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幸福哦
幸福就是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天長地久.
幸福只是一種個人的感覺罷了,看你自己怎麼看待它了。很多時候,簡單就是一種幸福。生活本來就太多的誘惑,太多的追求和渴望會讓原來簡單純粹的人生變的迷茫與困惑起來。
幸福是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只有用自己的心才能夠體會。幸福就是下雨了及時的一把傘;幸福就是飢餓時的一塊麵包;幸福就是寒冷時的一件棉衣,一團火;幸福就是有人關心,有人疼愛;幸福就是在無聊的時候可以有事情做;幸福就是奮斗;幸福就是付出;幸福就是成功的喜悅;總之,幸福就是快樂,一種樂趣。
2. 幸福的含義是什麼
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現有生活的滿足感,並希望保持現有狀態的穩定心情。
幸福,是一個人自我滿足後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來源於目標達成後的喜悅,也可以是和別人(或事)的不幸對比後,對自身處境產生的滿足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體會到的快樂,滿足。情感得到升華之後的感情。
物質精神因素
幸福是由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共同決定的,物質因素一方面是健康的身體,另一方面是錢、房、車等,精神因素一方面是愛、依戀、關心等情感,另一方面是快樂、輕松等心情。
人們在討論幸福是物質因素決定的還是精神因素決定的這一問題時,有的人說幸福是精神因素決定的,反駁者可能會說:「沒錢喝西北風去啊。」
所以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這樣的:普通生活的物質水平是條准線,越低於普通生活的物質水平,物質因素對幸福的影響就越大,但是越高於普通生活的物質水平,物質因素對於幸福的影響就越小。
3. 幸福是什麼意思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幸福的特徵就是心靈的平靜,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幸福就是人們的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人們獲得的幸福感都是暫時性的,就像不幸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會逐漸淡化的,所以,我們如果想繼續擁有幸福,想過幸福的生活,就必須去不斷地滿足更多的渴求。人們得到一個幸福後,那麼人們對同一個或同一類幸福的渴求度就會遞減,當人們再次獲得這個或這類時幸福時的幸福感就會逐漸遞減,當達到足夠多的N次時,渴求度會變為零,幸福感也就變為零了。當你實現一個願望、達到一個目的、愛一個人、被人愛、一時的心情愉悅、快樂等等都屬於幸福。幸福沒有距離、沒有標准,幸福是一種感覺。當你心滿意足時,就是幸福。知足常樂能使幸福保鮮(執著)。
4. 幸福是什麼意思
幸福就是一個人七情六慾獲得滿足而身心愉悅的過程,俗稱"萬事如意"。
人的七情六慾雖然很多,但可基本歸納為四大方面。
一是渴望物質豐富。例如一個普通人會渴望付出盡可能小的勞動強度,花費盡可能少的勞動時間和盡可能順心的勞動過程就能換取足夠多的,可供他和家人自由支配的,持續不斷的物質財富;
二是渴望精神愉悅。例如人們會渴望在家庭中,尤其是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公正、尊重、親情、友善、安全、良好預期等精神愉悅;
三是渴望壽命長久。例如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也會充滿著對疾病、對意外傷害的恐懼和對人生終點的無奈,十分渴望能保持健康的身體,獲得久遠的生命;
四是渴望愛情浪漫。例如在愛情方面,人們有珍惜家庭穩定的理性一面,同時人又象動物一樣,程度不同地對其他異性具有一定的野性渴望。現實生活中人們只能不得不地壓制野性,張揚理性,但是幾乎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渴望能夠獲得一種寬松的社會環境便於他或她無憂無慮地去追求浪漫愛情而又不傷害任何人。
中國古人把人性四大欲求精闢地歸納為"福祿壽禧"四個字。也可以說,滿足福祿壽禧的過程也就是幸福的過程。
幸福還有七大特點:
A 綜合滿足才能真幸福。
每一單項欲求的滿足,都能給一個人帶來一定程度的快樂,但是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一般地說,一個人只有獲得四大欲求的基本平衡式的綜合滿足,他才會感到真幸福。現實生活中,人們之所以會普遍感到不幸福,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人們過分追求單項欲求的滿足,而忽視了欲求的綜合滿足。例如,很難想像一個通過不正當手段積累了億萬家資,卻夜夜噩夢害怕東窗事發被追究原罪的富翁會真幸福。
B 幸福度與代價成反比。
每獲得一定單位的欲求滿足,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些代價實質上是勞動的付出、精神尊嚴的付出和生命時間的付出,但是常常會被金錢的付出這個表象所掩蓋。欲求滿足的程度,與代價的付出量成反比例關系。
C 民主投票反映幸福量。
欲求滿足的度和代價付出的度都是一個當事者自我估量評價的心理概念,先天缺少一種公認的標准參照物,因此很難量化成絕對值來衡量其高低。當事者個人常常參照相關人群感想法、縱向對比法、橫向同比法、摩擦抵消剩餘法、潛能開發率法等相對量來進行綜合對比評價。欲了解一個人或一個群體成員的滿足度,常使用民意調查法或者民主投票表決法。
D 幸福量取決於慾望值與實際滿足度之間的差。
一般來說,幸福量的大與小,取決於這個人的慾望值與實際滿足度之間的差,實現的滿足度比當初慾望值超出的值越大,這個人就會越幸福,反之,這個人就會感到越不幸福,甚至是痛苦。知足者長樂,就是這個道理。
E 次序選擇決定幸福量
每種單項欲求的迫切程度會因人因時因事存在著此高彼低的動態起伏,同時,單項欲求的滿足度還存在著邊際遞減規律,一種單項欲求獲得滿足的次序還常常會影響到另一種單項欲求的滿足效果,因此人們常常會處在孰輕孰重孰緩孰急的艱難選擇中。人們只有在空間上保持好各種單項欲求的平衡滿足,既分清主次又不以偏代全,由此形成的欲求綜合滿足程度就高,幸福總量就大,反之就低就小
F 欲求滿足的時間越久幸福總量越大。
無論是單項還是綜合,欲求的滿足都存在著一個時間觀問題。在同等量的滿足度上,只有讓欲求滿足的時間越久,幸福總量才能越大。因此,人的壽命越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間越長久,人類幸福總量就越大。
G 與他人關系決定欲求滿足度。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中人,因此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既存在著欲求沖突關系,更存在著欲求依存關系,因此,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或者一個政黨、或者一個國家只有妥善地處理好與其他社會成員的關系,才能獲得較高的欲求綜合滿足度。
一種評測幸福滿足度的簡單方法:
我們姑且假設一個社會成員最高的幸福滿足度是1,最低的幸福滿足度是0。假如一個社會每位成員的幸福滿足度都是1,那麼這個社會就是最和諧社會,假如一個社會每位成員的幸福滿足度都是0,那麼這個社會就是最不和諧社會。例如,一個社會有100位社會成員,如果每位成員的幸福滿足度都是1,幸福總量就是100,那麼這個社會的幸福度或者說和諧度就是100%;如果每位成員的幸福滿足度都是0,幸福總量就是0,那麼這個社會的幸福度或者說和諧度就是0。
人有四大欲求,我們姑且規定每單項欲求的最大滿足度都是0.25,最小滿足度是0。假如一個人四大欲求的滿足度都達到了最高值是0.25,那麼,這個人的幸福滿足度就是0.25+0.25+0.25+0.25=1;如果一個人的物慾滿足度是0.20,精神滿足度是0.10,生命滿足度是0.12,愛情滿足度是0.16,那麼,這個人的幸福滿足度就是0.20+0.10+0.12+0.16=0.58。 這個幸福滿足度也可表述為(0.58x100)%=58%。
幸福滿足度也可以應用到單項滿足度的評定上。假如一個國企有100人,95%以上的人(普通員工)對產權改革管理層收購的平均滿意度大約只有0.2,而5%的人(管理層)滿足度也許會高達1.00 得出的滿足度總值是: (95x0.2+5x1)%=24% ;假如把國有資產的使用權作為負債分包到人,由全員集體承包並海選管理層,可以讓95%以上的人平均滿意度達到0.9,而5%的人滿足度也可平均達到0.5 那麼得出的滿足度總值是: (95x0.9+5x0.1)%=90% 僅僅從這個單項進行考察,兩種改革孰優孰劣,也就一目瞭然了。
和諧世界就是地球全體成員幸福總量最大化的社會:
從社會整體角度來說,雖然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渴望獲得最大程度的幸福快樂,可是,由於每一個社會成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共同生活在唯一的地球上,都生活在無論是整體還是個體都彼此獨立而又彼此依存的各色社會中,而滿足我們各項欲求所必需的自然資源、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政治資源、社會資源、科技資源、時間資源、異性資源等都是有限的,人們彼此之間就會存在你多我則少,你有我則無的競爭關系。因此,如何讓競爭有秩公平、如何讓這些資源在競爭中達到最佳的配置、如何讓競爭既能推動人類的文明進步又能讓全體社會成員在競爭中獲得四大欲求綜合動態滿足度的最大化,是衡量一種社會制度和諧與否的標准。
因此,只有一個在時間上空間上能讓全體社會成員樂苦相抵的絕對值最大,成員之間的利益沖突最小,個性滿足的程度最高、資源的利用率最大、技術進步的速率最快、社會全體成員幸福總量最大化的社會,才是一個人人幸福的理想的和諧社會。讓每個地球人都最幸福快樂的和諧世界理應是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
5. 幸福的含義是什麼呢
幸福的含義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生活、境遇)稱心如意。
引證釋義:曹禺《雷雨》第三幕:「我們都還年輕,我們將來一定在這世界為著人類謀幸福。」
近義詞:美滿、甜蜜、快樂。
反義詞:痛苦、悲慘、悲哀、悲傷、苦難。
(5)幸福噢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
一、甜蜜 [ tián mì ]
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適。
引證釋義:張天翼《報復》:「他到南方去的一向,先當然甜蜜地通著信。」
二、快樂 [ kuài lè ]
感到幸福或滿意。
引證釋義:巴金《家》六:「他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哀。」
6. 什麼是幸福幸福的含義是什麼呢
幸福對每個人來說定義都不一樣,即將餓死之人有一碗剩飯既是幸福,而有些腰纏萬貫之人天天山珍海味也未必幸福;即將凍死之人有一件薄衣加身既是幸福,而某些達官貴人天天溫柔鄉里也未必幸福。
5、成就感
幸福的是一種成就感。當兩個考試剛剛好及格的人在一起,他們一起努力將分數漲到80分,那麼這個過程就非常幸福,因為這個過程非常有成就感。
幸福涉及到文化、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對幸福的追求不同,但是相同的始終是這種積極的心態;有意義的快樂;積極的投入;良好的環境以及有成就感的感覺。總之,簡單快樂就幸福。
7. 什麼是幸福幸福的含義是什麼
幸福是一種積極心態,對生活的愉悅體驗,對身心健康的追求,對人生的渴望,需要的滿足感,快樂的找尋,多巴胺的舞動,對未來的希望。對每個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在一生中的感悟不同,還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菜根譚》中寫道:“世人以心肯處為樂,卻被樂心引在苦處;達士以心佛處樂,終為苦心換得樂來。”意思是:世人以為心有所得是一件快樂的事,可這種願意與追求卻常常被追求樂土引向苦難與痛苦之中,心胸寬廣、虛懷若谷的人能承受苦難、逆境、挫折的精神洗禮,在苦難中享受抗衡的快樂。
人生如路有起有伏,對於農民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亦為樂,在播種希望的過程中有苦也有甜。得到土地時很幸福快樂,天災人禍中得到痛苦,安一份希望又心中變暖,擁有把握時又轉為高興,有收獲時陽光燦爛。
不管快樂與否,人是抗爭不過世界,卻能掌握自己的內心世界,不能因世界帶給自己的困境中而選擇痛苦。人心要像太陽一樣自帶光芒,這種光芒就是自己的熱情,熱情中展現塊樂。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何不快快樂樂生活呢?
幸福是什麼呢?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對生活的滿足感,不在於生活給你提供什麼,而是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感受,付出也可以快樂,體驗也是一種享受,獲得是一種美好。可以設定永遠的期待和信仰,還可以自行設定比上不是比下有餘的滿足,還可以放下貪、嗔、痴、欲、氣、怨、執、迷等,這就是幸福的真諦!
8. 幸福是什麼意思
幸福,是一個人自我價值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幸福劃分為四個維度:滿足、快樂、投入、意義。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
《啟蒙文》定義:幸福是人的精神(意識)對自我進行覺知時的滿意狀態。
新釋:幸福存在於差異化中。差異化的存在,不僅是合理合情的,而且是一門大學問,從人類認知學角度看,它就是產生幸福感的源泉。(古樸)
(8)幸福噢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幸福延伸閱讀——衡量:
幸福是不痛苦,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一種能表現出愉悅與幸福心理狀態的主觀情緒。
大部分人在談論「幸福」時,都是指這種「幸福」——個人愉悅的感覺,積極的情緒,它是短暫的,易逝的,獲得也相對簡單,有許多的捷徑,比如性、巧克力、葯物。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把「幸福」劃分為三個維度——快樂、投入、意義。每個維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將淺層次的快樂轉化為深遠的滿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處更大的事情。
9. 幸福的含義是什麼
幸福,是指一個人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幸福說到底就是好的滿足。幸福感=R*滿足感(R:幸福商)。幸福劃分為四個維度,滿足、快樂、投入、意義。每個維度的幸福都有,但是將淺層次的快樂轉化為深遠的滿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處更大的事情。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
中文名
幸福
外文名
blessing;happiness
拼音
xìng fú
注音
ㄒㄧㄥˋㄈㄨˊ
因素
開心、快樂、甜蜜、美滿
熱點關注
解讀 幸福小調查:只有38%的人認為自己是幸福的
幸福在不同人眼裡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對於幸福的體會和獲取的能力也有所差異。你人生中感到幸福的時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