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幸福指數城市排名第一的城市你覺得是哪裡
首先,哈爾濱市的環境極美,冬天雖冷,卻也為哈爾濱帶來了中國最美的冰雪世界。在這里,你可以肆無忌憚的在雪地里撒潑打滾,釋放自己的壓力。滑雪,滑冰、冰釣,冰雕等等都是非常值得嘗試的項目。除此之外,哈爾濱還有著許多極有特色的物品。像哈爾濱紅腸、哈爾濱啤酒等等都是值得品嘗的。同時,哈爾濱的居民作為典型的東北人,更是不拘小節,熱情大膽,容易滿足。所以,這里寶藏城市能夠取得我國最幸福城市的桂冠,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了。你有沒有被這座美麗的城市所吸引呢?
B. 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國十大幸福城市排行榜)
央視財經節目《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2020-2021)》發現,2020年幸福感最強的十大省會城市和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是——廈門、拉薩、成都、呼和浩特、青島、西寧、大連、海口、南寧和長沙。
【哪裡的幸福感更高】
南方還是北方?
整體來看,2020年,北方朋友比南方朋友幸福感要高。
城市還是農村?
縱觀十年來,城裡朋友更幸福。
「北上廣深」代表著一線城市的發展機遇和無限的可能性,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去處。但三線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大部分時間都明顯高於一二線城市的居民。
【子女教育難題降低中國家庭幸福感】
大調查發現,子女教育帶來的焦慮感達五年來最高,子女教育難題凸顯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幸福感。無子女的人群感覺更幸福,而有孩子的人群,隨著孩子的增加,幸福感在降低。
【有房絕對帶來幸福感】
大調查發現,有房子的人幸福感最高,自己租房的人幸福感最低。變動的租金、時不時的搬家,讓人勞心勞力,磨掉不少幸福感。
【高收入未必最幸福 小富即安是道理】
大調查發現,收入高低與幸福感並沒有呈現明顯正相關關系。個人年收入12萬-20萬元是個拐點,低於這個點以下,感覺幸福的比例會隨收入降低而越來越低。而高於這個收入的人群,並沒有因為收入增加而更幸福。個人年收入50萬元以上,收入越高感覺幸福的比例反而越低。
你喜歡在南寧生活嗎?你的幸福感都來自哪裡呢?
C. 中國城市幸福感排名的介紹
在我國現階段,幸福感主要有收入決定,同時受其它因素的影響。2012年,「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2011-2012)」進行了中國城市幸福感排名,拉薩位居首位,北方城市比南方城市的幸福感強。2012年8月19日,「2012幸福城市市長論壇」發布數據顯示,拉薩太原合肥位列居民幸福感前三名。
D. 中國城市幸福感排名的排名分析
本次調查顯示,在我國現階段,幸福感主要由收入決定,同時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休閑時間、健康狀態、婚姻質量等)。
根據調查,休閑時間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休閑之城)是:貴陽、海口、廣州、杭州、拉薩、成都、重慶、太原、福州和長沙。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幸福之城)是:拉薩、太原、合肥、天津、長沙、呼和浩特、石家莊、濟南、銀川、重慶。
可以看出,休閑時間多進而幸福感也強的城市佔了四席:拉薩、重慶、太原、長沙。這四座城市,幸福感之所以躋身前十,除了由其市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決定外,市民擁有較為充分的閑暇也是理由之一。
另外六座休閑充裕的城市沒有進入幸福十強,主要的原因是收入水平和個體因素(健康狀況、情感質量等)拉了後腿。
在此,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十大休閑城市中南方城市佔了八席,這些城市環境優美、服務業繁榮,展現出很好的休閑經濟特點,未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潛力大。二是,十大幸福城市中北方城市佔了七席,這些城市最近幾年GDP增速顯著,收入帶動幸福,實現了短期內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幸福互相促進。在一定時期內,北方城市市民的幸福感將緊密和收入提高掛鉤,但是,幸福感提升的幅度將越來越受休閑、健康、情感質量等因素的影響。
本次調查顯示,在感覺「很不幸福」的受訪者中,有19.31%的人沒有休閑時間,而在感覺比較幸福的受訪者中,這一比例為4.52%。同時,引領經濟增長的產業也需要向服務業調整,方能保證增長的平衡和質量。
E. 給份中國城市幸福指數排行榜我
中國城市幸福指數大排行 北京上海深圳排名最低!
一份名為《中產家庭幸福白皮書》於近日發布,根據調查結果,江蘇、四川、福建、重慶四地幸福指數最高,有近半數的被調查者對家庭生活現狀表示滿意。而經濟最為發達的深圳、北京、上海幸福指數最低,成為中產家庭心中「不夠幸福」的城市,或者稱為「偽幸福」。
這些城市之所以幸福感指數低下,是由於家庭經濟壓力較大,尤其是高昂沉重的房價負擔,加上工作競爭激烈、交通擁擠、子女教育成本高等因素。
這份《中產家庭幸福白皮書》是通過對全國10個城市7萬余名20歲~40歲中產收入人群發放關於「中國中產家庭幸福指數調查」的問卷統計結果所得,選擇中產家庭的標准為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
調查發現,從收入看,家庭年收入在11萬~20萬的人群幸福感最強;從年齡看,30歲~35歲的人群家庭幸福感最強,從地區看,生活在二線城市中產家庭的幸福感較一線城市強。
該《白皮書》分析,健康、情商、財商、家庭責任以及社會環境被絕大多數調查者認為是影響家庭幸福最重要因素。同時,家人之間的溝通也是影響守護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並且與其他四個重要因素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缺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成為一線城市中產家庭低幸福感的原因。
幾年前,深圳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項目組對深圳全市戶籍登記系統進行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結果讓人咋舌:深圳居民精神疾病總患病率達21.19%,也就是說,深圳5個人中就有1個人有精神疾病,這個結果是10年前患病率的4.4倍!
深圳康寧醫院副院長、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楊洪告訴記者,與近年國內其它地區的相關調查相比,深圳精神病患病率和發病率都是全國最高的。即使在經濟發達的浙江地區,調查結果也只有17%。「簡單舉個例子,我們醫院的心理救援熱線每天都能接到40多個心理咨詢電話,其中年輕人、有學歷、收入高的人群佔了絕大多數。」不僅精神病發病率高,深圳康寧醫院曾做的一次調查統計顯示,深圳每年自殺人數在2000人左右,已超過每年的交通死亡人數,這個數字在全國都算是非常之高的。
楊院長分析說,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此外,我們研究發現,親情薄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與其他城市相比較,『家』的概念在深圳比較缺失,許多人的精神壓力得不到親人的慰藉,無處宣洩。」
F. 為什麼北京上海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幸福指數排名全國最低人們還拚命想去,北歐加拿大幸福感高美國幸福感很低
因為那些地方經濟發達嘛。說實話我覺得幸福感這個東西好縹緲的~其他地方的人看北京上海都更容易被它們的繁榮浮華所吸引,就像那些包裝完美但不一定好吃的外國糖果,依然有人願意為它折磨自己和自己的錢包;生活在那裡的人又分幾個等級,過得好的人自然不願意離開,過得不好的人雖然深知其中苦楚,但是一方面不死心,一方面羨慕留戀著,這事兒就跟賭博一個道理。我也比較不喜歡那些特大城市,又浮躁又庸俗,小市民氣息特別濃,讓人窒息。但是不可否認它們對人(特別是那些有野心的人)有一種天然致命的吸引力。
G. 中國城市幸福度排行
201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及以上)為:杭州、成都、長沙、昆明、南京、長春、重慶、廣州、通化、無錫;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為:江陰、宜興、長沙縣、餘姚、滕州、銅梁、海城、太倉、萊州、膠州。
H.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出爐,排名依據是什麼
最讓關注的就是每年關於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排名了,作為現在城市生活的我們,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人們也更加關注城市建設和幸福感的問題,所以城市幸福感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的,而今年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排名的出爐了,那麼具體情況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成都
在往年最具有幸福感城市名單裡面,成都往往都是在裡面的,成都的經濟發展是不錯的,甚至在居民幸福建設也是十分的,在城市美食火鍋文化也是十分聞名,所以城市幸福感也是很不錯的。
長沙
在具有幸福感城市裡面,長沙也是非常優秀的,在文化旅遊裡面也是貫徹始終的,豐富了當地和遊客的旅遊精神。在美食上,奶茶“茶顏悅色”的品牌也是非常不錯的了,所以城市幸福感就非常充足的。
廣州
廣州在“北上廣深”裡面占據一席之地,不僅僅是經濟發展,在城市幸福感也是非常突出的。在對於廣州的印象是現代和文化的碰撞,是人與科技的碰撞,還有各種細小展現出了滿滿的城市幸福感。
好了,以上就是對今年最具有幸福感城市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
I. 中國哪裡的農民最幸福哪裡的市民最沮喪
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等主辦的"2009年度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26日在西安揭曉,杭州、成都、寧波、西安、昆明、長沙、南京、銀川、南昌和長春等十大城市入選(12月26日新華社電) 長沙市在主題是"60年輝煌,60年幸福"的十大"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中脫穎而出,且排名由前屆的第十位躍升至第六位,充分展示了長沙市新中國成立60年來取得的巨大變化,反映出了湖南省委省政府、長沙市委市 政府決策層對群眾的關心與厚愛,提升了黨委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更進一步表達市民對城市滿意度的認可。 今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活動涉及的內容包括豐裕的物質生活、穩定的就業、可觀的差距較小的穩定收入、穩定的社會保障、優雅舒適的居住條件、便捷的交通、較好的醫療保健、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整潔的街道、很好的教育條件、良好的城市社會治安等"硬"件,也包括人情味濃厚、生活便利程度高、城市布局和建築美觀、城市居民身份認同、豐富的文化娛樂、親情愛情友情的祥和溫馨、個體幸福與社會和城市的和諧發展等"軟"件。作為敢為人先、湖湘文化底蘊深厚、城鄉融合耳目一新、產業形態別具一格的古城長沙,能評為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是近年來,黨委政府在市政建設、公益設施等方面投入加大的結果,是領導重視城市文明的結果。 長沙為建設"人民滿意城市",特意將"人民滿意城市"的工作綱要發布到網上,請全市人民討論後再進行實施。綱要涉及的內容小到市民的吃、住、行、消費,大到城市綜合實力、市容環境、窗口服務等。綱要還明確提出了讓市民"吃得放心、住得舒適、行得方便、購得滿意",使長沙成為中部地區的"購物天堂",成為文明之城、和諧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長沙全面展開"人民滿意城市"的創建活動,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質量、改善市民生活環境,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長沙、宜居長沙、魅力長沙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明城市是評價一個城市整體文明程度的綜合性榮譽稱號。精神文明是一個城市的內在靈魂,長沙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雖未成功,但創建過程讓長沙的城市容貌更加漂亮了、城市的靈魂和品位更加高尚了,從而提升了城市更多的魅力和親和力。在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的理念下,長沙市注重從市民普遍關心的居住環境改善、服務質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充實、社會治安和社會風氣的轉等問題入手,解決重點問題,長沙逐漸形成了超前的理念、優美的環境、先進的制度、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優越的生活方式等,從而進一步形成長沙市的文化和品牌,成為了城市之間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文明城市的創建活動改善了市民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讓市民體會到了真正的幸福。 城市的幸福感盡管只是市民的主觀感受,可每一項幸福指數體現了市民真切的民生生活,考驗著公共管理水平。最具幸福感城市只有得到市民充分肯定的幸福才算是真正的幸福。相信長沙市會借最具幸福感十大城市入選的東風,推動長沙早日成為全國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