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人民的幸福指數是多少
幸福指數5.1242020年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聯合國發布了2020年《全球幸福報告》,從該報告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人民的幸福指數是5.124,在來自156個國家的調查數據排名第94位。幸福指數評分標准從所有國家的人均實際GDP、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自由度等多方面進行評選,滿分是10分。此次報告中,芬蘭依然穩居榜首的位置,幸福指數為7.809,而丹麥、瑞士、冰島緊跟其後,幸福指數都在7.5以上。
2、就業壓力大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很多生產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都在實行改革,採用先進的技術或者引起先進的設備,這樣可以大大節省人工的投入,可以節省成本,而中國每年步入社會就業的人不斷增加,尤其大學畢業生不斷增多,面對的就業壓力就非常大。
3、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假期少
中國人民吃苦耐勞的精神世界聞名,這是因為中國勞動者在工作時間上是很長的,很多人一個月只有兩天休息,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每天都在上班,而且平均每天的上班時間在10小時。很多人雖說是雙休的工作,但經常在加班加點,工作強度很大。這樣一年下來,中國人的假期真的少得可憐,別說出去旅遊放鬆心情了,連回老家陪伴家人的時間都少得可憐,幸福感自然高不了。
4、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
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是中國人民幸福指數偏低的一個原因。在中國,每逢節假日,火車、高鐵一票難求,而自駕回家又堵成長龍,生活在城市裡,平常上下班也都是堵得多。另外,在醫療、公共環境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很多人不能安居樂業,幸福指數一直無法提高。
❷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發布了
是的,11月18日,「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在杭州發布,青島成為10座入選城市之一。其他同青島一起入選的省會及計劃單列市還有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西安9個城市。
據了解,「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14年。活動以「人民城市,幸福小康」為主題,由瞭望東方周刊牽頭成立中國幸福城市實驗室,推出《基於大數據的城市幸福感指標體系》。
包括就業指數、居民收入指數、生活品質指數、生態環境指數、城市吸引力指數、公共安全指數、教育指數、交通指數、醫療健康指數9個一級指標及上百個二級細分指標,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城市調查推選活動。
(2)中國幸福指數陽江排多少擴展閱讀:
歷年榜單:
2018-2019年
央視網消息: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了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數最高的1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榜單——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上榜。
2017-2018年
2018年3月7日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美好生活數據發布之夜發布2017-2018年度中國美好生活指數為102.44。在全面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的開局之年,這是中國媒體首次以科學、系統、全面的民生指標體系,來量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感受。
根據大調查面向中國10萬家庭的問卷調查結果,2017年幸福感排名前十位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分別是:武漢、西寧、南昌、呼和浩特、長沙、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海口。這是武漢連續第三次當選「中國十大幸福城市」。
❸ 給份中國城市幸福指數排行榜我
本次測試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西安、成都這六個大城市舉行,採取隨機訪問的方式進行,意圖了解每個城市當前、未來和預期下一代的幸福度。每個城市選取了近200個樣本,樣本人群主要在20歲~50歲之間。《瞭望東方周刊》公布了本次調查的結果。下面是此次測試的結果及簡要的分析說明。
榜一:六大城市當前幸福指數排行——
測試表明,六大城市的幸福指數從大到小依次是:
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漢。
榜二:當前幸福指數與人均月收入對照——
測試表明,從各城市之間來看,人均月收入與幸福指數沒有直接關系,上海人均收入最高,幸福指數排倒數第二;成都人均收入最低,幸福指數排第二位;杭州人均收入居中,幸福指數最高。
榜三:各城市幸福指數與月均收入對照——
測試表明,在每個城市裡面,收入水平與幸福指數直接相關,收入越高越幸福。結合榜二的測試結果,說明在同一國家裡不同城市之間,富有的城市不比相對貧窮的城市更幸福,但同一城市裡,富人比窮人幸福。這說明財富對幸福的影響是相對的,在同城市裡,富人與窮人相對容易比較,所以富人幸福;跨城市相對不容易比較,所以富有的城市不比相對貧窮的城市幸福。人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出於本城市比較的考慮。成都低收入人群是最樂觀的,月均收入低於1000元的人群,幸福指數甚至不比月均收入兩三干元的人低。
榜四:各城市幸福指數與月均收入綜合排行——
此次測試將收入水平分為四個等級水平,依次是月收入:
低於1000元、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元以上。
測試按城市和收入,共有24組群體。對這24組人群的幸福度進行比較,得到的結論是:最開心的人是杭州月收入超過3000元的居民,其次是武漢月收入超過3000元的人,排列第三位的是成都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人。最不開心的是上海月收入低於1000元的居民,其次是北京1000元以下的人。這說明在人均收入不高的城市,相對更容易獲得幸福,在人均收入普遍較高的城市就相對的更不容易幸福。
「幸福指數」
——摘自《大科技·科學之迷》
❹ 廣東省公眾幸福指數排名
惠州 江門 揭陽 潮州 汕頭 河源 汕尾 珠海 中山 梅州 湛江 佛山 韶關 肇慶 清遠 廣州 東莞 茂名 陽江 深圳 雲浮
惠州第一,而深圳倒數第二
❺ 廣東省公眾幸福指數排名!
廣州市民幸福感居全省第三,華南理工大學政府績效評價中心發布的《2010年廣東省公眾幸福指數年度報告》顯示,全省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為珠海廣州惠州中山東莞深圳緊隨其後,雲浮市則「包尾」。
❻ 中國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10個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溫州、徐州、銅川、台州、泰州、珠海、佛山、威海、無錫、營口十個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江蘇省太倉市、浙江省慈溪市、湖南省長沙縣、江蘇省張家港市、浙江省餘姚市、浙江省瑞安市、河南省鞏義市、江蘇省邳州市、江蘇省崑山市、山東省肥城市十個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廣州市天河區、佛山市南海區、深圳市南山區、寧波市鄞州區、杭州市富陽區、溫州市鹿城區、廣州市黃埔區、寧波市鎮海區、舟山市普陀區、成都市雙流區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都、杭州、寧波、西安、廣州、長沙、溫州、台州、銅川、徐州十座城市被推選為「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佛山市南海區、廣州市天河區、廣州市黃埔區、寧波市鄞州區、深圳市南山區、江蘇省太倉市、廣州市南沙區、湖南省長沙縣、舟山市普陀區、浙江省慈溪市十座縣級城市(區)被推選為「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杭州作為唯一連續13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城市,被組委會授予「幸福示範標桿城市」榮譽。
2018-2019年
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了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數最高的1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榜單——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上榜。
2017-2018年
2018年3月7日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美好生活數據發布之夜發布2017-2018年度中國美好生活指數為102.44。在全面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的開局之年,這是中國媒體首次以科學、系統、全面的民生指標體系,來量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感受。
根據大調查面向中國10萬家庭的問卷調查結果,2017年幸福感排名前十位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分別是:武漢、西寧、南昌、呼和浩特、長沙、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海口 。這是武漢連續第三次當選「中國十大幸福城市」。
此次上榜的10大幸福城市,大部分在「消費升級「、」休閑經濟「、」城市軟環境建設「、」創意創新業態「方面表現突出。這樣的幸福城市調查結果,折射出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清晰脈絡——GDP不再是城市競爭力的決定性指標,而「美好生活」目標成為城市發展的全新引擎。
2016-2017年
2016年,中國哪裡的人最幸福呢?通過對十萬個家庭的入戶調查及互聯網大數據分析,「2016年度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名單是:拉薩、成都、長春、銀川、天津、合肥、長沙、武漢、海口。
2015-2016年
2016年3月7日,央視財經頻道首發《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國民大數據。 [5]
大調查幸福感城市十強出爐,在調查走進的省會城市中,湖南長沙、湖北武漢、安徽合肥、河南鄭州、甘肅蘭州、內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烏魯木齊、河北石家莊、廣西南寧和江蘇南京上榜。
2014-2015年
2015年3月,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發布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數據報告中,新鮮出爐了在大調查104個樣本城市中的十大幸福城市,他們分別是:安徽省合肥市、山西省太原市、海南省海口市 、湖南省長沙市、河北省石家莊市、山東省泰安市、遼寧省遼陽市、江蘇省連雲港市、河北省衡水市、安徽省黃山市。
2013-2014年
2014年3月,央視聯合國家統計局等發布了《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3-2014》報告,排出了「中國幸福城市二十強」。
這20個城市分別是:海口、長沙、太原、南京、天津、合肥、重慶、呼和浩特、杭州、西寧、拉薩、秦皇島、永州、伊春、黃山、湖州、滁州、綿陽、上饒和亳州。
2012-2013年
2013年3月,《CCTV2012-2013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
《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0萬公眾進行了調查統計,問卷發放到了全國104個城市,居民幸福感較強的城市有合肥、拉薩、哈爾濱、長春、天津、伊春、赤峰市。其中拉薩市已經連續五年位於幸福城市前三位。
2011-2012年
2012年3月,《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2011-2012)》發布。
《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連續六年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0萬公眾進行了調查統計,過去三年裡,以下十個省區選擇幸福的受訪者比例最高,它們分別是西藏、內蒙古、山東、天津、安徽、遼寧、黑龍江、江西、吉林、河南。
本次調查問卷送達104個城市300個縣,其中選擇幸福比例較高的前三個城市是:拉薩、太原、合肥。
2010-2011年
2010年,全國有45%的受訪者感覺幸福,在選擇幸福比例較高的前十個省市自治區中,以下十個城市選擇幸福比例最高,它們分別是四川南充市、山東萊蕪市、江西南昌市、西藏拉薩市、內蒙古赤峰市、廣東陽江市、天津市、河北衡水市、黑龍江綏化市、吉林通化市。值得關注的是,整整五年,西藏的居民都位列最具幸福感的前三位,並且其中四年都是全國第一(2006、2008、2009、2010)。
2009-2010年
2010年2月,《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以「記憶2009」、「 趨勢2010」、「 我的經濟主張」、「 難念的經」、「 幸福的理由」為主題,發布了多項調查數據。 [13]
西藏拉薩、遼寧遼陽、山東棗庄、安徽亳州、內蒙古赤峰、江西上饒、江蘇揚州、河南周口、黑龍江綏化、湖南邵陽成為十大幸福省份中各自排名第一的城市。
❼ 歷年中國國民幸福指數
2013年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國排第93名(得分4.978)
2014年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國排第94名(得分4.989)
2015年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國排第84名(得分5.140)
2016年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國排第83名(得分5.245)
2017年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國排第79名(得分5.273)
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國排第86名(得分5.246)
❽ 中國人幸福指數是多少
中國人幸福指數是69.84分。在來自156個國家的調查數據排名第94位。幸福指數評分標准從所有國家的人均實際GDP、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自由度等多方面進行評選,滿分是10分。此次報告中,芬蘭依然穩居榜首的位置,幸福指數為7.809,而丹麥、瑞士、冰島緊跟其後,幸福指數都在7.5以上。
中國人幸福指數標准
中國的幸福家庭標准指數應該就是有車有房有存款。父母身體健康,兒女不一定成才,但一定會懂事。經常一家人出去外面旅遊,見見世面。過著小康的生活。活得沒那麼疲憊,每天都比較輕松。一家人和和睦睦倖幸福福。幾乎不怎麼吵架。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❾ 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在世界處於什麼水平
幸福指數世界排名79。
1、上學的壓力很大
大多數人只有努力學習,才能為未來的發展找到更好的出路。只有取得更好的成績才能進入更好的學校。因為上學壓力大,年輕一代感覺不到快樂。
2、就業/工作壓力
想找好工作,不僅要有過硬的個人能力,還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加班是常事,大多數人在面對就業或工作的壓力時,不會感到快樂。
3、生活壓力很大
房租漲了,菜價漲了,工資卻沒漲。為了掙更多的生活費,人們不得不出去尋找更多的生計來維持生計。面對如此巨大的生活壓力,人們不會快樂。
4、醫療壓力
很多家庭平時過緊,怕家裡有人突然生大病。一旦生病,需要很多錢,很多人一生的積蓄瞬間變成了醫葯費。面對如此巨大的醫療壓力,誰能感受到幸福。
❿ 中國幸福指數世界排行第幾
但我們對幸福指數到底是什麼還很模糊。 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於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 而幸福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如深圳社科院在做「和諧深圳」社會調查考評時,分三類指標測量居民的幸福感: A類指標:涉及認知范疇的生活滿意程度,包括生存狀況滿意度(如就業、收入、社會保障等),生活質量滿意度(如居住狀況、醫療狀況、教育狀況等)。 同樣,密西根大學報告今年的排列: 1. Puerto Rico 2. Mexico (墨西哥) 3. Denmark 4. Colombia 5. Ireland 6. Iceland 7. N. Ireland 8. Switzerland 9. Netherlands 10. Canada 11. Austria 12. El Salvador 13. Venezuela 14. Luxembourg 15. U.S. (美國) 16. Australia 17. New Zealand 18. Sweden 19. Nigeria 20. Norway 21. Belgium 22. Finland 23. Singapore (新加坡) 24. W. Germany 25. France 26. Argentina 27. Vietnam (越南) 28. Chile 29. Indonesia 30. Philippines 31. Taiwan (台灣地區)(中國大陸沒排上) B類指標:涉及情感范疇的心態和情緒愉悅程度,包括精神緊張程度、心態等。 1. Nigeria 2. Mexico (墨西哥) 3. Venezuela 4. El Salvador 5. Puerto Rico C類指標:指人際以及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程度,包括對人際交往的滿意程度、身份認同,以及個人幸福與社會和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 1. Nigeria 2. Mexico (墨西哥) 3. Venezuela 4. El Salvador 5. Puerto Rico 「幸福指數」的概念起源於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國王提出並付諸實踐的。20多年來,在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從每年的指數排行看,南美洲天主教國家始終保持前列,但他們的真實生活條件遠不如排在後面的西方國家(基督教國家),甚至比不上更後面的儒教國家,這點非常值得大家深思。 近年來,美國、英國、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開始了幸福指數的研究,並創設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數。如果說GDP、GNP是衡量國富、民富的標准,那麼,百姓幸福指數就可以成為一個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標准。百姓幸福指數與GDP一樣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監控經濟社會運行態勢;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眾的生活滿意度。 美國人對於幸福指數的權威性一向有歧見,普遍認為對實際生活指導意義不大,在政府和經濟界最常用的是「消費者信心指數」,這項指數測試美國人特定時期對於花錢的信心程度,對股市有直接的影響力。 近年來,「幸福指數」一詞在社會上被廣泛運用。指數,本是經濟學中經常用到的一個術語,其最初含義是指某一經濟現象在某一時期內的數值和同一現象在另一個作為比較標準的時期內的數值的比數,反映的是經濟現象變動的程度。後來,這一術語被廣泛運用,逐漸演變為一個大眾詞彙。 近年來,各色指數統計讓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什麼GDP指數,恩格指數等等,如今又冒出個幸福指數。指數越來越多,人們的理解能力卻越來越差,將幸福指數和GDP一樣納入政府統計,據說可以統計出市民的幸福感。幸福也可以量化,真讓人感嘆現在的統計越來越細化,越來越具體,也把人們搞得暈頭轉向,分不清什麼是指數,也搞不懂指數是什麼。 說真的,盡管大多數人聽說過GDP,但真正明白的人恐怕不多。據說GDP還有三種測算方法,什麼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計算很麻煩,也不知道GDP數值到底是怎麼搗鼓出來的,反正,它的指數成為衡量地方官員政績的一項指標,決定著官員的仕途升遷和政治命運,因此,GDP很是受到一些地方官員的追捧,甚至在GDP上玩花樣。現在,國家統計局又弄出個「幸福指數」,跟GDP一樣納入政府統計,看來,地方官員又多了一項數字游戲。 不管是GDP指數也好,幸福指數也罷,老百姓對這些數字恐怕不大感興趣,這些數據統計的多與少,與自己關系不大。所以,相信絕大多數的老百姓,不知道指數是什麼。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收入,自己的生活,今年的收入比往年多了還是少了,生活是順心了還是添堵了,這是最直觀的,也是老百姓最能切身感受到的。至於什麼GDP指數、幸福指數,老百姓不懂也不想明白。據說,幸福指數關懷是政府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幸福指數是一個更加人性化、也更能體現一地發展實效的指標,將人的發展放在了發展的首位。應該說這是一個好事,可是,幸福更多地只是一種感覺,不同的人對幸福的理解不同,就可能有不同的幸福感。國民幸福指數這個縹緲、極富主觀性的概念,能真實統計出來嗎?會不會成為地方政府為政績塗脂抹粉的道具?既然GDP都可以玩花樣,幸福指數這個摸不著的東西,豈不是更可以隨心所欲,任由統計者自由操縱?據說,根據各種幸福指數的統計,中國73.1%的公眾和68.2%的北京市民有幸福感,這個統計數據有多少科學性和真實性?如何證實,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對幸福指數統計,筆者實在不敢恭維。 當然,將人們的幸福感用數字來顯性化,並作為衡量地方社會文明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感受受到執政者的重視,這是社會進步的反映,是好事,可是幸福感可以寫在人們臉上,也可以停留在人們的心底,唯獨數字難以統計。所以,幸福指數統計,就變得有點虛幻,其數值的變化,人為左右的成分要大些。所以,我們不能過分地相信幸福指數,也不宜把幸福指數作為衡量一個地方百姓生活幸福的標准,更不能把它作為評價地方官員的政績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