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多少人的愛情都毀在了父母手裡
不多應該也不少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
從相知相愛過渡到相守一生,雙方父母都會考察一下,他們不一定「對」但心一定是好心,都希望我們子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雖然是好心 但不要被他們束縛住
自由的愛情是在「享受」美麗的青春年華,大膽的嘗試,大膽的去愛,去接受那份無拘無束的感覺,不要被他們束縛住
『貳』 假如你的父母把你的幸福人生毀了,你們還會孝順她嗎
怎麼動不動就說是父母毀了你幸福人生,怎麼不說是因為自己努力不夠,自己做事欠佳才毀了自己的幸福人生。不管是因為父母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毀了所謂的幸福人生,都不能成為不孝敬父母的理由。養育之恩是天下最大的恩。如果連這個恩都不願意報,你還會報其他人的什麼恩嗎?人的名聲和聲譽很重要,否則你在社會上很難立腳。
『叄』 原生家庭毀了多少人
原生家庭,顧名思義就是你的父母和你構成的這個家庭。
一些小夥伴可能會奇怪,我的原生家庭是很幸福和諧的呀,我和父母關系蠻好的,為什麼要和原生家庭和解呢?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在中國,有40%的人,這一生無形中都飽受原生家庭的困擾。
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兒童涉世不深,他們對世界的初步理解是建立在原生家庭的基礎上。並且這種理解常常伴隨他的一生。
這些場景會不會有點熟悉?
總是壓不住脾氣,因為一些小事,一言不合就打罵孩子
在親密關系中缺乏安全感,缺少主動權,一直渴望被對方看到
或者喜歡迎合朋友,哪怕時常委屈自己,也不好意思拒絕
更有甚者,我的一個朋友,因為從小見慣了父親的「熱」暴力和冷暴力,見慣了父親的惡語相向,她開始懷疑這世界上真的有愛情嗎?這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是如父親一般嗎?她不確定,她心裡是有道坎,讓她不敢相信男人。
使得這個女孩子「聽聞愛情,十有九悲;聽聞男人,十有九渣」,遲遲不願意找男朋友。
原生家庭對人的長期傷害,可見一斑。
那麼,針對深受原生家庭困擾的人,要如何才能與其和解呢?
如此「父親」
我們先來看兩個失敗案例:
就像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和《歡樂頌》,蘇明玉和樊勝美都是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中,但反而容易被良心和道德牽制,根本做不到徹底放下。對父母百般遷就,對很多無理要求也百依百順。
反觀蘇明玉的兩個哥哥,從小備受疼愛,長大後還啃老,父母盡心盡力為他們好,但往往這些人對父母漠不關心,自私自利,內心也沒有任何愧疚和道德譴責。
現實生活中真正像蘇明玉和樊勝美父母這樣的人,還是少數。
讓自己和父母初步達成「相看兩不厭,互相不虧欠」的狀態。如果能達成這種狀況就已經很不錯了。
接下來要做的,是要和原生家庭和解,有個非常實用的方法可以供參考:
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找到解決問題的底層方法。
因此,在和大家正式分享和原生家庭和解的方法之前,我們很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很多人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困擾:
一方面是沒有對比。
我們大多數人只有一個自己在其中長大的家庭,沒有對比參照。因此,無法識別出自己原生家庭中的特異之處。會誤以為自己原生家庭,就算存在有不太好的元素,也都是常態。
根本不知道,其他幸福健康的家庭環境是什麼樣的,都有哪些特點和習慣。
另一方面是中國父母的閉塞。
特別是在中國家庭,當在我們還小的時候,父母們幾乎沒有西方家庭的「蒙台梭利」或「正面管教」的科學教育理念。我們聽到最多的都是「小孩子懂什麼」「再哭就把你賣掉」「等你長大了再說」。
因為父母自身養育意識的缺失,導致無意間給到孩子創傷,更可怕的是,父母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時候、如何給孩子帶來了創傷。以至於這種創傷可能一直伴隨他到屬於自己的新家庭。
最後一點是信息缺失。
也可能是我們小時候認知能力不足,父母處於保護的目的,篩除一部分信息不向我們透漏。
因此,導致我們記憶中的家庭,往往是信息不完整的存在。想想看,我們每個人對兒時原生家庭的認識,都是只言片語,我們也並不了解自己的父母是如何長大的,他們一生中都經歷過哪些重要的事,這些事是否有影響到他們變成現在這樣。有時候大量的信息不對稱也會讓現在的我們,對自己的父母產生不必要的誤解。
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就更容易理解下面將要和大家分享的,想要跟原生家庭和解的3個方法:
第一、剝離
中國父母多數都有掌控欲,太多人從小就被父母安排地明明白白,以至於長大成人之後,可能生活上已經獨立甚至另組家庭,但是心理上和原生家庭並沒有明確的界限感。
因此,如果想要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首先要從內心與原生家庭剝離。這並不是去疏遠父母,而是要相信自己,從內心堅信自己可以獨立起來。
這個過程會很不適,甚至恐懼畏縮,正因如此, 這個過程可以讓你意識到,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其實比你想像的要大。越是痛苦,就越要剝離。
第二、和解
這一步非常重要。我們前面說到,其實很多原生家庭的困擾來源於信息的缺失。因此,用心平氣和的心態,和父母一起還原一個真實的完整的故事,非常重要。
如果你看到故事的全貌,設身處地地用同理心去感受父母當時的處境和心理狀態,就會發現你的原生家庭之所以運作的原因。
這時候,哪怕你對自己的遭遇還有諸多不理解,都會更好地形成更客觀的態度,這時你對原生家庭的情緒和困擾也會慢慢平和下來。
第三、重構
在能夠冷靜平和地對待原生家庭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重構這段關系了。
小時候我們總認為父母是無所不能的,但其實,他們也都是普通人。他們的見識學問都還沒有你高。
有時候,面對原生家庭的分歧,你可以暫時選擇逃離。但是等你成長到更強大的時候,還是要再次走入屬於你的原生家庭,努力用自己的一身本領,去改變你能改變的,接納你不能改變的,然後試著去理解、重構這段關系,畢竟,它某種程度奠定了你人生的底色。
治癒自己,諒解父母,這次的主動權已經在我們自己手裡了。
有本書叫《透析童年》,裡面有一段話,分享給大家:
「在生命開始的地方,看見孩子內在的豐盈,也看見我們自己的匱乏。只有實現生命本質的真正連結,才能真正懂孩子,也才能真正愛孩子。為了孩子,讓我們走上一條自我生命的成長之路。」
我們的讀者大都是為人父母,我們的孩子也都是一個個完美的小天使。我們之所以一起讀書,一起成長,不僅僅是為我們自己,也是為了陪著我們的孩子,走上一條自我生命的成長之路。
不論過去如何。將來決定我們人生方向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成長速度。
畢竟,對於原生家庭對人造成的困擾,如果你覺得應該父母負責,那隻能是怨恨,如果你覺得應該自己來負責,那就是成長。
『肆』 父母的哪些觀念和思維會毀掉兒女的一生
封建的世俗觀念以及從父母輩就傳出來的一種特別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會毀掉兒女的一生。其實現在有受過教育的父母不會存在這樣的思想,但是如果有一些父母沒有試過這樣的高檔思想的情況下,他們的這些觀念和思維就會毀掉兒女的一生。
畢竟我們的幸福是一生而不是暫時的,所以千萬不要因為父母的一些封建觀念,思維方式毀掉了我們未來的生活。
『伍』 性格強勢的父母親,對家庭的幸福環境是嚴重毀滅性的破壞,為什麼
這個要看兒女的性格,如果兒女的性格也隨了父母親,那麼家裡肯定會起沖突,對家庭的幸福環境肯定會有破壞。如果兒女都很懦弱,都聽話,那麼可能家庭也會和睦的。
『陸』 強勢母親毀掉女兒門當戶對的婚姻,這樣的父母晚年難自在,為什麼
從前總聽長輩說要勢均力敵,適合人。從前只覺得長輩是「勢利小人」,長大後才知道這是我的人生經歷。大多數婚姻都是強男弱女,只要差距不大,穩定的婚姻還是可以維持的。但如果男人軟弱,女人堅強,那麼這段婚姻每天都是風暴。
如果妻子一直強勢,孩子要麼和母親一起看不起父親。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不利於家庭和睦和親子關系;或者跟著父親逃離母親,孤立母親,但這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當有一天逃不掉的時候,就會有家庭地震。
所以,媽媽們,不要太強勢,不要再對老公和孩子吼了。請學會尊重家庭的每一個成員。
『柒』 沒有文化的父母真的毀掉孩子一生的幸福嗎不理解孩子的父母更
沒文化的父母不會毀掉孩子一生的幸福,沒文化不代表他們沒能力,交際處事,以及對下一代的培養都有他們獨到的一面,而且在做人做事方面,對孩子的教育會更完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更早獨立於社會,獨當一面,出生無法決定,但是你全力奮斗,窮小子也能走出陽光大道。
但是作為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同樣孩子也得多和父母交流,向父母傾訴你的情感喜樂,誰家的父母不想自家的孩子出人頭地,但是往往父母的干涉會適得其反,就是因為缺少溝通交流,雙方才會認為得不到理解。
社會不均衡,不公平是普遍存在的,不要讓這些客觀外物影響你的判斷,做你自己的事,走出屬於你的道路,找尋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