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幸福在哪裡的課後題
一、關於課後習題
第1題: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我」第一次挑煤所受的欺侮和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情況。其中第一天挑煤(如挑煤趕路、跌倒山腰等處)寫得詳細;第二天挑煤寫得簡略。因為第一天挑煤作者的印象最深刻,受的欺侮吃的苦最多,最能表現舊社會窮孩子的苦難生活,為突出中心思想服務,所以寫得十分詳細,而第二天挑煤情況跟第一天大致相同,所以寫的簡略,使人看了不感到重復繁雜。
第2題:
第(1)句寫出了看到一家人挨餓,「我」心裡的焦急程度。
第(3)句寫「我」在熟睡中受人欺侮,摔得重,摔得歷害,反映了資本家及他們的走狗根本不顧工人的死活,不把他們當人看。
第(4)句寫出了山上小路滑,「我」人小煤重,挑擔艱難。
B. 幸福在哪裡的主題班會
現在的小學生正生活幸福中,他們是家中的寶,集家中所有人的愛於一身,要星得星,要月得月,因此他們對幸福的理解比較片面,在他們心目中甚至認為 能夠吃、喝、玩、樂就是幸福。為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在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幸福在哪裡》後,我召開了本次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究竟什麼是幸福?了解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更要知道幸福需要我們去創造。
C. 幸福在哪裡讀後感300字
幸福在哪裡影響一生的12堂幸福課讀後感
「幸福在哪裡?」暑假的一天,媽媽抱了一箱子書回來,忽然問了我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很簡單。幸福在我的電腦游戲里……」我一邊專心致志地攻打游戲中的堡壘,一邊漫不經心地回答。媽媽也沒說什麼,抽出其中的一本書,和我說:「等你有空,看完這本書,再給我答案也不遲!」我用餘光快速地瞥了一下這本書:黃色封面上,赫然地寫了幾個白色大字「幸福在哪裡」。「真心無聊!」我心裡暗自嘲笑。
這本書一躺就是快一個月,直到那天我們去土耳其。在飛機上,媽媽居然變戲法似的又拿出了這本書。「好吧!」漫長的飛行時間里,實在沒什麼好玩的了,我就翻開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序1部分建議「和孩子們一起發問:幸福在哪裡?」並在序2部分給出了答案:「幸福,就在你我心裡!」這個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認為,我們的心裡裝的首先是壓力。大人們是工作的壓力:賺更多的錢,當更大的官;小孩們是學習的壓力:考更好的成績,進更好的中學。現在我六年級了,從爸爸媽媽的嘴裡,我聽到了一些升學的話題,比如要學學奧數,要練練作文,要好好學習,初中要緊起來了……天吶!搞得我「亞歷山大」!爸爸媽媽在小升初這個問題上也不淡定。幸福怎麼可能在我們心裡呢?!心裡明明裝的是「焦慮、壓力……」且看書中怎麼說。
作者張怡筠老師以中央電視台《開學第一課》節目內容為依託,告訴我們,內心的幸福靠自己來創造。創造幸福的12把金鑰匙就是「自信」、「樂觀」、「分享」、「超越」、「關愛」、「努力」、「贊美」、「寬容」、「溝通」、「感恩」、「奉獻」和「成長」。書中寫到:我要樂觀,每天發現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學會對壓力說「沒關系」;我要分享,就像生日蛋糕,和你一起分享的人越多,快樂就越多……她說,我們每個人每個月堅持21天,培養一種良好的幸福習慣,一年我們就擁有12種幸福能力!
我仔細想想,是啊!比如上學期,在爸爸媽媽的敦促和老師的教育下,我上課比以前認真了些,做事比以前勤快了些,看書比以前仔細了些。結果小小的努力,卻換回了大大的回報:期末考試全優,還評上了區三好,我樂開了花。正如書中所說的「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在我參加金獎挑戰營的時候,老師發給我們三張非常漂亮的玫瑰卡。出去調查時我的水壺不小心掉了,一位同學撿到後送還給我。我就送了一張玫瑰卡給他並說了聲「謝謝!」。要不然這么熱的天沒水喝,我可要變成「人干」了。我以為我丟了水壺肯定要被扣分,結果老師居然表揚了我們!老師說我懂得感恩,同學懂得助人,給我倆都加了分。太開心了。「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吶!這原來就是書中所說的「感恩」、「關愛」帶給我們的幸福。
看來,我得邀請媽媽和我一起看看這本書,讓媽媽知道「我要成長,快樂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書中一個個生動有趣的人物故事,帶著這些「幸福密碼」慢慢走進我的心裡。
一趟原本枯燥的飛行,因為幸福的話題而變得「幸福」。原來,幸福,其實沉睡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只不過平時我們可能沒有去喚醒她!讓我們一起帶著幸福密碼,輕輕敲響幸福!
D. 幸福在哪裡 開學第一課
今天是2011年9月1日,我們迎來了開學第一課。這一課的主題是:幸福。
說到幸福,我們大家都知道。其實真正的幸福就像劉浩那樣,是愛和成功;就像孟佩傑一那樣彼此依靠,幸福並快樂著。
劉浩雙目失明,卻是一名小小鋼琴家。這是因為愛,是愛讓他成功。劉浩家裡也不富裕,為了讓劉浩實現他要成為鋼琴家的夢想,幾個月只吃白飯,來找他的啟蒙老師,北京慈善協會知道後,立刻派來了老師去教他 ,這位年僅十歲的劉浩經過了許許多多坎坷,才達到了現在這種狀況,他現在可以在兩天內記完十頁的盲譜,這厚厚的盲譜是他媽媽一針一針紮成的,可見為了孩子,家長們多麼的不怕苦不怕累,現在他能很流利的彈完一首五六頁的 曲子!
媽媽的愛,媽媽的鼓勵讓劉浩看到了自信的力量,只要他堅守自己的理想,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努力,最終一定能成功。
孟佩傑姐姐長期照顧自己癱瘓在床的養母,小小的年紀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承擔起成年人都不一定承擔得起的重任,是他們對生活的積極的態度,讓她們彼此感受到了快樂和幸福的涵義。
開學了,讓我們用寬容的心待人,讓自己更快樂 ,讓我們伴著幸福一起成長吧!
E. 作文:幸福在哪裡 寫一件事令你感到幸福在你身邊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如果用顏色來形容,幸福應該是溫暖的黃色、熱烈的紅色;如果用聲音來比喻,幸福又是激越的高音,低婉的小調;如果用味道來打比方,幸福則為甜蜜蜜的滋味,是遠赴外地的遊子吃到的母親親手烹調的家鄉菜。幸福是無處不在的,她密密麻麻的充斥於空氣中。
我第一次真正體驗到幸福的感覺,是我14歲那一年。
那一年,我上初二,頭發剪得極短,像個男孩子,性格也是風風火火,天不怕地不怕,沒少讓家裡人操心。
在一次體育課上,我正和一幫子同學玩沙包,眼看著沙包就要砸在我的身上,我急忙往旁邊一閃,沒想到剛好身邊的同學也往我這個方向躲避,兩個人在空中來了個「親密接觸」,我們倆一起跌坐於地上。她比我強,因為她摔倒後馬上就站了起來,我卻坐在那裡呲牙咧嘴,因為我的左腿剛臨時給她充當了一回板凳,她正坐在我的左腳腕處,現在這個地方疼得我站不起來。體育老師見狀急忙攙著一拐一瘸的我去水龍頭拿涼水冷敷,可惜收效不大,我疼得直冒冷汗。老師打電話通知我的家人,媽媽聞訊後立即趕來送我去就近醫院。
片子拍出來後,醫生嚴肅地指著我左腳的關節說:「骨折,馬上住院。」我一聽到要在床上躺近三個月的時間,叫苦連連。
因為醫院離家裡遠,家人為了更好的照顧我,將我轉院至家門口附近的三陸醫院。這個醫院的骨科病房在四樓,而且沒有電梯,住院那天,父親將我背在他的肩頭,一步一步的慢慢往樓上爬,
在我的印象中,長期在辦公室工作的父親一直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他在家中一向是連買面、換煤氣罐這樣的「重活」都是要母親來乾的,我的分量足有兩袋面那麼沉,他怎麼支持的住?
父親走得很慢,幾乎可以說是「挪」步子,一步挨著一步,一個台階接著一個台階,走得很慢。我趴在他的背上,與心不忍,掙扎著想下來自己走,父親卻轉過頭,用嚴厲的餘光瞪著我:「還不老實?」我說:「爸,你讓我下來吧,我想自己走。」父親搖搖頭:「沒事,我能成。」
我閉上嘴,心裡默默地數著:「二十一、二十二、」父親的呼吸聲越發沉重,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我的眼淚一點一滴的落下來,打濕父親的脊背。這一團一團的濕痕,在父親的衣服上聚成一個個小水潭。我把臉深深地貼在父親的背上,父親的背並不寬,但是很溫暖,熱乎乎的感覺一下子抓住我的心。我原本焦躁的心情突然突然就變得平息安寧。
在我數到「九十六」時,父親的腳步終於停住,只聽見長長出了口粗氣,說:「到了。」緊隨在我們身旁的母親立即上前扶住父親,用袖子心疼地擦去父親臉上的汗水:「他爸,你辛苦了。」父親卻搖搖頭,笑道:「沒事,只要娃好就行。」就這樣,我在世界上最溫暖的兩雙手的協助下,慢慢挪進了病房,看著父母親樓上樓下跑來跑去為我辦手續,為我換葯,照顧我的飲食起居。
從那天開始,我就突然領略到幸福的感覺與滋味,看到了幸福的顏色,聽到了幸福的聲音。也可以說,從那一天起,我突然長大了,變得寬容敦厚,學會與人為善。
可能因為年輕的緣故吧,我在這家醫院只住了短短半個月就出院回家。媽媽每天在家裡變著法子為我熬骨頭湯,張羅各種好吃的,放以前,我肯定又要挑肥揀瘦,現在可不一樣了,只要是父母親做的,就是天下最好的美味。
等我又一次踏進校門時,已經是兩個月以後的事情了,路邊的梧桐樹葉子長大了好多,我也長大了好多呢。
有父母在身邊的日子,就是幸福!
剛匆匆趕完文章,突然聽聞文友李曉春老師的母親今天過壽,就在此真誠祝福曉春老師的母親: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我想,有父母的人,都很幸福。
F. 選修課作業,求答案。孟子的幸福觀(二)
金枝玉葉:舊指皇族,也指出身高貴的公子小姐。 鴉巢生鳳:烏鴉窩里生出鳳凰,比喻笨庸的母親生出靈秀的女兒,也比喻貧窮之人家或地方產生出傑出的人才。
G. 北師大版語文五年級下冊書 第五單元勞動 《幸福在哪裡》的續寫!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裡》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三個牧童把一口噴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十年後,通過他們自己的勞動,親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說明了幸福就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的道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
2、學習本課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課前准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
幸福在那裡
幸福在對人類有益的活動中
工人、農民、醫生、清潔工、建築師等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設 計 意 圖
第一課時
導入:課前小故事:《手尖上的幸福》
1、故事中的小女孩用一雙孱弱的小手描畫出了動人的幸福,生活中的你幸福嗎?你有過幸福的感受嗎?
2、你曾感受過怎樣的幸福?
3、幸福在哪裡?我們怎樣能找到幸福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保加利亞埃林·彼林的童話故事,找尋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文,把字音讀准,句子讀通順。
2、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3、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入情入境,精讀課文,領悟幸福的真諦。
(一) 指讀文章最後一部分----幸福就在於對人類有益的勞動中。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二)、三個孩子分手後,各從事了哪些「有益於人類的勞動」?
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
為什麼說他們的勞動是有益的?
2、出示智慧的女兒的話。
① 理解「領悟」一詞的含義。
② 結合三個孩子的經歷理解「幸福就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
3、分角色朗讀此部分,感受三個青年的幸福經歷。
四、在這之前,孩子們也做了好事,為什麼就沒有體會到幸福呢?
1、自讀這部分內容:
讀懂了什麼?把讀不懂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2、重點研讀三個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個牧童是怎樣挖泉井的?
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劃出文中的有關詞語、語句。(愉快,高興極了,心滿意足)
他們為什麼這么快樂?(渾濁的泉水變成了清潔透明、清澈的、如同鏡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們為什麼這么快樂呢?從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尋答案。
①朗讀孩子們說的話「我們把它弄乾凈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領會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兒的話。
五、回歸整體,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歷中,領悟到幸福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
課文的後14個自然段向我們再現了十年後,他們再次相聚的經歷,放手讓學生用心讀書,從人物的話語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點評:以上設計,緊緊圍繞著孩子們十年前、十年後的生活經歷,從具體的語言、動作、神情中,引導學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層層深入,恰到好處。]
六、合作表演本課內容
第二課時
說說你與家長交流的「幸福是什麼?」
1、 學習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收獲呢?
2、 爸爸媽媽眼中的幸福是什麼?
兒女的長大
依據貼心的關懷
下班後我們送上的一杯熱茶
我們優秀的學習成績
3、 你眼中的幸福是什麼呢?
4、 這些幸福是從何而來?
5、 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談感受。
舉例:「能使大多數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馬克思」
「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高爾基」
從文章的中心句入手,直入文章主要內容
學文後,讓學生在共同經歷著幸福的時刻,在共同的擁有中,細心地回味著「幸福就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從而,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的目的。
作 業
設 計
1. 規范地書寫生字。
2. 完成基礎練習中的題目。
教 學
反 思
本課教學時由談話引入,激發學生思考,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文章語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理解幸福的含義,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該文章轉自[中學語文在線]:http://www.ywzx8.com/jajx/xxjan/200812/28966.html
H. 幸福在哪裡課文
村子裡有三個小孩,都是牧羊的。他們彼此很要好,常常把羊群趕到很遠的樹林里去放牧。樹林里有一口老噴泉,已經不噴水了,口上堆滿了枯枝敗葉。有一次,一個牧童說:「來,咱們把這口噴泉往深處挖一挖,再把泉口清理一下,好不好?」
「好!」他的同伴快樂地喊到。
第二天,他們帶著鋤頭和鐵鍬,到樹林里去挖那口噴泉。他們把泉眼疏通了,又挖了一道小水溝,讓所有的水都流到溝里去。他們還把堵在泉口的樹杈、樹枝和爛在水裡的樹葉都挖開了。清水從一層泡沫下面流出來,把泡沫沖到兩旁,流到一個有沙底的小潭裡。三個小孩看見了泉水,又快樂又興奮。又過了一天,他們搬來一些石板,砌成了一口小井。在井台前面,他們留了一個寬闊的出口,上面蓋上一塊大石板,不讓塵土落進去。
他們高興地坐在井旁邊的大石頭上,看那股清澈的泉水慢慢填滿那口小井,最後從那寬闊的出口流出來。
這時候,從樹林里出來一位美麗的姑娘,金黃色的頭發一直垂到腳跟,頭上戴著一個白色的花環。「你們好,孩子們!」她說,「我可以喝你們井裡的水嗎?」
「你喝吧!」孩子們說,「我們砌這口井就是為了讓人喝的。」
姑娘彎下身來,就著井口,用手捧起一捧水,喝了三口。
「為了你們三個的健康,我喝了三口。」她微笑著說。
停了一會兒,她又說:「你們做了一件好事,我感謝你們。我代表樹林,代表樹林里居住的一切動物和樹林里生長的一切花草,感謝你們。祝你們幸福!再見!
孩子們互相看了看,他們又快樂又激動。
一個孩子問那為不相識的姑娘:「你祝我們幸福。請你告訴我們,幸福是什麼啊?」
「你們應當自己去弄個明白。十年以後,讓咱們再在這個地方,在這口小井旁邊相見吧。假如到那時侯你們還不知道幸福是什麼,我就告訴你們。」說完,姑娘突然不見了,正像她突然來到一樣。
孩子們都詫異地互相看著。一個孩子說:「讓咱們分頭到自己願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究竟是什麼。我往東走。」
「我往西走。」另一個孩子說。
「我留在村子裡,」第三個孩子說,「也許在村子裡,我就能弄明白幸福究竟是什麼。」
他們都照自己說的去做。過了十年,他們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了。三個人都成了強健有力的青年。清涼的泉水仍舊靜靜地流著。小井旁邊的樹苗已經長成了枝葉茂密的大樹。小井周圍有許多條小路,還看得清人走過的腳印,他們一定是到這里來喝水或者打水的。周圍的沙地上還有小鳥的爪印,草地上還有鹿和兔子跑過的痕跡。三個青年快樂地看著這一切,每想到自己只做了這么一件小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他們坐在原來的那塊大石頭上,想起那位神奇的姑娘。可是她還沒有來。
「你們知道這十年我做了什麼?」第一個青年說,「咱們分手以後,我就去一個城市裡,在那裡進了學校,學了很多東西,現在成了一個醫生。」
「你弄明白幸福是什麼了嗎?」另外兩個問他。
「弄明白了,很簡單。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也感到幸福。」
我,」第二個青年說,「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消防隊員,當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感到幸福。」
「那麼你呢?」他們倆問留在村子裡的青年。
「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你們看,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幸福。」
突然間,那位姑娘有出現了。她沒有變樣,還是金黃色的頭發,頭上還戴著白色的花環。她顯得那麼謙虛、美麗、善良。
「我很高興,你們都依照我的話,又來和我見面了。」她說,「你們的話,我全聽到了。你們三個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你是誰呀?」三個青年同聲問道。
「我是智慧的女兒。」姑娘說完又不見了。
I. 六、閱讀練習 (一)閱讀《幸福在哪裡》,完成題目. 1.課文中三個青年各自認為的幸福是什麼 第一個青年
第一個孩子當了醫生,給人治病,病人恢復健康後,他感到幸福;
第二個孩子做過多種工作,他勤勤懇懇地工作,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
第三個孩子當了農民,為自己生產的糧食養活了許多人而感到幸福。
三個牧童有這樣的體會,是因為他們都經過自己的勞動和親身實踐,才懂得幸福的真正含義。
J. 作文幸福在哪裡(選擇一件最讓你感到幸福的事寫下來)
感悟幸福 希望能幫到你,能採納!!!!
幸福,有時是那樣虛浮,有時是那樣真實;幸福,有時是那樣的近,有時卻是那樣的遠;幸福,有時很簡單,有時很復雜......
在蔚藍蔚藍的天空下,迎面吹拂著柔柔的風,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我的幸福在哪裡?
在13年前我再醫院出生了,在那一刻起,我生命的小溪流就不斷地盪起朵朵幸福的水花兒,有的是父母的愛,有的是長輩的愛,有的是老師的愛,有的是同輩的愛......這些愛,在細細品味之後,就是幸福。
幸福,不是物資上的滿足,不是富裕的生活,不是事業的成功,而是在那一刻,心的感動......
在晚上緊張繁瑣的學習時,媽媽為我端來一瓶酸奶或一碗甜湯,這,便是幸福;在一天的課堂生活後,回到家,吃著媽媽做的可口的飯菜,這,便是幸福;在雨中,同學為我撐起一把小傘,這,便是幸福;在病中,他人對我的關心,這,便是幸福......幸福,還有很多很多,乍一看,幸福好像老是在躲著我們,其實,幸福無時不在不遠處向著你微笑、向著你招手,只是你看不見罷了、只是你感覺不到罷了。
在品味過生活之後,我的疑問似乎有了答案了。
幸福在哪裡,不在別處,它就在每一個人的身邊。不要再去抱怨幸福女神沒有關顧你、發現你,只有真正懂得體會生活的人,才會懂得怎樣去體會幸福。幸福不會自己向你走來,它,會站在你不遠處,向你招手。只有你自己主動去握著幸福的手,幸福才會將它的光輝灑向你......
幸福在哪裡
幸福在哪裡?幸福像一個隱了天使,無處不在。你因有幸福而溫暖;我因有幸福而充滿自信;他因有幸福而自豪。
幸福躲藏在太陽里,每當有人感到「寒冷徹骨」,它便他自己每一分熱能輸送給有需要的人。用自己的一分熱能溫暖每人的心。幸福此時便躲藏在帶給人無限溫暖的太陽里;
幸福躲藏在機會里,每當有人覺得失望落魄時,它便把自己的每一部分獻給失望的人。用自己的一個小機會組織給人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幸福此刻就躲藏在給人帶來希望的機會里;
幸福躲藏在雨水裡,在花草樹木口渴時,它便用自己的每一滴甘露灌溉早已渴不可耐的花草樹木。幸福這時就躲藏在一股一觸即發的雨水裡;
幸福躲藏在父母的心裡,每當他們的孩子受到傷害以及遇到困難在發脾氣時,幸福總是從心裡跳出來安慰這些不開心的孩子。此時此刻,幸福就像變幻莫測的魔術師,從父母的心裡變成了高深而有力的言語里,使孩子們又從灰心走向了自信。
其實幸福躲藏的地方就是給人、事、物以方便的地方,換句話說:人、事、物都方便的地方就是幸福的藏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