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1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揭曉,你的城市上榜了嗎什麼樣的城市讓人有幸福感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China's Happiest City)是以市民的幸福感指數為評選標準的活動,由國家統計局與中央電視台聯合主辦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所評出。「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十大省會及計劃單列市是:成都、杭州、寧波、長沙、武漢、南京、青島.貴陽、西寧、哈爾濱10個省會及計劃單列市。
② 中國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10個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溫州、徐州、銅川、台州、泰州、珠海、佛山、威海、無錫、營口十個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江蘇省太倉市、浙江省慈溪市、湖南省長沙縣、江蘇省張家港市、浙江省餘姚市、浙江省瑞安市、河南省鞏義市、江蘇省邳州市、江蘇省崑山市、山東省肥城市十個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廣州市天河區、佛山市南海區、深圳市南山區、寧波市鄞州區、杭州市富陽區、溫州市鹿城區、廣州市黃埔區、寧波市鎮海區、舟山市普陀區、成都市雙流區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都、杭州、寧波、西安、廣州、長沙、溫州、台州、銅川、徐州十座城市被推選為「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佛山市南海區、廣州市天河區、廣州市黃埔區、寧波市鄞州區、深圳市南山區、江蘇省太倉市、廣州市南沙區、湖南省長沙縣、舟山市普陀區、浙江省慈溪市十座縣級城市(區)被推選為「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杭州作為唯一連續13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城市,被組委會授予「幸福示範標桿城市」榮譽。
2018-2019年
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了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數最高的1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榜單——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上榜。
2017-2018年
2018年3月7日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美好生活數據發布之夜發布2017-2018年度中國美好生活指數為102.44。在全面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的開局之年,這是中國媒體首次以科學、系統、全面的民生指標體系,來量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感受。
根據大調查面向中國10萬家庭的問卷調查結果,2017年幸福感排名前十位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分別是:武漢、西寧、南昌、呼和浩特、長沙、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海口 。這是武漢連續第三次當選「中國十大幸福城市」。
此次上榜的10大幸福城市,大部分在「消費升級「、」休閑經濟「、」城市軟環境建設「、」創意創新業態「方面表現突出。這樣的幸福城市調查結果,折射出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清晰脈絡——GDP不再是城市競爭力的決定性指標,而「美好生活」目標成為城市發展的全新引擎。
2016-2017年
2016年,中國哪裡的人最幸福呢?通過對十萬個家庭的入戶調查及互聯網大數據分析,「2016年度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名單是:拉薩、成都、長春、銀川、天津、合肥、長沙、武漢、海口。
2015-2016年
2016年3月7日,央視財經頻道首發《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國民大數據。 [5]
大調查幸福感城市十強出爐,在調查走進的省會城市中,湖南長沙、湖北武漢、安徽合肥、河南鄭州、甘肅蘭州、內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烏魯木齊、河北石家莊、廣西南寧和江蘇南京上榜。
2014-2015年
2015年3月,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發布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數據報告中,新鮮出爐了在大調查104個樣本城市中的十大幸福城市,他們分別是:安徽省合肥市、山西省太原市、海南省海口市 、湖南省長沙市、河北省石家莊市、山東省泰安市、遼寧省遼陽市、江蘇省連雲港市、河北省衡水市、安徽省黃山市。
2013-2014年
2014年3月,央視聯合國家統計局等發布了《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3-2014》報告,排出了「中國幸福城市二十強」。
這20個城市分別是:海口、長沙、太原、南京、天津、合肥、重慶、呼和浩特、杭州、西寧、拉薩、秦皇島、永州、伊春、黃山、湖州、滁州、綿陽、上饒和亳州。
2012-2013年
2013年3月,《CCTV2012-2013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
《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0萬公眾進行了調查統計,問卷發放到了全國104個城市,居民幸福感較強的城市有合肥、拉薩、哈爾濱、長春、天津、伊春、赤峰市。其中拉薩市已經連續五年位於幸福城市前三位。
2011-2012年
2012年3月,《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2011-2012)》發布。
《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連續六年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0萬公眾進行了調查統計,過去三年裡,以下十個省區選擇幸福的受訪者比例最高,它們分別是西藏、內蒙古、山東、天津、安徽、遼寧、黑龍江、江西、吉林、河南。
本次調查問卷送達104個城市300個縣,其中選擇幸福比例較高的前三個城市是:拉薩、太原、合肥。
2010-2011年
2010年,全國有45%的受訪者感覺幸福,在選擇幸福比例較高的前十個省市自治區中,以下十個城市選擇幸福比例最高,它們分別是四川南充市、山東萊蕪市、江西南昌市、西藏拉薩市、內蒙古赤峰市、廣東陽江市、天津市、河北衡水市、黑龍江綏化市、吉林通化市。值得關注的是,整整五年,西藏的居民都位列最具幸福感的前三位,並且其中四年都是全國第一(2006、2008、2009、2010)。
2009-2010年
2010年2月,《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以「記憶2009」、「 趨勢2010」、「 我的經濟主張」、「 難念的經」、「 幸福的理由」為主題,發布了多項調查數據。 [13]
西藏拉薩、遼寧遼陽、山東棗庄、安徽亳州、內蒙古赤峰、江西上饒、江蘇揚州、河南周口、黑龍江綏化、湖南邵陽成為十大幸福省份中各自排名第一的城市。
③ 幸福感指數的指數排名
英國「新經濟基金」組織公布了,哥斯大黎加榮膺世界最幸福、最環保的國家。中國內地排名第20位,中國香港則位列第84位,美國排在114位,幸福指數比伊拉克及伊朗都更低。 前10名國家中有9個來自拉美。其中哥斯大黎加高居榜首,人民對生活滿意度為8.5分(最高10分,即85%的居民滿意),幸福指數則有76.1分,遠遠拋離第2名的多米尼加。越南排名第5位,是前10名內唯一的非拉美國家。
經合組織成員國的狀況比上世紀60年代還惡劣,因為雖然預期壽命和幸福感增加了,但幅度遠不及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的增幅。其中美國、中國內地及印度整體評分均遜於20年前。但相對污染度高達9.4分、排第114位的美國,中國內地污染度只有2.1分,故能躋身前20名。香港居民預期壽命達81.9歲,滿意度也有7.2分,污染度卻有5.7分,因此只排在第84位。辛巴威由於預期壽命及滿意度均低於其他發展中或發達國家,故位列榜尾。
什麼是幸福
新經濟基金成員馬克斯說,幸福星球指數有助推動大國觀念轉變,發達國家政府應放棄將幸福感與不考慮環境代價的宏觀經濟數字聯系一起的做法,而應將注意力集中在長久、幸福和有意義的生活和福利上。
幸福標准
報告對全球14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幸福星球指數的排名,衡量標準是根據各地公民的預期壽命、對生活的滿意度計算,但也考慮各地人均消耗資源量。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越高,排名越低,故排名較前的幾乎都是中小型國家。
部分排名
排名 國家/地區 幸福指數
1哥斯大黎加76.1
2多米尼加71.8
5越南66.5
20中國內地 57.1
49新加坡48.2
68韓國44.4
75日本43.3
84中國香港41.6
108俄羅斯34.5
114美國30.7
143辛巴威16.6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華爾街日報》、《日本經濟新聞》2011年5月25日消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對該組織的34個成員國進行了11個大類的綜合指標調查,分別做出了新的排名。澳大利亞的綜合排名第一,被認為是最適宜生活的地方,民眾幸福感第一;北歐國家的整體排名靠前。
澳大利亞幸福指數最高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這項調查涉及健康、犯罪、教育、住房、政府管理、居民財產、環境和物價等11個指標。全部指標綜合排名中,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分列前三甲,被認為是最適宜生活的三個國家,國民幸福指數最高。
調查顯示,75%的澳大利亞人對他們的生活感到滿意,這個比例遠遠高於所有34個國家的平均數59%。此外,盡管澳大利亞面臨房價飆升、通貨膨脹、經濟低靡,但83%的民眾對澳大利亞經濟前景看好。
與此同時,北歐國家的整體排名靠前。僅就「對生活感到幸福」這一項指數而言,90%的丹麥民眾對生活感到滿意,86%的芬蘭民眾對生活滿意,挪威、瑞士都排在前五。韓國只有36%,東歐國家更低。
盧森堡民眾最有錢
在居民財富方面,34個國家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為1.3725萬英鎊(14.5萬人民幣)。其中,盧森堡人全年可支配收入達1.6758萬英鎊(17.7萬人民幣),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國、瑞士、比利時和英國。
瑞士、澳大利亞民眾最健康
在居民健康指標方面,瑞士和澳大利亞最被認為是最健康的國家。而英國兒童肥胖率世界最高,因肥胖引發的死亡事件也日益增多。2000年,英國65歲以下民眾中有88人死於肥胖引發的疾病;而2009年這一數字飆升至190人。
日本人感覺「不幸福」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日本人在可支配收入、工作狀況、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等方面的得分均超過平均數,但日本民眾普遍自我感覺「不幸福」,僅40%的民眾對生活滿意。
調查發現,日本失業率極低,在15-64歲民眾中,70%的人都有穩定收入來源,而34個國家的平均數只有65%。日本人經常抱怨工作時間太長,他們平均一年工作1714個小時,但34國的平均數卻達1739個小時。日本人平均預期壽命為82.7歲,為34個國家中最高。 聯合國發布了首份《全球幸福指數報告》。根據這份報告,丹麥成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美國僅排在第11名。中國香港第67名,中國內地則排名第112。評價標准極其復雜,財富並非決定性因素,全球總體比以前幸福。
最不幸福國家集中於受貧窮和戰火洗禮的非洲國家,多哥居未位。看點:較幸福國家傾向較富裕,但收入與幸福並無必然關系;良好精神及身體健康、穩定家庭和婚姻、工作保障等為幸福要素。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國民幸福報告2014》,在健康、收入、婚姻、學歷、職業等各個方面對構成幸福的密碼進行解讀,揭示當前中國百姓的幸福現狀。
國民普遍感到幸福,一線城市幸福感不如想像中低;
有錢不一定任性,熬夜換來的錢不能增加幸福感;
結婚真的比較幸福,但男女婚後感受各異;
60後最不幸福,家庭壓力大是關鍵因素;
學歷越高越不幸福,男博士比女博士更不幸福;
國企員工不如想像中幸福,體制內負責人幸福指數較高。
④ 中國人民幸福指數
中國人民幸福指數57.1,全球排名第20。報告對全球14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幸福星球指數"的排名,衡量標準是根據各地公民的預期壽命、對生活的滿意度計算,但也考慮各地人均消耗資源量。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越高,排名越低,故排名較前的幾乎都是中小型國家。
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於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而幸福感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
「幸福感指數」的概念起源於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國王提出並付諸實踐的。20多年來,在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4)全國幸福指數陽江排多少位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對主觀幸福的理解還涉及許多分析層面,主要包括認知與情感、個體與群體、橫向與縱向、時點與時段,等等。在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體系諸多因素和層面之間的密切聯系中,以下幾點是十分獨特而重要的:
第一,心理參照系。就社會層面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將受到他們心理參照系的重大影響,例如在一個封閉社會中,由於缺乏與其他社會之間的比照,盡管這個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不高,但由於心理守常和習慣定勢的作用,其成員便可能知足常樂,表現出不低的幸福感。
而一個處在開放之初的社會,面對外來發達社會的各種沖擊,開始了外在參照,因此,其成員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現下降之勢,因為此時他們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創傷。
第二,成就動機程度。人們的成就需要決定他們的成就動機程度,成就動機程度又決定其預期抱負目標。其中人們對於自身成就的意識水平是一個重要環節,因為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便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
反之,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則不會有幸福感可言。
第三,本體安全感。它指的是,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對於所生活其中的社會環境表現出的信心。這種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對於形成個體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而對於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個體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個體抵禦焦慮並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基礎。
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時與其經濟狀況或收入水平之間並未呈現出簡單的正相關系,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經濟狀況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卻不低,而有些百萬富翁卻整日憂心忡忡。
⑤ 廣東省公眾幸福指數排名
惠州 江門 揭陽 潮州 汕頭 河源 汕尾 珠海 中山 梅州 湛江 佛山 韶關 肇慶 清遠 廣州 東莞 茂名 陽江 深圳 雲浮
惠州第一,而深圳倒數第二
⑥ 幸福指數排名
哥斯大黎加
在這張最新的榜單上,排在前十名的國家中有八個來自拉丁美洲。其中哥斯大黎加高居榜首,人民對生活的滿意度為8.5分(滿分10分),多米尼加排在第二位,瓜地馬拉第四位,第六位到第十位依次為哥倫比亞、古巴、薩爾瓦多、巴西和宏都拉斯。
報告說,經合組織成員國的狀況比上世紀六十年代還要惡劣,因為雖然預期壽命和幸福感增加了,但幅度遠不及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的增幅。
宏都拉斯名列第十位
「新經濟基金」成員尼克·馬克斯說,「幸福星球指數」有助於推動大國觀念轉變,思考怎樣才能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所帶來氣候變化的後果。
報告說,發達國家政府應該放棄將幸福感同不考慮環境代價的宏觀經濟數字聯系在一起的做法,而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長久、幸福和有意義」的生活和福利上,因為這才是人們真正需要的。
1 哥斯大黎加 幸福指數76.1
哥斯大黎加位於中美洲地峽,經濟發展水平在中美洲名列前茅,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9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哥斯大黎加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2年9月18日哥倫布發現哥斯大黎加。1564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屬西班牙總督區的瓜地馬拉都督府管轄。1821年9月15日宣布獨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38年退出中美洲聯邦。1848年8月30日成立共和國。哥斯大黎加旅遊業十分發達,旅遊收入是哥外匯收入主要來源之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旅遊業已成為哥最有活力的產業。旅遊勝地有伊拉蘇、波阿斯火山和西班牙殖民文化遺址等。
2 多米尼加 幸福指數71.8
多米尼加位於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奧拉島東部。西接海地,南臨加勒比海,北瀕大西洋,東隔莫納海峽同波多黎各相望。黑白混血種人和印歐混血種人佔73%,白人佔16%,黑人佔11%。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還通用一種法語方言。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基督教新教和猶太教。以旅遊業為主,旅客量佔全加勒比海地區(除墨西哥)的47%,多家世界級酒店(度假村)皆在多米尼加東岸開設「全包」套餐式度假村。多米尼加對全世界開放,所有國家公民只要攜帶有效旅行證件皆不需要簽證便可直接到達。
5 越南 幸福指數66.5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左右。越南是傳統農業國,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佔總面積的60%。旅遊資源豐富,5處風景名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越南和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歐盟、東盟、日本以及中國。
20 中國內地 幸福指數57.1
我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共有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和二個特別行政區。
49 新加坡 幸福指數48.2
新加坡共和國舊稱為星嘉坡或星加坡(俗稱星洲或星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城市島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南口。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隔海相望,北與馬來西亞相隔柔佛海峽,以長堤相連。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新加坡是一個亞洲熱帶島國,由一個本島和63個小島組成。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後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三大經濟支柱產業:國際貿易,加工業,旅遊業)。
⑦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發布了
是的,11月18日,「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在杭州發布,青島成為10座入選城市之一。其他同青島一起入選的省會及計劃單列市還有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西安9個城市。
據了解,「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14年。活動以「人民城市,幸福小康」為主題,由瞭望東方周刊牽頭成立中國幸福城市實驗室,推出《基於大數據的城市幸福感指標體系》。
包括就業指數、居民收入指數、生活品質指數、生態環境指數、城市吸引力指數、公共安全指數、教育指數、交通指數、醫療健康指數9個一級指標及上百個二級細分指標,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城市調查推選活動。
(7)全國幸福指數陽江排多少位擴展閱讀:
歷年榜單:
2018-2019年
央視網消息: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了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數最高的1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榜單——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上榜。
2017-2018年
2018年3月7日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美好生活數據發布之夜發布2017-2018年度中國美好生活指數為102.44。在全面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的開局之年,這是中國媒體首次以科學、系統、全面的民生指標體系,來量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感受。
根據大調查面向中國10萬家庭的問卷調查結果,2017年幸福感排名前十位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分別是:武漢、西寧、南昌、呼和浩特、長沙、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海口。這是武漢連續第三次當選「中國十大幸福城市」。
⑧ 給份中國城市幸福指數排行榜我
中國城市幸福指數大排行 北京上海深圳排名最低!
一份名為《中產家庭幸福白皮書》於近日發布,根據調查結果,江蘇、四川、福建、重慶四地幸福指數最高,有近半數的被調查者對家庭生活現狀表示滿意。而經濟最為發達的深圳、北京、上海幸福指數最低,成為中產家庭心中「不夠幸福」的城市,或者稱為「偽幸福」。
這些城市之所以幸福感指數低下,是由於家庭經濟壓力較大,尤其是高昂沉重的房價負擔,加上工作競爭激烈、交通擁擠、子女教育成本高等因素。
這份《中產家庭幸福白皮書》是通過對全國10個城市7萬余名20歲~40歲中產收入人群發放關於「中國中產家庭幸福指數調查」的問卷統計結果所得,選擇中產家庭的標准為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
調查發現,從收入看,家庭年收入在11萬~20萬的人群幸福感最強;從年齡看,30歲~35歲的人群家庭幸福感最強,從地區看,生活在二線城市中產家庭的幸福感較一線城市強。
該《白皮書》分析,健康、情商、財商、家庭責任以及社會環境被絕大多數調查者認為是影響家庭幸福最重要因素。同時,家人之間的溝通也是影響守護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並且與其他四個重要因素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缺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成為一線城市中產家庭低幸福感的原因。
幾年前,深圳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項目組對深圳全市戶籍登記系統進行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結果讓人咋舌:深圳居民精神疾病總患病率達21.19%,也就是說,深圳5個人中就有1個人有精神疾病,這個結果是10年前患病率的4.4倍!
深圳康寧醫院副院長、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楊洪告訴記者,與近年國內其它地區的相關調查相比,深圳精神病患病率和發病率都是全國最高的。即使在經濟發達的浙江地區,調查結果也只有17%。「簡單舉個例子,我們醫院的心理救援熱線每天都能接到40多個心理咨詢電話,其中年輕人、有學歷、收入高的人群佔了絕大多數。」不僅精神病發病率高,深圳康寧醫院曾做的一次調查統計顯示,深圳每年自殺人數在2000人左右,已超過每年的交通死亡人數,這個數字在全國都算是非常之高的。
楊院長分析說,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此外,我們研究發現,親情薄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與其他城市相比較,『家』的概念在深圳比較缺失,許多人的精神壓力得不到親人的慰藉,無處宣洩。」
⑨ 廣東省公眾幸福指數排名!
廣州市民幸福感居全省第三,華南理工大學政府績效評價中心發布的《2010年廣東省公眾幸福指數年度報告》顯示,全省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為珠海廣州惠州中山東莞深圳緊隨其後,雲浮市則「包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