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如何理解幸福感公式

如何理解幸福感公式

發布時間:2022-07-09 17:33:26

㈠ 如何感覺幸福—幸福公式及其經濟學解釋

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提出了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慾望」(也有提法「幸福=滿足/慾望。」)
影響感覺幸福的要素,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慾望和效用,可以認為幸福是"單位慾望所實現的效用"。幸福與慾望與反比,與效用成正比。從幸福公式來看,提高幸福的感覺度有二個方法:第一是要降低慾望;第二是要提高效用。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適時調整慾望以使效用最大化。就可以增進幸福感覺。
慾望"Desire"或"Appetite",效用"Utility",它是一個經濟學詞彙,經濟學家在研究需求和消費者行為時,將它定義為"效用表示滿足。更准確地說,效用是指消費者如何在不同的物品和服務之間進行排序。(註:薩繆爾森〈微觀經濟學〉第十六版P63)。經濟學中的效用可解釋為消費者在消費一種物品和服務中主觀上的有用性,經濟學家常用它來解釋理性的消費者如何將他們有限的資源分配在能給他們帶來滿足的各種商品上。我認為,對於"幸福"這個心理學范疇的概念,其"效用"也可定義為滿足,是慾望實現了的滿足,可等同於可觀測的或可衡量的心理功效的感覺。
在經濟學中的"選擇和效用"理論用於解釋消費行為的過程中,有一個基本假定,即人們傾向於選擇在他們看來具有最高價值的那些物品和服務。人們所說的"感覺幸福就是幸福",實際上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定,就是人們傾向於選擇在他們看來具有最高價值的幸福感覺。在解釋幸福時,可以認為人們在最大化他(她)的幸福的效用,也就是說人們總是選擇自己物質和精神的效用最大化的組合。
佛教所言,"慾望是一切人類痛苦的根源。"
"感覺幸福就是幸福"這個簡單的道理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很多不具備經濟學理論的人,也許他不會這樣分析問題,就象一個乞討者,他一定有自己的幸福,一樣可以感覺幸福,這是因為不同的人對幸福的需求和慾望不同,對幸福的感覺也不同。很多平凡的人都是哲人,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對幸福的需求和慾望。有的時候幸福是一碗白米飯,一勺南瓜湯;有時候幸福是升大官、發大財;也有時候幸福是精神上的愉悅和對智慧的追求。所以,幸福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如果我們是一條小狗,幸福就是那個"狗尾巴",當我們不停地追逐他,並不斷地靠近他的時候,一定感覺幸福。而這個"狗尾巴"可以比喻成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理想。
這是個很有意義的公式,效用指一件物品的使用價值,這個使用價值給你帶來的快樂,而且是已知的價值,比如,手機的效用,一開始是打電話,發信息,拍照,這是你知道的效用,這時你會感到快樂,感到這些功能使你便捷,所以你以擁有手機享受快樂感到幸福,但是當你慢慢習慣這種效用時,你幸福感就大大降低了,實際上,這個公式是滿足於人的好奇心建立起來了。最後,你感覺手機可有可無了,這時,幸福成為一個穩定的系數,但忽然有一天,你的手機可以不開機撥打急救電話,這時你所知道的效用又增加了一項,你的幸福感指數會上升,所以效用是你指能夠了解的效用,或者是你願意了解的效用。
看看慾望,慾望是指人想要得到的預期願望的心理渴求(我總結的觀點),這種渴求愈大,你的幸福感就愈小,因為,一件商品的效用在一定時期內是一定的,比如手機的效用,就那幾種,你了解以後,效用便成為定值了,所以最大的因素是慾望,比如,你想僅僅依靠手機去追一個男孩子,那麼這種期望值就很高了,如果僅僅是為了跟媽媽聯系,一周一次,那麼這種慾望很容易達到,這兩種態度對幸福的影響是不同的,因為你的期望是找到男朋友,那麼手機的任務會很重,你要注意發簡訊時措辭,你要注意打電話時因為聲音透露的信息,這時很困難的,手機在承擔這項任務時,變得很重要,一旦男友認知的能力不能確定你傳遞信息的真實意思,就容易導致誤會,繼而使你的預期願望落空,這樣,你會埋怨手機不爭氣或者時他不理解你,但事實上,他的效用有限,你的慾望太高,手機無法承載你的願望,所以你感到不幸福。
同理,如果你想通過電視看電影,你只希望看到星空衛視和中央六台,這是你的願望(慾望),但是隨著時間發現,你發現中央四台的國際新聞竟然如此大開眼界,而鳳凰衛視的節目那麼有風格,你的幸福指數會大大上升,因為此時,你的慾望很低,又開發了很多的效用。這是幸福的徵兆。
結論:一個人想要幸福,就要時常的降低自己的慾望,尤其降低是對商品的期待和了解。

㈡ 幸福學的計算

前邊我們講了幸福的計算公式,即:幸福感=幸福系數(K)*(乘以)所渴求事物實際的被滿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今年我國四川發生了嚴重的地震災害,我們不妨舉幾個關於抗震救災的幸福計算題。 某解放軍戰士很渴求能救出一位被掩埋的災民,在幾天的救人挖掘中,很不幸,他沒有救出一個人,卻挖出了一個個遇難者的屍體,在萬念俱灰的情況下,他有幸這一次救出了一個少年,此時他的幸福就是萬分的幸福。
題解: 因為 幸福感=幸福系數(K)*(乘以)所渴求事物實際的被滿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通過題中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某戰士渴求就出一位災民,但經過幾天無數次的救援挖掘,卻沒有救出一個人,反而遇見了一個個遇難者的屍體,經過這些連續地打擊,必然使他產生了對此次能救出一個人(也就是分母「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概率很小的感覺,假設概率為萬分之一。但實際上,此次救出了一個少年,那麼「所渴求事物實際的被滿足值」(分子)就是1。假設幸福系數此時為1,那麼根據幸福公式我們就可以得出:
(某解放軍戰士的)幸福感=(幸福系數)1*(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1/(1/10000的期望概率)=10000(分幸福)
很多幸福往往都是很難定量來分析的,只能有大概來理解,但有些是可以比較清晰地用數字計算出來的,比如一個渴求金錢的窮人,2 元錢買了張彩票,因為買了無數次了,此次「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是5元就可以了。如果此次「所渴求事物實際的被滿足值」卻是中了500萬,如果不考慮交稅,如果假設此人的幸福系數為1,那麼,此窮人的幸福感就為:
幸福感=1*500(萬元)/5元=100(萬分的幸福) 一災民的孩子 ,被掩埋在瓦礫中已經七天七夜了,此時此災民已沉浸在萬分的悲痛之中,對孩子生還的希望已經是處於絕望之中,也就是說他認為孩子的生還概率幾乎為0.但此時,奇跡發生了,七天七夜後,他的孩子不但被救出了,而且還健康地活著,假設該人幸福系數為1 。那麼該災民的幸福感就是:
幸福感=1/0(近似零)=無窮大(分幸福) 假設上例災民的孩子被證實不幸遇難了,那麼該災民「所渴求事物實際的被滿足值」就是負1,因為事前「所渴求事物正常期望值」幾乎為零,那麼該災民的幸福感就是
幸福感=—1/0(近似零)=負無窮大(分幸福)=無窮大(分不幸)

㈢ 幸福等於你的效用除以她的期望意思

幸福=效用/期望值,是經濟學里的公式,叫做幸福公式。
幸福公式是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提出的,這個公式說明,幸福感類似於滿足感,它實際上是現實的生活狀態與心理期望的一種比較,兩者的落差越大,則幸福感越差。

㈣ 什麼是幸福公式

比利·鮑勃·哈勒爾曾是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家建材市場的裝卸工,47歲那年,他贏得了總額高達3100萬美元的彩票頭獎。兩年後,擁有7處房產和5輛嶄新汽車的哈勒爾把自己關在他漂亮的牧場豪宅的9間浴室中的某一間里,脫去襯衫,用手槍向自己的心臟開了一槍,當即死亡。

這是為什麼?難道是他不夠富裕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幸福?

科思說:「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幸福是什麼。他們只知道,只要有錢,有好車,有大房子,就是幸福。但是有了錢,有了好車,有了大房子的人,卻並不比其他的人幸福。」

一個人之所以不幸,是因為慾望太多。

想不想換一個工資更高的工作?

當然想。

為什麼要追求更多的工資呢?

為了生活更富裕。

生活更富裕為了什麼呢?

如果乞丐比蓋茨更加快樂,我們是應當羨慕蓋茨還是羨慕乞丐?如果幸福只是一杯巧克力冰淇淋,這個世界也許會美好許多。

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有一個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慾望。在他看來,幸福取決於兩個因素:效用與慾望。

效用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經濟學中用來表示從消費物品中得到的主觀享受或滿足。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因為它的主觀性,所以,價錢越高不一定效用越高,消費越多也不一定效用越高。慾望就是想要達到的目標。從個人和家庭的角度來看,慾望就是過上高品質的生活,子女受到良好教育,能滿足自己的愛好,能過上養尊處優的晚年,一生平安,無憂無慮。

顯然,薩繆爾森的幸福公式說明,我們的幸福生活,就是過上「令人滿意」的生活。當慾望既定時,人的幸福就取決於效用,效用越大越幸福;當效用既定時,慾望越小越幸福。總之,效用越大越幸福,慾望越小越幸福。

一份20世紀末的社會調查問卷,關注的就是「快樂」這個主題。調查的結果顯示:美國人快樂水平是比較高的,60%的人感到自己是快樂的。而中國的情況卻令人沮喪:認為自己快樂的人只有10%。其他各國情況不一。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發布了國內第一份《中國「212作幸福指數」調查報告》。報告表明,中國職場人士總體工作幸福狀況也不容樂觀。有近三成的被調查者的工作幸福感偏低,而僅有一成的被調查者的工作幸福感較高。

在某一階段內,幸福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收入最大化。但是無論多富有的人,他所擁有的財富都是有限的,即便衣食無憂的人,如果他有無窮願望,則難免「欲壑難平」而難得幸福。人的慾望總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從某種角度看來,無論效用有多大,與無限的慾望相比,幸福都等於零。

因此,我們只有學會享受生命,珍惜所擁有的,才是幸福的根本。

㈤ 計算「幸福感」的心理學公式是什麼

先天的遺傳素質15%+後天的環境50%+自己的感覺35%=幸福感

㈥ 什麼叫幸福指數怎麼計算

國民幸福指數,是指反映國民生活質量和幸福程度的指標。

計算方法

公式一

國民幸福指數=收入的遞增/基尼系數×失業率×通貨膨脹

這個公式中的基尼系數(Ginico efficient)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測量社會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標。

公式二

國民幸福指數=生產總值指數×a%+社會健康指數×b%+社會福利指數×c%+社會文明指數×d%+生態環境指數×e%。

其中a,b,c,d,e分別表示生產總值指數、社會健康指數、社會福利指數、社會文明指數和生態環境指數所佔的權數,具體權重的大小取決於各政府所要實現的經濟和社會目標。

(6)如何理解幸福感公式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體系

對於人的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在20世紀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為心理學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心理學家對於主觀幸福感的探討更多地來自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老年學三個學科領域。由於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豐富內涵和表現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應該說,作為社會心理體系一個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

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

此外,對主觀幸福的理解還涉及許多分析層面,主要包括認知與情感、個體與群體、橫向與縱向、時點與時段,等等。在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體系諸多因素和層面之間的密切聯系中,以下幾點是十分獨特而重要的:

心理參照系

就社會層面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將受到他們心理參照系的重大影響,例如在一個封閉社會中,由於缺乏與其他社會之間的比照,盡管這個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不高,但由於心理守常和習慣定勢的作用,其成員便可能知足常樂。

表現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個處在開放之初的社會,面對外來發達社會的各種沖擊,開始了外在參照,因此,其成員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現下降之勢,因為此時他們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創傷。

成就動機程度

人們的成就需要決定他們的成就動機程度,成就動機程度又決定其預期抱負目標。其中人們對於自身成就的意識水平是一個重要環節。

因為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便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則不會有幸福感可言。

本體安全感

它指的是,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對於所生活其中的社會環境表現出的信心。這種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對於形成個體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

而對於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個體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個體抵禦焦慮並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基礎。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時與其經濟狀況或收入水平之間並未呈現出簡單的正相關系。

㈦ 幸福=現實-期望,大家怎麼解讀這個公式的

打個比方,如果你期待吃到羊肉,現實是你只有青菜,你的幸福感是負值。如果你期待吃到羊肉,現實是你可以吃到羊肉,你很幸福。如果你期待吃到羊肉,現實是你不但可以吃到羊肉,還可以吃到豬肉、牛肉、老虎肉、蟒蛇肉、駱駝肉,而且有美女陪你一起吃,還可以喝到美酒,你會幸福感爆棚。幸福值等於現實狀況減去期望。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幸福感公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俄羅斯人的美女有哪些 瀏覽:986
講不出的故事有多少字 瀏覽:978
沅江事業單位面試完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456
愛情山在哪裡原唱 瀏覽:507
事業單位無職務的人員怎麼稱呼 瀏覽:542
健康二維碼怎麼下載安裝 瀏覽:592
經濟師在哪個網上查 瀏覽:930
你喜歡聽哪些童話故事 瀏覽:383
哪些有趣的美食故事 瀏覽:838
到烏鎮景區玩到哪裡住經濟實惠 瀏覽:487
穿泳服的美女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880
考上事業單位後還有哪些流程 瀏覽:19
經濟降低房價是什麼意思 瀏覽:642
太原市哪裡有美女 瀏覽:920
婚姻如何由壞變好 瀏覽:531
社會在轉型什麼樣的人生活會幸福 瀏覽:28
看美女跳舞的軟體有哪些 瀏覽:306
1974屬虎女2021年婚姻運勢如何 瀏覽:596
為什麼會出現婚姻變成墳墓 瀏覽:404
陷入愛情感覺怎麼樣 瀏覽: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