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1.
要學會知足常樂。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要學會知足常樂,只有懂得知足,我們才會感...
2.
保持積極的心態。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無論面對什麼困...
3.
多想想別人對自己的好。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要學會多與周圍的人溝通和交流...
4.
感謝生命中的每個人。 要想讓自己樹立正確幸福觀,我們要學會感謝生命中的每個人,正是他們教...
② 一名共產黨員應如何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一)加強理論學習
改造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學習和掌握科學的理論。每一個共產黨人都要重視和加強學習。只有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為確立共產主義最高價值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將科學理論真正轉化為堅定的政治信仰,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才能與自己頭腦中一切陳舊過時的、不科學的思想徹底決裂。加強理論學習,一定要端正態度,結合實際深入思考,從理論上真正弄清弄懂。要堅持把所學科學理論用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去,開拓創新,奮力拚搏,在工作中實踐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中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二)密切聯系群眾
在群眾中從我做起,是實現共產黨人最高價值目標的正確途徑。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的發展其才能的手段。」這就是說,個人只有在群眾的集體中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實現其「自身價值」。始終堅持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始終堅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的傳世之寶。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群眾。我們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應該時刻擺正同人民群眾的位置,時刻警惕脫離群眾的傾向,時刻把群眾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作為政協的黨員幹部,特別是要積極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加強同政協委員、各界人士和基層政協的聯系,加強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的聯系,搞好相互間的交流與協作。
(三)做好本職工作
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口號,必須融入具體的實踐。做好本職工作,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要方式,也是體現思想境界的主要方面。一個共產黨員的價值,只有帶領群眾進行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才能夠得到實現。德國著名詩人歌德說過:「你若喜愛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從事政協工作的黨員幹部,一定要以身作則、從我做起,真心熱愛政協工作,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政協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沒有引人注目的標志性工程,但是都同黨的事業緊密相聯,都關繫到統一戰線的團結,關繫到多黨合作的成效,關繫到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協是一個可以幹事,也能夠幹事的地方。只要我們扎扎實實地履行職能,真正做到參政參在點子上,議政議在關鍵處,政協工作同樣是大有可為的。
(四)嚴格廉潔自律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廉潔自律,是我們加強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也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證。黨員領導幹部尤其要注意自警、自省、自重、自勵,加強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提高反腐拒變的免疫力,堅持防微杜漸,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堅持清正廉潔,不沾一分錢,不出半點格。不論大事小事,只要違反黨的原則和人民利益,就要堅決反對,就要嚴肅查處,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③ 如何正確樹立幸福觀
幸福觀是人們對自身所具備的生存與發展條件的一種肯定的情感體驗,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反映。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認為,勞動是幸福的源泉,道德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的結合,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社會為每個人追求和實現幸福提供了基本條件。
做幸福的教師,幸福地做教師,既是教育事業的必需,也是教師個體生命的必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的生命質量,使人成長為自由、全面、健康的人,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一起幸福起來。
一、深刻理解身為教師的幸福理解幸福既是擁有幸福的基礎,又是擁有幸福的前提。幸福是什麼?是儒家的「仁」、道家的「無」、佛家的「涅槃」,還是蘇格拉底的「美德」、柏拉圖的「和諧」、亞里士多德的「至善」,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探討過幸福。概括起來,對幸福的理解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一是以外界標准界定幸福;
二是以內在情緒體驗為標准界定幸福;
三是以個體的主觀判斷為標准界定幸福。由此可見,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是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發揮、力量得以增長所獲得到持續快樂體驗。教育是心靈的事業,做教師應當是一個幸福的職業。
④ 入黨積極分子如何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幸福觀求大神幫助
長久以來,人們關於人的價值的論述,無過如此。而千百年來,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關於人生與自身價值的思考。當然,無論過程怎樣,我們仍然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為實現自身的價值,為了擁有無悔的人生,為了實現崇高的理想,為了社會的發展,為了人類的進步,或為玉碎,或為志勉。總之,他們為了國家與人民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的事跡,使世人敬仰,使往生嘆服,讓很多人都深思自己的人生,進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有為之士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奮斗終生。按照我們普通人的邏輯思維,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首先應當做到的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在此基礎之上,經過大家的共同的努力,進而為全人類的自由平等事業不懈奮斗。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一個優秀的入黨積極分子 也應該是是一面旗幟,引領著群眾為了理想前仆後繼。在中國共產黨成長的八十多年的風雨路程當中,無數的先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一腔的熱血見證了這個問題,並給予了它最好的詮釋。如果說對於普通的群眾而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國家做出微小的貢獻,為社會做出微小的貢獻就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話,那麼我們認為,入黨積極分子就應該在此基礎之上,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在共和國發展的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時期,總能涌現出這樣那樣的具有高尚品質的優秀的擁有大無畏精神的共產黨員,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情,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揮舞著人格和品質的大旗,閃耀著燦爛的光輝,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為身邊的人民群眾樹立很好的榜樣。作為後備力量的入黨積極分子就應該具備這樣的思想和品質。每一個人都有仰望星空的權利,即使是深陷囹圄,也不能剝奪他們思想上的絕對自由。每一個人都有生而為人的權利,即使是卑賤如奴,也不能拿走他們自由平等的理想。我們的現實當中,因為境況和機遇的不同,每一個人所能實現的價值也不盡然相同。所以,當我們遠望鴻鵠高飛之時,我們也可以放言:「汝鴻鵠焉知燕雀之志哉!」古人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論我們限於多大的能力,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因為對社會的貢獻,其實無分大小。是故「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即便是常人已應該有如此的心念,即使是普通一人亦應該有為理想而奮斗的決心。因而,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武裝下的入黨積極分子,更應當以這些基本權利和目標為基礎,厚積薄發,為社會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作出貢獻。共產黨組織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中國共產黨亦然。將實現民族的振興和富強與實現共產主義相結合,就是當前的也是每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的最終奮斗目標。一個人失去了志向,便會失去人生前進的方向,一個黨員亦然,優秀的共產黨員應當以實現黨的最高綱領為目標。將自己的價值與社會的價值相結合。具體來說,分為兩個部分。第一,要牢固樹立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學習黨的各項理論方針政策,使自身的思想覺悟做到與組織一致,與時代同步。同時不斷強化自身的政治理論素養,培養自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使每一個個體都有一份向心的凝聚力量,最終形成強大的推動力量。將個人的價值觀與組織集體的價值觀相互關聯。具體到我們大學生而言,就是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為社會服務的本領。樹立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時刻准備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第二,要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最高利益,時刻代表人民的利益。歷史的經驗表明,我們的國家,乃至於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會由於認識和時代的局限性作出一些錯誤的決定,造成極大的損害,這一點,我們已經毋庸置疑。但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工農政權的主人,歷史的實踐表明,只有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能代表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忽視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損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不可能得到歷史的肯定,也不可能獲得人民的支持的。我們中國共產黨時刻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宗旨時刻不變,代表人民利益,就要以人民利益為最高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當然,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具體到我們來說,就是要牢固樹立人民主權的觀念,積極學習探討時事政治,關心國家大事。同時,又要從身邊做起。入黨積極分子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為人民解放事業而獻身做貢獻的精神,樹立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而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犧牲一些個人的利益。同時,我們又不能好高騖遠,一味追求一些目前難以實踐的東西,要立足於實踐,立足於根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有將二者有機的相結合。才能實現應有的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也只有這樣,才能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⑤ 一名黨員應如何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1、作為一名黨員,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更是黨組織中的普通一員,要在思想觀念上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要在實際生活、工作中提倡「社會主義八榮八恥」榮辱觀、正確的政績觀,真心真意為人民服務。
2、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拼搏不息的奮斗精神,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未來。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堅定信念,相信自己,相信黨和國家的政策,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以實際行動去改造世界
3、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要盲目崇尚拜金主義,要明確自己人生的意義在於為國家、為人民更多的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過分追求榮華富貴,迷失自己的本心。
4、要有責任意識。不管是在家庭、在單位、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要擔負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家庭中,孝敬父母,贍養妻兒;工作中,安分守己,盡職盡責,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5)黨員幹部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擴展閱讀:
黨員具備的基本要求:
第一,"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這一規定要求黨員要比一般工人群眾具有更高的共產主義覺悟。
第二,"中國共產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這一規定深刻揭示了共產黨員的宗旨和任務,它要求每個黨員必須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以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自覺地使個人的一切追求服從和適合於黨和人民事業的需要。
第三,"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這一規定要求每個黨員永遠保持普通勞動者的本色,同勞動人民平等相處,同甘共苦,真心實意地為勞動人民謀利益,絕不容許脫離勞動人民去搞特權,謀私利,更不允許站在勞動人民頭上作威作福。
參考資料:網路-黨員
⑥ 怎樣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幸福觀是人生觀的一部分或一個方面,是人們對幸福的根本看法。幸福是指人們在創造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條件的實踐中,由於目標和理想的實現而感到精神上的滿足。幸福觀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反映。由於人們的生活價值目標不同,人們的幸福觀也就不同。尤其是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幸福觀。
資產階級的幸福觀是利己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認為物質享受與個人私慾的滿足是衡量幸福快樂的尺度。
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認為,每個人都在謀求幸福,個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分不開的。最重要之點在於把幸福的創造和幸福的享受結合起來,並把創造幸福作為前提,然後才談得上享受幸福。因為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來說,沒有勞動就沒有幸福可言。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只有社會勞動才是創造幸福的根本途徑。只有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認為幸福觀是整個歷史發展的產物,各個階級的幸福觀是由不同的生產方式所決定的。幸福的關鍵是人的志向、生活目的。真正的幸福在於鏟除剝削制度,改變不合理的社會關系,創造嶄新的合理的社會主義制度。個人幸福和集體幸福緊密結合。強調集體幸福,但不否定個人幸福,把個人幸福融於集體、民族、階級和人類的幸福之中。
集體主義是共產主義幸福觀的核心。共產主義幸福觀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全人類解放而奮斗,看成是最大的幸福,堅持把追求個人幸福和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統一起來。
幸福既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也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當前,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應該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幸福觀,以指導我們的工作生活和人生走向。
幸福必須依靠工作才能創造,不能靠歪門邪道。醫生治好了病人,對病人盡到了責任,他會感到莫大的幸福,教師培養出了高才生,對公務員盡到了責任,他會感到莫大的幸福。自然,我們公務員辦出事情,伸張正義,懲治邪惡,為民理政,同樣感到莫大幸福。幸福就在身邊,就在自己的崗位上,只要去奮斗,幸福永遠伴隨著我們。有一首民謠:「星星和月亮在一起,珍珠和瑪瑙在一起,莊稼和土地在一起,勞動和幸福在一起」。
一個人想獲得歡樂,絕不像摘果子那樣輕松,而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一個不能吃苦耐勞的人,肯定是與幸福和歡樂無緣的人。正像一首詩里說道:「哪裡有勇敢的創造,哪裡才有幸福的留步;哪裡有艱苦的奮斗,哪裡才有幸福的永駐」。
作為新時代的公務員,我們既要有20世紀60年代的「老黃牛」精神:聽話、吃苦,更要有時代精神:解放思想、幹事創業、與時俱進,有膽、有識、有魄力。
⑦ 領導幹部該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構建和諧社會要求領導幹部的幸福觀應該體現和諧社會的特徵,其基本定位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堅持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的和諧統一。既有富足的物質生活,又有充實愉悅的精神幸福。豐富的物質生活為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奠定基礎,充實的精神生活為進一步創造物質財富提供智力與精神支持。二是堅持個人幸福與家庭幸福、社會整體幸福的和諧統一。個人、家庭所追求、所得到的幸福,應該是整個社會的幸福有益的。三要堅持眼前幸福與長遠幸福和諧統一。社會是發展的,人也是發展的,必然要求人不僅要著眼於眼前的幸福快樂,也要為得到未來快樂幸福而考慮,使眼前幸福延伸到未來。四要堅持幸福的目標與實現幸福的手段和諧統一。這方面特別要將勞動和創造作為獲得幸福的主要手段和源泉,將勞動作為享受幸福的前提;將享受幸福當作創造的結果。作者:黃明哲
⑧ 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思修
小時候覺得,幸福就是能夠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長大後覺得,幸福就是一個能達成的目標;成熟後覺得,幸福是一種處之淡然的心態。
也許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也許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許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也許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也許是「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也許是「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幸福觀,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卻是一定的。
追求幸福,是每一個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實現幸福,是每一個公民最樸素的願望。改革開放前人們很少談幸福問題,但隨著「中國夢」的提出,人民幸福被寫在了我們黨和國家的旗幟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正是基於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也就是說,幸福的生活,既需要物質條件,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也需要精神條件,創造豐富的精神產品,過上豐富的文化生活;還需要社會條件,創造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的社會環境。
(8)黨員幹部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擴展閱讀
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就不會被他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做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馬克思還指出: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為人類犧牲了自己——有誰敢否定這類教誨呢?
馬克思在此闡述了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創造幸福與享受幸福的統一。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人們在社會活動過程中,通過細致的社會分工和密切合作形成既定的社會關系,彼此依存、共同發展。一個人離開其他社會成員是不可能孤立生存的,那種只顧個人幸福而不管別人死活的態度是極度自私的。
⑨ 如何樹立的正確幸福觀
樹立正確的幸福觀,首先要認清自己,分析自己,看自己有哪些長處哪些不足,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評價自己。
2.
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就不要和別自己強的人去攀比,不管是物質方面的還是事業方面的,別人既然比自己強,那麼他就自然會有他自己的道理,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3.
樹立正確的幸福感,就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奮斗。要牢記個人的幸福不是天上掉餡餅,然後就會砸自己的。幸福是靠自己的雙手掙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