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有哪幾大產業支撐日本經濟
汽車產業、數字媒體產業、動漫產業、航運業、家用電器產業等。
1、汽車產業
日本汽車製造業始於吉田真太郎,1904 年他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車廠東京汽車製造廠(現五十鈴汽車公司),3 年後製造出第一台日本國產汽油轎車「太古里1 號」。
隨後日本國內出現了眾多汽車製造廠,情形不亞於80年代的中國。出於軍事的需要,政府頒布了《軍用汽車補助法》,對汽車廠商進行扶持,這成為早年日本汽車業發展的原動力。至今,日本汽車工業已經走過一百多個年頭。
2、數字媒體產業
數字媒體技術是一種開放式的平台,主要包含場景設計、角色形象設計、游戲程序設計、多媒體後期處理、人機交互技術,是主要針對游戲開發、網站美工和創意設計類工作設計的專業。
3、動漫產業
日本動畫產業(Anime),是動漫產業中較大的一部分,概括的說,它是指圍繞著動畫這個價值中心,由各個產業部門本身以及產業部門的各個經濟活動形成的經濟領域。這個片語由三個關鍵片語成:日本、動畫和產業。
4、航運業
日本海運株式會社(現為商船三井株式會社)是世界最大、最多元化、最有實力的航運公司之一。1995年在青島設立辦事處,2003年變更為分公司。主要為商船三井自有或經營的船舶提供包括攬貨、簽發提單、收取和匯寄運費等服務。
5、家用電器產業
日本工業,是指日本的工業產業。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構成了太平洋沿岸帶狀工業地帶。日本的五大工業區有京濱工業區(東京,橫濱),名古屋工業區(名古屋為中心)。
阪神工業區(大阪,神戶),瀨戶內海工業區(瀨戶內海沿岸)和北九州工業區。日本的工業分布被稱為「臨海型」工業布局。主要的工業城市有東京、大阪、神戶等。
B. 東京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它的經濟靠什麼支撐
東京是亞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更是全球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因為東京這個地方可以說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有的繁榮在東京都可以體現,東京不管從面積還是從人口以及它的國民生產指標來看,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繁榮城市。那麼東京是靠什麼來撐起它的經濟的呢?
靠人口
東京的人口非常多,一直處於世界城市人口最多的國家前列。人口才能創造生產力,有了生產力才能創造價值,東京就是在有這么多人口的基礎上,才開始一點一點建造城市的繁華。而日本的人口大多是工作為命,加班更是成為了日本生活中所必須的事情,所以通過日本人民高效率的轉化把生產力高效率的轉化成經濟,轉化成錢,日本的東京才如此的繁榮。
靠城市建設
東京的城市建設做的非常好,再加上東京人民也非常遵守文明的准則,所以它稱得上是經濟發達卻又文明的大都市,正是憑借著人人自危人人約束,使得東京成為了一個旅遊和度假的聖地,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人口湧入日本東京前去領略當地的風情,或者去日本留學。而旅遊業則更加帶動日本的經濟更上一層樓。
C. 日本經濟來源主要靠什麼
日本經濟來源主要靠以下:
日本經濟高度發達,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2014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9,731美元,是世界第17位。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3位(次於美國和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世界第23位。2004年末,日本在海外的純資產達1.8萬億美元。日本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的最大比重,而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東京不僅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自二次大戰後,日本的製造業得到迅速發展,尤其電子電氣產業和汽車製造業。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千米。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戰後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夠高速發展,是其固有基礎、特殊條件和機遇等多種主客觀原因、國內外各方面原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日本充分利用被美國獨占和美國將大量加工製造業搬進日本之機,大力吸收美國的資金,學習、借鑒美國的先進工藝、科技和管理經驗,並加強仿製、模仿和創新工作,使日本成為世界上對外國技術、工藝消化、吸收力最強的國家之一。日本從1950-1975年共引進了25000多項技術,並用不到30年時間、花了僅60億美元左右,就把美國等西方國家用了半個多世紀、花了2000多億美元的研究成果學到手。
D. 日本如何應對經濟衰退
日本維持經濟兩個方面因素支撐了日本經濟。
一個是日本民眾持續減少的儲蓄。在1990年之前,日本人對於住宅和子女教育的投資判斷,都是建立在永遠不會失業,並且薪酬持續增長的預期之上的。
但是,在經濟泡沫破滅後,企業員工變成企業債務償還和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受害者。企業員工在獎金和紅利減少甚至完全取消的情況下,需要支付的房貸和教育費用卻並沒有減少,於是很多人不得不開始動用以前的儲蓄來彌補虧空。
例如個人本來打算存1000元,因為收入減少,現在只能存500元。對個人來說,儲蓄縮水是件不幸的事情,但是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樣反而使滯留在銀行系統的資金減少,從而起到支撐經濟的作用。
另一個支撐日本經濟的因素是政府的財政政策,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從上圖中的政府部分資金盈餘曲線,可以看出來,1990年經濟泡沫破滅後,政府的財政盈餘開始減少,到1992年之後,財政支出已經開始大於財政收入。
這是因為經濟危機發生後,日本政府為了緩解流動性危機,及企業加速償還債務造成的投資低迷,通過發行國債並擴大支出,例如修建橋梁、高速公路等措施,實施財政刺激政策。
通常來說,一旦經濟形勢如預期的那樣穩定下來,就意味著政府的財政政策開始湊效,但是到這種刺激效果開始消退時,經濟頹勢必然會再次出現。
為什麼財政政策只能產生暫時性的效果呢?
因為在六大城市商業不動產價格暴跌87%,1500萬億日元國民財富灰飛煙滅的形勢下,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夠在一兩年內修復遭受重創的資產負債表。
對於一個正常的企業,這樣的修復過程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而對於那些不幸在泡沫高峰期購買了不動產的企業,則可能需要20年。
在這個過程中,只要企業有現金收入,就會繼續償還債務,而只要這個過程不結束,他們就始終不會從個人儲蓄部分借貸,最終迫使政府年復一年地利用財政政策來彌補缺口。
這樣就出現了上圖中的情形,政府的財政赤字急速膨脹,導致了規模龐大的國債。但是正是這些支出,才使得日本在國民財富喪失殆盡之際,依然能夠維持高於經濟泡沫時期的國內生產總值。
如果日本政府當時不以此代價去刺激經濟,那麼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樂觀估計也會跌去一小半。例如美國大蕭條期間,資產價格暴跌摧毀了與1929年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相當的國民財富之後,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了46%,直到後來羅斯福上台,實行「羅斯福新政」之後,美國才慢慢從蕭條中走出來。
正是日本政府實施的財政政策,使日本避免了從經濟衰退走向蕭條,也支撐了日本經濟,一步步走出經濟衰退。
另外,1997年日本政府頒布的存款全額擔保政策,也有助於化解危機。因為如果一家銀行出現問題,就會引發公眾對於所有金融機構的擔憂,進而導致大規模的擠兌風潮。
所以,在1997年之後,銀行問題一旦出現,日本政府就宣布所有存款都將受到保障,這一舉措成功地阻止了局勢的進一步惡化,化解了一場規模更大、有可能導致1/3日本銀行倒閉、數百萬億日元經濟損失的危機。
日本政府雖然擁有龐大規模的國債,但是支撐著國民生產總值始終平穩運行,給企業緩解資產負債表衰退預留了時間和空間,也避免了日本民眾大面積失業及收入大幅減少,真正的做到了藏富於民,是日本大衰退中真正的英雄。
E. 日本經濟支柱是什麼
日本支柱經濟,首當其沖就是動漫,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就是全球最大的動漫作品出口地,占據了全球動漫市場60%以上份額,其中在歐美國家的佔比更是超過80%。而動漫產業能夠成為日本支柱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動漫本身,更是因為由動漫產業衍生出來的產業。
綜上所述:可以說,日本是一個容易被主動忽視的資本主義強國,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產業鏈已經足夠成熟,而且也確實強大。其中動漫業和製造業更是享譽全球,遍布世界。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日本的這種文化將會逐漸使人改變以往對他的看法,在不久的將來與其攜手共進,共同成長。
F. 為什麼日本生產總值能排第三,經濟支柱是什麼
因為日本的工業技術非常發達,再加上供應鏈完善,所以生產總值能排第三。經濟支柱主要是高科技增值。
G. 日本的經濟發展主要靠什麼
日本經濟發展主要靠工匠精神,他們希望把自己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做精,同時,依靠旅遊刺激經濟發展。
H. 二戰中近乎崩潰的日本,短短二十年便能重新崛起,靠的是什麼
日本是二戰戰敗國,戰爭使得日本國家財富損失了41.5%,工業瀕於癱瘓,農業相當於戰前一半,經濟瀕臨崩潰。然而,戰後日本卻在短短幾十年間,國民經濟迅速恢復,並取得了長期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時,日本將經濟規模達到了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創造了經濟發展的“日本奇跡”。
作為二戰時期的戰敗國,日本遭受了美國的戰略轟炸和兩顆原子彈的打擊。軍事工業幾乎被完全摧毀,大量日本戰俘被遣返回國。當時日本根本沒有那麼多工作,房子在雨夜漏水。當年日本的飯失敗了,城裡不吃的人去垃圾桶找垃圾吃。大量日本人餓死街頭。似乎上帝在懲罰他們。
然性,而它在有一定工業基礎,以及美國的幫扶之下,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三個關鍵要素,這才是日本能在短短二十年時間內重新崛起的原因所在。
I. 日本的經濟發展這么快,他的主要發展支柱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現在日本的經濟是世界經濟體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而他的經濟發展這么快,主要是日本的工業與服務業都發展得特別的好。也是因為作為全球的第三經濟體,日本有許多地方都可以稱之為傲視全球。
日本的汽車產業。一直以來日本的汽車產業都是特別出名的,並且在日本的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也是難以替代的。在日本可以說日本的汽車工業相關的領域占超過了50%,是日本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並且還占據了日本勞動總人口的10%。
日本的新材料產業。在日本它曾經的電子產業可以說是在全球少有敵手的,但是遇上了國際競爭以後有開始全力的發展新材料技術產業。而現在全球最重要的電子元器件等電子產業基本上都是有日本製造的,所以其實日本已經走到了更高等的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