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都捨不得扔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生活中,很多人認為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大量囤積生活用品是勤儉節約的表現,因為可能你沒准什麼時候就能用到那些東西,到時候也不需要再花錢買了。然而,心理學家認為,什麼都捨不得扔實際上是一種病態心理,如何理解呢?
心理專家: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屬於一種病態心理
斷舍離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困惑,屋子裡滿滿當當,想進行一次大掃除卻發現什麼都捨不得扔,於是選擇保持現狀,繼續源源不斷地進購一些並不實用的東西。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一書中對這一現象有過解釋,她認為造成這種困擾的原因是我們把重心放在物品上,而忽視了我們所真正需要的東西,即應該把生活的重點放到自我本身,而不是放在物品上。
許多人在購物時總是習慣性被打折促銷所吸引,即使它們最近用不到,也還是會進行自我安慰:總是會有用到的一天。但這一天有些過於遙遠,遙遠到他們落滿塵土,最後你不得不丟棄。生活的本質是處理我們個人和周圍環境關系,其中包括我們和物品的關系,我們學會如何使用物品和歸置它們就是我們和周圍環境和諧相處的第一步,而無法「斷舍離」顯然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心理專家: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屬於一種病態心理
割捨不了過去,認為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依然有存放的價值
另一方面,捨不得扔東西其實是無法和過去告別的表現。對於很多人來說,即使已經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依然有存放的價值,因為它承載了自己過去,這本是一種無可厚非的現象,但量變引起質變,過多的這種行為即代表了這些人無法從自我回憶中脫離,他們往往沉迷過去。
這種回憶因人而異,或輝煌,或悲傷,其中的共性就是當下的生活並不能讓他們滿意,只能從過去的物品中睹物思往,他們沉溺於過去的世界中,以此為主觀認知得到放鬆和暫時性的釋放。但我們都知道,時間在流淌,人生在前進,沒有人可以一直活在回憶里,生活要繼續,物品的交替更新就是自我成長的一大標准,所以說,敢於扔掉過去才能開始新生,否則只是自我麻痹而言,這種狀態是病態且危險的。
心理專家: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屬於一種病態心理
害怕處理問題
這是一種普遍的情況,不想扔東西是為了預防在將來有用到的一天,但實際上,這一天是很難到來的,即使真的來了,大部分情況也是在翻箱倒櫃之後依舊沒有找到再去買新的。
我們存放這些暫時無用的東西是為了幫我們解決未來的問題,但這些人往往忽略了,無用之物本身就是問題,這只是一種逃避問題的現實表現,他們害怕問題,害怕挑戰,他們過於擔心未來的問題自己無法應對而過早地為自己做下萬全之策,但忽略了自己的當下。
心理專家: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屬於一種病態心理
山下英子曾經說過,未來遙不可及,當下就在手裡。我們唯一應對過去的方法是在過去中吸取經驗,而面對未來的方法就是過好當下,只有當把自己當下的每一件事都處理好,我們才有面對未來不慌不忙的資本。所以,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本身就一種帶有病態的心理,只有敢於拋棄過去,才能著眼未來。
❷ 你有什麼一直捨不得丟的東西嗎,它承載了一個什麼故事
說起對一種東西的留戀之情,我確實是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去懷念。
對於我來說,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我之前在生日的時候,收到的生日禮物。
這可以說是我收到過的最好的生日禮物,雖然它只是小小一個,可能做工也不那麼精良,但是,在我眼裡,那是世界上最可愛的龍貓了。
並且,也是在我十八歲生日那天,我的朋友們,送給我很多書,這對於我來說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我本人很愛看書,我最重要的十八歲生日,送給了我最愛的東西,所以她們送給我的書籍,也是會讓我珍藏許久的禮物。
還有我的妹妹和同學們給我的生日寄語,到現在我都一直保留著。這也是我青春最美好的回憶。
❸ 什麼都捨不得扔的人,不想又苦又累就得記住哪幾句話
曾經有一位哲學家說過:“一個人是否成功,其實就看他的胸懷有多大。”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但其實我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們在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里,必須要適時地丟棄一些東西,並且去獲取新的東西。
丟掉了煩惱,快樂就來了;丟掉了貧窮,那麼財富就來了;丟掉自己的缺點,那麼你也會變得越來越好,因此,人都是需要不斷的去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這一系列的過程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改變。
生活中,一個人只有懂得丟掉一些東西,才能夠讓你更進一步。
三.你什麼都不捨得扔,失去的反而更多
“人生有舍有得,越是捨不得,失去的越多。”——佚名
人生就是邊走邊扔,邊走邊撿的過程,當你身上的東西變得多了之後,遇見更好的,你必須扔掉一些才能撿起來,所以,那些貪心,什麼都不想丟掉的人,只會錯過更好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錢是永遠賺不完的,前不久有一則新聞,說某公司的老總因為勞累過度而猝死,可是他留下了家財萬貫,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失去了健康換來了財富,是不是得不償失呢?因此,平衡好生活里的權衡利弊,你才能夠得到更多。
小結:
人生在世出了名利,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我們要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合理的分配好,讓我們自己發揮最大的價值,不要讓自己又苦又累,最後一無所有。
❹ 扔東西都不捨得,還談什麼生活質量
金錢不是萬能的,你要明白錢只不過是一個價值符號,你想想,辛苦裖的錢不就是拿來花的嗎?如果你一直放在那裡不用,那你掙錢有什麼用?人要多愛惜自己,該享受的時候不要怕花錢,自己心裡開心最重要,人一輩子就這么長,
❺ 對用過的東西有感情,什麼都捨不得扔怎麼辦
感覺說的和我好像,我覺得真的對一個東西有感情,捨不得扔就先留著,可能過一段時間感情就沒那麼深啦。
我的衣櫃里滿滿的全是衣服,但那並不代表我是一個有衣服穿的人。櫃子,你從小到大的衣服一直留著,每一次疊衣服,清櫃子的時候都說扔,但是真到扔衣服的時候,這一件也捨不得扔那一件也捨不得扔。
我總感覺衣服都是自己穿過的,穿的時間長了就有感情了。但是後來時間長了,新衣服買的越來越多,需要更多的空間,有時舊衣服是被逼無奈扔的,但有時也著實的覺得不好看沒有作用,就扔掉了。
我記得高三畢業的時候,我和同學都在整理書籍,可是他們把數據整理好之後全部都賣掉啦,我這是累死累活的全部把它帶回來家。當時搬書的時候累的上氣不接下氣,父親說讓我賣一些留一些,我堅持不賣。
我當時就跟她們說這些,說在別人看來非常的不起眼,可是他們陪伴了我三年,裡面的一點一滴都是我高三走過的痕跡。當時說的自己,很偉大似的,可是,現在上了大學在回家看那些沒用的書,佔地方我就跟母親說找個時間把它賣掉吧。
所以我在才發現很多東西有感情,那是因為時間還不長,而且還沒有被新的東西取代掉。等著你離開他久了,或者是擁有了一個比他更好的東西,也可能時間長了,就不堅持保留了。
最後我想說如果時間長了還是捨不得扔掉就留著吧,因為畢竟在他們身上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讓自己難以忘懷的故事。只要你有足夠的空間存著他,保留一些有感情的東西,也可以作為一種懷念,至少在想起什麼的時候還有一個念頭。
❻ 捨不得扔東西的人是什麼心理
捨不得扔東西的人,應該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想法。
節儉
是一個節儉的人,受過窮,過過苦日子,覺得什麼東西扔了都可惜,都是浪費,所以都留起來。
習慣
已經養成了習慣,對之前的物品用的很順手,有了感情,不捨得扔掉。
情懷
一種戀舊,一種情懷,捨不得扔掉舊的東西。
懶惰
不喜歡去扔,總是把一些東西隨處放,隨處累積,越積越多。
其實,人的一生需要學會不斷的扔掉一些東西,才會讓新的東西走進你的視野。學會扔掉沒用的東西,會讓你的生活更快樂!
❼ 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屬於一種什麼心理
我不知道你是什麼心理,但是我知道我自己是什麼心理,我就是捨不得,就是因為沒錢,就是想著也許以後還能用上,所以我是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了,所以家裡的東西越堆越多,然後就是我家先生總是說我家裡太多無用的東西。
這種習慣我覺得就是因為小時候窮的,窮怕了,所以才會什麼東西都想留著,以備不時之需,以前沒衣服穿,沒吃的所以害怕了,不想以後再經歷這樣的生活了,所以見到什麼都想多儲備一些,這樣就不會再遇到以前那樣子的生活了。
❽ 一切皆有跡可循前一句是什麼
這世上一切的看似巧合,一切皆有跡可循。
有跡可循其他解釋:
也指有痕跡可以追尋,例如在虛擬網路世界,論壇發帖,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查詢到發帖ID當時所處的地理位置,進而參照其他一些技術手段,可以進一步追查到現實社會中的真實個人的。
類似文案說說:
1、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無論何時何地。
2、雨會停,心會晴,沒有什麼會永遠糟糕透頂。
3、每天早上醒來,記得笑一下。
4、細節真的很重要,,但說出來就沒有意思了。
5、你什麼都捨不得扔,還談什麼生活質量。
6、再相逢,希望我們都在更高處。
7、就算世界很苦,你也要成為一個甜甜的小可愛。
8、願你做個小太陽,溫暖自己也溫暖著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