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年輕人的精神上的幸福快樂來自哪
追求夢想,追夢路上很艱辛,那種追夢的過程才會覺得自己幸福充實
『貳』 對於青年人而言什麼是幸福
追求
拼搏
關愛
等等,生活中
有很多都是年青人的幸福,雖然青年對待事物還處於一種蒙朧的狀態,但這恰恰也是青年人的優點,就拿愛情來說吧,沒有中年人懂的多,但是感情中是純潔,沒有什麼利益的,憑著自己的好感去喜歡一個人,這是青年人難得的一面。
『叄』 有哪些買了能提升年輕人幸福感的電子產品
1.投影儀
『肆』 一個人能在世上活多少年為什麼人老了全身都是病這樣子,哪還有幸福可言呢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所謂的幸福永遠是在精神層次的。人生的確苦難多多,而且很多事情是自己無法左右的,既然這樣,那就不要在生活上加上一個幸福的標准,因為幸福這個詞是人們自己發明的,並不是實實在在的,所以有人說,人要堅強,為什麼這么說,就是因為生活不易,珍惜當下時刻和周圍的人,這樣會令你內心更加清凈,一個心無掛礙內心清凈的人才是最幸福的,至於老了全身都是病這種說法不一定正確,也有很多人歲數大了也沒病痛,這是自己修來的。因為他們心地善良,內心清凈。
『伍』 現在大城市的生活壓力很大,如何才能提高幸福感
我曾經在北京工作過五年,深知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生活的壓力有多大。在重壓之下,其實大部分年輕人的幸福感都是很低的。那麼如何提升年輕人在大城市的幸福感呢?我個人總結出了以下幾個小方法。
第三個:盡量自己做飯
想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幸福感,一定要讓自己活得有煙火氣。經常給自己做點吃的,不僅能讓自己身體更健康,而且還能讓自己更加有幸福感。食物撫慰人心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哦!自己做的食物比起外賣,效果更好。其實提升幸福感的方式很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自己安排。想要提升幸福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儀式感,哪怕是自己一個人,也要活得精緻美好,這樣幸福感就來了。
『陸』 當代年輕人該如何提高幸福感
一、積極面對生活,增強自我修養
人生下來天真無瑕,童心燦爛,但隨著時間的流失,融入到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會碰到各種艱難險阻,會影響人的心境與情緒,這也是一-種考驗與機遇,可以讓我們得以鍛煉,得以提高自身素質,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時我們主動面對遇到的事情,主動去解決,隨著自身的能力不斷提升,你會發現自己的自尊、積極性、主動性都有提升,你的幸福感會提升。
二、保持平和心態
當我們工作太累了,在前進中遇到險阻時,不妨停下來休息一下,調整好心態,積儲能量,讓心盈滿快樂,以陽光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坦然生活,那你的心情就平緩好多。
三、處理好財富與幸福的關系
我們創造財富,不斷積累財富,改善我們的物質生活,增加幸福生活的條件。但過於強求財富和刻意追求物質生活,反而會影響我們的心態,適得反,造成有錢反,而苦惱,有錢反而不幸福。金錢與幸福影響不大,自己建立起小目標,當努力建設達到小目標,那你的幸福感滿滿的。
四、設立自己的幸福價值觀
人只有做有意義的事才是真正幸福,越做正能量的事越幸福。通過平時學習、參加志願者活動、投入到慈善公益活動,讓我們的精神生活提升,這也會促進你的工作提高,從而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相互相成,精神與物質的良性推動,會讓我們幸福感越來越多。
四、發揮職業的作用
做好本職工作,利用三尺講台授於學生更多知識,普撒知識種子,向世界傳播正能量,讓世界充滿陽光,一言一行總是愛,心裡收獲的都是幸福。
『柒』 為何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幸福感原因出在哪裡
雖然社會進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過去滿足感很容易實現,住的平房,燒火做飯,沒有家用電器。現在不同了,住的吃穿的都很好,過去和現在沒法比的,日子的好也滿足不了當前的現狀,攀比嚴重,你家有我家也要有。
而現代人活在金錢至上的當下,物價不斷飈升,人們追逐虛名和虛榮,又不惜一切代價而打腫了臉裝胖子,亳無預算亳無意識的超前消費,花唄借唄誘騙年輕一代貸款買豪宅豪車裝闊扮酷!留下利滾利的竭盡所能都難還清的車貸和房貸,試問背負如此沉重的壓力和負擔,能有幸福感嗎!
『捌』 大數據告訴你,怎樣的城市讓年輕人幸福
媒體人、作家王欣(筆名「反褲衩陣地」)撰文比較什麼樣的城市更適宜單身人士居住。他的答案是上海——從靜安到張江,從浦西到浦東,只有兩三張桌子的酒吧、咖啡館、小飯店,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小吃攤轉角便有一個。人人都習慣適度的距離,不必非得親密同行,一個人下樓,喝一杯酒、吃一碗餛飩,或者要一杯熱咖啡看看雜志,說不說話都沒關系。出門稍微走一走,總有一個像樣的小酒吧,能喝一杯得體的oldfashion,或者有一家看起來油漬麻花的小飯館,要一碟炸豬排、一碗蔥油麵,喝得心花怒放,吃得歡天喜地,又回去繼續寫作。我是一個人,但在上海這樣自給自足的生活,我可以一整天不說話,卻也不會覺得寂寞。
這是憑自己的經歷和感覺,看法既有代表性,又是屬於個人的。
一個城市是否宜居,便利店真有加分作用。記者有兩三位經常出差的朋友,他們堅持認為北京沒有便利店,不方便(其實有不少,人的固有印象很難改變)。而假如問起久居在上海的白領為何喜歡這座城市,步行5分鍾范圍內總找得到一家便利店會是不少人的回答。
理性嚴謹的數據出來說話了。數據既支持王欣的感受,又不完全支持。全國城市中,上海擁有的便利店和超市總數最多,但上海的人多,按常住人口一平均,上海只能排到第20名。上海餐廳的數量,人均擁有量排在第13位。這兩個排名得第一的,分別是你想也想不到的——大連和三亞。
再說到咖啡館,把愛評網和大眾點評上的數據統計起來,台北擁有3271家咖啡館,上海5296家。但上海市建成區面積遠大於台北的面積271平方公里,多達好幾倍,所以,盡管上海已經遍地咖啡館,密度還是遠遜於台北。再算算人均,上海每萬人擁有2.18家咖啡館,台北是12.1家,接近上海的6倍。
對一個城市的感性認識,可以用很多維度的數據來理性驗證。以上數據,是一個昵稱「新一醬」的小團隊做的。大數據這座巨大的金庫,她們在研究其中一種打開方式。
6個女生給城市分級
「新一醬」的「醬」,跟當前最紅的網紅「Papi 醬」相同,來源於日語,表示親昵的後綴稱呼,女子專用。「新一」是「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的簡稱。說是研究所,其實是一份雜志內的一個報道小組。
2013年,《第一財經周刊》想從擅長的商業報道領域做一些數據分析。當時數據還是手工採集,人也是臨時抽調組成的鬆散型團隊。2013年底,周刊從商業魅力角度——依據大公司對不同城市的關注度,對400個城市(包括除傳統一線城市之外的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100個百強縣)進行詳盡調查,做出了分級和排名,評選出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西安、重慶、青島、沈陽、長沙、大連、廈門、無錫、福州、濟南為15個「新一線城市」。
報道小組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之後,中國城市的發展正在沖破行政級別的枷鎖,更加貼近現代意義上的由商業驅動的都市。依據工商業繁榮程度對城市進行分級已經成為可能,而且必要性也越來越迫切。
做完這組報道,幾位年輕媒體人對城市大數據的興趣一發不可收。2015年,阿里巴巴投資第一財經,商業數據挖掘這塊算是對上路了。
2015年4月,《哪個城市讓你感到幸福》專題的製作過程中,新一醬的班底基本成型。7月,正式成立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研究所共6位全職采編人員,包括主編沈從樂,2名記者,1名編輯,1名美編,1名市場經理。全是女生,大多為90後。
她們用數據新聞的方式,探索和分析中國城市的商業魅力,生活方式的發展與變遷。她們玩起了各種各樣的分級、分類,衣食住行游購娛,「為什麼南京沒有外資便利店」、「第一家誠品書店為什麼開在蘇州」,新鮮視角層出不窮。
什麼叫新一線城市,是一個生造的新概念,把原來定位為二線的城市提拔上來?並非如此,新一醬的目標是「尋找下個一線城市」,名單並不固定,「北上廣深」也應有危機感,不進則退。
挖數據就是挖寶
新一醬的觀點是,城市的未來取決於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要了解每個城市中的年輕人都在想些什麼,或者對什麼感到興奮,並不困難。他們是離不開網路和手機的一代,也將大部分生活的足跡都留在了網路。
數據怎麼挖呢,一個來源是各大互聯網公司。主流互聯網公司在新一線城市的滲透已經足夠高,它們的大數據能夠為城市青年的生活狀態描繪出一個大致精確的畫像。在《哪個城市讓你感到幸福》專題中,取用了京東、大眾點評、支付寶、優酷、去哪兒、滴滴打車、微信電影票、知乎、領英的數據。這些公司的頭兒差不多都到烏鎮參加了世界互聯網大會,別的場合也經常能湊一堆。但是,他們各自把數據拿出來合成一體,沒什麼由頭。這事由媒體來做,比較好辦。
從阿里系拿數據相對容易一些,自家人嘛。不過,媒體的立場應該不偏不倚,按選題需要來,BAT的數據可以同時存在於一個圖表中。新一醬說,互聯網公司是願意做數據共享的,樂意與媒體合作。記者把需求交給他們,他們專門去把這部分數據跑出來。
這種方式有一定的缺點,可控性比較弱。你認為A公司有這項數據,A公司也同意給,可最後拿到的數據不一定符合要求,時間也不好控制。不少公司把數據視為核心競爭力,不能毫無保留地拿出來。上市公司的話,還會被財務部門阻止。
要可控性強就自己動手,用技術手段去抓取。為此,文科出身的幾位記者編輯都學會了寫代碼。一開始是一個姑娘會一點,她邊自學邊教大家,半年後,6個妹子都成了編程小能手,實習生也概莫能外。
抓取的都是公開信息,從網站的前端獲取。當然,即使是公開信息,零散的單獨的一條兩條沒什麼,把成千上萬條搜羅到一起,分析出規律來,就不一樣了,有的會有點敏感。可是,新聞要的不就是發現力么?新一醬添置了一個可靠的親密夥伴,一台32G內存的大電腦,連日連夜跑數據。近期做的房價、高鐵專題,每個都用到了10萬條以上的數據。假如人工一條一條去摘錄,理論上也是能夠做到的,花上十天半月。
自己抓取也有缺點,畢竟是外人,不知道人家有講究。主動尋求合作的企業還挺多的,會不會有貓膩?新一醬認為,大數據要偽造非常難。
整個項目是研究城市的發展,數據的積累非常重要。所以,合作者多多益善。至於選題,堅持獨立,不受干擾。
數據有了,新一醬又自己研究資料庫和演算法,也向研究學者討教,從數據中挖寶。
量化的信心
為什麼要研究城市?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格萊澤在《城市的勝利》一書中指出,盡管城市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的吸引力正變得越來越大,在一個城市人口佔比較高的國家,居民更容易感受到快樂。假如從創新的角度去思考,就會理解這種快樂——一種對文明的嚮往。
城市是創新的發動機,城市是否幸福,決定了這座城市的未來命運,也關系著國家的未來命運。
街角咖啡館的多寡,知乎用戶的活躍度,電影票房的高低,餐飲品種的豐富度,交通系統的效率,都是城市幸福與否的一部分。不必為個人的體感爭論,也不用考量去過多少個城市的人才有發言權,大數據提供了量化比較的可操作性。
新一醬先列出五個維度,五個維度獲得均衡發展的城市,才能夠讓年輕人感到幸福:
首先它要能夠提供足夠多樣的選擇,讓年輕人可以自由地選擇生活方式。它也需要是一座開放的城市,以便滿足好奇心強烈的年輕人挖掘自我更多的可能性。效率和信息對稱則更能促進創新,也將年輕人從瑣碎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把精力更多集中到所熱愛的事情上。便利度會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則會阻止城市老去。
大公司是重塑城市的主體。人均收入、教育資源、大公司和大品牌的選擇等多項更具現代商業意義的指標,意味著大公司和公司人選擇把自己的未來投資到某個地方,都是建立在對未來的信心之上,外國領事館數量、國際航線開通數量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可以量化的信心。
根據這些指標,新一醬排出了中國120個城市針對年輕人生活的幸福榜。從計算結果看,北上廣深的一線城市地位並未被撼動,而緊隨其後的成都、蘇州、杭州、寧波、武漢、廈門、青島、天津、西安、沈陽、昆明、東莞、大連、南京、無錫和福州成為了年輕人幸福感「新一線」城市。
其他城市也各有長處。比如「生活的多樣性」這個指標,參考「生物的多樣性」而來。就說吃吧,大眾點評上把餐飲分成68個菜系,新一醬歸並為20多個,看這些菜系在各個城市的分布,發現最豐富的不是一線城市。新一醬覺得,這結果蠻符合認知的。誰不說一線城市節奏太快壓力太大,中小城市更適合生活?
發現新增長極
一個選題的數據跑出來之後,往往能抓出比原來設想更有意思的點。新一醬有了很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新發現。
「白色情人節」做了一個關於快遞包裹運費的選題,打的名義是,情人節送禮物嘛。結果發現,從價格看,安徽也許可以納入蘇浙滬包郵區,此外全國還有若干個區域內包郵的幸福「小區」。快遞的運費,取決於快遞業發達程度、城市間聯系緊密度等因素,距離不是第一位的。能包郵,意味著這些城市購買力強、與其他城市經濟聯系密切,新包郵區的經濟增長潛力不容小覷。
長沙不愧為娛樂之城,文化創意產業產值高速增長。年輕電視人才湧入,文化創意產業佔GDP比重8.88%,高端酒店品牌也迅速進入。
最「黑馬」的是成都,被新一醬評為「新一線城市NO.1」。同為西南大城市,成都的GDP不如重慶高,重慶是直轄市而成都是省會城市,但各種排名中,成都的名次大多高於重慶好幾位。在新一線城市中,成都最適合創業,國際航線數量第一,在公司人眼裡是最有吸引力、生活最便利的城市。
更多的黑馬藏在二線、三線、四線城市。這兩年,馬雲、劉強東老喊著電商下鄉,在縣城直至鄉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布點、建物流、手把手教村民上網購物。他們早就看到了,一線、二線城市的市場基本飽和,新的增長點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聽上去比較「洋氣」的海淘,新一醬拿來跨境電商的數據一比較,三線城市用戶購買力甚至高過一線城市平均值。她們分析,三四線城市居民能夠接觸海淘的,應該是其中最有實力的人群,他們很難從實體店買到多元、與潮流同步的商品,購物的渠道相對集中;而大城市居民選擇多、用戶分散,平均下來,數字反而低了。
排一排大數據,收獲的是城市大發現,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隱約可見。
記者手記
多一點挖寶者
因為自己也嘗試過做類似(但遠遠不能跟她們比)的城市數據新聞,所以對新一醬的做法比較有感覺。
大數據城市研究的價值,毋庸贅言了。很多機構在研究大數據下的城市。BAT中,淘寶/天貓最喜歡分享他們為各種維度的消費者畫的像,星座、性別、年齡,最常用的維度是地域。「上海的男人最疼老婆」啦,「北京爺們的朋友最多」啦,類似這樣子。
相比大公司和專業科研機構,新一醬的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理論儲備、圖表製作,都不完善。不過,她們有自己的優勢,最大的優勢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通各個來源的數據。
傳統咨詢公司更多依靠抽樣統計和經驗的方法來幫助商業品牌做相關決策。到了大數據時代,用戶行為分析能夠帶來更精準的分析。但互聯網大數據分散在各家互聯網公司,真正能夠挖掘出來,轉化成商業價值,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模式。
為城市管理者、城市開拓者和城市人提供豐富有趣、有價值的數據內容和數據服務,新一醬自稱「野心不小」。
這份「野心」,記者倒希望不僅這6個妹子有。精準助推經濟增長和生活幸福,大數據中挖寶的層次,目前還淺得不能再淺呢!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玖』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沒有幸福感了
是的,現代人的幸福感確實非常低!原因如下:
1.房子、教育、醫療、養老四座大山
如今即使是農村人也都得必須在城市買房子了,因為沒有房子男孩找不到女朋友,女孩也不會找沒房的男孩結婚。而中國的高房價根本不是普通工薪階層能承受的。
孩子教育也是很大的一塊開支,現在大部分年輕夫婦都只要一個孩子,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人才,而各種培訓班又層出不窮。普通家庭都得省吃儉用才能勉強負擔的起。
醫療更不用提,家裡有一個得大病的基本就得宣布破產了,動輒幾十萬的治療費可以說分分鍾能讓人崩潰。
養老,如今養兒防老的年代已不復存在,不是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如以前孝順了,是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太大了。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人拿著一個月兩千塊錢的死工資,還不夠一家人吃飯,省吃儉用家裡一有生病的人馬上回到赤貧狀態。沒有幸福感可言。
4.社會階層分化嚴重
中國的富人越來越富,窮人也越來越窮。很多窮二代窮三代的孩子混了一輩子可能也就混一套房子的貸款,還是省吃儉用摳出來的。
而富人家孩子一生下來就有上億、上千萬資產,根本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對錢也沒有太多概念,也有時間追求夢想、理想。一大把時間嘗試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用怕失敗,也不會承擔什麼風險。
窮人的孩子一輩子都在為溫飽打拚,也沒資格談什麼理想、夢想。甚至連談戀愛的資格都沒有。
社會上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普通人的幸福感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