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老家當公務員,與在北上廣打拚漂泊相比,哪個更有幸福感
現如今社會就業的形式越來越嚴峻,工作越來越難找,生活的成本也在上升,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對於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人來說,找工作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現在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要求工作穩定,公務員就是很多人的理想職位。
在我們父母眼裡,要是誰家的孩子當上了公務員,那一定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雖然現在公務員的基本工資並不是很高,也比不過一些高薪的職業,但是公務員依舊是許多求職者和就業者心中光榮自豪的職業。
當公務員和北上廣打拚之間其實各有各的幸福感,每個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在老家可能沒有那麼大的生活壓力,工資是夠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但是在一線城市打拚你稍微不努力就會被城市所拋棄,可能是因為追求得更多,才會更加努力。
在加上兩者之間的薪資待遇差距也比較大,當自己擁有更多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想要的也很多,逼著自己去努力。而老家公務員的生活沒有城市的生活節奏快,也沒有城市的生活成本高,一旦得到滿足就很容易失去前進的動力。當公務員的幸福感就在於不用承擔城市那麼大的生活壓力,而且工作穩定,能養活自己的家人,不用每天為了生活而焦慮。
去北上廣打拚的幸福感在於,可以體驗生活帶給自己的驚喜,可以為了自己想要和追求的東西,激發自己的極限,發掘自己的潛力。
無論是當公務員還是去北上廣打拚,幸福感是由自己去感受體會的,來自自己的內心,雖然現在社會帶給年輕人的壓力很大,工作不好找,穩定是很多求職者找工作的首選因素之一,但是也不要忘了初心,不要僅僅是為了生存而選擇工作。
2. 繼續在上海發展還是回老家
這個其實就是個人的選擇問題,大多是根據自己的性情去定。個人覺得可以留在上海。現在的年輕人30之前不著急結婚的有很多,年輕了多經歷下也是挺好的,能為以後打基礎。但是留在上海不一定要在上海紮根。你姐說的很多你留在上海了可以提高學歷,培養能力。給自己多鍍金,這樣就算以後在上海紮根不了回去了一樣是很有實力的人。我知道會計好像大部分都是靠證件的,考的證件越高級薪金相對的越高。
至於家裡的人催你就是家人比較傳統的思想,感覺女人應該以家庭為主,成家穩定才是最好的選擇。這中做法也不能說是錯的。只是兩種做法各有利弊而已。現實生活中很多女孩也和你面臨一樣的問題,做哪種選擇的也都有,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就算你不回去在上海找了一個男朋友你家人知道了說不定也不會繼續催你回家結婚。說白了也是為了你未來好而已,只要你讓家人感覺你過的幸福了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父母不是為了兒女而操碎了心呢?
3. 中國幸福指數城市排名第一的城市你覺得是哪裡
首先,哈爾濱市的環境極美,冬天雖冷,卻也為哈爾濱帶來了中國最美的冰雪世界。在這里,你可以肆無忌憚的在雪地里撒潑打滾,釋放自己的壓力。滑雪,滑冰、冰釣,冰雕等等都是非常值得嘗試的項目。除此之外,哈爾濱還有著許多極有特色的物品。像哈爾濱紅腸、哈爾濱啤酒等等都是值得品嘗的。同時,哈爾濱的居民作為典型的東北人,更是不拘小節,熱情大膽,容易滿足。所以,這里寶藏城市能夠取得我國最幸福城市的桂冠,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了。你有沒有被這座美麗的城市所吸引呢?
4. 留老家好還是去上海好
如果自己能夠掌握烘培的技術,那麼在老家。開一個小門店也是很好的一個選擇。畢竟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興趣的事情。大城市固然好,但是。競爭壓力大。這個最主要是看個人的選擇吧。
5. 生活在上海幸福感強嗎
生活在上海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是比較強的,因為上海是國際一線的大城市,在這里生活的人掙著高的薪水,還擁有著一線城市的自由,所以幸福感是特別強的。
6. 中國哪個城市幸福指數最高
中國的河北城市幸福指數更高。
7. 大學畢業以後是選擇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還是在自己老家發展好。
你要看自己學的專業是什麼,大城市是否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你的家鄉在你的專業方面發展情況怎麼樣,如果你不是安於現狀的人,那就先去大城市奮斗一下,如果你想創業,在大城市起點肯定會高。在家鄉發展也不是不可以,沒有什麼好與不好,主要還是看你自己,你自己的能力、目標、計劃等。
8. 你覺得大城市和老家哪個更具幸福感
要論幸福感,我覺得還是在老家更幸福一些!我本科是在和老家差不多的三線城市讀的,研究生是在一線城市讀的。根據我自身的體會,對比這兩個城市來看,我感覺還是小城市幸福感更高一些。
父母陪伴
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感覺到,和大城市相比,在老家生活壓力更小,整個人幸福感也就提升上去了,但是大城市有小城市沒有的醫療條件和教育水平,這個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為了後代的發展和更好的醫療保障,很多人留在了大城市~但是只論幸福感的話,還是小城市好!
9. 中國哪個城市幸福指數高啊
據《青年時訊》轉帖
幸福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所謂幸福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的主觀指標。2004年,芝加哥大學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行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奚愷元與《瞭望東方周刊》合作,對中國六大城市進行了一次幸福指數測試。
本次測試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西安、成都這六個大城市舉行,採取隨機訪問的方式進行,意圖了解每個城市當前、未來和預期下一代的幸福度。每個城市選取了近200個樣本,樣本人群主要在20歲~50歲之間。《瞭望東方周刊》公布了本次調查的結果。下面是此次測試的結果及簡要的分析說明。
榜一:六大城市當前幸福指數排行——
測試表明,六大城市的幸福指數從大到小依次是:
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漢。
榜二:當前幸福指數與人均月收入對照——
測試表明,從各城市之間來看,人均月收入與幸福指數沒有直接關系,上海人均收入最高,幸福指數排倒數第二;成都人均收入最低,幸福指數排第二位;杭州人均收入居中,幸福指數最高。
榜三:各城市幸福指數與月均收入對照——
測試表明,在每個城市裡面,收入水平與幸福指數直接相關,收入越高越幸福。結合榜二的測試結果,說明在同一國家裡不同城市之間,富有的城市不比相對貧窮的城市更幸福,但同一城市裡,富人比窮人幸福。這說明財富對幸福的影響是相對的,在同城市裡,富人與窮人相對容易比較,所以富人幸福;跨城市相對不容易比較,所以富有的城市不比相對貧窮的城市幸福。人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出於本城市比較的考慮。成都低收入人群是最樂觀的,月均收入低於1000元的人群,幸福指數甚至不比月均收入兩三干元的人低。
榜四:各城市幸福指數與月均收入綜合排行——
此次測試將收入水平分為四個等級水平,依次是月收入:
低於1000元、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元以上。
測試按城市和收入,共有24組群體。對這24組人群的幸福度進行比較,得到的結論是:最開心的人是杭州月收入超過3000元的居民,其次是武漢月收入超過3000元的人,排列第三位的是成都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人。最不開心的是上海月收入低於1000元的居民,其次是北京1000元以下的人。這說明在人均收入不高的城市,相對更容易獲得幸福,在人均收入普遍較高的城市就相對的更不容易幸福。
10. 是留在上海還是回家發展
如果你沒有很高的技能或學歷(碩士以上),我建議你還是回家吧。上海是國際大都市,人才濟濟,竟爭太強,在上海,你只能做個中下人群,沒什麼意思,幸福指數太低。回家的話,說不定還能混個中上水準,人活著就為幸福和開心嘛,何必一頭扎進苦海呢。當然如果你長的美若天仙就另當別論了,你可以上海找個事業有成的男人嫁了,也會有好日子過的。
哈哈,不好意思,說的現實也些。不過既然你在這里問了,我當然以事實回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