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學生認為的幸福感是什麼
大學生的幸福滿意感較以往普遍偏低 ,因人生和社會問題而產生的心理困擾較多。如愛情滿意度、經濟滿意度、自我總體滿意度三項指標評價較低,說明由於還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獨立地位,大學生面臨著經濟、求職壓力,學生時代的愛情是奢侈品,這完全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
Ⅱ 大學里你覺得最幸福的事是什麼
大學里我覺得最幸福的事情可能就是從宿舍里搬了出來,因為我的舍友們都不是特別的好,然後我跟他們住在一起,非常的不開心,但是我坐從外住,以後每天都的得很開心,然後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一個私人的空間。
Ⅲ 大學裡面如何做一個幸福的人
幸福,如果吃喝玩樂是幸福,那大學可以荒廢的時間很多,但是,如果你希望這個幸福是可持續的,甚至後面你會感謝自己大學時光的話,聽我的:我已經踏出社會了,真心忠告剛踏進大學的學生,第一,要保證的必須是你的學習,每天確保一定時間的學習,並把它變成自己擅長的事!等你出了社會你就知道什麼是幸福了,有一件拿手看家本領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第二,好好規劃的學習之外的時間,不要浪費~
Ⅳ 哪些事情或物品可以提高大學生活幸福感
努力學習,拿到高績點和獎學金
大學主要還是以學業為重,當你拿到了高績點那個滋味是真的爽啊,如果你再能拿到獎學金那真的就是幸福感爆棚了。
大學的獎學金還是很多的,國家獎學金, 國家勵志獎學金, 校級獎學金以及其他方面的獎學金,如果能拿到過年回家在爸媽面前說話都要硬氣一點
2.處理好和室友的關系
大學的室友來自天南地北,大家難免會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在宿捨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大家要學會相互包容互相理解
大學的宿舍關系無非分為三種,友好,決裂,一般
友好型:當然如果你和你的室友剛好興趣性格相同,那麼你很幸運,珍惜這種朋友因為這可能是你大學學習生活甚至未來事業上的夥伴
決裂型:這就是比較極端的一種了,我一個同學他們大學宿舍就已經到了決裂的地步,他們宿舍由於生活習慣不同經常大吵甚至大打出手已經鬧到了輔導員那裡,這種關系是非常不建議的但是如果真的相處不來可以和輔導員協商換寢室等解決方法
一般型:這可能是目前大多數宿舍的關系,這種關系就驗證了網上所說的「大學有些室友就真的只能是室友」
室友是與你共同度過大學四年的人,能成為朋友當然好,如果不能那也要看開,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Ⅳ 大學生活中,最幸福的是什麼時候
大學四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最幸福的時候有六個。
一,每年都拿獎學金。
每次考試時,成績都非常優秀,每一次都拿優秀獎學金。
這樣就可以支付自己的生活費,不需要再花家裡的錢。
六,大學里,一定要有一次遠行。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
所以,大學里最好一年出去旅行一次,遠的近的可以結合起來,看實際情況。
畢業了,最好有一次畢業旅行,對大學生活做一次告別。
大學生活實在太真太純,幸福的事情太多太多。
千萬不要荒廢了這份美好時光,需要我們好好去感受、體驗和享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愉悅。
Ⅵ 大學生應該樹立怎樣的幸福觀
1、要認清個人幸福和社會幸福的統一問題
社會生活是相互聯系的整體,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也離不開個人,因此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是統一的,沒有整體的幸福就沒有個人的幸福,個人追求幸福的願望只有在社會幸福不斷增長中才能得到實現和保障。
我們在養成正確幸福觀的時候,既要吸取中國傳統文化中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中的自我犧牲的精神,以犧牲小我來保全大我,在必要的犧牲中獲得至善,又要批判中國傳統思想中對個人幸福的忽視。
只有個體與社會統一的幸福,才是真實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統一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自我的幸福。
2、要正確引導當代青年對不幸的認識,這對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幸福觀有著重要的作用
幸福作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狀態,應當通過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價才有可能換取;幸福作為對人現實存在的體驗,只有通過日常生活中對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們又可以說,幸福內在蘊含著痛苦。
對於一個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橋梁。不幸是不能被絕對躲避的,痛苦是人生的煉爐,而不幸則是人生的煉獄,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積極努力,去改變人生的逆境,去爭取人生的幸福實現,這才是積極的人生。
在培養正確的幸福觀的同時,必須對不幸有正確的認識。
3、對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對人生幸福的追求
《道德生活論》中指出,幸福不僅是道德生活的目的,更是對每一具體人生目標的實現,對至善的接近後滋生的滿足感,並且它還與義務、使命一體化。
道德人格的功能是提升,道德人格作為一種追求,它往往成為激勵個體不斷奮進從而不斷提升自我以實現人生圓滿的最大力量。中國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禮記・大學》開篇即說大學之道,在明在德,在止於至善。
馬克思主義在確認以往的階級社會只有至善的理論而沒有至善的現實的同時,更指出人類的發展就是一部不斷渴求至善、探尋至善並在追求至善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至善和人自身的歷史,從而認同了個體由來已久的對至善的追求。
4、培養當代大學生正確的幸福觀,還應當在全社會大力開展人文素質的教育
文素質使人明了人的存在、價值和境界。人文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人對幸福的真實把握。
培養當代青年正確的幸福觀應當從抓人文素質教育開始。文藝使人愛美,讓人能更生動、更現實地把握幸福感,了解幸福的涵義;歷史賦予人崇高的使命感,讓人在歷史的脈動中追尋幸福的真諦;哲學讓人透悟智慧。
讓人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洪流中真實把握人生幸福,指導人生圓滿的實現,這些都應當成為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5、進行幸福觀教育並將其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需要我們樹立系統思維和全局觀念
在認識幸福觀教育重要意義的基礎上,著力從以下方面著手推進:榜樣教育。通過典型示範、榜樣教育,以典型和榜樣的美好品質去感染廣大民眾的內心,引導他們更生動、更現實地把握幸福觀教育的意義和內容。
與此同時,引導人們尋找身邊的榜樣,通過他們「現身說法」,講述奉獻故事,分享奮斗經歷,從身邊的榜樣身上汲取前進的力量,向模範看齊,形成先進帶動後進、少數帶動全體的共同進步局面。雷鋒傳人郭明義的幸福觀是助人為樂,他堅信奉獻使人快樂、助人使人幸福,因而他說「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湧上心頭」。
這種幸福觀雖簡單卻純粹,是真理標准與價值標準的統一、個體維度和社會維度的協調,閃爍著道德與人性的耀眼光芒。他用言行為我們詮釋了幸福的內涵,也為我們思考幸福觀問題提供了頗多啟示。
Ⅶ 大學期間,你做過哪些讓生活充滿幸福感的事情
毫不做作的說,最讓我感到充實的也是讓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夏天在圖書館讀書,你可能覺得讀書這件事情太空了太大了,突然來講他沒有什麼意義,我簡單的說,往實際的時候就是讀書,他可以開闊一個人的眼界,當你真正讀進去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發生了一種共鳴,你會覺得在生活中找到了知己,這是最有趣的地方,再說硬體條件夏天大家都知道,外面很炎熱,去圖書館很清涼,然後讀書又能增長知識,所以夏天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去圖書館,最起碼我覺得他比自己一個人在宿舍打游戲要有意思的多也要有意義的多。
Ⅷ 大學生的幸福究竟是什麼
大學生的幸福就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然是不超過自己的原則范圍
Ⅸ 大學生應該怎樣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能夠上大學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在學校應該樹立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的這種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在大學生活的幸福,快樂,還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結友愛的團隊精神。這樣你就會有幸福的感覺!所以,在大學一定要跟同學,和老師好好相處!才就能夠找到幸福和快樂!在同學和老師的共同幫助下,樹立遠大的人生觀價值觀就一定會幸福的!
Ⅹ 大學里你感到最幸福的一刻是什麼
在大學里,感到最幸福的有兩件事情。
一、男友為我的錯誤省錢
在大三那年的一個冬天的夜晚,我心情非常低落的走在校道上,突然蹦出一個外表帥氣來自外校的陌生面孔。他向我問銀行的路,但學校並沒有這個銀行。於是,他告訴我他是來自澳門的學生,與同伴走丟了,目前沒有錢付房費。先是問我借電話,再是怎麼糊里糊塗的在我旁邊抽煙接著帶我走出了校門,向我借了1600元。
當我一個人10點多,從校外走回學校,頭腦慢慢清醒後,我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1600塊,可是我幾個月的生活費!第一時間把事情告知了男友。
雖然,畢業後我們分手了,10多年了我再也沒見過他,但現在回想起還是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