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鄰里和睦的句子有哪些
1、常言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這可能是老祖宗們對我們中華民族互相幫助傳統美德的精闢總結。在日常生活中鄰里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事情也有很多很多,感動人們的故事也在不斷傳誦。現在,回憶起兒時住在一個大院的鄰居們之間的親情和友情,關愛和互助,有甜蜜、有感動、有幸福、有依戀、更有忘不掉的情感和懷念。
2、故鄉的村落里居住著好幾個民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東鄉族、漢族、土族、柯爾克孜族,緣此,每條巷子十幾戶人家中就有兩三個民族。雖然我搬遷到了市裡,但時常會想起那些在鄉村時期曾前後左右為鄰的人。他們善良朴實的模樣,時不時會讓我禁不住懷念。
3、何其幸,我能擁有如此鄰居!何其幸,鄰居情是如此和諧!鄰居情給我送來愛心,這份愛心就像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為我指引前進的方向;鄰居情讓我擁有友誼,這份友誼猶如汨汨而過的清泉,甘甜雋永潤澤我的心田;鄰居情為我注入活力,這份活力勝似一劑靈丹妙葯,瞬間驅走累日的煩悶疲憊;鄰居情給予我溫暖,這份溫暖彷彿是一縷縷冬日明媚陽光,撫慰著冰冷的心房;鄰居情令我充滿希望,這份希望彷彿是沙漠里的一片綠洲,讓黃沙漫天的困頓旅途豁然開朗,迎來愜意。
4、幾乎每天凌晨四點,即使隔著鋼筋混凝土的現澆蓋板、即使隔著室內裝修的天花板、木地板,仍每每可以聽到樓上鄰居跑步機的聲音,砰砰砰,有節奏性的,雖然很輕。幾乎每周的雙休日,即使是陽光明媚太陽升起的日子,即使是陰霾密布陰雨連綿的日子,仍每每可以聽到樓上鄰居麥克風唱歌的聲音,有時候是男聲,有時候是女聲,有時候是男女二重唱。兩人的聲音非但並不標准,甚至可以說經常跑調。這歌聲便順著高樓的窗戶扇、順著刮來的季節的風,和著樓下馬路上傳來的汽笛的喧鬧聲,一起傳到緊接著他們的樓下,樓下即是我家的居室。
5、鄰居,鄰居,一牆之隔的朋友,是我們生活中不是親戚的親戚,能相處幾個好鄰居,是我們生活中的福氣。
6、沒有親情,沒有約定,是距離和緣分,把我們鎖定在,同一片天地,或門庭相對,或牆壁相隔,共同的樓道,出行的胡同,頻繁的見面,超常的問候,沒有血緣,卻有深情, 遠親不如近鄰,互幫互助,不是親人勝是親人,珍惜緣分,真誠待人,用行為感動四鄰,永遠做好兄弟好姐妹,永遠做好鄰居。
7、每當回憶那些往事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汶川大地震。大災難面前,國人的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盯著電視屏幕,那些感人的救人場景,讓我一次次潸然淚下。小事件,大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不管是用辯證思維還是什麼去理解,深入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在某一剎那讓人恍然大悟。那些鄰居,爭吵,矛盾,翻臉,勾心鬥角。但是,當困難襲來的時候,我看到的是大家一顆顆善良的心,在這個世界,溫暖總是比冷漠要多得多。我相信。
8、每到周末,就是我們歡樂大聚會的時候。我們樓上樓下輪流坐莊,今天你家,明天我家,後天他家。孩子們快樂地紮成一堆,竄上跳下,做游戲、看動畫片、玩玩具,大人們則輕松地圍成一團,桌上擺著零食,或打牌或聊天或看電視。碰到孩子發生摩擦,有孩子來告狀,大人只是相視一笑,從不作理會。實在被孩子糾結不過,才各自把自己的孩子叫到身邊,揀些無關緊要的話把孩子哄開心就好了。待孩子們散去,散落客廳的是一片狼藉的玩具,鋪滿心田的卻是一腔欣喜的友情。
9、詮釋現代城市新的鄰里關系,倡導和諧溫馨的居住環境.有的人,你尋覓萬水千山也無法相遇,而有的人,你是註定要遇見的,比如鄰居.中國人相信緣分,把不期而遇不約而同歸為緣分,緣分讓人覺得溫暖,象徵著美麗的邂逅和舒心融洽的關系。
10、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一個微笑,一句問候,傳遞著相互的尊重;你送我一個南瓜,我送你一個蘿卜表達著相互想著;沒事說說話,彼此交流交流,體現的是一種和諧。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要靠我們共同去發現、去創造。好鄰居,好心情,好心情,好福氣,我們要做有福之人。
11、我常想,黨中央提出建設和諧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如果家家都能有這樣的好鄰居,相互幫助、和睦相處,那該有多好啊!我們娘倆在這種家庭條件下,能夠無憂無慮的生活著,我們感動,我們幸福,我們感謝社會給予我們的幫助與關懷,也感謝身邊鄰居的照顧與幫助。我們又重新拾起了生活的勇氣與信心。我也努力的恢復著自己的身體,希望有一天能夠給別人一點點的幫助,那怕是一點點。
12、我的鄰居是一個四川美女,舉止優雅,穿著時尚,待人和氣,說話慢聲細語。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雙深邃的大眼睛總會帶有的幾分羞澀的目光,謙虛,矜持,著實讓人愛憐。她很有福氣,有一個好老公,老公有一份好工作,所以她用不著出去工作,每天在家裡澆澆花,種種菜,上上網,典型的現代宅女,全職太太。別看她人長得嬌小柔美,但絕不是那種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的人。倒是他種的菜園比我們這些一把年紀的人種的還好,什麼季節種什麼,澆水、施肥、除草樣樣乾的有模有樣。我家還經常分享她的勞動果實,她種的黃瓜、南瓜、生菜我們樣樣吃過,去年種下的大蒜,長得格外茁壯,我想她可能自己還沒吃過,就拔了蒜苗給我們送過來,我們還吃過她種的地瓜呢。
13、我家鄰居家的後門正對著我家曬衣服的露台。我們每天都會見過幾次的面。有時,我會跟他家的一個媳婦做著同樣的一種家務事。不然就是他及他太太兩個人站在曬衣台上,邊對話邊望著他們樓下的菜畦或他們養的雞鴨等。他們那一副恩恩愛愛的鏡頭,讓我這作鄰居的看了很感動羨慕。偶而跟外子有不愉快的爭吵或不合的場面時,我就常常想起鄰居的兩夫妻的相親相偎的情景來。他們可是一對非常恩愛的鄰居。幾乎人人都如此地說他們這樣子的一對。在無形中,也給我們這些才結婚幾年的夫妻作了個好榜樣。一有不和的情形發生時,我們就以他們的例子作我們夫妻之間相處的方針。總之,有好的鄰居如他跟他太太那樣美好,確是我們的福氣。
14、我慶幸,茫茫人海中我們和阿姨一家相逢,我慶幸,是上蒼賜予我一個天真無邪的女兒,而又是因了女兒把我們兩家串成了親情的紐帶。雖然我們沒有血緣,可這血緣外的真情,不是更真切更寶貴么?阿姨走了。安葬那天,女兒因為要考試沒有去。我站在新堆起的墳頭前,感慨萬千。我跪了下去,抓一把紙錢點燃,心裡默念道:阿姨,你安息吧,但願你在天堂能夠幸福!一陣輕風吹來,打著旋兒,旋起那未燒完的紙錢向空中飄去……我想,那大概是阿姨的靈魂吧,如果亡人有靈魂的話。
15、夏日的傍晚,一家院里打一堆蚊煙,幾家人就坐在一家的院落里,各家從各家端飯過來一起吃,你嘗我一口面,我喝你一勺湯,婦女們互相炫耀著自己的廚藝,好不熱鬧。男人們則把吃完了飯的碗隨便的放在一旁,然後就拿出紙煙你一根我一支的相互散發。
2. 中國哪些城市有鄰里中心
中國江蘇網5月22日訊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然而,在如今的新城區,對門住了多年的鄰居還完全陌生已成一種普遍現象。為拉近城市新鄰居之間的距離,昨天上午,城南新區新都街道舉辦首屆「鄰里節」,200多位居民聚在一起玩游戲、做運動、行公益,形成了一道和諧的鄰里風景線。
綠色健行、懶惰自行車、趣味背球接力賽、限時跳繩……昨天的鄰里節上,五花八門的健身、游戲節目非常多,雖然參加活動的街道居民相互之間都不認識,但這些活動還是讓這群原本完全不認識的「小夥伴」迅速玩到了一起。在趣味背球接力賽中,家住月湖花城小區的張秀珍和她的「小夥伴們」獲得了小組第一名,活動結束後,大家嘻嘻哈哈地聊著天,一起到領獎處各自領取了一份綠植。
「住在小區里10年了,類似的活動還是第一次參加,真的非常有意思。」張秀珍告訴鹽城晚報記者,如今高樓越建越多,讓城市成了一片鋼筋叢林,鄰里關系也被一棟棟高樓、一道道堅固的防盜門阻隔,想要跟鄰居成為朋友需要機緣和相當長的時間,這跟過去大家住在小巷、弄堂、農村時相差很遠。張秀珍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經常舉辦,最好在一小區里能經常舉辦。
「我們已經建成了全市首個智慧城市鄰里中心——新都鄰里中心,線上為居民提供政務咨詢、便民服務、教育就業、樂動健康等八項服務。」新都街道宣傳委員智娟告訴鹽城晚報記者。鹽城晚報記者了解到,昨天參賽的200多位居民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在新都街道「掌上新都」手機APP中報名參賽的。
在線下,新都街道鄰里中心也為居民們提供了許多高品質的免費服務,在鄰里中心大樓里,居民們可以免費讀書、練字、畫畫、健身、唱K……
3. 作文,徵文活動鄰里節與關心,關愛,幸福有關
每天上學時或者出去玩耍時都會被父母叮嚀著,注意安全,小心車輛……
5月1日,我在爸爸的陪同下去看了一場「關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教育短片,短片中的一組組數據震驚了我,據統計,我國每年平均每小時就有11人在交通事故中失去生命,其中至少有一名兒童。車禍猛如虎,中小學生交通事故佔8%,你看短片上:學生橫穿馬路,交通意識較差;有的同學騎自行車逆向行駛,有的雙手離把;還有的幾個同學並排騎車……,這都是交通事故安全隱患。我們應該遵守交通法規,提高警惕就不會發生交通事故了。
我們青少年每天意外死亡占死亡人數是最多的---溺水、車禍、觸電等等,每年死亡就有幾十萬人。受傷、殘疾人數就有四十萬人,並且每年以22.1%的速度在增長。在某農村有個女孩叫「籃球女孩」,你們知道她為什麼叫「籃球女孩」嗎?是因為她小時候為了給在田地里幹活的父母送鑰匙,在經過鄉村公路時被無情的車禍奪去了雙腿。她爺爺想了個辦法,把她的下半身包在一個削掉頂的籃球中,用雙手撐著地行走,因此叫「籃球女孩」。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在我自己身上發生的一件事,那是在去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我和往常一樣高高興興的背著書包上學去,當我剛過學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時,被一輛轎車颳倒了,因為車是從我的身後開過來的,把我卷到車的底盤下面了,還好只是輕微的骨折,沒什麼大事,可把家裡人嚇壞了,醫生說要我靜躺三個月的治療就可以走動了。聽了這番話姥姥、媽媽、爸爸才放下了心。在這里我希望大家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紅燈停,綠燈行,不與車輛搶道行。
生命最可貴,安全高於一切,因此我們要注意安全,珍愛生命。
4. 如何加強新時期社區精神文明建設
一、扎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
1.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制定和落實我區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綱要》的實施意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魂」,融入到各種創建活動和工作載體當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集中宣傳我區各條戰線涌現出來的道德典型,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2.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共生活好習慣」、「做文明有禮的鯉城人」等活動,進一步推進文明市民學校建設,加強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努力把現代文明融入到市民的日常行為中,在全社會大興遵章守法、文明禮儀、讀書學習、勤儉節約之風。實施文明交通、文明引導、文明旅遊、文明餐桌、文明傳播等「文明大行動」活動。發揮公益廣告在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傳播文明、引領風尚中的重要作用,圍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道德行為規范、生態文明建設等主題,運用政府網站、手機彩信(簡訊)、LED屏幕、樓宇電視、廣告牌、公共宣傳欄等媒介上刊播公益廣告,傳遞正能量,營造文明向上的輿論氛圍。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社會組織。開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教育活動。
3.開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精心組織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第三屆「福建省道德模範」候選人推薦和投票工作。加大對道德模範的宣傳力度,編印道德模範評選資料匯編,精心組織開展道德模範基層巡講和「道德模範故事匯」巡演鯉城專場活動,大力宣傳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營造「見賢思齊蔚然成風、凡人善舉層出不窮」的良好風氣,推動學習宣傳道德模範常態化。精心組織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力爭使更多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福建好人榜」。建立幫扶有困難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長效機制,將生活困難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納入各級領導、單位掛鉤幫扶和節日慰問對象,為全社會關愛好人、奉獻愛心搭建平台,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體現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全面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集中在食品行業、窗口單位和公共場所等領域進行,在解決誠信缺失、公德失范等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上下功夫,把工作做到每個單位、每個環節,堅持扎實具體、不走過場。深入推進道德講堂建設工作,進一步在廣覆蓋上下功夫,推進道德講堂建設從省級文明單位向市、區級文明單位延伸。進一步在常態化、規范化上下功夫,嚴格按照「七個一」(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誦一段經典、講一個故事、作一番點評、作一個承諾、送一份吉祥)流程開展活動,做到「每月一講」、「一堂一檔」。組織開展第十一個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
4.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圍繞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重要傳統節日,「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節慶日,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組織開展富有鯉城民俗特色、體現人文關懷、時代特色以及未成年人樂於接受、便於參與的群眾性文體娛樂活動。精心設計活動載體,把經典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融入節日活動之中,大力推進全民健身、激情廣場、社區文化藝術節、社區鄰里節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推動紅色旅遊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滿足居民群眾求知、求美、求樂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鞏固提升城區社會文明程度
5.鞏固和發展創建文明城市(區)的成果。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區)工作推進會議。研究出台《鯉城區2013—2014年創建文明城市(區)工作方案》,進一步健全完善創城工作組織體系。常態化設置創城指揮部辦公室,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模擬測評制度、文明巡查督導機制、掛鉤街道社區創建常態化機制、工作通報機制、創建獎懲問責機制等常態化工作機制。對照全國、全省測評體系,逐項查漏補缺,全力做好年度全省公共文明指數,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迎檢工作。把迎檢工作與深化「城市建設管理年」活動、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美麗社區」建設等一系列重大工作和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共同推進。通過媒體報導、發布公益廣告、張貼宣傳標語、編發文明簡訊彩鈴、印發宣傳手冊等手段,進一步提升市民對創文明城工作的知曉率,動員和引導社會各界自覺參與文明城市建設。
6.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緊緊圍繞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綠色社區、平安社區、和諧社區、無毒社區、學習型社區、節約型社區等創建活動。以「美麗社區」為主題,實施家園清潔行動,突出抓好社區環境整治。突出抓好「文明社區」、「文明庭院」、「文明樓道」、「文明家庭」創評活動,開展「美德在家庭」、「婚育新進萬家」、「生育文明·幸福家庭」等活動,加強對婚喪嫁娶等民間習俗的引導,移風易俗。持續推進道德、文體、科教、衛生、法律、環保、涉台教育、廉政文化「八進社區」活動。有效整合行業、單位和社區的創建資源,組織省、市級文明單位與社區結對共建,實現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7.加強文明行業創建工作。以誠敬精神為核心,推動參賽行業、文明行業。堅持每季度召開文明行業聯席會議,適時舉辦行業優質服務觀摩交流活動,加強行業自律,提升幹部職工思想道德素質,激發和調動各參賽行業廣大幹部職工愛崗敬業、「用誠敬做產品、用誠敬辦事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深入開展「共鑄誠信」、「誠信一條街」、「百城萬店無假貨」等創建活動,帶動和促進行業風氣不斷向善向上。推動參賽行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講文明樹新風、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文明城市創建等公益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組織迎接2013年全省行業優質服務指數測評工作,推動參賽行業進一步落實第五屆文明行業創建競賽活動責任書規定的各項任務。
8.加強基層基礎創建活動。加強對文明單位(學校、社區)的動態管理,嚴格執行文明單位(學校、社區)年度復查及結果運用制度,增強公信力和說服力。扎實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單位、學校創建活動,重點抓好「五個一」建設,即一堂(建好用好道德講堂)、一隊(建立常態化的學雷鋒志願服務隊)、一牌(設置與環境相融合的遵德守禮提示牌)、一桌(開展文明餐桌行動)、一傳播(建立有效發揮作用的網路文明傳播志願服務小組)。各級文明單位、學校要積極帶頭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結對幫扶、志願服務、送溫暖獻愛心等活動,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組織對2011-2013年度市級文明單位(學校、社區)進行考評。
三、廣泛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
9.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理念。3月5日前後,召開弘揚雷鋒精神座談會,組織各界代表重溫雷鋒同志的感人事跡、交流感受體悟。各級文明單位、行業窗口單位要結合實際,開展「崗位學雷鋒活動」。鼓勵慈善救助、撫孤恤寡、見義勇為、無償獻血等公益行為,推動學雷鋒等道德實踐活動常態化。以3月5日「青年志願日」和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當周開展志願服務宣傳活動,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和手機簡訊等各種媒介,以生動活潑的宣傳形式,大力弘揚「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已」的志願服務理念,培育學習雷鋒、做志願者的文化自覺,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培育利他精神,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社會風氣。
10.加強志願服務組織建設。大力宣揚優秀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的先進事跡,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積極發揮鯉城區志願者協會作用,探索建立鯉城區學雷鋒志願服務隊伍,推動學雷鋒志願服務組織規范化管理。抓好黨員、文明單位、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隊三支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優秀志願者和優秀志願服務組織評選表彰活動,樹立身邊可學可信的先進典型。加強基層志願服務場所建設,重點推動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站、關愛未成年人牽手行動志願服務示範站點的建設。
11.健全志願服務工作機制。完善志願服務活動協調小組的工作職能,統籌指導社會志願服務工作。藉助全市志願者注冊登記系統和活動對接平台,初步形成活動網上發布、服務者和服務對象網上對接、活動成果網上報送,實現志願服務工作管理向網路化過渡。建立完善志願者專業培訓機制、績效評級機制和激勵機制。運用文明辦網站、志願者協會微博等平台,探索通過網路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廣泛徵集志願服務項目,凝聚志願服務力量,推動志願服務社會化運作。
12.深入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大力弘揚新時期雷鋒精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具有鯉城特色的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圍繞「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主題,重點抓好關愛農民工、空巢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體現人文關懷的關愛老幼弱殘志願服務行動,「公共文明引導」、「社區志願服務」等提升市民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的關愛社會志願服務行動,保護「母親河」、清潔環境、植樹造林等體現生態文明的關愛山川河流志願服務行動。
四、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13.健全完善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全國、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的導向作用,繼續以「育苗工程」品牌建設為載體,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強化成員單位的職能作用,繼續推進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點、共建單位培育工作,健全完善教育網路。
14.深入開展道德教育活動。推動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學腦。以引導未成年人「心向黨、愛勞動、有禮貌」為目標,深入開展「學習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集中開展「網上祭英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童心向黨歌詠活動、網上向國旗敬禮四項集中活動,廣泛開展 「灑掃應對」、「認星爭優」、「日行一善」三項經常活動和「節日小報」、中華經典誦讀、優秀童謠傳唱等活動,推動道德教育日常化、常態化,以經常性實踐促進良好習慣養成。
15.完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地。落實2013年度區委、區政府確定建設6所「城市學校少年宮」的為民辦實事項目,督促鯉城區第三中心小學完善鄉村少年宮建設,做到場地設施規范、人員崗位配齊、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大力推進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和社區、學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室建設,在全區基本實現全覆蓋。加強社區少年之家和圖書角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推進學校「陽光網吧」和社區「綠色網吧」等互聯網陣地建設。
16.抓好社會文化環境凈化工作。建立以區文體新局、區工商局、鯉城公安分局為主體的文化市場信息互通機制,持續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大力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加大對網吧、游藝室的綜合整治,持續開展對互聯網、手機媒體傳播不良信息整治活動,不斷凈化熒屏聲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推動公益性文化設施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發揮 「五老」網吧義務監督隊伍的作用,深入開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活動,以「愛父母、敬師長」為主題,辦好「文明小博客」。
17.做好關愛未成年人工作。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點完善社區心理咨詢室的各項制度,建立社區心理工作志願者隊伍,抓好心理志願者的學習培訓。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未成年人的氛圍,通過公益廣告、宣傳報道和各類活動,加強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宣傳。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做好留守兒童、家庭貧困兒童、殘疾兒童的幫扶工作,發動社會力量,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難。
五、努力提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影響力
18.加強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全面實施《鯉城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十二五」規劃》,及時調整充實區文明委成員,定期召開文明委成員單位會議、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健全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組織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隊伍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著力提升幹部隊伍素質。適時舉辦精神文明創建、志願服務工作培訓班,著力培訓業務工作人員,提升業務素養和工作能力。落實加強效能建設的各項規定,不斷完善單位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機關績效管理工作,督促文明辦工作人員認真履職、落實責任、改進作風,有為運作。扎實開展黨建爭先創優活動,大力加強廉政建設。
19.加強典型選樹和氛圍宣傳。把典型培育作為文明創建的重要抓手,著力做好示範帶動工作。培育推廣中閩百匯塗門店、鯉城區實驗小學、交通「銀齡行動」勸導隊、蜜多心心理咨詢輔導站等創建典型,形成「誠信鯉城」、「育苗工程」、「志願服務」特色工作品牌。進一步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輻射、帶動作用。完善共建機制,推動先進典型與各層面創建主體結對共建、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充分運用各新聞媒體、網站、戶外公益廣告等大眾傳媒和各類宣傳陣地,動員社會力量主動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形成各方支持、積極配合的社會氛圍。
20.加強調查研究和信息發布。圍繞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建設創新型和諧文化名城主題,以及精神文明創建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組織實施年度精神文明建設調研。進一步加強信息工作,以《情況反映》、《鯉城區文明網》等為陣地,及時反映各單位文明創建的動態和新生事物,突出宣傳先進典型的新做法新經驗,堅持刊物信息和網路信息一起抓,提升信息工作服務水平。
5. 假如你是居委會工作人員,為促進鄰里和諧,你可以組織舉辦哪些活動呢
居委會聯誼活動,棋類交流賽,書法交流。
鄰里節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結合社區實際、依託社區特色,積極組織策劃了一系列居民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引導廣大社區居民走出家門,共敘鄰里親情。
社區鄰里節更加註重社區居民的參與。本屆鄰里節進一步拓寬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渠道,通過節日活動的形式,逐步提升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認同感和居民之間的凝聚力。
從昨天開始,全市700多個居委會精心組織的街區巡遊,歌舞樂器表演、家庭廚藝展示,有獎知識問答、社區文藝演出,趣味互動等陸續開展。
6. 我們應該和鄰里間和睦相處,做什麼的事。
日常生活中總離不開「鄰里相處」這個話題。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一點兒不假。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單位,而鄰里關系又是整個大家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和諧共處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過去,我們曾一直嘆息城市裡鄰里感情的缺失,希望能找回那久違的感動。畢竟,低頭不見抬頭見,我們要在一起生活很長時間,多一個好鄰居定能為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你和你的鄰居們是否能和睦相處?和睦相處的秘訣又是什麼?有哪些小事、細節影響到了鄰里關系?就在這里說出來吧!讓更多人掌握鄰里相處的技巧,收獲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7. neighbour day的由來
社區互動節日,住幸福社區,做快樂鄰居。
neighbourday5·7鄰里節,是由社區O2O網路公司考拉先生所創辦的社區互動節日,通常定在每年的5月7日舉行。5·7鄰里節期間,本著以「東西是你想買就能買」的體驗宗旨,社區商城內的各種商品、餐飲配送均低至5、7折優惠,商家在當天都有送貨上門服務,居民們還可以「先體驗後購買」;在社區現場當天也有大量的優惠商品出售,時間將從早上十點直落晚上十點半,社區居民們在吃完晚飯散步時還可順路逛「夜市」,質優價廉的商品都是手到擒來。
在鄰里節期間,居民們還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和鄰居相互交換「禮物」。家裡有閑著的,統統都可以拿到社區「跳蚤市場」換上自己認為需要的。為了增加交換的成功率,還可以進入社區公眾號里的「跳蚤市場」,線上線下同步尋找可交換的商品。
又買又換折騰完之後,居民們便可以到社區線下體驗中心「考拉食驗室」自己動手享受大餐,還有名廚手把手教居民製作美食。
5、7鄰里節總是伴隨著一年一度的母親節,這也是5·7鄰里節的特色所在。鄰里節期間,會設立手工作坊,讓社區小朋友們能夠親手製作手工作為母親節禮物,同時小手工還可以參與義賣,義賣所得將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
「5·7鄰里節」的創辦宗旨,就是要把傳統物業管理升級為物業服務,豐富業主社區生活的同時增加物業公司與社區居民的互動,掀起線上線下的狂歡,讓社區居民充分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生活升級,住幸福社區,做快樂鄰居。
8. 如何共建社區鄰里情感
如何構建和諧的社區鄰里關系鄰里和諧是社區和諧、社會和諧的基礎。
結合實際,就如何構建和諧的鄰里關系提出幾點粗淺的認識。一是組織文體活動,動員居民走出小家庭融入大家庭。二是創新服務方式,拓寬居民之間互幫互助的渠道。三是提升自主意識,攜手共建社區大家庭。
從構建和諧的鄰里關系入手,不斷提高居民的歸屬感,「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新型社區打下了堅實基礎。
9. 關於鄰里和睦的句子
1、幫人一把,情長一寸;容人一回,德寬一尺。
2、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莫把鄰居當作盜賊。
3、村中有個好嫂嫂,滿巷姑娘齊學好。
4、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
5、得好鄉鄰勝過親。
6、對待鄰里要有愛心,為人處世要有公心,家人之間互相關心。
7、多年鄰居變成親。
8、非宅是卜,惟鄰是卜。
9、隔鄰居,不隔心。
10、隔重門戶隔重山,隔層樓板隔層天。
11、給人一份關愛,還你一片真情。
12、好鄰居祝你幸福;好朋友祝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