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國經濟多久超日本

中國經濟多久超日本

發布時間:2022-06-17 13:54:51

① 中國的經濟總量何時超日本,何時超美國

中國經濟總量2015年超日本2039年超美國
中國經濟總量可能在未來4年超過德國,在2015年超過日本,在2039年超過美國。高盛下屬的全球經濟研究部上個月出版的《成長與發展:通向2050年之路》一書中,做出如此預測。

這份研究報告中分析的主要問題包括——世界經濟在50年內將如何發展?誰將最有機會從中受益?

這項研究成果的主要負責人、高盛常駐紐約的全球高級經濟學家多米尼克·威爾遜(Dominic Wilson)本周二(2月17日)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表示:「(對中國的預測)結果讓我們都感到驚訝!」

他同時向本報分析,資源問題可以隨著資本積累和技術的發展得到解決,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會受制於目前石油、煤炭和電力等能源缺乏的困境。

BRICs改變世界格局

威爾遜去年末主筆撰寫的題為《與BRICs一起夢想:展望2050年》的報告,在全球曾引起很大反響。在這份報告中,他預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英文簡稱BRICs)作為經濟實體,將在2050年前超過西方發達六國(簡稱「G6」,即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

在《成長與發展:通向2050年之路》的研究中,高盛全球經濟研究部運用最新的人口統計預測、資本積累和生產力增長模型,得出了BRICs直到2050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即GDP)增長率、人均收入和貨幣存量變化的模型,並探討了對G6的相關長期預測。

高盛全球經濟研究部的經濟學家們發現:如果一切正常,在不久的未來,BRICs可能成為全球支出的一個新的重要來源。

威爾遜指出,以美元計算,盡管目前BRICs經濟規模還不到G6的15%,但在40年內,可能超過G6;到2025年,他們將達到G6規模的一半;在2050年,目前的G6中,只有美國和日本可能位於世界六大經濟體之列。

BRICs的經濟增長強勢還將引起全球需求格局的變化。威爾遜認為,最早在2009年,來自BRICs的美元支出的年增長量就將超過G6,並超過目前水平的兩倍;到2025年,來自BRICs的美元支出的年增長量將達到G6的兩倍,到2050年將為4倍。

由於研究年份跨度近50年,威爾遜強調,這些預測需要在一定前提條件下才能實現。在他看來,要達到預測目標需要強有力的政治體系、良好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自由開放的貿易體系以及高水準的教育作為基本保障。由於每一個國家在保持經濟正常發展方面都面臨巨大的挑戰,預測很有可能隨著條件的缺失和不充分而不會實現。

資源不是問題

在這項對未來50年全球經濟狀況所展開的研究中,高盛全球經濟學家將人口統計預測、資本積累和生產力增長模型作為理論基石,並將人口、勞動力和技術作為經濟發展動力的主要因素,但能源因素卻不在考慮之列。

而中國自2003年年末就開始面臨石油、煤炭和電力等資源缺乏的困境。當《財經時報》問及能源瓶頸會否影響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時,威爾遜表示:「這不是主要因素,資源問題可以隨著資本積累和技術的發展得到解決。按照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來看,資源情況不在考慮之列。」

他向《財經時報》舉例,韓國和日本都不是資源自給自足的國家,但他們都取得了很好的發展;資源自給自足並不是核心問題,而且擁有自己的資源也並非是強勢。

在未來經濟發展中,巴西和俄羅斯的前景令威爾遜擔心。他認為,俄羅斯經濟在未來的發展中,可能更多地依賴資源(譬如石油)等因素,而使更快的發展受到阻礙。

高盛全球經濟研究部的研究成果還顯示,到2020年,中國的GDP增長率將從2003年的8.1%預測值降至5%;到21世紀40年代中期,增長率將降至3.5%左右。

他們強調,即便增幅呈現下降趨勢,較高的投資率、龐大的勞動大軍和經濟的穩定增長,仍然會推動中國在204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威爾遜分析,BRICs的增長可能給鄰近的國家帶來好處。由於亞洲可能擁有2050年四大經濟體中的三個,可以預見,全球經濟將朝亞洲地區進行重要的地理轉移。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對亞洲其他國家的增長造成巨大影響,其他BRICs國家的持續強勁增長,也可能對他們的主要貿易夥伴產生類似影響。

② 中國經濟總量何時超過日本

據前兩天環球時報預測,中國經濟總量會在2018年超過日本,2030年超過美國,,但是前提是,世界不發生大規模戰爭,和中國國內局勢穩定!但是今年的四川地震將會有很大影響!
求採納

③ 中國經濟總量哪一年超過日本的

中國經濟總量2010年超過日本。
中國的經貿總量位居世界前列,經濟實力: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④ 中國經濟總量何時超過美國和日本具體的數據

8月16日,日本內閣府公布數據顯示,二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為12880億美元,而中國之前已經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13390億美元,這組數據意味著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以說:中國經濟總量在2010年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未來24年,假定中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保持在6.5%,年平均通脹率保持在3%,以中國2006年gdp總量210871億元為基數,2030年中國gdp總量則可以達到1861897億元,假設2030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在4:1左右,那麼摺合美元應該是46.55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

當然在未來。也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會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但如果不發生戰爭中國經濟2010年超過日本,2030年超過美國..望採納

⑤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在哪一年超過日本

01
2010年
2010年,中國的GDP增長創下的峰值,總量達到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首次超過日本,在2010年。我國的GDP總量首次超過了6萬億美元,達到了萬億美元,而日本為萬億美元。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一個國民概念,是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舉例說明:一個在日本工作的美國公民所創造的財富計入美國的GNP,但不計入美國的GDP,而是計入日本的GDP。在1991年之前,美國均是採用GNP作為經濟總產出的基本測量指標,後來因為大多數國家都採用GDP,加之國外凈收入數據不足,GDP相對於GNP來說是衡量國內就業潛力的更好指標,易於測量,所以美國才改用GDP。

⑥ 中國哪年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1,在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2000年,中國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2007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
2,中國經濟規模何時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來國內外經濟學家關注的話題。美國《華爾街日報》用「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形容這一歷史性時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鋼明昨天再次強調,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目前中國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國還是一個『窮國』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國內媒體應該淡化這一變化,避免國際輿論借機再度炒作『中國經濟威脅論』」。
拓展資料:
一、中國經濟的現狀
總體穩中向好,表現為如下七個特徵: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2.7%,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9%;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比上年增長35.3%,各項分類指數均有提升,其中網路經濟指數增長最快,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最大;外貿進出口勢頭良好,增速較快,為全年外貿量穩質升奠定了良好基礎;CPI溫和上漲,PPI仍處高位;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2.6%;房地產投資穩定、房價環比略有上漲。
二、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長時期中高速增長,將呈現如下八大趨勢: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2021年及近期因疫情政策增長較高,未來5-15年維持5.5—6.5%的增速;適度寬松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基本基調;引領數字革命,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提升;防控金融風險,建設結構合理、種類齊全、服務高效、安全穩健的現代服務體系;持續壯大實體經濟,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逐步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加關注民生福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城鄉二元結構大幅度縮減。

⑦ 中國經濟發展迅速,那麼未來三年的中國經濟會超過日本嗎

我覺得肯定會的,因為我國經濟增速這幾年世界第一。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1萬億元,僅距千億大關僅一步之遙。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因為在2018年,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國家是日本,英國和法國這四個國家非常強大。但是,過去一年,中國佔世界GDP的16%。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長也為世界做出了貢獻。

國家電網,中國建設集團,中石化,中石油,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太多。此外,國家高鐵的總運營里程為35,000公里,佔全球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電力裝機容量接近2032千瓦,居世界第一。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躋身世界500強,越來越多的中國項目躍居世界第一。可以看到,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正等待著越來越多的階段。

⑧ 中國的經濟在什麼時候才能超過日本

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超過日本毫無懸念。
按世界銀行的統計,我國gdp早已超過日本。但是因為去年日元不斷地升值,尤其相對美元日元不斷地升值,人民幣和日元重新換了利息,所以從這個角度統計來說,有可能日本的gdp高估了,中國的因為匯率的問題,中國的人民幣被低估了,這個不說明問題,中國有沒有超過日本,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我們知道實際的經濟總量和購買力,早已超過日本。

⑨ 我看那個中國經濟總量於2008年超過日本是否正確

作為一個從小就關心國家發展,能夠熟背中國每年經濟增長率和GDP總量的我,看到這期報紙內心真是無比泄氣,難道我們中國人真的比日本人差這么多嗎?
2005年,天涯上著名的論戰,網友雪亮軍刀預測中國經濟規模何時可以超過日本,即使作為知名樂觀派,也只是敢預測中國經濟規模在2030年超過日本,這樣還引來了大批網友冷嘲熱諷,掀起了大量的論戰。
可見當時民族自信心盡管已經逐漸恢復,但心理上對日本還是處於絕對弱勢,竟然會有如此多人相信中國在人口規模是日本11倍的基礎上,總量無法超越日本。
在心理如此弱勢的彼時,相信是不會有人問「中國人均GDP什麼時候超過日本」的,因為那看起來實在太遙遠了。
今天世界已經不一樣了,2010年中國經濟規模總量已經超過了日本。我們來探討下中國人均GDP超過日本的可能性以及時間。
我先說下結論:中國人均GDP超過日本是大概率事件,而且這一天到來的時間會比我們預計的要早。
我們先看下中日GDP總量和人均GDP對比的情況,
我們登陸世界銀行資料庫,可以直接查到GDP總量和人均GDP
2015年日本GDP為4.12萬億美元,中國GDP為10.866萬億美元
2015年日本人均GDP為32477美元,中國人均GDP為7925美元。
也就是說人均GDP,日本是中國的4.1倍,中國是日本的24.4%,差距大啊差距大。

⑩ 中國的GDP是在那一年超過日本的

中國的GDP在2010年超過日本,2010年日本GDP為5.39萬億美元,而中國的GDP為5.75萬億美元。但是中國人均GDP在世界的位次只排在第95位。

1985年之前,中國大陸對國民經濟核算源於前蘇聯與計劃經濟相配套的物質平衡表體系(MPS),1985-1992年逐步與聯合國推薦的源於市場經濟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接軌。

(10)中國經濟多久超日本擴展閱讀

2013年中國GDP總量已達日本的兩倍。中國的GDP總量在2010年首次超過日本,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僅僅過去了三年,中國的GDP總量又達到了日本的兩倍。

1952年中國的工業總產值按現價估計為2390億元。在總量上這個數字佔有世界幾乎3%的份額,同時也是日本或者印度的1.5倍(非人均)。

人均GDP在六十年代增速僅僅為17%,到七十年代增至70%,到了飛速發展的八十年代以63%的速度一舉超過印度,最後在九十年代更是達到了175%的高峰。然而中國的繁榮仍然集中在沿海和南方省份,同時近幾年中國已經努力將其繁榮擴展至內陸省份和東北傳統工業帶。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多久超日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健康證辦理需要檢查什麼 瀏覽:293
怎麼給孩子講外婆的故事 瀏覽:93
兩條魚接吻怎麼形容愛情 瀏覽:87
小學生居家防疫健康記錄表怎麼填 瀏覽:495
武義事業編制人員哪些人需要政審 瀏覽:269
遞交婚姻登記需要什麼 瀏覽:166
如何評價經濟停擺下的超低廉石油 瀏覽:815
愛情抗體韓語怎麼寫 瀏覽:534
行政事業單位慰問金怎麼用 瀏覽:838
財政所怎麼是事業單位 瀏覽:913
事業單位初級證丟了怎麼補辦 瀏覽:522
俄羅斯美女叫什麼 瀏覽:331
林青霞事業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85
鄉村愛情李現演什麼 瀏覽:929
如何提高生活幸福力 瀏覽:128
蒼南縣婚姻介紹所在什麼地方 瀏覽:141
一個女人一生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964
愛情沖突怎麼取捨 瀏覽:361
哪個帥哥美女送 瀏覽:277
如何培育健康的黴菌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