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很多農村裡的空巢老人,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現在隨著交通的發達,人們從農村到城市的距離,雖然很遠但是卻非常的便捷。人們可以來往於農村與城市之間。小小的農村無法阻擋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腳步。很多有能力的年輕人都在嚮往著城市的生活,都希望在城市裡面奮斗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像一些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這部分老人可以說是最需要照顧的,特別是醫療的服務,還有護理的服務。像這些空巢老人,他們是由家族裡面的人進行安排照顧。子女多的他們會輪流按月進行輪班制。如果家庭經濟稍微好一些的,他們會每個人湊點錢請人進行照顧。總的說來無論是哪位老人在一般家庭里邊都能得到比較好的安排。個別家庭矛盾較多,不和睦的除外。
『貳』 空巢老人晚年生活很難,獨生子女家庭如何解決父母養老問題
所以對於獨生子女來說父母養老問題最為關鍵的就是要和自己的伴侶商量好父母的養老問題,以及對於以後的父母如何養老進行妥善的協商。可以採用機構養老的辦法,也可以讓自己的父母在家居家養老,而且隨著國家的養老體系不斷完善和健全,也可以通過國家養老的方式來進行。
而且還可以通過隨著我們國家不斷健全的養老體系,來讓國家來進行養老。我將會提供一些老年人活動中心和一些老年人專屬的養老服務,獨生子女可以藉助國家提供的這項服務,把自己的父母送到這樣的地方來進行管理,解決父母的養老問題,所以說對於獨生子女來說也是有很多辦法來進行養老的。
『叄』 空巢老人的幸福是什麼寫作文
這是一對幸福的空巢老人,他們的兒女都住在附近。而在兒女們都搬離家開始單飛時,退休的老伴兩就開始舉辦了這個每個節假日大家都一起聚聚的家庭的保留節目。雖然有時候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來,但那畢竟是可以忽略的極少數時間和極個別人。老伴倆依然是覺得滿足的。
每個周日的一大早,老太爺和老太婆都興沖沖地去集市采購,買回一大堆的水果,蔬菜,例如:孫子喜歡的茄子,黃燜雞,紅燒排骨,蝦,橘子;大家都愛吃的土豆絲,涼拌黃瓜粉條,涼拌海帶,啤酒魚,香蕉,蘋果;女兒喜歡的草莓。當然男人們喝酒的鹽水煮花生是在周五晚就准備好了的。通常都是老太婆做總策劃,負責列出該買的東西,而老太爺只管聽老太婆的安排就好了。
菜買回來了,老太爺就開始擇菜,撥蒜,搗蒜泥,拿拿東西為老太太打下手做助理。老太太則繫上多年來一直使用的紅圍裙切菜,燒菜。老太太記憶很好:大女兒不吃豬肉,做菜時一定記得不要把豬肉味混進其他菜里;小女兒不喜歡喝粥,所以一定要蒸大米飯;兒子孫子都喜歡辣椒,那就做辣味的,當然不會忘記另外再備一份辣辣的油潑辣椒,因為小兒子喜歡吃很辣的東西,尤其是喜歡老太太的油潑辣椒。但是,老太太也有記憶不好的時候:比如她和老伴都不喜歡海味和辣椒,可他們在每次聚餐時就忘記了;老太太通常在做菜時就常忘記做了多少個菜,每次都會比計劃的多出那麼一到兩個臨時加入的菜。
他們兩一邊忙活一邊聊著:小孫子又長高了,都有一周沒吃黃燜雞了,上個周末的黃燜雞他吃的不多;大孫子在裝修店面,不知道錢夠不?周三還打電話說想吃奶奶做的土豆絲。有時候他們也會很糾結,比如小兒子的體重超標了,他們不知道是該要求他減肥呢還是不讓他減肥。
黃燜雞在鍋里咕嘟咕嘟地燉著樂著,土豆絲和鍋鏟在炒鍋里偏偏起舞,碗筷像等待檢閱的士兵整齊地排列在餐桌上,水靈靈的水果乾乾凈凈的擺放在茶幾上的水果盤里。老伴倆邊聊著邊忙活著。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就到十一點了,大概在十一點半左右老太太的菜幾乎都做好了。也大概在這時,第一批回家的孩子們按響了門鈴,通常是小孫子和他的父母來的最早,然後是其他的女兒女婿,兒子兒媳,大孫子等。大家幾乎在十二點前都到了。這時候老的伴倆可高興了!可忙了!忙著和孫子抱抱!忙著根據來的人數添加桌椅和碗筷!忙著上菜!忙著招呼大家入席開飯!
通常是都是在老太爺威嚴地大聲宣布開飯後飯局就正式開始了。大家都開心地吃著,聊著,喝著。但這時候的老太太總是最後上桌子的那個。她拿著筷子一個一個地觀察著大家的表情,揣摩著飯菜是否符合大家的口味,再看看誰喜歡什麼。她把兩個雞腿夾給兩孫子;看喝酒的喜歡冷盤忙把冷盤移過去;看大孫子喜歡土豆絲趕緊把土豆絲放到大孫子面前;看茄子沒多少人喜歡吃就端到自己面前。大約一個小時左右這頓飯幾乎結束了。大多數人都移步到客廳看電視,聊天,喝茶。通常桌上就剩下老太爺,老太太還有他們的女兒。他們都吃飽了,可他們還是坐在那裡陪著老太太吃飯。老太太把剩菜最少的盤子都移到自己面前,一個一個地清理著就著飯吃著這些菜。一會兒老太太就吃掉幾個盤里的菜了。老太太滿意地看著所剩不多的菜就開始了總結,並列出下周該加些什麼菜該減些什麼菜。然後剩下的清洗工作就是女兒們的了。
一場聚會中最重要的一頓午餐圓滿地結束了。老伴倆很開心地和孩子們一起看電視,品茶,打牌,一直玩到晚上十二點孩子們才離開。中途老太太會在晚飯時間做點粥,小吃給大家。
接下來周一到周三的這三天時間里,老伴倆幾乎不用買菜,他們吃著周日的剩菜然後再就著個饅頭,蘿卜湯就夠了。周五又是他們舉辦下一個家庭聚餐的討論日。
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們一個一個的都成家立業了。這對空巢老人把他們對孩子們的愛和思念都寄情於這一次又一次的家庭聚會。看著孩子們來了他們就開心了!看著孩子們開心了他們就幸福了!
『肆』 如何解決空巢老人的社會問題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才能最大程度的解決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但需要政府、家庭、社會和老人自身一起去解決這些問題。
1、政府要針對空巢老人做服務,多舉措關愛空巢老人
政府要完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不斷完善城市的養老保障制度。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僅是子女的義務,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重視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及醫療服務,設立專門的老年醫療保險制度。在通用醫療保險制度中以中老年人醫療為重點,加強對老人預防家庭護理醫療咨詢健康指導等方面的醫療服務。
要加快社區照料服務的發展,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市場化運作,吸引更多人參與養老服務。對生活困難的農村空巢老年人,政府有責任進行免費救助 ,可以將一些貧困資金補助放在醫療設施中,使得老人有病可治。國家興辦養老福利機構和建設養老福利設施,培育和發展養老護理服務市場。加大關愛空巢老人的宣傳力度,加大典型的宣傳,營造全社會關注空巢老人的良好氛圍。
2、子女常回家陪伴老人,營造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
子女應盡量常回家看看,加大對老人的人文關懷,給老人以心靈的慰藉和安撫。營造健康快樂的家庭氛圍,使老人老有所養。幫助父母調整心態,擺正自己在家庭、社會中的地位,鼓勵他們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使他們重新實現自我價值。
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緒上容易產生不良情緒,應經常與父母通過電話進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定期為老人安排健康體檢。時常組織家庭集體外出旅遊。
3、社會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社會要搭建起志願者結對幫扶空巢老人的平台。廣大市民和志願者要以結對幫扶活動為載體,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保健、心理撫慰等服務。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從關愛自己的父母做起,不僅關注他們的經濟需求,也要關注其精神需要,努力營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
組織親情關愛志願者經常主動上門,對老人們噓寒問暖。在特殊的節日特殊的情懷,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看望慰問空巢老人。
4、老年人要保持樂觀,培養興趣愛好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人要加強學習,學習一些必備的生活醫療常識,提高自己的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應積極地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老人要及時地充實新的生活內容,盡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老人要從思想上擺脫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建立新型家庭關系。
減輕對子女的心理依戀。要盡早將家庭關系的重心由縱向關系(父母與子女的關系)轉向橫向關系(夫妻關系)。適當減少對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對子女回報父母的期望值。建立新的人際關系,調整生活方式,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和公益性勞動。
(4)空巢老人怎麼幸福擴展閱讀
空巢老人的性格特徵
家庭「空巢」綜合常常表現出的症狀是心情郁悶、沮喪、孤寂,食慾減低,睡眠失調,平時愁容不展,長吁短嘆,甚至流淚哭泣,常常會有自責傾向,認為自己有對不起子女的地方,沒有完全盡到做父母的責任。另外也會有責備子女的傾向,覺得子女對父母不孝,只顧自己的利益而讓父母獨守「空巢」。
根據調查顯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問題的比例達到60%。而達到疾病程度,需要醫學關注、心理干預的空巢老人,比例佔到10%-20%。」問渠心理網認為,社會針對老年人的電視節目少、健身娛樂設施不足,導致老人的精神生活貧乏。再加之空巢老人社會活動減少、子女關懷不夠,極易引發精神疾病。
『伍』 如何提升空巢老人幸福感
你好!當然要老人學會娛樂還有就是學會好好鍛煉身體,使身體健康起來。提升空巢老人當然就要覺得內心開心不愁吃穿就好。
『陸』 如何照顧空巢老人建議
1、樹立敬老愛老安老之風尚,為老年人營造幸福環境。社會在變遷,人類在發展,但亘古不變的是血親孝、仁道孝的傳統理念。現今社會,實現「老有所養」的關鍵就是在全民族樹立尊老、敬老、安老為核心的文化取向,發揚光大孝道文化。子女應該承擔起對父母的照顧責任,「父母在,不遠游」,就是要提倡與父母保持一個相對近的居住距離,已盡人子女之責。
2、構建現代化養老服務體系,解決老年人的後顧之憂。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社工服務為載體,城鄉一體化、投資多元化、管理規范化、隊伍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基礎服務;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院,政府提供財政支持,使得空巢老人老有所居;通過社區的服務、社工的悉心照料,志願者的關愛行動,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3、加強公益性養老服務建設,使老人晚年空巢不空心。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認為,人有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與自我實現。對老年人而言,完善老人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更應關注老人的自我實現的需求。
說到如何關愛空巢老人,最重要的還是子女,對於家裡的老人,離家不遠的,我們要定期回去探望,細心了解老人的生活健康狀況,以及家中有什麼老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做為子女,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經常給老人精神上的關心。在家時,多聊聊家常,可以親手給父母做幾個自己特長的小菜。這些都是讓老人在精神上得到慰藉;當我們不在家時,有空的時候可以給老人多打些電話,聊聊你在異地的生活情況。讓老人的心能夠得到慰藉。
『柒』 空巢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該怎麼保障
一個「中心」是健康
健康的身體是安享晚年的保障。大家熟悉的「一零定律」,就是把身體健康看做「1」,其他則是後面的「0」,身體垮了,其他的都沒了意義。因此建議中老年人睡眠起居要有規律;每天堅持曬太陽15~20分鍾,但要避免暴曬或中暑;每天喝水6~8杯(每杯200毫升),少量多次為宜;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種類多樣化,並且控制油、鹽攝入。
從健康管理上來看,中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應隨身攜帶醫保卡、自製急救卡(寫明姓名、住址、聯系人電話、血型、主要疾病和用葯)和急救盒(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學會自我監測脈搏、體溫、血壓等;每半年體檢一次為宜。另外,情緒健康不可忽視。
兩「點」做到一身輕
糊塗一點。很多中老年人愛把 「我走的路比你過的橋還多」 掛在嘴邊,中老年人們是有生活智慧,希望孩子多聽。但年輕人也有自己的主見,想法跟老一輩有很大分歧。意見一旦被擋回,中老年人心理會有很大的落差。一方面建議中老年人調整好心態,對兒女的生活「難得糊塗」。另一方面,子女要多忍讓多尊重,遇事主動徵求父母意見,耐心傾聽。
瀟灑一點。許多中老年人一輩子忙工作、忙兒女,年輕時的興趣愛好都放棄了,現在是時候關心一下自己了。美國耶魯大學研究發現,豐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可以幫中老年人增壽7.5年。養花、遛狗、下棋、釣魚都能讓生活更有滋味。也可帶上老伴,出去看看,暢游山水,不僅能開闊眼界,心態也會更年輕。
三個「忘記」更快樂
忘記年齡。從心理學上來說,怕老和怕死緊密相連,對死亡的恐懼是人的本能。但我們缺少死亡教育,多數人無法正確面對死亡。兒女們應該多關心、多觀察中老年人的情緒;社會也應建立一種支持體系,讓中老年人了解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規律。忘記自己的年齡,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忘記怨恨。不要總回憶過去的仇怨和坎坷。這一輩的中老年人可以說經歷過很多苦難,但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計較和糾結,因為它們和如今幸福的生活比起來都微不足道。
忘記慾望。適度的慾望可以督促人努力奮斗,但這多針對於年輕人。步入中老年,工作上已退到二線,生活上節奏減慢,收入也會減少,因此,需要在追逐慾望和知足常樂間,找到一種平衡。把目光多放在已得到的事物上,少去和他人攀比。
四「老」陪伴不空虛
有個老伴。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美國研究發現,伴侶和婚姻生活對中老年人健康意義非凡。如果夫妻間經常散步、談心、閑庭憩坐,往往會勾起美好回憶,使雙方心理年齡年輕化。
有個老友。人是社會性角色,需要有朋友、圈子做支持。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林恩·伊萊斯研究發現,與5個以上親密朋友一直保持接觸的中老年人,死亡率降低22%,平均延壽7年。
有個老窩。家給人一種熟悉和安全的感覺,人老了更需要這種歸屬感。不少兒女在外工作把父母接了過去,但陌生的環境會讓中老年人感到孤獨。這種情況下,兒女更應該多和父母交流,抽空帶他們轉轉,熟悉下周邊環境,提升安全感,為他們交朋友牽線。
有點老底。養兒防老的觀念讓很多中老年人並沒有為晚年的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備。如今「421」型家庭的增多,傳統的養老觀念也需要升級,中老年人應該為養老提前儲蓄,要有理財意識。
記住五「要」顯年輕
要學。每天堅持一定時間的聽、說、讀、寫等多樣化認知能力的鍛煉,並且接觸新的知識,比如學習一門外語、攝影、音樂等,都能夠預防阿爾茨海默症等認知障礙性疾病。
要動。對中老年人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並堅持下去最重要,推薦步行、慢跑、游泳、太極拳、經絡拍打操等「慢運動」。每周運動3~5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每周不少於150分鍾。
要笑。研究發現,每天大笑1次具有抗擊心理衰老的功效。哪怕回想大笑場面,也能使壓力激素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分別降低39%和70%。中老年人可以多看看相聲、小品,多和天真爛漫的小朋友接觸,讓自己開懷大笑。
要俏。林語堂說過「優雅地老去,也不失為一種美感」,人老了仍要注重外表,不時買幾件新衣服精心打扮自己,這體現的是一種生活態度。
要聊。「空心」中老年人最害怕的便是寂寞,自己應該多和同齡人交流,避免「孤獨」,還可以通過參加社區的活動和興趣小組,找到有共同話題的聊伴。
以上就是空巢老人幸福生活的小方法,空巢老人不應該用電視消磨時間,而是應該多參與社區所組織的活動,在與同齡人相處的同時,中老年人更易收獲樂觀、積極的心態!
『捌』 如何讓「空巢老人」晚年生活更幸福
告訴他們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有一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為我們建成了這個世界,等著我們回去住。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去,就不用六道輪回了。發音:na mo a mi tuo fo
老人,目前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生死問題,如果幫他們解決了,他們就快樂。物質的要求,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少的。
『玖』 有哪些辦法能幫助獨居老人
1空巢老人要給自己找樂
空巢老人是現代社會比較普遍的一種現象,空巢老人由於孤獨等,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如抑鬱等問題,那麼這時空巢老人要學會自己找樂,挖掘自己的興趣所在,才會每一天都過的充實而快樂。
從目前來看,造成老年群體出現心理問題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低」與「高」的矛盾,即社會群體對於老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程度「低」,老年群體對於社會心理服務的需求「高」;二是「強」與「弱」的矛盾,即老年群體對於社會心理幫助預期的要求「強」,當前涉老機構的綜合協調能力和實施能力「弱」;三是「實」與「虛」的矛盾,即老年群體對於社會服務需求「實」,社會對於老年群體的有效幫助「虛」。正因為如此,老年群體在不斷地被「邊緣化」。
由於文化生活單調,物質生活貧乏,我國許多老年人還抱有消極的養老觀念。他們把自己歸納為:革命時期的「敢死隊」,建設時期的「突擊隊」,老年時期的「失落族」,情緒低落,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要擺脫這種不健康的生活狀態,老年人必須做到「一個中心」,即以自助、自立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生活得寬容一點,瀟灑一點;「三樂」,即自得其樂,自娛自樂,助人為樂;「四老」,即有老伴,老窩,老底(經濟儲備),老友。同時,整個社會也應關注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讓老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空巢老人要學會用自己的方法來擺脫不健康得生活狀態,要學會自立,自娛自樂,這樣才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2空巢老人綜合症的幾個表現
較為明顯的症狀有:
1、精神空虛,無所事事
子女離家之後,父母從原來多年形成的緊張有規律的生活,突然轉入鬆散的、無規律的生活大辯論態,們無法很快適應,進而出現情緒不穩、煩躁不安、消沉抑鬱等。
2、孤獨、悲觀、社會交往少
對自己存在的價值表示懷疑,陷入無趣、無欲、無望、無助狀態,甚至出現自殺的想法和行為。
3、失眠、早醒、睡眠質量差、頭痛、食慾不振,心慌氣短、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等,這些症狀主要是受「空巢」應激影響,產生的一系列軀體症狀和疾病。
3獨居的老人需要被這樣關愛
一、獨居老人可能會產生的問題
1、有病不能及時治療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逐漸衰退,經常有個小病小痛的也很正常。然而,獨居老人一個人在家安靜慣了,不想去醫院這樣的公共場所,也不想「麻煩」整天忙得團團轉的子女。於是,很容易將小病拖延成大病。
2、飲食結構不平衡
一個人吃飯,做多了吃不完,太少了又不好做。每天只吃一個菜是很正常的,更多的情況可能是,上頓沒吃完,下頓熱熱接著吃。這樣不僅攝入的食物品種少,還特別容易因加熱使食物高鹽。常吃太鹹的食物,很容易造成高血壓。而食物品種太少,自然營養就不均衡,抵抗力也就隨之下降了。
3、語言能力下降
長期一個人,除了自言自語,都不知道跟誰說話了。打電話給子女吧,子女往往沒有時間煲電話粥;出門遛彎吧,跟那些老年人也只是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上幾句。到了家裡,就是讓人難受的安靜,看電視、聽廣播確實能聽到人說話,但那畢竟沒有交流。久而久之,語言能力就會下降了。本來老年人就沒有什麼動腦筋的機會,連語言的能力都在退化,那就離老年痴呆也不遠了。
4、消化系統受損
老人獨居,孤獨感倍增,很容易懷念往昔。中醫說:「思傷脾。」而脾是掌管消化系統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一旦特別想念一個人的時候,會茶不思飯不想。老人的獨居生活不太可能豐富多彩,值得懷念的莫過於年輕時候,那時候老伴還在,朋友還多,子女還小。一幕一幕地像放電影一樣每天在腦海里閃過。本來一個人吃飯就吃不了多少,這樣一來,更是能不吃就不吃了,消化系統退化,很容易生出相應的疾病來。
5、抑鬱症
這是獨居老人可能得的病了。抑鬱並不是想不開,而是無人理解。雖然老年生活並不像年輕人那樣豐富,但是生活當中總是會遇到一些事情,如兒女的事,老朋友的事。當一切只剩下一個人在那裡思考、判斷卻不被理解時,抑鬱就開始慢慢地萌芽了。加上每天都是一個人,這事情本來就夠讓人難受的,所以很容易使獨居老人患上抑鬱症。
『拾』 中國「空巢老人」的真實生活狀態到底是怎樣的
“空巢老人”的真實生活狀態到底是怎樣的?
三、有時候會照顧孫子孫女,感覺勞累一些,但是為了孩子無怨無悔。
也有一些老人,他們和自己的孫輩在一起,因為年輕人外出打工,沒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而且條件不允許大家都去城裡,因此,老人會堅持把孩子撫養大,等到時機成熟了,有些人攢夠了積蓄,就會在城裡買房子或者租一套比較好的房子,那全家人都在一起,那麼這個時候,老人就覺得幸福的日子終於來到了,他們會非常珍惜這樣的時光。和孩子們在一起,做任何事情都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