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樂清在哪裡怎麼樣
樂清市(樂,yuè),是中國浙江省縣級市,地處浙南丘陵地區沿海小平原,由溫州地級市代管。東臨樂清灣與台州為鄰,南瀕甌江和溫州市區相望,地理坐標北緯28°07′,東經120°57′。全市陸域面積1223.3平方千米,海域面積270平方千米。樂清市經濟發達,是中國市場經濟發育最早、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南部柳市地區是我國著名的低壓電器之都,溫台模式的發源地。北部的雁盪山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號稱東南第一山,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獲「國家地質公園」稱號。
『貳』 浙江溫州樂清市屬於第幾線城市
樂清屬三線城市
樂清
同義詞 樂清市一般指樂清
樂清市,是中國浙江省轄縣級市,由地級溫州市代管。
全市陸域面積1223.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70平方公里。地處浙南丘陵地區沿海小平原,東臨樂清灣與台州為鄰,南瀕甌江和溫州市區相望,地理坐標為北緯28°07′、東經120°57′。
樂清市經濟發達,是中國市場經濟發育最早、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南部柳市地區是中國著名的低壓電器之都,溫台模式的發源地[1] 。北部雁盪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號稱東南第一山,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獲「世界地質公園」稱號[2] 。
2017年6月,樂清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
『叄』 樂清怎麼樣
樂清經濟情況就不用說了,在全國來說也是靠前的。不過樂清人都是在外發展,在家鄉發展的比較少。城市建設最近幾年比以前好了很多,不過城市面積畢竟有限,發達談不上,不過消費水平倒是挺高的。
在樂清不是過年的時候估計外來務工人員比本地人還多,這也只是個人感覺,具體沒統計過。
聽你的語氣好像要來樂清做服裝生意。不過估計有點難度,畢竟樂清人都是生意人比較多,價格會在這里很透明。賣高了沒生意,低了沒利潤。是專賣店的話全國統一價格可以另當別論。
樂清人有個觀念,真要買名牌也會先想到大城市。畢竟大多數人常年在外,也就過年回家,大多數人都在自己創業發展的城市買服飾。
不想別人清楚你的衣服的價格,款式也要獨一無二的。
我描述的是我作為樂清人的觀點和看法,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肆』 樂清在哪個省份
樂清所屬的省:浙江省。
樂清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屬於溫州市管轄區內,地理坐標為北緯28°07′,東經120°57′。東臨樂清灣,南瀕甌江,全市陸地面積1385平方公里。
東至東海之樂清灣,與玉環市相望,東北至湖霧鎮北面的羊角洞,與溫嶺市為界,隔甌江,與溫州市區相望,西達北白象鎮琯頭西北的烏牛碼道附近,與永嘉縣接壤,北到智仁鄉趙家遼村,與台州市相鄰。
風景名勝:
雁盪山,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史稱「東南第一山」。雁盪山風景區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山水奇秀,天開圖畫,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
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相繼榮獲國家級「衛生山、安全山、文明山」、「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等稱號。
1996年雁盪山被列為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科學考察點,2005年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地質公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樂清
『伍』 浙江省樂清市屬於第幾線城市
樂清屬三線城市。
樂清市,是中國浙江省轄縣級市,由地級溫州市代管。全市陸地面積138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70平方公里。地處浙南丘陵地區沿海小平原,東臨樂清灣與台州為鄰,南瀕甌江和溫州市區相望,地理坐標為北緯28°07′、東經120°57′。
2020年,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縣城建設直接聯系點(全國10個之一)。2020年12月,社科院發布《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樂清排名第14。2020年,樂清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63.01億元,增長4.5%。
土地資源:
樂清市陸域面積1223.3平方公里,現實有耕地保有量為41萬畝,規劃修編後任務為耕地保有量38.34萬畝、基本農田36.42萬畝、標准農田21.33萬畝,人均耕地僅為0.32畝。
全市已發現礦產有鐵、錳、銅、石英等共12種,礦產地47處,截止到2013年開發利用的礦種有建築石料、礦泉水兩種。
『陸』 樂清屬於什麼地方的
樂清市,是中國浙江省轄縣級市,由地級溫州市代管。
樂清市經濟發達,是中國市場經濟發育最早、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南部柳市地區是中國著名的低壓電器之都,溫台模式的發源地 。北部雁盪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號稱東南第一山,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獲「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截至2015年12月7日,樂清市轄樂成街道、城東街道、城南街道、鹽盆街道、翁垟街道、白石街道、石帆街道、天成街道8個街道,柳市鎮、北白象鎮、虹橋鎮、磐石鎮、淡溪鎮、蒲岐鎮、南嶽鎮、清江鎮、南塘鎮、芙蓉鎮、雁盪鎮、大荊鎮、湖霧鎮、仙溪鎮14個鎮,嶺底鄉、智仁鄉、龍西鄉3個鄉。
樂清本地絕大多數屬古代福建移民。方言主要有四種,縣西甌語柳市話、縣城甌語樂清話(城關)、縣東甌語虹橋話、北部屬於台州黃岩方言區,一般以清江為界。甌語亦稱之為南吳語,主要通行於甌江兩岸地區,故稱甌語。
甌語區各地口音各有差異,稱之為「腔款」。主要有:樂清話、柳市話、溫州話、瑞安話等。其中柳市話使用人口約五十萬,通行於柳市平原和洞頭縣部分島嶼。因溫州是甌江流域最大城市,所以在外甌語又被誤統稱為溫州話。
『柒』 浙江未來最厲害的縣市是不是樂清
財政收入達到165億元,已經連續5年為一個高速增長的階段,而且樂清是溫州市最強的縣區,而且樂清的崛起也證明了溫州的經濟實力在增長,樂清是我國的電氣之都,經濟發展旅遊也是一大亮點,同時對外出口貿易也呈增長狀態。每年都以15%的增長速度體現了樂清的經濟也相當活躍,此外樂清的城鎮居民的收入都達到了6.4萬元,而農村村民的收入達到了3.5萬元。但是溫嶺城鎮居民收入卻達到了6.3萬元,農村是3.4萬元,老百姓收入方面比較相近,可是依照往年的數據來看溫嶺確實一年不如一年了。
『捌』 溫州樂清發展水平怎麼樣
溫州樂清發展水平很不錯。
第一點、在全國百強縣排名中,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位列(綜合)排名的第16為,它的GDP則是全國百強縣當中的第25位。顯然,樂清市的總排名比GDP排名更高一籌。
從排名的位次來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依然屬於一個「內在實力強大」的地方,這個原因讓它的綜合排名高出GDP總量排名。
第二點、樂清市位於浙江省溫州市的北側,其面積是12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約是140多萬,這也是一個浙江東南地區的超級大縣。樂清市作為溫州市代管的縣級市,與浙江省北部的各個縣域經濟有著很大的不同,它也是連接溫州市與浙江省中北部的一個關鍵地區。
第三點、浙江省樂清市由很多個鄉鎮組成,最大的幾個地方還是四大集鎮,樂成鎮、柳市鎮、虹橋鎮、北白象鎮。
其中樂城鎮是樂清市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市政府所在地,柳市鎮是全國工業百強鎮,低壓電器之都。虹橋鎮是電子產品盛產地,農貿產品也很豐富。其他鄉鎮大點的有大荊鎮,在樂清東北部,是東北部山區鄉鎮的中心。
還有雁盪鎮,盛名在外的溫州雁盪山就在樂清市雁盪鎮。還有芙蓉鎮,全國大部分鑽頭在這里生產。還有七里港鎮,是個小鎮,但是有個深水港。還有南嶽鎮、蒲圻鎮,很多漁民從事海洋海鮮產品的加工,吃海鮮不錯。
第四點、樂清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沿海,東臨樂清灣,南臨甌江。這里氣候溫和,水土肥沃,自然資源豐富,素有「旅遊勝地」、「魚米之鄉」之稱,在溫州、台州、寧波、舟山沿海走廊中,樂清歷來是主要的經貿集散地中國浙江省縣級市,隸屬於浙江省(目前暫由溫州市代管)。
第五點、將創新作為最大動力,在不久前落幕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樂清分會上,樂清市政府與長三角電氣工程師創新中心簽約。
該中心由樂清市政府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合作建設,集聚了清華大學等10名知名高校院所高級專家,聘任8名業內優秀全職工程師,更有143名兼職工程師加盟。將共同聚焦電氣產業智能化轉型和科研成果產業化落地,全力打造生態更優、輻射長三角的創新賦能平台。
『玖』 樂清屬於浙江的哪個市
樂清市,是中國浙江省轄縣級市,由地級溫州市代管。全市陸域面積1286.9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70平方公里。地處浙南丘陵地區沿海小平原,東臨樂清灣與台州為鄰,南瀕甌江和溫州市區相望,地理坐標為北緯28°07′、東經120°57′。
樂清市經濟發達,是中國市場經濟發育最早、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南部柳市地區是中國著名的低壓電器之都,溫台模式的發源地。北部雁盪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號稱「東南第一山」,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獲「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溫州概述:
溫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浙江東南部、甌江下游南岸,東瀕東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相連、北和東北部與台州市接壤,是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海鮮雞蛋之鄉、中國鞋都,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
溫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溫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公元323年建郡,為永嘉郡,傳說建郡城時有白鹿銜花繞城一周,故名鹿城。
唐朝時(公元675年)始稱溫州,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建城歷史。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改革開放初期,以「南有吳川,北有溫州」享譽全國。是我國14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樂清、網路-溫州
『拾』 溫州樂清窮還是富
小康。
溫州樂清市綜合實力居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第16位、中國創新百強縣市第10位、「2020中國未來投資潛力百佳縣市」第6位,擁有市場主體18.5萬,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368家、中國民營經濟500強企業4家、上市及已過會企業11家,電氣產業集群已入選20個全國先進製造業集群榜單。
在不久前落幕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樂清分會上,樂清市政府與長三角電氣工程師創新中心簽約。該中心由樂清市政府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合作建設,集聚了清華大學等10名知名高校院所高級專家,聘任8名業內優秀全職工程師,更有143名兼職工程師加盟。
他們將共同聚焦電氣產業智能化轉型和科研成果產業化落地,全力打造生態更優、輻射長三角的創新賦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