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引言是什麼他們多的幸福

引言是什麼他們多的幸福

發布時間:2022-06-22 13:08:18

A.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序言:關於幸福,我們知道什麼

關於幸福,古往今來、古今中外有無數種解釋。關於幸福的這種眾說紛紜的狀態,既說明了人們對於幸福的關注,又說明了人們對於幸福的爭議。人們渴望幸福,希望獲得幸福,祝願幸福永遠留在身邊。但是,因為對於幸福千差萬別的理解,究竟如何才算幸福,人們很難有一個共同的答案。不同地區的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不同自然條件下的人,對於幸福的理解或幸福的內涵都有各自的認定。哲學家、道德家、宗教家、社會學家們皓首窮經的努力目標之一,就是想給予人們一個關於幸福的解釋。然而,即使是這些思想家之間,矛盾和爭議也總是存在,何況普通人?世界上沒有關於幸福的同一認定。事實上,古代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對於幸福的各自解釋,例如中國人的「知足常樂」,西方人的信仰上帝。然而,當西方文明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席捲全球的時候,類似「知足常樂」這樣的幸福原則,似乎已失去了普遍意義。追求更大的成功,追求實現人生夢想,已經替代了人們以往的生存方式。此外,西方文明又基於一種科學的、統一的理論方式,使得幸福這樣的概念,也變得有統一的必要。然而,它始終無法做到這一點,它徘徊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類歷史上各種關於幸福的解讀之間,不知道是應該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還是改變人類歷史上其他關於幸福的認知,由此,造成當今世界無數生活在現代化環境中的人們對於幸福產生迷惑,從而感覺不到幸福,不知道幸福究竟為何物。我把幸福當成一個很簡單的原則:慾望的滿足,就是幸福。這種慾望可以是最基本的生理慾望,例如餓的時候、渴的時候,有食物、有飲料,就是一種幸福。對於異性的嚮往也是生理慾望的一個最主要的領域,除此之外,對於生的渴望,希望擺脫死亡的宿命,也是人類最基礎的生理慾望。慾望也可以再高一點層次,食物、飲料不匱乏的時候,對於食物、飲料品質的講究,構成了另一個境界的幸福。除了生理慾望之外,精神慾望的滿足,同樣也是幸福的體現。例如,人們對於父母、孩子的感情,對於藝術的追求等等。每一種慾望的滿足,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幸福感。解釋雖然簡單,事實卻不簡單。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在我看來,「需求」就是「慾望」的不同描述,本質上一樣,強度不同而已。馬斯洛提出5個層次的需求,即: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實現。在相對平穩的社會,需求一樣存在,但實現需求有多種途徑,有些需求由社會來提供,個人不容易產生無法滿足的焦慮。但在現代社會,高度競爭使得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在滿足需求方面呈現巨大的差異。尤其是,滿足需求的多種方式也不存在了,只剩下靠金錢就能滿足的唯一方式。途徑的單一化、手段的單一化,造成中性色彩的需求變成強烈色彩的慾望。幾乎所有人,在現代文明環境中,都被趕上了慾望滿足的獨木橋,這是「不快樂」的所在。當我們說,幸福就是慾望滿足、需求滿足,問題在於:一個人究竟有多少慾望?一個人應該有多少慾望?一個人的慾望必須全部得到滿足嗎?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社會和現代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區別。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古代文明,都不約而同地強調這樣一個觀點:慾望應該得到控制。然而,在觀念和具體實踐中,它又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古代常見的一種方式是,剋制慾望,將慾望減低到最小的程度。它其實是對於幸福的一個反向理解:如果慾望很少,那麼幸福感就很容易來到。典型代表就是宗教。例如,西方古代的基督教,就強烈要求人們克制慾望,剋制的范圍包括對財富的慾望,也包括對異性的慾望,還包括對於現實社會一切事物的慾望。基督教視富人為罪惡,強制實行一夫一妻制,要求人們在現世中受苦,等到死後上了天堂才盡情享受幸福。西方文明在推翻基督教統治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慾望不應該克制,滿足所有的慾望就是幸福。而且,由於人的慾望層次,最容易被感受的,是人們物質層面的慾望,因此,西方文明自文藝復興以後500多年來,基本上將滿足慾望的幸福感建立在物質慾望的領域。即便在馬斯洛的不同需求層次上,基本上每個層次的滿足手段也都是金錢化的物質。以滿足慾望來獲得幸福感,道理說起來簡單,但在實踐中,卻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如果慾望太容易被滿足,幸福感便索然無味,除非更多、更頻繁地滿足。舉個例子來說,喝牛奶不容易的時候,有牛奶喝就不錯了。當牛奶鋪天蓋地,喝牛奶的滿足感已經很弱,於是,有人認為,用牛奶洗澡更容易獲得幸福感。如果慾望很不容易滿足,追求慾望滿足的動力則容易變成不滿和破壞力。例如,在媒體和輿論的宣傳影響下,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應該享受像美國人一樣的生活,有車、有房、到世界各地旅遊。事實上,要讓地球上每個人都滿足這樣的慾望,是非常困難的,於是,慾望目標已被激發的人們,當看不到慾望滿足的希望時,就容易產生憤怒。慾望與幸福的關系,還有一個獨特的現象。我們在很多美國電影里經常能看到一類英雄,他們本領高強,勇敢地同惡勢力斗爭。惡勢力往往斗不過他,但是,英雄常常受制於惡勢力,使得他因為有所顧忌而不能向惡勢力做最堅決的斗爭。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英雄受制於惡勢力,最常出現的情節就是英雄的父母被劫持或威脅,或者是英雄的孩子、女朋友,或者是其他普通人。換句話說,英雄因為有了某種無法消除的慾望,而產生了致命的弱點,結果被惡勢力抓住,成為控制英雄的手段。這樣的情節說明了一件事情:如果一個人的慾望被別人控制,他就很容易成為被別人操縱的棋子。從這個角度說,孫悟空的厲害在於,它沒有任何慾望,沒有任何可以被他人操縱的弱點,它連死亡都不存在,連求生的慾望都不需要。這應了中國的一句話,「無欲則剛」。普通人在現代社會中產生的很多慾望,並不是主動產生的,而是被刺激之後,被動產生的。滿足這些慾望,也不全是個人能力能夠實現的。於是,現代社會的普通人,為了自己滿足慾望的幸福感,不得不求助於他人,例如,個人希望能夠獲得銀行貸款,以便提前住上房子。然而,由於這樣一個慾望的存在,個人往往就被銀行控制,像好萊塢電影里的英雄那樣,因為一個致命弱點而失去了自由。可怕的是,現代人被激發的慾望遠不止住房子這一項,簡直可以說多如牛毛。比方說,媒體上到處都是袒胸露乳、花枝招展的俊男美女,使得每個人很快就對身邊的丈夫或妻子感到厭倦,追逐異性(行動追逐或頭腦追逐)變成生活的常態。在諸如此類的慾望之下,現代人往往成為操控這些慾望機構的奴隸,如賽狗場上的賽狗,前頭永遠有一個逮不到的兔子,死命地狂奔,幸福只是得不到的誘餌,焦慮常常因此而生。反過來,我們可以看看中國的傳統。中國的傳統之一叫做中庸,在慾望和幸福的關繫上,中國人很好地體現了這種中庸。中國傳統沒有像西方宗教那樣嚴厲要求人們克制慾望,也沒有像現代西方文明一樣,鼓勵人們滿足一切慾望。中國古代也有宗教,例如佛教,在中國古代社會,佛教塑造了將慾望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典型榜樣。出家人戒斷一切塵世慾望,連生理慾望都降到最低,吃最簡單的食物,睡最簡單的床,把物質慾望滿足停留在維持生命必要的最低水平,將幸福更多地寄託在精神慾望的滿足上。然而,中國的高明在於,沒有要求每個人都像出家人一樣做,出家人只是一個出世的參照,而非現世的標准。中國人很早就實行了政教分離的原則,使得宗教斷絕一切慾望的做法,對於大多數人只產生間接影響,而沒有像歐洲宗教那樣,強迫每個人接受宗教原則。此外,中國的中庸還體現在對每個人慾望的剋制上。中國傳統主張一種將心比心的原則,你不希望別人這樣對你,那你首先不要這樣對待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這個原則的另一種表述。這個原則的前提是,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成是相對平等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在每個人的慾望之上,放置了一個更高的道德原則:滿足自己的慾望,以不傷害他人為前提。這里的「他人」首先是父母等親人,其次是生活中的朋友、熟人,再其次是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不能說這個辦法百分之百有效,於是,中國傳統還會藉助法律。那些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傷害他人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中國人的中庸還體現在物質慾望滿足與精神慾望滿足並重的方式上。物質慾望滿足具有排他性,這塊肉我吃了,別人就吃不到了。而精神慾望的滿足沒有這種排他性,這首詩我讀了喜歡,別人讀了也可以同樣喜歡。中國傳統並沒有像歐洲宗教那樣,只要求人們沉浸在以上帝為中心的精神世界裡,而是在一種以人文為中心的精神世界裡,同樣不排斥物質慾望的存在。中國古人比現代西方人高明的地方在於,中國古人認為,精神慾望的幸福感,比物質慾望滿足的幸福感地位要更高。因此,當今天的人們問:我們為何不快樂?答案並不只是說我們個人已經沒了中國傳統的價值觀,而是整個社會在西方文化影響下,讓傳統的社會形態和傳統的價值觀難以存在。西方文明提供了很多豐富的物質滿足,但是,如果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只能靠物質來滿足,不同的需求和願望也只能通過物質、金錢這一唯一方式獲得滿足,那麼,我們將註定不會快樂。看不到這一點,當你不快樂的時候,你甚至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因而你永遠難以真正地快樂。是為序。

B. 家庭和睦的引言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俄]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C. 幸福觀的研究性課題的論文

全程指導,需要詳談。
希望可以幫到你,論文要想寫的特別好,拿到高分,最重要的是要把認真兩字要記牢,認真收集資料,列好大綱,根據學校格式寫,論文是我們特長,服務特點:支持支付寶交易,保證你的資金安全。3種服務方式,文章多重審核,保證文章質量。附送抄襲檢測報告,讓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數,再刁難的老師也能過。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D. 楊紫發文慶爸媽結婚30周年,他們一家人的照片看起來有多幸福美滿

最近一段時間都是國慶節,但是對於明星而言他們都沒有節假日。在別人外出旅遊的時候,他們只能在劇組呆著,比較劇組的時間是不等人的,無論你是一線明星還是大腕都要根據劇組的時間走。而作為娛樂圈的一線明星楊紫而言,節假日更是與她無緣,在國慶期間她依然在劇組拍戲,並且網上還曬出了很多花絮照,感覺她的狀態真的是越來越好啦!

E. 你知道什麼樣婚姻才是最幸福的嗎

引言:很多人在戀愛之前都非常的幸福,結婚之後卻經常的吵架,有非常多的矛盾。戀人之前兩個人是彼此不熟悉的,結婚之後很多缺點就會暴露在對方的面前,這個時候就會引起對方的不滿。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什麼樣的婚姻才是最幸福的。

三、怎樣才能有幸福的婚姻?

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擁有一個幸福的婚姻,小編今天就要來跟大家說,兩個人結婚肯定是有感情基礎的,如果說能夠將這種感情技術很好的維持下去,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之所以有些人在結婚之後都會選擇離婚,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及時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兩個人如果能夠多體諒一些對方,多關心一下對方,其實就是非常幸福的婚姻了。

F. 優美的題記或引言

01、最柔軟脆弱的是人性,最厚重剛烈的也是人性。

02、人性的墮落,常常從無視公理開始,社會的尊嚴,常常因權力濫用萎縮。

03、永遠相信,人世間不只是心靈的沙漠,感情的冰窯,各種至善至真的情懷,築起了一道道最美的風景。

04、幸福的家庭家家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復活》)

05、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你人生的一個時期,甚至影響你的一生!(路遙《平凡的世界》)

06、生命的意義不在美麗的言辭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於實實在在的謀求自己的生存,同時也幫助別人生存中。

07、人的一生,如同四季,春種,夏耘,秋收,冬藏。

08、生命如同一幅畫,可以沒有色彩鋪張的轟轟烈烈,但不能缺少美的意境。

09、生活如同一根燃燒的火柴,當你四處巡視以確定自己的位置,它已經點完了。

10、當雨季來臨時,許多生命的記憶被雨水淋成褪色的風景,所有不經意的回眸都被絢麗成最浪漫的構思,在夢醒後的清晨,無奈地投入另一種漂泊……

11、每個人都曾面臨人生的選擇,我們必須決定什麼是重要的事……

12、拉開窗簾,陽光只有一種顏色。

13、不要被世俗的塵囂蒙住你的眼睛。

14、把耳朵叫醒,然後,傾聽世界,相信,必有一個聲音屬於成功。

15、苦難對於天才是塊墊腳石,對能乾的人是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16、如果把苦難只視為苦難,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難。但是如果你讓它與你精神世界裡最廣闊的那片土地去結合,它就會成為一種寶貴的營養,讓你在苦難中如鳳凰涅盤,體會到特別的甘甜和美好。

17、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18、一個不容置疑的哲理,一個令人銘心的命題,一個內涵豐富的象徵,沒有不為名利的世紀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

19、只要心裡有陽光,眼睛看到的就都是溫暖。

20、給心情塗上顏色,我們便有了七彩的人生,我們才真正地把握了自己。

21、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的差別十分微妙:樂觀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觀者看到的則是甜甜圈中間的小小空洞。

22、倘若你想改變你的世界,首先就應該改變你自己。

23、就像向日葵追尋太陽,人總是追求崇高與完美,而人生偏是一個在苦難中不斷雕塑自我的過程。

24、冬天,從這里奪去的,春天會一絲不少的變換著形式交還給你。

25、有許多的人,一直在苦苦地尋找著上帝賜予自己的「寶石」,但當「寶石」已經拾在自己的手中時,卻又被自己輕而易舉地拋棄了。

26、兒時的歲月總是有母愛相伴,長大的我覺得與母親漸遠。驀然回首,才發現陽光依舊——母愛就在身邊。

27、幸福的定義,珍惜你所擁有的每一樣東西,你會發現,幸福簡單的讓你無法置信。

28、一忍可以成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29、獨善其身者難成大事,越利他,就越利己

30、我睡去,感覺生命之美麗,我醒來,感覺生命之責任。

31、一個人到了忘記得失的時候,他實際上已有所得。

3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永遠的守望可能只會收獲糊口的玉米,如果跳出了這一畝三分地,你可能成為乞丐,但更有機會發現遠方的金子。

33、蠟燭的美,是絕唱的美。它以自焚的痛苦將自己化為光和熱,照亮了別人。

34、我們可以失望,但決不能盲目。

35、人生沒有不可逾越的天塹,只要永不懈怠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前面就是幸福的彼岸。

36、為人處世的原則就是多為對方留下一些餘地,留給別人的同時,也留給了自己。

37、許多時候,能讓我們超越極限的力量,不是名利,不是財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是,而是在血管里涌動的,一次次漫過心底的愛!

38、許諾通常分為兩種,一種如清茶,倒一杯是一杯,一種如啤酒,才倒半杯,就已經泡沫翻騰。

39、肉體是精神居住的花園,而意志則是這個花園的園丁,意志既能夠使肉體「貧瘠」下去,也能用「勤勞」使它「肥沃」起來。

40、一種顏色,生命的一瞬。執著地追求著永恆,一路失落,一路遺失,一路惘然,仍舊夢想,夢想……

41、打開心的窗口,睜開敏銳的眼睛,莫讓一切都隨風。

42、別忘了,愛有多深路就有多長,只要有一個明天,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希望。

43、溫暖是無處不在的,溫暖著自己,也溫暖著別人。正如: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44、我不一定在快樂地活著,但我一定是在追逐生活中的快樂。

45、記取昨天,是為了把握今天,更是為了掌握明天。

46、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讓你生氣,那說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G. 幸福家庭的七個習慣的序言

在兒子的籃球賽決賽時,我跟另外一位媽媽一起去觀看。她說:「真讓人驚訝,每次喬舒亞打比賽的時候你丈夫居然都會到場。我知道他很忙——要寫書,又要做咨詢,跑來跑去,他是怎麼辦到的?」第一個在我腦子里閃現的答案是因為他有一個特別棒的妻子以及一個全職助理。但是我把那個念頭放在一邊,說:「因為他把家庭放在了第一位。」他的確是這樣做的。
有一次史蒂芬告訴一些位高權重的商人說:「如果你們的公司岌岌可危,你們一定會竭盡所能去挽救公司,不管怎樣你們都會找到出路。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你們的家庭。」大部分人都知道該做什麼,但我們真的想做嗎?
史蒂芬跟我都擁有愉快的童年,希望我們的孩子也能如此。生活會因此單純得多。我仍然記得孩童時期在那些長長的夏夜,跟鄰居的孩子們玩游戲:踢罐子、躲貓貓等。父母坐在草坪上或走廊里,望著我們,聊著天。他們還常常手挽手走到芬屋冰激凌店,買幾個蛋筒冰激凌。我們這些孩子則躺在清涼的草地上,看雲彩在天空作畫。有時看著銀河中成千上萬的星星,我們就在外面睡著了。這些畫面在我的腦海中,代表著幸福的、無憂無慮的理想生活。
史蒂芬常常跟我討論我們希望建立什麼樣的家庭和有什麼樣的家庭生活。當孩子們逐漸長大,我們變得越來越忙碌和成熟,我們意識到成功的家庭不會自動出現。它需要你的每一分精力、才能、渴望、遠見和決斷。你若真正在乎家庭,就要投入時間、思考、計劃和優先權。你得為之努力並作出犧牲,得為你所想要的不斷付出。
人們常常這樣說我:「你有9個孩子,那多好啊。你一定很有耐心。」我總是鬧不明白這話的邏輯,為什麼我有9個孩子就應該很有耐心?為什麼我不會因此發瘋?也有人說:「既然你有那麼多孩子,那多一個也沒關系。」他們這樣說是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孩子。
撫養大家庭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嚮往簡單的生活,就像我自己的童年那樣,但史蒂芬提醒我說我們的生活不會簡單了。如今生活更復雜,壓力更大。世界改變了,過去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但依然被懷念和珍惜。 史蒂芬因為致力於咨詢、演講和寫作,不得不常常出差和旅行。這意味著他必須提前計劃好,才不會錯過孩子們的足球比賽、學校活動和高中舞會。不管他在哪裡旅行,晚上都會打電話回來跟每個孩子說話。
「誰去接電話?」你會聽到這樣的對話,「你知道那又是爸爸,昨晚我已經接過了,今天該你了。」「哎呀小弟,告訴他等電影完了再打!」「這樣是不是對爸爸不夠尊敬?」我們會問。
而當史蒂芬在家的時候,他全身心都撲在家人身上。他非常投入孩子們的生活,因此我認為沒有人會感覺到他曾經離開。史蒂芬是一個偉大的傾聽者,一個孜孜不倦的學習者,一個堅持不懈的學生。他總是在問問題——他對別人想法的渴求就像老饕在吃最後一塊感恩節火雞,他希望了解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他肯定差異的價值。我佩服他能夠把自己的觀念付諸實施,他真的對自己所教授和信仰的原則身體力行。他有一種超乎尋常的謙遜,這能夠感動、改變和軟化他的心靈,因此我也希望像他一樣。
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這既是福氣,也是災難)。他的理想主義激勵和打動了我、他的學生和我們的孩子,讓我們希望能提升自己和別人。他是一個奮斗者,我也是(我們大家都是)。
當我們按照信仰去生活,向正確的方向努力,我們的孩子就會接受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心靈和意圖是好的——擁有遠見和渴望——但常常會搞砸。情緒有時讓我們尷尬,驕傲則讓我們難以自拔。我們有時也會走偏,但總能回到正軌。
我記得我們的大女兒辛西婭3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當時我們剛搬進我們的第一所房子—— 一所小小的、嶄新的三居室,我們都很喜歡這所房子。我很喜歡裝修,努力把房子弄得迷人而有吸引力。
我的文學小組要來家裡聚會,我花了好幾個鍾頭來打掃,每個房間看起來都完美無瑕。我很想帶朋友們到處看看,一心留個好印象。我把辛西婭放在樓下,希望當朋友們進去時她已經睡著——當然了,他們會注意到她那可愛的房間有著和窗簾顏色相配的亮黃色被子,我還在牆上掛了一些可愛的彩色動物布偶。但是,當我打開門給朋友們展示時,我驚恐地發現她爬出了小床,從玩具筐里翻出了所有的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她還把衣服從抽屜里全部弄出來,也扔了一地。她也倒空了盒子里的小工具、拼圖和蠟筆——而所有這些依然在進行!整個房間像遭了災,彷彿一場龍卷風剛剛掃過。而在一團糟中,辛西婭抬起頭,臉上帶著淘氣的笑容,甜甜地說:「嗨,媽咪!」 她沒有按我的話去做,還爬出了小床,這讓我非常抓狂。她的房間亂成一團,一點也看不出來曾經被裝飾得多麼可愛,這也讓我煩惱。同樣讓我惱怒的還有,她讓我在朋友們面前丟臉了。
我罵了她,還一時沖動打了她的屁股。我把她放回床上,警告她不許再起來。她的小嘴癟起來,吃驚地看著我的反應,眼睛裡都是淚水。接下來她開始抽泣,明白自己做錯了。
我關上了門,立刻覺得自己的過激反應非常糟糕。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丟臉,意識到讓我失態的並非是她的過失,而是我自己的虛榮心。我很生氣自己如此的不成熟和虛榮。我恐怕自己毀了她的生活。多年以後我問辛西婭她是否還記得此事,當她回答說不的時候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如果現在再次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知道我的反應將是哈哈大笑。「你說起來容易!」辛西婭這樣對我說,此時她也在跟她的小寶貝作斗爭。但是,一度對我來說重要的事情已經轉移和蛻變了。
一度我們都站在舞台上。我們關心自己的外表,努力留下好印象,希望受歡迎,和別人比較,野心勃勃,渴望賺大錢,試圖得到認可和重視,力求建立自身的形象——而當我們的責任感和個性發展成熟以後,所有這些都漸漸褪色。
生活的考驗會凈化你的心靈。真正的友誼會給你支持。如果你能堅持獨立、真誠、正直、誠實地面對問題,那會就在你想提供援助、施加影響、接觸生活、創造不同、成為榜樣,以及做正確的事情時給你幫助。當你努力成為一個好人時,你會更加動力十足。
你需要一直努力。在把9個孩子撫養成人以後,我才認為自己剛剛開始收獲了一些認識。很多時候我也會背道而馳,失去耐心,產生誤會,在開始了解之前就作出判斷。我會道歉,成長,改變我的價值觀,意識到成長的過程,不再反應過激,手下留情,學會自嘲,減少規則,更加享受生活,並且認識到撫養孩子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不管是體力還是心理上都是這樣。這樣的工作會耗盡一個人的心血,同時也會成就一個人。晚上,你筋疲力盡地倒在床上,像郝思嘉一樣喃喃自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噢,其實我只有小孩子想像的一半那麼聰明,青春期孩子想像的一半那麼愚蠢。
這些經歷讓我明白為人父母基本上就是一種犧牲。在廚房裡,我寫了一張字條來提醒自己:「懦弱的人當不了母親。」跟孩子一起,你要經歷功課和練習、輪流接送孩子和牙箍、眼淚汪汪和大發脾氣、年齡和舞台、心靈創傷和勝利的喜悅、家庭作業、餐桌禮儀、青春期、駕駛執照、打架斗毆和打情罵俏。
但是最終你不會記得痛苦(就像生孩子一樣)。最終你記得的會是為人父母的喜悅,也是為你全身心愛護的優秀子女付出的擔心和犧牲。你會記得多年來孩子們的表情——當他們穿上某件特別的衣服時的樣子。你會記得他們的成功帶給你的驕傲,以及他們的艱苦奮斗帶給你的憂慮。你會記得那些美妙的時刻,尤其是當你靜靜地注視著你懷中的嬰兒,作為父母來照顧一個家,這會讓你對自己的職責和成就充滿了敬畏和驚奇。 直到我們有了第七個孩子科琳,我彷彿才感覺自己真正成熟了。我最終學會了對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不。我坐在搖椅上,望向窗外,給孩子喂著奶,對當時的狀態感到高興,享受著當下的時光而不是想著應該做點別的,一種愉悅、和諧的感覺充滿我的內心。結果,我明白了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切。
因此,我只記得那些快樂的時光。現在,我們的孩子中有7個已經結婚,家裡還剩下兩個。我們17歲的高中男孩兒喬舒亞常常提醒我們(一邊擠眉弄眼):「我們可能會破壞你們的生活。」
你們每個人都有與他人不一樣的生活,不太可能雷同。可能你們也發現了,就像我發現的一樣:生活不再簡單。社會不再像以前那樣鼓勵家庭生活,現在的生活更加技術化、更加匆忙、更加復雜,也更加讓人害怕。 這本書中提出的理論和原則並不是史蒂芬首創的。他只是關注了並觀察了,而且還整理出可供操作的程序。這些普遍適用的原則你早就發自內心地認可,那就是為什麼它們看起來似曾相識。在行動中你會看到這些原則,會看到它們如何在你的生活中起作用。甚至可能你曾用過它們了——而且是常常用。
但只要給你們一種框架,一種思考和認識你們自己的特殊情況並找到解決辦法的方式,這會有所幫助。這就是出發點,也是一種檢驗你目前所處位置並發現前進方向的方法,將會幫助你抵達目的地。
幾年以前,我最好的朋友卡羅爾得了癌症。經過幾個月的放射治療、化療和手術,她明白了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但是她從來不問:「為何是我?」她一點也沒有心酸和絕望。她轉變了整個人生態度。「我沒有時間考慮那些我不在乎的東西,」她告訴我,「我知道什麼比較重要和應該把重點放在哪兒。」當看到她拉近自己和丈夫、孩子以及她所愛的其他人的關系時,我被她的勇氣打動了。她終極的願望是服務和奉獻,因而讓自己與眾不同。她的離去讓所有愛她的人都希望成為更加善良和堅強的人——更加願意去愛、去關心、去奉獻。彷彿她在離開之前寫下了她的使命。從現在開始,你也可以寫下你的。
沒有人能真正明白你所處的情況和你的獨特之處,也不能理解你所背負的重擔,以及你所追求的夢想。從這本書中,你可以找尋自己,找尋正確的感覺。有的故事或例子可能會正中你的要害,你可以退後一步,拉開距離,反省你自己的生活,從而得到更深刻的認識和想法。
對於那些認為自己犯了錯的人,那些認為自己不夠重視家庭並深受其影響的人,甚至那些失去孩子的人,我們希望能幫助他們。你可以想辦法挽回孩子的心,這永遠也不會太晚。你絕不要放棄,不要停止嘗試。
我深信,這本書將幫助你看到變化,幫助你創造與眾不同的人生。
祝福你的每一次努力!

H. 婚禮中父母上場引言怎麼說呢

首先非常感謝大家能來到這里,參加我女兒和的婚禮。作為一個 女兒的父親母親,我總是牽掛著女兒的幸福,我想天下為人父母,都 是如

I. 幸福就這么簡單的序言

前言
郭明義的小學、初中同學,鄰居,齊大山鐵礦工友李樹偉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前些年,齊大山鐵礦有一次評先進、勞模。由於評出的幾個人都難以服眾,工人們聚在一起議論紛紛。這時,老黨員李成林勸大家:「你們別老挑毛病,哪有完人?」
工友們說:「你讓我們不挑毛病可以。你說個人,我們向他學。」
李成林想了想說:「孔繁森!」
工友們哈哈大笑:「孔繁森與我們隔著十萬八千里,我們沒見過。你給找個身邊的、大家都見過的!」
李成林又想了想,吐出3個字:「郭明義!」
頓時,一片寂靜。
過了好一陣子,有人輕聲說:「傻子。」緊接著,有人說:「純傻子!」
李成林說:「你們在郭明義身上,挑出一個毛病,我請你們吃飯。」
大夥全愣了,一時鴉雀無聲。
身高1.70米,身材瘦削,和鐵礦石顏色一樣的膚色,永遠是一身舊舊的工作服和一雙大頭鞋,這就是郭明義。他不是政界要人,也不是商界巨賈,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伍軍人,只是鞍山鋼鐵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他沒有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可是,他立志做雷鋒一樣的戰士,他愛崗敬業、樂於助人,他艱苦樸素、無私奉獻。即使退伍,他仍然幾十年如一日地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雷鋒精神,詮釋著什麼叫「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1977年,郭明義光榮地入伍,實現了他想當一名解放軍戰士的願望。在部隊,他以雷鋒的作風來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進取,努力奮進,終於在1980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還曾先後榮獲「學雷鋒標兵」、「優秀共青團員」等稱號。五年的軍旅生涯轉瞬即逝。一心想留在部隊的他最終還是復員回到了鞍鋼齊礦,可是他沒有絲毫怨言,仍然以一名軍人的作風來要求自己,對事業執著追求,不論領導將他安排到什麼樣的崗位,他都能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自從成為采場公路的管理員,他犧牲掉自己的所有假期,累計獻工15000多個小時,15年來他做了相當於20年的工作量。然而,他令人敬佩的不止這些,除了對工作的熱忱外,他還時刻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1990年起,他開始無償獻血,20年來沒有間斷,目前已累計獻血6萬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獻出的血足以裝滿6個純凈水的桶;1994年起,他開始資助貧困學生,至今共有180多名特困生因為他的資助而能繼續自己的學業,對於災區群眾,他不僅多次進行捐款,還積極組織募捐活動,而對於身邊有困難的工友,郭明義更是不遺餘力地幫助他們。十幾年來,他一共捐出去了12萬元,相當於自己收入的1/3,僅匯款單就有140多張,收到感謝信200多封,而自己的家卻一貧如洗。除此以外,他多次發起無償獻血和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倡議。他組織了一個無償獻血隊,同時他還號召了1700多名工友及社區居民加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行列,後來,他還組建了一個愛心團隊,力求最大限度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2007年以來,他的獻血隊已累計獻血15萬毫升,他的愛心團隊已經募捐了近40萬元,資助了1000多名貧困學生……
自序
連我自己都不清楚,我怎麼就一下子成了「名人」了。經常有記者采訪我,而且幾乎每個記者都會問我:郭師傅,你這么多年堅持不懈學雷鋒做好事,難道不覺得辛苦嗎?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我仔細琢磨了半天,覺得我這樣的人生挺好的,從未覺得有多苦多累。
每次做完好事,我匆忙往家趕,老遠看見愛人站在門口的陽光下等我。她微微一笑,我一股幸福感湧上心頭。
小時候,父親的為人對我產生深深的影響。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開始崇拜雷鋒,希望像雷鋒一樣,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人。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提前到學校給同學們生爐子。看到別人能夠在我的幫助下享受溫暖和快樂,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因為服務於他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從那時起,我就下了決心:雷鋒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選擇,雷鋒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1977年1月,我如願以償地穿上綠軍裝,走進了軍營。那些年,部隊學雷鋒氛圍特別濃,大家你追我趕,都想當學雷鋒標兵。我更想當,我是從鞍鋼來的,不能給雷鋒丟臉。慢慢地,學雷鋒更成為一種習慣和自覺。被師後勤部評選為「學雷鋒標兵」的那天晚上,我興奮得一宿沒睡著。當兵5年,獲得5次嘉獎,被師里評為優秀團員。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呢?
參加了工作,接觸到不同的社會群體,就更會有不同的人生思考。我經常接觸孤兒院的孤兒、上不起學的孩子、生活困難的職工,和他們相比,我就感覺自己非常富足,我就非常想去幫助他們。
如今人們都知道我資助貧困學生。其實我一開始資助貧困學生純屬偶然。有一次,我隨工友去助民勞動。到一戶人家一看,鼻子就酸了:兩間破舊的土坯房裡,媽媽躺在床上動彈不得,10歲的小女孩踩著一個小凳子,正艱難地給媽媽做飯……原來,孩子父母離異,與媽媽相依為命,可媽媽患上了嚴重的糖尿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看到這,誰的心會不軟呢!我給小孩留了200塊錢,回來後,還是放心不下。聽她母親講,小孩成績不錯,要是因為沒錢耽誤了上學,那一輩子可就毀了!思來想去,我決定定期給她郵錢,供她讀完小學、中學、大學。就這樣,我踏上了資助貧困學生之路,慢慢的,我資助的學生,從幾個、十幾個累計到了現在的300多個。不為別的,只因為每當我聽到貧困學生的消息,我要不幫,自己心裡那關就過不去。前不久,我資助的一名女孩給我來信,說她大學畢業後,被上海一家大型船舶公司錄取,如今年薪一二十萬呢,現在也開始學著幫助別人了。聽到這個消息,我特別高興。當天晚上,我讓媳婦炒了兩個菜,喝了兩盅,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別人體會不到的!
我就是這樣,看到別人苦我心裡也苦,看到別人幸福我也覺得幸福。在我看來,幫助別人改變命運,比什麼都幸福!要讓愛自然地去流淌,自然而然地流淌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
20年前,我開始義務獻血;2005年,我開始獻血小板。到現在,光獻血證就54本。有人給我算了算,總共6萬多毫升,正好裝6個純凈水大桶,說能救活75個重危病人。古人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對我來講,這是最好的獎勵,比頒發給我「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都重。
可一個人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顆釘。於是我開始合計,要是大家都能跟我一樣,就好了。於是我去「鼓動」別人。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打心眼裡崇尚雷鋒做好事。我做的這些事,也許有些人理解不了。他們崇尚歌星、明星。這些我都明白,也都理解。我也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可我堅信,人心總是善的,總去做好事,總去一點一滴地幫助他人,改變現實,社會就會越來越好。
事實證明我是對的。比如在2006年年底,工友張國斌的女兒患上了白血病。我和工友們一起,給他捐了兩萬來塊錢。可光捐錢不行,必須得找到相匹配的骨髓。咋辦?我帶著國斌一家人去了廣播電台,做節目呼籲大家獻愛心。節目還沒做完,就有30多人把電話打進直播間,要求獻造血幹細胞。到了醫院,一兩百人爭著做配對檢查。後來,老張的女兒配型成功,手術後如今都快康復了。手術那天,我和國斌在醫院走廊等著。醫生走出來說,手術成功了。我一把抱住國斌,啥話也說不出來,使勁拍他的背,巨大的激動與幸福在心中滿溢。
有一次遼寧電視台《今晚博客》欄目邀請我去做節目。到最後,主持人把我愛人請上了台,說愛人這么多年默默地支持你,你看著鏡頭,對她說句心裡話。看著她與我一起蒼老的容顏,這些年的一幕幕在我腦海里像過電影一樣閃過。我剛一張嘴,話還沒說出來,眼淚卻先流了出來。哽咽了半天,我擦乾眼淚說:「媳婦,謝謝你!」
退伍28年,我沒哭過。
可面對妻子,我沒控制住。這些年,我沒對不住誰,但虧欠了家人不少。結婚這么多年,我家無余財,只陪愛人逛過兩次街,一件像樣的禮物都未曾給她買過,到現在,我們還住在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但愛人和女兒理解我,支持我。曾有好多記者對我說:「老郭,你娶了個好媳婦,生了個好女兒!」我一聽,笑了,心裡很甜。我有這么好的妻子、女兒,做了這么多的好事,改變了那麼多人的命運,想到這些,我由衷地感到自己的幸運和幸福。其實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功勞都有至少她們的一半在裡面。
是的,我不是大官,也不是富豪;沒有權,也沒有勢。但有時候靜下心來,回想自己這半輩子,覺得更多是安慰和幸福:沒想到,我還幹了這么多的事。雖然沒啥轟轟烈烈的,也許有的人還不理解不認同。可我每每想起來,心裡就有幾分寬慰;想起一件,就多一分幸福。
如今,媒體說我是「雷鋒傳人」,我對此無比驕傲和自豪,也深感自身責任重大。雷鋒同志曾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我願意用我的一生來踐行這句話,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品嘗幸福,並把幸福帶給更
多人。
30年來,我經歷了很多,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確:一個共產黨員,要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這是天經地義的,不需要任何理由!
最後,獻上這首《把幸福給你》,願天下所有的人都幸福。
千百次的我問自己
我的人生 我的愛 在哪裡
答案總以熱血的名義
我真心地告訴你
這就是我守候的唯一
來吧 朋友
讓我唱起心中的歌謠
來吧 朋友 給你一片藍天
放飛這世界的愛翼
把幸福給你
夜深人靜時 我放飛思緒
我的辛勞我的夢
常忘了自己
深情總是綿綿的結局
我默默地告訴你
愛就是我一生的給予
來吧 朋友
讓我給你一個太陽吧
來吧 朋友 給你一片綠色
放牧這世界的美麗
把幸福給你
來吧 朋友
讓我給你一個太陽吧
來吧 朋友 給你一片綠色
放牧這世界的美麗
把幸福給你
郭明義
2011年10月

J. 形容家庭幸福的優美文章

心理引言:社會浮沉,人生變幻,有人為名而奮斗一生,有人為財而終其一世,有人為情而苦苦追求。人活於世到底想要什麼?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的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在這個塵世中人們追尋的莫不過幸福二字!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簡單。不需要太多修飾,簡簡單單、朴朴實實,知足常樂,沒有妄想,幸福常在!
幸福是點滴。不是要人生的華麗貴美,直上雲霄,不是要錦衣玉食、汽車洋房。生命中點滴的生活、點滴的事物、點滴的話語都會成為幸福的因子,想要擁有幸福的海洋就要累積生活的點滴,珍惜現在擁有。
幸福是生命。縱然你擁有無盡珠寶,用不完的錢財和至上的權利,可是你生命不過幾天了,你還會在意那些東西嗎?其實,幸福和生命一樣,每天都在消逝,珍惜幸福、珍愛生命!
幸福是失去。這是對於許許多多的人的忠告,當幸福的金馬車駛過後,人們只能拾起金鬃毛,感嘆我失去了幸福!
幸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幸福觀,這是小編的愚見。
善待自己,活在當下;心靈安寧,知足常樂;珍愛生命,幸福常在!

閱讀全文

與引言是什麼他們多的幸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知道一個事業單位的編制情況 瀏覽:742
為什麼一些人的愛情很難 瀏覽:6
安溪事業單位有哪些單位 瀏覽:629
蘭蒂一家的幸福生活吧逗是什麼犬 瀏覽:354
什麼名畫是美女 瀏覽:966
兩位絕世美女你喜歡哪個 瀏覽:778
如何培養成年子女的經濟意識 瀏覽:508
中國怎麼樣娶寮國美女 瀏覽:651
追求物質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138
成年人的愛情怎麼聊天 瀏覽:498
幸福滿滿是什麼短語 瀏覽:118
飛機失事美女叫什麼名字 瀏覽:964
絲路花雨故事出自哪裡 瀏覽:436
二美女相沖是什麼生肖 瀏覽:412
中國南部經濟中心在哪裡 瀏覽:631
健康證怎麼樣安全嗎 瀏覽:845
74年虎男正月出生婚姻如何 瀏覽:368
愛情犯罪電視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740
美女你是阜陽的哪裡呢 瀏覽:696
美女褲內褲裡面長什麼樣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