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針對共享汽車企業面臨的資本寒冬,企業在怎樣的情況下適合採用怎樣的融資方式
近兩年共享經濟是資本市場比較關注的風口,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涌現。但從眾多共享單車公司由於資金問題紛紛倒閉開始,針對共享經濟的質疑也越來越多。國內共享經濟浪潮之下,更多的是熱錢湧入,待資金耗光後不得不戛然而止,OFO的離場就是最生動的例子之一。
隨後,共享汽車的出現成為了共享經濟的另一個突破口。據艾瑞咨詢相關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2月,中國已注冊共享汽車相關企業及單位超過1600家,運營投入車輛在11-13萬輛,整體市場規模已超過28億。但在如此體量巨大的規模之下,實則難以掩蓋眾多共享汽車平台紛紛退出市場的事實。
(1)共享經濟如何融資擴展閱讀:
個人與其說是感覺風已經過去,不如說是說行業正面臨調整。首先,雖然共享汽車平台由於財務問題已經退出市場,但很多汽車品牌,如BBA、吉利、長安、上汽、廣汽等都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共享汽車業務,並逐漸擴展到全國。
從產品性質上看,拼車的利潤主要依賴於用戶,為了獲得更多的用戶,不斷增加拼車數量的投入,提高用戶使用的便利性是不可避免的。
這意味著要花很多錢來維護模型,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營銷。隨之而來的是發射後維護、保險和維修費用帶來的財政壓力。然而,國內絕大多數的汽車共享平台無法維持如此長時間的資金投入,這也是很多平台選擇相對便宜、可以獲得國家新能源相關補貼的小微純電動汽車的原因之一。
2. 共享單車為何融資
成本低,且有押金。
共享單車並非不盈利,而是少有的現金流健康的項目市面上的自行車因為有渠道的加價,可能賣到幾百到上千元,而共享單車企業是直接在工廠下訂單,批量生產,成本是很低的,像OFO的單車成本可能只有50-100元,很短時間就能收回成本,即使損毀率高,總體成本很低,也可以實現短期盈利,即使單車收回成本前就壞了,也有用戶的99元押金在。
現金流穩定:大部分用戶均表示短時間內不會退回押金
摩拜的一位投資人在吳曉波的節目中透露,共享單車的現金流是非常好的,且投資人都算過賬,幾個月就能收回成本。摩拜的單車成本還是比較高的,都可以在短時間實現單車的盈利,在設計使用壽命的其他時間(摩拜設計使用壽命是5年)就會產生穩定的盈利,並且單純的運維成本是很低的。很可能通過發紅包鼓勵用戶去騎偏遠的車,實現用戶調度。單車通過押金產生了大量現金流,在官方宣布不準動用用戶押金前,很多單車企業是用押金的沉澱資金運作賺錢的,成了金融公司,用戶有100萬的話就可以有一個億押金,放在支付寶一年還有4百萬利息。
擴展閱讀:
首先,與滴滴等專注中長途出行需求的服務商不同,共享單車企業專注的是短途出行需求,即解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難題。事實上,這一點共享單車已經做到了,「地鐵+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不少大城市市民出行的新方式。
其次,目前諸多城市面臨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問題,市民飽受困擾,共享單車這一綠色環保、門檻較低、取用便捷、費用低廉的出行模式,符合時代潮流。
再次,政府有關部門對共享單車總體而言持支持態度。例如,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2016年12月發布 《關於鼓勵規范互聯網自行車服務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促進互聯網自行車健康發展,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同時要求規范自行車的停放;上海市也將出台類似規定,支持共享單車規范發展。
最後,作為共享經濟的類型,以滴滴和優步為代表的共享出行模式在「互聯網+」時代被證明具有非常強的用戶集聚能力和資本變現能力。共享經濟在改變出行方式上的成功應用讓人們看到了它朝著更加便利方向發展的可能性,而其在共享單車上的成功應用強化了人們的這種判斷。
3. 什麼是融資租賃共享經濟
A企業通過某銀行融資租賃了B車企一批電動汽車,然後A企業把電動汽車公開放到市場上去出租,消費者可以掃碼開車走,這就是你說的融資租賃共享經濟。
其實我們常見的共享單車應該是分時租賃才是准確的描述,共享經濟應該指得是把閑置的東西拿出來共享獲得一定收益,這才真是共享經濟。
4. 解密:共享經濟未來會怎樣發展
第二:並不是什麼行業都能形成共享。目前共享經濟市場十分混亂,創業公司非常多,隨著市場的選擇,很多創業公司都將面臨淘汰。小編並不看好將非禮服型的服裝形成共享,一方面因為服裝更新速度太快,共享服裝要想跟上潮流成本太大,並不劃算;另一方面,服裝難打理,清洗熨燙比較耗人工,相對於並不高昂的租借費而言,利潤低。在傳統上,大眾在心理上也並不接受貼身物品與他人共享。小編覺得,未來的共享經濟會發展成更加規范和合理化。
以互聯網為支撐的共享經濟還將持續很長時間,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新型產品將出現在大眾的眼前。關於共享經濟,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快快在評論下方留言吧!
讓規劃從理財開始!小豬理財讓生活更美好!
原文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5. 為什麼共享經濟這么火,共享邏輯是什麼
共享經濟之所以這么火,是因為他有需求,而且有市場,這樣的東西讓人們耳目一新,而且給人們真正的得到了實惠和好處
6. 怎樣看待共享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共享經濟的發展——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過程。去中介化:共享經濟的出現,打破了勞動者對商業組織的依附,他們可以直接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或產品;再中介化:個體服務者雖然脫離商業組織,但為了更廣泛的接觸需求方,他們接入互聯網的共享經濟平台。
共享經濟平台的出現,在前端幫助個體勞動解決辦公場地(WeWork模式)、資金(P2P貸款)的問題,在後端幫助他們解決集客的問題。同時,平台的集客效應促使單個的商戶可以更好的專注於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
比起在歐洲市場Uber和Airbnb的如火如荼,中國市場的共享經濟熱潮卻又顯得不那麼真實。從O2O到共享經濟,在險象叢生的中國市場似乎一切新興模式都離不開燒錢二字。對「有形資產」的執念成為制約中國共享經濟的一道無形之鎖,在中國市場,共享經濟的熱潮從「無形商品」開始。
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後,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等共享經濟新形態不斷涌現,並成為新一輪資本蜂擁的「風口」。僅以共享充電寶為例,短短40天時間就獲得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介入,融資金額約12億元人民幣。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7. 共享經濟越來越火,你看好共享經濟的前景嗎
我是特別看好現在的共享經濟,畢竟如今最大的熱點是共享經濟了,什麼共享自行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各種共享模型產品如雨後的春筍般冒出來,但是共享經濟的吸引力如何,共享經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熱點,顯示出共享經濟持續擴展和跨行業整合,初創企業快速成長,形成競爭格局的基本趨勢。
共享經濟在關鍵領域,以及更清晰的政策導向無論共享經濟的現狀和前景如何,共享經濟的表現一直都在上升,可以看出當前的共享經濟是如此流行和有吸引力,以至於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地位,我認為共享經濟模式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並將繼續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最後人們可能無法離開共享經濟,共享經濟將成為現代人們生活的習慣。
8. 共享經濟平台如何賺錢
一、現金流和銀行利息
現金流和銀行利息,現金流即所有的款項變動總和(舉個例子:假如我每天給你1萬,注意是每天都給,要求你3個月之後還我1萬,注意也是每天都還,你一年的現金流就是365萬);
二、商城廣告費
商城廣告費,類似於網路的競價排名,國家共享經濟創新示範交易中心旗下的商城也會推出排名賺取廣告費;
三、銷售利潤
銷售利潤,有銷售就有潤余,商城每一筆交易,平台都需要抽取一定的比例作為平台費;
四、代理費
代理費,各級別的省、市、縣(區)的代理商,加入需要向國家國家共享經濟創新示範交易中心繳納相應的代理費用。平台48條產業鏈,每條產業鏈的省代、市代、縣區代等,代理費幾乎是無成本的純收入,全國有多少個省、市、縣區級,讀者可算算
五、股權
股權,應該有十分可觀的股權收入。平台是虛擬經濟+實體經濟的結合,通過資金撬動實體經發展,扶持實體企業做大做強,對實體行業進行股權投資,股權帶來的溢價和增值是不可想像的;
六、會員費
會員費、積分的沉澱,這些構成了國家共享經濟創新示範交易中心的資金池,形成了源源不斷地管道式收入;
七、品牌價值
品牌價值,現在是一個粉絲經濟的時代,得粉絲者得天下,國家、地方、粉絲們的支持為國家共享經濟創新示範交易中心品牌創造了巨大收益;
八、公司上市
公司上市市值增長,阿里巴巴,網路、騰訊等公司上市所帶來的市值飛漲。如阿里巴巴上市市值增長了2.2萬倍,騰訊上市後市值增長270倍;
九、資本運作收益
資本運作收益,沉澱在資金池,可以做很多資本運作收益;
十、積分交易
國家通用積分交易中心積分上市交易,積分將會像90年代的原始股一樣,會成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增長;
十一、實體造血
全國48個產業中心所帶來的實體造血功能,房產、裝飾、油卡、旅遊、教育、建材、保險、珠寶、酒店、糧油等實體產業造血
9. 共享經濟是什麼意思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來實現的。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於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個由第三方創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台。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商業機構、組織或者政府。個體藉助這些平台,交換閑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項目籌集資金。經濟牽扯到三大主體,即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和共享經濟平台。共享經濟平台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紐帶,通過移動LBS應用、動態演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台進行交易。
10. 中國共享經濟的現狀如何您對此有何看法。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共享經濟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3773億元,同比增長約2.9%。生活服務、生產能力、知識技能三個領域共享經濟市場規模位居前三,分別為16175億元、10848億元和4010億元。
2020共享經濟增長約3%
2020年新冠疫情突襲全球,也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國際形勢嚴峻復雜、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疊加疫情的嚴重沖擊。在這樣極為不利的條件下,我國經受住了考驗,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顯示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以共享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表現出巨大的韌性和發展潛力,在保障民生供給、推動復工復產、擴大消費、提振內需等多個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共享經濟企業充分發揮平台優勢,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時,持續推進出行、住宿、生產、教育、醫療等領域的變革,成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
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3773億元,同比增長約2.9%,整體增速較2019年大幅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