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如今所有人都想找家庭幸福美滿的另一半呢
因為在家庭幸福美滿的生活當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內心也會比較善良和充滿愛意。而且和這樣的人結婚以後自己可能也會在這個家庭當中感覺很快樂。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更加願意去尋找一些家庭生活比較幸福美滿的人結婚。
原生家庭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一個孩子在比較幸福美滿的家庭當中成長,那麼他們的心理也比較健康,並且也更加願意去對他人表達愛意和善良,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庭環境比較惡劣的環境下長大,那麼孩子的心理有可能也會發生扭曲,他們可能在生活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貳』 為什麼有些人的家庭很幸福,而有些家庭不是很幸福
家庭不和諧原因有多,很多矛盾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然後在某個時刻爆發出來的。原因很多物質上身心上 滿足不了對方的要求你了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生活都是喜怒無常的 有開心 有快樂 有悲傷 有難過 我們應該用很平常的心態 去體驗生活 去對待生活 ,積極樂觀 去面對 那我們的家庭就會很幸福
『叄』 為什麼說在家裡時幸福無處不在
家是人們享受幸福的地方,不應該用來流淚和嘆息。許多人會為家庭犧牲自己,更加重視家庭。這些人是最聰明的。結婚前,一個人必須經過父母建立的家庭。結婚後,一個人經營自己的家庭。只有一個人的家庭是唯一陪伴他一生的人。只有依靠家人,一個人的生活才能更幸福、更完美。孤獨的單飄零者生活,無論多麼高尚,都比溫暖的小家庭更令人羨慕。
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家庭生活中溫暖對方心靈的溫暖陽光。作為一個家庭的男主人,你不僅應該承擔你的責任和義務,還應該對你的妻子表示關心和愛,給予你的溫柔和體貼。我相信你會有一個溫暖的家,有相互的謙遜和奉獻。
『肆』 家庭幸福的三個因素
1.平等相待。
婚姻中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但更多的則是通過各種途徑,以結婚為目的結識的。那麼,不管兩個人的年齡差距有多大,也不管結婚以前你是什麼樣的身份、有什麼樣的社會地位、更不在乎你有多少金錢,在婚姻里有的只是兩個平等的人:一個成為丈夫的男人和一個成為妻子的女人,平等是組成一個家庭的基石,不平等就不會有幸福。
2.了解與溝通。
不管你是通過什麼樣的途徑和你的愛人結識的,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在認識、結婚以前,你和你的愛人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經歷,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的兩個成年男女為了愛、為了家庭走到了一起,如果在婚後不能及時地進行更深、更全面的了解與溝通,要想幸福是無法想像的。
3.妥協。
凡有過上街購物經歷的人都知道,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要想使交易成功,必須有人做出讓步,否則交易就會失敗。家庭生活更是一門講究妥協的藝術。一對陌生男女,經過短暫的相識交往後,走進一個屋檐下開始共同生活。那麼,兩個人的生活方式、飲食起居、消費習慣等等總會有差異,因而夫妻雙方難免會有磕磕絆絆,也會發生爭執。一旦發生爭執,必須有人妥協,不妥協只會使爭端升級,最後導致兩敗俱傷。所以,幸福家庭的夫妻一定都是妥協高手。
4.寬容。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絕少有人故意去犯錯誤,錯誤往往都是由失誤造成的。夫妻在一個屋檐下生活,共同度過的時間相對要多一些。這樣,從柴米油鹽到為人處世,夫妻雙方見到對方出錯的機會也就相應地多些,在房子、車子、票子等大問題上會出錯,甚至在小地方上也會出錯:炒菜忘了放鹽、倒了油瓶、丟了家門鑰匙等等。在對方犯錯誤的時候,寬容一些,送上一個善意、理解的微笑,比挖苦譴責要強上百倍。
5.保持距離。
夫妻雙方既承擔著家庭角色,也承擔著社會角色。既是丈夫、妻子,也是子女、父母、同事、同學、朋友等等,在這些角色中,誰也無法被人替代。既然無法被替代,那麼在承擔角色過程中,如果處處被對方掣肘,他(她)能演好嗎?家是人的心靈的棲息地,但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家裡。所以,保持一定的距離,給對方留下一定的私人空間,對雙方都有好處。
6.經營的概念。
一對男女要組成一個家庭,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依靠夫妻雙方的共同經營。這種經營不僅是指物質上的,更多的還是強調精神上的: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等等。家可以不是奢華的,但一定是溫馨的。 除了這些,還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尊老愛幼、坦誠相待等等。
『伍』 為什麼說家庭是幸福的港灣呢
當然了,誰都同意這種說法「家庭是幸福的搖籃」,我們每個人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庭中與家人一起度過的。但就是在這一空間,因為許多原因,問題可能此起彼伏。
我們每一個人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庭中與家人一起度過的。但就是在這一空間,因為許多原因,問題可能此起彼伏。
在我們的「成功學——積極心態的學習班」中,有一位有才能、有進取心、大約24歲的青年。我們問他:「你有什麼問題嗎?」
「有!」他答道,「我的母親……實際上,我已決定在這個周末離開家庭。」
當我們要求這個學生討論此問題時,事情就變得很明顯:他和他母親的關系不大和諧。而問題的關鍵之處似乎是,母親的進取心和好強的性格是和兒子的性格相近的。
我就向全班說:「一個人的性格能夠比作磁力,當兩種同極磁力在一條線上、向同一個方向推或拖時,它們就互相合作。當兩種同極磁力相互作用時,它們就互相抵抗和排斥。」
我直接對那個學生說:「你的行為和你母親的行為好像是十分相似的,根據你對待她的方式,你能斷定她將如何對待你。你或許能通過分析你自己的感情來評價你母親的感情。所以你能夠輕易地解決你的問題!
「當兩種強有力的性格互相反對,而兩個人又希望能和諧地生活在一起的時候,至少有一方必須應用積極心態的力量。
「你在本周的特殊作業就是,當你母親要你去做什麼事時,你就高興地去做。當她提出一個意見時,你就以令人快樂的、誠懇的態度說出自己的意見,或任何話也不說,完全同意她的意見。當你企圖找她的岔子時,你就壓下火氣找出好的話來說。這樣,你將取得令人愉快的效果。」
「這不會起作用的!」這位學生答道,「她的確是頑固得無法相處!」
「你絕對正確。」我答道,「這可能不會起任何作用,但你能夠試試用積極的心態去做。」
一周之後,我問這位青年情況怎樣。他的答復是:「我很高興,在這一周中,我們之間沒有說過一句令人不愉快的話。了解嗎?我已經決定留在家裡了。」
人們有一種傾向,喜歡用他們自己的反應來斷定別人的反應。這個結論對那些像那位曾同母親不合的青年人一樣的人來說,有時或許是正確的。但是許多父母同他們的孩子有矛盾,常是因為他們未能認識到孩子的性格和他們的性格不同。錯誤在於這些父母沒有認識到時間既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他們自己,於是他們沒有去調整自己的心態,以適應孩子和他們本身的變化。
一位律師和他的妻子有五個極好的孩子。但是他們並不快樂,由於他們最大的女兒——一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不能按照他們所規定的方式生活。
「她是一個好女兒,可是我無法理解他。」父親說,「她不高興從事家務勞動,卻辛辛苦苦地花幾個小時去彈鋼琴。夏天我給她在百貨公司找到一個工作,但她不想去做。她只想整天彈鋼琴!」
我們建議他們都做個活動向量分析,這種分析的結果是很能啟發人的。我們發覺這位姑娘有雄心、有能力,並有自己的特點,這些都大大超過了她的父母,使得他們很難理解她對他們的反應。
這對夫婦以為學會彈鋼琴是件好事,但一個女孩子做家務勞動和在商店裡勞動也是很有必要的,想成為鋼琴家的熱情僅是在浪費時間。「總有一天她要結婚的,那時她就要理家。她應當更實際些。」雙親做出這樣的推論。
我們把姑娘的才能和愛好與她的父母作了解釋,並說明了他們為何不能理解女兒的原因。我們也向姑娘說明了為何她父母用一種方式思考,而她自己用另一種方式思考。當他們三人致力於相互了解並用積極的心態去解決這個問題時,他們便得以和睦地相處在一起了。
1.家庭幸福需要相互了解
要幸福,就要了解別人。要認識到別人不會和你完全相同。他不可能和你一樣思考,他所喜歡的東西不一定就是你所喜歡的東西。當你認識到這一點時,你更易於發展積極的心態,更易於做一些事情,使得別人能做出稱心的反應。
磁鐵相反的兩極互相吸引,而具備相反性格特點的人們也是這樣。一個有進取心、樂觀、有雄心、有信心,並且具有巨大的內驅力、能力和毅力的人,與一個易滿足、膽怯、害羞、機智和謙遜,還可能包括缺少自信心的人在一起時,經常會互相吸引,互相補充、加強和完善。他們聯合以後,便可融合他們的性格,這樣,每個人的缺點也就互相抵消了。
假如你同一個性格恰好與你相同的人結了婚,你會感覺幸福和受到鼓舞嗎?你如果做出真實的回答,那也許是「不」。
應當教育孩子們去了解和尊重他們的父母。家庭中許多不幸正是因為孩子們不了解、不尊重他們的父母所造成的。但這是誰的過失呢?是孩子的?還是父母的?或者是雙方的?
不久以前,我們同一個大企業的總經理進行了一次會談。這位大企業家因為工作卓越,大名曾出現在美國各大報顯要的版面上,但是,在我們見到他的那一天,他最不高興。
「沒有人喜歡我!甚至我的孩子們也恨我!這是為何呢?」他問道。
實際上,他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給了孩子們金錢所可能買到的所有東西,為他們創造了安逸的生活。但是,阻止孩子們取得某些必需品,這些東西曾經迫使他在童年時代取得力量,從而發展為一個成功的人。他力圖使孩子們遠離生活中那些對他來說醜陋的東西。他滅絕了孩子們奮斗的必要性,讓他們不再像他過去那樣必須進行奮斗。當他的兒女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從未要求或盼望他們尊重他,而他也從未得到過尊重。然而他確定,孩子們了解他,並不必要努力去探索。
事情本來會與此迥然不同,假如他真的教育孩子們要尊重人,並且至少部分地依靠艱苦奮斗,依靠自己的力量安排自己的生活。他給了孩子們幸福,卻沒有教育他們使別人幸福,因而使自己更幸福。假如在他們成長的時候,他就信任他們,並且告訴他們,為了他們的利益,自己曾歷盡坎坷,或許他們早就更加了解他了。
可是,這位總經理,或者和他處在同樣境況中的任何人,沒有必要依然處在不愉快中。贊別人,或者寫一封簡訊,讓他們了解你在想念他們,他們一定是很高興的。
2.書信能給人帶來幸福
彼此分離的人,假如常有書信往來,反而會覺得更親密。有許多分居兩地的人之所以舉行了婚禮,就是因為在分別之後,他們的愛情通過書信反而變得更深厚的緣故。
通過書信交流,雙方能夠增強理解。每個人都能在信件中表達自己正直的內心思想。表達愛情的信件不必、也不應當因結婚而中止。馬克·吐溫天天都給他的妻子寫情書,甚至當他們都在家的時候。也是如此,他們在一起過著確實的幸福生活。
你要寫信,就一定思考。把你的思想提煉在紙上。你能夠藉助回憶過去、分析現在和展望將來發展你的想像力。你愈是常寫信,你就愈對寫信感興趣。你寫信時最好採用提問的方式,這樣,易使收信人給你回信。當他回信的時候,他就成了作者,你就能夠體驗到收信人的歡樂。
你的收信人是依據你的思路進行思考的。假如你的信是經過周詳考慮寫下的,它就能使收信人的理智和情緒沿著你指引的路徑前進。收信人讀你的信時,信中令人鼓舞的思想被記錄在他的下意識心理中,將不可磨滅地深印在他的記憶里。
3.知足者常樂
拿破崙·希爾曾經身為報刊專欄作家寫過一篇文章,它的標題是《滿足》。你會感到這篇文章很有用。下面就是其中的摘錄:
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住在「幸福谷」。他富有歷久不衰的人生理想,富有他所不能失去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給他提供滿足、健康、寧靜的心情和內心的諧和。
以下是他的財產清單,它們本身明確了他是怎樣獲得這些財產的:
我獲得幸福的辦法就是幫助別人獲得幸福。
我獲得健康的辦法就是生活有節制,我只吃維持我的身體健康所必須的食物。
我不怨恨任何人,不嫉妒任何人,而是熱愛和尊敬全人類。
我從事我所喜愛的勞動,我還把游戲與勞動相結合,所以我很少感到疲勞。
我每天祈禱,不是為了更多的財富,而是為了更多的智慧,用以認識、利用、享受我所已經擁有的諸多財富。
我不應用辱罵的語言。
我不要求所有人的恩賜,只要求我有權把我的幸事分享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和我良心的關系良好,所以它總是指導我正確處理一切事情。
我所擁有的物質財富多於我的需要。由於我清除了貪婪之心。我只需要在我有生之年能用於建設的那部分財富。我的財富取自分享了我的幸事而受益的那些人。
我所擁有的「幸福谷」的資產當然是不能課稅的。它主要以無形財富的形式存在於我的心裡,這種財富無法估計價值,也不能被佔用,除去那些能接受我的生活方式的人。我用了一生的時間,盡力觀察自然的規律,形成了遵循自然規律的習慣,因而創造了這種財產。
「幸福谷」中的人的成功信條是沒有版權的。這些信條也可以給你帶來智慧、寧靜和滿足。
賓斯托克在他的著作《信任的力量》中談到幸福的問題時說:
人類是一起誕生的,整個人類原是一個整體。正是人類所形成的世界把人類分襲開了。多麼愚蠢的世界!多麼虛偽的世界!多麼恐懼的世界!假如人類有了信任的力量,就可讓人類重新聚集到一起——信任他自己,信任他的同胞,信任他的命運,信任他的上帝。那時,僅有那時,人類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整體。那時,僅有那時,人類才能找到幸福和寧靜。
4.擁有美好的姻緣
你想擁有成功和快樂的婚姻嗎?當然,每個人都希望。有很多對夫婦因積極思想的幫忙,得以享有幸福的婚姻生活。
可是,也有人不以為然。舉例來說,有一個嘲世諷俗的年輕人曾經說:「結婚?我一點也不想談。我才不會上當。」他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便開始參加我們教堂所辦的成年人社交聯誼活動。他常和朋友相約外出遊玩,可是,他每次都先把話說明白,他絕不結婚。
我很同意這個說法——懂得婚姻之道並且可以享受婚姻的樂趣,這是成功人生的一項重要因素。當人們了解如何享受親密的關系時,那就意味著,雙方能互相鼓勵,互相合作,以實現健康而有創造性的婚姻。一方支持另一方,在這種關系裡,子女也能夠從中知道真正的溫暖及互敬互愛。它使得家庭成為播灑幸福和創造幸福的中心。
國家教育協會曾開了一次會,全國差不多每所大學的校長都參加了。會議討論的中心議題是學校能做些什麼來適應時代的需要。時代的需要是什麼呢?是要與俄羅斯競爭的科學教育?空間教育還是經濟教育?這些都不是。教育家們指出,現代社會最迫切的需要是幸福而有意義的家庭生活。幸福、健康的家庭是健康社會的基礎。家庭中的健康氛圍會向外延伸,影響到社會的商業、工業、教育、政府等各個領域。
所以,怎樣建立成功的婚姻關系是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我們如今關注的焦點。
積極心態的顯著效果之一便是對面臨困境的婚姻發生影響力。當人們在婚姻出現危機時,假如能運用積極心態去對待,通常能改善並加深婚姻的關系。當夫婦雙方可以用相應想法來處理問題時,就一定得到建設性的結果。
「我的婚姻生活能有如今的成就,得歸功於積極心態的協助。」
實際上,婚姻關系是人類關系之中最敏感也最難處理的一種關系,需要兩個不同的人相互調整成為一種親密的結合。要擁有幸福的婚姻絕不能靠運氣,而必須建立一種清楚、明確、實際的計劃,使雙方都能藉此成長並成熟。這樣,子女們才能有充實、圓滿、幸福而有創造性的人生,這正是婚姻的目的。這點要求大家謹記在心。再說一遍,一個快樂的婚姻,是要使先生、太太、小孩均能從中獲得最大的滿足。
我們來看看婚姻中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再看看怎樣成功地解決這些問題。
婚姻中我們最常聽見的一種抱怨是雙方沒有共同志趣。老實說,丈夫和妻子想擁有共同的興趣實在不容易。許多情況下都是這樣的:丈夫每天一大早上班、下午六七點鍾回來。一天之中勞碌奔波,但他從不講給妻子聽,由於他覺得妻子對這些不感興趣,或者他是太累了不想講。而妻子呢?她的興趣是逛街、購物。她總喜歡把這些瑣事講給丈夫聽,無論丈夫認為這些多麼無聊。最後,兩個人的興趣差異越來越大,兩個人也就越來越難以溝通。
幾年前,我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我的一個教友對我說,他和太太常會因看電視而出現沖突。當時,電視剛上市,大家都只能買得起一台電視機。因此,每天晚上坐在客廳中,丈夫要看體育和西部片,太太則要看文藝節目。他們便為此爭吵,口出惡言,傷害對方。即使不至於離婚,但關系也很不和睦。
另外一個大家常會提到的問題是,某些人仍然存有以前的老觀念,以為男人是一家之主,應當掌握家中大權,掌管金錢,分配家用;認為妻子完全不懂這些世俗問題,愚蠢得像個小孩。
談到這里,又引出了另一個誤區。很多女性有意或無意的將自己視為一件藝術品。認為結婚之後,過去受父親的照顧,如今就當然應該由丈夫照顧。這種不成熟、長不大的心理狀態,使她們在主觀上認為作為一個妻子的權利便是當個知足而自得其樂的女人。在她的想法之中,婚姻的整個目標,便是丈夫要提供幸福給她。也就是說,她要從這個「爸爸式」的丈夫那裡得到她盼望的一切。
可是事與願違,丈夫並不願扮演「爸爸」的角色。他期待的伴侶是成熟的女性,對於生活能有共同的奉獻。這樣一來,做妻子的由於觀念錯諢,而對丈夫有了強烈的不滿情緒,婚姻便出現了解體的危險。
因此,夫婦間要培養成功的婚姻,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就是雙方都要成為成熟的人。可能這正是人生給予我們最難的一項作業。布蘭頓博士是美國宗教及精神病基金會的會長,他本人也是一位精神治療專家。他在專家的協助下,曾經設計出一種「成熟計分表」。憑借這個簡單的計分表,每個人均可以自行測試他是否需要在婚姻生活乃至一般的生活態度上多加努力,這個計分表包括八項內容,你能夠就每一個問題作「是」或「否」的回答。
1.你是否會大發脾氣,氣得跺腳,隨便摔東西或踢東西?
2.你是否對別人像對自己一樣體貼?
3.你是否會在別人面前批評你的太太或先生?
4.你是否總是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別人假如不依,便會大發雷霆?
5.你是否常會為很多事擔心?
6.你是否信仰上帝,然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
7.你對於人生的順逆境以及某些無法避免的事是否能寬容地接受?
8.你是否有積極的信念來承擔並解決所有的問題?
假如你對1、3、4、5等四個題目回答「是」的話,表明你是個不成熟的人。
假如你對2、6、7、8等四個題目回答「是」的話,則顯示你是個成熟的人。
用這個測試表的結果,作為一個標准,便知道你的情緒是否成熟,要不要再進一步努力。最主要的困難是,有很多人對於愛情都有一種不成熟的觀念。美國流行的「好萊塢式的愛情」,對很多人的婚姻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我們好像總認為愛情應該是花前月下,情意纏綿。
性的興奮只是成功和歡愉的婚姻的一部分,有許多年輕的夫婦認為,當性的興奮消失之後,愛情也不存在了。他們沒有在性以外的各方面互相協調適應。由於這種不成熟的態度,他們不肯在婚姻生活的其他方面去努力。生理方面的關系雖然很重要,但絕不是婚姻生活的全部。
我在報紙上讀過一則報導,是通過調查400對幸福夫婦所得的結論。這項調查指出,一般夫婦互相適應的平均時間是六年。這是一個平均時間,許多夫婦大概適應的時間要更長。當一對年輕的夫婦結婚幾個月或幾年之後,發現那種緊張興奮的感覺沒有了,他們不應該因此感到沮喪,婚姻幸福需要時間和耐心。當羅曼蒂克的熱情消失,便丟尋找另一個伴侶,確實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夫妻雙方性關系失調,確實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事實上,性行為是兩個人精神上合二為一時的神聖行為《聖經》上說:「汝等合為一體」。即使性行為是屬於生理方面的,但它同時也是愛情之中最高尚、最純真的情緒表達,把性愛當做粗俗的行為是錯誤的。
但是,請你注意,即使我們討論性愛一事,但我始終認為婚姻生活中的精神因素才是重點。精神因素才是真正的力量來源,這正是積極思想重要的領域之一。積極思想以為經由精神的力量,我們才能克服困難及婚姻以外的其他問題。
『陸』 為什麼現在覺得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就是幸福
每個人理解的幸福都是不同的定義,有的人喜歡紙醉金迷的生活,那就是幸福,有些人喜歡美女如雲,那就是幸福,有些人感覺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這種感覺了,是什麼導致的這種情況,現在的人只能說越來越系花家的感覺了,也是經歷和多的事情了才會變得這樣的,一方面,隨著生活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變得也越來越糟糕,更是導致了一些疾病越來越多,癌症,糖尿病的比例也越來越多,有些老人往往就是受到這些疾病的困擾,就算現代的科技再怎麼發達,但是還是攻克不了癌症糖尿病的折磨,也都相繼去世,導致往往家裡的老人不在了。
兒女才想起來老人的重要性,才想起來老人的的好,人死不能復生,只能珍惜眼下,所以感覺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事情,反正我家就是這種情況,我自己出去上大學,上班,有幾年過年都沒回家,家裡的老人都期待我們回去,但是我感覺反正我表哥表姐他們都回去,我不回去也無所謂了,到最後都這么想誰也沒回去,那年我爺爺去世了,我才想起來,已經好久都沒陪爺爺打過麻將了,我們一家人才知道一家人在一起好好的才是多麼的幸福,也懂得了後悔也沒用,我們從那以後年年有空就回家,也不再外面浪了,突然感覺一瞬間就懂得了一家人在一起是多麼重要。
『柒』 有了孩子以後,家庭幸福感來自於哪裡
有了孩子以後,家庭幸福感來自以下這些地方:
首先、身教大於言教。不管是夫妻之間還是和孩子之間,都是嚴於律己,做好自己,不斷的對自己提更高的要求。有話好好說。萬事皆可商量,大事、小事,即使是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的一片好看的雲朵,都可以回家分享,分享會給人帶來快樂。發現對方身上的優點。每個人都有缺點,但是如果每天都能真心的贊揚對方的優點,對方的優點就會越來越多,會做的越來越好,相互扶持著前進。
『捌』 影響家庭幸福的十大因素
第一個,家庭中有一個過度嚴厲的父親
中國人常說,嚴父慈母,這實在是對父親功能的一個限制,因為父親也可以很溫柔的,我理想化的一個父親,是這樣一個狀態,他跟他人有一個非常清晰的邊界,但是他也有溫柔的能力,因為很多父親,他的人格沒有真正成長到一個男人的狀態,所以他需要用過度嚴厲來裝模作樣的來像一個男人,實際上,是在拚命掩蓋自己沒有長大的這一部分,如果大家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歡的女孩兒面前如何的裝模作樣,你就可以理解已經有了女兒或兒子的男人,在孩子們面前那麼嚴肅,是在干什麼。
第二個,過分嘮叨的媽媽
就是對家庭里的事情過分控制,有可能指責,有可能嘮叨,總是對孩子說很多很多話,這樣實際上就是在通過她的嘴巴滿足她的幸福,簡單說,她就是還停留在口欲期,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嬰兒他跟這個世界的鏈接就是嘴巴,那麼一個到了媽媽級別的人,那麼多的攻擊性和情緒都是通過嘴巴出來的話,那就說明她正在用她的嘴巴對她的老公和孩子施虐,這樣的現象在中國的家庭其實非常常見,如果以上兩個方面畫面化一下,可以想像,一個家庭,爸爸是在這個裝模作樣的嚴肅,然後媽媽在那裡嘮叨,然後孩子就在那裡備受虐待。
第三個,家庭里的話題被限制
在中國的家庭里,最容易被談起,也最容易掩蓋事實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大家會不會覺得這個有點耳熟,爸爸媽媽跟孩子沒有任何的話題,只能夠談學習,這是被中國家庭最高談論的事情,大家都躲在學習的後面,感覺比較安全,但是,當父親開口談學習的時候,就是他們掩蓋他們內心的恐懼和不安,而他們自己也沒有能力處理,所以就拿學習這塊遮羞布來擋住。
第四個,過度象徵化
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對中國目前的一個印象是,全世界華人的孩子都在學鋼琴,鋼琴在這個就是一個高度象徵化的一個代表,人民在它上面賦予了很多的意義,比如,高貴,優雅,階層等等,有靠近此物,來滿足自己的一些需要,另一方面,這個也隱含著一些攻擊性的需要,比如,帶著孩子區考級,看我孩子把別人打敗了,但是呢,我有的時候有個矛盾的心理,就是看到現在孩子參加很多藝術,或其他能力方面的培訓班,而我那個時候呢,什麼都沒有,但是,反過來想,他們應該羨慕我們,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玩的是更加原始的東西,比如說,象徵化低的東西,如泥巴、棍子,或一些小動物,但是,大家知道,現在的孩子沒有機會如此的親近大自然,這也是現在孩子們比較悲哀的一面,過度象徵化會導致虛偽,還有導致一個人實際的生活能力的降低,還可以導致,過度的情感隔離,因為,在可以直接對一個人說,我愛你的時候,他 不說,我給你彈一首曲子,這個時候也可以看到,心與心之間遙遠的距離,這裡麵包含著害怕,害怕跟另一個人親近,就已經表明那種安全感的缺乏和擺脫孤獨感的之間,強烈的內耗,這種內在的硝煙密布,只有一條彈鋼琴,這一條蜿蜒曲折的通道可以散發,大家可以想像得到這個人的內心狀態的樣子么?
第五個,過度背景化
現在社會上,很常見的一個詞「拼爹」,無論是大學,還是中學,現在甚至在幼兒園,在入學前,老師先要調查的是,孩子父母是做什麼工作的,好像現在這個被教育部明文禁止了,但是很多老師還潛伏地在做,而孩子們之間,談論的也是,我爹是做什麼的,我媽是做什麼的,拋開社會道德的大旗來說,我仔細體會了一下,這種言論的心理動機是什麼,一個人的背景已經把這個人本身給掩蓋,對於父母來說,過度在孩子面前證明自己的社會背景,說明他心裡很虛,害怕自己在孩子心中不是一個好父母,所以需要這些背景來擋住前面,來隔離孩子跟真實的自己靠近,說到底,就是父母自己心裡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父母,而他們又害怕孩子們看到這一點,所以,就努力地編制了一副宏偉的背景,來擋住孩子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