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幸福感是怎樣產生的
幸福的第一層樓是物質生活
人來自於自然又歸於自然,人是自然之子,無法逃脫自然的法則。人本身就是物質之構成,人靠物質條件而生存。人的本性中就有對物質生活不懈追求的因子,因此,任何抑制人追求物質的行為都是不人道的。只要取之有道,對物質生活的追求是崇高的,一切脫離了物質生活而奢談幸福的舉動是不明智的。所以幸福的第一層樓是物質基礎。也就是說人首先要獲得物質基礎方能解決生存問題。
但物質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獲得的,而且對物質生活的追求需要人們為此付出代價。
一是因為人如果要享受物質生活就不得不放棄一部分自由。在工作時間里人要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如果你想在工作時間里找回一些你個人的自由,就要被扣錢,這個道理很清楚,你之所以能生存,是因為你獲得了物質條件。你的物質基礎哪裡來?是從你付出的自由的代價中得來的。
二是因為獲得物質生活條件是要預先投資的。你成為教師以前,要接受高等教育,當時你的父母為你投資,你自己花了四年光陰,別人已經開始掙錢而你還在讀書,但是你當時的投資使你當上教師,現在正在給你回報。目前人才市場上高學歷人才、優秀人才要做教師的不少,非師范類的畢業生也要做教師,所以教師應當多學習,不斷地為自己的未來追加投資。
三是因為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一旦成為人的唯一目的,將會使人迷失。我們都聽過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要有限度。古人說「知足常樂」是很有道理的,物質生活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多了還要多,好了還要好,終於使人生失去許多滋味,甚至使人誤入歧途。
幸福的第二層樓是藝術生活
人解決物質基礎問題後,就能生存了,活著了,但怎麼活得更好,一直是人們思索的一個大問題。
我們很多人都有體會,唱唱歌、聽聽音樂、看看電影會覺得很開心,很滿足。這是藝術的作用,我認為藝術能凈化心靈,釋放心中的郁悶,排遣生活中的不如意,達到精神自由的境地。
現代人普遍精神緊張、焦慮、心理疾病甚至成了全世界的通病。而只有生理與心理都健康才是真健康。我們做教師的工作壓力很大,學校領導、家長、社會工作要求很高,現在的學生也越來越難教,教師們為此很苦惱。絕大多數教師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很重,又要牽掛家裡人的健康,自己孩子的讀書問題,班級里或家裡一旦發生事情,更是愁上心頭。佛教講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八種苦惱,人的一生就是苦難,所以要普度眾生。我不知道佛主到底會不會救人,但我覺得在佛沒有救你之前,要學會自救。
人的自救有很多方法,有的人心裡難過痛哭一場;有的人找三五知已傾訴一下,喝喝酒,發泄一下,這是「自虐型」的自救;有的人回家找個由頭跟家人吵架,摔幾樣不值錢的東西,然後蒙頭大睡;有的人把孩子拎起來打一頓,這是「他虐型」的自救。這些方法能自救,因為都是宣洩,宣洩以後心裡平衡了,就舒服了,但這些方法都有一個毛病,就是以自虐和傷害他人為代價,有時代價付出了以後無法彌補,後悔不及。
用藝術來宣洩其實是最佳的方法。比如說,看悲劇,悲劇就是把美好的、神聖的東西撕毀給人看,當看到劇中的偉大人物遇到巨大的不幸,觀眾心裡就平衡了。悲劇有這樣的妙用,我看到很多老太太愛看戲《紅樓夢》,寶玉哭靈,她們也在抹眼淚,看了一遍又一遍。如果我們能像老太太一樣將音樂、美術、小說、詩歌、散文、電影(尤其是好的電影)作為自己人生的精神導師,時時相伴,則會少去很多煩惱。現在有一種治病方法就是音樂療法,道理也在這里。
以上說的僅是通過欣賞藝術來獲得幸福感,其實更幸福的是創作藝術。在藝術創作過程中,自己的主觀世界完全投入了進去,廢寢忘食也樂此不疲,會使人十分滿足。所以有一個現象值得大家注意,藝術家長壽的不人少,因為他創作時達到了一種很高的境界,他無比自由,他感覺到世俗世界對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國就在他的創作之中。經常的藝術創作體驗使他幸福,使他頤養天年。
美是藝術的主要特徵,藝術的美是一切美的總和,以美沖淡世俗的種種丑惡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一些真正的藝術家的工作僅僅是為了藝術,對錢他一竅不通或不屑一顧,有的藝術家為藝術甚至長年生活在貧困之中。而且他也不要別人的施捨,因為他認為藝術一旦與金錢或權力發生關系,便毀了藝術。藝術屬於精神世界。所以,我希望教師們幸福,就希望教師們能登上幸福的第二層樓——藝術生活。我願意為之創造條件,我希望教師多讀書,如《讀者》,裡面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話;希望教師能參加體育娛樂活動;希望教師為報刊雜志寫寫文章、論文。下班能哼著歌回家,晚上讀讀美文、看看書,雙休日逛逛美術館。物質生活其實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使人永葆年輕之心。
幸福的第三層樓是獨立思想
自由一向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但人不得不為了物質生活或為了生存而喪失一部分自由,藝術能實現人的一部分解放,但迄今為止藝術還都要受到物質的限制,比如,創作書法,就要受到筆墨紙硯的限制,創作音樂受樂器或音響的限制……任何藝術都會受到時間、空間或材抖的限制而不能完全自由。因此,完全幸福的人在前兩層樓里幾乎沒有。唯有思想,獨立而自由的思想才能讓人完全自由。
王小波認為,自由思維是人的本質,追求智慧是思維的樂趣,是人生的主要幸福。恩格斯認為,哲學將我們帶到寧靜的彼岸。伊壁鳩魯認為,對於靈魂的健全而言,任何年齡的人開始思索都不會太遲或太早。
有人說,知識的增加並不意味著我們更有智慧,也許我們的智慧還不如古人。正是對生活意義的追求使人成就為人,因此人不滿足於第一生命,還要創造第二生命,即從有限中求無限,從欠缺中求完美,從短暫中求永恆,人於是找到了哲學。
對教師而言,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思想就會非常講實際。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務實的、數量化的時代,大量的知識和信息包圍沖擊著我們,使我們逐漸感覺遲純。哲學是異常天真的追問。而我們可能不會追問了,我們甚至不給自己一點空閑讓我們思考最簡單的問題:我在干什麼工作,我今天幹了什麼,我怎樣幹得更好,我為什麼干這個工作,我從我的工作中如何發現樂趣等等,所以我不認為坐在電腦前比看天上的星星、想著自己的問題更有樂趣。
我希望更多教師能邁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也就是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經常抽象地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為什麼而教,怎樣教。人一生有兩個世界,一是物質的世俗的世界,一是精神的可能的世界。對教師而言,應具有在這兩個世界裡生存的本領。
我認為人生的三層樓,分別代表三種教師類型。第一種教師僅僅將教師工作當成是必須應付的工作,這樣的教師不太可能有長進,因為他們精神生活的這二、三層樓並沒有建立起來,其實他們未必真正幸福。第二種教師以教師工作為樂趣。我們相當一批老教師,退休了還來教書,因為他們少不了學生,他們覺得教書就是藝術。在教學活動中,他們自己的生命神奇地在孩子們身上得以延續。他們辛勤工作的回報,就是他們塑造了學生的第二生命,學生美好的未來里深深刻上他們的影子。這些教師會把課盡量上得生動些、新穎些、再生動些、再新穎些,他們和學生有著朋友般的關系,他們在自己的藝術作品——學生身上傾注了很多的感情,他們因為愛而無比幸福。第三種教師將教育工作當成思想的起點,在一生的教育活動中,不斷探索,不停追問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滿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經常會有一些心得,經常會求教於書本中和理論,若干年以後,他們會成為教育的專家,這樣的教師因為經常思想而深沉博大。教學與自己的生命因為思索而融為一體,教書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對生命的一次次體驗,他們很幸福,也很滿足。這樣的教師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永恆的是什麼,他們知道自己的教育活動起先會受到各種各樣條件的限制而不自由,但長期的自我發現,使他們建立起自己的教育風格,最終他們走向教育的自由王國。他們終於將所有的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都拋掉了,以至我們無法評價他們。
在這個世界上,可能沒有任何其他職業能讓人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但教師可以,因為教師的物質待遇正在改善,教師可以將教育過程當作藝術創作過程,教師可以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為—體。
希望大家都能登樓,從一層樓登往三層樓!
有一對兄弟,他們的家住在80層樓上。有一天他們外出旅行回家,發現大樓停電了!雖然他們背著大包的行李,但看來沒有什麼別的選擇,於是哥哥對弟弟說,我們就爬樓梯上去!於是,他們背著兩大包行李開始爬樓梯。爬到20樓的時候他們開始累了,哥哥說「包包太重了,不如這樣吧,我們把包包放在這里,等電來後坐電梯來拿。」於是,他們的把行李放在了20樓,輕松多了,繼續向上爬。
他們有說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長,到了40樓,兩人實在累了。想到還只爬了一半,兩人開始互相埋怨,指責對方不注意大樓的停電公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們邊吵邊爬,就這樣一路爬到了60樓。到了60樓,他們累得連吵架的力氣也沒有了。弟弟對哥哥說,「我們不要吵了,爬完它吧。」於是他們默默地繼續爬樓,終於80樓到了!興奮地來到家門口兄弟倆才發現他們的鑰匙留在了20樓的包包里了------
有人說,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20歲之前,我們活在家人,老師的期望之下,背負著很多的壓力,包袱,自己也不夠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難免不穩。20歲之後,離開了眾人的壓力.
卸下了包袱,開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就這樣愉快地過了20年。可是到了40歲,發現青春已逝,不免產生許多的遺憾和追悔,於是開始遺憾這個,惋惜那個,抱怨這個,嫉恨那個------就這樣在抱怨中度過了20年。到了60歲,發現人生已剩不多,於是告訴自己不要在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於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盡頭,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原來,我們所有的夢想都留在了20歲的青春歲月,還沒有來得及完成------
❷ 古代人和現代人誰更幸福,原因呢
我覺得還是現代人的幸福感比較強。因為現在有電腦有手機,這些可以用來打發一下閑暇時光,但是古代人並不能。
❸ 你如何評價現代中國人的幸福感
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們對現代中國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有以下七點原因:
1、老愛比較。現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競爭中,比職位、比房子、比財富……比來比去,人們的心裡只剩下慾望,沒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麼比別人幸福時,幸福也就離你遠去了。
2、缺乏信念。在經過20多年沖刺般的財富賽跑後,一些人除了賺錢,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標與追求到底是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這種缺乏信念與理想的狀態,難以產生長久、快樂的幸福感。
3、不善於發現陽光面。生活中有許多積極的、好的方面,但許多人卻忽略了,「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別人的幸福,縮小了自己的快樂」是其真實寫照。
4、不知道奉獻。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曾顯示,在生活中多去幫助他人,能讓自己感到更快樂。但現代社會中,樂於無私奉獻的人越來越少,斤斤計較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你總算計著「我能從中得到什麼」、「做這件事值不值得」,就會生活的很累。
5、不知足。俗話說「知足者常樂」,但能知足的人越來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換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換更好的,有了錢想賺得更多……這些慾望,指使著人無休止地奔波勞碌,硬撐著去爭取登上那「輝煌」的頂峰。
6、相互不信任。社會雖然通訊高度發達,但人們的心靈卻漸漸疏遠了。現在的人越來越傾向於「右腦」思維模式,而右腦掌管個體、權力、地位等,對於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來自於左腦的感受,很多時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們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7、過於焦慮。購房、子女養育、家庭養老負擔等問題;因為職場晉升空間感到擔憂而產生的工作壓力;朋友同事之間人際關系的處理等都成為了中國人的「壓力源」。在大城市中,無論老人、年輕人還是孩子,多處於一種煩躁不安的焦慮狀態,這讓人們無法從心底感受到幸福。
❹ 現代人幸福在哪裡
您需要一杯水,我指給您你一條河;不,指給您一個幸福的海洋!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幸福
關於【幸福】的定義:
幸福是人類的慾望達到滿足時的一種心理快樂狀態
屬性:
1.人類所獨有的(人類性)
2.幸福是唯心的(唯心性)
3.這種心理狀態一般維持時間不長(短暫性)
4.這種心理狀態可分為共同的和個別的(共別性)
5.這種心理狀態與個人的信仰、受教育程度、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有關(信仰性)
6這種心理狀態與個人的財富的多少無關(財富無關性)
7.因為人類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所以幸福具有不確定性(不確定性)
由此得知幸福三要素
1、慾望;2、滿足;3、快樂狀態
分析
1、慾望很高,無法滿足,因此您不快樂不幸福。
2、慾望很低,容易滿足,因此您快樂你幸福。
由分析可見
做一個幸福的人就是做一個慾望很低的人!
您的慾望是很高還是很低?或是中等?
例如
人民的共同希望應當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無後顧之憂,如果能夠滿足,就是人民的共同幸福! (幸福的「共別性」)
❺ 現代人中的幸福感在何方
我很想回答你在遠方,但是多遠無法說清楚,也許你現在就很幸福,只是你不知道,人嘛現在的幸福總是感覺不到的,你只能感覺到別人的幸福,所以女人常說最好的男人永遠是「別人的老公」,因為是人就有貪念,總覺得別人的好,所以偶爾想想就能體會到自己還是幸福的。
❻ 為什麼說活在當代中國最幸福
1、物質起來了,這么豐盛,人們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物質中。相比之前的中國。當代中國真的物質層面很幸福。
2、精神起來其實也發展了很多,雖然趕不上物質的發展。現在知識的傳播和學習多麼的便利,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是非常豐富的,雖然精神文明程度不敢恭維。相對以前,還是進步了一大截。
3、當代的中國是社會主義中國,在馬克思主義、毛鄧思想、三個代表、核心價值觀等帶領下,中國走的是一條實在的道路,所以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強國之一。以前是發展中國家。
綜上所述,生活在當代中國最幸福。
❼ 現代人的幸福感來自哪裡(轉載)
現代人的幸福感來自哪裡?為何有的人當了富豪還要自殺?這些一直是困撓人的問題,也許,你最想得到的最終得到了,你會感到一時的幸福,但這種幸福感不一定有可持續性。對於一個老闆來說,肯定最想把生意做大,賺錢比印鈔都快。但真的有錢了,如果不是追求事業的成就,而只是看中錢,往往麻煩就出在錢上面了。有人說,愛財的人死在財上,會水的人死在水中。所以,扎在女人堆中的男人,並不一定就有幸福感。俺們不扯遠了,就談談作為一個成熟的男人,什麼樣的女人能給你帶來幸福感?當然,這里不單指老婆和情人。我想,能夠給一個成熟男人帶來幸福感的女人有這樣幾類: 一是善解人意、體貼周到的女人。這輩子能遇到善解人意、體貼周到的女人,肯定是男人的福氣。特別在壓力大的生活環境中,有這樣的女人在背後照顧男人的生活起居,男人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打拚呢?男人還有什麼理由輕言放棄?當你加班加點,有這樣的善解人意的女同事為你泡上一杯咖啡或是一杯香茶,當你每天回家,都能吃上熱飯,這種生活可不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自然,幸福感常常油然而生。 二是理解你並支持你事業的女人。男人能夠得到女人的理解和支持,一定讓男人活得更像男人。人們常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句話里,常常帶有一絲異性相吸的曖昧味兒和調侃味兒。不過,男女搭配,有時如果遇到心計女人或是刁蠻女人,幹活不僅累,還成天得防著人家。無論是老婆、情人或是同事,或是因了某種機緣有機會呆在一處的女人,能夠理解你,並以實際行動來支持你的事業,一定讓你感覺良好。 三是與你爭吵但大事不糊塗的女人。平常與你拌嘴,有時還爭得面紅耳赤,讓你覺得這樣的女人關鍵時刻肯定說你壞話,或是出賣你。但你真遇見麻煩事了,特別是遇見難過的坎兒了,而人家卻很講義氣,在關鍵時刻給你支持。特別是對於有權之人,周邊人平常都會討好你,當你遇到難處時,許多人都落井下石,往往平常對你提不同意見的人,會講公平話,會比較義氣。這樣的女人能讓你感到自漸形穢。 四是偷偷愛著你並願為你付出的女人。偷偷愛著你的女人,肯定是願為你付出的女人,但這種女人做這些,是為了內心的情感,也是一種另類的自我表達。如果男人家中有老婆,在家外還能有這樣的女人愛著,這種男人多少有些優秀的地方。不過,男人因之產生的幸福感或許是很膚淺的。 五是對你刮目相看的女人。也許,平常不在乎你,對你也不是很了解,或者根本就沒有把你看在眼裡,那就自然不會把你放在心中。當因某種機緣,而發現了你的優秀之處,或是你做的某件事,觸動了她。這時,女人對你的興趣被激活,態度有時會來個180度大轉彎。如果這女人在男人眼中,就像高傲的公主一樣,現在自然讓男人受寵若驚了。 六是為你節省開支、卻會索要小禮物的女人。或許,這世上的女人永遠不缺少渴望從男人身上榨油,和男人交往永遠都在檢驗男人的慷慨的類型。或許,有些女人壓根兒就以男人給自己花錢的大方程度來測試男人對自己的好感度的。所以,和你長期相處,那種能主動為你節省開支的女人一定是把你當自家人的人,這種女人心地善良,但也不時地向你索取小禮物,她們之所以要索取小禮物,是要強化內心這種自家人的親近感覺。所以,男人在享有這種幸福感時,也不要虧了這種女人。 七是真正欣賞你並有些漂亮的女人。如果是大家都討厭的醜女人,欣賞你並追你,一定讓你覺得沒面子,或是心生害怕,躲都躲不及。但如果是大家都比較喜歡,甚至女人屬於大眾情人的類型,有這種女人欣賞你,哈,你不接招也會感到沾沾自喜。因為這能讓你覺出少有的虛榮心。不過,這種女人喜歡你,沾沾自喜的時候,你可就得小心了。
❽ 為什麼現在人的幸福感都是來自物質真正的幸福感不是應該來自精神上嗎還是說虛榮心在作祟
真正的幸福感,當然是來自精神上的。物質只不過是慾望。物質越多人的慾望也就越大。永遠也填不滿。正所謂物質越富有。精神越空虛。他永遠也不滿足。
❾ 與六十年代的幸福生活相比,現代人的幸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為什麼
六十年代的人們大部分精力都在如何吃飽飯穿得暖等問題上,生活水平低下,幸福感偏低,而現在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人們有很多空閑時間來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