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德國10年經濟增長多少

德國10年經濟增長多少

發布時間:2022-06-17 06:27:40

1. 德國經濟現狀

今年德國第二季度GDP增長創新高2.2%,但8月份經濟可能出現疲軟,令德國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降至16個月以來的低點。

根據海外一家知名媒體的調查顯示,將於北京時間17日17:00公布的8月ZEW經濟景氣指數可能連續第四個月下跌,由7月的21.2降至20。

德國第二季度經濟的驚人增長,主要得益於過去幾個月強勁出口的拉動,以及2009年擠壓的需求,但是現在需求開始縮水。歐洲各國為削減巨額預算赤字而緊縮開支,而這對歐元區緩慢增長的經濟構成威脅。歐元區恰好是德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其結果是,德國的這種強勁增勢將無法維系。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6月製造業訂單額遠遜於市場預期。另外,中國7月製造業增長為17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駐法蘭克福首席德國經濟學家Thorsten Polleit日前表示,「目前來看德國經濟前景一片光明,但是我們已經看到烏雲在蓄積。然而,盡管德國的經濟增長在今年下半年會放緩,但是可以明確的是,這種增長趨勢仍將高於長期水平。」

創紀錄的第二季度增長
德國國家統計部門13日公布的德國第二季度季調後GDP初值季率為上升2.2%,遠高於第一季度0.2%的增長。這是1991年德國統一以來的最大增幅。

德國經濟部部長布魯德雷(Rainer Bruederle)上周五(13日)表示,這個數據暗示了德國經濟在去年縮減4.7%之後,又在2010年上漲超過2%。

此外,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上調了對德國2010年經濟增長預期,從原先的2%上修至3.5%。

Messer Instriegase GmbH首席官員Uwe Bechtholf指出,德國第二季度的經濟表現很好。現在人們擔心接下來幾個月,經濟的表現會讓人失望。

空前的緊縮政策
作為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提出的「前所未有的」預算削減計劃的一部分,總理內閣6月份同意向銀行、航空以及核電廠進行征稅計劃。這項緊縮政策包括了開支的削減以及增加收入兩方面的措施,預計從2011年到2014年累計節約資金達816億歐元。

世界上最大的豪華汽車生產商——寶馬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大眾的奧迪公司以及全球第二大豪華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公司(Daimler AG)在德國國內的銷售疲軟,而在中國的銷售業績良好。奧迪今年7月在中國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3%。戴姆勒公司的賓士汽車在中國的銷售翻了三倍,寶馬的銷售增長了82%。

大眾公司在昨日的季度報告中表示,西歐各國實施的緊縮政策以及各銀行和金融機構所面臨的一些列挑戰只會對限制經濟的增長。由於國內需求,尤其是個人消費繼續疲軟,出口仍舊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

德意志郵政銀行(Deutsche Postbank AG)經濟學家Fabienne Riefer指出,「我們已經到達頂峰了。但是經濟增勢的冷卻並不能成為更大擔憂的理由。」

2. 希特勒上台後,德國的經濟增長率是多少,就業率是多少

年均經濟增長率無疑遠遠超過了100%
失業率從30%以上降到零(就業率100%)——除了蹲監獄的那些猶太人和反對派以外

1933、 1934、1935,僅僅叄年,希特勒就把德國-這個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業率最高的、實際上已經破產的國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經濟強國,而且這完全不是靠外國投資和援助取得的。在這叄年內,德國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無疑遠遠超過了100%-當然這也得益於大量舊工廠重新開工,世界經濟復甦等客觀因素,而德國國民的失業率從30%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監獄的那些猶太人和反對派以外。更加驚人的是,希特勒實際上兌現了他競選時的諾言,為德國人民實現了共同富裕-決不是讓少數人率先富起來,而是讓廣大工薪階層和管理階層一起富起來。
http://www.ouline.com/topic/?id=shishi&story_id=7388

3. 高分懸賞關於德國經濟論文一篇,2000字即可

影響德國經濟發展的幾個因素
關鍵詞:德國 經濟發展 體制創新 理論創新

key words: Ger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on in system, innovation in fundamental theory.

內容提要:文章分析了德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特點,指出德國經濟發展的活力在於它根據自己的傳統和國情進行了經濟生產方面的體制創新和基礎理論方面的創新,所以能始終保持自己經濟方面的活力。

Abstracts: this thesis analyzed some factors in Ger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ions, pointed out that the vigor of German economy based on its innovation in modern proction system and fundamental academic research.

現代德國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並兩次給世界帶來了戰爭的災難。盡管德國發展模式在政治方面的失敗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但對德國人始終能夠在經濟方面保持異乎尋常的活力,學者們普遍持一種贊賞的態度。德國人在基礎理論,重工業,化學,精密儀器,以及軍事武器製造方面的成就,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德國人為什麼能夠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期內,無論在何種體制下,都能始終保持自己的經濟活力?筆者根據自己的研究,分析了以下幾個影響德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或許能對這一問題的解答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

一,以農業為依託的發展

工業化以前的德意志以農業為主,且處於分裂狀態——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確對德國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壞的阻礙作用,但這種作用在德國統一後便轉化為推動工業化的巨大動力,德國社會中所有要求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佔領了德國的政治舞台。其資本投資率在1850年前後估計只有5%,在1850-1860年間則增長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70年代則為12.5%。

不過,與英國相比,德國沒有因為工業的發展而犧牲其農業。一旦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其農產品開始威脅德國農業的基礎——穀物市場時,德國政府便使用關稅等方法對農業進行援助。雖然這種保護是由於物價引起城市居民生活費用上漲才使用的,但它卻使德國的農業能夠在迅速工業化的時代從新的農業發展中獲益,並能穩步地發展。在德意志帝國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穀物和馬鈴薯的產量幾乎增加了一倍。產量的增加部分地來自耕地面積的增加,但主要還是其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的結果。根據統計,1878-79年間的產量與1901-1910年間10年間的平均年產量進行比較,平均每公頃小麥的產量從1.35噸提高到1.86噸,黑麥從1.06噸提高到1.63噸,土豆從7.11噸提高到13.51噸。

盡管農業部門在不斷地吸收新技術以利於農業部門的現代化,但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村人口流失問題依然產生了。如同其他工業化社會一樣,農村生活逐漸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一場離開土地的大逃亡開始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不斷上升,這種變化的原因十分簡單:城市需要勞動力,工資也在不斷地提高,人們自然嚮往令人愉快的城市生活環境。下表顯示了這種人口變化的趨勢:

各部門就業人口變化表;

年代 1882 1907 1925 1939 1950 1964
就業人口百分比
農業和林業 42.2 33.9 30.3 25.0 24.6 11.4
工業和手工業 35.6 39.9 42.3 40.8 42.7 48.3
商業、交通和服務業 22.2 26.2 27.4 34.2 32.7 40.3

當然,西方學者尚無法得出十分精確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從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工業和農業已經交換了它們在德國經濟生活中的相對地位——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而農業日益下降成為一個國民經濟中的小夥伴。

在這一過程中,大部分容克將自己的土地作為自己的財產並不斷地擴大,但他們不再將土地租給農民,而是僱傭自由勞動力做工,這使得很多新技術有可能被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德國的農產品產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從1820年至1875年,小麥和黑麥的產量翻了一倍。 同時,德國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下表可以看出這種變化:

德國經濟結構圖:1850-1913。

各行業在國內生產所佔的份額(馬克) 各行業所僱傭的從業人口
1850/4 1870/4 1910/3 1849/58 1878/9 1910/13
農業 45.2 37.9 23.4 54.6 49.1 35.1
工礦業 21.4 31.7 44.6 25.2 29.1 37.9
運輸 0.7 2.1 6.4 1.1 2.0 3.6
服務 30.0 25.0 20.5 19.1 19.8 23.6
住房 2.9 3.3 5.1
總計 9.6百萬 15.7百萬 45.6百萬 15.1百萬 19.4百萬 30.2百萬

德國工業中的傳統行會勢力強大,真正的職業自由在1869年後才開始出現,而德國的傳統行會和手工匠的地位並未被替代,結果形成了德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個特點,即「雙重經濟」的特點。即便在1870年,手工匠人與產業技術工人的比例仍然是一比一。

因此,德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農村未受到如同英國圈地運動那樣的沖擊,農業人口是逐步地離開土地,加入城市的就業大軍的。同時,城市的工業構成也十分復雜,並非單一的現代工業經濟。這種逐步演化,多種性質行業並存的現象,盡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但保持了社會在轉型時期的基本穩定,有利於德國人將自己傳統的精細作風融進新的行業中。
二,以鐵路建設為龍頭的工業化進程

德國現代工業的基礎逐漸形成後,從19世紀中期起,產生了一批大公司,它們是德國現代工業的標志,盡管德國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極快,其形成過程與英國和比利時等國卻沒有什麼不同。最初都是從紡織部門開始,因為僱傭了大量的勞動力,毛織業也慢慢採取了現代的模式,但其對整個經濟結構的轉軌影響不大,主要是棉織業和絲織業在機械化的進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業盡管落後,但也堅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現的大公司所取代。

與英國相比,德國的經濟起步有十分明顯的不同,英國在農村中勞動力解放是與農業生產力的增長和生產率的提高同步發生的,並為工業化所需要的市場購買力作好了准備。但德國的農業由於技術落後,農業生產率沒有提高,因此農村群眾的購買力也沒有相應的增加。結果,在德國推動工業化的動力與英國相比是來自完全不同的方向,即來自鐵路建設方面,也就是來自工業本身。由於德意志關稅同盟把德國大多數地區聯合成了一個統一的銷售區,鼓舞了國家和私人企業主進行必要的投資,開發這一地區的交通並將其聯結起來,這樣才能使它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資本雄厚的經濟區。1841年,著名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在反復強調一個好交通網對一個國家富強的意義以後又寫到:「關稅同盟和鐵路系統是聯體雙胎,同時出生……有相同的精神和意識,它們相互支持。」「價廉、迅速、可靠、定期的客貨運輸是把國民財富和文明推向四面八方的最強大所杠桿之一。」 同這位學者一樣,魯爾區的企業家哈爾科特也認為,鐵路是一國財富的源泉,是一種為整體利益克服局部利益的團結精神的開路先鋒。鐵路建設確實是卓有成效的實行工業化的真正的發動機。1835年7月7日,德國開通了第一條客運鐵路,1850年,德國的鐵路已經有6000公里。

德國的工業化大躍進是隨著1840-50年代鐵路網的修建和魯爾地區發現巨大礦藏而開始的。鐵路的修建帶動了鋼鐵工業、煤礦工業與機械工業。德國的煤礦從1820年的1.3百萬噸增至1850年的5.1百萬噸,到1913年的190百萬噸,加上87萬噸的褐煤,幾乎佔了整個歐洲大陸煤產量的三分之二,生鐵在1826年超過了10萬噸,1867年超過一百萬噸,而到1913年超過了13百萬噸。鋼產量從1870年的126000萬噸增為1913年的17.6百萬噸。生產組織的規模很大,很現代並具有很高的效率。例如,1900年時至少有24個魯爾的煤礦的年產量超過了500000噸,1902年,德國平均每個鋼鐵工廠的產量為75000噸,而英國僅為40000噸。

鐵路是德國比法國發展得更快的一個部門,而且這種發展是在全德統一之前就開始的。所以德國鐵路的特點是有很多小的中心,而不是如同法國那樣有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規劃和基礎。

德國的這種特點反倒成為它經濟發展的一個十分有利的因素,因為它的鐵路完全是以經濟為目標而發展起來的,以民族的需要而迅速發展。政府規劃建設,私人也進行投資,兩者的共同投入加快了德國的鐵路建設的速度。德國鐵路的大規模建設開始於19世紀40年代,前後經歷了30年左右的高速度發展,這種鐵路發展對德國工業革命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過分,「德國的工業革命……看來是隨著鐵路作為主導部門的不平衡發展。」 鐵路投資作為國民凈投資的比例在1851

4. 德國的經濟結構

德國經濟
德國經濟是指德國的經濟現狀。德國是經濟極為發達的國家。以美元匯率計算的話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德國也是歐洲最大經濟體。
德國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出口對德國經濟有著重大影響。幾十年來,德國貿易出口額高居世界第一,被譽為「出口冠軍」。
德國使用歐元。歐洲央行的總部亦設在德國的法蘭克福。
中文名
德國經濟
類型
出口導向型
快速
導航
工業預測
農業
全國土地面積一大部分用於農業,但德國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口,僅占從業人員的2%至3%。
工業
德國是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魯爾區是德國的傳統煤鋼工業區。慕尼黑(寶馬汽車總部所在地)、漢堡、斯圖加特(賓士和保時捷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強大的製造業集群。柏林、萊比錫、德累斯頓則是德國東部的工業重鎮。新興工業集中在慕尼黑一帶。
德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航天、汽車、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等。德國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但成本較高。德國的工業品在世界享有盛譽,而德國也是西歐最大汽車生產國。
經合組織認為,德國的失業率會進一步下降,2015年將降至5.2%,這一數字在2011年尚且維持在6%左右。「失業率的降低和專業人才的供不應求會進一步促進收入的增加,德國民眾可支配收入將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增加3.1%和3.5%」。
德國數據顯示,德國8月IFO商業景氣指數為106.3,預期值為107.0,前值為108.0,創2013年7月以來最低。分項數據來看,德國8月IFO商業現況指數為111.1,預期值為112.0,前值為112.9;德國8月IFO商業預期指數為101.7,預期為102.0,前值為103.4.IFO表示,德國出口領域的推動性往往遜於預期,暗示德國經濟正持續丟失動力,另外德國第三季度GDP增速恐怕會接近零,將德國2014年GDP增速預期下調0.5個百分點至增長1.5%。整體上看歐洲的經濟數據並不是非常正面。
預測
2019年10月2日,預測2019年德國經濟將增長0.5%,低於春季預測的0.8%;2020年德國經濟將增長1.1%,明顯低於上次預測的1.8%。造成經濟疲軟主要原因是全球需求下降、政治不確定性增加和德國汽車行業發生結構性變化。此外,英國一旦無協議「脫歐」,將導致德國經濟2020年增長率下降0.4個百分點。
報告預計,德國2020年失業率將從2019年的5.0%升至5.1%。這份報告主要由德國經濟研究所、伊弗經濟研究所、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和哈勒經濟研究所這五家德國最權威的經濟研究機構聯合完成。每年發布春季和秋季報告,是德國聯邦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5. 德國製造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是多少2021

德國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在09-01-2021達2.5%,相較於06-01-2021的9.9%有所下降。汽車、機械、化工、制葯、食品、電子是德國製造業支柱。機械、化工、石化、材料不是低端產業,電子和集成電路也不是高端產業。關鍵在於如何將各種產業朝高附加值方向轉化。
資料擴展:
一從產值規模看,2012年德國製造業增加值達5343.6億歐元,佔GDP的比重為20%。
二從產業構成看,德國製造業主要集中在汽車製造、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和化學等高附加值戰略產業。2011年,德國製造業總營業收入為1.956萬億歐元,其中汽車產業、機械設備製造產業、化學工業、食品製造、焦炭和精練石油產品製造、金屬製品業、電氣設備製造業、基本金屬製造業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51.49億歐元、2389.33億歐元、1639.49億歐元、1602.98億歐元、1380.8億歐元、1280.85億歐元、1167.61億歐元、1161.09億歐元,依次佔德國製造業總營業收入的19.2%、12.2%、8.4%、8.2%、7.1%、6.6%、6.0%、5.9%。
三從產業競爭力看,德國製造業是全球製造業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發布的《2012-2013年世界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中,德國製造業競爭力僅次於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而美國、韓國分別位居世界第三和第四。此外,在德勤有限公司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聯合發布的《2013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中,德國製造業競爭力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與全球其他國家相比,德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機電一體化」領域一枝獨秀;全球無與倫比的汽車製造能力;強大的創新能力;中小企業的成熟發展;擁有規模龐大的技術熟練的勞動力;高質量的基礎設施。

6. 德國經濟怎麼樣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上個月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德國這個歐洲大陸最大經濟體在2018年第四季陷入「技術性衰退」,2018年,德國經濟增長1.5%,前值2.20%,為五年來的最低增速,較上年明顯放緩。
雖然GDP增速大幅放緩,不過,日前德國進出口貿易卻傳來「捷報」!

據一牛財經財經日歷顯示,德國聯邦統計局周五(8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2018年,德國出口和進口總額均刷新歷史最高紀錄,最終使得其進出口貿易總額2.4萬億歐元。

具體數據來看:

1)2018年,德國出口額為1.3179萬億歐元,比前一年增加3%;

2)進口額為1.09萬億歐元,比前一年增加5.7%;

3)最終貿易順差約為2278億歐元,比前一年下降8.1%。

7. 希特勒上台後德國綜合國力增加了多少

從1932到1937年,德國GDP增長一倍;
德國在二戰期間GDP排名世界第二,佔百分之十幾;

從19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之後,德國的工業化一直在提升,很有德國自己的特色;

希特勒上台後實行了一套類似共產主義或者說白蓮教類型的政策,只要加入他的政黨就有生活保障,所以納粹黨員人數暴漲,這也是他當時在德國最高的威望.

8. 歷年世界經濟增長率

您好!沒有歷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資料。建議你按照國家、年份進行網上搜索查找吧,或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

2008年、2009年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前15位排名如下(單位:萬億美元):

國 家 GDP 實際增長率

2008年、2009年預計(根據各國GDP增長率)

[--]歐盟 18.93 1.5% 18.55 —2.0%

[1]美國 14.33 1.4% 14.62 2%

[2]日本 4.844 0.7% 4.69 —3.0%

[3]中國 4.222 9.0% 4.601 9.0%

[4]德國 3.818 1.7% 3.779 —1.0%

[5]法國 2.978 0.9% 2.918 —2.0%

[6]英國 2.787 1.1% 2.703 —3.0%

[7]義大利 2.399 0.0% 2.327 —3.0%

[8]俄羅斯 1.757 6.0% 1.827 4.0%

[9]西班牙 1.683 1.3% 1.683 0.00%

[10]巴西 1.665 5.2% 1.732 4.0%

[11]加拿大 1.564 0.7% 1.548 —1.00%

[12]印度 1.237 7.3% 1.311 +6.0%

[13]墨西哥 1.143 2.0% 1.143 0.00%

[14]澳大利亞 1.069 2.1% 1.069 0.00%

[15]韓國 0.953 4.3% 0.972 2.00%

2008年世界各國GDP排名及分析2009-02-19 20:34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網站世界概況欄目發表了2008年各國最新的GDP數據,前15名如下:美國、日本、中國、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巴西、加拿大、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亞、韓國。

1. 美國遙遙領先,其領先地位至少還要保持二三十年。

美國2008年GDP14.33萬億美元,繼續居世界首位。但其實際經濟增長率僅為1.4%,是其近十多年來最低的,而2009年則會陷入負增長,表明美國經濟衰退已不可避免,什麼時候能復甦尚不能確定。名義增長率方面,2008年美國GDP僅增長了3.9%,而其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4.2%,其PPI則是負增長,說明美國通縮的趨勢已經顯現。由於美國GDP總量比第2名日本、第3名中國、第4名德國的總和還多1.4萬多億美元,表明美國的領先優勢未來二三十年內不可動搖。

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經突破5萬億美元,接近6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50%,但是此後卻是連續十多年陷入滯漲期,如今與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大,其人均GDP已是西方七國中最後一名。美國自1894年超過英國躍居世界首位以來,已經114年了,在今後的20-30年內,還將繼續占據世界經濟總量頭名的位置,總共可能要保持150年吧,超越美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一的任務也就只有指望中國了。

2.日本繼續穩居第二位,但領先第三名的優勢大大縮小。

2008年以美元計算的日本GDP為4.844萬億,名義增長了11.5%,這主要因為去年下半年最後幾個月日元對美元大幅度升值,因而拉高了日本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實際增長率日本2008年僅有0.7%,接近於零增長,因為2007年日本經濟實際增長率還有2.1%。日本2007年的實際GDP為5608164億日元,名義GDP為5158048億日元(日本自2000年以來進入通貨緊縮期,因此各年的名義GDP都要低於當年的實際GDP),2008年實際增長0.7%,CPI上漲1.8%。

2009年,日元匯率如果繼續保持在高位運行,那對日本經濟的打擊將是巨大的,因為升值以來的2008年11月份,日本出口負增長27%,12月份負增長35%,2009年1月份繼續惡化,有國際機構預測2009年日本經濟將負增長2.6%。也就是說日元如果不貶值,2009年日本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將只會比2008年略多一點,在4.9-5.1萬億美元之間。

2007年,日本GDP領先第3名中國9957億美元,2008年則只領先中國6220億美元,而2008年中國GDP的最終核實數加上經濟普查數,估計還得增加2-3萬億元人民幣,也就是增加2800-4200億美元,中國2008年最終GDP按照CIA的年平均匯率將達到4.502-4.642萬億美元,只落後日本3400-2200億美元。 2009年日本經濟繼續惡化,預計將出現3個點的負增長,這從大批日本企業巨額虧損可以看出苗頭,如日本所擬、冬知、奔天、風天、日麗、散林等等在中國很有影響力的公司都在去年出現不同程度的巨額虧損可以看得出來。2009年中國按照9個點的增長GDP幾乎達到了4.6,隨後按照相關參數修正,實際可以達到4.8,這樣在今年中國GDP完全超過日本應該是沒有懸念的。這樣中國就名副其實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後,如果在按照三大經濟體的標稱,那就是美、中、歐了,而不是以前的美、日、歐了。在隨後近20年的時間內,追趕美國經濟,就成為只有中國能做到的事情了。如果沒有大的世界格局變化,中國應該在30年的時候即2040年GDP總量超過美國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不過按照人均論,此時中國人均產值也只是美國的1/5,日本的1/2.要實現人均總量達到美國的水平,中國需要用50年趕上日本,即中國GDP總量要是日本的6倍數,要用100年趕上美國,即中國GDP總量要是美國的5倍。

3.中國急劇拉大和德國的差距。

2008年下半年以來,雖然歐元急劇貶值,最後幾個月就貶值了20%,但是上半年歐元兌美元卻是升值至歷史最高位,所以全年平均下來,歐元兌美元還是是升值。以美元計價的德國2008年名義GDP比2007年增長了17%,而其實際增長率不過1.7%,CPI為2.8%。2007年中國GDP超過德國,領先德國不過913億美元,而2008年則急劇拉大到4040億美元,如果以最終核實數和普查數來看,差距將會擴大到6000-8000億美元。

2008年,中國初步核算數據是GDP實際增長9.0%,名義增長21%,CPI上漲5.9%,PPI上漲6.9%,人民幣對美元升值7%。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到了6.80左右,之後就小幅貶值到6.83後保持穩定。2009年,人民幣不大可能大幅度升值,也不大可能大幅度貶值,可能就在6.83上下徘徊,全年平均匯率或許會小幅上升2%-3%。

4.英國和法國移形換位。
2008年,法國超過英國居第5位。2007年,英國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以2.756萬億領先法國的2.515萬億,領先法國2410億。2008年由於英鎊的加速貶值超過歐元,所以法國以2.978萬億,力壓英國的2.787萬億,由落後英國2410億變成領先1910億。其實,2008年法國經濟實際增長只有0.9%,不如英國的1.1%,CPI方面,法國也以3.4%低於英國的3.8%。

5.金磚四國的經濟增長大大高於發達國家。
2008年,金磚四國的實際增長率仍大大高於西方發達國家,最快的中國增長9.0%,最慢的巴西也有5.2%。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中國增長了29.9%,俄羅斯增長了36.6%,印度增長了13.5%,巴西增長了31.2%。

俄羅斯和巴西暴漲這么多是因為2008年石油和鐵礦石大部時間價格處於高位,暴跌也只是最後幾個月的事情,所以全年平均下來,再加上俄羅斯全年的通脹率在13.9%,巴西的通脹率在5.8%,俄羅斯和巴西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才能暴漲這么多,因而俄羅斯由第10位上升到第8位,巴西由第11位升至第10位。

但是2009年原油價格很難再次上漲到100美元以上,基本上在30-50美元之間徘徊,加上俄羅斯和巴西貨幣急劇貶值,這兩個國家的以美元計價的GDP可能出現負增長。印度全年經濟雖然增長了7.3%,通脹率也在7.8%,但在國際金融危機出現後,盧比也貶值了20%以上,所以去年以美元計價的GDP才只增長了13.5%。2009年,這三個國家的以美元計價的GDP可能增長幅度不大,甚至有的負增長。

6.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韓國的變化則是由於匯率的影響。
2008年義大利繼續保持第7位,以美元計價名義GDP增長16%,而其實際為零增長,這是因為歐元升值的影響。同樣的原因,西班牙增長18.9%,加拿大增長11.2%,墨西哥增長28.9%,澳大利亞增長20.2%,都是因為本國貨幣兌美元升值的影響,澳大利亞則還有鐵礦石暴漲的原因,而韓國負增長3%,則是因為韓元貶值。這樣,它們這幾個國家的排位就發生了變化。韓國由第13位降到第15位,墨西哥升至13位。

9. 我聽說德國在希特勒執政期間的經濟發展很快。有多快呢有數據么

1933年1月30日,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當時的德國經濟凋敝、民生困苦、社會動盪。6600萬人口中,幾乎一半掙扎在飢餓和貧困線上,失業人數達600萬。在納粹當局的努力下,到1938年,德國失業率降到了1.3%,而同期美國失業率為1.89%,英國為8.1%,比利時為8.7%,荷蘭為9.9%。這樣比一下,納粹黨宣傳自己「創造了消滅失業的經濟奇跡」,還真不是在自吹自擂。
從1932年到1937年,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這些實在的數據表明:納粹當局的確在不長的時間里,創造了德國經濟復興的奇跡。

10. 德國、日本是經濟、工業大國,為何它們的GDP十餘年間徘徊不前

主要是因為德國和日本兩個國家的經濟和工業已經到了極限,想要往上發展很難。

因為日本那麼小的地方就有將近一億多人,人口密度可想而知有多高。而在日本的資源也只能養那麼多人,多了的話,國民的生活水平就會有些下降。

閱讀全文

與德國10年經濟增長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考試成績如何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瀏覽:325
健康證辦理需要檢查什麼 瀏覽:293
怎麼給孩子講外婆的故事 瀏覽:93
兩條魚接吻怎麼形容愛情 瀏覽:87
小學生居家防疫健康記錄表怎麼填 瀏覽:495
武義事業編制人員哪些人需要政審 瀏覽:269
遞交婚姻登記需要什麼 瀏覽:166
如何評價經濟停擺下的超低廉石油 瀏覽:815
愛情抗體韓語怎麼寫 瀏覽:534
行政事業單位慰問金怎麼用 瀏覽:838
財政所怎麼是事業單位 瀏覽:913
事業單位初級證丟了怎麼補辦 瀏覽:522
俄羅斯美女叫什麼 瀏覽:331
林青霞事業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85
鄉村愛情李現演什麼 瀏覽:929
如何提高生活幸福力 瀏覽:128
蒼南縣婚姻介紹所在什麼地方 瀏覽:141
一個女人一生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964
愛情沖突怎麼取捨 瀏覽:361
哪個帥哥美女送 瀏覽:277