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幸福社會需要什麼
「這是我送給女兒的『道德儲蓄罐』,她每做一件好事,我就往裡塞一枚硬幣,有12枚了。」
一個母親對她的朋友說道。
進行道德儲蓄,是提升個人道德的重要方式之一。
宋代名相文彥博每做一件好事或錯事,就分別放粒紅豆或黑豆在罐子里,以此砥礪自己的品行。
這位母親用道德儲蓄罐教育自己的女兒,其異曲同工之處,就是他們知曉道德需要自律,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斷提升個人的道德境界。
而社會的道德構建,需要個人的自律與參與。
一邊感嘆「道德冷漠」,痛心於女童被碾無人施救、老人跌倒沒人肯扶之類的「道德寒流」,一邊卻拒絕主動伸出援手,把營造道德善境的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習慣沉湎於「道德懷舊」,念叨著往日「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溫暖,卻甘願做一名看客,當道德的接力棒傳到自己手上時無所作為……長此以往,社會道德的構建將會成為紙上畫餅。
只有人人參與,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道德的儲蓄罐攢下一枚枚善行的硬幣,道德空氣才能越來越好。
道德儲蓄的本質是激勵。
每做一件好事,就存一枚硬幣,這是一種自我肯定與激勵。
社會道德的構建同樣需要激勵,必須旗幟鮮明地獎善懲惡,讓好人不吃虧、好人有好報,讓一個個「最美草根」得到社會的尊敬,獲得應有的精神與物質褒獎,道德儲蓄才能蔚然成風。
相反,如果英雄流血又流淚、做了好事還得擔心被反咬一口,社會的向善、從善之心就會越來越冷,道德儲蓄也更會被漠視。
構建機制,獎善懲惡,把好人有好報變成永恆的承諾,是營造向善之風的當務之急。
人是道德的參與者,也是道德的觀察者。
道德楷模、先進典型是公眾觀照社會道德的重要窗口,傳播學有種觀點認為,身份決定影響力,社會精英的道德言行有時比普通人有更大的示範效應,在道德的儲蓄罐里,他們應該作出更大努力,存進更多「硬幣」,助推公眾道德信心的確立和自覺儲蓄道德這一習慣的養成。
一個幸福的社會,不僅要有先進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每一個公民乃至整個社會重視道德建設,有意識地養成道德儲蓄的習慣,社會道德水平才能不斷提高,百姓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才能更加強烈。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幸福社會,需要更多的「道德儲蓄」。
『貳』 現代人們所追求的幸福到底是什麼
幸福源於個人的人生態度和滿意程度,如果現實在你滿意程度之上你就會感覺幸福,古話說過「知足長樂」就是正解,因為幸福是一種感覺,誰也不能確定它持續的時間,如你有了房子、有了車、有了自己愛的漂亮妻子,這時你感到幸福了,但是當你慾望膨脹以後,心裡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更漂亮又不約束自己的妻子時,你感到不幸福了。所以幸福是一種心態,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福本身就是一種感覺,簡單而朴實,而想要得到幸福也並不是件難事.難的是如何不把幸福忽略掉.很多時候我們只要有一點點伸出手的力氣和勇氣,就完全可以抓住想要的幸福.然而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缺乏這種勇氣,總是夢想幸福會從天而降,落在自己頭上,總是在等待中期盼幸福的降臨!,相信你會很快樂,因為人生不過百年,開心也是一輩子、郁悶也是一輩子,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人要學會自我滿足。這里說的自我滿足,不是驕傲自滿,也不是阿Q精神,是對環境的適應。人應該學會改變環境,但更要學會適應環境,要做到這兩樣都有不容易,這是人生存的能力。你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但是你也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也就可以了。人應該有理想、有願望,有生活的目標。慾望和願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對客觀世界的強烈要求,而後者是人主觀世界的一種目標。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應該克制,不能放縱。品質高尚的人,不一定沒有慾望,而是能剋制慾望。從能剋制慾望到無欲,這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修養品德的過程。無欲則剛,是修養到了一定的程度。在生活上可以不滿足現狀,但必須通過自己的勞動、合法的手段去獲取。幸福沒有絕對的答案,關鍵在於你的生活態度。 同樣的一天,如果以不同的心情去面對,將會是不同色彩。英語1. well-being; happiness; bliss 2. happy 幸福(拆字) 幸:土,代表房子;下面大部分是錢的符號,代表錢; 福:一家人,要有吃的(田),有衣服穿。 幸福: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錢花。一家人在一起,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 幸,可以和不字組合,不幸的人就是沒有房子和沒有錢花的人。也是因為房子和錢,「有錢人」也會成為不幸的人。 福,沒有和不字的組合。所以有吃的,有衣穿,就是有福的人。 幸福的定義 心理慾望得到滿足的過程。 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幸福是人在創造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中,由於感受和理解到個人 ,集體乃至人類的目標,理想和正義公益之事業的實現而得到人格上的滿足。(倫理學標准概念). 幸福是指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條件和活動趨向和諧的生活狀態。 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因此幸福也可以理解為對慾望的滿足. 當然.現在許多人對幸福的定義有的時候不是這樣.也有不一樣的理解. 有的時候可以把幸福理解為.當你的心對你所擁有的一切所感到滿足時.即是幸福. 幸福就是對現狀的滿足和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幸福的多少,來自有幸福感之事件的多少。 幸福的大小,來自所做有幸福感之事的大小(如導存社會、地球等都是大事) 幸福的長短,來自有幸福感之事持續時間的長短(如大的夢想、目標、願望等都是比較長的樂趣) 幸福的深淺,來自該事在你心中地位的深淺(如:愛情、友情、偉大之事等) 如果你想直觀和感性的去感受各種幸福感,讓自己自然的去選擇,那麼你可以查閱各種小說、電影等,它們都會讓你得到各種追求幸福的動力,並讓自己更幸福!
『叄』 今天的社會,幸福成為時尚的話題,結合個人實際談談幸福包括哪些要素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個幸福的人,那麼幸福有哪些要素呢?
幸福的第一個要素是有清醒的頭腦。人和其它動物的本質區別就是有一個會思維的大腦。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因為頭腦一時不清醒才鑄成大錯,甚至喪失了生命。笑看人生認為,保持清醒的頭腦就是保持冷靜和謹慎,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考慮到將會產生的後果是什麼,有不同的後果應當採取什麼方法去應對。大腦就是用於思維的,所以要勤動腦,越動腦越清醒,腦筋才會急轉彎,否則就要撞到豬身上的。
幸福的第二個要素是有廣博的知識。清醒的頭腦來源於知識的廣博,越有文化的人,頭腦才會越清醒。知識沒有止境,所以學習也沒有終點。笑看人生越學習越感覺自己的知識貧乏,因為還有許多新知識需要自己去努力學習。
幸福的第三個要素是有明亮的眼睛。眼睛明,才知道該學什麼,不學什麼,才不會被迷惑。盡管「難得糊塗」,但是眼睛要明亮。看任何東西都要看的仔細些,看的清楚些,不要被假象所蒙蔽,不能誤入歧途。
幸福的第四個要素是有樂觀的心態。樂觀,包括快樂地觀看別人和快樂地觀看自己。笑看人生就是看眾人之生,也看自己一生。做了任何事情也不後悔,發生了任何情況也不煩惱。一切順其自然,咋的咋好。因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不必刻意去追求什麼,也就沒有用意去憂慮什麼。相信明天會更美好,有朝一日去天堂那更是最美好的。
幸福的第五個要素是有健康的身體。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難以談起。身體健康需要適量運動,而堅持冬泳是保證身體健康的有效措施。任何名利都換不來身體健康,而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是最大的名譽,因為健康長壽是任何人用任何名利都換不來的。
『肆』 什麼是幸福現實社會中的幸福是什麼樣子呢
幸福的泛意太廣...
對家人
朋友
愛人都有幸福的體現
總之就是這些人平安健康就算是天大的幸福
當然幸福可以很簡單
也可以很繁瑣
那就要問你自己怎麼看待幸福了
有時候一杯水
暖暖的也是幸福...
『伍』 青年人應該追求什麼樣的幸福
年輕人應該追求樸素的幸福,年輕人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和諧的家庭,不要浮躁而且要有上進心哦不要懈怠
『陸』 是不是人們都追求的是幸福,那我要說的什麼是幸福,什麼才叫真正的幸福,什麼才能叫做真正的幸福
並不是所有的人追求的都是幸福。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人追求金錢上的成功,有些人追求無人欣賞的自在。就算每個人所追求的並不一致,只不過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幸福,但對幸福理解並不一致。每個人有自己的理解,真正的幸福就是說,對社會和大眾有幫助。最起碼沒有危害,然後自己稍微努力就能夠得到的。我認為真正的幸福就是說你在付出努力之後能夠得到你想要的回報,而且這一切是在社會和法律規定范圍之內的,能夠讓你心安理得的享受你的人生。
『柒』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所追求的幸福是指什麼樣的生活
看你自己怎樣理解了,我認為所謂幸福就是一種自我滿足感。比如有些人覺得一家人和和樂樂是幸福,有的人覺得有花不完的錢才幸福,你想要的,得到了,就會有幸福感。追求的幸福,就是希望通過努力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吧?
『捌』 我們應該怎樣追求幸福感
很多人認為不勞動很幸福?人生觀的大問題,當一個人認識公平公義慈愛的上帝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人生觀是自私的,錯誤的。很簡單的不能推翻的真理:兩個人過日子,很有錢,什麼都買不到的時候,兩個都不想動手做飯,都得餓死吧,沒有公平的心,都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現實的幸福,這輩子永遠不會幸福。很簡單的真理。公平公義
『玖』 人們在怎樣的社會中會感到幸福
追求幸福要處理好三大關系:
1、個人幸福和人民幸福的關系
要在為人民謀幸福的過程中追求個人幸福。一個人如果只追求個人幸福,人生的路就會越走越窄。
2、自己幸福和親人幸福的關系
最親熱的人是朋友和同志,最親近的人是父母,最親愛的人是配偶,最親惜的人是子女。要把自己的幸福和親人的幸福結合起來,要把誠心獻給朋友和同志,把孝心獻給父母,把熱心獻給配偶,把關心獻給子女,把信心留給自己。
3、單項幸福和多維幸福的關系
幸福是和人的本性密切相關的。人性的三大方面(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決定了幸福的三大維度。
單純追求某一方面的幸福,都可能導致人生的不幸;獲得幸福的重要方法是學會「三樂」:自得其樂(側重創造幸福),助人為樂(側重傳遞幸福),知足常樂(側重平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