的?
不久以前,我們同一個大企業的總經理進行了一次會談。這位大企業家因為工作卓越,大名曾出現在美國各大報顯要的版面上,但是,在我們見到他的那一天,他最不高興。
「沒有人喜歡我!甚至我的孩子們也恨我!這是為何呢?」他問道。
實際上,他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給了孩子們金錢所可能買到的所有東西,為他們創造了安逸的生活。但是,阻止孩子們取得某些必需品,這些東西曾經迫使他在童年時代取得力量,從而發展為一個成功的人。他力圖使孩子們遠離生活中那些對他來說醜陋的東西。他滅絕了孩子們奮斗的必要性,讓他們不再像他過去那樣必須進行奮斗。當他的兒女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從未要求或盼望他們尊重他,而他也從未得到過尊重。然而他確定,孩子們了解他,並不必要努力去探索。
事情本來會與此迥然不同,假如他真的教育孩子們要尊重人,並且至少部分地依靠艱苦奮斗,依靠自己的力量安排自己的生活。他給了孩子們幸福,卻沒有教育他們使別人幸福,因而使自己更幸福。假如在他們成長的時候,他就信任他們,並且告訴他們,為了他們的利益,自己曾歷盡坎坷,或許他們早就更加了解他了。
可是,這位總經理,或者和他處在同樣境況中的任何人,沒有必要依然處在不愉快中。贊別人,或者寫一封簡訊,讓他們了解你在想念他們,他們一定是很高興的。
2.書信能給人帶來幸福
彼此分離的人,假如常有書信往來,反而會覺得更親密。有許多分居兩地的人之所以舉行了婚禮,就是因為在分別之後,他們的愛情通過書信反而變得更深厚的緣故。
通過書信交流,雙方能夠增強理解。每個人都能在信件中表達自己正直的內心思想。表達愛情的信件不必、也不應當因結婚而中止。馬克·吐溫天天都給他的妻子寫情書,甚至當他們都在家的時候。也是如此,他們在一起過著確實的幸福生活。
你要寫信,就一定思考。把你的思想提煉在紙上。你能夠藉助回憶過去、分析現在和展望將來發展你的想像力。你愈是常寫信,你就愈對寫信感興趣。你寫信時最好採用提問的方式,這樣,易使收信人給你回信。當他回信的時候,他就成了作者,你就能夠體驗到收信人的歡樂。
你的收信人是依據你的思路進行思考的。假如你的信是經過周詳考慮寫下的,它就能使收信人的理智和情緒沿著你指引的路徑前進。收信人讀你的信時,信中令人鼓舞的思想被記錄在他的下意識心理中,將不可磨滅地深印在他的記憶里。
3.知足者常樂
拿破崙·希爾曾經身為報刊專欄作家寫過一篇文章,它的標題是《滿足》。你會感到這篇文章很有用。下面就是其中的摘錄:
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住在「幸福谷」。他富有歷久不衰的人生理想,富有他所不能失去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給他提供滿足、健康、寧靜的心情和內心的諧和。
以下是他的財產清單,它們本身明確了他是怎樣獲得這些財產的:
我獲得幸福的辦法就是幫助別人獲得幸福。
我獲得健康的辦法就是生活有節制,我只吃維持我的身體健康所必須的食物。
我不怨恨任何人,不嫉妒任何人,而是熱愛和尊敬全人類。
我從事我所喜愛的勞動,我還把游戲與勞動相結合,所以我很少感到疲勞。
我每天祈禱,不是為了更多的財富,而是為了更多的智慧,用以認識、利用、享受我所已經擁有的諸多財富。
我不應用辱罵的語言。
我不要求所有人的恩賜,只要求我有權把我的幸事分享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和我良心的關系良好,所以它總是指導我正確處理一切事情。
我所擁有的物質財富多於我的需要。由於我清除了貪婪之心。我只需要在我有生之年能用於建設的那部分財富。我的財富取自分享了我的幸事而受益的那些人。
我所擁有的「幸福谷」的資產當然是不能課稅的。它主要以無形財富的形式存在於我的心裡,這種財富無法估計價值,也不能被佔用,除去那些能接受我的生活方式的人。我用了一生的時間,盡力觀察自然的規律,形成了遵循自然規律的習慣,因而創造了這種財產。
「幸福谷」中的人的成功信條是沒有版權的。這些信條也可以給你帶來智慧、寧靜和滿足。
賓斯托克在他的著作《信任的力量》中談到幸福的問題時說:
人類是一起誕生的,整個人類原是一個整體。正是人類所形成的世界把人類分襲開了。多麼愚蠢的世界!多麼虛偽的世界!多麼恐懼的世界!假如人類有了信任的力量,就可讓人類重新聚集到一起——信任他自己,信任他的同胞,信任他的命運,信任他的上帝。那時,僅有那時,人類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整體。那時,僅有那時,人類才能找到幸福和寧靜。
4.擁有美好的姻緣
你想擁有成功和快樂的婚姻嗎?當然,每個人都希望。有很多對夫婦因積極思想的幫忙,得以享有幸福的婚姻生活。
可是,也有人不以為然。舉例來說,有一個嘲世諷俗的年輕人曾經說:「結婚?我一點也不想談。我才不會上當。」他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便開始參加我們教堂所辦的成年人社交聯誼活動。他常和朋友相約外出遊玩,可是,他每次都先把話說明白,他絕不結婚。
我很同意這個說法——懂得婚姻之道並且可以享受婚姻的樂趣,這是成功人生的一項重要因素。當人們了解如何享受親密的關系時,那就意味著,雙方能互相鼓勵,互相合作,以實現健康而有創造性的婚姻。一方支持另一方,在這種關系裡,子女也能夠從中知道真正的溫暖及互敬互愛。它使得家庭成為播灑幸福和創造幸福的中心。
國家教育協會曾開了一次會,全國差不多每所大學的校長都參加了。會議討論的中心議題是學校能做些什麼來適應時代的需要。時代的需要是什麼呢?是要與俄羅斯競爭的科學教育?空間教育還是經濟教育?這些都不是。教育家們指出,現代社會最迫切的需要是幸福而有意義的家庭生活。幸福、健康的家庭是健康社會的基礎。家庭中的健康氛圍會向外延伸,影響到社會的商業、工業、教育、政府等各個領域。
所以,怎樣建立成功的婚姻關系是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我們如今關注的焦點。
積極心態的顯著效果之一便是對面臨困境的婚姻發生影響力。當人們在婚姻出現危機時,假如能運用積極心態去對待,通常能改善並加深婚姻的關系。當夫婦雙方可以用相應想法來處理問題時,就一定得到建設性的結果。
「我的婚姻生活能有如今的成就,得歸功於積極心態的協助。」
實際上,婚姻關系是人類關系之中最敏感也最難處理的一種關系,需要兩個不同的人相互調整成為一種親密的結合。要擁有幸福的婚姻絕不能靠運氣,而必須建立一種清楚、明確、實際的計劃,使雙方都能藉此成長並成熟。這樣,子女們才能有充實、圓滿、幸福而有創造性的人生,這正是婚姻的目的。這點要求大家謹記在心。再說一遍,一個快樂的婚姻,是要使先生、太太、小孩均能從中獲得最大的滿足。
我們來看看婚姻中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再看看怎樣成功地解決這些問題。
婚姻中我們最常聽見的一種抱怨是雙方沒有共同志趣。老實說,丈夫和妻子想擁有共同的興趣實在不容易。許多情況下都是這樣的:丈夫每天一大早上班、下午六七點鍾回來。一天之中勞碌奔波,但他從不講給妻子聽,由於他覺得妻子對這些不感興趣,或者他是太累了不想講。而妻子呢?她的興趣是逛街、購物。她總喜歡把這些瑣事講給丈夫聽,無論丈夫認為這些多麼無聊。最後,兩個人的興趣差異越來越大,兩個人也就越來越難以溝通。
幾年前,我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我的一個教友對我說,他和太太常會因看電視而出現沖突。當時,電視剛上市,大家都只能買得起一台電視機。因此,每天晚上坐在客廳中,丈夫要看體育和西部片,太太則要看文藝節目。他們便為此爭吵,口出惡言,傷害對方。即使不至於離婚,但關系也很不和睦。
另外一個大家常會提到的問題是,某些人仍然存有以前的老觀念,以為男人是一家之主,應當掌握家中大權,掌管金錢,分配家用;認為妻子完全不懂這些世俗問題,愚蠢得像個小孩。
談到這里,又引出了另一個誤區。很多女性有意或無意的將自己視為一件藝術品。認為結婚之後,過去受父親的照顧,如今就當然應該由丈夫照顧。這種不成熟、長不大的心理狀態,使她們在主觀上認為作為一個妻子的權利便是當個知足而自得其樂的女人。在她的想法之中,婚姻的整個目標,便是丈夫要提供幸福給她。也就是說,她要從這個「爸爸式」的丈夫那裡得到她盼望的一切。
可是事與願違,丈夫並不願扮演「爸爸」的角色。他期待的伴侶是成熟的女性,對於生活能有共同的奉獻。這樣一來,做妻子的由於觀念錯諢,而對丈夫有了強烈的不滿情緒,婚姻便出現了解體的危險。
因此,夫婦間要培養成功的婚姻,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就是雙方都要成為成熟的人。可能這正是人生給予我們最難的一項作業。布蘭頓博士是美國宗教及精神病基金會的會長,他本人也是一位精神治療專家。他在專家的協助下,曾經設計出一種「成熟計分表」。憑借這個簡單的計分表,每個人均可以自行測試他是否需要在婚姻生活乃至一般的生活態度上多加努力,這個計分表包括八項內容,你能夠就每一個問題作「是」或「否」的回答。
1.你是否會大發脾氣,氣得跺腳,隨便摔東西或踢東西?
2.你是否對別人像對自己一樣體貼?
3.你是否會在別人面前批評你的太太或先生?
4.你是否總是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別人假如不依,便會大發雷霆?
5.你是否常會為很多事擔心?
6.你是否信仰上帝,然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
7.你對於人生的順逆境以及某些無法避免的事是否能寬容地接受?
8.你是否有積極的信念來承擔並解決所有的問題?
假如你對1、3、4、5等四個題目回答「是」的話,表明你是個不成熟的人。
假如你對2、6、7、8等四個題目回答「是」的話,則顯示你是個成熟的人。
用這個測試表的結果,作為一個標准,便知道你的情緒是否成熟,要不要再進一步努力。最主要的困難是,有很多人對於愛情都有一種不成熟的觀念。美國流行的「好萊塢式的愛情」,對很多人的婚姻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我們好像總認為愛情應該是花前月下,情意纏綿。
性的興奮只是成功和歡愉的婚姻的一部分,有許多年輕的夫婦認為,當性的興奮消失之後,愛情也不存在了。他們沒有在性以外的各方面互相協調適應。由於這種不成熟的態度,他們不肯在婚姻生活的其他方面去努力。生理方面的關系雖然很重要,但絕不是婚姻生活的全部。
我在報紙上讀過一則報導,是通過調查400對幸福夫婦所得的結論。這項調查指出,一般夫婦互相適應的平均時間是六年。這是一個平均時間,許多夫婦大概適應的時間要更長。當一對年輕的夫婦結婚幾個月或幾年之後,發現那種緊張興奮的感覺沒有了,他們不應該因此感到沮喪,婚姻幸福需要時間和耐心。當羅曼蒂克的熱情消失,便丟尋找另一個伴侶,確實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夫妻雙方性關系失調,確實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事實上,性行為是兩個人精神上合二為一時的神聖行為《聖經》上說:「汝等合為一體」。即使性行為是屬於生理方面的,但它同時也是愛情之中最高尚、最純真的情緒表達,把性愛當做粗俗的行為是錯誤的。
但是,請你注意,即使我們討論性愛一事,但我始終認為婚姻生活中的精神因素才是重點。精神因素才是真正的力量來源,這正是積極思想重要的領域之一。積極思想以為經由精神的力量,我們才能克服困難及婚姻以外的其他問題。
Ⅲ 請問股票方面,成交量低位放大和高位放大是什麼意思
你好,實成交量低位放大的意思是,主力正在購買進這只股票,對於這一隻股票來說,這是好事。反之,成交量若是在高位放大,那麼意思就是,主力正在拋出這只股票,對於這只股票來說,那就是利空。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是在低位時買進股票,因為這樣只要上升了,就可以拋出了。所以大家一般都會選擇成交量低位放大的時候來選擇購買進這只股票。然而還是有人會反其道而行之,在成交量高位放大時才買進。
雖然每個人玩股票的方式不一樣,但是對於新手來說,高位放大時才買不但成本高,而且還具有比較大的風險。若是新手玩股票,還是盡量建議在成交量低位放大時才買進,這樣漲了賣出去才能賺錢。不過想要買那一隻股票,應該在什麼時候買進,具體想要怎麼操作,還是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而定。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Ⅳ 願乘夕陽,做你永遠的搖籃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願意在美好的時光里永遠的陪在你身邊,保護你,給你帶來快樂和幸福。
Ⅳ 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課文講解
【教學教案】
《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困不堪。1835年開始寫作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一個朋友寄給他一封信,信里附著三幅圖,要求他寫篇童話,以配其中一幅圖。他選擇了描繪手中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這篇童話。這是因為安徒生的母親,幼年是個討飯的孩子。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裡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來的時候,她感到餓極了。她把手伸到水裡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飢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這幅圖,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的苦難童年。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兒是安徒生的母親。
☆學習目標:
1.使學生了解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遭遇,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2.掌握動腦、動口、動手的學習方法。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難點: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他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習內容:
(一)字詞:
1.重點字:
(1)查字典
「魂」查「鬼」部
(2)注意下帶點字的讀音:
(4)易錯易混字:
蜷(蜷縮)烘(暖烘烘)梗(火柴梗)
倦(疲倦)供(供給)哽(哽咽)
跚(蹣跚)櫥(櫥窗)僵(凍僵)籃(搖籃)
柵(柵欄)廚(廚房)疆(邊疆)藍(藍天)
2.詞語解釋:
精緻--質量很好。精,精巧,完美;致,精細,講究。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搖擺擺的樣子。
慈愛--仁愛,喜愛。這個詞一般用於長者對幼者。
靈魂--迷信的人認為附在人的軀體上作為主宰的一種非物質的東西,靈魂離開軀體後人即死亡(舊時迷信的說法,指能離開肉體而存在的精神。)
(二)重點理解內容:
1.課文幾次提到「大年夜」,在什麼情況下提到的?體會它的作用。
提示:課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文章一開頭,寫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賣火柴;第二次是寫小女孩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著別人家窗戶透出的燈光,聞著烤鵝的香味,心裡忘不了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寫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
課文三次提到「大年夜」,這是給故事安排的特定時間、特定的環境。大年夜本應是歡樂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在大年夜走在街頭,在大年夜看著別人家窗戶里透出的燈光,聞著烤鵝的香味,在大年夜凍餓而死了,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慘,更引起人們對她的同情、憐憫。
2.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弧里的問題,理解句子的含義:
提示:這些含義深刻難理解的句子①要充分朗讀課文②要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他的字面意③聯繫上下文,體會其中的含義,也就是說明白作者這樣寫的目的,即要說明什麼?表達什麼?揭露什麼?
(1)「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披在肩上,看出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她沒注意什麼?她「忘不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對比著寫?)
提示:小女孩沒注意的是她美麗的金發,她忘不了的是大年夜。美麗的金發上落著潔白的雪花,確實很美,但她顧不了這些,因為飢餓寒冷纏繞著她,她更需要的是溫暖與食物,尤其是大年夜,這是人們盼望的一年中最歡樂最美好的日子。這樣對比著寫可以看出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渴望,突出了小女孩的冷、餓、生活的悲慘,說明那個社會多麼的不合理。
(2)「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小女孩既然凍死的,為什麼還「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
提示: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女孩凍死了,但誰也不知道小女孩曾經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幻景中看到過溫暖的大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飛向天國去尋找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生活。
(3)「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把他放在全文結尾有什麼意思?)
提示:第一個幸福是指小女孩死時是在種種美妙啲幻覺中度過的,是幸福的;第二個幸福是指小女孩死了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孒,就徹底幸福了.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但是社會啲強烈不滿,揭露了社的黑暗.這是因為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到自己的靈魂飛到了「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天國去了。她就是在這樣美好的幻想死去的,所以「兩腮通紅,嘴角帶著微笑」。
把他放在全文的結尾使我們感到小女孩死前是那樣的嚮往美好的生活,但她只能在幻景中看到她想要得到的東西,而結局卻是凍死街頭。美麗的幻景與冷酷的現實形成鮮明的對比,更使我們痛恨那個罪惡的資本主義社會,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深切的同情。
【解詞造句】
[拖鞋] 後半截沒有鞋幫的鞋。
[搖籃] 供嬰兒睡覺的傢具。形狀略像籃子,可以搖動,使嬰兒容易入睡。
[圍裙] 工作時圍在身前保護衣服或身體的東西。
[哆哆嗦嗦] 哆嗦:由於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體顫動。本課中的哆哆嗦嗦指飢寒交迫使小女孩渾身不住地顫抖。例:寒號鳥被西北風吹得哆哆嗦嗦。
[烤鵝] 一種掛在特製的爐子里烤熟的鵝。
[聖誕樹] 聖誕節用的松樹、樅樹,樹上裝飾著小蠟燭、玩具和贈送的禮品等。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多數教會規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
[大年夜] 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也叫除夕。
[富商] 擁有大量財產的商人。
[櫥窗] 指商店臨街的玻璃窗,用來展覽貨物的樣品。
[靈魂] ①相信迷信的人認為附在人身上的主宰人活動的一種非物質的東西,靈魂離開身體後人就死亡。②人格,良心。本課是一種迷信的說法,認為一個人有一個靈魂,人死亡後靈魂升到天上去。
[噴香] 形容香氣非常濃厚。例:桌上的飯菜散發出噴香的熱氣。
[窮苦] 貧窮困苦。例:那時,他們一家人過著窮苦的生活。
【近義詞】
奇異(奇特)窮苦(窮困)慈愛(慈祥)
【反義詞】
飛快<緩慢> 溫暖<寒冷>
精緻<粗糙> 慈愛<冷酷>
明亮<暗淡> 光明<黑暗> 快樂<痛苦>
【詞義辨析】
[溫暖溫和] 都是形容詞,都有溫度不冷也不熱之意。「溫暖」強調不冷,含有「使人感到舒適」的意味,多用於氣候、陽光等。「溫和」強調沒有冷意,可用於氣候和環境,也可用於性情、態度、言語等。
【難句講解】
1.「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
這表明小女孩家裡非常窮。她自己沒有鞋,寒冬臘月出門,穿著一雙大拖鞋,就連這樣大的拖鞋也一直是她媽媽穿的。
2.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來,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這句話講小女孩想從許多火柴里抽出一根來,擦燃了暖暖手。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自己卻點掉一根火柴,她爸爸會打她的。她敢嗎?難忍的寒冷逼得她顧不得挨打,終於抽出了一根。
3.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這是小女孩的幻想,說明小女孩在那個現實世界中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要想「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只有推翻那個人剝削人的社會制度。
4.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這位小女孩臨死時「嘴上帶著微笑」。人們看見了她那小小的屍體,只是淡淡地說:「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誰也不關心她。可是作者卻深入到小女孩臨死前的心裡。她看到過許多美麗的東西,盡管那是幻象;「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她得到了人間的慈愛;奶奶把她帶到「新年的幸福中去」,她懷著這樣美好的願望死去。而這些是「誰也不知道」的。
【佳句賞析】
1.可憐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小女孩長著一頭金黃的頭發,那頭發打成可愛的卷兒披在肩上,可以看出,這是個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沒有心思去關心自己的美麗,她一心想的是今天是大年夜——一年的最後一天。在這樣一個本應幸福溫暖的夜晚,她卻光著頭,赤著腳,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眼巴巴地看著有錢人家窗戶里透出的燈光,無可奈何地聞著街上飄著的烤鵝香味。只因為她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即使在這樣的夜晚,也必須出來賣火柴,為家裡掙一點錢維持生活。多麼「可憐的女孩」啊!這段描寫,深深地透露出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
2.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這道「奇異」的火光,使小女孩看到暖烘烘的大火爐,得到了短暫的溫暖和滿足。在這雪花漫天飛舞的「又冷又黑的晚上」,這對於一個「赤著腳」、「一雙小腳凍得青一塊紫一塊」、「蜷著腿縮成一團」、「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的小女孩來說,實在是非常可貴的。
3.她趕緊擦著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對小女孩來說,這世界上沒有光明,沒有溫暖。奶奶的出現使她無比留戀。她清楚地知道,火柴一滅,慈愛溫和的奶奶就會不見的。所以,她不顧一切,「趕緊」擦著了「一整把」火柴。這句話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也反襯了當時社會現實的冷酷。
【句式變化】
一、將疑問句改成肯定句。
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沒有用。
二、縮句:
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
烤鵝冒著香氣。
【內容提要】
本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4節):講在下著雪的大年夜,一個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
第二段(第5—10節):講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
第三段(第11、12節):講小女孩死了。
【中心思想】
本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表現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同情,揭露了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
【寫作特點】
一、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了五次火柴,出現了四次幻象。作者把現實同幻覺有機地糅合在一起,在鮮明的對比中使我們認識了舊制度的不公平、腐敗與丑惡。
二、課文的結尾意味深長。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幻象中的最幸福的時刻凍死了。她成為人們議論的對象。這個回敘性的結尾,及結尾中的「美麗」、「新年的幸福」等詞語更突出地襯托出了結局的悲慘。
學習要點提示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從理解重點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展開的合理想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原文】
作者:安徒生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她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隻怎麼也找不著,另一隻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將來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 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她的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手裡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
可憐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她在一座房子的牆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再說,家裡跟街上一樣冷。他們頭上只有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麼溫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哎,這是怎麼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裡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擺著精緻的盤子和碗,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
她又擦著了一根火柴。這一回,她坐在美麗的聖誕樹下。這棵聖誕樹,比她去年聖誕節透過富商家的玻璃門看到的還要大,還要美。翠綠的樹枝上點著幾千支明晃晃的蠟燭,許多幅美麗的彩色畫片,跟掛在商店櫥窗里的一個樣,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畫片伸出手去。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只見聖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後成了在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細長的紅光。
「有一個什麼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說。唯一疼她的奶奶活著的時候告訴過她∶一顆星星落下來,就有一個靈魂要到上帝那兒去了。 她在牆上又擦著了一根火柴。這一回,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奶奶出現在亮光里,是那麼溫和,那麼慈愛。
「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
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她小小的屍體上。小女孩坐在那兒,手裡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人們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Ⅵ 仿寫句子"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老人孩子都怡然自樂"並寫100字理解
原句: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老人孩子都怡然自樂 仿寫:家是一個溫暖的港灣,大船小船都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